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白菜
《卖白菜》解读

走进作者
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
情节之发展
1、作者卖白菜的过程顺利吗?请大家快速浏览 文章的第二部分,看看作者在运和卖的过程中出 现了什么波折。
2、卖的过程中,母亲和我反应分别是什么?
情节之发展
“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 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 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 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 上来。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断了,但还没有断利索,有 几绺筋皮联络着。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 “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莫言
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以“白菜”为中心记叙了“我”和母亲卖白菜 的事。
2.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整体感知
3.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以白菜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4.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情节之开端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莫言《卖白菜》最新

04 《卖白菜》的艺术手法
叙事技巧与语言特色
叙事角度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通过“我” 的视角展开故事,使读者更加身临其 境地感受故事情节。
语言风格
莫言运用了丰富的乡土语言和民间故 事元素,使得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 彩和民间色彩,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
人物塑造与心理描写
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通过细节描写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生动 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
莫言在作品中深入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象征与隐喻的运用
白菜的象征意义
在小说中,白菜作为一种重要的象征物,代表了贫困、苦难 和生活的艰辛。通过白菜的描绘,莫言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 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探索。
隐喻的运用
莫言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隐喻手法,使得作品的主题更加 深刻和丰富。例如,“我”在卖白菜的过程中,不仅是在卖 白菜,更是在卖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这种隐喻的手法使得作 品的主题更加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
新的创作思路,促进了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03
对人性与社会问题的深刻揭示
《卖白菜》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和边缘群体的关注,深刻揭示了人性中
的善与恶、苦难与抗争,促使当代作家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探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故事发生在中国农村,正值文化大革 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 苦。
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激烈,农 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加深,阶级关系 紧张。
贫困与饥饿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农民生活 极度贫困,食物极度匮乏,许多人面 临饥饿的威胁。
故事的社会背景
(公开课课件)《卖白菜》课件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01 问题一
《卖白菜》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要卖白菜?这反映 了什么社会现象?
02 问题二
小说中如何描绘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这些关系对故事情节有何影响?
03 问题三
请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并举例说明。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体会
分享一
分享三
通过阅读《卖白菜》,我深刻体会到 了小人物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挣扎,以 及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主题思想
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 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
摸。
其他类似作品推荐
《骆驼祥子》
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旧北京为背景,通过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展现了底层人民的 苦难生活。
推动包容性增长
各国应积极推动包容性增长,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 通过政策调整和市场机制创新,让更多人分一。各国应加大对教育事业 的投入力度,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程度 ,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力。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各国应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 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减少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等现象的 发生。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母亲形象
文章中的母亲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她勤劳、善良、坚强,面对生活的艰辛和 困苦,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她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也体现了她的伟 大和无私。
我(作者)的形象
文章中的我(作者)是一个懂事、听话、好学的孩子。我通过观察母亲卖白菜 的过程,逐渐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同时,我也展现了自己的成 长和进步。
(公开课课件)《卖白菜》ppt课件(30页)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 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 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 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 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 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 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 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 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 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 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 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 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 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 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 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 质。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 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 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 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 却为什么不流泪?
1、②解析: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 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 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 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 算一毛钱埋下伏笔。
(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 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 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 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 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 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 却为什么不流泪?
卖白菜的顺口溜

卖白菜的顺口溜咱今儿个来唠唠卖白菜这事儿,我呀,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卖白菜的。
我这白菜,那可真是好东西。
就像那土里长出来的白玉,一棵一棵精神抖擞。
你看这白菜帮子,厚实得很,就像强壮的卫士守护着里面鲜嫩的菜心。
这菜心啊,嫩得能掐出水来,白生生的,就像刚下的雪。
“白菜白菜,人人都爱,营养丰富,健康常在。
”我这顺口溜一喊起来,就像磁石吸引铁屑一样,总能招来不少人。
早上我推着小推车到菜市场,找个地儿一停,把白菜整整齐齐地摆好。
旁边的大妈就问我:“你这白菜咋卖呀?”我笑着说:“大妈呀,我这白菜便宜着呢,一块钱一斤,您瞧瞧这质量,就跟那金子在土里埋着,被咱挖出来还卖个白菜价呢。
”大妈笑了:“你这小年轻,还挺会说。
”我立马回她:“大妈,我说的可都是实话。
您想啊,这白菜就像那低调的隐士,不声不响的,但是浑身都是宝。
冬天吃白菜,就像给身体加了一层保暖衣,又暖和又健康。
”这时候来了个年轻的姑娘,她瞅了瞅白菜说:“这白菜看着还行,不过我不太会做。
”我一听,赶紧说:“姑娘呀,这白菜做法可多了去了。
您要是想简单,就醋溜白菜,那吃起来酸辣可口,就像一场舌尖上的小狂欢。
把白菜切成丝儿,锅里倒点油,葱姜蒜一爆香,哗的一声把白菜丝倒进去,再倒点醋,那香味,能飘出二里地。
您要是想复杂点,炖个白菜粉条肉,白菜吸满了肉香和粉条的软糯,就像海绵吸水一样,那吃起来,啧啧,香得不得了。
”姑娘被我说得有点心动了:“那行,给我来两棵。
”我一边给姑娘称白菜,一边又说:“姑娘,您买了我的白菜,那就是和健康美味结了缘。
这白菜就像个百搭的明星,和啥搭配都出彩。
您要是吃腻了大鱼大肉,来一口白菜,就像在闷热的夏天喝了一口冰汽水,清爽得很呢。
”姑娘笑着说:“你可真能说,不过被你说得我都馋了。
”不一会儿,来了个大叔。
大叔一看白菜就说:“你这白菜看起来没那么新鲜啊。
”我一听急了:“大叔,您可不能这么说。
我这白菜可是刚从地里拔出来不久的,新鲜着呢。
您看这叶子,绿得发亮,就像翡翠一样。
卖白菜 教案

卖白菜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白菜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条件•理解卖白菜的流程和方法•掌握单位白菜的成本和售价计算方法•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2. 教学内容2.1 白菜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条件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展示白菜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条件,让学生对白菜的生长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白菜的生长条件对于白菜品质的影响,对于后续的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2.2 卖白菜的流程和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卖白菜的流程和方法,包括如何挑选场地、种植白菜、采摘白菜、包装和销售等,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让学生了解卖白菜的收益和风险,为学生提供做农民商贸的全面认识。
2.3 单位白菜的成本和售价计算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单位白菜的成本和售价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成本和售价的关系,从而制定合理的价格,避免亏本。
同时让学生了解利润的重要性,培养市场竞争的意识。
2.4 销售计划的制定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包括销售时间、销售地点、销售方式、销售渠道、销售对象等,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律,帮助学生实现精准销售,提高销售效率。
3. 教学方法•讲授与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研究等互动方式,增加学生参与度•实地教学,带领学生参观种植基地和销售市场4. 教学过程4.1 白菜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条件1.教师介绍白菜的生长周期和生长条件2.展示视频和图片等资料,让学生观看,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3.让学生总结白菜的生长要求,列出清单4.2 卖白菜的流程和方法1.教师向学生介绍卖白菜的流程和方法,让学生观看相应的操作流程视频等2.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掌握相应流程和操作方法,并列出相应的注意事项3.教师组织模拟操作,让学生亲身操作,掌握相关技能4.3 单位白菜的成本和售价计算方法1.教师介绍单位白菜的成本和售价计算方法2.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算练习,熟悉计算方法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让学生理解商品定价的基本原则4.4 销售计划的制定1.教师向学生介绍销售计划的制定原则和方法2.带领学生利用市场调研资料制定合理销售计划3.让学生进行方案讨论和调整,并汇报方案5. 教学评估1.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平时表现评估2.设计必要的考试或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6. 实践应用1.学生到白菜种植基地现场参观,实地了解白菜的生长情况2.学生到白菜销售市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购买行为,帮助学生制定更加有效的销售计划3.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如通过种植白菜开展小型农业经济实践活动,参与当地白菜销售市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卖白菜》 优秀课件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 法?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 理变化? 理变化? 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 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 而哭? 而哭? 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 卖了一百零一棵, 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 ……”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 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 白菜的数字? 白菜的数字?
•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 1997年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 日报》工作, 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 剧剧本。 剧剧本。 • 2000年 《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 2000年 红高粱家族》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世纪中文小说100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 2001年 《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 2001年 檀香刑》 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 2003年 檀香刑》获第1 奖。 •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 2005年 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 一炮》获第2 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 出成就奖。 出成就奖。 •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 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 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 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 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
1、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 解析: 买主的钱,非常羞愧, 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 眼泪。 眼泪。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 高贵品质。 高贵品质。 2、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 解析: 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 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 挺过去。 挺过去。 3、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 解析:责备、失望、伤心、 期待。 心、期待。
白菜读后感

《卖白菜》读后感“‘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这段令人心酸的文字是感恩阅读系列《感恩生活》书中一篇莫言书写的名为《卖白菜》的文章中的一段小节。
一棵白菜,对阔绰的家庭而言,不过是饭桌上的调剂,登不了大席面,但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许是新年的所有意义。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与母亲卖白菜时因自己多算了别人的钱而使白菜没能卖出去的经历。
尽管孩子十分渴望在新年能吃上香喷喷的白菜饺子,但是贫穷的生活让这小小的盼望成为泡影。
但儿时的记忆也许会鞭策作者一辈子。
在文章里,我们和作者一起体味着生活的酸楚。
可是,在人们过着酒足饭饱的生活中,却经常忘记曾经的清贫。
比如说,有人从星级酒店吃饱喝足出来后,看见路旁那些可怜的乞丐,不但不给予他们帮助,甚至还辱骂、殴打他们。
这些人都忘记了,自己也是清贫出生。
再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吃饭时只挑自己喜欢的菜来吃,不喜欢的便统统倒在泔水桶里。
他们都忘记了那首《悯农》诗;忘记了自己在学校所交的高昂花费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街上玩,无意间听到一对父子的对话。
“爸爸,就给我15元钱吧,同学过生日,我总要意思一下的嘛!”儿子说。
父亲叹了一口气:“你们同学怎么天天都过生日呀?唉,这??”“可是同学们都送,我不送礼,多不好意思呀。
”儿子恳求道,“爸,求求您了!”父亲无可奈何,只好从皮夹里抽出15元钱来,给了儿子。
父亲的嘴里发出一阵叹息的声音:“唉??如今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学会摆阔气,讲排场了。
我们当年顶好就送一张自制的贺卡、书签什么的??”当我们离贫苦越来越远,富裕更能告诉我们前人的遭遇。
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目前拥有的幸福生活。
点评:一篇名为《卖白菜》的文章,却让小作者有如此多的感慨。
作者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作自己的感受,而后深化主题。
文章结构严谨,文笔流畅。
篇二:《白菜玫瑰》读后感亲情花开——读《白菜玫瑰》有感“阿嬷,我买菜回来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白菜
莫言
教学目标
1、浏览全文,梳理课文思路。
2、精读课文,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3、品味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语文学习方法介绍:精读和略读。
教学难点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方法朗诵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
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
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四拾壹炮》、《蛙》(11年茅盾文学奖)
写作背景
《卖白菜》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文中从“我”与母亲卖白菜的不同心态写起
然后写到母亲和“我”对卖白菜的老太太的不同态度,最后写到母亲因“我”
的过错而流下伤心地泪水。
文章中刻画了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实的母亲形象。
三、查字典解决字词
1、抽噎(yē)抽搭、一吸一顿的哭泣
2、踽踽而行(jǔ)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3、黑黢黢(qū)很黑或很暗
4、箢篼(yuān)(dōu)竹篾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
5、木橛子(jué)短木桩
四、文体知识
1、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形象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人物描写: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五、课文内容分析
1、浏览全文、划分层次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写年关将近,母亲为贫困所迫决心要卖掉仅剩下的三棵白菜。
本部分是故事的开端,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母亲要卖掉那三棵白菜时的前后心理活动;二是“我”对母亲要卖掉那三棵白菜的心态;三是母子俩对自己亲手栽种的白菜的深厚情感。
第二部分(第10—25自然段):写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经过。
本部分是故事的发展,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去集市路上的情况;二是写集市上与买主讨价还价的情况。
这两方面的内容,作者用力不一样,前者是略写,后者是详写。
课文通过详写“我”
和母亲对待买白菜的老太太的不同态度,表现母亲和善朴实的思想品质和物质匮乏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第三部分(第26—30自然段):写母亲因“我”的过错而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本部分是故事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尾,写母亲因“我”多算了人家一毛钱而“坐在灶前发呆”,“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腮上”。
坚强的母亲因儿子的不诚实,留下了伤心的泪水。
这与前文中的母亲形象形成了鲜明地对比,这一对比,把母亲做人行事的态度凸显了出来: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一个人不诚实。
六、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
(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
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解析: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
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
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
解析: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