怒江

合集下载

云南怒江旅游攻略

云南怒江旅游攻略

云南怒江旅游攻略一、概述云南怒江是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的一条大型河流,源自青藏高原,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最终注入伊洛瓦底江。

怒江区域景观秀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

本文将为您介绍云南怒江的旅游攻略,包括必去景点、美食推荐、当地特色民俗和交通线路。

二、必去景点1. 梅里雪山梅里雪山是怒江的著名景点之一,它是中国第一高峰康定冈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最高的独立山脉之一。

梅里雪山以其壮丽的雪峰、险峻的山谷和绚丽多样的植被而闻名。

在梅里雪山,您可以进行徒步旅行、攀岩、观鸟等户外活动,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绝美的日出和日落景色。

2. 虎跳峡虎跳峡是怒江沿线最具代表性的峡谷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它位于怒江经过的上游,两侧是陡峭的峭壁,水流湍急,景色壮观。

在虎跳峡,您可以进行漂流、徒步和摄影等活动,还可以欣赏峡谷的壮丽景色。

三、美食推荐1. 怒江傈僳族酸汤鱼怒江傈僳族酸汤鱼是当地的传统名菜之一,酸汤鱼以新鲜的怒江鱼为主料,搭配当地特色的酸汤调料,味道酸辣可口。

在怒江旅游时,不妨品尝一下这道美食,体验傈僳族的独特风味。

2. 怒江彝族酸牛肉怒江彝族酸牛肉是另一道当地的特色美食,选用好牛肉腌制而成,酸爽可口。

这道菜即可以作为主食,也可以作为小吃,非常适合品尝和携带。

四、当地特色民俗1. 傈僳族的火把节傈僳族是怒江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年的火把节,这是傈僳族的盛大节日。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点燃火把,载歌载舞,向神灵祈福。

火把节是一个独特的民俗活动,非常值得参观和了解。

2. 彝族的火把舞怒江地区还有彝族这个重要少数民族,彝族的火把舞是他们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

火把舞的舞蹈动作独特而优雅,富有民族特色,是怒江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交通线路到达怒江旅游区有以下几种交通方式:1.飞机:从国内大城市可以乘坐飞机直达怒江泸沽湖机场,然后换乘公共交通工具到达景区。

【高中地理】中国西南地区大河“怒江”

【高中地理】中国西南地区大河“怒江”

【高中地理】中国西南地区大河“怒江”简介怒江是中国西南部的一条大河。

发源于青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斜穿西藏自治区东部,向南流入云南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更名为萨尔温江,最终流入印度洋孟加拉湾。

河源至人海口全长3240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有公里;流域总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其中全国13.78万平方公里。

总径流量约为7亿立方米。

除了上游高高的雪峰,山脉平缓,河谷平坦而浅,湖泊和沼泽分布广泛。

中游山脉高深,峡谷深,水流湍急。

两岸的大多数支流垂直进入河流,主干和支流形成羽状水系。

水量主要由雨水补给,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

怒江又叫潞江,它深入高原内部,向东南流经平浅谷地,河床坡度较小,水面较宽,流速不大。

嘉玉桥以下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才叫怒江。

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为怒江的中游,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折向正南方向,奔流在怒山与高黎贡山之间。

大堑段两岸岭谷的相对高差可达3000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

泸水以下为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

怒江在潞西县内端出国境,进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最后在仰光东侧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怒江在中国境内长约公里,流域面积达12.4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出国境的水量比黄河入海水量还多。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的热白格,雪水汇成溪流,溪流汇入江河。

这条河的上游在藏语中被称为那曲河。

因为这条河很暗,所以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愚公》中被称为黑水河。

向东流入塔尼塘山与博舒拉山之间的峡谷,流入贡山县秦塘的怒江。

当地的怒江被称为阿努里梅。

怒族是怒族人自称的名字。

它在日文和美文中被翻译成河流,意思是怒族居住地区的河流,因此被称为怒江。

怒江从贡山县进入云南后,流经怒江、保山、临沧、德宏四州,离开芦溪市。

怒江进入缅甸后被称为萨尔温江,从莫塔马湾流入印度洋。

怒江萨尔温江全长3200公里,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

怒江

怒江

怒江简介,历史,社会经济,文化风情资料等一、简介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积8.7%。

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中游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两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干支流构成羽状水系。

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变化不大,水力资源丰富。

其他名称怒江因江水深黑,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云南省的怒族把怒江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汉译为江,含义为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

上、中、下游划分怒江在西藏嘉玉桥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时才正式叫怒江,嘉玉桥以上为怒江上游,称为那曲河;西藏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县为怒江的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怒江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西岸高黎贡山的峡谷高差达5000米,东岸碧罗雪山的峡谷高差达4000多米,平均高差3000多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江面海拔在2000-800米之间;云南省泸水县以下为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江面海拔在800米以下。

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恩热依比湖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全长316千米,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怒江分壮观。

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地奔腾向南。

怒江旅游景点

怒江旅游景点

怒江旅游景点
怒江是位于中国西南的一条大河,沿线分布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以下是怒江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
1. 梅里雪山:位于怒江州,是亚洲最高的佛教圣山之一,也是中国的一座四千米峰。

其壮丽的雪山景色吸引了很多登山爱好者和摄影师。

2. 兰坪草原:位于怒江州兰坪县,是中国最大的高山草甸之一。

这里有广袤的草原和清澈的湖泊,以及触手可及的雪山,是著名的户外运动和休闲旅游胜地。

3. 怒江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它的壮丽景色吸引了众多的探险者和摄影师。

大峡谷中有急流、瀑布和峭壁,颇具观赏性。

4. 兵团兰坪旅游度假区:位于怒江州兰坪县,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这里有花海景区、温泉区、高山滑雪区等,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5. 景东红瑶古城:位于怒江州景东县,是云南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

这座古城建于明朝,保留着传统的红瑶族建筑风格,有石街、石房、石墙等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建筑。

6. 钟鼓楼:位于怒江州泸水县古城,是当地的地标建筑之一。

钟鼓楼建于明代,是古代城市中心的象征,保留着明清时期的
建筑风格,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美景。

以上是怒江的一些知名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怒江大峡谷知识点

怒江大峡谷知识点

怒江大峡谷知识点怒江大峡谷是云南省最远西的地区之一,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

以下是关于怒江大峡谷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地理位置怒江大峡谷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为横断山脉的一部分。

它的西侧与缅甸接壤,是中国与缅甸的边境线。

峡谷呈南北走向,总长约315公里,是亚洲第三深峡谷,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墨脱大峡谷。

2. 地形特点怒江大峡谷地势险峻,地形复杂多样。

整个峡谷由峭壁、陡坡、深谷和急流组成,其中海拔高度差达4,000多米。

峡谷内气候湿润,植被茂密,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3. 文化遗产怒江大峡谷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遗产。

当地居民主要由彝族和藏族组成,他们保留着独特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怒江大峡谷还是中国边疆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保存着众多历史古迹和传统建筑。

4. 生态保护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怒江大峡谷的生态环境相对较为完整,其中包括了世界自然遗产怒江大峡谷保护区。

这个保护区是中国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而建立的一个重要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科学研究价值。

5. 旅游资源怒江大峡谷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这里有壮丽的大峡谷和雄伟的峰峦,还有怒江河上的漂流和越野行驶等刺激的户外运动项目。

此外,游客还可以欣赏到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品尝当地的美食和手工艺品。

6. 峡谷探险对于探险爱好者来说,怒江大峡谷也是一个理想的目的地。

这里有许多探险项目,如徒步穿越、攀岩和攀登等,可以让人体验到刺激和挑战。

结语怒江大峡谷作为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然而,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地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长久地保护并欣赏到怒江大峡谷的美丽和神奇。

萨尔温江——怒江

萨尔温江——怒江

1萨尔温江——怒江1.1 概述萨尔温江(Salween),中国称怒江(Nu Chiang或Nu Jiang)。

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因江水深黑,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

怒江在当地的怒族中被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在汉语中译为江,“阿怒日美”就是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故名怒江。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千米,云南段长650千米;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千米;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千米,占云南省面积8.7%。

亚洲东南部河流,又名丹伦江,亚洲南部大河。

长约2,400公里,为东南亚大河和缅甸最长河流。

发源于西藏自治区安多县境内、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脉,经中国云南(保山、临沧)流入缅甸,注入马达班海湾。

下游构成缅甸和泰国间约130公里(80哩)国界线。

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称为那曲。

离开源头后改称怒江,怒江上游在高原地区,山势较平坦,水量很大,水面较宽,流速不大;中游坡度大,水流湍急,形成高山深谷;下游雨水补充较多,山势开阔,形成农业区,南流经藏、滇入缅甸,始称萨尔温江,或丹伦江。

入缅后,依次接纳了左岸的南定河、南卡江,右岸的南登河、邦河等支流。

干流纵穿缅甸东部,深切掸邦高原及南北向纵列山谷,谷深流急,是典型山地河流。

下游部分河段为缅、泰界河。

在毛淡棉附近,分西、南两支入安达曼海的莫塔马湾,并在河口处两支流间形成比卢岛。

河长1660公里(不含中国境内1540公里),流域面积20.5万平方公里(不含中国境内12万平方公里),流量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年内变化大。

怒江简介

怒江简介

1.1 河流规划简介1.1.1 流域概况怒江是云南省三大国际河流之一,位于东经91°08′~100°15′和北纬23°05′~32°48′之间。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境内,自西藏流入云南后与澜沧江平行南下,纵贯云南省西部,在德宏州潞西县流出国境,出国后改称萨尔温江,流经缅甸、泰国,在缅甸的毛淡棉附近流入印度洋。

我国境内怒江干流流域面积约12.55万km2,河道长约2020km,天然落差4848m,平均比降 2.4‰。

其中云南省境内流域面积约 2.19万km2,河道长约619km,天然落差1131m,平均比降1.827‰。

怒江流域上下游气候变化较大,上游北部长冬无夏,下游则是长夏无冬。

怒江流域为季风气候区,5~10月雨季主要受西南季风控制,也受东南季风影响,水汽充沛,降雨集中。

降水量由北向南增加,由西向东减少。

怒江进入雨季后降雨连绵不断。

怒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雨,其次为上游的融雪补给。

受流域内地形地貌的影响,径流的补给方式在全流域内存在较大差异,上游区雪山融水、降雨和地下水补给并重;中游区以降雨补给为主,有少量的融雪补给,是流域内降雨量最大的地区;下游区则全部为降雨补给。

怒江流域的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年内变化较大,汛期6~10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4.2%,而冬季枯水期(12月~次年2月)的径流量仅占全年径流量的6.6%。

怒江干流洪水由暴雨形成,年最大洪水流量出现在7~8月,根据道街坝站径流资料统计,实测最大洪峰为10400m3/s。

怒江属山区性河流,水沙主要集中在汛期,据道街坝水文站泥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0.61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3301万t,汛期(6~9月)沙量占年沙量的89.0%。

怒江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地形、地貌复杂,高原、高山、深谷、盆地交错。

按流域地形、地势和气候特征的异同,大体可分为青藏高原区、横断山纵谷区和云贵高原区。

介绍怒江的作文

介绍怒江的作文

介绍怒江的作文
哇,怒江可真厉害!怒江呀,它就在云南那儿,哗啦啦地流啊流,一直从高高的山上,咚咚咚地跑到平原去。

怒江是我们这儿最有名的江,它的水呀,特别特别清,像蓝色的宝石一样,闪闪亮亮的,水里还有好多小鱼游来游去。

咯噔咯噔的,江边的石头特别大,像一座座小山一样,好像要吞掉那些水一样。

我还听大人说,怒江的两岸有好多漂亮的村庄。

村里的人说话都带点儿地方话,真好听呢!他们的房子都是木头做的,蹦蹦跳跳的好像小桥一样。

最神奇的是怒江的瀑布,哗啦啦的水从高高的山崖上掉下来,声音大得像雷一样,我听了都觉得心里噼里啪啦的!嘿嘿,怒江真是太神奇了,我也想去看看!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怒江州傈僳族自治州怒江州总面积14703平方千米,人口52万,怒江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92.2%,其中僳僳族占51.6%。

辖泸水、福贡两个县和兰坪、贡山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州政府驻泸水县六库镇。

怒江州是中国唯一的僳僳族自治州,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怒江所特有的少数民族,怒江州是中国民族族别成份最多和中国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自治州六库镇地处怒江州州府所在地,地跨高黎贡山东麓至碧罗雪山西麓的两岸,它东与老窝乡相邻,西与缅甸接壤,北接鲁掌镇,南至上江乡。

全镇总面积375.94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最高海拔3100米,最低海拔800米。

年平均降雨量1115毫米,年平均气温19℃,属典型的亚热带山地立体气候,山势总体呈“凹”字型,东西高,中间低,形成高山寒冷,半山温凉,沿江地带炎热,全镇森林覆盖率为56%。

中文名称六库镇行政区类别镇所属地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面积 375.94平方公里人口 45671人著名景点怒江大峡谷、赖茂河瀑布怒江州四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5995人,占总人口的12.3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68342人,占总人口的87.65%。

彝族人口为11758人,占总人口的2.20%;白族人口为139164人,占总人口的26.04%;傈僳族人口为257620人,占总人口的48.21%。

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410人,增长了2.18%,占总人口的比重减少了0.9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增长了41103人,增长了9.62%,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了0.78个百分点。

GDP2007年,怒江州生产总值49.13亿元,同比增长12.2%;财政总收入9.58亿元,同比增长29.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8亿元,同比增长4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06亿元,同比增长2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4亿元,同比增长12.7%;人口自然增长率7.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

2009年怒江州生产总值完成48.41亿元,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7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1.84亿元,增长7%,第三产业增加值20.69亿元,增长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7亿元,超年初预算4.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8亿元,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9.71元,增长19.6%;农民人均纯收入1752元,增长21%;人口自然增长率7.8 ‟;单位GDP能耗下降5.3%;解决了1.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11年全州生产总值先后迈上30亿元、40亿元、50亿元、60亿元四个台阶,从23.94亿元增加到64.6亿元,年均增长18%,人均生产总值从4984元增加到11874元,年均增长15.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亿元增加到6.66亿元,年均增长22.2%,支出从10.25亿元增加到42.69亿元,年均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6.31亿元增加到75亿元,年均增长28.96%;三次产业比例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简称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称兰坪县)。

此外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及西藏的察隅县也有少量怒族分布。

怒族是该族的自称,另外还有“怒苏”、“阿怒”、“阿龙”等自称,后统称为怒族。

中文名: 独龙族分布地区: 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集中居住地在独龙江乡 总人口: 7431人 语言: 独龙语宗教信仰: 基督教和万物有灵建设,建成了1个生猪良种繁育基地、24户养殖大户,全年大小牲畜存栏达 44.9万(头)只,出栏 25.5万(头)只,畜牧业经济收入实现1. 12亿元,同比增长15%。

劳动力转移输出8000人,农民工资性收入达3800万元。

着力培育绿色经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扶持发展龙头企业14户,建成农村特色产品种植协会8个、综合服务社90个、专业合作社78个,新种植核桃8.48万亩、漆树1.1万亩、草果1.63万亩、其他经济林果1.59万亩,年内销售草果4200吨、核桃4000吨,实现收入1.32亿元,生物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福贡县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

东与兰坪县和维西僳僳族自治县交界,南与泸水县相连,西与缅甸接壤,北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相邻。

边境线长142.218公里。

位于东经98°41†~99°02†,北纬26°28†~27°32†之间。

南北最大纵距11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3公里。

全县总面积2756.44平方公里。

中文名称福贡县行政区类别县级所属地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政府驻地上帕镇邮政区码 673400 人口 88127(2005)主要民族傈僳族、怒族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

东与兰坪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南与泸水县相连,西与缅甸接壤,北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相邻。

边境线长142.218公里。

位于东经98°41†~99°02†,北纬26°28†~27°32†之间。

南北最大纵距11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3公里。

全县总面积2756.44平方公里。

全县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形成一个从北向南狭长的“V”字型谷地。

县内最高点在碧罗雪山的嘎拉拍山峰,海拔4379米,最低点在与泸水县交界处的怒江江面,海拔1010米,相对高差达3369米。

县城驻地上帕镇海拔1190.9米。

福贡县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从南到北有南、中、北亚热带和南温带等气候类型。

受印度洋季风气候和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双重影响,形成了春季和夏秋间两个雨季的独特气候环境。

2004年,县城年平均气温16.9℃,年均降雨量1443.3毫米,年日照1479.9小时,相对温度84%,无霜期267天。

万元,第三产业完成7060万元。

人均GDP 2469.48元。

2005年财政收入仅866万元,人均财政收仅有93.90元。

农民人均纯收798元,人均产粮348贡山县即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贡山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位于东经98°08†一98°56†,北纬27°29†—28°23†之间,东与云南省德钦、维西两县相连,南与怒江州福贡县相邻,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西与缅甸联邦毗邻,国境线长达172.08公里。

主要景点: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怒江、独龙江等。

中文名称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行政区类别自治县所属地区中国云南省电话区号 0886 邮政区码 673500 地理位置云南省西北部面积 4506人口 34240气候条件温带气候著名景点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怒江、独龙江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位于东经98°08†一98°56†,北纬27°29†—28°23†之间,东与云南省德钦、维西两县相连,南与怒江州福贡县相邻,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西与缅甸联邦毗邻,国境线长达172.08公里。

全县地势呈“三山夹两江”高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海拔高差达3958米,立体气候和小区域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在2700—4700毫米之间,空气湿度达90%以上,日照时数1100—1400小时,无霜期280天。

全县辖四乡一镇,26个村委会,两个居委会,2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240人。

境内居住着独龙族、怒族、藏族、僳僳族等15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954人,占总人口的96%,其中独龙族5288人,怒族6071人。

国土总面积450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6人/平方公里。

县内资源丰富,已查明的矿点有38处,其中锡矿5000多万吨,铅锌矿44万吨,羊脂玉大理石10亿立方米,硅矿100万吨。

大小河流42条,年径流量57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368.6万千瓦。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7.2%,县内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4.3万公顷,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占全县总面积的55.6。

区内野生动植物物种非常丰富,目前巳知的保护区种子植物有163科764属2686种;哺乳动物有8目25科74属192种;鸟类269种:昆虫1690种,隶属20目167科。

其中地方特有的野生植物239种,隶属103科14属,特有野生动物17种,素有“南北动植物的走廊”、“第四纪冰川活动时期原生物的避难所”、“世界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有色金属和动植物王国”之美誉。

全县40%左右的面积属于规划中的“三江并流”风景名胜核心区。

由于地处中缅、滇藏结合部,多民族杂居,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原始宗教四教并存,使贡山成为多民族文化与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汇的地方。

这里民族节日众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有独龙族“开强瓦”节、怒族“仙女”节、僳僳族“阔时”节……丰富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沉淀,使这里成为集世界自然遗产和独特民族文化为一体的“三江明珠”。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1个镇、4个乡:茨开镇、丙中洛乡、捧打乡、普拉底乡、独龙江乡。

共有1居委会、27村委会。

茨开镇面积:779平方千米人口:1.24万人邮编:673500 代码:533324101全镇辖1个居委会、7个村委会:丹当;芒孜、茨开、嘎拉博、丹珠、双拉娃、吉速底、丹打。

镇政府驻茨开。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茨开乡,1939年称宣化乡,1950年称贡山县二区。

1969年建茨开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设镇。

丙中洛乡面积:823平方千米人口:0.61万人邮编:673502 代码:533324201全乡辖4个村委会:丙中洛、双拉、甲生、秋那桶。

乡政府驻丙中洛。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打拉乡,1939年称启文乡,1950年称贡山县一区,1969年建丙中洛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

捧当乡面积:488平方千米人口:0.58万人邮编:673500 代码:533324202全乡辖4个村委会:闪当、马西当、永拉嘎、迪麻洛。

乡政府驻捧当。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捧当乡,1984年建捧当区,1988年改捧当乡。

普拉底乡面积:422平方千米人口:0.62万人邮编:673501 代码:533324203全乡辖6个村委会:力透底、腊咱、禾波、补久娃、咪谷、其达。

乡政府驻普拉底。

1933年称贡山设治局普拉乡,1939年改称普济乡,1950年称贡山县三区,1969年称向阳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