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城市绿地的营造方法
现代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施工思路

现代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施工思路
1. 智能化设计:采用智能化设计,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资源浪费。
例如可以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机器人等设备进行绿化施工,提高施工精准度和效率。
利用智能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和绿植生长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绿化管理策略。
2. 绿化种植选择节约型植物:在城市绿化种植过程中,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耐病虫害的节约型植物,降低植物养护成本和能源消耗。
合理搭配绿化植物的生态功能,如采用抗风、隔音、减尘等绿色园林植物,达到节约资源、环保的目的。
3. 采用节水设施:在城市绿化施工中,要提高灌溉系统的节水性能。
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精准灌溉,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结合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可以有效利用降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城市绿化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有机肥料的制作,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利用城市园林垃圾进行堆肥,形成有机肥料,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供电,减少能源消耗。
5. 建立完善的绿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绿化管理体系,加强城市绿化的监管和管理。
建立绿化施工、养护和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绿化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开展绿化养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绿化养护效果和节约资源的能力。
现代城市的节约型园林绿化施工思路主要包括智能化设计、选择节约型植物、采用节水设施、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建立完善的绿化管理体系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实现城市绿化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现代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施工思路

现代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施工思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化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
而现代城市绿化不仅要追求美观、舒适,更要注重节约资源、环保、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园林绿化施工思路成为了当下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节约型施工材料的选择、节约型绿化设计理念、节约型绿化施工技术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现代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节约型施工材料的选择1. 材料选择要求多元化现代城市绿化材料的选择要求多元化,不仅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还要考虑到材料的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环保性等方面。
可以选择具有抗风化、抗老化、抗腐蚀等特性的新型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来替代传统的木材、砖石等材料,以降低维护成本和延长使用寿命。
2. 绿色环保材料优先在材料选择上,节约型园林绿化应优先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如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等,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还可以引入一些新型环保材料,如循环利用的再生材料、可再生资源等,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3. 节约型施工材料的创新应用在现代城市绿化中,还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创新应用,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
可以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统、微型传感器等技术,以实现对植物生长状况、土壤湿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从而实现对水资源、养分的精准供给,降低资源浪费。
二、节约型绿化设计理念1. 绿化设计要科学合理现代城市绿化设计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当地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选用适应性强、易管理的植物,避免因植物无法适应环境而造成绿化资源浪费的情况。
在设计中应注重园林与城市建筑的融合,实现绿色景观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
2. 多层次绿化设计现代城市绿化设计要注重多层次、多元化,将绿化项目分为基础绿化、景观绿化、公共绿地等多个层次,分别考虑其功能、设计理念、材料等方面的节约型内容,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3. 绿化设计要具有可持续性在现代城市绿化设计中,更应注重其可持续性,采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设计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的“生态景观”,实现对绿化资源的经济、节约利用。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措施剖析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措施剖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绿化建设,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为目的。
然而,如果绿化建设过程中不注重节约性,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本文将从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角度,对相关措施进行剖析,以期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 合理选择植物合理选择绿化植物是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关键。
首先,应优先选择本地树种,以减少引进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次,应根据土地类型、水土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以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同时减少成活率低、病虫害高的风险。
最后,应注重选择节水、耐旱、耐寒、抗风等性能较优的植物,以降低浇水、施肥、修剪等养护成本。
2. 推广地被覆盖地被覆盖指的是在绿化地面上覆盖一层保护层,常用的材料有生物、生草毯、生草席等。
地被覆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保持、减少蒸发、防止土壤侵蚀等效果。
同时,地被覆盖还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割草频次,从而降低养护成本。
3. 电子监测系统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园林绿化管理,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浪费。
电子监测系统可以利用传感器、自动喷水系统、自动施肥系统等技术,实现精细化浇水、施肥、防虫等管理,从而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此外,电子监测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监管和数据分析,帮助城市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城市绿化状态,随时调整绿化管理策略。
4. 采用可再生材料采用可再生材料,如竹子、木材等,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水泥等材料相比,可再生材料更加环保,并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装饰性。
此外,采用可再生材料还可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5. 垃圾分类处理园林垃圾的集中处理和分类利用,是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垃圾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垃圾量,降低处理成本,并且还能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同时,垃圾分类处理还能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和幸福感。
城市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技术方法

借力自然,最少设计,尊重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规划设计
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系统,其中,既有 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 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并且这种功能 往往随时间推移,变得更加完善。 注重对城市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原有植被等自 然生态敏感区域的资源保护与利用,减少对场地原有生态环 境的扰动,以期借助自然之力,利用自然的能动性和自我设 计能力,维持城市地域自然风貌。 “最少设计、最低成本、最高绿量”,使园林绿地在改善 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到重 要的作用。
案例:与自然合作——“江南水乡”花桥
昆山花桥水网发达,肌理自然,尤其是吴淞江环抱的西南片区,河塘 蜿蜒曲折,水岸老树新芽,时时鸟语花香,处处粉墙黛瓦,具有典型 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 新城规划:“牺牲河道与生态,
让位道路与功能”。
绿地系统规划:发挥“制衡功 能”,让路网和水网适当错位,
形成大尺度的“双棋盘”城市格
成都“活水园”,占地24000多平方米,坐落于成都市中心府南河畔,是 一个具国际知名度的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取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 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 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每天有200立方水从河中抽出除去细菌、重金属后再回到河中。
3.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技术方法
3. 1. 2开发地下空间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未来立体城市发展的一种 趋势,可以缓解当前许多城市存在的土地供应不足的矛盾。 国家建设部1997年10月颁布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 规定》,使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上升到政府行为的层面。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来看,园林绿地建设与城市 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模式,是在绿地下部营造集地下交通运 输、人防、商业、文化娱乐、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地下 空间体系。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营造

2 . 2 强 化 园林 绿 化 意 识
的基础上 , 合理循环利用资源 ,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 以实现 最小 的 投入 获 取最 大 园林 绿化 的产 出和 回报 。但 是 , 当前 城
市 园林 资 源 设 计 规划 不 合 理 , 造成 社 会 资 源浪 费 , 违 背 了我
知识 。还应 该 尊重 和爱 护 城市 园林 规划 的一草 一木 , 将 园林
绿 化意 识落 实到 实处 。
2 . 3 提 高 园林绿 化 实施技 术质 量
首先 , 国 内很 多 园林 设 计 师 , 为 了迎 合 市 场 的 需 要 片 面 追求视觉感 , 较 少考 虑 到 所设 计 园林 的实用 性 , 导致设计出 来 的园林 华 而不 实 , 无 法 起 到保 护城 市生 态 环境 的作 用 。其
是 盲 目地 追 求 园林 景观 美 化 , 大量 移 挖古 树 和培 植非 乡土 型
张贴园林绿化知识的广告 ,来促进人们 园林绿化意识 的提
高 。个 人方 面 , 应加 强 了解 园林绿 化知 识 , 多 阅读一 些关 于 园 林 绿化 知识 的书刊 和报 纸 , 来 丰 富 自己关 于 园林 绿化 相 关 的
植物 , 导致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被忽视。 其次 , 很
多设 计 师 考 虑 不周 , 不 熟 悉 植被 的 自然 性 质 , 经常 将 不符 合 当地 气候 特 征 的植 被 引入 地 区 的植 被 规划 , 使得 大 量植 被无 法生长, 造成 大量 植 物 资源浪 费 。
1 . 2 城 市 园林规 划理 念 的偏 差
次, 由于 市 民对 园林 景 观 认 知 的缺 乏 , 很 多市 民会 对 园林 景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措施等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绿地面积不断减少,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然而,传统的园林绿化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担。
一、合理规划绿地面积1. 了解城市绿地指标在城市规划的初期阶段,需要了解城市绿地指标,根据城市居民的需求和环境的特点,合理确定城市的绿地面积。
绿地面积应当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同时还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
2. 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绿地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合理规划城市的花坛、绿化带和景观湖泊等,使其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
二、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1. 本地特色植被的应用优先选择本地特色的植被种类进行绿化,这些植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
同时,本地特色植被还能够丰富城市的生态景观,吸引更多的鸟类和昆虫栖息。
2. 节水植被的运用选择节水植被进行绿化,能够有效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能够在水资源相对紧张的地区生存,减少浪费。
同时,采用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和雨水收集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的损耗。
三、有效利用绿地资源1. 多功能绿地的打造绿地不仅仅是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兼顾其他功能,如雨水调蓄、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等。
因此,在设计绿地时,应当考虑到多个功能需求,充分发挥绿地资源的效益。
2. 引入生态农业概念在城市绿地中引入生态农业概念,开展城市农业、社区农业和屋顶农业等。
通过种植蔬菜和果树等农作物,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本地食材,减少由农村到城市的食物运输,降低环境的能耗。
四、科学管理和维护绿地1. 合理施肥和植物养护在绿地管理和维护中,要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调配氮、磷、钾等养分,避免过量使用化肥对环境造成污染。
节约型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

节约型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1、因地制宜对现有场所改造对于本身质量较好的场地,要注重保护其特色,避免建设中被破坏。
对于自身质量较差的场地,需要先进性修复,如改良贫瘠土地,重新规划不合理地形等。
对土地的节约和利用形成的景观设计具有低建设成本、生态环保、尊重土地肌理、资源利用率高等特征,既满足场地功能的要求,又满足人们游赏的需求。
2、合理利用水资源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所以人们在营建优美的景观环境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尽量减少水资源的利用和浪费。
这不仅是在干旱的地区,在雨量充沛的地方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也是非常重要。
(1)雨水的回收与利用。
随着城市化的普及,经过城市雨水管道迅速的将降雨排放至河流中,一方面可能会给河水带来污染,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地下水的补充。
合理利用绿地的透水性,将雨水过滤后让其自然下渗补充地下水。
或在公园绿地中,利用地面坡度收集雨水,并加以处理,重复使用。
(2)生活污水的再次使用。
生活污水在景观设计中主要可以用于两个方面:第一,为植物提供养料。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便可以再次循环使用,为植物提供养料。
第二,作为水景的循环用水。
城市中往往用水景一丰富景观层次,生活污水只需经过简单的过滤,便可用于城市水景的循环水使用,从而避免了水的浪费。
3、合理利用现有建筑材料景观材料是景观建设中必要的元素,在节约的基础上能合理利用景观材料,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同样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1)选材"因地制宜"。
本地景观材料如石材、植物等的使用不仅运输方便,更多的可以反映本土的文化气息。
这些别具特色的景观环境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特色,同时也可以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
(2)废弃材料的合理利用。
废弃材料有很多经过回收加工,可以再次的利用,生成其他的产品,如利用场地内或者场地周边的废弃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
这在很多后工业景观和公园改造中都有所体现。
新探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

新探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针对城市建设提出构建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一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下面将进一步介绍城市园林绿地的构成以及如何以生态设计的角度来营造一个节约型的城市园林绿地的具体措施。
二.城市园林绿地的基本构成1.小区绿地居民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居民与自然亲密接触,缓解现代高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带来心情的舒适与生活的安逸。
2.公园绿地公园绿地是居民晨练、饭后和周末休闲的重要场所,应多设置一些供居民休息的坐椅、凉亭等设施;将树木、草坪、花卉、湖水等有机融合在一起。
3.道路绿地道路绿地可有效降低道路温度,为行人行车提供遮阴,降低道路上车辆产生的噪音,吸收车辆排出的有害尾气,缓解视觉疲劳。
4.单位绿地单位绿地一般以疏林草地为主,可种植灌木花卉或草坪,布置一些坐椅、宣传栏、雕塑等建筑作品,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生态设计营造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措施1.注重景观生态设计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前提生态景观设计在现代城市绿地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强调地方性、保护与节约地方资源、让自然做功、显露自然等生态景观设计手法的综合应用,景观设计师不单设计景观的形式和功能,他们还可以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突显其特征以引导人们的视野和运动,严格控制雕塑设置和园林小品建设,讓每一景观元素和空间关系都有其独特的生态意义,用最少的土地来实现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2.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一)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能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地生态格局是满足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景观、文化、休闲游憩、防护等功能要求的基础条件。
理想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应顺应城市空气动力学、城市水文、城市热量耗散以及人类活动等城市物理驱动力规律,应具备布局均匀性、要素流动性、功能可达性、体系稳定性、空间开放性等基本特征,从而有利于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巨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Conservation-oriented Urban Green Space黄立波1 王菊萍2(1.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0;2.深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03)HUANG Li-bo 1,WANG Ju-ping 2(1.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0, China;2.Shenzhen Institute of Landscape Science, Shenzhen 518003, China)摘要:从节约型城市绿地内容和建设目标、营造原则和环节出发,对城市绿地营造过程中符合节约型社会建设要求的相关措施进行探讨,并对节地型、节水型、节能型和节俭型城市绿地的营造方法作了初步论述。
Abstract: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e and purpose of Conservation-oriented Urban Green Space.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land, water-saving, low energy cost and low fi nancial input in the urban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Key words: Urban Green Space ; Resource Preserving; Construction measures关键词:城市绿地;节约型;营造方法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08)05-0069-04 收稿日期:2008-02-29节约型城市绿地的营造方法针对我国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浪费资源、破坏生态、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行为,2006年国家建设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改变以往不注重节约资源和生态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着力提高环境资源和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强化园林绿地生态效益与综合功能的协调发展。
1 节约型城市绿地的建设内容和目标从理论上讲,节约型城市绿地要按照资源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各种资源,减少能源消耗,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因此,节约型城市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1]。
广义而言,节约型城市绿地就是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
这样的绿地设计,即为可持续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2]。
节约型绿地的营造,就是要通过各种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技术措施,最大限度达到节地、节水、节能、节财,同时获得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目标。
2 节约型城市绿地的营造原则和环节人类运用造园手法来寄托城市生活的绿色理想,用上百年的历史实践来探索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的有机融合以及协调发展的绿色道路。
现代城市生态绿地的建设理论,为节约型城市绿地提供了理论指导。
节约型城市绿地的营造应该遵从以下原则:① 尊重自然,因地制宜;② 节约资源,生态优先;③ 以人为本,实用美观。
节约型城市绿地的营造涉及到诸多部门,需要建筑、景观、植物、水电等多个专业学科的配合,贯穿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图1)。
其中,规划设计是统筹各部门意见的关键环节,决定了施工技术,对养护管理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设计方案最终需落实到可操作的方法措施上。
3 节约型城市绿地的营造方法3.1 节地型节约用地,就是要规划利用好城市建设用地,充分挖掘土地的潜能,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拓展城市绿色拥有量。
主要有以下三种措施。
3.1.1 地下空间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未来立体城市发展的一种趋势,可以缓解当前许多城市存在的土地供应不足的矛盾。
建设部于1997年10月颁布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图1 绿地营造环节关系用管理规定》,使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上升到政府行为[4]。
城市绿地的地下空间是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之一。
“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模式是集地下交通运输、人防、商业、文化娱乐、停车等为一体的综合地下空间体系,能节省城市建设用地。
目前在商业住宅区,城市中心区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通常对广场、公园、道路和居住区等绿地地下30 m以内的浅层空间进行利用。
此外,绿地中的公园管理用房、餐厅茶室、小卖厕所等服务建筑也可以考虑建在地下,以扩大绿地面积,提高环境效益。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地面噪音,留出休闲绿地空间,改善了城市环境。
3.1.2 架空和台地利用 建筑架空层和台地的利用,是城市建设中一种常用的节地方式。
我国学者董国良提出的节地城市发展模式(JD模式),其主要的思路就是利用架空形成台地,将交通道路埋藏在架空层,利用架空形成的平台建设商业步行系统和绿地休闲系统(图2)。
在保持人均绿地面积20 m2以上,绿地率超过50%时实现城市土地的高强度开发,是一种节约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5]。
绿地中因地制宜地将园林建筑、观景平台、休息平台等通过架空设计进行布置和造景,为绿化腾出更多的用地,也是一种很好的节地方法。
如居住区的绿地营建为了满足指标,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通常将首层建筑架空,将绿地延伸进去;或利用平地架空形成台地,建成小区公共花园,将停车场、设备房、管理工具房布置在地下或架空层里面。
此外,如在山地绿地、栈道和平台建筑的架空设计不但节省了土地,还容易形成别具一格的观景空间;在滨水绿地则可以向水面要空间,将建筑布置在水面,既形成优美的景观又节省用地。
3.1.3 大力推广立体绿化 城市绿地的环境效益是通过单位面积上拥有绿量(叶面积)的多少来实现的。
大力推广立体绿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构筑城市立体绿墙能有效地增加城市绿量,从而节省园林绿化用地。
立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
据统计,中国现有屋面资源面积73亿多平方米,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居世界之最。
但是,绝大多数的屋面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利用屋顶和架空平台建屋顶花园,是技术性较强的绿化工程。
给屋顶排水、种植土的调配以及植物品种的选择是关键的技术环节。
要特别注意选用轻质材料,以减轻建筑的荷载。
较强的荷载,如园林建筑、较大乔木的位置,应该选在屋顶或平台的梁柱上,以确保安全。
垂直绿化主要是利用各种攀缘植物和藤蔓植物对城市建筑的顶面、墙面和阳台、交通立交、桥梁、围墙护栏、道路护坡、河冲护岸等进行绿化。
其关键是有针对性选用效果好的绿化植物。
如华南墙面可选爬山虎、络石、薜荔、常春藤、扶芳藤等着附能力强的爬墙植物;棚架和围墙护栏则可以选用木香、紫藤、葡萄、藤本月季、蔷薇、凌霄、炮仗花、叶子花、使君子、蒜香藤、马兜铃、珊瑚藤、锦屏藤、龙吐珠等藤蔓植物;陡岩护坡则可以选蔷薇、忍冬、枸杞、南蛇藤、葛藤、云南黄素馨等。
此外,有条件的屋顶花园、阳台、小区和工厂绿地还可以选用藤蔓类蔬果如丝瓜、瓠子、南瓜等观赏蔬果,既节约资金投入又有丰收与观赏之诸多乐趣。
3.2 节水型城市绿地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目前,绿化和景观用水大多数是直接引用城市自来水,造成极大的浪费。
鉴于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应重视城市绿地中节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3.2.1 再生水资源利用1)中水回用 中水是城市污水再生水,介于饮用水和污水之间,适合作洗车、洗厕所、绿化灌溉等水源。
中水利用是城市绿地景观用水、绿地灌溉用水稳定供给可靠的潜在资源,这在发达国家已有了很成熟的技术和经验[6~7] 。
城市绿化用水更多地考虑利用中水,据报道,深圳市户月均用水量达30 m3以上的自来水是3.8元/m3,而市政绿化所用的中水是1.5元/m3,其费用明显比直接用自来水低廉。
2)雨水收集利用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雨水资源化”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广雨水的收集利用。
城市绿地中的雨水由于污染较少,完全可以收集起来经简单处理后用于绿化喷淋和景观用水。
具体方法是:对用地范围内的建筑屋面、道路广场和绿地的雨水进行收集,经过滤沉淀后进入雨水储蓄池,然后通过水泵供应到管理处、厕所、景观用水、绿化喷淋等地点[7]。
3)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 园林景区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活污水,如果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系统,会加重城市污水处理的负荷,也造成一定的浪费。
成都活水公园证明绿地中完全有条件通过建立人工湿地,利用自然生态的方法处理公园绿地中产生的污水,使之成为园区水体的补充水、景观用水、绿化灌溉水等非饮用用水,达到循环利用。
3.2.2 推广节水灌溉,提高用水效率节水灌溉是高效利用各种水资源的重要措施,目前,城市绿地的灌溉方式有人工浇灌、自动喷灌、滴灌、微灌等[11]。
我国现有城市绿地多采用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人工利用软管、水车等工具进行浇灌,作业者无法准确把握土壤灌溉的饱和强度,常导致浸泡、漏水或浇偏。
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的人工灌溉方法相比虽然前期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但自动灌溉可节水 30%~50%,同时自动灌溉还有节能、省工和灌水质量高等优点,长期来看经济可行。
3.2.3 减少水分损耗,改善植物群落结构减少绿地里的水流失和蒸发损耗,是通过透水性路面材料的运用,让雨水回渗到土层里,减少地表径流,调节土壤温湿环境,促进植物生长。
据广州城区试验表明,每平方图2 地下空间和架空台地利用[5]米透水性路面材料每分钟可以吸收水分270 L,透水效果十分明显。
2002年,广州市黄花岗公园还发明了“绿地铺装结构”新技术,采用架空通透的方式取代传统的封闭式铺装,有效地改善绿地的土壤环境,让雨水回归土壤,同时解决了“人树争地”的矛盾[6]。
另外乔灌草结合的复式群落配置,植物的选择可以结合耐旱耐瘠薄种类的运用,减少叶面蒸发。
南方主要有绿景天、落叶生根、鸭趾草、蟛蜞菊、长春花、罗勒、爬山虎、马尾松、仙人掌类等。
3.3 节能型3.3.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绿地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应该在节约和利用上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推广利用新能源。
1)太阳能的利用 太阳能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每天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约等于2.5亿万桶石油。
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由国家政策扶持,强制推行新能源与城市并网发电项目,已成为能源开发和应用的方向。
园林绿地中太阳能的利用方法,主要体现在节能建筑和照明,如应用太阳能草坪灯、庭院灯、景观射灯、高杆路灯和太阳能水泵等。
当前制约太阳能普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和首次投入费用比普通灯具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