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桥梁顶推综述

合集下载

桥梁顶推法施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桥梁顶推法施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总477期2018年第27期(9月 下)0 引言对桥梁顶推法而言,其无论是从施工基本条件、工艺技术要求上,还是施工控制上,都和现有且应用较为成熟的悬臂法、支架法与转体法有明显不同,因该方法原理较为特殊,所以对其进行的施工研究同样和其它方法不同。

目前,在桥梁工程数量及规模都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逐渐关注这种施工方法,为更好地利用该方法,发挥其应有效果,有必要对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

1 桥梁顶推法现状与发展顶推法思路源于纵向拖拉施工方法,在当前的顶推法施工过程中,将卷扬机滑车组替换为千斤顶,将滚筒替换为板式滑动机构,通过这样的改进,顶推能力及精度均有所提升,从而使其更好的用于桥梁建设。

顶推法施工开始前,需要先在纵轴一段搭设顶推平台,然后根据标高要求使梁体相连成一个整体,再通过滑动机构及千斤顶使梁体到达另外一端,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分段预制施工,连续实施顶推,在梁体整体顶推到指定位置且落梁以后,结束施工。

事实上,拖拉法与顶推法存在一定差别,而为了便于描述分析,大多将近年来兴起的步履式方法及传统拖拉法称作顶推法。

我国在70年代末期首次采用顶推法,然后又在其它工程中取得成功。

到80年代,该方法在铁路桥梁领域的应用出现停滞,发展方向也因此转变为公路桥梁,接着在四川、广东、广西和黑龙江等地大规模应用。

发展至90年代时,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下,该方法正是进入全新发展时期[1]。

2 桥梁顶推法施工控制2.1 上部结构施工对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进行施工控制的目的在于保证梁体自身应力与线形和工程设计之间的偏差处在允许限度之内。

其中,梁体应力采用粘贴应变器等方法进行监测,在实际作业中,大多以梁体应力与墩顶位移双控为主,有效提高结构施工准确性和安全性。

无论钢筋混凝土箱梁还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其应变器都必须采用埋入式,而钢箱梁应采用粘贴式应变器,具体位置相同,为腹板底部与顶部[2]。

成桥时,梁体所有性能指标都应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梁体的线形控制也是需要重视的目标,除了对外观、舒适度有直接影响,还决定了结构受力。

桥梁顶推法施工

桥梁顶推法施工

05
桥梁顶推法施工安全与环 保
安全措施
安全教育培训
对所有参与桥梁顶推法施工 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循安全操 作规程。
安全防护设备
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 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 眼镜、手套等,确保他们在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 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 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 安全可控。
桥梁顶推法施工
目录
• 桥梁顶推法施工概述 • 桥梁顶推法施工流程 • 桥梁顶推法施工技术 • 桥梁顶推法施工质量控制
目录
• 桥梁顶推法施工安全与环保 • 桥梁顶推法施定义与特点
定义
桥梁顶推法施工是一种将预制桥梁段 在后台预制好后,通过千斤顶等设备 沿桥墩下滑或水平推送,直至完成全 桥拼装的施工方法。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并进 行调整。
03
桥梁顶推法施工技术
顶推设备
千斤顶
用于提供顶推力,通常安装在主梁的 下方,通过液压系统进行控制。
滑板和滑动装置
滑板放置在预制梁段底部,滑动装置 放置在滑板和梁段之间,起到减小摩 擦的作用。
导向装置
用于控制梁段的顶推方向,确保施工 精度。
XX高架桥顶推施工案例
总结词:技术创新
详细描述:XX高架桥在顶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多项技术创新,如新型的顶推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和质量。
XX大型桥梁顶推施工案例
总结词:复杂环境
详细描述:XX大型桥梁位于复杂的环境中,施工难度较大。通过采用顶推法施工,有效解决了施工难 题,并保证了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概述顶推法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概述顶推法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概述顶推法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顶推法(也称为悬浇法、顶押法)是一种常用的桥梁施工方法,适用于特殊地形或空间限制的工程项目。

在桥梁工程中,顶推法主要用于建设大跨度、高架或悬索桥等工程类型。

本文将从顶推法的原理及步骤、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概述。

顶推法是利用临时悬挂系统,将桥梁的梁体部分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

这种推进方法是通过布置在桥墩上方的临时支架,将梁体抬升并推进到新建的临时桥墩或已建好的桥墩上。

推进过程中,梁体通常会被分成几个段,并利用临时钢梁将这些段连接起来。

在顶推法施工中,需要准备以下设备:1.顶推机:用于推动梁体向前施工,可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型号。

2.千斤顶:用于抬升梁体,在顶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支持。

3.临时支架:用于悬挂梁体并抬升,可采用吊车和临时支架组合的方式。

4.梁体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和固定梁体的各个段,通常由临时钢梁组成。

在顶推法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现场准备:确定施工区域,清理地面,安装临时支架和钢梁。

2.梁体分段:根据设计要求,将整个梁体划分成适当的段,并进行编号。

3.梁体预制:根据设计图纸,对每个段的梁体进行预制,并进行质量检验。

4.安装临时支架:根据设计要求,利用吊车等设备将临时支架安装在桥墩上方。

5.安装千斤顶:将千斤顶安装在梁体和临时支架之间,以支撑梁体并提供必要的推力。

6.推进梁体:利用顶推机,将梁体逐段推进到新建的临时桥墩或已建好的桥墩上。

7.连接梁体:在梁体段之间安装临时钢梁,以确保梁体连接紧固。

在顶推法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质量控制:对梁体的预制和质量检验需严格执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2.施工过程监控:监测梁体和临时支架的变形和位移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3.施工顺序安排:合理安排梁体的推进顺序,避免造成不平衡和不稳定。

4.施工现场管理:严格遵守现场管理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秩序。

总之,顶推法是在桥梁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特殊地形和空间限制的项目。

桥梁顶推技术方案

桥梁顶推技术方案

桥梁顶推技术方案一、工程概述。

咱们要修的这座桥啊,可有点特别。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拼图块,得通过顶推技术把它精准地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这座桥大概有[X]米长,所处的位置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有河流、有高低不平的地势,常规的建桥方法不太好搞,所以顶推技术就闪亮登场啦。

二、顶推技术原理。

1. 基本概念。

简单说呢,顶推技术就像是在推一个超级大的积木。

我们在桥梁的一端或者两端设置一些顶推装置,这些装置就像一群大力士,慢慢地、稳稳地把桥梁向前推。

桥梁呢,就像坐在一个特殊的“滑板”上,这个滑板可不是小朋友玩的那种哦,它是特制的滑道系统,能让桥梁顺滑地移动。

2. 力的传递。

顶推装置发力的时候,这个力就通过桥梁的结构一点一点地传递到整个桥身。

就像接力赛一样,一个传一个,最后让整个桥梁都能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向和速度前进。

这期间可不能有哪个环节掉链子,不然桥梁就可能走偏或者卡住啦。

三、顶推前的准备工作。

# (一)临时墩设置。

1. 选址原则。

我们要找那些地质比较稳定的地方来设置临时墩。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临时墩的基础得牢固。

一般会选在河道里那些河床比较硬的地方,或者是陆地上土质比较坚实的区域。

要是选在软乎乎的泥地上,那临时墩可就站不稳喽,整个顶推过程就像在摇摇椅上玩杂技,太危险啦。

2. 结构设计。

临时墩的结构也要精心设计。

它得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承受住桥梁在顶推过程中的重量和各种力的作用。

就像给桥梁搭一个个小站台,这些站台不仅要结实,还得高度合适,保证桥梁能平稳地从一个站台过渡到另一个站台。

# (二)滑道系统安装。

1. 滑道材料选择。

滑道就像桥梁的“专用轨道”,材料的选择很重要。

我们一般会选用摩擦系数小、耐磨的材料,比如聚四氟乙烯滑板和不锈钢滑道的组合就很不错。

这就好比给桥梁穿上了一双超级顺滑的滑冰鞋,让它在顶推的时候能轻松地滑行。

2. 安装精度要求。

滑道的安装可不能马虎,精度要求特别高。

要是滑道安装得歪歪扭扭的,桥梁在顶推的时候就会像喝醉了酒的人走路,东倒西歪的。

浅谈工程顶升、平移、顶推技术

浅谈工程顶升、平移、顶推技术

浅谈工程顶升、平移、顶推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老旧城区改造等项目的逐步实施,一些旧建筑物的处理,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质量较好、利用价值较高建筑物,只是不符合整体布局规划,为节约投资,避免浪费,有效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可采用顶升平移技术进行有效解决。

截止2015年,我国公路桥梁数量达77.92万座。

同时随着桥梁建成后运营年限的延续,桥梁的支座、梁板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桥梁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者由于公路等级提升等原因,原来桥梁高度可能需要进行加高,因此桥梁顶升顶推技术得到了快速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顶升平移顶推应用顶升平移技术在国内外有了长足的发展。

顶升是指利用千斤顶和交替填塞的柱块,将在上面的结构逐步顶升到设计标高的施工方法;平移是一项技术含量颇高的施工技术,它把结构力学与岩土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其主要的技术处理为:通过顶升将建筑物或构件在某一水平面切断,使其与原基础分离,在建筑物或构件切断处设置可移动托梁,在新旧基础间设置行走轨道梁,安装行走机构,施加外加动力将建筑物或构件移动,就位后拆除行走机构进行上下结构连接。

通过平移或顶推的建筑物或构件不仅保持了原有结构外形和质量,符合设计规划,并能节约资金、加快工程进度,取得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土建工程顶升施工技术房屋建筑的顶升,通常是对建筑物的标高不满意,通过顶升调整其标高或希望通过顶升增层,更多的是建筑物由于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的偏斜超出的规范标准值需顶升纠偏。

顶升施工前,首先对按建筑物自上而下进行荷载计算,将荷载分布至各柱、墙基础位置。

按各柱、墙荷载情况计算其所需的上托盘梁的夹墙梁、抱柱梁等。

当柱荷载较大时,可采用上下上小下大两层抱柱,两抱柱间采用斜柱分配(简称卸荷柱),将夹墙梁、抱柱梁等通过联系梁等连接形成稳固的上托盘结构,上托盘需同时满足顶升千斤顶的布置要求。

对应地按上托盘结构顶升千斤顶所需,依托原基础布置下托盘,当原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需增加新的承力基础。

浅析桥梁顶推法施工的特点

 浅析桥梁顶推法施工的特点

浅析桥梁顶推法施工的特点桥梁顶推法施工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桥梁施工方式,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以下桥梁顶推法施工的特点。

一、施工速度快桥梁顶推法施工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桥梁的建设,施工速度快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

由于该方式施工没有对周边路段产生太大的影响,且其在施工过程中受设备、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小,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因此能够快速地完成桥梁的建设。

二、施工成本低桥梁顶推法施工需要的人员、设备等资源相对于其他施工方式来说要少,施工成本相对较低。

另外,顶推法施工还不用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和爆破等破坏性工作,减少了工程中产生的噪音、粉尘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现代城市对于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时也减少了相关治理措施的成本。

三、施工质量高顶推法施工由于其施工时间比较短,可以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因天气突变等外在因素对工艺质量的影响,并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调整,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同时施工过程中采用预制构件和专业施工团队进行施工,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四、对现场环境的影响小顶推法施工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开挖和爆破破坏,与其他施工方式相比影响较小。

此外,该方式施工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控制比较好,符合现代城市环保理念,维护了城市的美观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通行能力大桥梁顶推法施工期间通常只是对道路进行一定的封闭,不会对交通的流畅度产生太大的影响,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很小,可以满足城市的正常运行。

同时该方式在施工期间会制定良好的交通方案,保证车辆可以快速通行,减少对周边环境、人员和车辆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桥梁顶推法施工具有快、省、稳、优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桥梁施工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桥梁施工市场的需求,顶推法施工将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论文浅谈桥梁工程中顶推法施工技术

论文浅谈桥梁工程中顶推法施工技术

浅谈桥梁工程中顶推法施工技术一、引言50多年前,顶推法施工技术就已经在德国运用,中国运用这一技术大概也有三十多年了。

顶推施工方法的雏形来自早期钢桥的拖拉法、导梁拖拉法、纵向连接拖拉法等,它用千斤顶取代了传统的卷扬机滑车组,用板式滑动装置取代滚筒。

这一取代使施工方法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从而降低了用滑车组卷扬机拖拉在启动时造成的冲动,板式滑动装置避免了滚筒支承线接触作用引起的应力集中。

二、顶推法施工原理顶推法是梁体在桥头逐段浇筑或拼装,用千斤顶纵向顶推,使梁体通过各墩顶的临时滑动支座面就位的施工方法。

施工原理是沿桥纵轴方向的台后设置预制场,分阶段预制梁体,纵向张拉预应力筋后,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借助滑移装置和顶推装置,将梁逐段向前顶推,就位后落梁并更换正式支座。

单点顶推的动力学原理为,当集中的顶拉力满足下式时,梁体才能向前移动:H>ΣRi(fi±αi)Ri—第i桥墩(或桥台)滑道瞬时的垂直支反力;fi—第i桥墩(或桥台)支点相应的静摩擦系数;αi—桥梁纵坡坡率,正为上坡顶推,负为下坡顶推。

多点分散顶推施工的动力学原理为,当ΣFi满足下式时,梁体才能向前移动:ΣFi>Σ(fi±αi)NiFi—第i桥墩(或桥台)千斤顶所施的力;Ni—第i桥墩(或桥台)支点瞬时支反力;fi—第i桥墩(或桥台)支点相应摩擦系数;αi—桥梁纵坡坡率,正为上坡顶推,负为下坡顶推。

三、顶推法施工工艺顶推方式是根据主梁长度、设计顶推跨度、桥墩能承受的水平推力、项推设备和滑动装置等条件进行选择的,例如单点顶推、多点顶推或双向顶推等。

3.1布置预置场预置场地应设在桥台后面的桥轴线的引道或引桥上。

若为多点顶推时,可在桥两端设场地,从两端同时顶推。

预置场地应考虑几个长度,包括梁段底板与腹顶板预置长度、梁段悬出时反压段的长度、机具设备材料进入预置作业线的长度和导梁拼接长度;预置场地的宽度应考虑梁两端的施工作业的需要。

桥梁顶推施工技术简介——【桥梁与隧道精品资源】

桥梁顶推施工技术简介——【桥梁与隧道精品资源】
3. 预制场可架设遮雨棚,施工受天候之影响小,节段 预应力梁采用系统模板施工,为周期性制造,质量与工 期容易控制。
‹# ›
• 4. 箱梁滑移架设,稳定性好,作业工序相对单一, 受干扰小,施工安全性较高。可施工时间相对较长, 不良气候过后,恢复施工也较快。
• 5. 工厂化的制造流程,可减少技术工人的需求量, 并可达到更高的质量与精度。
• 6. 上部结构施工时,可同时施工桥梁下方的地面 车道、排水、景观、交通设施等附属工程,使总工 期得以缩短。
• 7. 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完工后多数模具设备可于 其它工程重复使用,提升此工法的经济效益。
‹# ›
顶推法施工的一般工艺原理
此工法系将桥梁上部结构分成若干个节 段,节段长度通常约为跨径的一半,分别于 桥台后方所设置的临时预制台现场浇筑(亦 可预制拼装,长度不限)当浇筑的混凝土达 到预定的強度时再施拉顶板与底板之预应力 使
‹# ›
• 广东九江大桥 总长1030m 连续梁顶推,在施工中首次 采用变截面钢板导梁、整体 活动内模和7Φ7 柔性拉杆。 开发研究出DM7和QM15新型 预应力体系,实现了单排无 承台大直径桩墩上的多点顶 推。先后获得广东省和国家 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 ›
沅陵沅水大桥位于电站库内淹没区,桥墩设计高达50多米。主桥主孔为 85m+140m+85m连续刚构,副孔为10孔42m顶推法施工的连续梁。刚构边 孔的14m现浇段,也采取顶推到位,免除搭设支架。该项技术已推广到多 座既有顶推连续梁,又有悬臂施工大跨径连续刚构和连续梁桥,取得了良 好的经济效益。
新制造的节段与上一节段结合成一体,预 应力完成后随即将系统模板与预应力混凝土 节段分离,此时可将新制造节段连同先前完 成的节段一同由桥台向桥中心方向缓缓推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桥梁顶推技术综述上官兴付书林万艺任亮§1 桥梁顶推技术新发展§2 广东九江大桥千米顶推§3 湘潭二桥宽箱连续顶推§4 衡山三塔砼斜拉桥顶推§5 哑巴渡桥分条分块顶推§6 五里亭系杆拱组拼顶推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2010年3月8日中国桥梁顶推技术综述上官兴付书林万艺任亮华东交通大学§1 桥梁顶推技术新发展自1978年陕西狄家河桥首次采用顶推施工以来,迄今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近100座桥梁实施顶推工艺,总长近3万米,其中仅湖南省就有近40座,约1万余米。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工程实践中,中国桥梁顶推技术取得了不少进步。

例如1986年广东九江大桥连续梁顶推长度首次突破千米,掀起大桥副孔采用顶推的热潮;1992年在湘潭湘江二桥首创连续千斤顶完成连续顶推;1994年在250m南县哑吧渡桥首创分条、逐块预制组拼竖曲线顶推;1995年在衡山湘江大桥首例完成2×90m斜拉桥顶推;1999年在邵阳西湖大桥首创“先梁后拱”新工艺,2004年在韶关五里亭大桥采用预制组拼顶推工艺完成120m钢管砼系杆拱。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路桥梁事业的突飞猛进,为我国桥梁顶推施工技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2005年广东佛山平胜大桥完成(200+350=550m)独塔自锚式悬索桥钢箱梁顶推,2008年济南黄河三桥完成(60+60+130+386=638m)独塔斜拉桥钢箱梁顶推,2010年将在杭州九堡大桥完成(3×210=630m)新型(结合梁—钢拱)组合桥的顶推。

这些工程实践,将中国桥梁顶推技术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公路桥梁的顶推施工技术发展情况,并以湘江二桥(宽箱连续顶推)、哑巴渡桥(分条、分块预制顶推)、衡山湘江大桥(三塔斜拉桥顶推)和五里亭大桥(系杆拱主梁组拼顶推)等四座大桥介绍预应力砼连续梁顶推技术的进步和突破。

(一)宽箱长梁顶推PC连续梁采用顶推法施工,具有占地少、不需支架、质量稳定、施工安全和成本低廉的特点,是中等桥跨中最具有竞争力的一种架桥工艺。

1980年湖南省在望城伪水大桥首创“柔性墩上多点顶推新技术”[文献1]以来,在全国大量推广。

实践表明要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必须保证要有足够的桥长,历史给予广东九江大桥实现“千米顶推”的机遇。

1、广东九江大桥(1985-1988年),如[图1]是改革开放中首次实行“桥梁设计施工总承包”的试点。

由粤、湘路桥公司提出的总长1030m(单向顶推最长690m)连续梁顶推和2×160m独塔斜拉桥方案中标,节省标价3000万元。

两岸50m预应力连续梁顶推由广东科研所设计,广东公路工程处和湖南公路工程处两个单位施工。

在施工中首次采用变截面钢板导梁、整体活动内模和7φ7柔性拉杆。

在顶推连续梁中同济大学首次开发研究出DM7、部建研院开发QM15两种新型预应力锚具以及在北岸实现了单排无承台大直径桩墩上的多点顶推。

九江大桥顶推先后获得广东省和国家教委两个科技进步一等奖。

它以巨大的规模、精湛的工艺和良好的经济效益震惊了桥梁界,促进我国千米连续梁顶推进入普及和推广发展阶段。

2、广东江门外海大桥(1986~1988年),如[图2-C]。

采用单点顶推方法完成总长820m、跨径40m的引桥。

在主梁预应力体系中,采用DVMTDAC粗钢筋(Φ36)创造顶推一节段三天施工的新纪录。

3、长沙湘江北大桥(1988~1990年),如[图2-D]。

开工前夕参观广东九江大桥后,将(10×100m)连续梁修改为(100m+210m+100m)双塔斜拉桥和(12×50m=600m)顶推连续梁,节省投资1000万元。

4、浙江钱塘江二桥引桥(1990~1992年),如[图2-B]。

首次在铁路桥上大规模采用顶推工艺,总长达l504m(跨径32m)为国内之最。

5、湖南湘潭二桥(1991~1993年)。

在20.5m桥宽的单排无承台柔性墩(2Φ280)中,实现了单箱梁连续不间隙顶推。

所创HZLD-100t连续千斤顶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从根本上解决了柔性墩长梁顶推中的“爬行”现象。

湘江二桥原设计为双单箱(2×10m),在施工图设计中,在国家级专家上官兴建议下修改为20.5m单箱,从而减少了一半工序,是中国宽箱梁顶推的开始。

其后,湖南洞庭湖大桥(10×50m)、株洲渌江大桥(8×45m)都采用了20m宽单箱。

目前国内顶推最宽的单箱(B=23m)是南昌大桥(12×48m)。

6、南通市洋口港陆岛桥,全长10公里,水深4~10m,是一条液化气专用码头到岸加工区的专用线桥。

直线段7公里跨径50m。

曲线段3公里,跨径50m。

2005年4月,南通市洋口港开发公司组织国内五个单位进行设计投标。

中交四航设计院以新颖的《分块预制组拼环氧树脂粘缝长梁顶推》方案中标。

设计单向顶推长度达7000米,采用分十段顶推方案,每段长700m。

水中桥墩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承台上独柱墩。

主梁为(宽11.5m,高3.5m)单箱单室截面。

50m 桥跨纵向分成20块,每块重60(t)。

在专用预制场提前预制后,运至桥台200m 拼装台座上,用龙门吊机转位后进行二孔长度100m纵向组拼,再用Ф7平行钢丝预应力张拉形成整体。

用多点顶推法(在每个桥墩上设置一个连续千斤顶)顶推出台座,重复该项工序,将第七次100m箱梁顶出后共形成700m一联双向带钢导梁的连续梁作为第一联长梁。

在前方八个桥墩上安置100t连续千斤顶,进行多点顶推,按照每天工作8h,每小时平均顶推前进20m,每天平均顶推160m共需44天达到7000m终点。

此时预制场的第二联700m箱梁也在台座上组拼完毕,因此按同样方法进行顶推至(7000m-700m=6300m)处需40天。

如此重复在二年内能完成7000m长梁。

这个预制组拼法的设想,因种种原因尚未实施,但为超千米长梁的施工的可行性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路。

[表1](桥宽B≥16m)桥长∑L≥500m顶推桥梁—览表B 南岸40+13×50=690m 预应力连续梁在(广东长A 北岸(40+6×50=340m )预应力连续梁在顶推中(湖南路桥)[图1] 广东九江大桥全长1800m ,其中双向顶推(1030m )C 通航孔2×100m 独柱斜拉桥悬拼施工(湖南路桥)南岸 (690m ) 北 岸 (340m )C 通航孔2×100m 独柱斜拉桥悬拼施工(湖南路桥)A 岳阳洞庭湖大桥副孔(500m ) D 长沙湘江北大桥副孔(576m )[图2] 超长顶推连续梁桥C 广东江门外海大桥副孔(820m ) E 江西南昌大桥副孔(576m )B 杭州钱塘江二桥引桥(二) 顶推跨径的突破顶推连续梁在施工中要反复经过支座,从而所产生的自重(g)弯矩包络图M g以上缘负弯矩(-2/3M0)和下缘正弯矩(1/3M0)控制。

M0为相应简支梁弯矩(M0=1/8gL2)由此顶推箱梁预应力要采用中心配索法(∑M T=M上+M下≈0),由于自重弯矩M g与跨径L2成比例,计算表明当L≥50m时,M g急剧增大,导致所需轴向预应力∑N成倍增大和用钢量过多。

因此顶推连续梁使用跨径一般不超50m,(以40m左右最为经济)。

在通航孔使用时需要超过50m跨径时一般有三种方法。

已建的桥型如[表2]和[图3]所示。

1、撑架法。

施工中利用桥墩撑架来减小顶推支点跨径。

例如福建丘墩大桥(1989-1991).主梁在顶推阶段为(48m+24m+52m+24m+48m=196m)连续梁,顶推到位后进行体系转换(主梁与桥墩固结)变为60m+76m+60m带撑架的连续刚构,是当时顶推工艺桥梁的最大跨径(该桥为交通部科研院设计)。

为我国目前顶推最大跨径连续梁桥。

2、跨中加设临时墩。

可将顶推跨径缩小一半。

这是增大顶推连续梁成桥跨径的最有效办法,只要条件允许就可以采用。

最著名的桥梁有广西柳州二桥(9×60m=540m)[图3-C]和内蒙包头黄河二桥。

[图3-D]早期采用钻孔桩做临时墩,拆除困难,在衡山大桥和西湖大桥均采用钢管桩临时墩效果甚佳。

国外有加中间临时墩顶推连续梁成桥跨径达90m的纪录。

3、与其他结构(系杆拱、斜拉桥等)相结合。

成桥后跨径可突破百米如图3①邵阳西湖大桥(1996-1998)如[图3-E]系(3×88=264m)钢管砼系杆拱,将行车道系的两条纵梁(2.5m(高) ×2m(宽))和横梁先行顶推,再在纵横梁上现浇桥面板;并搭设钢管脚手架,然后安装钢管拱,接着泵送砼、安装吊杆、张拉吊杆后拆除临时墩,形成钢管砼系杆拱。

该桥首创”先梁后拱”的新工艺,为平原地区施工系杆拱桥找到一条设备简单、施工安全的新途径。

由湖南交通设计院设计,湖南建工集团四公司施工。

②韶关五里亭大桥(2001-2004年)。

如[图3-F]桥梁跨径组合为(35m+120m+35m=190m)顶推连续梁钢管砼组合桥。

也用“先梁后拱”新工艺,即将系杆拱所需的拉力转换为顶推施工中的纵向预应力。

上、下游两幅单箱梁(宽12m)均在独墩(φ4m)、独桩(φ560/φ350/φ300)上完成。

主梁由130t 预制块组拼顶推,平均速度达3m/天。

在通航孔120m桥跨中设置两个临时墩,顶推实际跨径仅40m,该桥是顶推法施工成桥后的最大跨径(120m)桥梁。

由中交四航设计院设计中铁14局施工。

③衡山湘江大桥(1993-1995年)如[图3-G]。

系湖南省交通设计院设计,湖南路桥公司施工。

双向顶推总长720m。

其中(3×45+2×90+2×45=405m)一联,在90m跨中加设钢管桩临时墩,完成顶推后在其上施工(2×90m)三塔斜拉桥。

这是我国首例用顶推法修建的斜拉桥。

表2 跨径L≥50m顶推连续梁—览表B 福建丘墩桥A 广东万江公路大桥C 广西柳州二桥(9×60m)D 内蒙古包头黄河大桥(780m)E邵阳西湖大桥(3×88m)[图3]跨径≥50m顶推桥梁(一)F 韶关五里亭大桥(35m+120m+35m)(120m系G 衡山湘江大桥(3×45m+2×90m+9×45m)(三塔斜拉桥)[图3]跨径≥50m顶推桥梁(二)(三)分条分块预制组拼顶推新工艺1、研究课题的提出①工期问题.自1980年湖南伪水大桥连续梁实施柔性墩多点顶推工艺以来,国内所有的顶推桥梁基本上沿用在支架上逐段现浇梁块-再逐段顶推的方法。

顶推分段长度一般为跨径的L/3左右(12-17m),施工周期(10-15天/段),顶推平均速度(1.2-1.7m/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