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与血脂康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

合集下载

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对比及安全性分析

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对比及安全性分析

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对比及安全性分析徐智超;唐海沁;张亚文;徐迎春;陈洁霞【摘要】目的:评价血脂康与常见他汀类降脂药物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图书馆、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关于中药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随机对照实验。

评价指标包括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采用 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实验共纳入14篇文献,共计1150例患者,结果血脂康、他汀类药物均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 TC、TG、LDL-C,明显升高 HDL-C,但 Meta 分析提示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降低血 TC、TG、LDL-C 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 =0.01 mmol/L,95%CI:(-0.05~0.07)mmol/L,P >0.05;WMD =0.07 mmol/L,95%CI:(-0.26~0.41)mmol/L,P >0.05;WMD =0.13 mmol/L,95%CI:(-0.44~0.69)mmol/L,P >0.05],对升高患者血高密度脂蛋白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 =0.13 mmol/L,95%CI:(-0.44~0.69)mmol/L,P >0.05]。

结论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均可降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血TC、TG、LDL-C,升高血HDL-C,两者疗效相当,血脂康致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Objective To review systematically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Xuezhikang and Statins for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lipidemia.Methods A literature researchwas performed in Cochrane library,PubMed, CNKI,WANFANG DATA and VIP full-text database to colle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about effectiveness of Xuezhikang and Statins for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lipidemia published from 1 st June 201 0 to 1 st June 201 5.Theefficacy evaluation and safety were reviewed and 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using Revman 5.3 software.Results 1 1 50 patients from 1 4 independent trials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view.There were no homogeneity among most of the studies (P <0.05,I2 >0.75),and the level of TC、TG、LDL-C in both Xuezhikang group and Statins group was lowered significantly,while the HDL-C level was elevated significantly.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TC、TG、LDL-C and HDL-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MD =0.01 mmol/L,95% CI:(-0.05 ~0.07)mmol/L,P >0.05;WMD =0.07mmol/L,95%CI:(-0.26 ~0.41 )mmol/L,P >0.05;WMD =0.1 3 mmol/L,95%CI:(-0.44~0.69)mmol/L,P >0.05;WMD =0.1 3mmol/L,95%CI:(-0.44~0.69)mmol/L,P >0.05].Conclusion Both Xuezhikang and Statin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for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lipidemia, but Xuezhikang with less adverse events.【期刊名称】《中国临床保健杂志》【年(卷),期】2017(020)001【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降血脂药物;高脂血症;Meta 分析【作者】徐智超;唐海沁;张亚文;徐迎春;陈洁霞【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合肥 23002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合肥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6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死亡率逐年攀升,脂质代谢异常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血脂康胶囊对高血脂的影响 毕业论文

血脂康胶囊对高血脂的影响 毕业论文

血脂康胶囊对高血脂的影响毕业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血脂康胶囊对高血脂的影响。

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对比研究,分析药物机理,论证了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血脂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副作用,对于高血脂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血脂康胶囊;高血脂;药物机理;临床疗效一、研究背景高血脂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除了服用药物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可以减轻高血脂的症状。

在药物治疗方面,研究表明,目前的一些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易引起肝损伤等副作用。

因此,人们开始寻找另外一些更为自然、少副作用的治疗方式。

血脂康胶囊是一种海参类药物,近年来,它的降脂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对于血脂康胶囊对高血脂的影响,目前相关研究还比较少。

二、药物机理血脂康胶囊由海参组成,海参属于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高水分、低热量的食品,且其含有海参皂苷、多糖类、氨基酸、活性肽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中,海参皂苷为海参中一种含有双酚A结构的皂甙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降脂功效,可在肝脏抑制胆固醇合成,增加胆酸的分泌,促进胆囊排泄,防止胆固醇的吸收。

多糖类则可调节胰岛素分泌,促进糖代谢,减少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并能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

此外,氨基酸和活性肽等则能维持血管弹性,改善血管通透性,降低血粘度,减少血管堵塞,对高血脂患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三、临床疗效血脂康胶囊在治疗高血脂的临床实践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一项对60例患者的研究表明,服用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后,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水平有所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有所上升,这表明血脂康胶囊可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

此外,还有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并行设计的研究,发现血脂康胶囊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都有所下降,并且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轻微。

四、安全性和副作用血脂康胶囊具有显著的降脂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轻微。

氟伐他汀、血脂康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患者的疗效观察

氟伐他汀、血脂康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患者的疗效观察

[】 So e , olrS u , t 1E pes no eoi, ile ,n 3 tksMB H l ,C iY e . x rsi fder bg i a d e a o n yn cl gntp nh ma e a f rssdsaeJ.inylt 005 : ol e y eIi u nrn li oi i s[] d e n, 0 ,7 a b e K 2
【 中图分 类 号】 4 . R5 14
【 献标 识码 】B 文
【 章编 号】 1 7 — 2 0(0 9 0 ( ) 0 6 0 文 6 3 7 1 2 0 )2 a 一 4 — 2
有效 : 绞痛 次 数或 硝 酸甘 油 消耗 量 减少 5 %~ 0 心 0 8 %。无 效 : 心绞 痛 发作 次数 或硝 酸 甘油 消耗 量减 少 不到 5 %。加重 : 0 心 绞痛 发 作 次数或 硝酸 甘 油消 耗量 增加 。 1. - 2降血脂 疗效标 准 3 显 效 : 以下一 项者 ,C下降 i2 %; 达 T > 0 T 下降 I 0 G >4 %。 有 效 : C下 降 1 %~ 9 ;G 下 降 2 %~ T 0 1% T 0
缓解 心 绞痛 总有 效 率为 9 % , 效率 为 6 %。见 表 1 0 显 2 。
表 1 氟 伐 他 汀 治 疗 心 绞 痛 的 疗效 ( ) 例
行 诊 断 。选 择 我 院 2 0 0 5年 9月 ~ 0 6年 1 20 2月 收 治 的 3 6例
患者 , 中 , 2 其 男 0例 , 1 女 6例 , 龄 为 (0 9 岁 。缺 血 性 心 年 6+ )
血 清胆 固醇 水平 与 冠心 病 发病 率显 著 相关 l l l 。血脂 异 常
是 动脉 粥样 硬化 与 冠心 病 的重要 危 险 因素之 一 。 脂 能否 降 血 低 到理 想水 平在 冠 心病 一级 、 二级 预 防中起 重要 作 用嘲 通 过 。

常规剂量辛伐他汀与血脂康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常规剂量辛伐他汀与血脂康联合治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足 以下标 准之一 , C 即T 下降超 过2 %, G 0 T 下降超 过4 %, D — 升 高 0 H L C
通 常 情 况 治 疗 血 脂 异 常 可 降 低 冠 心病 、 绞 痛 、 肌 梗 死 等 的 F, 心 心 发生 率 …。 多数 病 人除 了需 要 调 节 日常饮 食意 外 , 大 还须 服 用 降脂
【 要 】 目的 探讨 联合 应 用血 脂康和 辛伐 他 汀对 冠心 病合 并血 脂异 常患 者 治疗 的临床 应 用价值 。 摘 方法 将联合 应 用血 脂康和 辛 伐
他 汀的 治疗效 果 与大剂量 辛伐 他汀 强化 降脂进行 对 比分析 。 结果 试验 组患 者在行 辛饯 他汀和血 脂康 联合 治 疗时 , 血 脂的 疗效显 降低 著 高于 对照 组 , 并且 试验 组患 者心脑血 管 事件 发生 频率低 于对 照组 。 论 联 合应 用血 脂康和 常规 剂量辛 伐他 汀 能够有 效对冠 心病合 结 并血 脂异 常 患者进 行 强化 降 脂治 疗, 迟到 安全 有效 的 目的 , 具有较 高的临床 应 用价 值 。
! Q: !
CHNA F0REI GN MEDI CAL TREATMENT
药 物 与 临 床
常规 剂量 辛 伐 他 汀 与 血 脂 康 联 合 治 疗 冠 心 病 合 并 血 脂 异 常 的 临 床 观 察
赖 飞 燕
( 宁 市 人 民医 院 广 东梅 州 5 5 0 兴 1 0) 4
AS C T、 K大于 正 常 值 3 以 上 则 立 即 停 止 服 用 药物 。 倍 1 3 疗 效 评价 .
药物 , 尤其 是 高 危 以 上 人 群 则 更需 要 降脂 。 脂 康 与 辛伐 他 汀 都 】血

血脂康与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调脂疗效的比较

血脂康与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调脂疗效的比较

血脂康与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调脂疗效的比较
王雪琴;徐洋
【期刊名称】《职业与健康》
【年(卷),期】2006(22)15
【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康的调脂作用并与氟伐他汀进行比较。

方法选择门诊符合条件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血脂康组与氟伐他汀组各30例,疗程8周;服药前及疗程结束后各测血脂1次,观察其血脂水平变化。

结果服药8周后,血脂康降低血清TC、LDL和升高HDL的作用与氟伐他汀相似,降TG的作用优于氟伐他汀。

结论血脂康调脂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稳定,更适宜于TC与TG同时增高及长期需要调脂治疗的患者。

【总页数】2页(P1223-1224)
【关键词】血脂康;氟伐他汀;高脂血症
【作者】王雪琴;徐洋
【作者单位】河南油田总医院唐河基地医院;河南省职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3
【相关文献】
1.血脂康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调脂疗效的观察 [J], 吴福彬
2.血脂康和多烯康对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比较 [J], 夏春宏
3.洛伐他汀与国产血脂康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调脂疗效比较 [J], 郑粉双;龙旭东
4.沥水调脂胶囊与氟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J], 李志梅;靳文军;刘艳丽
5.临床常用剂量下的舒降之、血脂康、美百乐镇对原发性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比较[J], 李骊华;邓国兰;陈运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脂康降脂效果与他汀相当,保护血管,改善胰岛素抵抗

血脂康降脂效果与他汀相当,保护血管,改善胰岛素抵抗

血脂康降脂效果与他汀相当,保护血管,改善胰岛素抵抗血脂康是由特殊的红曲和大米生物发酵制成的,属于脂肪调节中药,主要成分为天然复合他汀类药物。

根据中医理论,血脂康复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除湿、痰、脾、消除食物的作用,用于缺乏、气短、头痛、头晕、腹胀、食物少、胸闷等。

有研究发现,每天服用两克左右的血脂康可以对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起到一个降低作用,效果很明显,与他汀类药物相仿。

对于冠心病可以起到很好的功效,显著降低其死亡率和发生率,也可以降低老年患者中风的风险。

另外,血脂康对于心血管还能起到保护作用,比如抗炎、抗氧化、舒张血管、保护内皮细胞、保护心肌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它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血管。

一、血脂康的主要作用心脑血管疾病是现阶段发病率、病发率、死亡率最大的病症。

心血管疾病通常患病于不知不觉间,发病后进展过程漫长,在患病前期很难被察觉到。

各种心血管疾病通常相互关联,甚至互为因果。

临床医生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类患者时,通常必须从全身心来实施全面的疾病管理,才能使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实际治疗效果。

而血脂异常就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如何控制血脂是预防或者治疗的关键所在。

现阶段较常用的是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但有很多患者表示长期性吃他汀造成肌肉疼,有的患者感觉骨骼全是痛的。

实际上是因为他汀类药物会造成肌酸激酶升高,引起肌肉痛,乃至还将会发生横纹肌溶解。

那么是否有一种药品作用与他汀类似,或者优于他汀呢?血脂健康胶囊便是最好的答案。

血脂康复的一些药理学主要作用如下。

1、血脂健康可以抑制内源胆固醇生成。

可以促进麦角甾醇竞争影响胆固醇的吸收,降低外源胆固醇的吸收并转换为维他命D,可推动老人对钙磷的吸收。

2、血脂康对细胞质的一致性、膜融合酶的活性、膜的流通性和组织细胞的活力起着关键作用,并很有可能抑制恶性肿瘤的产生。

同时血脂康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甘油三酯的生成。

血脂康胶囊对高脂喂养大鼠内脏脂肪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血脂康胶囊对高脂喂养大鼠内脏脂肪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炎症反应是急性心肌梗死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其与梗死后心律失常与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均存在密切关系㊂相关研究表明:心肌细胞和间质的炎症反应可直接导致膜电位变化[6]㊂临床研究则认为CRP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及梗死后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预测因子㊂刘泽军等[7]研究表明CRP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并且认为CRP可作为心肌梗死后并发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性参照㊂周建峰[8]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并在特发性心律失常㊁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对低的病例中发现,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相对较低㊂从反面推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再灌注心律失常是存在联系的㊂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流再灌注过程中,PGI2/TXA2比值会较缺血状态进一步降低,这会加重再灌注损伤,不利于缺血心肌功能的恢复㊂动物实验表明:静脉运用TXA2受体阻断剂AH23848可减少再灌注后室颤的发生率㊂冠状动脉内给予PGI2可减少缺血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9]㊂提示TXA2可诱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PGI2则具有抗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㊂在本实验中,通过制造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模型,检测血清中CRP及PGI2㊁TXA2含量变化,结合心电图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的柴胡三参胶囊组血清CRP㊁TXA2含量降低,PGI2含量升高,表明血清前列环素㊁血栓素及C反应蛋白是柴胡三参胶囊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靶点㊂参考文献:[1]蒋文平.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点评[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9,19(4):243245.[2]刘建和,易刚强,程丑夫.柴胡三参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1):1315. [3]刘建和,李群,何少平,等.柴胡三参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1(17):2930. [4]刘建和,何少平,胡熙苒,等.柴胡三参胶囊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模型大鼠心肌细胞Ca2+及SERCA2a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3537.[5]刘建和,胡熙苒,何少平,等.柴胡三参胶囊对实验性心律失常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0):3538.[6]Ward CA,Bazzazi H,Clark RB,et al.Actions of emigrated neu-trophils on Na(+)and K(+)currents in rat ventricular myo-cytes[J].Prog Biophys Mol Biol,2006,90(13):249269. [7]刘泽军,李晚珍,吴礼文.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4445. [8]周建峰.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1(10):532533. [9]郭志凌.PGI2/TAX2失平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5,16(5):266269.(收稿日期:20151216)(本文编辑郭怀印)血脂康胶囊对高脂喂养大鼠内脏脂肪及代谢指标的影响任炜炜1,严羽1,殷晓威1,蒋卫民2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高脂喂养大鼠内脏脂肪及代谢指标的影响㊂方法选择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2)组和高脂组(n=24),分别饲以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高脂组大鼠再随机分成两组:高脂模型组(n=12)和血脂康组(n=12),分别给予等剂量0.5%纤维素钠安慰剂和血脂康300mg/(kg㊃d)灌胃,共观察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附睾㊁肾周脂肪等内脏脂肪重量,计算体脂比,同时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㊁胰岛素㊁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㊂结果高脂喂养组大鼠12周后的体重和附睾㊁肾周脂肪重量及体脂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脂康组虽较正常对照组大鼠也有增加(P<0.05),但仍显著低于高脂喂养组大鼠(P<0.01);高脂喂养组大鼠空腹血糖㊁空腹胰岛素㊁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及HOMA IR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㊂血脂康组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空腹胰岛素和HOMA IR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较高脂喂养组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虽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增加(P< 0.05或P<0.01),但也显著低于高脂喂养组(P<0.05或P<0.01)㊂结论血脂康胶囊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高脂喂养大鼠内脏脂肪聚集,从而显著改善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㊂关键词:代谢紊乱;血脂康胶囊;内脏脂肪;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中图分类号:R589 R285.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1.011文章编号:1672-1349(2016)11-1218-04作者单位: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BK20131456);江苏省中医药局资助课题(No.LZ13030);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No. PAPD)作者单位:1.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00);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通讯作者:蒋卫民,E mail:jwm0410@肥胖㊁糖尿病㊁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新国内外相关心血管病治疗指南无一不强调整体心血管风险的控制㊂近年来,由于对脂肪组织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已成为改善代谢紊乱的重要靶点,是整体心血管风险控制的重要方面㊂特别是内脏脂肪的堆积更易导致胰岛素抵抗㊁糖利用障碍及脂肪分解增加,因此降低内脏脂肪聚集成为改善代谢紊乱,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热点[1]㊂本研究探讨中药血脂康对高脂喂养大鼠内脏脂肪及代谢指标的影响㊂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130g~210g,购自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㊂1.2分组及给药方法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NC, n=12)组和高脂组(HF,n=24),分别饲以基础和高脂饲料(美国Research Diet公司,基础饲料: D12450B;高脂饲料:D12451)㊂高脂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高脂模型组(n=12)和血脂康组(n=12),分别给予血脂康(北大维信)300mg/(kg㊃d)和等剂量0.5%纤维素钠安慰剂灌胃,共12周㊂自由摄取食物及饮水㊂所有大鼠均饲养在温度16ħ~24ħ,12h 人工光照清洁的饲养室内,动物的处置均遵循实验动物看护原则㊂1.3生理和生化指标检测每周监测体重(BW),喂养10周后尾静脉取血检测空腹血糖(FBG)㊁空腹胰岛素(FINS)㊁总胆固醇(TC)㊁三酰甘油(TG)水平㊂全血葡萄糖测定采用One Touch Ultra血糖仪(强生,美国),血浆胰岛素测定采用大鼠胰岛素ELISA试剂盒(Mercodia,瑞典),TC㊁TG㊁LDL C和HDL C测定采用酶分析法(美国Stanbio Laboratory)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FBGˑFINS)/22.5,评价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㊂12周后给予大鼠1%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迅速分离附睾脂肪及肾周脂肪,称取脂肪重量㊂体脂比=[(附睾脂肪重量+肾周脂肪重量)/体质量]ˑ100%㊂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非正态分布资料转化为对数后进行统计分析㊂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 t检验,实验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血脂康胶囊对高脂喂养大鼠体重及内脏脂肪含量的影响基线时3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周后高脂喂养组大鼠体重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血脂康组大鼠体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显著低于高脂喂养组(P<0.05);高脂喂养组大鼠附睾及肾周脂肪重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脂康组大鼠附睾及肾周脂肪重量较正常对照组大鼠也有增加(P<0.05),但仍显著低于高脂喂养组大鼠(P<0.01);高脂喂养组和血脂康组体脂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但血脂康组也显著低于高脂喂养组(P<0.01)㊂详见表1㊂表1血脂康对高脂喂养大鼠体重及内脏脂肪含量的影响(xʃs)组别基线体重(g)终点体重(g)附睾脂肪重量(g)肾周脂肪重量(g)体脂比(%)正常对照组192.50ʃ9.54355.27ʃ32.25 4.71ʃ1.18 5.88ʃ1.53 2.98ʃ0.54高脂喂养组195.17ʃ10.632)416.72ʃ35.222)8.05ʃ1.622)11.74ʃ2.042) 4.77ʃ0.722)血脂康组194.08ʃ6.931)3)384.84ʃ29.842)4) 6.15ʃ1.232)4)7.84ʃ1.752)4) 3.64ʃ0.592)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P<0.05,2)P<0.01;与高脂喂养组相比,3)P<0.05,4)P<0.01㊂2.2血脂康胶囊对高脂喂养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12周后,高脂喂养组大鼠空腹血糖㊁空腹胰岛素和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HOMA IR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高脂喂养组大鼠存在较为显著的糖㊁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㊂血脂康组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1),但空腹胰岛素㊁HOMA I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较高脂喂养组显著降低(P< 0.05或P<0.01);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虽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增加(P<0.05或P<0.01),但显著低于高脂喂养组(P<0.05或P<0.01),提示血脂康胶囊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脂喂养大鼠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㊂详见表2㊂表2血脂康对高脂喂养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xʃs)组别FBG(mmol/L)FINS(mIU/L)HOMA IR TC(mg/dL)TG(mg/dL)正常对照组 5.29ʃ0.728.62ʃ4.54 2.06ʃ1.1359.67ʃ17.3562.67ʃ14.44高脂喂养组7.18ʃ1.122)19.17ʃ10.282) 6.32ʃ3.83105.33ʃ28.372)113.50ʃ28.292)血脂康组 6.38ʃ0.912)3)11.48ʃ5.933) 3.14ʃ1.424)79.75ʃ19.771)4)94.33ʃ20.802)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P<0.05,2)P<0.01;与高脂喂养组相比,3)P<0.05,4)P<0.01㊂3讨论人体的脂肪组织一般占体重的21%,在肥胖/超重者㊁年长者和女性中的含量更高[2],根据脂肪组织储存部位不同可分为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与内脏脂肪(visceral adipose tissue, VAT),按照性质不同还可分为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及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的浅棕色脂肪等㊂不同部位及性质的脂肪组织在形态学和功能学上均存在明显差异[3]㊂既往研究认为脂肪组织仅是储能器官,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脂肪组织更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可通过其分泌因子如脂肪因子㊁炎症因子㊁棕色化因子等调控周围器官的功能而与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45]㊂脂肪细胞的大小及功能与脂肪组织的分布密切联系,内脏脂肪组织(脏器周围)细胞体积明显较皮下脂肪细胞大[6]㊂扩张的脂肪组织,因血液供应减少,引起脂肪细胞中细胞器如内质网㊁线粒体的氧化应激功能障碍,且VAT细胞脂肪分解活动强于SAT细胞,从而分泌大量炎性物质和游离脂肪酸,如瘦素㊁脂联素㊁抵抗素㊁白介素6㊁内脂素㊁肿瘤坏死因子等,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胰岛素抵抗㊁代谢综合征㊁糖尿病等)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7]㊂在Framingham研究中发现,使用腹部CT扫描测量腹部脂肪体积,在校正了年龄㊁性别㊁体重指数和腰围之后,腹部脂肪体积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相关,但在多变量分析时这一因素减弱[8]㊂一项来源于多种族,以概率为基础的队列研究显示腹膜后脂肪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最强[9]㊂国内一项研究也证实腹部脂肪分布与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10]㊂由于脂肪组织的储存部位和形式与代谢综合征㊁糖尿病㊁心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㊂因此,降低VAT聚集对于改善肥胖和减轻胰岛素抵抗有着重要意义,也成为心血管风险控制的新靶点㊂刘亚军等[11]采用18F脱氧葡萄糖(18F 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技术发现,吡格列酮能减少2型糖尿病或IGT病人内脏脂肪量及其代谢活性㊂阿托伐他汀也被证实能减少代谢综合征病人的腹内脂肪厚度,并与肾功能的改善具有相关性[12]㊂苦瓜乙醇提取物通过抑制肥胖大鼠内脏脂肪聚积和附睾脂肪细胞肥大以及降低空腹血糖浓度发挥减肥和抗糖尿病作用[13]㊂血脂康是以红曲为原料经发酵加工的中药制剂,其除含有少量洛伐他汀外,还含有同系列的其他他汀(天然复合他汀)㊁脂肪酸㊁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有益成分㊂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研究)已证实其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14],我们的前期研究也发现其对糖脂代谢方面的有益作用[15],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血脂康对内脏脂肪的影响及与其改善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脂喂养大鼠12周后,附睾脂肪及肾周脂肪等内脏脂肪重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同时高脂喂养组空腹血糖㊁空腹胰岛素及总胆固醇㊁三酰甘油水平也显著增加,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紊乱,而同时给予血脂康干预的大鼠其附睾脂肪及肾周脂肪等内脏脂肪重量较高脂喂养组显著降低,同时糖脂代谢也得到显著改善㊂提示血脂康胶囊改善糖脂代谢的有益作用可能与其减少内脏脂肪聚集有关㊂关于内脏脂肪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内脏脂肪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及探讨可能机制等方面,但缺乏针对内脏脂肪干预的有效手段,尽管有少量研究证实他汀类㊁胰岛素增敏剂等对内脏脂肪减少的有益作用,但缺乏以临床终点为目标的证据㊂血脂康具有广泛的调脂㊁改善糖代谢㊁抑制炎症反应等综合作用的优势,已积累了丰富的心血管获益的循证医学证据,对血脂康以内脏脂肪为干预靶点,特别是减少内脏脂肪聚焦,促进脂肪棕色化等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㊂参考文献:[1]刘琼,肖新华.皮下脂肪组织与内脏脂肪组织[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3,33(6):544547.[2]Shen W,Wang Z,Punyanita M,et al.Adipose tissue quantifi-cation by imaging methods:a proposed classification[J].ObesR es,2003,11:516.[3]Hassan M,Latif N,Yacoub M.Adipose tissue:friend or foe?[J].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2012,9(12):689702.[4]Lamacchia O,Nicastro V,Camarchio D,et al.Para and perire-nal fat thickness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chronic kidneydisease,increased renal resistance index and hyperuricaemia intype2diabetic patient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1,26(3):892898.[5]Cherian S,Lopaschuk GD,Carvalho E.Cellular cross talk be-tween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and myocardium in relation tothe pathogene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m J PhysiolEndocrinol Metab,2012,303(8):937949.[6]Ibrahim MM.Subcutaneous and visceral adipose tissue: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ifferences[J].Obes Rev,2010,11(1):1118.[7]李康,霍勇.内脏脂肪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12):801802[8]Ahabadi AA,Massaro JM,R osito GA,et al.Association ofmpericardial fat,intrathoracic fat,and visceral abdominal fat withcardiovascular disease burden: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Eur Heart J,2009,30:850856.[9]Chandra A,Neeland IJ,Berry JD,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bodymass and fat distribution with incident hypertension:observa-tions from the Dallas Heart Study[J].J Am Coll Cardiol,2014,64(10):9971002.[10]王丹彤,彭定琼.腹部脂肪组织分布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7):587591.[11]刘亚军,侯健红.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患者内脏脂肪代谢活性影响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2):127130.[12]徐兴森,闫振成,刘浩宇.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腹内脂肪及其肾损害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30(15):14781480.[13]杨静玉,王春明,侯悦,等.苦瓜乙醇提取物对肥胖大鼠糖代谢和内脏脂肪的影响[J].中草药,2012,43(10):20022007. [14]Zhao SP,Lu ZL,Du BM,et al.Xuezhikang,an extract of choles-tin,reduces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ype2diabetes patients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subgroup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type2diabetes from China coronary secondary prevention study(CCSPS)[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2007,49(2):8184.[15]陆钟钰,蒋卫民,顾萍.血脂康胶囊对db/db小鼠胰岛第一时相分泌及β细胞含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4,6(5):3 5.(收稿日期:20151210)(本文编辑郭怀印)盐酸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戎鑫仁1,贺娅莎1,王彦2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高糖高脂膳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㊂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n=6)㊁高糖高脂膳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组(DM组,n=6)㊁高糖高脂膳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加小檗碱干预组(小檗碱组,n=6)㊂小檗碱干预12周后,微生物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各组大鼠结肠内粪便中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并测定大鼠体重㊁空腹血糖(FBG)㊁空腹胰岛素(FINS)及血浆内毒素(LP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㊂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DM组大鼠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大鼠体重㊁LPS㊁FBG㊁FINS㊁HOMA IR升高(P<0.05)㊂与DM组大鼠相比,小檗碱组大鼠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升高,大肠杆菌数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檗碱组大鼠体重㊁LPS㊁FBG㊁FINS㊁HOMA IR降低(P<0.05)㊂结论盐酸小檗碱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从而降低高糖高脂膳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血浆内毒素水平,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程度,发挥降糖作用㊂关键词:糖尿病;盐酸小檗碱;肠道菌群结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内毒素中图分类号:R587.1 R25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1.012文章编号:1672-1349(2016)11-1221-03糖尿病(DM)与超重和肥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㊂最新资料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而糖尿病前期人群已达50.1%[1]㊂目前研究证实,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㊂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能在糖尿病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㊂众所周知,盐酸小檗碱是治疗肠道作者单位: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太原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通讯作者:王彦,E mail:wyroad@ 细菌感染疾病的药物㊂研究提示,盐酸小檗碱对以胰岛素抵抗和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2型糖尿病也有治疗作用[3]㊂本研究以高糖高脂膳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盐酸小檗碱对高糖高脂膳食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并同步观察大鼠体重㊁血糖㊁胰岛素抵抗程度和血浆内毒素水平,探讨盐酸小檗碱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㊂1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26只,鼠龄6周~8周,体重(180ʃ20)g,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

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

㊃用药评价㊃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系统评价Δ杨㊀萍1∗,舒详兵2,刘㊀华2,白换换3,苟小军2,吴㊀嫣2,王卓媛3#(1.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江苏苏州㊀215004;2.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心实验室,上海㊀201999;3.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陕西咸阳㊀712046)中图分类号㊀R932文献标志码㊀A文章编号㊀1672-2124(2021)03-0319-06DOI㊀10.14009/j.issn.1672-2124.2021.03.015摘㊀要㊀目的:系统评价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 ㊁Cochrane 图书馆㊁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0年12月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相关文献,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 )文献(研究组患者服用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对照组患者单独服用他汀类药物),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提取血脂水平甘油三酯(TG )㊁总胆固醇(TC )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的参数,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 分析)㊁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测㊂结果:共纳入11篇符合标准的RCT 文献,总病例数为1559例,研究组782例,对照组777例;其中6篇文献提及不良反应㊂Meta 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 =3.60,95%CI =2.56~5.07,Z =7.33,P <0.00001,I 2=0%<50%),TC (MD =-0.58,95%CI =-0.66~-0.50,Z =14.23,P <0.00001,I 2=49%<50%)㊁TG (MD =-0.24,95%CI =-0.28~-0.20,Z =11.39,P <0.00001,I 2=46%<50%)和LDL-C (MD =-0.40,95%CI =-0.45~-0.35,Z =14.54,P <0.00001,I 2=48%<50%)等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 =0.23,95%CI =0.20~0.26,Z =16.13,P <0.00001,I 2=44%<50%),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 =0.41,95%CI =0.19~0.91,Z =2.19,P <0.03,I 2=5%<5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㊂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综合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在降低TG ㊁TC ㊁LDL-C 和升高HDL-C 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㊂关键词㊀血脂康胶囊;他汀类药物;高脂血症;Meta 分析Δ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No.20204Y0440)∗主管护师㊂研究方向:临床药学与护理㊂E-mail:feyyangping@ #通信作者:药师㊂研究方向:临床药学㊂E-mail:949920078@Systematic Review of Xuezhi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ΔYANG Ping 1,SHU Xiangbing 2,LIU Hua 2,BAI Huanhuan 3,GOU Xiaojun 2,WU Yan 2,WANG Zhuoyuan 3(1.Nutrition Section,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Jiangsu Suzhou 215004,China;2.Central Laboratory,Baoshan District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anghai 201999,China;3.School of Pharmacy,Sh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anxi Xianyang 712046,China)ABSTRACT ㊀OBJECTIVE: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Xuezhi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METHODS: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base and VIP database were retrieved to collect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of Xuezhi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Xuezhi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tatin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tatins).The retrieval time wa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to Dec.2020.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the literature.Parameters of triglyceride (TG),total cholesterol (TC),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were extracted.RevMan5.3software was used for Meta-analysis,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publication bias detection.RESULTS:A total of 11literature that met the criteria were included,with a total of 1559cases,including 782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777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mentioned in 6literature.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R =3.60,95%CI =2.56-5.07,Z =7.33,P <0.00001,I 2=0%<50%),the levels of TC(MD =-0.58,95%CI =-0.66--0.50,Z =14.23,P <0.00001,I 2=49%<50%),TG(MD =-0.24,95%CI =-0.28--0.20,Z =11.39,P <0.00001,I2=46%<50%)and LDL-C(MD=-0.40,95%CI=-0.45--0.35,Z=14.54,P<0.00001,I2=48%< 50%)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 of HDL-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MD=0.23,95%CI=0.20-0.26,Z=16.13,P<0.00001,I2=44%< 50%),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OR=0.41, 95%CI=0.19-0.91,Z=2.19,P<0.03,I2=5%<50%),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CONCLUSIONS: Xuezhi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 has better comprehensive efficacy and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than statins alone,and its effects in reducing TG,TC,LDL-C and increasing HDL-C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statins alone.KEYWORDS㊀Xuezhikang capsules;Statins;Hyperlipidemia;Meta-analysis㊀㊀高脂血症是因脂肪代谢或功能异常,血液中脂质或脂蛋白的含量异常升高所引起的[1]㊂高脂血症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㊁脑卒中㊁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2]㊂由于血液中过多的脂质积聚在动脉壁上,故高脂血症为ASCVD产生的危险因素㊂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为血清总胆固醇(TC)㊁甘油三酯(TG)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3]㊂目前,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饮食习惯㊁生活习惯与过去有显著差异,高脂血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㊂有数据表明,中国成年人中高脂血症患者占比高达40.40%,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在所有年龄段都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㊂临床上多使用他汀类㊁贝特类等药物来达到降脂作用,虽然疗效显著,但是近年来研究结果发现他汀类药物会引发肝损伤㊁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4]㊂血脂康胶囊是目前调节血脂疗效较为满意的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为红曲,其含有天然洛伐他汀及多种调脂成分,可使血清TC㊁LDL-C和TG水平降低,使血清HDL-C水平升高,可全面改善血脂,并可能存在调脂外的保护作用,该药显著提高了脂质控制的成功率[5]㊂本研究对近年来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提供循证医学依据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纳入与排除标准1.1.1㊀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㊂依据Cochrane协作工作手册提供的标准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㊂(2)研究对象㊂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6]中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脂血症的患者㊂(3)干预措施㊂基线数据完整,至少设置两组,研究组干预措施为服用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对照组为单独服用他汀类药物㊂(4)结局指标㊂以药物治疗总有效率㊁血脂指标(TG㊁TC㊁LDL-C和HDL-C)以及不良反应为主要指标㊂1.1.2㊀排除标准:非RCT研究;样本量<10例或重复发表的文献;不相关的文献或动物实验文献㊂1.2㊀文献检索策略数据库选择:PubMed㊁Cochrane图书馆㊁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㊂检索词:中文检索词包括 血脂康胶囊 高脂血症 ;英文检索词包括 Xuezhikang Capsules Hyperlipidemia ㊂检索方式: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检索㊂检索入口: 标题 摘要 和 关键词 或者 Title Abstract 和 Keywords ㊂文献发表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2月㊂1.3㊀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依据上述检索原则,由2名研究人员独自进行文献检索及筛选,使用EndNote软件,并对最终纳入的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如有分歧,再加入1名研究人员协商后决定㊂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包括以下条目:(1)随机分配方案的产生;(2)对患者和医师是否实施盲法;(3)结果评价是否实施盲法;(4)是否隐藏分配方案;(5)是否为选择性报道的研究结果;(6)结果数据完整与否;(7)是否存在其他偏倚㊂同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从病例选择㊁可比性㊁结局事件评估及随访完整性方面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评分ȡ6分认为文献质量较好,纳入分析,ȡ7分为高质量文献㊂1.4㊀统计学方法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㊂连续性变量数据采用均数差(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和95%置信区间(CI)进行描述,二分类变量采用相对优势比(OR)和95%CI表示的效应量大小进行描述㊂采用I2进行异质性分析,若I2< 50%,则认为各研究间的异质性可忽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若I2>50%,则认为各研究间存在不可忽略的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采用漏斗图来判断发表偏倚㊂2㊀结果2.1㊀文献筛选流程与结果根据上述检索策略,在各数据库中共检索得到918篇文献,删除重复文献358篇,然后根据题目和摘要剔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544篇;初步纳入16篇文献,全文精读后剔除不合标准的5篇文献,最终有11篇RCT文献纳入Meta分析,见图1㊂2.2㊀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纳入的11篇文献[7-17]均为中文文献,共1559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其中研究组患者782例,对照组患者77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他汀类药物常规治疗㊂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1㊂2.3㊀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纳入的11篇文献中,有6篇[7-11,16]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有4篇[12-15]仅提及 随机 二字,有1篇[17]未提及随机方法;所有文献均未提及分配隐藏及盲法;所有文献的结果数据完整㊂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见表2㊂图1㊀文献筛选流程与结果Tab 1Literature screening process and results2.4㊀Meta 分析结果2.4.1㊀总有效率:10篇文献[7-15,17]提及总有效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 2=0%<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㊂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3.60,95%CI =2.56~5.07,Z =7.33,P <0.00001),提示血脂康胶囊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高脂血症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见图2㊂2.4.2㊀TC:11篇文献[7-17]提及TC,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间有较高异质性,探究异质性的来源发现,其来源于文献[12]和文献[13],剔除上述2篇文献后,剩余研究间的异质性明显降低(I 2=49%<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㊂Meta 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TC 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0.58,95%CI =-0.66~-0.50,Z =14.23,P <0.00001),提示血脂康胶囊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高脂血症,在降低TC 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见图3㊂表1㊀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Tab 1㊀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literature文献总病例数研究组病例数(男性/女性)对照组病例数(男性/女性)干预措施研究组对照组疗程/周结局指标施超等(2018年)[7]12462(34/28)62(35/27)口服氟伐他汀钠缓释片+血脂康胶囊口服氟伐他汀钠缓释片8①②③④⑤⑥傅燕君(2017年)[8]15075(36/39)75(38/37)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康胶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2①②③④⑤⑥刘婵娟等(2018年)[9]10452(27/25)52(29/23)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康胶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8①②③④⑤⑥邹敏(2017年)[10]488244(134/110)244(140/104)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康胶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2①②③④⑤⑥胡刚宇(2015年)[11]12060(34/26)60(29/31)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康胶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8①②③⑤⑥姜宠华等(2012年)[12]17085(42/43)85(40/45)口服辛伐他汀片+血脂康胶囊口服辛伐他汀片12①②③④⑤王真珍(2013年)[13]542727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康胶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2①②③④⑤王震(2012年)[14]783939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康胶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2①②③④⑤屈洁等(2020年)[15]7839(22/17)39(25/14)口服匹伐他汀钙片+血脂康胶囊口服匹伐他汀钙片12①②④⑤马麟等(2019年)[16]1507674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康胶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4②③④⑤廖建辉(2013年)[17]432320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血脂康胶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2①②③④⑤㊀㊀注:①总有效率;②TC;③TG;④LDL-C;⑤HDL-C;⑥不良反应Note:①total effective rate;②TC;③TG;④LDL-C;⑤HDL-C;⑥adverse drug reactions 表2㊀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Tab 2㊀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included literature文献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结果数据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来源NOS 评分/分施超等(2018年)[7]随机数字表法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7傅燕君(2017年)[8]随机数字表法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7刘婵娟等(2018年)[9]随机数字表法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7邹敏(2017年)[10]随机数字表法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7胡刚宇(2015年)[11]随机数字表法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7姜宠华等(2012年)[12]随机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6王真珍(2013年)[13]随机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5王震(2012年)[14]随机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5屈洁等(2020年)[15]随机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6马麟等(2019年)[16]随机数字表法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6廖建辉(2013年)[17]不清楚不清楚不清楚完整否有5图2㊀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Fig 2㊀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wo groups图3㊀两组患者TC 水平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Fig 3㊀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level of TC between two groups2.4.3㊀TG:10篇文献[7-14,16-17]提及TG,各研究间有较高异质性,探究异质性的来源发现,其来源于文献[7]㊁文献[9]㊁文献[13]㊁文献[14]和文献[17],剔除上述5篇文献后,剩余研究间的异质性明显降低(I 2=46%<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㊂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TG 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0.24,95%CI =-0.28~-0.20,Z =11.39,P <0.00001),提示血脂康胶囊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高脂血症,在降低TG 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见图4㊂图4㊀两组患者TG 水平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Fig 4㊀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level of TG between two groups2.4.4㊀LDL-C:10篇文献[7-10,12-17]提及LDL-C,各研究间有较高异质性,探究异质性的来源发现,其来源于文献[10],剔除上述文献后,剩余研究间的异质性明显降低(I 2=48%<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㊂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LDL-C 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0.40,95%CI =-0.45~-0.35,Z =14.54,P <0.00001),提示血脂康胶囊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高脂血症,在降低LDL-C 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见图5㊂图5㊀两组患者LDL-C 水平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Fig 5㊀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level of LDL-C between two groups2.4.5㊀HDL-C:11篇文献[7-17]提及HDL-C,各研究间有较高异质性,探究异质性的来源发现,其来源于文献[8]和文献[11],剔除上述文献后,剩余研究间的异质性明显降低(I 2=44%<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㊂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HDL-C 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 =0.23,95%CI =0.20~0.26,Z =16.13,P <0.00001),提示血脂康胶囊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高脂血症,在升高HDL-C 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见图6㊂图6㊀两组患者HDL-C 水平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Fig 6㊀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level of HDL-C between two groups2.4.6㊀不良反应:6篇[7-11,14]报告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研究间有较高异质性,探究异质性的来源发现,其来源于文献[8]和[10],剔除上述2篇文献后,剩余研究间的异质性明显降低(I 2=5%<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㊂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41,95%CI =0.19~0.91,Z =2.19,P =0.03),提示血脂康胶囊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独使用他汀类药物,见图7㊂图7㊀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的Meta 分析森林图Fig 7㊀Meta-analysis of comparis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2.4.7㊀发表偏倚分析:针对总有效率这一结局指标绘制漏斗图进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显示,漏斗图不对称,可能存在发表偏倚,见图8㊂图8㊀总有效率的漏斗图Fig 8㊀Funnel plot of total effective rate3㊀讨论高脂血症为一种复杂的疾病,是诱发ASCVD 的因素之一,也可引发冠心病[18]㊂降低TC㊁LDL-C 水平,对减少ASCVD 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㊂有研究结果表明,血脂会在心脏中积聚,会引起氧化应激和炎症性心肌纤维化以及自噬不足导致的细胞凋亡和心脏损伤,并改变心肌细胞的线粒体功能,使心肌易受损害并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和电生理变化[19]㊂在临床上,高脂血症患者没有明显的体征或症状,但是心脏结构和功能可能已经开始受损㊂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的较好疗效使其在临床中使用普遍㊂该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其能降低肝细胞和血清载脂蛋白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数量,降低血浆内极低密度脂蛋白㊁TG 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浓度[20]㊂但有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长期㊁较大量服用会使患者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横纹肌溶解㊁抑制肌纤维再生等情况,但小剂量使用的疗效不理想㊂目前,血脂康胶囊在临床上使用广泛㊂该药是由红曲发酵制成,红曲味甘㊁性微温,‘本草纲目“记载,红曲 消食活血㊁健脾燥胃 ㊂红曲多被用作改善血液循环和降脂的食物补充剂㊂现代医学研究结果已经证实,红曲中含有天然洛伐他汀以及多种必需氨基酸,红曲的主要成分目前多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其有效性与其提取物中所含的洛伐他汀有直接关系㊂洛伐他汀可降低血浆LDL-C 水平,增加血清HDL-C 还原酶,且肝细胞上LDL 受体经过调节,其活性增加,可加快LDL 水平的降低[21]㊂血脂康胶囊中的异黄酮㊁植物甾醇成分分别通过增强胆汁酸的清除㊁减少肠道胆固醇的吸收,以互补的方式来发挥作用[22]㊂患者对血脂康胶囊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血脂康胶囊可以为基于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临床益处,该药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可优化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减少因大剂量使用他汀类药物所致的副作用,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㊂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目前血脂康胶囊主要在我国使用,在国外其他地区的研究数据尚不明确,有待发掘;(2)纳入文献中,有文献未提及不良反应以及随访时间,可能会引起偏倚;(3)有文献未提及随机序列方法以及对受试者以及医师未施盲,可能会对疗效结果产生影响;(4)分析结果表明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在高脂血症临床症状方面的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次分析纳入的样本量少,可能影响到统计结果,有待丰富样本量进一步得到更为准确的循证医学依据㊂综上所述,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TG㊁TC 和LDL-C 水平,升高HDL-C 水平,无严重的不良作用,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㊂但是,受到纳入文献质量的影响,上述结果需更多高质量㊁大样本量的研究加以验证㊂参考文献[1]Sudhakaran S,Bottiglieri T,Tecson KM,et al.Alteration of lipidmetabolism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the role of novel antihyper-lipidemic agents,and future directions[J].Rev Cardiovasc Med,2018,19(3):77-88.[2]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下册[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912.[3]王小刚,赵娴,李悦,等.高脂血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12):196-200.[4]马利英.他汀类药物的相关不良反应及非心血管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4):8-9.[5]血脂康胶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组.血脂康胶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社区医师,2009,25(14):9-10.[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下转第328页)虽然本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外数据,利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指出了米力农在PPHN治疗中的效果,但米力农的药品说明书中仍未有新生儿肺动脉高压适应证,仍属于超说明书用药,期待临床研究进展能够写入药品说明书,扩大药品说明书适应症,使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化㊂参考文献[1]Walsh-Sukys MC,Tyson JE,Wright LL,et al.Persistent pulmonary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in the era before nitric oxide:practicevariation and outcomes[J].Pediatrics,2000,105(1Pt1):14-20.[2]Finer NN,Barrington KJ.Nitric oxide for respiratory failure ininfants born at or near term[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6,18(4):CD000399.[3]李开为,赵丹.米力农辅助肺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及对患儿PASP㊁血清TIMP-1和MMP-2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9,46(10):85-88.[4]郭天舒,雷宏涛,武海滨.米力农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919-1921.[5]巩德强,许天一.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7):92-93.[6]钱爱民,矫凤飞.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6,27(35):4993-4995.[7]李华,李泉泉,刘本玉.米力农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0):40-42.[8]刘海英.米力农联合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1):14-16.[9]杨雪峰.米力农联合高频通气对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动脉血气指标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1):33-35,40.[10]㊀林丽聪,许丽萍,张浩,等.米力农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中-重度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5):2321-2323.[11]㊀谭静.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18):41-43.[12]㊀张琼燕,卢维城,邢雯.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护理[J].海南医学,2017,28(1):170-172.[13]㊀杜岚岚,梁树,陈佳,等.米力农在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效果[J].山东医药,2017,57(45):51-53. [14]㊀McNamara PJ,Shivananda SP,Sahni M,et al.Pharmacology ofmilrinone in neonates with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newborn and suboptimal response to inhaled nitric oxide[J].PediatrCrit Care Med,2013,14(1):74-84.[15]㊀陈聪,陈裕臻,李桃.他汀类药物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Meta分析[J].今日药学,2018,28(3):169-174,189. [16]㊀James AT,Bee C,Corcoran JD,et al.Treat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withmilrinone:a case series[J].J Perinatol,2015,35(4):268-273.[17]㊀Steinhorn RH.Advances in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J].Neonatology,2016,109(4):334-344.[18]㊀El-Ghandour M,Hammad B,Ghanem M,et al.Efficacy of milrinoneplus sildenafil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es with persistent pulmonaryhypertension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Results of a randomized,double-blind trial[J].Paediatr Drugs,2020,22(6):685-693. [19]㊀El-Khuffash A,McNamara PJ,Breatnach C,et al.The use ofmilrinone in neonates with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newborn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ilot study(MINT1):study protocol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Matern Health NeonatolPerinatol,2018,4:24.(收稿日期:2020-06-16)(上接第323页)[7]施超,王星,朱鸿玲.血脂康胶囊联合氟伐他汀钠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J].世界临床药物,2018,39(1):43-46,后插4. [8]傅燕君.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24):52-53.[9]刘婵娟,徐文森,王静.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研究[J].中国病案,2018,19(10):92-94. [10]㊀邹敏.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对血脂㊁炎性因子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7,12(8):1824-1827.[11]㊀胡刚宇.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6):921-923.[12]㊀姜宠华,陈永清.血脂康胶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24(11):140-141. [13]㊀王真珍.血脂康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35-236. [14]㊀王震.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16-17.[15]㊀屈洁,任媛媛,张晓英.血脂康胶囊联合匹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及对糖脂代谢水平㊁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3):28-30.[16]㊀马麟,邓鑫.血脂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UA合并TG升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5):1-3. [17]㊀廖建辉.血脂康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4):162-163.[18]㊀刘晶晶,贾连群,吕美君,等.高脂血症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4):815-818.[19]㊀Yao YS,Li TD,Zeng ZH.Mechanisms underlying direct actions ofhyperlipidemia on myocardium:an updated review[J].LipidsHealth Dis,2020,19(1):23.[20]㊀赵韡.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8,17(8):61-62.[21]㊀钟跃青,吴剑胜,王立军.血脂康治疗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8):446-447. [22]㊀Feng D,Sun JG,Sun RB,et al.Isoflavones and phytosterols containedin Xuezhikang capsules modulate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in high-fatdiet mice[J].ActaPharmacol Sin,2015,36(12):1462-1472.(收稿日期:2021-01-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上升( 均P<0. 01) ,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氟伐他汀与血脂康在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
患者中不仅具有明显调节血脂的作用, 并且有抗脂质氧化, 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 还可以治疗急性脑梗死。
【关键词】氟伐他汀 血脂康 脑梗死 血脂
【中图分类号】R286 . 2
论著
中外医疗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NO.25
C HINA F O RE IGN ME DIC AL T REA TME NT
氟 伐他汀与血脂 康对 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 的影响
王晓燕1 滕以亮2 辛华秀2 ( 1 .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 2.山东省青岛市南区人民医院 山东青岛 26 60 02)
【摘要】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与血脂康对高脂血症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12 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脂符合高脂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脂药, 其在冠心病 1 级 和 2 级预防中的作用已被肯定, 近年来, 他汀类药物开始应用于缺 血性脑血管病的 2 级预防, 并取得初步成效, 本文通过研究氟伐他 汀与血脂康对高血脂合并急性脑梗死的血脂的影响, 探讨该类药 物降脂作用及对急性脑梗死的神 经血管的保护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 1 病例选择
120 例均为 2003 年 4 月至2005 年 6 月本院神经内科收住的脑梗死 患者。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 头颅CT 或 MR 证实, 脑梗死发病时间< 3d , 排除急性心机梗死、凝血功 能异常、脑出血及急性感染性疾病, 不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肝 肾功能疾病, 全部入选者均为未经治疗或未曾用其他降脂药物的高脂 血症患者, 静脉血测得的血脂均有一项以上血脂异常(T G>1. 7m mol/ L, TC>5 .72mmol/ L,LDL>3. 64mmol/ L HDL<1.0mmol/ L)[1], 排除血脂波 动大, 曾有他汀类药物过敏史及不能坚持者。 1.2 治疗方法
血症的标准, 随机分为3 组, 分别给予氟伐他汀40 mgq n、血脂康0 . 6mgbi d 及安慰剂, 治疗6 0d后检测血脂、血清一氧化氮( NO) 及氧化低
密度脂蛋白( ox- LDL) 浓度的变化。结果 氟伐他汀组与血脂康组胆固醇、甘油三脂、LDL、ox - LDL 较治疗前下降, NO及 HDL 明
【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1 67 4 - 0 7 4 2 ( 2 0 0 8 ) 0 9 ( a ) - 0 0 1 1 - 0 2
T he Effect of Fluvastatin and Xuezh ik ang on Serum Lipid in Patients w 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H yper Lipidemia
WANG Xiaoyan TENG Yiliang XIN Huaxiu
Department o f Neurobiolgy,The South Hospital of Qingdao,Qingdao 2660 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 nvest i gat e t he ef fect of Fl uvast at i n and Xuezhi kang on ser uml i pi d i n pat i ent s wit h Cer ebr al I nf arct i on and Hyper Li pi demia. Methods 120 pati ent s wi th acut e cer ebr al i nf act i on and hyper l i pi demi a wer e r andoml y di vi ded i nt o thr ee gr oups: t r eat ed wit h Fl uvast at i n 40mgqn( 40 cases) , Xuezhi kang 0. 6bi d( 40 cases) and placebo( 40 cases) f or 60 days, t he l evel of bl ood l i pids. No and ox- LDL measur ed bef or e and af t er t he t r eat ment . Results The t ol al chol ester ol ( TC) , t r i gl ycer i de( TG) , l ow densi t y l i porot ei n ( LDL) and ox-LDL decreased, hower e hi gh densi t y l i popr ot ei n( HDL) and no i ncr eased si gni fi cant l y in Fl ugi nf i cant l y and Xuezhi kang gr oup compar ed wi t h t hose of cont r ol gr oup( P<0. 01) , t her e was no si gni f i cant di ff er ence bet ween t he t wo gr oups( P>0. 05) .Conclusion I t i s showFl uvast at i n and Xuezhi kang not onl y ef f ect i vel y adj ust s bl ood l i pi d, i nhi bi t per oxi de of l i pi ds and pr ot ect s vascul ar endot hel i al , but al so can be t r eat i ng acut e cerebr al inf act ion. 【Ker Wor ds】Fl uvas t at i n; Xuezhi k ang; Ccr ebr al i nf act i on; Ler uml i pi 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