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题题型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题题型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题题型及答案

第二章 单层厂房

1.某单层单跨工业厂房排架结构,跨度18m ,柱距6m ,厂房内设有1台吊车,吊车的最大轮压标准值为P max,k =110kN,最小轮压标准值为P min,k =30kN,大车轮距为4.5m 。试画出吊车梁支座反力影响线,并计算作用在排架柱上的吊车竖向荷载设计值D max 、D min 。(提示:4.1=Q γ)

2.某单层单跨厂房排架结构及其风载体型系数如题39图所示,跨度18m ,柱距6m ,h 1=2500mm,h 2=1200mm 。已知基本风压w 0=0.3kN/m 2,求作用于排架上的风荷载标准值q 1k 及W k 。(提示:①w k =0s z w μμ;②风压高度系数z μ按内插法取值,离室外地面10m 高时,z μ=1.0;离室外地面15m 高时,z μ=1.14;③柱顶以下按水平均布风载考虑,风压高度系数可按柱顶标高取值。柱顶以上按水平集中风载考虑,风压高度系数可按檐口标高取值。)

题39图(尺寸mm ,标高m )

3.某单层单跨厂房排架结构如题39图所示。A 柱与B 柱尺寸相同,在牛腿顶面上分别作用有

M max =104kN·m 及M min =58kN·m 的力矩,吊车横向水平刹车力为T=30kN 。试用剪力分配法计算各柱的柱顶剪力。(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R =

H

M

C 3+T C 5,C 3=1.30,C 5=0.70)

4.钢筋混凝土牛腿如题38图所示,牛腿宽度为400mm ,采用C30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为2.01N/mm 2),作用于牛腿顶部的竖向荷载标准值为150kN ,水平荷载标准值为70kN ,裂缝控制系数取0.65。试验算牛腿截面是否满足斜裂缝控制条件。

(提示:0

5050140h

a .bh f F F .F ,mm a tk vk hk

vk s +

???? ?

?-≤=β)

38解:由题意知:

650.=β,mm b 400=,kN F Vk 150=,kN F hk 70=,2012mm /N .f tk =, mm a 200=,mm a s 40=,mm h 500=

mm a h h s 460405000=-=-= (2分)

kN

F kN .....h a .bh f F F .vk tk vk

hk

1502197460

2005046040001215070501650505

0100=≥=+?????? ???-?=+???? ?

?

-β (3分)

故牛腿截面满足斜裂缝控制条件。 (1分)

5.某牛腿尺寸及承受的设计荷载如题40图所示。已知作用在牛腿顶部的竖向力设计值为640kN ,水平拉力设计值为100kN ,采用HRB400级钢(f y =360N/mm 2),a s =50mm 。试计算牛腿顶部所需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面积A s 。 (提示:当a <0.3h 0时,取a =0.3h 0;A s =

y

h

0y v 2.185.0f F

h f a F +)

(未注明单位:mm)

题40图

第三章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1.某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各杆线刚度的比值均为1,q=3kN/m,l =6m 。试用分层法计算

并画出顶层AB 梁的弯矩图。(提示:梁的固端弯矩为

2

ql 12

1)

39解:(1)固端弯矩

m kN ql M AB ?-=??-=-

=96312

1

12122 m kN ql M BA ?=??==

96312

1

12122 (2)分配系数 因非底层柱的相对线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9,则

5209

011

..AB -=+-

=μ (3)顶层AB 梁的A 端的弯矩

()()m kN ..M ?-=-?-+-=32405299

(4)顶层AB 梁的弯矩图如下:

2.某三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38图所示。跨号内为各杆件的相对线刚度。试用反弯点法计算梁AB的B端弯矩。(2011-10第38题、3章P102-105)

3.某两层三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39图所示。各柱线刚度均为1.0×104kN·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0.6,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0.7。试用D值法计算柱AB的B端弯矩。(提示:底层反弯点高度比为0.65)

题39图

4.三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40图所示。各柱线刚度均为1.0×104kN·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

系数为0.6,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0.7。试计算该框架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顶点侧移值。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速度计算题专项训练(无答案)

速度计算题专项 学习目标 1.会根据v = s/t 及其公式变形计算速度、路程、时间; 2.学习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良好的物理解题习惯。 学习重点 学会速度计算题的几种题型 熟练运用速度公式进行变形 知识回顾 1. 平均速度的求解 2. 平均速度探究实验 3. 本章科学方法归纳 课程精讲 题型(一)基本公式及变形公式的求解 t s v = (已知路程s 和时间t ,求速度v ) v s t = (已知路程s 和速度v ,求时间t ) vt s = (已知速度v 和时间t ,求路程s ) “解”是求解计算过程,要求写出所根据的公式,然后再将已知量代入,要带单位运算,并且将单位统一,最后得出的结果应有数值和单位。 s 、t 、v 是对同一段路程和时间而言,若题中有两个以上的不同数值的相同物理量,则要加注角标以加以区分。各组物理量的角标要相对应。 计算结果后要写出答案,并对解答过程进行检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合理。 例1: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 /s 。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 min 。那么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已知:v=1.2m/s t=15min=15 × 60s=900s .求:s 解:s=vt=1.2m/s×900s=1080m 答:上学要走的路程1080m 同步练习 1.小军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限速为50km/h 的公路上。他利用手表测得汽车每隔4s 就驶过路边一根相距50m 的电线杆。问:小军乘坐的这辆汽车是否超速? 2.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cm 长的导火线来使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 。在点火者点燃导火线后,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500m 远的安全区? 小结: 题型(二)火车过山洞问题 例题2. 一列长 360 m 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 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

经典整理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初中物理速度分类计算题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15℃)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A C 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求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9.(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求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 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跑道上OC段 长度是50米。如果他们从A点同时开始都沿A→B→C→D同向绕行,

实数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电子教案

实数计算题专题训练 (含答案)

专题一计算题训练 一.计算题 1.计算题:|﹣2|﹣(1+)0+. 2.计算题:﹣12009+4×(﹣3)2+(﹣6)÷(﹣2)3. 4 . ||﹣. 5..6.; 7.. 8. 9.计算题:. 10.(﹣2)3+(﹣3)×[(﹣4)2+2]﹣(﹣3)2÷(﹣2); 11. |﹣|+﹣ 12. ﹣12+×﹣2 13. .

14. 求x的值:9x2=121. 15. 已知,求x y的值. 16. 比较大小:﹣2,﹣(要求写过程说明) 17.求x的值:(x+10)2=16 18. . 19. 已知m<n,求+的值; 20.已知a<0,求+的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3小题) 1.计算题:|﹣2|﹣(1+)0+.

解答:解:原式=2﹣1+2, =3. 2.计算题:﹣12009+4×(﹣3)2+(﹣6)÷(﹣2) 解答:解:﹣12009+4×(﹣3)2+(﹣6)÷(﹣2), =﹣1+4×9+3, =38. 3. 4. ||﹣. 原式=14﹣11+2=5; (2)原式==﹣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 5.计算题:.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首先进行乘方运算、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原则进行乘法运算、同时进行除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即可. 解答:解:原式=﹣4+8÷(﹣8)﹣(﹣1) =﹣4﹣1﹣(﹣) =﹣5+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乘方运算,关键在于正确的去括号,认真的进行计算即可. 6.; 7.. 考点:实数的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分析:(1)注意:|﹣|=﹣; (2)注意:(π﹣2)0=1. 解答:解:(1)( = =; (2) =1﹣0.5+2 =2.5. 点评:保证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是1,注意区分是求二次方根还是三次方根.8.(精确到0.01).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统计学原理(第五版)》习题计算题答案详解 第二章 统计调查与整理 1. 见教材P402 2. 见教材P402-403 3. 见教材P403-404 第三章 综合指标 1. 见教材P432 2. %86.12270 25 232018=+++= 产量计划完成相对数 3. 所以劳动生产率计划超额%完成。 4. %22.102% 90% 92(%)(%)(%)=== 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一季度产品单位成本,未完成计划,还差%完成计划。 5. %85.011100%8% 110% 1=?++==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数;所以计划完成数实际完成数标因为,计划完成程度指%105%103= = 1.94%%94.101% 103% 105,比去年增长解得:计划完成数==()得出答案)将数值带入公式即可以计算公式, 上的方程,给大家一个很多同学都不理解也可以得出答案,鉴于(根据第三章天)。 个月零天(也即是个月零(月)也就是大约)(上年同季(月)产量达标季(月)产量超出计划完成产量 达标期完成月数计划期月数超计划提前完成时间达标期提前完成时间完成计划的时间万吨。根据公式:提前多出万吨,比计划数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二季度方法二:从第四年第三PPT PPT 6868825.8316-32070 -7354-60--3707320181718=+=+=+==+++()天完成任务。个月零 年第四季度为止提前(天),所以截止第五)(根据题意可设方程:万吨完成任务。天达到五年第二季度提前万吨。根据题意,设第万吨达到原计划,还差万吨产量之和为:季度至第五年第一季度方法一:从第四年第二6866891 -91*20)181718(1916707016918171816=++++=+++x x x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补充

一.基础计算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 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 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 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十实数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计算题 1.计算题:|﹣2|﹣(1+)0+. 2.计算题:﹣12009+4×(﹣3)2+(﹣6)÷(﹣2) 3. 4 。||﹣. 5.计算题:. 6.计算题:(1); 7 . 8.(精确到0。01). 9.计算题:. 10。(﹣2)3+(﹣3)×[(﹣4)2+2]﹣(﹣3)2÷(﹣2); 11.|﹣|+﹣ 12.﹣12+×﹣2 13..

14.求x的值:9x2=121. 15。已知,求x y的值. 16。比较大小:﹣2,﹣(要求写过程说明) 17.求x的值:(x+10)2=16 18.. 19. 已知m<n,求+的值; 20.已知a<0,求+的值.

专题一计算题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3小题) 1.计算题:|﹣2|﹣(1+)0+. 解答:解:原式=2﹣1+2, =3. 2.计算题:﹣12009+4×(﹣3)2+(﹣6)÷(﹣2) 解答:解:﹣12009+4×(﹣3)2+(﹣6)÷(﹣2), =﹣1+4×9+3, =38. 3. 4. ||﹣. 原式=14﹣11+2=5; (2)原式==﹣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 5.计算题:. 考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首先进行乘方运算、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原则进行乘法运算、同时进行除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即可.解答: 解:原式=﹣4+8÷(﹣8)﹣(﹣1) =﹣4﹣1﹣(﹣) =﹣5+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乘方运算,关键在于正确的去括号,认真的进行计算即可. 6。; 7.. 考点:实数的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分析:(1)注意:|﹣|=﹣; (2)注意:(π﹣2)0=1. 解答:解:(1)(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

第 1 页/共 12 页 1、下表是某保险公司160名推销员月销售额的分组数据。书p26 按销售额分组(千元) 人数(人) 向上累计频数 向下累计频数 12以下 6 6 160 12—14 13 19 154 14—16 29 48 141 16—18 36 84 112 18—20 25 109 76 20—22 17 126 51 22—24 14 140 34 24—26 9 149 20 26—28 7 156 11 28以上 4 160 4 合计 160 —— —— (1)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上累计频数; (2) 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各行对应的向下累计频数; (3)确定该公司月销售额的中位数。 按上限公式计算:Me=U- =18-0.22=17,78 2、某厂工人按年龄分组资料如下:p41 工人按年龄分组(岁) 工人数(人) 20以下 160 20—25 150 25—30 105 30—35 45 35—40 40 40—45 30 45以上 20 合 计 550 要求:采用简捷法计算标准差。《简捷法》 3、试根据表中的资料计算某旅游胜地2004年平均旅游人数。P50 表:某旅游胜地旅游人数 时间 2004年1月1日 4月1日 7月1日 10月1日 2005年1月1 日 旅游人数(人) 5200 5000 5200 5400 5600 4、某大学2004年在册学生人数资料如表3-6所示,试计算该大学2004年平均在册学生人数. 时间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9月1日 12月31日 在册学生人数(人) 3408 3528 3250 3590 3575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有答案)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 1、简单的求速度问题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海隧道全长5300m ,一辆小轿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 ,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长? 解:s m s m t s v /202655300=== 2、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 (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 ,求火车的行驶速度。(3)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min10s 的时间,则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解:(1)s s m m m v s s v s t 50/1240020021=+=+== (2)s m s m m t s s t s v /12101202360212=?-=-== (3)t=1min10s=70s m m s s m s vt s s s 60031070/13112=-?=-=-= 3、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解:1:23 4 2321122211221121=?=?=?=÷=s s v v s v v s v s v s t t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 解:10:956 4321122211221121=?=?=?=÷=s s t t s t t s t s t s v v 4、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 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 用3h ,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 ,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 解:s s t 8020min 12== h km h km t s v /15345111=== h km s m s m t s v /18/580400222==== 因此乙的速度大。 5、爆炸离开问题 (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 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 ,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 远的安全地带? 解:方法一:比较时间 区。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因 100/5500 t 120/8.09621222111t t s s m m v s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二:比较路程(1)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500600 600120/5s 120/8.096222111m m m s s m t v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三:比较路程(2)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9680 80100/8.0s 100/5500111222cm cm cm s s cm t v s s m m v s t <=?=?==== (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 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 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 ,求引火线的长度。 解:(分步表达)cm s s cm t v s s s m m v s t t 75150/5.0 150/46002221112=?=?=== == (综合表达) cm s m m s cm t s v t v t v s 75/4600/5.011212222=? =?=?=?= 6、追赶问题 (1)步行人的速度为1v =5km/h ,骑车人的速度为2v =15km/h ,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 ,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 解:22 222021111/15)5.0(/5 )(t h km h t h km t v s t t v t v s ?=+?∴ ?==+?=?= h t 25.0 2=∴ (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 ,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min 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 求:①乙车的速度。 ②乙车出发时距甲车多远? ③乙车追上甲车需用多长时间?④乙车追上甲车时离出发点多远? 解:(1)s m s m v v /15/105.15.112=?=?= (2)m s s m t v s 600601/10010=??=?= (3)22222021111/15)601(/10 )(t s m s t s m t v s t t v t v s ?=?+?==+?=?= s t 12 2=∴ (4)m s s s m t t v t v s 720)60112(/10)(021111=?+?=+?=?= 7、相遇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00m ,小明和小红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步行速度都是1.5m/s ,同时有一只小狗在两人之间来回奔跑,其速度为6m/s ,则小明和小红相遇时,小狗奔跑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300m=(1.5m/s+1.5m/s)×t ∴t=100s m s s m t v t v s 600100/63333=?=?=?= (2)速度都是30km/h 的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60km 时,一只鸟以60km/h 的速度离开甲车头直向乙车飞去,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间来回飞着,试问到甲乙两车车头相遇时,这只鸟共飞行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60km=(30km/h+30km/h)×t ∴t=1h

《统计学》计算题型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计算题型 (第二章)1.某车间40名工人完成生产计划百分数(%)资料如下:9065 100 102 100 104 112 120 124 98 110110 120 120 114 100 109 119 123 107 110 99 132 135 107 107 109 102 102 101 110 109 107 103 103 102 102 102 104 104 要求: (1)编制分配数列;(4分) (2)指出分组标志及其类型;(4分) (3)对该车间工人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2分) 解答: (1)

(2)分组标志:生产计划完成程度 类型:数量标志 (3)从分配数列可以看出,该计划未能完成计划的有4人,占10%,超额完成计划在10%以内的有22人,占55%,超额20%完成的有7人,占17.5%。反映该车间,该计划完成较好。 (第三章)2.2005年9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试问哪一个农贸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8分)并分析说明原因。(2分) 解答: (1)x 甲=∑∑m x m 1=24 8.41 6.36.314.24.21246.34.2?+?+?++=30/7=4.29(元) x 乙= ∑∑f xf = 1 241 8.426.344.2++?+?+?=21.6/7=3.09(元) (2)原因分析:甲市场在价格最高的C 品种成交量最高,而乙市场是在最低的价格A 品种成交量最高,根据权数越大其对应的变量值对平均数的作用越大的原理,可知甲市场平均价格趋近于C ,而乙市场平均价格却趋近于A ,所以甲市场平均价格高于乙市场平均价格。

速度计算题题型汇总5

80 南京市 60 km 甲 乙 速度计算题型汇总 一.基础计算 1. 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 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 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 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 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 声=340米/秒,V 光=3×108米/秒) 4. 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 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三、交通标志牌 1: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80”的含 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四、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1、(08中考)如图10为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 点到F 点作的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 点到D 平均速度是 m /s ,小球从D 点到F 平均速度是 m /s ,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 /s 。 五、列车时刻表问题 1、: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T31列车从济南到蚌埠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十实数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复习过程

一.计算题 1.计算题:|﹣2|﹣(1+)0+. 2.计算题:﹣12009+4×(﹣3)2+(﹣6)÷(﹣2) 3. 4 . ||﹣. 5.计算题:. 6.计算题:(1); 7 . 8. (精确到0.01). 9.计算题:. 10.(﹣2)3+(﹣3)×[(﹣4)2+2]﹣(﹣3)2÷(﹣2); 11.| ﹣|+﹣ 12. ﹣12+×﹣2 13. .

14. 求x的值:9x2=121. 15. 已知,求x y的值. 16. 比较大小:﹣2,﹣(要求写过程说明) 17.求x的值:(x+10)2=16 18. . 19. 已知m<n,求+的值; 20.已知a<0,求+的值.

专题一计算题训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3小题) 1.计算题:|﹣2|﹣(1+)0+. 解答:解:原式=2﹣1+2, =3. 2.计算题:﹣12009+4×(﹣3)2+(﹣6)÷(﹣2) 解答:解:﹣12009+4×(﹣3)2+(﹣6)÷(﹣2), =﹣1+4×9+3, =38. 3. 4. ||﹣. 原式=14﹣11+2=5; (2)原式==﹣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综合运算能力,是各地中考题中常见的计算题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绝对值等考点的运算. 5.计算题:. 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分析:首先进行乘方运算、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原则进行乘法运算、同时进行除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即可.解答: 解:原式=﹣4+8÷(﹣8)﹣(﹣1) =﹣4﹣1﹣(﹣) =﹣5+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乘方运算,关键在于正确的去括号,认真的进行计算即可. 6.; 7.. 考点:实数的运算;立方根;零指数幂;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分析:(1)注意:|﹣|=﹣; (2)注意:(π﹣2)0=1. 解答:解:(1)(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2014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某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生产率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计划执行结果仅提高4%,则劳动生产率的任务仅实现一半。(错) 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错) 3、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错) 4、正相关指的就是因素标志和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错) 5、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反映出来。(对) 6.上升或下降趋势的时间序列,季节比率大于1,表明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时,由于季.的影响使实际值高于趋势值,(对) 7.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错 8.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时,应用首尾折半的方法。( 错) 9.均数指数的计算特点是:先计算所研究对象各个项目的个体指数;然后将个体指数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总指数。( 错) 10.和样本指标均为随机变量。( 错) 11.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对) 12.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错) 13.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4.变异度指标越大,均衡性也越好。( 对) 15.于资料的限制,使综合指数的计算产生困难,就需要采用综合指数的变形公式平均数指数。( 错) 16.计量是随机变量。(对) 17.数虽然未知,但却具有唯一性。(错) 18.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19.以经常进行,所以它属于经常性调查(错) 20.样本均值来估计总体均值,最主要的原因是样本均值是可知的。()答案未 21.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错) 22.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个体的。(对) 23.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错) 24.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容是相同的。(错) 25.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标。(错) 26.标及其数值可以作为总体。(错) 27.润这一标志可以用定比尺度来测定。(错) 28.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55分,78分,82分,96分,这4个数字是数量指标。(错) 29.术学派注重对事物性质的解释,而国势学派注重数量分析。(错) 30.是统计研究现象总体数量的前提。(对) 31.析中,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分水平法和方程两种。(错) 32.数值越大,说明相关程度越高:同理,相关系数的数值越小,说明相关程度越低(对 33.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条件,而不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条件。(错) 34.度具有另外三种尺度的功能。(对) 35.民旅游意向的问卷中,“你最主要的休闲方式是什么?”,这一问题应归属于事实性问题

初二物理典型速度计算题经典分类题型之欧阳光明创编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 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 问(1)两站相距多远? (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4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m。求: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四.回声问题(时间相同) 9.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10.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实数其计算题专项训练

八年级数学实数专项训练一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全内: -8.6, 5,9, 21a a a a < <<-32,179 ,3 64,0.99,-p ,0.76 && (1)有理数集全:﹛ …﹜ ;(2)无理数集全:﹛ …﹜ ; (3)正实数集合:﹛ …﹜ ;(4)负实数集合:﹛ …﹜ ; 2.化简: (1)82 3?;(2)83 6 ′;(3)()221+;(4)()()3131+-。 3.化简 (1)72; (2)182-; (3)133 - 二、综合创新探究 4.(创新题)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关系如图2-5-1,化简a b c a b c a ---+--。 5.比较333-与3100 3 - 的大小。

6.(应用题)在一个半径为20cm 的圆形铁板上,截取一面积最大的正方形铁板作机器零件,求正方形的边(精确到0.1cm )。 7.已知,()2 340a b -+-+求a+b-2c 的值。 7-2.已知a 、b 、c 为三角形三边长,且满足()2 340a b -+-+,试判断三角 形的形状。 8.(梅州中考)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2和 1 2 B.2和12 - C.-2和2- 9.0 1 2骣琪桫.

八年级数学实数专项训练二 1.若a 是一个无理数,则1-a 是( ). A.正数 B.负数 C.无理数 D.有理数 2. 1.5-的相反数是( ). A.32 - B. 32 C.23 - D. 23 3.下列各语句中错误的个数为( ). ①最小的实数和最大的实数都不存在;②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③任何实数的平方根都是互为相反数;④若两个非负数的和为零,则这两个数都为零. A.4 B.3 C.2 D.1 4.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2-6-2,则a ,-a ,1a ,2 a 的大小关系是( ). A.21a a a a <-<< B.21a a a a -< << C. 21a a a a -< << D. 21a a a a <<<- 5.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3和52,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等于 。 6.3ab £32- 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 的相反数是39, 的绝对值是39。 7.负数a 与2的差的绝对值是 . 8.比较大小: (1)312 313; (2)23- 32- (3)23-- 32--. 9.求下列各式中的x. (1)34x -=; (2)()2 120;x --= (3)1033;x -= ()()2 4326x -=.

(完整版)统计学复习题答案

一、主要术语 描述统计 ....: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推断统计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观测数据 ....: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实验数据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异众比率 ....:非众数组的频数占总频数的比率。 四分位差 ....:也称为内距或四分间距,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 。 显著性水平 .....:假设检验中发生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 P-.值.:也称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或实测显著性水平,是根据样本观测值计算出来的概率。 拟合优度检验 ......:根据样本观测结果与原假设为真条件下期望结果的吻合程度,来检验总体是否服从某种分布。一般地,可以用于任何假设的概率分布。 独立性检验 .....: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多个总体比例差异检验 ..........:检验多个总体比例是否都相等。 消费者物价指数 .......:又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 .......:反映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一种相对数。 股票价格指数 ......: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 二.简答和计算P41—P42: 2.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的特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和整群抽样。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方便抽样、定额抽样、立意抽样、滚雪球抽样和空间抽样。 2.6你认为应当如何控制调查中的回答误差? 回答误差是指被调查者接受调查时给出的答案与实际不符。导致回答误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有理解误差、记忆误差及意识误差。 调查一方在调查时可协助被调查者一方共同完成调查,被调查方不了解的调查方可帮助解释、阐明,这样可减少误差。 2.7怎样减少无回答?请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你所考虑到的减少无回答的具体措施。 可通过优选与培训采访人员、加强调查队伍管理、准确定位调查对象、保证问卷的送达率等加以预防,采取物质奖励、消除疑虑、提前告知和事中提醒等加以控制,采用多次访问、替换被调查单位、随机化回答技术等方法来降低无回答率。 2.8如何设计调查方案? 第一步:确定调查目的 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第三步: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第四步:调查表格和问卷的设计 第五步: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等

有关速度的计算题

有关速度的计算题 一.列车过桥问题(注意列车通过路程要加上列车的长) 例:一座桥全长6.89Km,江面正桥长为1570m,一列长为11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120s,则火车速度是多少m/s?火车通过全桥需用多长时间? 练习: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匀速通过长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的的速度通过一座桥时,所用时间为24s,求桥的长度。 二.爆破安全逃离问题 例: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m/s,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问: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的安全区?(要求至少用三种方法解) 练习: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50m处的树洞奔逃,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 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通过计算回答野兔能否安全逃进树洞(要求两种解法,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三.测距离问题 例:向月球发射的无线电波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求月球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练习1:长铁轨的一端打击一下后,在另一端先后间隔2秒钟听到两次声音,求这长铁轨的长度。(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米/秒) 练习2:以10m/s的速度向前行使的某车司机向山崖按了一下喇叭,经过了2.5s他听见了回声,问鸣笛时汽车离山崖有多远? 四.追赶问题 例:步行的人速度为5Km/h,骑车人的速度为15km/h,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则骑车人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这时骑车人距出发地多远? 练习1:A、B两地相距72公里,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运动速度为18千米/时,当汽车出发2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也从A地出发追赶汽车,并同时到达B地,求摩托车的速度。

统计学计算题答案(课后)

9. (1)工人日产量平均数: 45 60 55 140 65 260 75 150 85 50 660 =64.85(件 / 人) (2)通过观察得知,日产量的工人数最多为 260人,对应的分组为 60~70,则众数在60~70这一组中,则众数的取值范围在 60~70 之间。 利用下限公式计算众数: n x f i i i 1 n f i i 1 众数M ° (f m f m 1 )

=65.22 (件) (3)首先进行向上累计,计算出各组的累计频数: 10.(1)全距 只=最大的标志值一最小的标志值 =95—55=40 x f ⑵平均日装配部件数x ―」 55 4 65 12 75 24 85 6 95 4 50 =73.8 (个) n _ X i x f i i 1 n 260 140 (260 140 (260 15C) (70 60) 660 1 2 330.5 比较各组的累计频数和 330.5,确定中位数在60~70这一组 利用下限公式计算中位数: ~~2- S m 1 M e L 壬 60 660 200 2 (70 60) 65(件) 260 ⑷分析:由于x M e M o , 所以该数列的分布状态为左偏。 平均差 A.D

f i i 1 |55 73.8 4 |65 73.8| 12 |75 73.8| 24 |85 73.8 6 |95 73.8 4 4 12 24 6 4 =7.232 (件)

⑷标准差系数V -100% x 9.93 73.8 13.46% X i f i 30 4 50 25 70 84 90 126 110 28 267 =81.16 (件) 乙企业的平均日产量X 乙 xf j 30 2 50 8 70 30 90 42 110 18 2 (X i X) f i i 1 n f i i 1 2 2 2 2 2 (55 73.8) 4 (65 73.8) 12 (75 73.8) 24 (85 73.8) 6 (95 73.8) 4 ⑶方差 4 12 24 6 4 =98.56 (个) 标准差 n (x x)2 f i i 1 n 、、98.56 9.93(件) 13. 甲企业的平均日产量x 甲

27871统计基础计算题题型练习

27871统计基础计算题题型练习 例1、某金属制品厂当日从各地金属材料市场购进铜锭资料如下表:P55 计算这批钢锭的平均价格。 解: 吨) (元/86.431423 .13573800 42800 171200 432001296004250011900044000154000171200129600119000154000== + +++++= ??? ? ??= ∑∑i i i x m m x 答:~~~~~~ 例2、某厂三个车间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第一车间实际产量为200件,完成计划95%;第二车间实际产量280件,完成计划100%;第三车间实际产量650件,完成计划105%。试问这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多少? P55(08.4) 解:x = i i i m m x ?? ?? ? ∑∑=05 .1650128095.0200 650280200++++=048.619280526.210 650280200++++=574.1109 1130=101.84% 答:该厂三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101.84%。 例3 试据以计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算术平均数: )(39.40788 35850 元== = ∑∑f f x x i i ;)(8.4075032 392884002 :1元中位数=?-+=?-+=-∑i f S f L M m m e P65

)(9.41250)932()2432(24 32400)()(:1110元众数=?-+--+=?-+--+ =+--i f f f f f f L M P64 () %24.16%10039.40716 .66%100);(16.668887.3851982 =?=?=== -= ∑∑x V f f x x i i σσ元 P69-70答:~~~~~~` 确定哪一种品种值得推广,为什么? ()%05.1150027 .55);/(27.55515275);(5005 25002 ===== -= === ∑∑∑∑x V f f x x f f x x i i i i σσ甲甲甲 亩公斤公斤 () %81.752062 .40);/(62.4069900);(52063120 2 ===== -= ===∑∑∑ ∑x V f f x x f f x x i i i i σσ乙乙乙亩公斤公斤 (3)∵V 甲>V 乙,∴乙品种值得推广,说明乙品种的产量不仅较高,而且产量较稳定。 例1 2005年年末定额流动资金占用额为440万元,根据上表资料计算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 试计算:(1)上半年平均占用额;(2)下半年平均占用额;(3)全年平均占用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