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车交接表
抢救车管理相关制度与要求

急救车抢救物品的管理制度1、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和保养,并熟练使用。
2、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3、急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到更换位置。
4、各班人员要熟悉急救车备用的药品、物品、仪器的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5、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一律不准外借。
6、保持急救车清洁整齐,用后及时补充,如因药局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本上说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病人用药。
7、急救车内药品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8、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和仪器,设立专门抢救药品物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仪器名称、剂量、规格、数量、有效期,账物必须完全相符,每班交接并签全名。
9、实行药品及物品有效期预警制度,设置急救车药品、必备物品一览表,表内标明抢救车内的所有物品、药品名称、基数、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护士在检查药品时,如发现即将过期药品,即在相应位置内用笔写:“*”,以提示在有效期前优先使用,在检查一次性医疗物品时,同样使用此方法。
10、放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标签应完整、清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有效期等均应与外包装一致,药品剂量不一致,不允许放在同一药盒内。
11、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用药记录本,并保留空安甑,以备查对。
12、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每周清点核查并双人核查。
13、护士长和质控员按时检查急救车交接班情况,每周检查一次并签名。
抢救车管理制度说明1、各种特殊抢救药品、物品在统一规定基础上可根据科室实际增加,且制定成卡片报护理部备案。
2、请各科室按《抢救车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必须做到五定: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抢救车管理及抢救药品知识 PPT

适应症:治疗心源性或感染性休克、完全性房室
传导阻滞、心搏骤停。
用法:静脉滴注、心腔内注射
不良反应:常见口咽发干、心悸不安
10
阿托品(0.5mg/支)
药理作用 :为阻滞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解除平滑肌痉挛
(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抑制腺体分泌;加 快心率、扩张支气管;扩瞳、升高眼压。
14
多巴胺(20mg/支)
药理作用 : 1 .小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0.5-2μg/㎏),使肾及肠系膜血
管扩张,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 2 .小到中等剂量(每分钟按体重2-10μg/ ㎏),使心肌收缩力及
心搏量增加,收缩压升高。 3 .大剂量时(每分钟按体重大于10μg/㎏),使周围血管阻力增
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反而减少。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
(2ml)
50%葡萄 异丙肾上 去乙酰
糖
腺素
毛花苷
20ml×3支 1mg×4支 0.4mg×4
(2ml)
支(2ml)
呋塞米
20mg×4支 (2ml)
地塞米松 重酒石酸
间羟胺
5mg×4支 10mg×4支
(1ml)
(1ml)
氨茶碱 异丙嗪 地西泮
0.25×3支 25mg×4支 10mg×4
(10ml) (1ml)
2.高血压 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 4.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 5.稀释性低钠血症 。 6.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SIADH) 7.急性药物毒物中毒
19
呋塞米(20mg×4支)
用法 :静脉注射 静脉滴注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静 滴)
不良反应: 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见体位性低血压、休克、 电解质紊乱以及与此相关的口渴、乏力、肌肉酸痛、 心律失常等。
《抢救车管理制度》

《抢救车管理制度》一、凡抢救药品、物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保持一定的基数,编号排列,每班按基数本清点药品、物品,并做好记录,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账物相符,保证随时应用。
二、建立抢救车物资及药品交接本,放于抢救车旁,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并按要求认真填写数量。
三、抢救车内物资及药品必须完备,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
四、建立抢救车药品、物品平面示意图,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抢救药品和物品;建立抢救车药品批号登记表,对于有效期低于3个月的药物,用红色标识做好标志,确保先进先用。
五、抢救必备物品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完好率达到100%。
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抢救药品齐全,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
每个药盒内只能放置一种药品,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
七、各科室抢救车内的抢救药品按要求统一配备,抢救药品、物品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及时交班,在交班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八、抢救车检查内容:药品:贮存条件是否合适,数量、规格等是否与抢救药品登记本上所列的相符,是否过期、变质、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物品: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期,是否属于完好备用状态。
应急灯、除颤仪是否处于备用状态,并进行测试检查性能完好状态。
第二篇:抢救车管理制度1、抢救车物品一律不外借。
2、抢救车内物资及药品由各楼层护士长和值班护士负责管理。
3、建立抢救车物资及药品交接班本,并按要求认真核对填写数量后值班护士签名。
4、抢救物资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定时检查,抢救药品在失效前1个月到药房更换。
5、抢救结束后,由当班护士对各种抢救药品、器械进行及时清点,由护士长和值班护士补充、核对后签名。
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

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引言概述: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用于记录急救药品的使用情况和交接班的信息。
它不仅可以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能保障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分五个部分详细阐述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的重要性、内容要点、填写方法、保管措施和使用注意事项。
一、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的重要性:1.1 提高急救工作效率: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可以记录每次急救药品的使用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使用时间等信息。
这样,在交接班时,医护人员可以快速了解当前药品的库存情况,及时补充不足,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
1.2 保障患者安全: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可以记录每次使用药品的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病情等。
这样,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根据登记本的信息,及时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重复用药或药物过敏等问题,保障患者的安全。
1.3 提供数据支持: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可以记录每次使用药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使用目的、剂量、途径等。
这些数据可以为医疗机构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为急救药品的研发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二、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的内容要点:2.1 药品信息:登记本应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以便医护人员快速了解药品的基本情况。
2.2 使用情况:登记本应记录每次使用药品的时间、用途、剂量等信息,以便医护人员了解药品的使用情况。
2.3 患者信息:登记本应记录每次使用药品的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病情等,以便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
三、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的填写方法:3.1 填写规范:填写登记本时,医护人员应遵循统一的填写规范,包括书写清晰、准确、完整等要求,以便后续的查阅和使用。
3.2 实时更新:登记本应及时更新,记录每次使用药品的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3 核对确认:填写完成后,登记本应由交接班的医护人员进行核对确认,确保信息的正确性。
四、急救药品交接班登记本的保管措施:4.1 安全存放:登记本应存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丢失和损坏,同时要保证登记本的机密性,防止未授权人员查阅。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

《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1.抢救车内药品(毒麻药)、物品、液体及卫生,由治疗班护士专人负责,要严格执行抢救车药品物品管理制度,治疗班护士换班时要严格交接抢救车内药品(毒麻药)液体并登记,交接人双方签字。
2.负责人要定期清点、检查药品的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质、过期、标签模糊不得使用。
3.抢救车内药品(毒麻药)、物品、液体使用后及时补充,补充后不同批号的药品(毒麻药)、物品、液体及时登记。
有效期小于3个月的挂警示卡标识,提示使用距有效期小于1个月的药品,要立即更换或销毁并记录。
各班认真交接抢救车内的药品、物品不得丢失,当班护士用后及时清理、消毒、补充。
4.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当班护士应与医生再重复一次,无误后方可执行,防止发生差错。
抢救病人时所有用过的药品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5.治疗班护士每周对抢救车内药品(毒麻药)、物品、液体的质量及有效期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记录并签字。
6.治疗班协助督促总务班更换无菌物品,定期清理抢救车内卫生。
7.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器械不经护士长同意一律不得外借,否则后果自负。
8.治疗班交接前彻底清点,检查治疗柜内所有注射药品(药柜内所剩药品)特别应对药品有效期进行检查,以免药品积压过期,同时将抢救车内所要一次性物品,液体彻底更换,并做好记录。
9.质检员每周对抢救车内药品(毒麻药)、物品、液体仔细检查,做好记录,并签字。
10.护士长不定期进行质控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整改。
第二篇:抢救车管理规范、抢救物品管理制度抢救车管理规范一、抢救车由办公室护士专人管理。
二、每月护士长与办公室护士至少大查对并双签字一次。
三、每次使用后及时补充药物及抢救物质,保持完好备用状态,经双人查对后签字并将封条规范粘贴。
四、抢救物质仅限抢救时使用。
五、抢救车禁止放任何物品。
六、抢救车定点放置。
天愿医院抢救物品管理制度1.建立急救车药品、物品基数本。
抢救药品、物品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

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1. 问题背景抢救车是医院中用于紧急救治的工具,交接班记录是医护人员在交接班时记录抢救车使用情况的重要文件。
然而,近期发现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的情况,这对于医院管理和患者安全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就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影响与风险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可能导致以下问题和风险: - 信息传递不畅:交接班记录是医护人员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未填写记录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后续医护人员对患者情况了解不清,无法做出正确的抢救决策。
- 责任不明确:未填写交接班记录可能导致责任不明确,当出现问题或纠纷时,无法追溯责任,给医院管理带来困扰。
- 患者安全受损: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可能导致患者的安全受到威胁,例如未及时更换消耗品、未记录用药情况等,都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3. 原因分析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 工作繁忙:医院急诊工作繁忙,医护人员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填写交接班记录。
- 缺乏意识:部分医护人员没有意识到交接班记录的重要性,认为抢救车使用情况可以口头交流,没有必要书面记录。
- 文化氛围:部分医院管理层对交接班记录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导致医护人员对填写记录缺乏积极性。
- 缺乏规范与培训:医院可能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和培训计划,导致医护人员对填写交接班记录的方式和内容不清楚。
4.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4.1 加强宣传与培训 - 宣传交接班记录的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
可以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向医护人员传达相关信息,强调填写记录的必要性和好处。
-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单等,张贴在医院相关区域,提醒医护人员填写交接班记录。
- 定期组织培训,向医护人员介绍填写记录的方法和要求,解答他们的疑问。
4.2 建立规范与监督机制•制定明确的交接班记录规范,明确填写的内容、格式和要求,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

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
抢救车未填写交接班记录是一种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交接班记录对于保障患者的连续护理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确保接班的医护人员了解前一班次的情况和病情变化。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确保抢救车的交接班记录得到填写:
1. 意识提高:将交接班记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传达给所有参与交接班的医护人员,让他们理解填写记录的重要性。
2. 规定强制填写:由医院或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强制填写交接班记录的规定,以确保每一次交接班都会填写记录,并记录抢救车的重要信息。
3. 提供培训:为医护人员提供培训,教授他们如何填写交接班记录,以及记录的内容和格式。
4. 提供方便的记录表格:为医护人员提供方便填写的交接班记录表格,使他们能够准确和便捷地记录信息。
5. 在抢救车上设置提示:将填写交接班记录的重要性提醒放置在抢救车上,以及提醒医护人员在交接班前检查是否填写了记录。
6. 建立责任制:将填写交接班记录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之一,确保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有责任填写记录。
7. 审查和监督:设立相应的审查和监督机制,对填写记录进行
定期检查和审查,以确保交接班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以确保抢救车的交接班记录能够得到及时填写。
然而,最佳的解决方案可能因具体情况而异,最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的流程和措施。
抢救车的使用流程

抢救车的使用流程抢救车是一种专门用于抢救病患的急诊车辆,通常装备有各种急救设备和药品,能够在急诊情况下快速到达现场,并为患者提供紧急医疗救治。
以下是抢救车的使用流程。
第一步:接警与调度3.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出动抢救车并调度具体车辆。
第二步:出车准备1.抢救车上的医生和护士需要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隔离衣等。
2.检查车辆的燃油、轮胎、车灯和警示灯等是否正常,确保车辆可以正常行驶。
3.确保车内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完好无损,比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氧气瓶、注射器等。
第三步:快速到达现场2.驾驶员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并尽力减少行车时间,以确保快速到达现场。
第四步:现场急救1.抵达现场后,医生和护士需要第一时间与现场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情况和目前的急救措施。
2.医生和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立即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比如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止血等。
3.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重要的医疗数据,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第五步:转运和后续处理2.抢救车上的医生和护士需要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继续接受必要的治疗。
3.抢救车到达医院后,医生和护士需要与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并将患者的病情和急救过程进行交接。
4.医生和护士需要填写必要的医疗文件和报告,并将患者的详细信息和治疗记录保存好。
以上就是抢救车的使用流程。
抢救车在急救抢救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供紧急救治和抢救设备支持,提高救治成功率。
抢救车的使用需要医生和护士具备丰富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流程操作,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