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白菜》课本剧

合集下载

六 卖白菜(第一课时)

六 卖白菜(第一课时)

《卖白菜》教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了解作者。

2.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3.找出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分析这些矛盾冲突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知文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能初步分析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由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内容导入本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出示投影,让学生了解作者莫言(1955年—),原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著名作品有《红高粱》《蛙》等。

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融为一体”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三、字音字形(出示投影)瞥( ) 湿漉漉( ) 哽咽( ) 抽噎( ) 蔫( )木橛( ) 戳( ) 黑黢黢( ) 冻疮( )一沓( ) 四、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描写背景、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从结构上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阅读本文,划出小说情节发展各阶段并概括内容。

五、出示投影,了解什么叫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是指同一事件,人与人之间却出现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同时又对对方的看法持反对意见。

简而言之,矛盾冲突就是相互排斥、相互抵触。

六、课文围绕卖白菜,写了哪些人物之间的冲突?(投影)明确:课文围绕卖白菜重点写了三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是母亲与“我”之间“卖与不卖”的矛盾;二是“我”与老太太之间关于“挑拣白菜”的矛盾;三是母亲与老太太之间关于“白菜质量与价钱”的矛盾。

七、母亲要卖白菜,“我”为何流泪不愿意?明确:因为家里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最后的三棵了;母亲答应“我”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

全国“创新杯”语文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卖白菜》说课稿定稿

全国“创新杯”语文类说课大赛优秀作品:《卖白菜》说课稿定稿

一毛钱的辛酸与沉痛——莫言《卖白菜》赏读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一件普通的往事,一位平凡的母亲,却在儿子的心目中成为永恒。

四十五年过去了,当莫言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回忆这件往事时,他深沉地讲到:“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这次沉痛的记忆在作家莫言的笔下流淌成了一篇回忆性文章《卖白菜》,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一毛钱的辛酸与沉痛——莫言<卖白菜>赏读》我将从教学分析、过程、反思三个方面解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我说说对本节课的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1.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编选在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感受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整体感知”是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一般的教法,要么是从文章标题入手,顺标题之“藤”,摸全文内容之“瓜”,自然“手到擒来”;要么是从文本特点入手,从抒情、说理、叙议结合中寻求文本特点。

而我尝试从矛盾冲突入手,梳理出具体一条感知的线索来突破文本阅读。

那么,如何让学生寻找矛盾的冲突线呢?2.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金融专业高一年级金融3班学生。

通过课前问卷调查,我发现:(1)70%的学生对课文习惯于粗略感受——关注情节,忽视细节,对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无法真正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2)作为高一新生,76%的学生对刚接触的金融专业课程有浓厚的兴趣,这成为我教学设计的重要突破口。

我决定借助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和新鲜感,设置专业任务情境“账本核算”,以此为教学支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教学目标基于上述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赏析细节描写,提高对文章细节的把握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账本核算”的形式,设置专业任务情境,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深入理解母亲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我的“账本”和母亲的“账本”核算之比较,体会母亲真诚自尊的品质及其对“我”的影响。

《卖白菜》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上册)

《卖白菜》教案一等奖(人教版高一上册)
教学效果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了解教学中的 优点和不足。
教学改进方向:根据教学效果评价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和建议,提高教学质 量。
教学反思
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能够引 导学生深入理 解课文,提高 阅读能力和写
作能力
不足:教学方 法较为单一, 缺乏创新性和
人物形象:母亲坚强、善良、勤劳,孩子懂事、孝顺。
情节安排: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展现了母亲的辛劳和孩子的成长过程。
主题思想: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孩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 艰辛。
故事背景及作者简介
故事背景:简要介绍《卖白 菜》的创作背景和故事背景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作者莫 言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趣味性
改进措施:尝试 采用多种教学方 法,如小组讨论、 角色扮演等,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效果:通过 改进教学方法, 能够更好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提高
教学效果
对未来教学的改进建议
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单击添加标题
注意事项:讨论法需要教师精 心设计讨论主题和问题,同时 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 础和表达能力。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和时间,同时也需要给予一定
的引导和帮助。
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对案例进行深入分 析,包括背景、问题、解决方 案等方面
案例总结:总结案例中的经验 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卖白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卖白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卖白菜》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欣赏文章第一部分初步体会塑造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心理、语言描写。

3.学习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品味语言,体会其中包含的感情;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情分析这届初一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习惯不良,基础比较差,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了解不多,赏析更无从下手,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基础,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根据提示概括故事情节,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文本提出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初步赏析文本,课上再师生共同探讨如何欣赏小说,总结学习方法。

3重点难点1.学习运用外貌、动作、心理、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学会抓住关键句、关键词品味语言,体会其中包含的感情;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卖白菜》2012年获得若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谁?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欣赏他写的小说《卖白菜》。

2【活动】《卖白菜》【自主学习】1.积累词语:(1)注音: 抽屉( ) 抽噎( ) 凛冽( ) 黑黢黢( )拽下( ) 禹禹而行( ) 木橛子( )瞥一眼( )(2)按音写汉字:粗 cāo( ) 哽 yè( ) 晾shài( ) shÌ 弄( )2.了解作者: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80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2000年,莫言的《红高粱》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5年莫言的《檀香刑》全票入围茅盾文学奖初选。

2011年莫言凭借作品《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 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秋语文七上第6课《卖白菜》精品课件

秋语文七上第6课《卖白菜》精品课件

钱永健---2008年诺贝尔化学 奖。他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 森的堂侄,美国华裔化学家。
卖白菜
莫言
新课导入
说起童年,同学们头脑中的童年画面应是 天真烂漫的,无忧无虑的,伴随着歌声和阳 光的。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 “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 忘的经历——卖白菜
忆童年
作者的童年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 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
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疏通字词
1、抽噎( yē) 抽搭、一吸一顿的哭泣 2、踽踽而行( jǔ) 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3、黑黢黢( qū) 很黑或很暗 4、箢篼( yuā)n( d)ōu 竹篾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5、木橛子( ju)é 短木桩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 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 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1997年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 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 说100强。
1、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 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 三棵白菜。 2、发展(第10—25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 菜的过程。 3、结局(第26—30自然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 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 我终身难忘。
二、思考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2007年7月14日 出版《说吧,莫言》。这套书分为三 卷,约100万字,全面展示了莫言的心路历程。
2008年 《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首奖。长篇小说 《四拾壹炮》入围第7届茅盾文学奖最终入围作品。

2人搞笑小品剧本《卖白菜》

2人搞笑小品剧本《卖白菜》

2人搞笑小品剧本《卖白菜》2人搞笑小品剧本《卖白菜》男:恋爱的时候她好乖,结婚以后她挺歪,洗衣煮饭我包干,老婆就是我的天。

女:哈哈哈,瓜娃子(小声说道)。

男:笑啥?听老婆的话才会发达,有啥好笑的?女:和谐社会,笑口常开。

男:哦。

!不是笑我。

女:大白菜,又鲜又嫩的大白菜,嘿嘿嘿(拍着手说)今儿个大白菜,便宜。

男:嘿,今儿个我买大萝卜,实惠。

女:嘿,买大白菜?又鲜又嫩的大白菜;大哥,买点大白菜吧!男:你大白菜长虫了。

女:绿色食品哪!地球人都知道。

男:虫是死的。

女:活的怎么吃得下?男:什么?女:哎哟,我错了成吗?活的挺逗人怕的。

男:怕?女:怕。

男:真怕?女:真怕!男:我说你一卖菜的,连虫都怕!女:那当兵的打仗他也怕吃子弹哪!男:这那跟那啊,不是说绿色食品吗?虫怎么会是死的?女:是呀,这。

(自言自语)它吃饱了撑死的。

男:这么讲。

还行,有萝卜没?女:萝卜没有,(男要走,女赶紧拉住)有大白菜呀!您看,多嫩气儿的大白菜!男:是呀,都嫩黄了。

女:它多甜哪!男:是呀,就差你嘴甜哪!女:它多白呀!男:废话,白菜它能不白吗?女:这么好的白菜,有点眼光的人都会买。

男:少来这套,我没眼光怎么啦。

女:白菜就是百财,猪年百财进门你要不要。

男:嗨!真够损的。

你这么讲谁还敢不要啊,(摸了摸下巴)新年买个好彩头,你这人真会做生意。

女:您也特能做顾客呀!男:怎么讲?女:就冲您这一把胡子!男:这跟我胡子有什么关系?女:嘿,走的路多,经验足啊!男:那是。

女:哎,那亏吃得也不少哪!男:嗨!嗨!嗨!这大过年的怎么说话的!女:对不起,对不起,我是说你吃了不少亏。

男:什么?女:不是,不是。

你没少吃亏。

男:好你个卖菜的,转着弯骂我,我不买了。

女:不买啦?男:不买。

女:真不买?男:不买。

女:这么好的大白菜也不买?男:嘿,我还就不买啦,怎么着吧?女:百财不买?不买,咱还不卖了呢!男:不卖?女:不卖。

男:大白菜不卖?女:大白菜不卖。

男:哎,好你个大白菜!一块钱一斤我给你一块一你卖不卖?女:给一块一(吞唾沫),给一块一我也不卖给你这大白菜!哼!男:(稍迟)那我去别家啦!女:好啊。

铭记终生的穷人泪苏州园区一中肖培东教学《卖白菜》 教学实录

铭记终生的穷人泪苏州园区一中肖培东教学《卖白菜》 教学实录

铭记终生的穷人泪--苏州园区一中肖培东教学《卖白菜》教学实录肖培东终于冷了,苏州的天灰沉沉的,就更像冬天了。

太阳好像出来过,薄薄的,很快就急闪闪地遁去,没有风,寒气却真实地包裹你。

这样的天,上《卖白菜》是最好的了,我站在苏州园区一中的报告厅前,仿佛就是置身在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间。

1“都读过莫言的文章了,你来说说文章都写了什么内容?”我大多数的课都是这样进入的,我很少有导语,不是不用,而是实在没有什么必要,大家都知道要学习的篇目了,再来说一番煽情力十足的导语引入课题,我觉得怪怪的。

简洁些吧,就像那颗鲜嫩、洁白的白菜,在清冽的寒风中,只散发着甜丝丝的气味。

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开始支支吾吾地说:“写的是莫言和母亲去卖白菜的故事。

”简单如此,对也对,但多少你得有点血肉吧。

“概括不等于血肉全无,文章必要的情节还是要有个一二三的,你重新来说说那个冬天的故事,好吗?”男生想了一下,低着头,嘴里嗫嚅无声,然后,他摇摇头,说不会。

刚一上课就遇险了,这才刚开始。

“好,那你先坐下,认真听听你后面的女同学是怎么回答的。

”我拍拍他的肩,动作中隐隐有一种力量,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能感知到这种期待。

“1967年的冬天,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卖掉仅剩下的三棵白菜。

在卖菜过程中,一个老太太特别挑剔,撕扯着白菜,莫言很生气,算账的时候就多算了她一毛钱,后来,老太太把菜退了回来,母亲感到很丢脸,第一次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女孩说得比较完整。

我注意到她说话中一会“莫言”一会“我”,可能也在犹豫“我”是不是“莫言”。

小说还是散文?莫言也没说清。

也许这不重要,只要你用心进入了这个故事,你就是那个12岁的“我”。

“你看,这女同学说的就比较好,你想想,她是怎么说出《卖白菜》的故事梗概的?”我转过身来,又一次问先前的男生。

“她是把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都大约地说了出来。

”男孩依旧低头,但眼睛里不再黯淡。

“对的,掌握了方法,我们就学会了概括,读书,要做个有心人。

莫言《卖白菜》最新ppt

莫言《卖白菜》最新ppt
莫言《卖白菜》最新
目录
• 莫言简介 • 《卖白菜》的创作背景 • 《卖白菜》的故事梗概 • 《卖白菜》的主题分析 • 《卖白菜》的艺术手法 • 《卖白菜》的影响与55年出生于山东 高密,中国当代著名 作家。
代表作品包括《红高 粱家族》、《丰乳肥 臀》、《檀香刑》等。
农村生活体验
莫言在农村长大,对农民的苦难和艰辛有着深刻的了解。他通过《卖白菜》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如 贫困、饥饿和阶级斗争等。
个人经历与创作灵感
童年记忆
莫言的童年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卖白菜 》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很多都来源于他童年的亲身经 历和所见所闻。
文学追求
莫言一直致力于探索和表现中国乡村社会的现实问题。他通 过《卖白菜》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才华。
乡土气息
莫言的语言具有浓郁的乡 土气息,他运用地道的方 言和俚语,使得作品充满 了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节奏感强
莫言的语言节奏感强烈, 他运用长句和短句的交错, 以及语调的变化,营造出 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象征与隐喻的运用
白菜的象征意义
在《卖白菜》中,白菜不仅是故事情节的载体,也具有象 征意义。它代表着农民的命运和农村社会的现实问题。
《卖白菜》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描绘,展现了当代社会的真实面 貌,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丰富文学题材
莫言通过《卖白菜》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苦难与温情,为文学创作提 供了新的题材和视角。
启发创作手法
莫言在《卖白菜》中运用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为后来的作 家提供了创作灵感。
读者与批评家的评价
村社会的真实面貌。
客观冷静的叙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剧:
《卖白菜》
时间:清晨地点:集市人物:“我”母亲,老太太
我和母亲走在集市上,母亲准备去卖白菜,我准备去上学
母亲:“社斗,你去上学吧!”
我:“嗯,娘,那我去了”
我刚准备走,就看到一个老太太缓慢地往白菜这边走来
老太太(沙哑的嗓音)::“这白菜,多少钱阿!”
母亲:“这白菜便宜,三毛钱”
老太太:“哎呦,这白菜太贵了!”
这时老太太蹲下翻动着我们的白菜,把最小的白菜上面的根拽了下来,又逐个戳着我们的白菜
老太太(边戳白菜边说):“这白菜卷得不紧啊!”
母亲(语气忧伤):“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的不紧,那您就到集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更紧的”
我(语气生硬):“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
老太太(惊讶):“这个小孩子是谁,是你的儿子吗?”
母亲(略带歉意):是老小(转头批评我):“小小孩,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将跨在胳膊上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最小的白菜上面的干枯的帮子
我(恼火):“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啊!”
老太太(边撕边嘟囔):“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跟吃了枪药一样呢!”
母亲(劝说):“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
老太太继续撕,把白菜帮子撕光,落出来洁白的菜帮,(我眼巴巴的看着白菜)老太太搬着白菜站了起来,走到母亲身边
老太太:“你给这白菜过一下秤吧”
母亲从衣服口袋里拿出随身带的小秤,用秤的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的脸几乎贴在秤杆上,仔细大量着上面的秤星(我忧伤的看着白菜,回忆过去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母亲核准重量
老太太:“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算了一会儿):“社斗,娘也没算清,你来算吧”
我找出草棒,在地上一边嘟囔一边算
我:“是两毛三!”
老太太(不信任的眼光):“你没算错吧?”
我(不耐烦):“你自己算就是了!”
老太太:“你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
随后,她从兜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露出一叠钞票,沾了点唾沫,一边数一边小声算着
老太太:“两毛三?一二得二,二四得八,二五……不对啊!
应该是一毛二呀!”
母亲(惊讶):“不会吧,大婶子,您再好好算算!”(我紧张地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皱眉):“是一毛三!你这个小孩子,怎么算的?”母亲(转过身):“孩子,你……”
我(脸红):“对不起,老奶奶,我算错了”
老太太(面色缓和):“唉,你这小孩儿,算了算了!”
母亲(歉意):“对不起啊!大婶子,来,这一毛钱退给您,您拿好了!”
老太太小心翼翼的把一毛钱装进手绢里,拿着白菜离开了集市
母亲:“孩子,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知道么?”我(低下头):“娘,我懂了!”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