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文鸟饲养与繁殖由于是个人真实的饲养经验,谢绝一切转载。
白文鸟饲养方法

白文鸟饲养方法
白文鸟不是中国本土的鸟类,是日本培育出来的一种宠物鸟。
这种鸟是非常适合从没养过鸟的初学者饲养的。
它是一种手玩鸟,就是那种能够让鸟站在手指上玩的宠物鸟。
白文鸟小时候是灰白色的背毛,慢慢长大后,背毛颜色会变为纯白,十分惹眼。
除了很好照顾外,性格上十分的亲人,很喜欢和人类一起玩耍。
白文鸟饲养方法:
1、不要用温水洗澡
虽说白文鸟很喜欢洗澡,但是绝对不要用热水来洗,哪怕是冬天。
热水很容易把它羽毛中的脂肪融化,水分渗透进皮肤很容易发生感冒咳嗽的情况。
2、不要修剪翅膀
白文鸟很活泼,有的主人怕它跑了,就会把翅膀稍作修剪,其实这样是不好的。
修剪过的翅膀会导致正常飞行不平衡,坠落致地,容易造成胸腔积血或脚骨折。
3、不要喂食人吃的东西
白文鸟很喜欢吃带气味的东西,有的主人投其所好就给它吃什么煮熟的米饭呀,炒过的青菜。
吃得多死得快。
这些食物里的盐分含量根本不是鸟类所能承受的。
4、不要过于放纵自由
白文鸟是手玩鸟,可以落在人手上把玩。
但是和它嬉戏后,一
定要及时关在笼子里。
不要看起来很残忍,白文鸟寿命短多半是因为发生意外或者生病,主人需要多多防治才行。
白腰文鸟怎么分公母白腰文鸟的饲养方法

白腰文鸟怎么分公母白腰文鸟的饲养方
法
白腰文鸟这种鸟饲养容易,一般都可以在笼内很好地生活。
可使用芙蓉笼饲养。
一笼里以不超过3-4只为宜,最好不单只饲养,白腰文鸟经常几只并列于栖架上,但一笼养得过多也容易脏,对鸟的健康不利。
白腰文鸟怎么分公母呢?
白腰文鸟适合群居,不过要想分出雌雄,从鸟体的外貌特征上基本分辨不出来,只有从叫声上才可以分辨出其性别:
雄性的白腰文鸟叫声洪亮,虽然不是很好听,不过相对来说比较悦耳,区域不同的不同个体间叫声方面会有一定差异。
比如我家的2只雄鸟不是一批买回来的,两只鸟叫声的差异就很大,但雌性的绝对不会大声叫的,而且叫声也单一话。
卖鸟的人通过看泄殖腔也可以辨认出来用手握住鸟体吹开羽毛泄殖腔略微突起的为雄性反之为雌性。
白腰文鸟的饲养方法
白腰文鸟可用少量的芙蓉粉和芙蓉食为主要饲料,另外每日再加些青菜。
此鸟虽然小,但活动量很大,因此消耗的饲料也比较多,并常把粟壳,溅到笼内外,要经常清洁,洗刷笼内,最好于笼的下部四周围上玻璃或透明塑料板,防止食物四溅。
这种鸟隔几天要给一次水浴。
白腰文鸟的习性和笼养繁殖

白腰 文 鸟 【oc ua ta ( ines】 文 鸟 科 L nh r r t Ln au )是 s ia (l e a ) Po i e 文鸟属 ( oc ua观 赏鸟类 , cd L nh r ) 其雌 、 成鸟 雄 羽色相似 , 上体红 褐色 或暗沙 褐色 , 白色羽干纹 , 具 腰 白色 , 故有 白腰文 鸟之称 , 尾上覆 羽栗 褐色 ; 、 额 喙基 周围、 眼先 、 、 、 颏 喉 胸黑 褐色 , 颈侧和 上胸栗 色 , 具浅 黄色 羽干纹 和 羽缘 , 下胸 和 腹近 白色 , 各羽 具 “ 形 u” 纹, 胸部及体侧具有鳞状 斑点 , 又有 鱼鳞沉香之雅 称 ; 虹膜红褐色或淡红褐 色 ; 上喙黑色 , 下喙蓝灰色 ; 跗踱 蓝 褐或 深灰 色 ; 灰褐 色。幼 鸟虹 膜淡 褐色 ; 爪 上喙 灰 褐, 下喙淡灰 ; 跗踱 肉色 。
T
白 文 的 性 笼 繁 腰 鸟习和养殖
●郭文场( 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事 医学科 学院长春 干休所 吉林 长春 10) ) 3 (2 2 ●周淑荣 包秀芳( 中国农 业科 学院特 产研 究所 吉林 吉林 120 ) 3 19
●刘佳贺( 长春 图书馆 地方文献查阅室、 古籍查 阅室 吉林 长春 10 2 ) 3 0 1
本 种 计有 6个 亚种 , 内分 布有 2个亚种 : 国 即华 南亚种和 云南亚种 。 各亚种的区别在于云南亚种上体褐色较暗浓 , 胸羽 黑褐色; 华南亚种上体褐色较浅淡 , 胸羽大都黄褐色。
1 习性
多见 于海拔 1 0 m以下的低山 、 0 5 丘陵 、 平原及 山 脚, 也见于溪流 、 苇塘边 的灌 木丛或竹林 间 、 村落旁树 丛 、 库及庭院内 。其喜集群 , 粮 繁殖季节 成对 活动 , 其 他 季节 由几只到 几十 只一群 不等 , 、 秋 冬季也见 上百 只的大群 , 午问栖 息枝 上 , 紧密靠拢 , 挤成 一 团 , 形影 不离 , 受惊群 起飞离 , 飞边 鸣 , 边 互相联 系。晚问成群 栖息在树上或竹 上 。夏 、 秋季 常与麻 雀一起 站立在麦 穗或稻穗上啄 食籽粒 , 有时成群 飞往粮库 院内谷仓 觅 食, 故有 “ 偷仓” 称 。冬季 ,(余只同居 l 之 l ) 旧巢 , 群体 间十分友爱 , 宛如兄弟姐妹 , 故又称“ 十姐 妹” 。它常站 在树 枝 、竹枝 等处 呜叫 ,其呜 声 :si u—u”雄 。 “u, isi s
百科知识大全:白腰文鸟

【导语】在旧社会,街市上时常可以看到⼀些⼿提鸟笼的售卦术⼠,算命先⽣。
他们命鸟⼉衔取卦签,为⼈占⼘吉凶,⾃称是“灵雀”算命,藉以骗⼈钱财。
这笼内的“灵雀”就是⽩腰⽂鸟。
⽩腰⽂鸟是⾷⾕性鸟,以啄⾷⾕粒和其它植物籽实为⽣。
鸣声如箫,短促⽽微颤,不甚动听。
下⾯是⽆忧考分享的百科知识⼤全:⽩腰⽂鸟。
欢迎阅读参考! 【⽩腰⽂鸟的品种简介】 此鸟⽣性胆⼤,不畏⼈,故常被饲为笼鸟,经驯养后,打开笼门放飞仍能飞回,江湖术⼠常教以“衔牌算命”的技艺,藉以骗⼈钱财。
其实此鸟钝笨不灵。
曾有⼈见到过4只⽩腰⽂鸟栖在同⼀树枝上,猎⼈举枪击落其中3只,⽽余下1只却屹然不动,此鸟蠢笨如此,⽽被呼为“灵雀”,让它为⼈算命,占⼘吉凶,实在出⼈意外。
中⽂学名:⽩腰⽂鸟 拉丁学名:Lonchurastriata 别称:⽩丽鸟、⽲⾕、⼗姊妹、算命鸟、衔珠鸟、观⾳鸟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雀形⽬ 科:⽂鸟科 属:⽂鸟属 种:⽩腰⽂鸟 亚种:6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66 英⽂名称:White-rumpedMunia 【⽩腰⽂鸟的外形特征】 ⽩腰⽂鸟平均体重约为12.3克,体长只有约11厘⽶,⾝上颜⾊⼤致都是褐⾊,腰为⽩⾊。
嘴喙成三⾓锥状,⼜厚⼜尖,上嘴喙⿊⾊,下嘴喙灰⾊。
腰部有条⽩⾊宽横纹带,尾部⼜长⽽尖,鸣叫时发出“啾--啾--”的声⾳。
⽩腰⽂鸟雌雄⽻⾊相似。
额、头顶前部、眼先、眼周、颊和嘴基均为⿊褐⾊,头顶后部⾄背和两肩暗沙褐⾊或灰褐⾊、具⽩⾊或⽪黄⽩⾊⽻⼲纹。
腰⽩⾊,尾上覆⽻栗褐⾊具棕⽩⾊⽻⼲纹和红褐⾊⽻端。
尾⿊⾊,先端尖,呈楔状。
两翅⿊褐⾊,翅上覆⽻和三级飞⽻外表⽻⾊同背,但较背深,亦具棕⽩⾊⽻⼲纹。
⽿覆⽻和颈侧淡褐⾊或红褐⾊、具细的⽩⾊条纹或斑点。
颏、喉⿊褐⾊,上胸栗⾊,各⽻具浅黄⾊⽻⼲纹和淡棕⾊⽻缘,下胸、腹和两胁⽩⾊或灰⽩⾊,各⽻具不明显的淡褐“U”形斑或鳞状斑;肛周、尾下覆⽻和覆腿⽻栗褐⾊,具棕⽩⾊细纹或斑点。
笼养白鹇的饲养与繁殖

笼养白鹇的饲养与繁殖
在动物园中的白鹇,主要是大众观赏,兼有普及动物知识的目的,在珍稀物种保护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但动物园中饲养的白鹇群体比较小,很难参与整个物种的基因交流,经几代隔离,会使有利于物种生存的基因减少或丢失,动物个体患病率增大,死亡增多,寿命缩短。
希望大家积极开展探索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3.2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白鹇生存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小,野生白鹇会更加稀少。
现在国内除了动物园和一些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之外,一些珍禽养殖场从事了一些白鹇的人工试验养殖。
但在利用方面进展不顺,因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很难进入市场,影响了白鹇人工养殖作用发挥。
作者认为,应加强白鹇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白鹇专门的保护区或保护中心,同时鼓励白鹇的经济开发利用。
在一些珍禽养殖场,加强育种,扩大种群,选择最优良的个体放回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发白鹇产品进入市场,形成保护、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3.3动物园中饲养的白鹇应适当的扩大种群,增加(本文共计1页)......[继续阅读本文]。
白鹇人工繁殖及饲养管理

①选种 : 选健 康无病 、 生长发育 良好 、 活动强 的雄 白鹇 , 种用
雌 鹇要 一 年 龄 而 又 没 产 过 蛋 的 , 是 因 为 早 产 蛋 的雌 白 鹇 , 蛋 这 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饲养密度 : 青年 白鹇一般指 长
到 一 年 左 右 的 白 鹇 , 养 密 度 调 整 到 一 饲
的质量不高 , 会影响 出雏率 , 生产 中还要避免近亲繁殖。
② 交 配 : 常 按 16或 17雄 雌 比例 为 一 组 , 入 固 定 的 笼 通 : : 放
每平方米 1 2只,保证 青年 白鹇有 徐 ~
足够的生长空间。
舍内饲养 , 不要 随意调换 不同笼舍的 白鹇 , 否则会引起争斗。 白
鹇 的繁 殖 期 一 般 在 每 年 的 1 份 左 右 ,到 来 年 2~3月 就 可 以 2月
② 饲 喂 饮 水 :青 年 白 鹇 生 长 旺 ~ 盛 ,处 于性 成 熟 不 断 完 善 的 时 期 , 尤
产蛋 , 每只雌白鹇可产蛋 2 ~4 枚 。 O 5
2种 蛋 的 孵 化 . 白天 捡 蛋 易 引 起 白 鹇恐 慌 , 至 导 致 种 蛋 的破 坏 , 上 捡 蛋 甚 晚 可 以避 免 这 种 状 况 。种 蛋 一 定 要 新 鲜 、 称 , 匀 地 摆 放 在 蛋 盘 匀 均 上 , 端 向 上 , 后 把 种 蛋移 放 在 相 对 湿 度 为 7 % 、 风 阴 凉 、 大 而 0 通 干 净卫 生 的房 间里 。存 放 期 一 般 不 宜超 过 1 , 放 期 内防 止 太 5天 存
其是雄 白鹇 , 其体 毛还没有完全 变完 色。为了保证这一 时期 白鹇的健康生
长 , 使用 中年鸡 配合 饲料外 , 要 除 还
白腰文鸟的声音-白腰文鸟的品种简介

白腰文鸟的声音-白腰文鸟的品种简介白腰文鸟的品种简介白腰文鸟他们命鸟儿衔取卦签,为人占卜吉凶,自称是“灵雀”算命,藉以骗人钱财。
这笼内的“灵雀”就是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是食谷性鸟,以啄食谷粒和其它植物籽实为生。
鸣声如箫,短促而微颤,不甚动听。
但此鸟生性胆大,不畏人,故常被饲为笼鸟,经驯养后,打开笼门放飞仍能飞回,江湖术士常教以“衔牌算命”的技艺,藉以骗人钱财。
其实此鸟钝笨不灵。
曾有人见到过4只白腰文鸟栖在同一树枝上,猎人举枪击落其中3只,而余下1只却屹然不动,此鸟蠢笨如此,而被呼为“灵雀”,让它为人算命,占卜吉凶,实在出人意外。
中文学名:白腰文鸟拉丁学名:Lonchurastriata别称:白丽鸟、禾谷、十姊妹、算命鸟、衔珠鸟、观音鸟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纲:鸟纲目:雀形目科:文鸟科属:文鸟属种:白腰文鸟亚种:6亚种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66英文名称:White-rumpedMunia白文鸟怎么分公母白文鸟是培育出来的一种鸟,雏鸟时背部羽毛是灰色的,成鸟后羽毛雪白,嘴和脚是红色的非常漂亮。
性格温驯,喜欢亲近人、跟人玩耍,很好照顾,还可以训练一些简单的技能。
很受养鸟人的欢迎。
白文鸟是很好区分公母的,可以通过嘴峰、眼圈和叫声来进行区分。
1、声音:鸟儿会鸣叫,而公鸟的音调很高,声音拉的比较长,母鸟则很短促。
2、喙:仔细看白文鸟的喙,也能发觉不同。
通常公的喙为鲜红色,上部会有一定的弧度,母的喙颜色淡一些,看上去也更细长,但这种特征并不明显。
3、眼圈不同:公鸟眼圈一圈都是红色,母鸟眼圈红的不完整,红色有间隔,而且色没有公鸟的艳。
斑文鸟的饲养要点斑文鸟斑文鸟繁殖期变化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在墨脱,繁殖期4-8月中旬;但多数在3-8月间繁殖,或许1年繁殖2-3窝。
营巢于靠近主干的茂密侧枝枝权处,也有在蕨类植物上营巢的。
常成对分散营巢,有时亦见成群在一起营群巢。
斑文鸟常常和其他文鸟如白腰文鸟混群,但白腰文鸟有显着的白腰、白腹特征。
如何饲养白文鸟

如何饲养白文鸟白文鸟作为手玩鸟,很适合初学者饲养,是一种入门的鸟种。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饲养白文鸟的方法。
白文鸟的繁殖方法在北方地区,白文鸟在秋、冬、春三季都可以繁殖,一般间隔一个月左右一窝。
为满足繁殖期营养需求,夏末秋初要给鸟增喂发情饲料,如鸡蛋米,并在鸟巢内铺垫棉花、棕悯丝、碎干草等。
如果雄鸟追逐雌鸟,或在笼内上窜下跳,雌鸟经常进巢,有交配动作时说明就要产蛋了。
白文鸟每窝产蛋3~7枚,多的可达8~10枚。
一旦发现产蛋,即停喂鸡蛋米。
产第二枚蛋以后,开始抱窝。
孵化一周后将蛋轻轻取出,对阳光可看到血丝者为受精成功,为黑色、白色则不成功,应丢掉。
一般小鸟15天左右可出壳,在出壳前如发现亲鸟有啄蛋行为,应及时补钙。
可用碎鸡蛋皮或专用钙制饲料。
雏鸟出壳后,食料中即加入鸡蛋米,并保证蜗壳粉和青菜的供应。
约20多日龄后,雏鸟可以离巢。
但需再过7~10天雏鸟能自己啄食后,才可将亲鸟与维鸟分开独笼饲养。
对于亲鸟拒绝喂养的雏鸟,可以人工喂养,方法是:用熟鸡蛋黄与2%葡萄糖水搅拌和匀成粥状,用圆头镊子夹住饲喂。
每天喂食次数视雏鸟大小而定,1~7日龄每天喂6~8次,8~14日龄每天5~6次,15日后,每天可喂3~4次。
白文鸟的幼鸟饲养首先到鸟店买个喂食器,再买一包营养丰富的蛋黄粟,两个星期大的幼鸟还有些小,并不适合从母鸟窝内拿出来,最好把饲料再用研钵磨磨碎一些,调温水,让雏鸟易于消化,记住,饲料一次调一小份就好,最好别隔餐使用。
一天大概喂5次左右,最好让鸟儿脖子食囊内的食物消化的差不多了,再喂会好一点。
幼鸟很容易饿肚子,饿了就可以喂。
保温是鸟儿能否顺利长大的关键,所以,可以拿个观察箱,里头放块毛巾,上面用毛巾再盖好(留一点缝隙),这样既能保温,又能透气。
2个星期大的幼鸟羽毛长得更多了,这时饲料可以直接加温水;(鸟店出售的雏鸟大概都是三、四个星期大的幼鸟,也可以这个时候再捉出来喂养)。
幼鸟已经长齐了,它们会不时的整理羽毛,这时可以和它们建立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白腰文鸟(finch) 优点1价格便宜,易繁殖,耐粗饲。
南京这样的气候,除了最低温度只有-4—-5℃的1月初到2月中旬和最高温度40℃以上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外,其余时间放在室外都能正常繁殖。
成鸟只要冬天笼子罩上塑料袋不直接吹冷风,夏天不直接照射阳光,也可以安全越冬度夏。
成鸟的耐受温度:-4—47℃。
适宜繁殖的温度:10-32℃,超过38℃雏鸟可能热死。
优点2不怕人,母性强,在孵卵育雏期间清理巢甚至更换新巢,只要把蛋或雏鸟放进去,老鸟就会继续孵喂。
优点3可以代替其他文鸟以及草雀孵育后代,也可以帮助金丝雀孵蛋,但是由于喂食方式的差异,无法喂养孵出来的小金丝雀。
其他饲养者做过类似的探索,结果相同。
但是一位湖北的饲养者说,选择喜欢吃蛋黄和青菜的十姐妹,待其适应了明巢并繁殖了一两次后可以用来孵喂金丝雀,并且效果很好。
我认为有待考证。
优点4十姐妹没有攻击性,即使发生争斗,也只是象征性的互相啄对方的喙,几乎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所以如果不繁殖,可以群养。
在养其他鸟的笼子旁边放几对正在繁殖的十姐妹做示范,文鸟,牧师,五彩等文鸟看到十姐妹繁殖,会更容易繁殖。
优点5十姐妹饲养需要的空间小,市售28×20×33cm的铁丝笼子就可以饲养一对繁殖。
优点6十姐妹如果从小人工喂养,跟人很亲近,可以训练成手玩鸟。
缺点:食量大,排便多,味道大,叫声不悦耳。
【形态特征】白腰文鸟也叫十姐妹、算命鸟等。
属于雀形目、文鸟科、文鸟属。
白腰文鸟长10-12cm,体重9-15克。
野生十姐妹的头部黑褐色。
上体,喉和胸等处主要为焦褐色(栗褐色)。
翅膀黑褐色。
腰部白色。
尾羽黑色,末端楔状,中央的羽最狭尖,顶端楔状。
颏部、喉部和胸部黑褐色。
腹部白色。
虹膜红褐色。
上嘴黑色,下嘴蓝灰色。
脚深灰色。
有人说家养十姐妹不属于野生原种鸟,它是几个世纪以前的中国人把白腰文鸟与另一种亲缘关系相近的鸟进行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
大约在16世纪的日本也出现了这种鸟,但到1860年伦敦动物园才首次引进了2只纯白的十姐妹。
随后,巧克力色的十姐妹于1871年从东方抵达德国,还有浅黄色和更多的白色的十姐妹陆续到来。
但是我个人认为家养十姐妹的祖先就是野生十姐妹,之所以有一些外表的差异,是经过若干代饲养后形成的,就像原鸡(鸡的祖先),经过若干代的饲养后出现了具有各种各样外表特征的家鸡一样。
证据有:1野生和家养十姐妹的卵性状大小相同;2 孵化时间差不多,都是15天左右;3 喙的特征一致;4 用家养的十姐妹可以招引野生的十姐妹。
【生活习性】野生种分布于我国华中、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台湾、印度、东南亚等地,栖息于山脚、平原、农田等地带。
冬天十几只结群活动,故有十姐妹之称。
但在繁殖期,十姐妹都是成对活动。
十姐妹半杂食,吃植物的种子,特别喜爱吃稻谷。
繁殖季节也吃一些昆虫和未成熟的谷穗与草穗。
十姐妹鸣声低,但很清晰,鸣叫多为连续四五声。
繁殖期因温度差异,南北不同,南京为3-10月,杭州2月中旬就可以见到公鸟求偶。
一般5月初即可见到离巢的小鸟, 9月中旬还能够见到有鸟在筑巢,10月中旬还能够见到刚刚离巢的雏鸟。
营巢于棕榈,松柏或灌木丛中,距离地面2-5米。
巢由竹叶、松针、干草、棕丝等构成,巢呈曲颈甑或球状,出入口在侧面,突出,颈状,每次产卵4—7枚。
纯白色,雌雄共同孵卵。
孵化期15-16天,25天左右离巢。
人工饲养出现许多品种:如杂色的普通十姐妹;全身纯白、喙、脚肉色、眼睛黑色的白黑眼,眼睛红色的白红眼(值得注意的是,我发现有一些白红眼视力不好,不宜作为亲鸟繁育后代);巧克力色的黑眼,红眼;全身纯白色,背中央有黑褐色“文”字斑的等等。
国外的饲养者培育出的品种更多。
新品种的培育,是饲养十姐妹的另外一种乐趣,同时也是国内饲养者欠缺的方面。
【饲养管理】日常管理主要是供应食物和水,防止吹冷风。
十姐妹的饲料主要是小米+大米+青菜+野草种子+蛋壳+沙土。
换羽、配种、产卵和育雏期间要给予少量蛋黄。
白腰文鸟喜欢水浴,一年四季都可以提供水浴。
若白腰文鸟不喜欢水浴,则可能是生病了,要注意观察。
此外,亲鸟在孵卵期间和育雏期间水浴不要过于频繁,如果水浴最好等亲鸟羽毛干了再放回笼子,否则有可能会对卵或雏鸟产生不良的影响。
【繁殖】白腰文鸟平均寿命5-6年,可以繁殖3年,但是随着雌鸟年龄的增大,繁殖能力有所下降,所以雌鸟一般两年轮换一次,雄鸟可以使用3-4年。
十姐妹一般每年可以繁殖4-5次,每次通常4-5个蛋。
供繁殖用的白腰文鸟应成对饲养在笼中,每笼饲养一对,多对十姐妹养在一起繁殖,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争巢影响雌鸟孵卵;2、其他的鸟会吃蛋,或者把蛋踢离巢外;3、晚上所有的鸟都进入巢里,雌鸟不能正常孵化;4、雌鸟会跟几只公的交配,雄鸟也会与多只雌鸟交配,造成品系混乱,群养十姐妹很难繁殖成功。
而且群养没有发情迹象的成鸟,分笼单独饲养很快就有交配行为。
我试验过一雄两雌一起养。
2003年2月,一雄两雌三只鸟养在一个30×30×40cm的大笼子里,2月7号2只雌鸟同时产卵,各5枚,共10枚,全部孵化出来。
4月,同样是这三只鸟,养在一个28×20×33cm的小笼子里,2只雌鸟还是同时下蛋,但是只有一只雌鸟的受精了,另外一只的蛋(小蛋)全部是白蛋。
经过观察发现,笼子小,每一只鸟所占据的空间就小,雄鸟在与一只雌鸟交配的时候,虽然过程很短,只有1-2秒钟,但是由于笼子小,另外一只雌鸟能够及时跑过来啄正在交配的雌鸟,导致交配失败。
如果笼子大,等到雌鸟跑过来的时候,交配已经结束了。
6月11号先将一雄一雌(下大蛋的)单独关在小笼子里,确认其交配成功后,6月12号再将雄鸟与另外一只雌鸟(下小蛋的)单独放在一起,确认其交配成功后13号将三只鸟放在一个笼子里,结果6月14号后交配的雌鸟下了第一枚蛋(蛋较小,共5枚),第二天另外一只也下了第一枚卵(蛋较大,共4枚),6月22号验蛋,下4枚卵(大蛋)的雌鸟的蛋全部受精,另外一只雌鸟的5枚小蛋全部是白蛋。
由此可见,这种一雄两雌一起养很容易出问题,十姐妹要以频繁的交配来保证卵的受精。
所以,第一次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
有人说两雄一雌一起养可以提高雏鸟的成活率,因此,在2004年3月的繁殖期我尝试了这种方法,结果发现雄鸟之间经常发生争斗,从而影响孵化。
所以,如果繁殖最好还是成对饲养。
巢材多样:干草棕丝布条均可,形状多样:圆形、方形、椭圆都可以,尺寸大致是:长12cm,宽15cm,高 12cm,巢口直径4cm,巢口开于距底6cm处;也可用草席子卷一个直径12cm,长15cm左右的圆筒,一端封死即可。
并供给干草,切忌用棉纱或棉花,以防雌鸟在坐巢时脚爪被棉纱或棉花缠住。
十姐妹雏鸟,很难辨别雌雄,所以购买时,应选择体格健壮、神态活泼的3月龄以上的当年鸟,并避免近亲繁殖。
十姐妹的老幼可从脚爪来判断,有老皮的(俗称“起瓦”),至少是2-3年以上的老鸟。
雌鸟发情的时候,吹开腹部羽毛明显看到腹部膨胀,并且很柔软,如果看到肛门的突起消失,变得扁平,泄殖腔孔变大,这说明卵泡已经发育,再过几天就要产卵了。
雄鸟叫的音调比较高,能发出强烈的“批~批~批”或者是“皮-依”,“皮-依”鸣声(有的雌鸟也会发出这种声音),而且目光比较锐利(锐利与否一般人很难看出来),雌的音调较低,为低的“瞅一里,瞅一里”声,目光也比较温和。
辨别雌雄的最准确的方法是看行为:成熟的雄鸟能胸部展开,尾巴竖起全身摆动,并且发出一连串的叫声,一边还跳个不停,招引雌鸟,雌鸟此时正在发情的话,就会顿下身子,高高竖起尾巴,上下快速颤动,雄鸟就会与之交配。
总体而言,只要是出壳3个月以上的鸟,雄鸟都会像发情那样叫。
没有这种行为的一般就是雌鸟。
雌雄种鸟选好后就可合笼饲养,补充蛋米,清理和消毒鸟巢,提供一些新的筑巢材料。
提供筑巢用的干草可以加快种鸟交配的节奏。
通常是雄鸟叼草筑巢,雌鸟负责铺设。
叼草行为会使种鸟很兴奋,如果2只种鸟都处于发情期,半小时之内肯定会交配。
2-3天亲鸟就能筑好巢。
如果有交配行为,并且雌鸟在巢中忙着整理雄鸟叼进去的草(这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巢的颤动或者听到雌鸟嘴巴碰到巢壁的声音),一般几天内,雌鸟就会产卵。
我发现与黄色的干草相比,十姐妹更喜欢绿色分叉的干草。
十姐妹交配在窝外面进行,很频繁,在发情盛期,一天有十几次,我曾经见过一分钟连续交配了5次的。
雌鸟每天早上产纯白色卵一个,一般4-5枚,多的可达8枚,从第三枚开始孵化,孵卵主要靠雌鸟,雌鸟离巢吃食时由雄鸟代孵。
孵蛋的亲鸟除了吃食以外,一般不会出来。
15天第一次出雏,3天以内全部雏鸟都会出壳。
为了提高繁殖率和减少种鸟的体力消耗,可在孵化开始后4-5天进行验蛋。
把蛋轻轻用勺子挖出,对阳光或者白炽灯泡,有血丝者为受精卵,蛋黄完整没有血丝的则为白蛋(有些人不赞成验蛋,说亲鸟自己可以把未受精的蛋挑出来,可是根据我的经验,任何品种的文鸟包括珍珠、灰文、七彩等都没有这种能力,它们最多能够将由于蛋壳开裂而导致水分干掉的卵挑出来,弃孵)。
可把几巢时间相差不超过两天的受精卵(最好不超过6枚,天冷稍减)集中一起,由一对亲鸟孵化,让其他鸟继续产卵。
这样操作提高了亲鸟的使用效率(不同的十姐妹雌鸟产的卵大小不一样,最大相差1/4左右)。
白腰文鸟伏巢很稳,我经常用筷子将老鸟轻轻挑起来看它身下的雏鸟,鸟笼一天移动好几次,没出过一次问题。
在巢里,雌鸟攻击性强于雄鸟:雌鸟在巢里狂啄筷子,雄鸟象征性的咬几下就逃走。
雏鸟孵出前一天能够看到蛋壳上有细小的裂纹和朝外的小突起,但是此时不能心急人工剥开蛋壳,否则会导致雏鸟由于尚未完全发育而死亡。
雏鸟在出壳的过程中,大部分雌鸟会帮助雏鸟出壳并咬碎蛋壳吃掉。
(不清楚雌鸟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想吃蛋壳还是为了帮助雏鸟,我认为这是一种本能,就像哺乳动物会吃掉自己的胎盘一样,这对于雌鸟来说,可以补充营养,无论对育雏还是下一次的繁殖,都是有好处的)。
吃不了的蛋壳会被亲鸟叼到窝外面。
刚出壳的雏鸟自己不会啄食,需要亲鸟喂养。
育雏期约25天,要给亲鸟喂熟蛋黄+小米+蛋壳+青菜+沙土(微量元素),如果超过两天不喂青菜,雏鸟容易出问题。
雏鸟出壳后,身上最初无羽毛(但是我在饲养中发现,刚孵出的雏鸟,有的身上有几根白色的绒毛,有的全身赤裸无毛,不知道是品种的原因还是和性别有关系),1-2小时后就会张嘴向老鸟乞食,如果亲鸟不喂(一般是初次繁殖的亲鸟),由于雏鸟实在太小了,人工喂养很难成功。
这样的亲鸟坚决淘汰。
雏鸟的成长速度很快,每天都能够明显看出在长大。
一周之后,就会有管状羽毛长出来,由于新生雏鸟的排泄物会被亲鸟吃掉(所有的家养鸟,包括芙蓉,都有这种现象),所以第一周内窝里面很干净,但是随后亲鸟吃掉的粪便越来越少,窝渐渐开始堆积粪便,雏鸟十天后睁开眼睛,此时亲鸟不再吃雏鸟的粪便,所以15天后,窝里面已经堆积了厚厚的一层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