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免疫学检测

合集下载

免疫学检验

免疫学检验

免疫学检验概述免疫学检验是一种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状态来评估健康状况的方法。

免疫学检验主要用于检测和诊断免疫相关疾病、监测免疫治疗效果和评估免疫功能。

在免疫学检验中,通常使用抗体和抗原相互作用的原理进行检测。

抗体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可以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通过检测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浓度变化,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来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状态。

常见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免疫荧光检测免疫荧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它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目标分子(如抗原、细胞表面分子等)发生特异性结合,然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免疫荧光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优势,可以用于检测抗体、抗原和免疫细胞的分布和表达情况。

在临床诊断中,免疫荧光检测常用于检测自身抗体、病毒抗体和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它基于酶标记的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利用酶催化的反应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ELISA具有高精确性和灵敏度的特点,可用于检测抗体、抗原和细胞因子的浓度。

在临床检验中,ELISA常用于检测病毒感染、风湿性疾病和免疫调节等方面。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免疫学检验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和分析多种免疫细胞类型和功能的改变。

它基于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特异性结合和荧光标记的抗体的检测,通过流式细胞仪实现高通量的细胞检测和分析。

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

它可以用于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分析细胞亚群的比例和功能状态,并可进行细胞分选和细胞功能实验等。

免疫学检验的临床应用免疫学检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如自身免疫病、感染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等。

在自身免疫病的诊断中,免疫学检验可以检测自身抗体的产生和水平变化,帮助确定疾病类型和活动度。

《免疫学检查》ppt课件

《免疫学检查》ppt课件
6
标记
7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Ig〕的检测
8
❖Ig的产生、构造与功能 Ig通常是指具有抗体活性和〔或〕抗
体样构造的球蛋白,由浆细胞产生,有特 异性识别抗原的功能,但必须与抗原结合 形成免疫复合物后才能启动效应功能。 ❖包括:IgG、A、M、D、E
9
一、IgG
+ 参考值:7.0-16.6g/L, 占70-80% + 特点:长效、能透过胎盘,抗菌、抗病毒 + 测定方法:单向免疫扩散〔手工〕
1.E花环〔RFC〕 原理:T细胞外表具SRBC受体 正常 58-72%左右
2.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CT〕 原理:淋T PHA 淋母细胞 正常:同上 意义:T细胞数量↓免疫缺陷、肿瘤、免疫病
20
3.淋巴细胞分化抗原测定
T细胞:CD3-总T标志 CD4-TH标志 CD8-Ts标志
B细胞: CD19、CD20、CD22等 细胞的荧光免疫标记技术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
3.CA153〔癌抗原153〕--对乳腺癌有重要
的辅助诊断作用
28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1 筛查:高危人群 2 诊断、良/恶鉴别:辅助指标 3 疗效观察:外科—手术切除/残瘤/姑息
保守—药效、放疗效果 4 预后:病员分群,标志物: 5 随访……
29
第五节 自身抗体检测 〔P423〕
--自身免疫病是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成 分的免疫耐受性减低或破坏,产生 自身抗体损伤含有相应自身抗原的 组织器官而造成的疾病。
感染、多克隆增高 ↓反复呼吸道感染 非IgA单克隆,如SLE、
免疫缺陷等
11
三、IgM
+ 参考值:0.5-2.6g/L,占5-10% + 特点:五聚体,大分子

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原理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的原理,通过酶催化底物产生颜 色反应,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步骤: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 载体上,加入待测样品,再加入 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最后加入
底物,产生颜色反应。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 作简便,可定量检测。
应用:广泛应用于免疫学检测、 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
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03
检测方法:使用免疫细胞进 04
筛选结果:根据检测结果,
行药物筛选,如ELISA、流
选择具有治疗效果的药物进
式细胞术等
行进一步研究
科学研究
01
免疫学检测在科学
研究中的应用
02 免疫学检测在生物
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03
免疫学检测在生物
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04 免疫学检测在生物
制药研究中的应用
2 免疫学检测原理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抗原:能够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毒、细菌 等
抗体:由B细胞产生的,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的 蛋白质
特异性结合:抗原与抗体之间具有高度特异性, 即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结合
结合原理: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形成抗原抗体复 合物,从而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
信号放大技术
免疫学检测方法及其 原理
演讲人
目录
01. 免疫学检测方法 02. 免疫学检测原理 03. 免疫学检测应用
1 免疫学检测方法
抗原抗体反应
01
抗原:能够引起 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等
02
抗体:由免疫系 统产生的,能够 识别和结合抗原 的蛋白质
03
反应原理:抗原 与抗体结合,形 成抗原抗体复合 物,引发免疫反 应

8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_诊断学(十三五_第9版)

8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_诊断学(十三五_第9版)
哮喘、过敏性鼻炎、间质性肺炎、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疱疹样皮炎、 寄生虫感染、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 ➢ 降低: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和共济失 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诊断学(第9版)
一、免疫球蛋白
(五)M蛋白
M蛋白或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一种单克隆B细胞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 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及其分子片段。 1.参考值 阴性 2.临床意义 检测到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值并,见于: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重链病 ➢ 轻链病 ➢ 半分子病 ➢ 恶性淋巴瘤 ➢ 良性M蛋白血症
诊断学(第9版)
二、补 体 系 统
(六)补体结合试验(CFT)
补体结合试验(CFT)是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 试验。早在1906年Wasermann就将其应用于梅毒的诊断,即著名的华氏反应。这一传统的 试验经不断改进,除了用于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外,在一些自身抗体、肿瘤相关抗 原以及HLA的检测和分析中也有应用。
诊断学(第9版)
二、补 体 系 统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50)检测
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检测的是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主要反映经典途径补体的 综合水平。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溶血程度与补体量呈正相关,一般以50%溶血 作为检测终点(CH50)。 1.参考值 50-100kU/L(试管法) 2.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补体经典途径(C1-C9)的综合水平 ➢ CH50增高 见于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和某些恶性肿瘤。 ➢ CH50减低 见于各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病
毒性肝炎、慢性肝病、肝硬化、重症营养不良和遗传性补体成分缺乏症等。

大学精品课件:诊断学第八版

大学精品课件:诊断学第八版
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G,IgG) 为人体含
量最多和最主要的Ig,占免疫球蛋白的70%-80 %。它对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都有抗体活性, 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Ig。
参考值:7.0~16.6g/L。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1 生理性变化
在孕期22-28周,胎儿血IgG浓度与母体血IgG浓度相等 出生后逐渐减少,到3-4个月最低 随后,婴儿逐渐开始合成IgG,16岁前达到成人水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临床意义:
1 、多发性骨髓瘤占M蛋白血症的35%~65%, 其中IgG型占60%左右 IgA型占20%左右;
IgD和IgE型罕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2、巨球蛋白血症占M蛋白血症的9%~14%,
血液中存在大量的单克隆IgM, 80%的
重链病、轻链病
肾病综合征
病毒感染
应用免疫抑制剂患者。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二)免疫球蛋白A检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值
:血清IgA为0.7 ~3.5 g/L)
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A,IgA)
IgA
血清型IgA
10% ~15%
临床意义
增 高
分泌型IgA (SIgA)
外分泌系统
IgA型MM SLE 类风湿关节炎 肝硬化 湿疹 肾脏疾病等;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第一节 体液免疫检测
(examination of humoral immunity )
一 免疫球蛋白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一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第八章免疫学检测方法

第八章免疫学检测方法
(6)出现颜色加终止液终止反应。
(7)用酶标分析仪在405,处测定各孔的吸 光度,计算P/N(样品光吸收值与阴
图 方法筛选结果图。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扇贝血细胞分布
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病毒感染
四、
是蛋白水平检测,研究基因表达与功能的一种方法 。 原理及步骤 样品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 ()
转移(印迹)于硝酸纤维素膜
加抗体检测某种特异性蛋白质
图:淋巴囊肿病毒与抗血清的 结果
免疫电镜技术
免疫电镜技术( )是一种将免疫学技术与电子显微镜技术 相结合的血清学方法,能使抗原在分子水平上进行定位。 它实际上是将细胞水平的荧光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于 分子水平上。这一技术的发明使抗原和抗体的定位研究达 到了亚细胞或分子水平。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
1、原理
荧光免疫技术是一种以荧光物质作为标记 物的免疫分析技术,荧光物质的分子在特定 条件下吸收激发光的能量后,分子呈激发态 而极不稳定,其迅速回到基态时,以电磁辐 射形式释放出所有的光能,发射出波长较照 射光长的荧光。荧光免疫技术可分为荧光免 疫组织化学技术和荧光测定技术。荧光抗体 技术属于前者,它是利用某些荧光素通过化 学方法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 物在一定波长光的激发下可产生荧光,因此 借助荧光显微镜检测或定位被检抗原。其又 可分为直接荧光抗体法、间接荧光抗体法和 补体荧光抗体法。
凝集法测定哈维氏弧菌抗体的效价
1.稀释抗体
管号 磷酸盐缓冲液
1
2
3
4
5
6
7
0.9 0.9
0.9
0.9
0.9
0.9
1.0
兔抗X菌血清
0.1 0.1(1 0.1(
)

诊断学(第9版)第四篇-实验诊断-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

诊断学(第9版)第四篇-实验诊断-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

(四)补体C4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诊断学(第9版)
(五)补体旁路B因子
二、补 体 系 统
(六)补体结合试验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第二节
细胞免疫检测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五)M蛋白
一、免疫球蛋白
一种单克隆B细胞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及其分子片段。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重链病 ➢ 轻链病 ➢ 恶性淋巴瘤 ➢ 良性M蛋白血症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诊断学(第9版)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检测
(四)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
一种由前列腺分泌的单链糖蛋白,它存在于前列腺管道的上皮细胞中,在前列腺癌时可 见血清PSA水平明显升高。血清总PSA(t-PSA)中有80%以结合形式存在,称复合PSA (c-PSA);20%以游离形式存在,称游离PSA(f-PSA)。
1.前列腺癌时60%~90%病人血清t-PSA水平明显升高 2.部分良性前列腺疾病可见t-PSA轻度升高 3.当t-PSA处于4.0~10.0μg/L时,f-PSA/t-PSA比值对诊断更有价值 4.某些检查及前列腺手术会引起前列腺组织释放PSA而引起血清浓度升高
二、补 体 系 统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检测
(二)补体C1q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正副高等题库都已入库。

优选第八章免疫学检测

优选第八章免疫学检测
型肝炎等
补体溶血程度与活性相关,呈一特殊的S曲线 一般以50%溶血作为检测终点(即CH50)
二、血清C3测定 无论经典途径还是旁路途径C3都参与,可反
映出补体的活化情况。 1.C3增高 各种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
某些恶性肿瘤(以肝癌最明显)及排异反应等。 2.C3降低 肾炎的病因鉴别:链球菌感染肾炎血清C3减
少,病毒性肾炎血清C3含量正常,还见于SLE、肝 硬化、慢性肝病等。
二、血清C4测定 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 1.C4增高 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
髓瘤等 。 2.C4降低 自身免疫性肝炎、狼疮性肾炎、SLE、病毒性
感染、肝硬化等。
三、细胞免疫检测
人类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重要细 胞群。根据其功能和来源、大致可分为 T细胞、 B细胞、NK细胞三大类。
人体感染之后,IgM是出现最早的抗体。 [参考值] IgM:0.5-2.6 g/L [临床意义]
1.IgM增高:见于初期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肝 硬化等
2.IgM减低:见于IgA型MM、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肾病综合症、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
四.免疫球蛋白E检测(IgE)
IgE是血清中最少的 一种Ig。与变态反应、寄生 虫感染及皮肤过敏有关
优选第八章免疫学检 测
一.免疫球蛋白G检测(IgG)
IgG是人体含量最多和最主要的Ig(75%),是 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Ig,属于再次免疫应答抗体, 正常情况成人高于儿童,女性略高于男性。 [参考值] IgG:7.6-16.6 g/L [临床意义]
1.IgG增高: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炎、自身免疫 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2.IgG减低:见于各种免疫缺陷病,重链、轻链病 肾病综合症、病毒感染 、甲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滋病、应用免疫抑制剂等。 CD3+/CD8+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 CD4+/CD8+比值增高: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病
毒性感染等 CD4+/CD8+比值降低:艾滋病(<0.5)
2020/8/14
二、B细胞分化抗原测定 CD19+ 、CD20+ 、CD22+。 CD19+是最重要的B细胞标记分子。升高见
型肝炎等
2020/8/14
补体溶血程度与活性相关,呈一特殊的S曲线 一般以50%溶血作为检测终点(即CH50)
2020/8/14
二、血清C3测定 无论经典途径还是旁路途径C3都参与,可反
映出补体的活化情况。 1.C3增高 各种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
某些恶性肿瘤(以肝癌最明显)及排异反应等。 2.C3降低 肾炎的病因鉴别:链球菌感染肾炎血清C3减
2020/8/14
第二节 血清补体检测
补体(complement,C) 是存在于人血清与组 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糖蛋白,可 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其他因素激活。激活后的补 体表现出复杂的生物效应,既参与防御、免疫调 控的正常免疫应答,也参与对组织的免疫损伤。 补体含量的测定,对一些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 具有重要意义。
2.IgG减低:见于各种免疫缺陷病,重链、轻链病 肾病综合症、病毒感染 、甲亢等
2020/8/14
二.免疫球蛋白A检测(IgA) 正常人血清中IgA含量占血清总Ig的10%-15% IgA分为血清型IgA与分泌型(SIgA)两种。SIgA
的免疫功能更重要,具有保护黏膜的功能,与局部璧,主要分布在血管内,有防
止败血症的发生的重要作用。
人体感染之后,IgM是出现最早的抗体。
[参考值] IgM:0.5-2.6 g/L
[临床意义]
1.IgM增高:见于初期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肝
硬化等
2.IgM减低:见于IgA型MM、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2020/8/14
肾病综合症、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等
CD3+/CD4+ → T辅助细胞(Th) CD3+/CD8+ → T抑制细胞(Ts)
2020/8/14
[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各亚群之间的互相制约和互相辅助作用 是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的保障。 CD3+降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RA CD3+/CD4+降低:恶性肿瘤、遗传性免疫缺陷、艾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
2020/8/14
第一节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免疫球蛋白(Ig)是具有抗体活性或无抗体活 性而在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因此,一 切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 抗体。Ig存在于机体的血液、体液、外分泌液和淋 巴细胞膜上。
根据免疫球蛋白功能和理化性质将其分为5类 IgG、IgA、IgM、IgD、IgE。
少,病毒性肾炎血清C3含量正常,还见于SLE、肝 硬化、慢性肝病等。
2020/8/14
二、血清C4测定 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 1.C4增高 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
髓瘤等 。 2.C4降低 自身免疫性肝炎、狼疮性肾炎、SLE、病毒性
感染、肝硬化等。
2020/8/14
三、细胞免疫检测
2020/8/14
一.免疫球蛋白G检测(IgG)
IgG是人体含量最多和最主要的Ig(75%),是 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Ig,属于再次免疫应答抗体, 正常情况成人高于儿童,女性略高于男性。 [参考值] IgG:7.6-16.6 g/L [临床意义]
1.IgG增高: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炎、自身免疫 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人类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重要细 胞群。根据其功能和来源、大致可分为 T细胞、 B细胞、NK细胞三大类。
检测各群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的变化或异常, 可帮助了解机体的免疫功能状况以及与免疫有关 的疾病发病的机制、预后判断等。
2020/8/14
一、T细胞亚群的检测 1.T细胞花结形成试验 所得的百分率基本上代表了T细胞占淋巴
四.免疫球蛋白E检测(IgE)
IgE是血清中最少的 一种Ig。与变态反应、寄生
虫感染及皮肤过敏有关
[参考值] IgE:0.5-2.6 g/L
[临床意义]
1.IgG增高:IgE型MM、重链病、肝病、自身免疫
病、各种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
2.IgG减低:先天性和获得性丙种Ig缺陷病、恶性
2020/8/14
肿瘤、长期可的松治疗。
血清免疫球蛋白(Ig)测定临床意义 1. Ig减低 见于各类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
缺陷、联合免疫缺陷的病人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 剂的患者。
2. Ig单项增高 仅有某一种Ig增高而其他Ig不 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①浆细胞病; ②过敏性疾病。
3. Ig多项增高 表现为IgG、IgA、IgM均增高。 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肝癌、淋巴瘤 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 疫性疾病。
细胞的百分率。升高: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 移植排斥反应等。降低: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2.T细胞转化试验 转化率降低,见于细胞免疫缺陷或细胞免 疫功能低下患者。
2020/8/14
3.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 T细胞膜表面分子具有不同的抗原性,主要有 CD2+ 、 CD3+ 、 CD4+ 、 CD8+ 等。 CD3+表达于所有成熟的T淋巴细胞表面,T细 胞特有标志,反映T细胞总数的变化。 CD3+ 又可分为CD4+、CD8+
2020/8/14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检测(CH50) 主要反映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综合水平。 1. CH50增高 见于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
和某些恶性肿瘤等。 2. CH50减低 (1)补体成分大量消耗:血清病、链球菌感
染后肾小球肾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补体大量丢失:外伤、手术和大失血 (3)补体合成不足:肝硬化、慢性肝炎和重
[参考值] IgA:0.7-3.5 g/L [临床意义]
1.IgA增高:见于IgA型MM、慢性炎症、类风关、 肝硬化、肾病等。
2.IgA减低:见于呼吸道感染、非IgA型MM、重 链、轻链病、、自身免疫病、原发和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2020/8/14
三.免疫球蛋白M检测(IgM)
IgM是分子量最大的Ig(10%),以五聚体形式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