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处理措施分析

合集下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强化排水设计:优化公 路路基的排水设计,确 保路基范围内的水能够 迅速排出,防止水对路 基的侵蚀和破坏。
采用新型材料和工艺: 积极推广和应用新型的 路基材料和施工工艺, 提高路基的抗压、抗剪 强度和稳定性,延长公 路使用寿命。
加强应急抢险能力:建 立健全的应急抢险机制 ,对突发性的路基病害 进行快速响应和有效处 置,最大限度减少病害 对公路通行的影响。
路基开裂
水分、温度、荷载
• 路基开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分、温度和荷载。水分的侵入会导致土壤体积变化,从而产生裂缝 。温度变化会引起路基材料的热胀冷缩,进而产生开裂。荷载作用下的应力集中也可能导致路基开 裂。
路基冲刷
水流冲刷、雨水冲刷
• 路基冲刷是指水流或雨水对路基的冲刷作用,导致路基土壤流失、破坏和变形。这种病害常见于河边、沟谷等水流条件较 复杂的地区,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完善排水系统
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
在路基设计时,充分考虑排水需求,设 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横坡、纵坡、 边沟、涵洞等,确保路基范围内的水能 够顺畅排出。
VS
排水设施维护
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排 水畅通,防止因排水不畅导致路基病害。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检查
对公路路基进行定期检查,了解 路基的使用状况,及时发现潜在 病害,为采取维护措施提供依据 。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的应 用,可以有效地预防和 治疗公路路基病害,提 高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保障公路畅通 无阻,为人们的出行提 供安全、舒适的交通环 境。
THANKS
感谢观看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 防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 • 病害原因分析 • 预防措施 • 结论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高边坡作为路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高边坡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

本文将从高边坡的病害种类和防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简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高边坡的病害种类1.坡面破坏:高边坡的坡面破坏是指由于土质松软、降雨冲刷等原因导致坡面出现开裂、坍塌的现象。

这种病害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会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

2.坡体滑动:坡体滑动是指由于坡体内部土质松软,或者受到外部水土流失的影响,导致整个坡体产生滑动,使路基发生变形或破坏。

3.坡脚侵蚀:坡脚侵蚀是指由于降雨冲刷、水流冲刷等因素导致坡脚部分土壤被侵蚀,进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4.松散坡体:松散坡体是指由于高边坡内部土质过于松散,无法承受坡面上部的荷载而发生坍塌的情况。

这种病害如果不加以及时处理,会给公路使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高边坡的防护措施1.植草防护:植草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高边坡防护方法。

在高边坡上部适当种植草木,能够有效减缓降雨对坡面的冲刷,增强高边坡的稳定性。

2.加固处理:对于出现坡面破坏或者松散坡体的情况,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钢丝网加固、喷浆加固等,以提高高边坡整体的稳定性。

3.排水设施:合理设计和设置排水设施,可以有效减少降雨对高边坡的冲刷和侵蚀,从而减小高边坡发生病害的可能性。

4.监测预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对高边坡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预防事故的发生。

5.定期维护:对于已建成的公路高边坡,定期进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清理排水设施,修复已经出现的病害,可以有效延长高边坡的使用寿命。

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的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安全和正常运行。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高边坡进行定期维护,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干线,它的质量和安全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地质条件、气候因素等原因,公路路基容易受到不同类型的病害影响,这不仅会影响公路的通行安全性,而且会导致公路结构不稳定, 生命周期的降低,给公路养护工作造成重大困难。

因此,本篇文档将介绍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一、水灾病害水灾病害是公路路基常见的一种病害。

由于雨水渗透到土壤中或者土层内部水文条件发生变化,使土层土壤强度降低和变形,从而导致公路路基经常出现涂沉现象。

除此之外,地道、桥梁沟口等处的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是导致水灾病害的另一个原因。

预防措施包括在公路路基工程设计阶段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采用防渗的手段以防止水分进入路基内部,另外还要及时进行养护和修缮。

二、坍塌病害坍塌病害是公路路基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是由于路基基础承载力不足、土质条件劣或施工质量不良等原因导致路基沉降和变形,严重时会形成断裂,从而导致路基的坍塌。

预防措施包括在公路路基设计阶段施工前进行彻底的地质勘探,采用适当的土工材料,进行必要的加固,及时进行养护和维修。

三、冻害病害冻害病害是公路路基常见的一种病害,尤其是在寒冷地区更加明显。

公路路基在冬季容易被冰雪覆盖,而占土、填筑土料的水分会膨胀冰冻,造成路基内部损坏。

在预防方面,应选用渗透性缩小,抗压强度较高的土工材料进行填筑,并在路基内部设置防渗、防结冰、排水等系统。

四、腐烂病害腐烂病害是由于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废物释放出来的气体,导致公路路基中的土壤失去服务期限,整个路段出现沉降。

未能及时维护和修理会加剧该病害的发生,与此类病害相关的建议措施可通过监测和维护土壤,而尽可能减少其腐烂。

五、热变形病害高温容易使路面和路基热胀冷缩,从而引起热变形病害,表现为路面龟裂、压痕、车辙、边角翘起等现象。

在预防方面,主要是选用热胀性能较好的路面材料,并加强路面散热系统的设计,是该病害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公路路基高边坡是指公路沿线的土质边坡,在道路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边坡经受着各种外力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病害,影响道路安全和使用寿命。

对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及防护措施进行简析,有助于加强对该问题的认识,有效避免和减少边坡病害对公路安全的影响。

一、常见的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一)坡面塌泥坡面塌泥是指边坡上表土的自然松动或在外界力的作用下坠落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地势陡峭、土壤结构松散、水土流失等。

坡面塌泥对路面和行车安全构成威胁,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护。

(二)滑坡滑坡是指边坡土体在外部作用力下突然向下滑动或滚动的现象,造成严重危害。

滑坡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包括地震、大雨、施工作业等因素。

滑坡对公路交通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塌方塌方是指边坡上部的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向下倾斜或垮塌的现象。

塌方通常因土质不坚固、过度开挖、水土流失等原因引起。

塌方会造成路基沉降、路面破损等问题,对公路使用安全造成影响。

(四)侵蚀侵蚀是指水流对边坡表土的冲刷和破坏。

反复的水冲刷会导致边坡表面失稳、松动,最终造成塌方或滑坡。

侵蚀还会影响路面排水畅通,加剧边坡病害的发生。

(一)合理设计在公路建设初期,应根据地质、水文等条件,合理设计边坡的坡度和高度,减少边坡发生病害的可能性。

根据地质条件采取合适的边坡支护结构,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二)加固处理对于已经出现边坡病害的路段,应及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包括草坪植被、挡墙加固、护坡工程等,提高边坡的抗冲刷和抗滑移能力。

(三)排水设施边坡的病害往往与水流有关,因此建设排水设施非常重要。

包括排水沟、护坡排水管等,保持边坡表土的干燥和稳定,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四)定期检查公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路基高边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尤其是在雨季或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五)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减少随意破坏边坡的行为。

公路路基在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处理方法

公路路基在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处理方法

公路路基在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处理方法路基是建于大地表面的线形建筑物,是公路线形的主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份,要求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足够的强度和足够的水稳定性,它贯穿公路全线并与沿线的桥梁、隧道和涵洞等构造物相连接.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它与路面共同承受汽车荷载作用,路面靠路基来支承,路面的使用质量与路基的质量有着很大关系,有些路面上出现的病害,其产生的根源却是路基中的病害所引致,因而,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相当关键。

一、路基施工中常见的病害路基病害有很多,其成因也错综复杂,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1、路基不均匀沉降;2、路基起弹簧、表层蠕动、推移、松散、起皮;3、路基纵向裂缝;4、雨水作用下,路基边坡发生冲沟、坍塌、坡面变形等,这些都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通病,通常由于施工方法不当所导致.二、路基病害的成因分析及处理工艺1、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路基填料不良,填筑方法不当压实度不足以及软弱下卧层等引起地基承载力不一或不足。

路基沉降一般不能完全排除,只有尽最大的努力减小路基沉降的机率,施工中做好每道工序及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1) 路基施工前准备工作。

进行基底处理,将路基填土范围内的树头、树根、地面表层的种植土、草皮、杂物等全部清理,并将挖树头的土坑填平、夯实,清表土的厚度视土质情况而定,路基填土前应将清理过的路床进行填前压实.(2) 填料选择。

路基的填料有很多,一般的土质、砂和石头均可作填料,用石料作填料时,要注意石料的级配问题,因为石与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压路机很难压实,应掺入细小的填料填充空隙,分层填筑并压实,其含水量不作考虑;用土质作填料时,就要考虑土的含水量,并取土做试验,计算最佳含水量以保证填筑时达到的压实度。

路基填料最好采用水稳性好,透水能力高的土质作为填料.(3) 填筑方式。

路基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不小于10㎝,石质填料不大于45㎝,如果原地面不平,应从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压实检验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

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

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

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1. 引言路基病害是指道路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坏和破坏现象。

它不仅影响道路的通行安全和舒适性,还会导致路基的变形和沉降,给整个道路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对路基病害的及时发现和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路基病害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常见的路基病害2.1 路肩坍塌路肩坍塌是指道路路肩部分发生沉降或崩塌的现象。

它通常是由于路基侧坡失稳、水分入侵或基础材料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

路肩坍塌会导致路肩边线处的路基底部被侵蚀,严重时还会对上部结构产生影响。

2.2 基床破坏基床破坏是指道路基层发生破坏或塌陷的现象。

它通常是由于基层材料的不均匀沉降、水分入侵、过载荷载或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

基床破坏会导致路基整体下沉或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道路的平整性和稳定性。

2.3 路基侧坡失稳路基侧坡失稳是指道路路基侧边的土体发生侧滑、坍塌或滑动的现象。

它通常是由于路基侧坡的坡度过大、土体质量不良、水分入侵或外力作用等原因引起的。

路基侧坡失稳会导致路基整体变形,甚至引发较大规模的滑坡,对道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 防治措施3.1 路肩坍塌的防治措施•加强烂石垫层的施工,提高路肩的承载能力;•做好路肩排水工程,避免水分进入路肩;•定期检查维护路肩,及时修复路肩上的裂缝和坍塌。

3.2 基床破坏的防治措施•选择合适的基床材料,确保基床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做好基床的排水,防止水分进入基床;•定期检查基床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避免进一步损坏。

3.3 路基侧坡失稳的防治措施•采用适当的路基侧坡坡度,防止侧坡过陡引发失稳;•加强路基侧坡的支护,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做好路基侧坡的排水,防止水分渗入侧坡土体,引发失稳。

4. 结论路基病害对道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路基病害,需要对常见的病害进行适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包括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定期检查维护和做好排水工程等。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及处理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建设日益加快,公路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病害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针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路基病害1. 路基沉降:路基沉降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路面不平、车辙严重等。

原因包括:地基处理不当、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施工工艺不合理等。

处理措施:加强地基处理,选用优质填料,合理控制填土厚度,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

2. 边坡病害:边坡病害主要包括滑坡、坍塌、崩塌等,原因有边坡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水文地质条件差等。

处理措施:优化边坡设计,严格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边坡稳定性。

3. 路基水毁:路基水毁是由于水分渗透导致路基强度降低,从而引发的路面破坏。

原因有排水设施不完善、路基填料渗透性差等。

处理措施:加强排水设施建设,提高路基填料的渗透性,避免水分对路基的侵蚀。

二、路面病害1. 沥青路面裂缝: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龟裂、块状裂缝等。

原因有沥青混合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合理、路面结构设计不当等。

处理措施:选用优质沥青混合料,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路面结构设计。

2.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原因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不足等。

处理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养护。

3. 路面车辙:车辙是路面常见的一种病害,主要表现为路面凹陷、车辙严重等。

原因有沥青混合料质量问题、施工工艺不合理、路面结构设计不当等。

处理措施:选用优质沥青混合料,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路面结构设计。

三、桥梁病害1. 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原因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施工质量问题、混凝土养护不足等。

处理措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混凝土养护。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

路基填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护措施1. 前言路基填筑工程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给工程带来隐患和不利影响。

本文将介绍路基填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

2. 质量通病一:土方开挖不平整土方开挖不平整是指在路基填筑前,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地表不平整、边坡崩塌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填筑土方时土层厚度不均匀,从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防护措施:•在开挖前进行合理的场地勘察,确定合适的土方开挖方案。

•采取适当的开挖方法,如机械开挖、手工开挖等,确保土方的平整性。

•控制开挖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地表坍塌或堆积。

•在开挖区域设置有效的支护结构,如固结杆、拱形支护等,以防止边坡崩塌。

3. 质量通病二:土方填筑不均匀土方填筑不均匀是指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土方分布不平均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路基在承载荷载时出现差异性,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防护措施:•配置合适的土方填筑设备,如压路机、平地机等,确保土方的均匀铺平。

•使用合适的填筑技术,如分层填筑、压实填筑等,提高填筑土方的均匀性。

•严格控制填筑土方的厚度,避免过厚或过薄导致路基的变形或松散。

4. 质量通病三:土方集料不合理土方集料不合理是指在填筑过程中,所选用的土方集料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问题。

如粒度不均匀、含有过多的杂质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

防护措施:•对土方集料进行合理的筛选和分级,保证其粒度分布符合规范要求。

•在土方填筑前进行实验室试验,确定土方集料的含水率、密实度等指标。

•加强土方集料的质量控制,排除掺杂有害物质和过多杂质的集料。

•定期进行现场取样,对填筑土方进行质检,确保土方集料的质量。

5. 质量通病四:填筑土方松散填筑土方松散是指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土方没有得到有效的压实或固结,导致填筑土方的密实度不够,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处理措施分析
作者:蔡振坤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11期
摘要:公路属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所以对于公路的建设和养护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对公路的维护工作做不到位的话就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

在公路的维护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对路基做好维护,因为路基的涉及面大,工程量也大,占整个公路投资的比重也大,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还有公路的投资效果。

保证路基工程的质量是公路施工中的关键部分。

关键词:公路;路基;病害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1 路基常见问题的成因
1.1 自然方面的原因。

因为公路是一种基础设施,不管是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下,人们对道路都是有需求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环境都有利于公路路基的维护。

恶劣的环境会破坏路基,并且也不利于工作人员对公路进行日常保养。

在自然方面能影响到公路路基的无非就是经常提到的自然地形、水文、地理三个大的方面,影响路基的自然因素有很多,不仅仅就是这三个,但是主要因素是这三个。

地形能够影响到路基的设计,能影响到平面路线的选定,还有纵断面的设计。

地质能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路基经过的地方,水文蒸发量、洪水位、泉水、层间水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如果这些情况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影响到路基的正常维护,会导致路基出现各种病害。

1.2 勘察方面的原因。

经常会因为条件上的限制,地质勘察点分布不均,还有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的地质资料不齐全等,导致设计上的依据不够充分,经常出现像路基排水不完善等现象。

还有时候会出现对填料的调查不仔细,导致取土坑内用于路基填筑的土石方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设计拟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法不当,设计处理深度不够,达不到预期处理效果,也能够导致各种路基病害现象的出现。

1.3 施工技术方面的原因。

如果陡坡路堤的地基没有进行相关的处理工作,容易引起路基的下滑;如果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的要求进行,路基施工排水就会不畅通;如果路基的填土压实度没有到要求的程度,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压实质量差也会导致严重的问题;再就是路堤的填料上,填料不当,在使用性能不好的填料时候没有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都会让路基存在发生病害的隐患。

2 常见的路基病害
常见的病害种类非常多,例如,由于填料的使用不当或者是因为填筑方法不合理,压实度不够等原因导致路基在竖向上发生位移或者是发生变形;地基的沉陷,是因为在修建公路的地方存在泥沼、松土等,土基的承载能力不高,然后在路基自重的作用下,地基下沉或者是向两侧外挤而导致;路基沿着山坡滑动,在比较陡的山坡上填筑路基的时候一定要更加认真,因为这种工程存在的危险系数更高,如果在路基的底部有水,形成滑动面,但是没有进行一定加固处理的话,就很有可能使得路基在自己重量下就向下滑动,这样的最终结果就会使得整个路基失去应有的稳定与平衡。

碎落还有崩塌,就是指的在公路不远的地方,由于风化或者是别的原因,大块的岩石从坡面上滑下,然后大量的碎石或者是大块的岩石一起堆积在排水沟里,就会出现堵塞的现象,如果排水没有及时进行,就又会产生病害。

还有就是自然灾害方面的原因,近几年我国很多地方都曾出现过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这种情况,一是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会对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危害,当对基础设施造成危害的时候,就会再进一步影响到人们的利益。

比如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破坏了公路的正常使用,人们就不能通过使用公路来解决生活、生产困难上的问题。

3 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
在应对公路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立足于实践,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问题解决掉。

3.1 做好路基的勘察与设计。

提高勘察设计人员的能力水平,在工作人员对设计路段进行了仔细、严格的调查之后,综合分析路段的实际情况,然后再进行工作上的设计,这样做能够保证设计人员的工作质量有所提高,再就是,也更加利于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施工现场工作的管理。

首先应该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施工方案,例如,在路基填筑之前是否已经清场,压实质量是否已经达到所规定的要求,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对工作尽心、尽力。

做好管理工作,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工程所制定的科学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强化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对于那些不按照规定执行工作任务的人要进行批评与教育,保证工作人员认识到安全施工、科学合理施工的重要性,在以正确思想作为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3.3 关于实际施工操作的问题。

在应对像路基塌陷这样常见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填筑路基的工作,根据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工作,分层进行填筑,一定要保证路基的压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这样做才能使得路基有足够的强度来接受行车载荷的压力,并且在进行施工的时候,要严格控制路基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出现层与层之间形成过湿的夹层。

水,在公路的建设上是一个导致路基病害的重要隐患因素,它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原因,很多的路基病害都是因为水的侵蚀引起的。

所以在路基的施工中,必须要重视这一问题,提高对于施工排水的重视度。

关于地面排水,在一般的情况下,进行排水的时候都是通过边沟、跌水、还有就是地表的排水管。

对于高速公路还有一些重要的公路,比如一级公路,它们的排水地段路基,过去是
逢沟设涵的做法,现在很多的地方已经做出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进行重新系统布置,进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3.4 边坡的防护。

边坡可以用植物和矿料进行防护,防止出现坡面受雨水冲刷导致水土流失这样的现象发生。

植物的牢固作用比较强,并且很多的野生植物生存能力也很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植,并且这种植物的价格还比较低廉,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对施工作业进行保护,加固边坡的防护。

结语
近几年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公路发展得也比较快速,这就意味着我国综合实力上确实有了增强,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追求速度,也要看到发展的质量。

在国家的发展中要重视国家经济快速进步,是不是科学、健康的,是不是能够可持续进行发展的。

在公路的发展中要注意到,公路建设越来越多的同时,质量是不是也越来越好。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公路建设比较快,但是公路问题也是非常得多,很多的路基问题严重影响到公路的正常使用,也损害了人们的利益。

所以我们在解决公路的问题上,要做到在思想上重视,技术上合理,在设计、监理、施工等各个方面层层把关,才能建设出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方镜.公路路基施工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安徽建筑,2010(8).
[2]仇文康.山区公路路基病害及防治[J].山西建筑,200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