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瞿秋白的故事
瞿秋白的抗战故事_故事大全

瞿秋白的抗战故事瞿秋白是著名的革命先烈,所以今天我们来看看瞿秋白的抗战故事。
瞿秋白的抗战故事1920xx年,瞿秋白入武昌外国语学校学习英语。
1920xx年春到北京大学旁听。
9月考入俄文专修馆,学习俄语,自修英语、法语,并继续研究文学和哲学。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瞿秋白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妇女与社会主义》等进步书刊。
1920xx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街头宣传,并作为俄文专修馆学生会负责人参加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6月7日,因参加示威游行而被捕,旋出狱。
同年11月,与郑振铎等组织社会实进社,创办《新社会》旬刊,鼓吹社会改造。
瞿秋白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思想上开始倾向马克思主义。
1920xx年3月,邓中夏在李大钊指导下,秘密创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不久,瞿秋白参加了该组织。
同年8月,又与郑振铎等创办《人道》月刊。
10月,应北京晨报馆和上海时事新报馆的聘请,以特派记者身份,去莫斯科考察苏俄十月革命后的情况。
1920xx年1月,瞿秋白等人抵达莫斯科。
在两年旅俄期间,瞿秋白实地考察了苏俄十月革命后的情况,并写了大量通讯,通过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向国内介绍了苏俄的实况,还写了《俄乡纪程》、《新俄国游记》和《赤都心史》两本集。
《俄乡纪程》记述了从北京到莫斯科科沿途的观感;《赤都心史》介绍了自己如何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过程。
此外,还撰写了《俄罗斯革命论》和《俄国文学史》。
除担任新闻记者外,瞿秋白还到东方大学中国班讲授俄文,担任政治理论课的翻译。
1920xx年1月,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瞿秋白担任大会翻译工作。
2月,经张太雷、张国焘介绍,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0xx年1月,瞿秋白回到北京,随即去上海。
2月,张君劢作了《人生观》的讲演;4月,丁文江发表《科学与玄学》一文,反对张君劢的《人生观》。
从此开始了科学与人生观问题的论战。
瞿秋白的故事

瞿秋白的故事瞿秋白,原名瞿秋白,字秋白,号樵夫,江苏常熟人。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瞿秋白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早年曾留学日本,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回国后,他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成为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瞿秋白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终身。
他曾经多次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但他始终不屈不挠,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一边,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
瞿秋白是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他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局委员。
他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的地位和影响力都非常大,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瞿秋白是一位无私奉献的革命者,他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生。
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始终把革命事业放在第一位,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瞿秋白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他深受广大工农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他用自己的言行和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成为了中国革命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瞿秋白是一位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英雄,他的形象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
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不息。
瞿秋白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伟人瞿秋白》读后感和心得

《伟人瞿秋白》读后感读《瞿秋白》读后感现在是21世纪了,交通发达了,信息也发达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是,不管我们怎么的幸福,也不能忘了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革命先烈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是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
而瞿秋白,就是这些璀璨群星中的一颗。
他的故事有很多,一天,我就读了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说瞿秋白英勇就义的情景,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瞿秋白来到中山公园,据说当时的中山公园很寂静,鸟儿也不叫了,瞿秋白走到亭前,看到有4碟小菜,美酒一瓶,便自己开始吃了起来,他谈笑自若,神色无异,酒喝了一半说:“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就是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瞿秋白说完后,坦然地整理了一下衣服,到公园的凉亭前面拍了一张遗照,他把手放在背后,昂着头,挺着胸,恬淡闲静之中流露出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概,瞿秋白在卫兵的环护下,慢慢的走向了刑场,刑场位于长汀西门外罗汉岭下蛇王宫养济院右侧的一片草坪上,距离中山公园有两华里多,如果是怕死的人,别说两华里,就是20米可能也要被人拖着走,瞿秋白手拿香烟,高声唱着国际歌,打破了沉寂的夜空,他找了一块地方坐下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
”接着他就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年仅36岁。
看,这位伟人的一生,他的生命是那样的短暂,他没有活过40岁,他是为共产主义而献身,为什么他在就义是从容不迫?因为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他希望人民能过上幸福美满地好日子。
让自己的国家繁荣富强,而不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
瞿秋白这样的伟人,我终身难忘!|大庆路小学五(2)班陈璐璐指导老师:纪树晓伟人瞿秋白读后感一代伟人瞿秋白,这位为中国付出毕生精力的人士,在以前,我对他还很陌生。
这些天我读了《伟人瞿秋白》,当我读完这本书后,这个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此书记述了他从幼年时期到成年的事情,有详有略,令我沉迷。
瞿秋白的生平事迹

瞿秋白的生平事迹
瞿秋白的生平事迹:
瞿秋白1899年1月在江苏常州出生,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号熊伯,是中国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
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
中央红军长征后,他留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苏区中央分局宣传部部长。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
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利诱劝降,都被他凛然拒绝。
6月18日,他坦然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
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
到达刑场后,盘膝坐在草坪上,饮弹洒血,慷慨就义,时年36岁。
扩展资料:
1920年冬,五四运动爆发一年半之后,瞿秋白在赴俄途中滞留哈尔滨50天,期间他写下系列随笔《饿乡纪程》,回顾自己的思想转变历程。
对于1919年5月的学生爱国运动,这里只是一笔带过。
直到15年后
的1935年5月,他被国民党军队俘获,在福建长汀狱中写临终遗言《多余的话》时。
才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被俄文专修馆同学推举为学生总代表,组织同学群众去参加当时政治运动,依然笼统含蓄,没有细节,缺少实象。
五四之于瞿秋白,是重要的思想转折点,他从枯寂中逐渐苏醒,并开始接触社会主义,并成长为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瞿秋白。
革命家瞿秋白的传奇爱情

革命家瞿秋白的传奇爱情封面人物02-19 16:021929年瞿秋白、杨之华和独伊在莫斯科瞿独伊我的家世我不是瞿秋白的亲生女儿,但他对我比亲生的还亲。
我原名叫“晓光”,因为生父对妈妈不好,妈妈决定只跟他生一个孩子,改叫我独伊。
我的爷爷沈定一(沈玄庐),1920年参加了陈独秀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与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李达等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共产党组织,参与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党纲》。
1925年后他离开共产党加入了国民党。
1928年8月,他被国民党的人刺杀。
我母亲杨之华,曾参加上海纱厂工人罢工、五卅运动,1927年她参加了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1927年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担任中央妇女部长,并兼任中共上海地委妇女部长,当选为上海各界妇女联合会主任。
父亲瞿秋白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常州,家中曾世代读书为官,但到秋白这一代,已经是穷困的家庭了。
父母的爱情父亲秋白在母亲之前有过一个夫人,结婚7个月就去世了。
她叫王剑虹,是丁玲在上海平民女子学校的好朋友。
剑虹经常到上海大学听俞平伯讲宋词,秋白则在课后教她俄文,讲苏联的故事。
两人常常写诗来抒发情感,1923年8月相识,1924年1月相爱结婚,不到半年时间。
秋白是1923年夏由李大钊推荐,到上海大学担任社会学系主任的,讲授社会科学概论和社会哲学。
1923年春夏之交,秋白翻译了《国际歌》,翻译并推介苏俄的新思潮是秋白重要的工作之一。
剑虹因患肺结核去世,才21岁。
秋白非常悲伤,曾在给丁玲的信中表白说,自己的心也随剑虹而去了。
母亲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个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
人称母亲有“超群的美貌”,喊她“小猫姑娘”。
20岁出头,她和我生父沈剑龙相爱成婚。
我生父到上海以后,人生发生了一些变化。
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
1922年母亲只身赴上海,参加妇女运动,结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
1923年底她报考上海大学,被社会学系录取。
父亲秋白这个时候因为党派之间的斗争,辞去了系主任职务,但是还在上海大学讲授社会哲学,他讲课很生动,恽代英、萧楚女都去听过。
党史人物--瞿秋白先进事迹

许多人都熟悉作为中国共产党党歌的《国际歌》,而最早将它翻译成中文并附上简谱的,就是瞿秋白。
他从一介书生成长为革命领袖,并曾主持“八七”会议,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在中国30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中,也留下了他的英名。
瞿秋白,原号雄魄,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常州城一个破落的士绅之家。
自己改名为瞿爽、瞿霜,后由“霜”引申为“秋白”。
他自幼多病,读书却非常用功。
9岁入常州冠英小学,尚未毕业就考入常州府中学堂,喜欢议论时政。
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日,他在宗祠门上悬挂一只白灯笼,上面书“国丧”两字,表示了对革命结果的失望和不满。
1916年底,瞿秋白到北京考进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语、英语、法语,研究文学、哲学、佛学,并去北京大学旁听陈独秀等人的课。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担任北京学联评议部负责人,带领俄文专修馆的同学参加了游行示威和火烧赵家楼的行动。
1920年3月,他参加了李大钊倡导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翌年初,他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到达莫斯科,取俄文名字“维克多尔·斯特拉霍夫”,译成汉语即“战胜恐惧、克服困难”之意。
当时,他撰写了《饿乡纪程》(后人改为《俄乡纪行》)、《赤都心史》等文,并在北京《晨报》等刊物发表文章,歌颂十月革命。
1921年,他经赴俄的张太雷介绍加入俄共(布)党组织,翌年转为中共党员。
他当时兼任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俄文教习和政治理论课的翻译,此间曾经两次荣幸地觐见革命导师列宁。
1922年11月,瞿秋白作为陈独秀的翻译出席了在彼得格勒举行的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
数月后回国,起草了中共“三大”的纲领草案,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随后,他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助手和翻译,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宣言的起草,又到上海大学任教。
在党内,他是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研究中国革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人,也首次把辩证法与唯物论、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整体来宣传。
伟人瞿秋白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伟人瞿秋白》观后感星期四,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伟人瞿秋白》这一影片。
片中讲述了瞿秋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他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常州, 1921年,瞿秋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总负责人。
1935年,他与鲁迅先生一起领导了左翼文化运动,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35年2月,瞿秋白被捕, 1935年6月,蒋介石密令处决瞿秋白,那一年,他年仅36岁。
看完了这部影片,对瞿秋白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忘不了他去苏联学习的情景。
当时他患有严重的肺病,每天不停地咳嗽,有时呼吸都特别困难。
即使这样,别人劝他别去了,他却说:“我一天不做事情,就非常不舒服,我一定要做事情。
”想想瞿秋白,再看看自己,我无比的惭愧。
每次遇到头疼、小感冒,我就让妈妈帮我去老师那请假,然后呆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与瞿秋白比起来,这点小痛小病简直不值一提。
忘不了他遭诬陷仍坚持为党付出的情景。
当时他被解除了中央领导职务,由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变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
面对不公平的遭遇,瞿秋白没有悲观,却转而从事革命文学创作,以另一种方式为革命事业奋斗。
看到这儿,我心潮澎湃:作为00后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小王子,平时谁也不让谁。
遇到一点点小挫折,有的哭哭啼啼,有的灰心丧气,有的甚至选择放弃宝贵的生命。
同学们,看看瞿秋白吧!面对挫折,从容应对!面对挫折,另辟蹊径!忘不了他奔赴刑场的情景!在去往刑场的路上,瞿秋白神态自若,来到刑场,他盘腿坐在草地上,面对侩子手,他微笑着说:“此地甚好!”那份从容、那份镇定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是什么让他面对死亡毫无惧色?是什么让他面对敌人的枪口依然神情自若?对,是理想!是信念!为了新中国,他死而无怨!看到这儿,我不停地在心中问自己: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信念是什么?你为什么而读书?以前我的回答是为老师!为父母!为自己!今天我要响亮地告诉大家:为一个繁荣的中国!为一个文明的中国!为一个富强的中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吧!学习瞿秋白好好读书,认真工作,做对国家有用的人!瞿秋白,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金湖县实验小学五(12)班李欣冉指导老师:陈翠萍)。
瞿秋白先进事迹

瞿秋白先进事迹瞿秋白,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的先进事迹打破人们对于普通人的刻板印象,有着无限的价值和意义。
他通过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瞿秋白是1919年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当时他仅仅年仅20多岁。
在五四运动中,他参与了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
这为他后来的共产主义信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0年,瞿秋白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从海外返回中国开展共产主义工作的共产党员。
此后,他的革命生涯开始快速发展。
在1921年的党的一次会议中,他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的代表,开始主持一系列革命事务。
他的认真工作和出色的表现为他后来的事业成功打下了基础。
1925年至1927年间,瞿秋白担任了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负责人,并主持了多次重要的决策。
他在组织上的处置得到了整个中国共产党的广泛认可,使中国共产主义事业更进一步。
此后,瞿秋白被任命为了中国工人代表大会的主席,并作为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他推动了工人阶级组织的壮大。
这些组织逐渐裹挟了广大的同类人民,同时也让中国的共产主义思想开始广泛地传播。
他的确切任务之一是创立了一系列发布工人独立主张的报纸和宣传刊物,并主张领导工人阶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彻底胜利而斗争。
但是,瞿秋白的事业之路却一次次受到挫折。
1927年,他被国民党警察抓捕后受刑,最后被害于四川省内江陆佑魁的看守所。
他牺牲前,还试图和监狱里的其他犯人一起逃跑,但最终却因叛徒的出卖而被发现。
瞿秋白的逝世,无疑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人运动带来了重大打击。
但是,对于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而言,瞿秋白是一个永远值得尊敬和怀念的人物。
他努力争取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上的大量发展,坚持自己的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并在有限的年月内抵抗了反动势力的围攻。
他的牺牲,让人们更加重视我们国家的独立和民众的福利。
同时,他的先进事迹也给时下前行的青年、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无穷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人瞿秋白的故事
辛丰中心小学三(1)魏欣苒
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从小学习非常用功,知识博大精深。
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35年反动派逮捕了瞿秋白,英勇就义时他高唱《国际歌》,当时年仅36岁。
瞿秋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体现了共产党人为真理献身的崇高思想和大无畏气概。
读了《瞿秋白的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像瞿秋白叔叔那样的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它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勤奋刻苦学习;还有我们从小就要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追求,才能对祖国对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