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桩记录

试桩记录
试桩记录

试桩记录

桩基试桩方案

昆安高速公路6合同段 桩 基 施 工 方 案 西南交通建设工程总公司昆安六合同段项目部

昆安6合同段桩基施工组织设计 ——成桩工艺部分 一、工程名称:桥梁工程 二、试桩类型:钻孔灌注桩,桩径Φ2.0m,桩长80m 三、工程地点:昆安高速公路6合同段——高峣立交区 四、桩位:Ck0+178.245 PC 06号墩 五、时间: 六、立交区地质情况及钻孔应达到的目的: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立交区表层为人工填土,粘土夹碎石,潮湿状,以下为黄、褐色粘土,软塑状。再下为亚砂、粉沙土和粘土夹园砾土。地质情况适宜采用旋转钻机成孔。根据高海公路第一合同段钻孔施工的经验(与立交区相邻,地质情况近似),钻孔过程中,根据不同地质情况,要调整成孔速度以保证护壁泥膜形成所需时间,调整泥浆参数,防止泥浆过稠或过稀。在成孔过程中,采用泥浆沉淀池降低泥浆含砂率以提高泥浆的利用率。 钻孔过程中经常使用孔规或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检查孔径和倾斜度,确保垂直偏差小于1%。孔规的外径等于设计桩径。如发现钻孔偏斜、缩径、井壁有探头石等情况,立即停钻,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提出补救措施的建议,取得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继续进行。 七、人机材料配置准备: 1、施工机械配置:

①上海GPS-20改装型正循环回旋钻机1台; ②22KW泥浆泵2台; ③7.5KW清水泵1台; ④40KW混凝土输送泵1台; ⑤24KW电焊机2台; ⑥30T吊车1台; ⑦Φ308mm导管90米,7.5m3初灌斗1个,Φ220×0.8×200cm 钢护筒1节。 2、人力配置: ①钻机工人4人 ②钢筋工人4人 ③吊车司机1人 ④砼输送泵司机1人 ⑤辅助施工工人3人 ⑥质量检测技术员2人 3、材料供应: ①Ⅰ、Ⅱ级结构用钢筋:采用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②506#结构用焊条:采用大西洋牌; ③C30泵送砼:由云南路桥混凝土公司供应,专用运输车送至工 地,距离约19公里; ④电力:市网动力电; ⑤声测管:市场购买外径Φ57×3mm钢管。 4、检测仪器: ①100m测绳1根;

桩基竣工报告范本

XXXX工程桩基工程竣工报告工程名称:XXXXXXXXXXXX X 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 监督单位:XXXXXXXXXXXXX 设计单位:XXXXXXXXXXXXX 勘察单位:XXXXXXXXXXXXX 监理单位:XXXXXXXXXXXXX 施工单位: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XX年XX月XXXX日

XXXXXXXX工程桩基工程竣工报告XXXXXXXXXX(建设单位): 由我司承建XXXXXX桩基工程于XXXX年XX月XX日开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在XXXXX地产开发公司、福建XXXX建设监理有限公司、XXX建筑设计院、XXXXX勘察院、福州市XXX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并经过各个配合单位的通力协作及我司领导、项目部全体员工勤奋努力工作,现已完成设计和施工合同内所约定的各项内容,并按设计施工图纸要求施工完毕,质量符合合同及国家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各项施工内业资料已收集整理完毕并装订成册,现特向贵方提交本工程竣工报告。 一、工程概况: XXXX工程桩基工程位于福州市XX路。建筑面积XXXX㎡(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XXXX㎡)层数为地下X层,地上XX层。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罗零)XXXm,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基安全等级为XX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XX年。抗震设防烈度为X度。 本工程桩基础采用静压预应力管桩(带十字型桩尖)及冲(钻)孔灌注桩,设计工程总桩数为XX根(静压桩XX根、冲孔灌注桩XX根),静压桩桩径为PHC500-125-A、PHC500-100-A,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焊接桩,桩身砼强度等级C80,设计桩长约为XXm,桩端持力层选择XX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PHC500-125-A:XXXKN、PHC500-100-A XXXKN,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XXXKN,停止沉桩的控制原则要求以压桩力和标高双控,桩端全截面进入持力层应≥1m,桩端距离下一层面不少于2m;冲孔灌注桩桩径为φ700、φ800、φ900,采用C35水下混凝土,设计桩长约XXm,桩基选取XX层作为桩基持力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φ700:XXXKN、φ800:XXXXKN、φ900:XXXXKN,施工时以桩底标高和进入持力层深度≥2.5m双控,采用桩端后注浆,预埋两根注浆管为内径25mm壁厚3mm的钢管,注浆采用42.5水泥,每根桩水泥用量约2~3T,压力2~3Mpa,注浆顺序遵循由外至内原则,当满足注浆总量和注浆压力均达到设计要求或注浆总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时可终止注浆。 二、工程建设情况及子分部、主要分项工程施工管理情况 1、主要施工情况 本工程由我司承包的主要有1个子分部:桩基子分部(静压桩管芯由上部施工单位负责施工)。 桩基正式施工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在此期间

试桩会议纪要

钻孔灌注桩试桩会议纪要 工程名称:长睦单元R22-08地块小学工程 会议地点:施工现场办公室 会议时间:2014年5月7日 与会人员详见会议签到单 会议内容: 上午9:30时,由监理单位组织本工程参建各方主体人员来带施工现场会议室,对本工程桩基工程S3#桩进行试桩检查验收。由施工单位自述现场实际情况,各个单位提出意见建议,确定打桩控制标准。施工单位: S3#试桩位于地勘ZK15~ZK16孔附近,试桩于2014年5月6日17:18分开孔,于5月7日10:50分结束,孔深37米。在钻进全风化蚀变英安玢岩1.5D后进行界面取样。起钻后安放钢筋笼、下放导管,于11:06分开始清孔,到12:38分测定沉渣厚度为6mm,泥浆比重为1.17。20:00分开始灌注混凝土,至21:26分成桩,理论砼方量10.17立方米。实际砼方量12立方米,充盈系数1.18。请设计及相关单位确认工程桩控制标准。 监理单位: 1、试打桩是保证桩基施工正常进行的重点环节,应认真对待。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桩地质勘查报告及设计的要求认真执行,作为工程桩施工控制的标准及施工、监理的依据。 2、进入持力层要调整钻进速度,详细记录持力层钻进情况。 勘察单位: 1、S3#试桩身到达持力层,实际与勘探基本吻合。 2、桩基施工时,采取⑩层含碎石粉质粘土,并注明其深度,并结合勘查报告 中揭示⑾-1层全风化蚀变英安玢岩⑾-2强风化蚀变英安玢岩深度,控制桩基穿透层含碎石粉质粘土层后再按设计规定进入持力层深度。

设计单位: 桩机钻进一定按图纸及结合地质勘查报告、现场实际情况打到位,钻进持力层≥ 1.5D。局部⑩层含碎石粉质粘土缺失位置,根据桩基施工现场实际钻进深度结 合勘查报告中相邻勘探点钻孔深度加以控制。 建设单位: 1、要求施工单位控制好现场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 2、施工过程中应参照地质勘探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入岩界面鉴定; 3、施工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处理。 建设单位:(签章)设计单位:(签章)勘察单位:(签章)监理单位:(签章)施工单位:(签章) 浙江文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长睦单元R22-08地块小学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4年5月7日

灌注桩试桩总结

郭公河特大桥桩基工程试桩总结报告 2014年10月4日上午7:10点,我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承建的庐铜铁路站前三标郭公河特大桥72#-1桩基试桩在监理、业主、设计院地质勘探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正式开钻,经过各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于晚上20:40顺利的完成了钻孔桩的灌注,并对施工中的各个关键进行了重要把控,为了以后的桩基施工更加规范、顺利、现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总结汇报如下: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铁路桥涵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 3、《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4、《铁路砼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建设【2010】241 5、《铁路砼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1155-2011 6、《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62-97 7、《铁路工程结构砼强度检测规范》TB10426-2004 8、《铁路砼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9、庐铜铁路站前三标合同段施工图纸 10、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的经验 二、试桩目的 1、确定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可行性、施工工序的高效性。 2、验证有关各项施工工艺参数。造浆比重、护筒埋设深度、旋挖钻钻在各种土层钻进速度、钻进各阶段泥浆比重控制、钢筋笼焊接、检测、混凝土搅拌工艺:检验水下桩基配合比中砂、石、水泥、粉煤灰及用水的计量控制情况,每盘混凝土搅拌时

间,混凝土均匀性,配合比的适用性,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灌注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 3、验证砼的运输:检验运输路线的路况、运到现场所需时间、砼运送至现场有无离析现象、失水控制情况。 4、砼强度增长情况,通过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检测确定砼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配合比是否合理。 5、验证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及应急方案的可行性。 6、确定施工中检测的项目、方法、程序和工艺。 7、地址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 8、进行桩身完整性检验,捡测桩基完整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桥位于安徽省无为县境内,桥址大小里程侧地表均为浮土,且地表植被稀疏,以水田为主,地势较缓,沿途村庄密集,交通方便。本桥为单线特大桥,中心里程DK049+607.4,起迄里程DK46+007.01~DK 53+207.79,全桥长7200.78m,共222孔。孔跨布置为:4-32m+2-24m+30-32m+3-24m+37-32m+2-24m+38-32+1-24m+84-32m+1- (32+48+32)m连续梁+5-32m+2-24m+3-32m+1-24m+7-24m简支T梁。(32+48+32)m连续梁于DK52+548.5~DK52+672处跨越郭公河,其余孔跨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 梁。本桥两侧桥台均采用矩形桥台,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墩。全桥均采用钻孔桩基础,根据跨度及地质条件不同,桩径分别为Ф1.0m、Ф1.25m 。根据盐类环境及化学环境的不同,桩基础及承台分别采用C30、C35、C40混凝土,墩台身分别采用C35、C40混凝土,梁部结构采用C50混凝土。

试桩会议记录

试桩会议记录 时间:2015年3月18日 地点:现场会议室 主持人:胡俊波 参加人员:见签到表 会议内容: 由温州市公安局瓯海分局开发的南白象派出所业务用房工程,试桩会议在当天上午10:00开始召开,会议由胡俊波总监主持。在会上,参会单位的各有关人员对该工程的试桩施工情况以及取样确定进入中风化界面层岩石样品均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会议内容归纳、整理如下: 监理单位: 1、本工程试桩设计要求共有3根,现在先试桩1根,桩号31#,桩径600, 2、31#桩在2015年3月17日早上6:00开孔,施工时间是6:00—晚上10:00,晚上10:00之后没有施工,于2015年3月18日上午6:00已经钻进30米,现在是每隔300mm左右取样一次,所取样品都标明时间和进尺情况,集中放在一起,请有关单位鉴定后再确定界面层深度。 3.因原地坪标高低,导致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不足,建议回填矿渣以达到规范要求。 4.关于57#试桩因太靠近围墙边,恐以后做静载试验不便,现建议换取另外一根工程桩做试验。(设计单位回复:可以换另一根桩做静载试验,具体桩号由甲方定,但不要选用单桩承台) 建设单位: 1.施工方管理人员不到位,现要求立即到位。 2.工程开工后要保质保量。 3.施工方尽快安排进度计划表,上报我单位。 设计单位: 1.本工程桩受力类型为摩擦端承桩,必须要按设计要求进入中风化凝灰岩,并且进入1D,且孔底沉渣要≤50㎜。 2.关于监理方提出的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不足问题,现将所有承台(电梯基坑处除外)及地梁顶标高降低500㎜,桩顶标高相应降低500㎜,一层柱长度

相应增加500㎜,±0.00以下柱箍筋加密为8@100,纵向受力筋不变。 勘察单位: 1.就31#试桩所取样品分析,以确定达到中风化界面,但必须控制好进入中风化1D,并且按照现场勘察情况分析,至少要求进入强风化一米左右才能达到承载力要求,具体孔深及取样由现场监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确定。 施工单位: 1.严格按照设计、勘察、甲方、监理的要求施工,保证质量。 2.关于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不足,建议桩顶标高适当下降,以满足超灌高度。 3.请甲方尽快确定静载试验单位。 质量监督站: 1.施工许可证检查。 2.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桩身的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3.关于工程桩完成以后的动测及静载试验必须与我站数据同步传输。 4.因最近几家混凝土公司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现建议严格挑选混凝土厂 家。 5.关于工程资料要用最新版表格填写。 温州市恒信市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015年3月18日

桩基试桩记录

打桩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勘察单位设计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设计桩型冲孔灌注桩设计桩长M 设计承载力特征值 配筋情况主筋1622 加筋箍:14@2000mm 螺纹箍筋: Φ8@200mm 混凝土强度 设计等级 施工机械 试打桩桩号及情况:试打桩桩号为工程试桩2(桩自编号为39#) 该桩于2015年1月31日18时30分就位。15:30开钻,先后穿过①杂质土、②淤泥, 1月31日:18:40进入砂土状强风化,此时孔深为8.1m,孔底标高为-4.4; 2月1日:9:52进入强风化(少)碎块状,此时孔深为10.5m,孔底标高为-6.8; 2月1日:14:36进入中风化岩面,此时孔深为12。5m,孔底标高为-8.8,经勘察、设计、监理、建设、施工等参建单位对现场施工进行鉴定和判别,认定此孔深12.5m,未达到设计要求进入中风化层≥1m,经各方研究决定,继续桩孔。 2月1日:16:35进入中风化,此时孔深为13.5m,孔底标高为-9.8。经勘察、设计、监理、建设、施工等参建单位对现场施工进行鉴定和判别,认定此孔孔深13.5m,进入中风化层≥1m且有效桩长不小于10m达到设计要求,同意终孔。 2月1日:16:35~16:40第一次清孔,16:40~16:50提钻,16:50~17:10下钢筋笼,17:10~17:20下导管,17:20~17:30二次清孔测得沉渣厚度为30mm,充盈系数为1.35。 经该桩的施工情况说明:场内的地质状况和地勘报告基本吻合,我公司所选用的施工工艺及机械设备能满足本工程的施工要求 确定的工程桩施工控制标准: 1、桩径:Φ900; 2、坍落度:18cm~22cm; 3、充盈系数不小于1.1; 4、超灌高度:0.45; 5、二次清孔后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泥浆比重1.15~1.2 设计单位代表(签名):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 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勘察单位代表 (签名): 年月日 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 责人(签名): 年月日

钻孔灌注桩试桩会议纪要

钻孔灌注桩试桩会议纪要 监理单位会上发言: 1、本次会议主题就桥台第一个桩也就是2-1号桩的打孔完成情况展开。 2、2-1号桩自5月18日开始,截止到6月17日完成一共用了30工日,其深度已经达到设计要求。 3、整体来说进度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抛石层的难题,根据现场打桩记录,最慢的时候平均1天连10公分都达不到,就此难题项目部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和改良施工工艺来提高打桩效率,比如加班加点,改良打桩设备,引进新的打桩设备,并且将新设备在3个台架上同时施工,均采用不同工艺进行,择其中效率最高的用之。 这些努力起到一些积极作用,6月9日本桩到达风化层,经过监理和施工单位一起测量深度为-12.2,现场也做了取样,其后相对就要进度就要快一些了,每天打入40或者50公分不等,其他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卡锤,机械故障,下雨等,努力克服这些,在打桩的效率上还是有一些提高的空间的。下一步工作是将4个台架全部上设备,以后可能会5个桩机设备一起施工。 勘测单位的发言: 风化岩层没问题,岩石硬度满足施工要求,深度已经达到进入风化岩3米,但是桩的垂直程度要保证,试桩标准与试桩记录要出台。

设计单位的发言: 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基本吻合,已经达到了设计要求。 承包人会上的发言:孔深入岩层3米已经达到,大家都可以见证,下步就是要清孔然后灌注混凝土,总结经验以便提高以后的工作效率,如果电的问题解决了可以增加至5个台架5个打桩设备同时进行施工,如果电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可以投入发电机来发电,但是需要业主单位做一些补贴来满足费用需要。 业主单位会上发言: 1、为了赶上进度5台机械设备一起施工是有必要的,电的问题业主会派人协调解决,变压器可能就租用现场附近那个现成的,如果投入发电机所需要补贴的费用可由书面文件形式来各方确认,另外码头新增加部分至150处暂时只砌筑接公路挡墙和墙体前方的场地平整,今天的会议要出纪要和验孔记录。

交桩、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

交桩、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了规范施工,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省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线路工程测量放线、扫线的施工。 三、工作内容与要求 3.1设计现场交桩 3.1.1线路交桩由业主组织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工作程序为:交桩准备→现场交桩→填写交桩记录表→护桩→交桩工作总结、答疑。 3.1.2施工单位现场接桩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测量技术人员参加,交桩前应熟悉图纸及有关资料。 3.1.3交接桩工作在野外进行,因此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车辆、图纸、地图、GPS 定位仪、通讯设备、红油漆、记录表格、现场标志物及必要的生活用品等。 3.1.4现场交接桩应从中标段线路起点开始,交接内容包括:线路控制桩(转角桩、加密桩)、沿线路设置的临时性、永久性水准点。其中线路控制桩应与施工图纸对应交接,两者应准确对应,控制桩上应注明桩号。 3.1.5接桩人员对线路测定资料、线路平面图和断面图进行详细审核和现场核对,确保接桩正确无误,并做好交桩记录,由业主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和施工单位代表共同会签。 3.1.6交接桩前丢失的控制桩和水准点由设计方负责恢复后,再进行交接。 3.1.7接桩人员应对水准点和控制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并设参照物,为了测量放线时找桩方便,可用红油漆在固定参照物涂上记号,标明桩号,并用箭头指示方向。 3.1.8交接桩完毕后,由业主或监理组织进行总结和答疑,承包商根据施工经验和现场地形向设计方和业主提出局部改线建议。 3.2测量放线 3.2.1测量放线由施工单位在监理的监督下自行组织完成,工作程序为:准备工作→测量→定桩→放线。 3.2.2准备工作 ——备齐放线区段完整的施工图; ——备齐交接桩记录及认定的文件; ——检查校验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测量仪器必须经法定部门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备足木桩、花杆、彩旗和白灰; ——备齐木桩、撒灰工具和用具; ——防晒、防雨、防风沙用具准备; ——满足野外作业的车辆、通讯设备准备。 3.2.3测量 1)依据线路平面图、断面图、线路控制桩、水准标桩进行测量放线。放线宜采用GPS定位,全站仪测量。对于丢失的控制桩、水准标桩,应根据交接桩记录或中线成果表等测定资料进行补桩。依据设计管线平面图、测量成果表,复测设计桩的位置和高程。 2)管线测量应测定出线路轴线和施工作业带边界线,每100m设置一个百米桩,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段,要适当加密标桩;在线路轴线上还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设置纵向变坡桩、曲线加密桩、标志桩,并注明变坡点位置、角度、曲率半径、切线长度、外矢矩,除按特殊要求标注外,各桩还均应注明里程、地面高程、管底高程和挖深。 3)当采用弹性敷设或冷弯管处理水平或竖向转角时,应在曲线的始点、终点上设桩,并在

桩基础试桩和工程桩

试桩和工程桩 工程桩,就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终在建、构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工程桩是用在工程实体上的桩,要承受一定的荷载的,试桩是做检测设计用的,如果是比较大的工程,要单独做试桩,如果不太重要的工程,用实体上做也可以。先打试桩,要等28天后才可以试验,试验合格后再打工程桩。比试桩、工程桩一起打工期慢了近1个月.但是试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一下地质条件与检测报告是否相符,但是不一定要等试桩的质量合格才开始正式打工程桩,我认为现场的监理工程师和建造师有权利来定夺,一般不需要这样做. 以混凝土灌注桩为例谈一下我的看法:我们知道试桩的目的是为了测试桩基方案的可行性,但试桩为并不是强制要做的。 一、如果拟建场地已有现成的工程实例,而拟建建筑物的基本情况又基本相同,这时是不需要进行试桩的。 二、规范对必须试桩的情况有明文约定:详见《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3.3.1之规定,必须做试桩的情况有: 1、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 2、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3、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由此可见,是否进行试桩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试桩分两种,一是设计试桩,一是施工试桩。 设计试桩:根据地质报告及当地经验,选定桩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目的一是进一步确定所选桩型的施工可行性,避免桩机全面进场后发现该桩型不适合本场地施工或发现桩承载力远小于地质报告提供的计算值,此时再改桩型就会拖工期且增加费用。二是根据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由于地质报告提供的数值往往偏于保守,所以可以根据静载报告提高桩承载力,减少桩数。 采用静压桩施工方法时,施工压桩力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要根据经验及地方标准,可以是特征值的1.5~2.5,只要静载试验满足要求即可,(你如果有把握,采用1.0倍也可)全面施工时施工压桩力就可以采用试桩标准。施工试桩:根据地质报告及当地经验,选定桩型及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全面施工后随机抽取一定桩数进行动测及静载荷试验,验证桩身质量即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不满足时要采取补强措施。 一般在经验不足或重要工程要先设计试桩。所有工程在桩基施工完毕后都要进行施工试桩,根据试桩报告进行质量评定及验收。 新规范附录对桩静载试验确定桩承载力。

试桩记录

4.1.6.4 试桩记录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工程桩正式施工前,由建设、监理、设计、勘察、施工等单位参加,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试桩, 以明确打桩标准及施工参数。 (2)试桩过程应描述打桩情况,如试桩位的选择、该试桩位与地质报告中描述的地质情况是否吻合等,其原始的参数记录均按各类桩基施工记录表进行记录。 (3)试桩后应填写试桩记录,见质控(建)表 4.1.6.3-6,以明确工程桩正式施工各类桩的参数标准,如持力层的确定、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桩长、贯入度、锤击数、压桩力、终压力、终孔条件的判定等。 (4)设计要求试桩需提供承载力情况时,应由具有静载试验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静载试验。 Ⅱ核查办法 核查试桩记录是否齐全,标准是否明确,签证手续是否完整。 Ⅲ核定原则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本项目核定为“不符合要求”。 (1)无试桩记录。 (2)试桩记录中打桩标准不明确或参加单位签认手续不全。 4.1.6.5 桩基施工记录 Ⅰ基本要求和内容 (1)桩基记录包括各种砼预制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锚杆静压桩、砼灌注桩等。工程桩施工前应作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各种桩的记录应按不同的要求做出详尽记录,要求填写齐全,数据准确真实,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竣工时应附桩位竣工平面图。 (2)桩基工程施工前应在现场作试打桩(压桩)或成孔试验,并按质控(建)表4.1.6.4填写试桩记录。 (3)打桩的标高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控制值应通过打(压)桩试验,由设计单位确定。 (4)砼预制桩质量检查验收应在制作点进行,根据桩的设计施工图要求,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才能打(压)桩。 (5)钢管桩及预应力砼管桩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附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检验报告,经进场验收合格后才能打(压)桩。 (6)锤击预制桩的施工记录用表,见质控(建)表4.1.6.5-1~2。 (7)静压预制桩施工记录见质控(建)表4.1.6.5-3~4。压桩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压桩施工各阶段的记录,锚杆静压桩与基础连接前,应对压桩孔进行认真检查。 (8)各种预制桩施工过程中对需要接桩的,应检查接桩质量,并提供隐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 (9)砼和钢筋砼灌注桩(包括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和套管成孔灌注桩等)应进行成孔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桩位轴线、孔径、垂直度、持力层土层情况、孔底沉渣厚度及孔的深度检查等,对于泥浆护壁成孔的桩还应进行孔底泥浆比重的测定,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质控(建)表4.1.6.5-5。 1)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检查,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端承桩≤50mm;摩擦桩≤150mm;套管成孔的灌注桩不得有沉渣。泥浆护壁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1.20。 2)灌注桩的深度控制应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对于沉管桩还应根据地质条件、贯入度等因素综合确定,贯入度控制标准:振动沉管桩在最后一次抬架的贯入度应符合设计或试桩规

交桩记录

施工用轴线控制点、水平控制点一般由政府勘探、测绘部门根据规划、设计部门的要求和计划,利用国家测控网施放利于施工的控制点,这些点通常是标设在较为固定的桩上,施工前,勘探、测绘单位将它交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据以引测工程轴线和施工放线。有时控制轴线的桩采用龙门桩,也称“角桩”。交代轴线控制点、水平控制点的过程简称为“设计交桩”。 工程勘察控制点桩交记录表项目名称:包头梅白纳国际社区项目项目地点:包头市石牌新区编号:序列号:路口名称坐标标高备注XY 1 1 37319.036 62597.648 1207.930 2 E2 37108.381 62615.092 1213.890 3 E3 36849.565 63018.922 1206.271 4 E4 36249.653 63212.021 1191.527 G06 5 E5 37116.179 61983.650 1175.895 6 E6 37681.766 62225.944 1184.099 7 G07 36932.407 63052.114 1203.608现场共发现了7根桩,并将其作为项目施工的控制点提交给施工单位调查。使用前,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检查并确认没有错误。桩交付单位:(加盖公章)年月日审查:桩接收单位:(加盖公章)交付日期:接桩人:现场监督日期

日期:xy1起点:临yu桥2578134.705889432.0742j3102十字路口25789933.798889674.7203j4122十字路口2579988.488889774.6674j12 kunshizhong 2580446.825890002.8765终止于丰原路2580700.158890566.860备注110kV兰龙滩输变电工程监理桩交付记录。,公司飞机座标序列号号码位置 工程勘察控制点桩交记录表项目名称:包头梅白纳国际社区项目地点:包头市石拐新区编号:序号路口名称坐标标高备注37319.03662597.648 1207.930 e237108.381 62615.092 1213.890 e336849.565 63018.922 1206.271 e436249.653 63212.021 1191.527 G06 e537116.179 61983.650 1175.895 e637681.766 62225.944 1184.099 g0736932.407 63052.114 1203.608在现场已被识别出7根桩,并已提交给施工单位作为项目施工调查的控制点。在使用之前,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检查并确认没有错误。交付单位:(加盖公章)审核:接收单位:(加盖公章) 1、测量交接桩记录填写范例:

工程试桩要求

试桩技术要求2010年03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2、试桩目的 3、依据与采用规范和标准 4、试桩位置选择 5、试桩注意事项 6、试验内容与方法 7、试桩成果 8、进度要求 9、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

工程 试桩技术要求 1.工程概况 工程始于二港池西区中路(K0+000),随后跨越纳潮河上的二港池大桥和一港池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地面道路对接后沿线向东延伸,终于通岛路东侧(K11+170),全长11.17km。 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为工业区项目近期实施部分,要求先实施一港池大桥到唐曹高速连接线段,具体包括一港池大桥主桥、水中引桥、A匝道、B匝道、C匝道、D 匝道及一港池东、西侧各一联陆上引桥。工程范围起始桩号:K5+985.000,终点桩号:K6+958.000。桥梁全长973m。主线跨径布置为4×28+3×45+4×45+(2×138钢管砼下承式拱桥)+4×45+3×30m。 主桥为下承式叠合箱梁系杆拱桥,跨径布置为138m+138m=276m,桥宽29.5m。 引桥采用分幅式预应力砼连续箱梁。 一港池东侧水中引桥共为一联,跨径布置为4×45m,北侧为桥宽13.25~17.335m 的变宽段,南侧为桥宽13.25~22.75m的变宽段。

一港池西侧水中引桥分为两联,第一联的跨径布置为4×45m,南北侧均为桥宽13.25m的标准段,第二联的跨径布置为3×45m,南侧为桥宽13.25~17.25m的变宽段,北侧为桥宽13.25~14.253m的变宽段。 陆上东引桥共为一联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3×30m,南侧为桥宽13.25m 的等宽段,北侧为桥宽14.253~22.75m的变宽段。 陆上西引桥共为一联预应力砼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4×28m,南侧为桥宽17.25~22.75m的变宽段,北侧为桥宽14.253~22.75m的变宽段。 匝道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 A匝道分为两联,第一联的跨径布置为3×29m,第二联的跨径布置为3×29m,桥宽9m。 B匝道分为两联,第一联的跨径布置为3×29m,第二联的跨径布置为3×29m,桥宽9m。 C匝道分为三联,第一联的跨径布置为3×30m,第二联的跨径布置为4×30m,第三联的跨径布置为3×30m,桥宽9m。 D匝道分为两联,第一联的跨径布置为4×30m,第二联的跨径布置为4×30m,桥宽9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