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个接一个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个接一个》人教部编版

2.教学难点
-生字词的记忆与书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记忆和书写生字词是一项挑战,尤其是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区分。
-句型的灵活运用:学生在理解“一个接一个”的句型后,难以将其灵活运用于不同的语境中。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个接一个》这一课的内容。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和创造力是非常惊人的。他们在学习生字词和句型时,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热情,尤其是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大家都能积极参与,互相学习。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授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一个接一个”的概念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为此,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举例和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这个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接一个”的概念。它是一种顺序排列的方式,也可以表示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排队、玩游戏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故事中的主人公在玩游戏时,就是一个接一个地轮着来。这个案例展示了“一个接一个”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学会生字词“一”、“个”、“接”、“一”等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这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句型应用:掌握“一个接一个”的句型,并能将其应用于口语表达中,这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3篇2024〖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接、再”等12个生字和单耳旁1个偏旁,读准多音字“觉”的字音,会写“各、种”等5个字,会写词语“各种各样”“伙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我”的快乐和心情变化。
3.体会诗歌的童趣,初步体会生活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我”的快乐和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童趣,初步体会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名字叫作《一个接一个》,出自日本作家金子美铃。
什么是一个接一个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预设:一个连着一个,一个挨着一个2.不错,一个接一个就是事物一个连着一个,一个挨着一个。
诗中什么事物一个接一个呢?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板书:一个接一个)3.学习“接”字:小手拉在一起就是“接”,所以“接”是“提手旁”。
同学们谁来给它组个词?预设:接力、接送、迎接……4.请多位同学读课题。
点拨:刚才这几位同学就是在“一个接一个”地读课题。
设计意图: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思考,引导其理解课题的大概意思。
再顺势进行“接”字的教学,借助偏旁加深理解、帮助识记。
二、整体感知1.听读任务认真听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2.集中识字小朋友们读得真有感情!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生字学会吧。
(1)出示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
jiào zài zuò gè zhǒng yàng huǒ bàn què yě qù zhè睡觉再做各种样伙伴却也有趣这样点拨:第一小节。
①指名读第一小节,教师随机正音。
②教学多音字“觉”。
指名学生读一读词语“感觉”。
辨一辨。
引导学生理解“觉”表示睡眠的意思时读“jiào”,如“睡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个接一个》教案范文共三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一个接一个》教案范文【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过、各、种、样、伙、伴、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13个生字,学会“过、各、种、样、伙、伴、这”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啊?生:做游戏、看电视……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
(板书课题:一个接一个)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孩子做了什么事情?(踩影子、做梦、跳房子、上课)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课前准备:生字,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指名分段朗读。
二、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课文。
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四个)2、学生自由读课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一个接一个》教案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一個接一個》教案篇一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接、再、做”等12個生字,學習破音字“覺”。
2、借助插圖和朗讀,讀懂詩歌第1,2節。
3、感受“我”的心情變化,體會“我”的快樂。
教學過程:一、從“接”引出題目1、用小朋友排隊理解“接”。
2、跟老師一起書空課題。
3、學習生字“接”:小手拉在一起就是“接”,所以“接”是提手旁。
4、指導讀好課題。
設計意圖:“接”字的教學結合在揭題中,比較及時,借助偏旁幫助識記,效果明顯。
二、初讀課文,讀准生字詞1、自由讀小詩,把詩讀正確,讀通順。
2、檢查生字詞。
拼讀破音字,並組詞:“覺”分別讀睡覺(jiào)、感覺(jué)3、讀通句子。
出示:句子1:不過,回家睡著了,倒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呢!句子2:正和小夥伴們/玩著跳房子,操場上/卻響起了上課鈴聲。
4、再一次讀整首詩。
設計意圖:本文中的長句子比較多,學生朗讀有困難。
教師在初讀檢查時,將指導的重心放在本課長句子的朗讀上,借助停頓符號的出示,幫助學生將長長的句子讀正確、讀通順,為之後的讀文感悟掃清障礙。
三、引導學習第2節,感受心情的變化1、自由朗讀第1節小詩,圈圈第1節共幾句話。
2、學習第1句。
(1)讀詩歌,想畫面。
讓學生說說,讀著讀著,仿佛看到了什麼?聽到什麼?(2)想像心情,在黑板上畫一個笑臉。
朗讀句子。
3、學習第2句。
(1)借助插圖,體會心情:和小夥伴玩得正開心呢,這時候大人喊你回家睡覺,你心裏會想什麼?學生可以談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讀文中的句子。
出示句子:唉,我好想再多玩一會兒啊。
(2)隨機學習生字“再”:指的是第二次,如,“再見、再來”等。
(3)根據學生的回答,畫一張哭臉。
(4)朗讀句子,指導讀好“唉、啊”。
設計意圖:結合自己的感受談,目的是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理解文中人物的心情,引發共鳴,為幫助讀好句子作鋪墊。
4、學習第3句。
(1)教師引讀第3句:不過……學生接讀:回家睡著了,倒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夢呢!(2)學習“夢”字。
《一个接一个》教案

《一个接一个》教案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能说一说你们爱玩的游戏有什么吗?(展示图片)你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玩游戏很快乐,其实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很多,可谓“一个接一个”。
(板书课题)2.认读“接”:同学们小手拉在一起,一个连着一个就是“一个接一个”,所以“接”是提手旁。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一进入课堂我就应用文中插图,并播放游戏视频,直接导入新课,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语文要素】1.请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生词,认识生字。
睡觉再做梦各种各样伙伴却也有趣这么注意读准平舌音“再”和“做梦”的“做”,翘舌音“各种各样”的“种”和“这么”的“这”。
(1)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2)开火车读。
3.趣味识字。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却、种、样、趣”。
去+()=却中+()=种羊+()=样取+()=趣①认识新部首“卩”。
②“趣”:半包围结构,“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字。
(2)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还有什么好办法识记其他字。
①“伙、伴”:左右结构,亻+火=伙,亻+半=伴。
②“接”:左边“扌”,右边“立”下一个“女”字,组成“接”。
③“过”:走寸了,就“过”。
“这”:斯斯文文走到这。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既能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识记,又能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三、书写生字。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
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指导书写。
(1)“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横折折撇”。
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个折要写短小一点,平捺要写得舒展。
观察占格:里面的“寸、文”比走之高,稍微写到竖中线左面一点,离走之的距离适中、均匀。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个接一个_人教(部编版)

3.一个接一个“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教学目标:“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卩”旁,一个笔画“横折折撇”。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3一个接一个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教学重点】认识“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等13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生活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学情分析】本课是一首儿童诗。
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个接一个》名师教学设计、向上的生活态度。
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教学准备】字卡,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交谈,引入新课1.师生交谈你每天都做过哪些事?大家一块讨论讨论。
比如:吃饭、睡觉、做游戏……这些事情当中,哪些是你喜欢做的?哪些是你不喜欢做的?哪些是一开始喜欢,一会儿之后又不喜欢了?哪些事情是你一开始不喜欢,一会儿之后又喜欢了?2.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诗,写的就是我们小朋友的事情,诗的题目叫做《一个接一个》。
听老师读一遍,说说小诗人这一天当中都是做了哪些事情?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出示带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这些字刚才老师读的时候你注意到了吗?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出来吧。
(1)自由读。
(2)个别读。
(3)齐读。
(4)讨论识字方法。
2.出示去掉音节的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1)开火车读。
(2)齐读。
3.出示词语:月夜影子回家睡觉各种各样起床学校伙伴开心上课铃操场有趣快乐老师讲故事(1)自由读。
(2)指名读。
三、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过伙伴各样。
2.认识偏旁部首:单耳旁和走之旁及其写法。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3 《一个接一个》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3 《一个接一个》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一个接一个》,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并正确书写相关生字。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流利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发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材准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课文《一个接一个》。
•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其他准备:动物卡片、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教具引入动物相关话题,引起学生兴趣。
2.让学生猜测课文内容与动物有关,引导学生联想。
第二步:学习1.朗读课文《一个接一个》,教师讲解课文中生字词的意义。
2.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学生齐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流畅度。
第三步:巩固1.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
2.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情节的理解。
第四步:拓展1.给学生出示动物卡片,让学生围绕动物展开自由讨论。
2.引导学生发表关于爱护动物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一个接一个》的课文。
2.完成相关练习册上的习题,包括生字笔记和操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课文《一个接一个》展开,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后续教学可以结合相关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爱护动物的认识。
以上为《一个接一个》语文教案设计,希望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获得知识的收获并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接一个
【教学目标】
1.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
认识多音字“觉”、偏旁“卩”和笔画“”。
2.学习并能熟练书写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说说自己和“我”的相似经历。
【教学重点】认读和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说说自己和“我”的相似经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准备】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
3.认识多音字“觉”、偏旁“卩”和笔画“”。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师:当你正兴冲冲地做着一件事的时候,突然另一件事情出现把你打断了,这时候你的心里是什么感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一个接一个》。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对照课文注意听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练读。
(3)教师请一两个学生起来朗读,并给予评价。
(4)学生说一说,读完课文对哪些字词有深刻的印象。
2.指导认读生字。
(1)教师出示生字“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的带拼音的卡片,逐一示范朗读。
(2)教师让学生齐读生字,并开“小火车”认读。
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3)教师遮掉字的拼音,检查学生的认读效果。
(4)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觉”。
3.指导书写生字。
(1)教师逐一分析每个字的特点:“各”是上下结构,书写时先上后下;“种、
样、伙、伴”是左右结构,书写时先左后右;“过、这”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右上,后写“辶”。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笔画顺序。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生字的字义,帮助记忆字形。
(4)学生自主练习书写。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5)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偏旁“卩”和笔画“”。
三、课堂小结
1.学生开“小火车”读生字。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互相比一比谁写得更好。
板书设计
3 一个接一个
过各种样伙伴这
课时作业
一、我会用“”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种( zǒng zhǒng )趣(qǜ qù)各( gé gè)却( què q üè)
二、我能回家把课文《一个接一个》大声朗读给家人听。
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相似经历。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生字?大家还记得怎么读或写吗?现在老师请 5 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听写,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写完后对照课本看看有没有错误。
二、复习旧知
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一遍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学生开“小火车”认读生字。
2.学生分成 4 个小组,每组朗读一节。
三、探究新知
1.学习第一小节。
(1)这一小节讲了什么?(“我”正在玩,大人叫“我”回家睡觉)
(2)师:从这一小节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
生:开始“我”有点失落,还想多玩一会儿,后来想一想,觉得回家睡觉也挺好,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
2.学习第二小节。
(1)这一小节讲了什么?(“我”正做着好梦,大人叫“我”起床上学)(2)师:“我”的心情又是怎么变化的?
生:“我”一开始希望不要起床上学,但是想到去了学校能见到小伙伴,又觉得很开心。
3.学习第三小节。
(1)这一小节讲了什么?(“我”正在和小伙伴们玩耍,上课铃声却响了)(2)师:“我”的心情又是怎么变化的?
生:“我”希望不要上课,但是想到能听老师讲故事又觉得很快乐很有趣。
4.说话训练。
(1)师:这三小节内容,写了“我”的三次经历。
同学们也看出来了“我”每次的心情变化。
那谁可以说说作者在每节中,是怎么自然地写出“我”的心情转折的吗?找找关键字词。
生:正……就……,唉……,不过……,正……又……,要是……就好了,正……却……。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些关键词。
(2)师:“不过”是表示转折的词,也就是前面正在做什么,后面突然转变了。
“唉”在这里是语气词,表明“我”在叹气,表现了“我”有点失落的、可惜的心情。
(3)教师请学生尝试用“正……就……,唉……,要是……就好了,不过……”等这些关键词,说一说自己和“我”的相似经历。
学生先分组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起来说一说,最后大家评一评谁说得最好。
四、课堂小结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指名谈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3 一个接一个
正……就……,唉……,不过……,正……又……,要是……就好了,正……
却……
课时作业
一、我会组词。
伙(伙伴)种(各种各样)这(这个)各(各自)
二、我会用“不过”造句。
我正打算出去玩,妈妈突然叫我和她一起去外婆家,我有点失落,不过听外婆讲故事也
是很有趣的。
【资料链接】
金子美铃(1903—1930),是日本童谣诗人。
《向着明亮那方》是金子美玲的一本童谣集,分为“夏”“秋”“春”“冬”“心”“梦”六卷,并配有精美、温馨的彩绘插图。
金子美铃善于描写人与自然界中的令人感动的图像和声音,以细腻纯真的语言传递生命的乐章,给人以梦的视野和心灵的顿悟。
教学反思
《一个接一个》是一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所以在教学时我积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曾经有过的相似经历和感受来学习,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除了学习字词和朗读以外,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所以本课也设计了“说话训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说自己的经历,在全班同学面前自信、清晰地表达,从而锻炼其胆量,提高其表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