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标准化体系
地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1、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 即gis )——一门集计算机科学、 信息学、地理学等多门科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 它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 运用系 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 、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
2.栅格——栅格结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空间数据结构, 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 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 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定义, 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 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 或仅仅包括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因此, 栅格结构是以规则 的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分布的数据组织,组织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非几何属性特征。
特点:属性明显, 定位隐含, 即数据直接记录属性本身, 而所在的位置则根据行列号转换为相应的坐标,即定位是根据数据在数据集中的位置得到的,在栅格结构中,点用一个栅格单元表示;线状地物用沿线走向的一组相邻栅格单元表示,每个栅格单元最 多只有两个相邻单元在线上;面或区域用记有区域属性的相邻栅格单元的集合表示,每个 栅格单元可有多于两个的相邻单元同属一个区域。
3.矢量——它假定地理空间是连续, 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 多边形等地理实体, 坐标空间设为连续, 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
对于点实体, 矢量结构中只记录其在特定坐标系下的坐标和属性代码;对于线实体, 用一系列坐标对的连线表示;多边形是指边界完全闭合的空间区域,用一系列坐标对的连线表示。
4. “拓扑”(top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它的原意是 “形状的研究”。
拓扑学是 几何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在拓扑变换下能够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拓扑属性(拓扑属 性:一个点在一个弧段的端点, 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边界上;非拓扑属性:两点之间的距离, 弧段的长度, 区域的周长、面积) 。
Gis所有的名词解释

(1) (2) (3) (6) (10) (11) (13) (15) (15) (17) (19) (22) (23) (24) (25) (25) (26) (26) (26)Address matching一种用来在两个使用地址的文件将进行关联的机制。
地理坐标和属性可以从一个地址转换成另一个。
举例来说,一个学生包含地址的文件可以映射到一个街道图层上,该图层包含了学生居住点的点图层的地址。
ADS弧段数字化系统。
一种数字化和编辑的简单系统,用来向图层上添加弧段和标签点。
Allocation在最大阻抗或资源容量范围内于网络终止拍到最近中心的弧段的过程。
AM/FM是英文Automated Mapping/Facilities Management的缩写,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上的设备和生产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图文交互系统,也是一种将图形技术与数据库管理技术相结合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采用AM/FM系统,能实现输配电网络系统的规划、建设、报装、调度、运行、检修和营业用电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是目前在公共事业单位对分散设备(相对发电厂、钢厂等在地理上相对集中的集中设备而言)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先进、实用和理想的应用软件系统。
AM/FM系统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上,根据设备工程管理的需要和生产技术管理的要求而开发的一种用于生产运行单位的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很多场合也用AM/FM/GIS来代表AM/FM系统。
Annotation1.对图层特征物进行描述的文本,用来显示而不用于分析.2.在图层中用来标签其他特征物的一个特征类。
其信息包含一个字符串,字符串显示位置和文本特征信息(颜色,字体,大小等)。
又见 TAT。
ANSI美国国家标准组织是一个全国性的标准化协调组织。
也是一个批准与撤消公认标准的组织,ANSI 与国际标准组织关系密切,尤其是ISO,共同致力于发展国际标准,因其在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他们在SQL 与空间扩展SQL方面的工作引起了GIS 界的极大关注。
GIS基础知识简介

GIS基础知识简介前⾔前⼀段时间,在公司进⾏了分析 GIS 基础信息的介绍。
之所以会有这个介绍以及为什么是我?这个个中缘由说下。
公司不是⼀个GIS⽅⾯的公司,但是由于业务的需要,经常需要⽤到地图(要和地图打交道),但是GIS知识匮乏。
我呢是公司⾥专业和GIS相关的,就由我来介绍下GIS。
这⾥知识简单的介绍,如有问题请指出,以便交流学习。
下⾯就把简介内容介绍下。
⼀、GIS概念1、定义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称为“地学信息系统”。
它是⼀种特定的⼗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它是在硬、软件系统⽀持下,对整个或部分表层、空中和地下空间中的有关分布进⾏、、、、、和的技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门综合性学科,结合与以及和计算机科学,已经⼴泛的应⽤在不同的领域,是⽤于输⼊、存储、查询、分析和显⽰数据的,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1.1、GIS的特点为了满⾜GIS对地球表⾯、空中和地下若⼲要素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研究,GIS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①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础;所有的地理要素,要按经纬度或者特有的坐标系统进⾏严格的空间定位,才能使具有时序性、多维性、区域性特征的空间要素进⾏复合和分解,将隐含其中的信息变为显⽰表达,形成空间和时间上连续分布的综合信息基础,⽀持空间问题的处理与决策。
(强调坐标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些没有坐标的或者不知道坐标系统的数据是基本没有什么⽤的)②标准化和数字化;将多信息源的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进⾏分级、分类、规格化和标准化,使其适应于计算机输⼊和输出的要求,便于进⾏社会经济和⾃然资源、环境要素之间的对⽐和相关分析。
地理信息统系设计与标准化

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分别进行设计 、开发和测试。
面向对象设计法
敏捷开发法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 ,提高代码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快速响应需求变化, 提高开发效率。
设计工具
01
02
03
GIS软件
如ArcGIS、QGIS等,用 于地图制作、数据处理和 分析。
设计工具
如Visio、AutoCAD等, 用于绘制系统架构图、流 程图等。
设计原则
实用性
系统设计应满足用户实际需求,提供准确、 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务。
可靠性
系统设计应保证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的安全 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
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应具备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数据 和功能增加的需求。
易用性
系统设计应注重用户界面友好,提供易于使 用的功能和操作方式。
设计内容
提供标准化参考
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会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 为其他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发展。
标准化对设计的影响
规范设计流程
标准化的发展可以为地理信息系统设 计提供规范化的流程和标准,使设计 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
提高设计效率
标准化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可以使各 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捷,从 而提高设计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和资 源浪费。
成果
该平台提高了城市规划和管理效率,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成功案例二:某省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
背景
某省为了规范地理信息的管理和应用,提高信息的质量和 可靠性,决定建立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GIS行业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

GIS⾏业相关技术规范与标准1 《地理格⽹》(GB12409—1990)简介 2 《国⼟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 13923—1992)简介 3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l4804—1993)简介 4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5660—1995)简介 5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7798—1999)简介 6 《地理信息⼀致性与测试》(GB/T 19333.5—2003/is019105:2000)简介 7 《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程的标准表⽰法》(GB/T 16831—1997)简介 8 《国家基本⽐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1992)简介 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简介 10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1997)简介 11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B/T 18315—2001)简介 12 《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GB/T 17278—1998)简介 13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程模型质量要求》(GB/T 17941.1—2000)简介 14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简介 15 《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技术规程》(GB/T 17797—1999)简介 16 《电⼦海图技术规范》(GBl5702—1995)简介 17 《中华⼈民共和国⾏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2)简介 18 《县级以下⾏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2003)简介 1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 2659—2000)简介 20 《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GB/T 17694—1999)简介 21 《地图学术语》(GB/T 16820—1997)简介 22 《测绘基本术语》(GB/T 14911—1994)简介 23 《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B/T 14950—1994)简介 24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GB/T 18317—2001)简介 25 《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街坊、市政⼯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GB/T 14395—1993)简介 26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 18578—2001)简介 27 《公路信息分类与代码》(GB/T 17734—1999)简介 28 《公路等级代码》(GB/T 919—2002)简介 29 《公路路⾯等级与⾯层类型代码》(GB/T 920—2002)简介 30 《公路桥梁命名编号和编码规则》(GB/T 11708—1989)简介 31 《公路路线标识规则》(GB 917.1-917.2—2000)简介 32 《⼲线公路定位规则》(GB/T 18731—2002)简介 33 《国、省道主要控制点编码规则》(GB/T 17730—1999)简介 34 《⽔路信息分类与代码》(GB/T 17735—1999)简介 35 《中华⼈民共和国⼝岸及有关地点代码》(GB/T 15514—1998)简介 36 《中华⼈民共和国铁路车站站名代码》(GB/T 10302—1988)简介 37 《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GB/T 17228—1998)简介 38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GB/T 9649)简介 39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GB/T 18341—2001)简介 40 《地下⽔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T 15218—1994)简介 41 《⼟地基本术语》(GB/T 19231—2003)简介 42 《中国⽓候区划名称与代码⽓候带和⽓候⼤区》(GB/T 17297—1998)简介 43 《中国⼟壤分类与代码》(GB/T 17296—2000)简介 44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森林类型》(GB/T 14721.1—1993)简介 45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然保护区》(GB/T 15778—1995)简介 46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林⽊病害》(GB/T 15161—1994)简介 47 《林业资源分类与代码林⽊害⾍》(GB/T 15775—1995)简介 48 《中国动物分类代码脊椎动物》(GB/T 15628.1—1995)简介 49 《海洋⽣物分类代码》(GB/T 17826—1999)简介 50 《标准化⼯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简介 51 《标准化⼯作指南※第2部分:采⽤国际标准的规则》(GB/T 20000.2—2001简介 52 《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6—1991)简介 53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法》(GB/T 7027—2002)简介 54 《分类与编码通⽤术语》(GB/T 10113—2003)简介 5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0)简介 56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0)简介 57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GB/T 19004—2000)简介 5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期和时间表⽰法》(GB/T 7408—1994)简介 59 《信息技术词汇第1部分:基本术语》(GB/T 5271.1—2000)简介 60 《软件⼯程术语》(GB/T 11457—1995)简介 61 《电⼦数据交换术语》(GB/T 14915—1994)简介 62 《软件⼯程标准分类法》(GB/T 15538—1995)简介 63 《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GB/T 13702—1992)简介 64 《软件⽀持环境》(GB/T 15853—1995)简介 65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件编制符号及约定》(GB/T 1526—1989)简介 66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简介 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简介 68 《软件⽂档管理指南》(GB/T 16680—1996)简介 69 《软件维护指南》(GB/T 14079—1993)简介 70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l7859—1999)简介 71 《⽹络代理服务器的安全技术要求》(GB/T ,17900—1999)简介 72 《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GB/T 18018—1999)简介 73 《信息技术包过滤防⽕墙安全技术要求》(GB/T 18019—1999)简介 74 《信息技术应⽤级防⽕墙安全技术要求》(GB/T 18020—1999)简介 75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2000)简介 76 ((cad电⼦⽂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第⼀部分:电⼦⽂件归档与档案管理》(GB/T 17678.1—1999)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

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来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表面上的空间关系,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由于GIS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重要性、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对于数据交换和共享至关重要。
不同部门、组织或国家可能使用不同的GIS软件和数据格式,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交换和共享将变得非常困难。
标准化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互操作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降低成本。
其次,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还对于数据质量和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存储和管理标准,可以确保地理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这对于各种应用场景,如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资源管理等都至关重要。
只有数据质量可靠,才能保证GIS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
另外,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还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接口标准,可以鼓励不同厂商和开发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GIS技术的进步。
同时,标准化也可以降低技术集成和应用开发的难度,为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提供便利。
在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已经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
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如ISO 19100系列标准、OGC标准等。
这些标准在数据、服务、元数据、应用软件等方面都有详细规定,为全球范围内的GIS应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基础。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如何将这些新技术与GIS标准化相结合,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
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数据共享和交换需求不断增加,如何进一步完善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体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之,地理信息系统标准化对于促进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GIS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地块、宗地和建筑物识别码 1)地块识别码
—— 定位分区代码和地块号构成
﹂由西向东,北向南编排 地块——土地性质单一的一块连续完整的规划城市用地
2)宗地识别码
——定位分区代码和宗地码构成
3)建筑物识别码
——以“栋”作为统计单位
﹂结构独立,有完整墙,建筑物层数基本一致
对1:10 000~1:50 000比例尺的数据文件,采用平面 直角坐标作为辅助格网
二统一的数据分类标准
目的——计算机的存储、编码和检索
三统一的数据编码系统 GIS存储的空间数据具有时间、空间和属性的
复杂特征
制定系统编码,应遵守的原则:
(1)系统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不能各行其是 (2)一致性——专业名词、术语一致 (3)科学性 (4)标准性——内容和长度一致,码位及格式一致 (5)扩展性 (6)适用性——一般为4~7位
? 二级格网(相当于1:100 000图幅) ? 三级格网(相当于1:10 000图幅)
2.加密格网,在基本格网的基础上细分六级
? 1/2格网 相当于1:5000图幅 ? 1/4 格网 相当于1:2500图幅 ? 1/8 格网 相当于1:1000图幅 ? 1/16格网 相当于1:500图幅 ? 1/96格网 相当于1:100图幅 ? 1/384格网 相当于1:25图幅
3.合格格网,以基本格网为基础,按需要进行格网 整倍数的合并表示,可分为五级:
? 2倍格网 = 1:25 000图幅 ? 4倍格网 = 1:50 000图幅 ? 16倍格网 = 1:200 000图幅 ? 24倍格网 = 1:250 000图幅 ? 48倍格网 = 1:500 000图幅
gis标准化的作用

gis标准化的作用GIS标准化的作用。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检索、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在各行各业中,GIS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空间信息。
而GIS标准化作为GIS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GIS标准化可以提高数据的互操作性。
不同部门、不同组织、不同国家甚至不同行业中的GIS数据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格式、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编码方式等。
这就给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而通过GIS标准化,可以统一数据的格式和结构,使得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互相交换和共享,提高数据的互操作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跨部门、跨组织、跨国家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其次,GIS标准化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GIS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差和不一致性,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而通过GIS标准化,可以规范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流程,统一数据的质量控制标准,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使得用户可以更加可靠地使用GIS 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
此外,GIS标准化还可以促进GIS应用的发展和创新。
在各个行业中,GI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样化。
而通过GIS标准化,可以为不同行业的GIS应用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使得不同行业之间的GIS应用可以互相借鉴和借助,促进GIS技术的交叉应用和创新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GIS标准化作为GIS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提高数据互操作性、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促进GIS应用发展和创新等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发展中,GIS标准化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GIS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来说,数据库设计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数据模型设计 、数据库结构和功能设计,以及数据建库的工艺流程设计。在 这三个方面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 要针对数据库的设计问题建立相应的标准,如数据语义标准、 数据库功能结构标准、数据库设计工艺流程标准。
第九章 GIS标准化
9.2GIS标准化的作用 GIS标准化的直接作用是保障GIS技术及其应用的规范化发 展,指导GIS相关的实践活动,拓展GIS的应用领域,从而实现 GIS的社会及经济价值。 GIS的标准体系是GIS技术走向实用化和社会化的保证,对 于促进地理信息共享、实现标准化体系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GIS的标准化将从如下几方面影响着GIS的发展及其应用。 1.促进空间数据的使用及交换 (1)数据质量
地理信息共享有三个基本要求:要正确地向用户提供信息 ;用户要无歧义、无错误地接收并正确使用信息;要保障数据 供需双方的权力不受侵害。
第九章 GIS标准化
9.3 GIS标准化体系 9.3.1 制定标准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1)描绘出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框架。通过标准体系表,可 以全面地了解本行业的全部应有标准,明确标准体系结构的全 貌,为确定今后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奠定基础。 (2)指导标准制、修订计划的编制。 (3)系统地了解国际、国内标准,给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4)有助于生产科研工作。
(3)数据和格式的标准。包括空间数据的模型、数据库的 构建、数据质量和可靠性、地理特征的分类系统、数据的结构 方案和地图方法、数据的转换格式等,例如美国空间数据转换 标准和元数据标准等。
(4)数据集标准。包括国际数据集、电子地形系列、电子 普查数据系列和其他各类数据集,例如美国人口普查局的 TIGER文件等。
一些国际组织,如北大西洋公约国组织(NATO),也建立 了数字地理信息工作组(DGIWG),并完成了主要用于军事目 的的DIGEST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国际海洋组织(IMO)和国际 水文组织(IHO)也制定了DX-90空间数据交换标准;国际制图 协会(ICA)也建立了数字制图交换标准委员会。
第九章 GIS标准化
第九章 GIS标准化
9.3.3 GIS标准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特征分类
专题分类 空间数据结构 数据库系统模型 数据库质量与可靠性 数据模式及地图设 计交换格式
物理连接 电器接口
操作系统 编程语言
存储媒体
数据库查询语言
数据通讯
显示与绘图接口
网络管理
Hale Waihona Puke 图形用户接口国际数据集 数字地形图系列
数字人口调查制图 数字航海器 道路图
第九章 GIS标准化
对数据质量的影响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生产部门数 字化作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各种航摄及解析仪器、各种数字 化设备的精度不同,导致最终对GIS数据的精度进行控制的难 度;另一个方面是对地理属性特征的识别质量,由于没有经过 严格校正的属性数据存在误差,从而导致人们使用数据的错误 。
① 数据档案 对数据档案的整理及其规范化,其中代表性的工作就是对 GIS元数据的研究及其标准的制定工作。 ② 数据格式 在GIS发展初期,GIS的数据格式被当做一种商业秘密,因 此对GIS数据的交换使用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通用数据交换格式的概念被提了出来(J. Raul Ramirez, 1992),并且有关空间数据交换标准的研究发展很快。 ③ 数据的可视化 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是GIS区别于一般商业化管理信息 系统的重要标志。
第九章 GIS标准化
9.1引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GIS技术在国际上的迅速发展, 信息系统的标准化问题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制定了联邦信息处理标准(FIPS )计划,并由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IST)直接负责。 加拿大是国际上信息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卓有成效的国家之一 。
国际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大体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以已经发布实施的信息技术(IT)标准为基础,直接 引用或者经过修编采用;
第九章 GIS标准化
9.3.2 GIS标准体系编制原则和方法 编制GIS标准体系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 (2)系统性。 (3)全面性。 (4)兼容性。 (5)可扩性。 在制定标准体系表的具体方法上,必须区分GIS和国家其他 部门信息系统在标准方面的共性特征和GIS的个性特征,以此 作为标准体系层次划分的依据。同时也注意到层次的相互衔接 和层次划分深浅的一致,但不排除一些类别的进一步细化,直 到标准项目为止,以充分体现标准项目的结构特征和隶属关系 。
第九章 GIS标准化
④ 数据产品的测评
在GIS数据产品的质量、等级、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与评估 ,对于GIS项目工程的有效管理、促进地理信息市场的发展具 有重大意义。
2.促进地理信息共享
地理信息的共享,是指地理信息的社会化应用,即地理信 息开发部门、地理信息用户和地理信息经销部门之间以一种规 范化、稳定、合理的关系共同使用地理信息及相关服务的机制 。
第九章 GIS标准化
(1)硬件设备的标准。包括硬件网络设备的物理连接、线 路接口、存储介质、数据通信的方式和网络管理的方式等,例 如国际化标准组织制定的X500和Z39.50标准。
(2)软件方面的标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的查询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显示和制图等的设备、图形用户界面等,例 如美国开放GIS模型标准。
第九章 GIS标准化
9.4 国外GIS标准化
9.4.1 国外GIS标准化现状
国际上地理信息产业的标准和规范的发展十分迅速,各国 对地理信息产业的标准和规范空前重视,在地理信息标准化的 研究和标准的制定方面的合作十分密切。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 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和以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 OGC)为代表的国际论坛性地理信息标准化组织及CEN/TC 287 等区域性地理信息标准化组织,在其成员的积极参与下建立了 完整的地理信息标准化体系,研究和制定出了一系列国际通用 或合作组织通用的标准或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