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2023年自治县商贸服务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2023年自治县商贸服务发展工作计划范文

2023年自治县商贸服务发展工作计划范文一、综述自2020年以来,自治县的商贸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2023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商贸服务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本工作计划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二、发展目标1. 提升商贸服务业质量,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5%以上。

2. 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大型商业企业入驻。

3. 创新商贸服务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引进,提高商贸服务人员素质。

三、重点任务1. 建设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在自治县内重点区域,建设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引入大型商业企业,丰富商品种类,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可以发展地域特色商品的销售。

2.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融合,搭建县域电商平台,促进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

同时,鼓励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盈利能力。

3. 支持本土商贸企业发展对于本土商贸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帮助本土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综合竞争力。

4.加强商贸服务人员素质培养加大对商贸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态度。

同时,探索与高等院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引进更多人才。

5.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器,为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场地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同时,组织创业大赛、创业讲座等活动,增强创业氛围和创业意识。

四、工作计划1. 2023年第一季度- 深入调研本地商贸服务业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潜力。

- 加强商贸服务人员培训和专业知识普及。

- 与大型企业进行洽谈,争取引进项目。

- 策划商贸服务行业发展规划。

2. 2023年第二季度- 成立商贸服务发展工作专班,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

- 组织商贸服务峰会,促进交流和经验分享。

- 开展商业环境调查,提出改进建议。

- 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提高电商从业人员的技能。

勉县商贸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勉县商贸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勉县商贸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我县商贸服务业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县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和“四大突破”,全县商贸服务业呈现出“速度变快、业态变新、机制变活、实力变强、贡献变大”的发展态势。

一是商贸服务业规模和总量不断扩大。

2009年,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4亿元,同比增长1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达31.89%。

商贸服务业上缴税金约9000万元,其中上缴地方税收近400万元,商贸服务业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升。

二是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

随着国有商业、物资、粮食和供销等流通企业改制强势推进,民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为全县商贸流通业带来了强大活力。

以时代名流服饰、华盛超市为代表的一批大型连锁企业落户我县,县级连锁企业已达10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连锁店、专卖店达30余家。

三是城乡市场协调发展。

全县共有各类批发零售市场23个,其中县级市场7个,县以下市场16个,总面积8.5万平方米。

按类别划分为: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城乡集贸市场17个,小商品(含小食品)批发交易市场1个,服装及日用百货市场1个,家俱市场1个,家居家装市场1个,大众餐饮市场1个。

四是餐饮住宿业快速发展。

全县城乡具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住宿企业近百家,其中餐饮宾馆一体化企业24家、连锁火锅店7家、专业旅社(宾馆)10家、农家乐48家,营业面积10.3万平方米,从业人数2000余人,年营业收入1.77亿元,约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

餐饮接待总规模约12000人,宾馆(旅社)总床位2605个,其中标间床位1530个,全县餐饮住宿业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的良好态势。

五是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初步形成。

2006年以来,我县依托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县新建日用消费品和农资农家店230个,总面积1.66万平方米,年营业额8100万元,其中直营店6个,日用消费品农家店204个,农资店20个,网络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70%的行政村,初步形成了县级配送中心、乡镇直营店和村级农家店三级服务网络。

[计划方案]县-十三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

[计划方案]县-十三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

[计划方案]县”十三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县”十三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一、总体思路围绕建设”渭北区域性商业中心”的战略目标,舞动电商龙头,聚集创业创新,建设高端商圈,打造现代商业,布局专业市场,配套城市基础,品牌美食引领,发展三产服务。

通过改造升级传统商业,适度扩大增量建设,优化商业布局,调整商业结构,完善市场功能,形成区域特色,逐步建成板块清晰、区位明确、特色显著、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体系,实现商贸流通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目标。

二、发展目标2020年底澄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到80户;进出口以每年约增20%的速度发展。

到2020年完成320万美元,发展进出口企业2-3家,引进外商投资企业1-2家,投资资金300万美元。

在新增道路及乡镇道路规划加油站10户,商贸流通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年均增长10%以上。

培育、建立核心物流配送基地2个,创建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3家,发展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余家,发展个体电商10000余家,培训电子商务人才20000人以上,从业人员达到50000人以上,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8亿元,年网络交易额达到15亿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

三、主要任务(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1.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应用。

围绕建设”智慧城镇”的总体要求,推进电子商务网络化进程,鼓励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入驻澄城,包括平台企业和线下企业;优先扶持国内品牌电子商务企业在澄建设发展,如邮政、京东、阿里巴巴等;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建设快捷、方便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网点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支持农村青年和返乡大学生网上创业;支持生产资料地优名品、特色产品专业化平台建设,支持区域主要农副产品线下企业的发展壮大;支持以农副产品、果品加工包装为核心的仓储加工冷链企业发展;建设一批围绕生活用品、农副产品为主的网络销售平台。

2024年自治县商贸服务发展工作计划

2024年自治县商贸服务发展工作计划

2024年自治县商贸服务发展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自治县商贸服务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发展自治县的商贸服务业,提高商贸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商贸服务品牌,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1. 目标:- 实现自治县商贸服务业增长10%以上;- 建立健全商贸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 培育壮大商贸服务企业,提高企业发展能力;- 提升商贸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二、重点任务1. 建设商贸服务中心设立自治县商贸服务中心,集中整合多种商贸服务资源,提供统一的商务服务窗口,促进商贸服务的便捷化、高效化。

商贸服务中心将提供法律、金融、物流、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优化商贸环境建立健全商贸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商贸市场竞争力。

同时,加强商贸领域的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商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3. 培育商贸服务企业积极引导和支持本地商贸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财税、融资、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提供创业孵化、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本地商贸服务企业。

4. 推动商贸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强商贸服务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商贸服务业创新发展。

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技术或创新优势的商贸服务企业,推动商贸服务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5. 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强自治县商贸服务业与国内外商贸服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主动对接国内外重点商贸服务企业,促进商贸服务业的国际化发展。

同时,举办商贸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提高自治县商贸服务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实施措施1. 完善政策支持。

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商贸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提供创业扶持资金和融资担保服务。

2.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和推广,提高商贸服务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凤县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

凤县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

凤县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2008——2012)一、凤县商贸流通业基本情况(一)地域概况1、商脉链接。

凤县古称“凤州”。

曾是我国古代秦陇区域的主要物资集散地。

春秋时期(公元770—210年),曾为羌氐等少数民族居住区。

秦朝凤县以故道而取名为故道县,隶属陇西郡,以后历代王朝曾多次改制换名,先后称南岐州、凤州、河池郡。

唐肃宗乾元年间复称凤州,明洪武七年(公元1375年)降州为县,自此以后,称凤县。

1961年11月前隶属于汉中地区。

2、地理交通凤县地处秦岭西段,嘉陵江源头的陕西省西南边陲。

西连甘肃,南通巴蜀、扼守秦、陇、川三省之要冲,自古有“秦蜀咽候,汉北锁月”之誉。

县城西至甘肃两当县32公里,南至汉中市160公里,东至太白县100公里,北至宝鸡市102公里。

位居三省交汇的经济“金三角”地域,百公里大商圈内含三省五县。

县域总面积3187平方公里,辖10镇两乡。

也属212省与316国道交汇的客流、物流节点。

宝城铁路纵贯全县南北,县乡公路设施完备。

县内开辟了两条旅游专线,70%村实现了“公路村村通”工程,形成了纵横交错,较为完整的交通网络。

3、凤县人口与经济行政区划:凤县下设12个乡镇,幅员面积3187平方公里,总人口11万人,其百公里商圈含5个县人口总量62万人。

经济运行走势迅猛。

2007年度GDP总量达24.94亿元,人均22885元人民币;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27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084亿元。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

重点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采掘加工、生物制药等为主体,属中国有色金属基地县。

第三产业日趋活跃。

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

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三产业态逐步提升。

现代农业快速提升。

属“中国花椒之乡”,是高山苹果、珍稀食用菌、无公害蔬菜、土鸡、干果等特色农产品重要产地。

(二)、凤县城乡商业网点现状1、零售网点现状①商业网点空间布局A、县城商业街区状况县城所在地双石铺是县政府所在地,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xx县商贸流通规划》word版

《xx县商贸流通规划》word版

新源县商贸流通“十二五”发展规划二0一0年五月编写组组长:曹鲁科经贸党工委书记副组长:杰恩斯经贸局副局长成员:王佰胜经贸局流通科新源县商贸流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十一五”回顾2009年末,新源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146万元,比上年增长20.3%。

其中,县城消费品零售额41992万元,增长19.2%,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为43.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4154万元,增长21.2%,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为56.3%。

全县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8480万元,增长20.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6906万元,增长20.8%:其他行业零售额760万元,16长6%。

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新源县域内成规模的宾馆个体33家,餐饮企业7家,餐饮个体670家,分布在县乡镇场的个体商店936家,客货物流企业17家。

在新源县工业品综合市场、新源县消费品综合市场、那拉提旅游产品市场、农贸市场等市场的相继建立家乡好和家福乐等规模超市的建立推动了县城、各乡镇场的市场建设,促进了城乡流通业的健康发展。

新源县的零售贸易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集贸市场超市:新源县的零售贸易主要是是通过集中零售的方式;综合市场主要有新源县工业品综合市场、新源县消费品综合市场、那拉提旅游产品市场、农贸市场等;超市主要是以家福乐超市为主。

主要销售居民闩常消费的粮油、百货、水果等商品。

二是专业(卖)店:近年来新源县专业、专卖店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经营晶牌服装、皮鞋、音像、首饰、中西药品、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空调等,经营规模普遍较小。

三是便利店、杂货店:经营的商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了群众的基本生活消费需求。

四是连锁店:主要以药品、家用电器的连锁店为主。

商贸流通业的环境日益改善。

新源县在改善城区商业硬件设施加大了投资力度,为了方便管理,集中建立了农贸市场。

随着那拉提4A级景区的不断发展,相继建立了那拉提旅游产品市场,带动了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拉动了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

江安县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江安县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

江安县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江安县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规划综述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原则 (2)三、规划范围 (2)四、规划期限 (2)五、规划依据 (2)第二章现状分析 (5)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5)二、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 (6)三、商贸服务业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 (10)第三章发展环境与条件分析 (14)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4)二、政策环境分析 (15)三、区域发展环境 (15)四、发展条件分析 (18)五、结论 (19)第四章国内商贸服务业先进城市经营业态分析 (20)一、国家“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发展重点业态 (20)二、成都市服务业发展重点业态 (20)三、合肥市现代服务业重点业态 (22)四、襄阳市现代服务业重点业态 (22)—I—五、泸溪县现代服务业重点业态 (23)六、小结 (23)第五章总体思路及目标 (24)一、指导思想 (24)二、发展目标与定位 (24)三、发展思路与推进战略 (25)四、空间布局 (26)第六章商贸服务业主流业态规划建议 (28)一、批发与零售 (28)二、住宿与餐饮 (28)三、居民服务业 (29)四、金融及商务服务业 (30)五、休闲娱乐业 (31)六、电子商务 (32)七、健康与养老服务 (33)八、农村服务业 (33)九、现代物流业 (34)第七章城市商贸服务业网点规划及布局 (35)一、大中型商业网点建设 (35)二、专业市场发展建设 (43)三、社区商业、农贸市场等建设 (45)四、住宿及酒店业 (47)第八章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及主要任务 (48)一、发展思路 (48)—II—二、总体目标 (48)三、重点任务 (48)四、乡镇商贸服务业规划 (50)第九章重点建设项目 (53)第十章规划保障措施 (60)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协调机制 (60)二、落实规划布局,优化整合资源 (60)三、集聚重点项目,推动项目招商 (60)四、加强主体培育,提升流通组织化程度 (60)五、强化综合监管,营造良好环境 (60)六、配套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61)七、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61)—III—第一章规划综述一、规划背景商贸服务业是指与企业商务贸易活动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以及物流业、典当业、拍卖业和部分娱乐业等其他服务业。

商贸服务业发展 方案

商贸服务业发展 方案

商贸服务业发展方案商贸服务业是指以商务、贸易为核心,为商业活动提供各种服务的行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商贸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发展商贸服务业,提高其质量和效益,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一、优化商贸服务业环境1. 简化商贸服务业开办登记手续,提高办理速度,减少企业创新的成本和时间。

2. 完善商务服务平台,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商贸服务业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3. 建立健全商贸服务业的服务标准和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

二、加强商贸服务业人才培养1. 加大对商贸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投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2. 支持商贸服务业企业开展人才培训计划,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

3. 鼓励高校与商贸服务业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推动商贸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1. 鼓励商贸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深度合作,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服务。

2. 支持商贸服务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3. 引导商贸服务业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服务,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四、强化商贸服务业监管1. 加强商贸服务业市场监管,对于不合规的商贸服务业企业进行整顿和清查。

2. 建立健全商贸服务业信用体系,加强对商贸服务业企业的信用监管。

3. 鼓励商贸服务业企业自律和行业协会的自律,推动行业规范化和良性竞争。

五、扩大商贸服务业对外开放1. 提出鼓励外商投资商贸服务业的政策,吸引国际知名商贸服务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2. 支持商贸服务业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和对外贸易,拓宽国际市场份额。

3. 加强商贸服务业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提高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六、加强商贸服务业创新发展1. 鼓励商贸服务业企业进行创新实践,推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和业务的创新。

2. 支持商贸服务业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提升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xx县人民政府二〇一六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规划综述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原则 (2)三、规划范围 (2)四、规划期限 (2)五、规划依据 (2)第二章现状分析 (5)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5)二、商贸服务业发展现状 (6)三、商贸服务业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 (10)第三章发展环境与条件分析 (14)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4)二、政策环境分析 (15)三、区域发展环境 (15)四、发展条件分析 (17)五、结论 (19)第四章国内商贸服务业先进城市经营业态分析 (20)一、国家“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发展重点业态 (20)二、成都市服务业发展重点业态 (20)三、合肥市现代服务业重点业态 (22)四、襄阳市现代服务业重点业态 (22)五、泸溪县现代服务业重点业态 (23)六、小结 (23)第五章总体思路及目标 (24)一、指导思想 (24)二、发展目标与定位 (24)三、发展思路与推进战略 (25)四、空间布局 (26)第六章商贸服务业主流业态规划建议 (28)一、批发与零售 (28)二、住宿与餐饮 (28)三、居民服务业 (29)四、金融及商务服务业 (30)五、休闲娱乐业 (31)六、电子商务 (32)七、健康与养老服务 (33)八、农村服务业 (33)九、现代物流业 (34)第七章城市商贸服务业网点规划及布局 (35)一、大中型商业网点建设 (35)二、专业市场发展建设 (43)三、社区商业、农贸市场等建设 (45)四、住宿及酒店业 (47)第八章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及主要任务 (48)一、发展思路 (48)二、总体目标 (48)三、重点任务 (48)四、乡镇商贸服务业规划 (50)第九章重点建设项目 (53)第十章规划保障措施 (60)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协调机制 (60)二、落实规划布局,优化整合资源 (60)三、集聚重点项目,推动项目招商 (60)四、加强主体培育,提升流通组织化程度 (60)五、强化综合监管,营造良好环境 (60)六、配套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61)七、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61)第一章规划综述一、规划背景商贸服务业是指与企业商务贸易活动以及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以及物流业、典当业、拍卖业和部分娱乐业等其他服务业。

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作用明显,对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有利于巩固提升市场发展优势,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有利于缓解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制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宏观调整稳定总量,优化结构经济向内需消费、投资及出口全面拉动,经济将逐步迈入“服务化”时代。

新常态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经济新常态下,随着以消费为主的需求结构和以三产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形成,过去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会在消费升级、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自主创新驱动下“恢复式”发展,使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

十八大提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引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国家十三五规划意见要求,将服务业作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推手。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先后出台《关于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安排意见》、《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对全省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为深入实施多点多级支持发展战略,夯实商务发展跨越的底部基础,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四川省商务厅提出《关于加快县域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上述一系列指导文件的出台,对xx 县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提供了强有力地政策支撑。

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商贸服务业发展,在项目实施、资金扶持、加快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全县商贸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张,便民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对xx县税收、就业、城乡居民增收等方面的贡献越来越大。

但同时,也存在着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商贸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等问题。

为充分适应xx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规范商贸服务业建设,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商业网点布局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的有效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xx县人民政府特组织编制《xx县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5年)》,重点做好全县商业网点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引领服务业发展。

二、规划原则(一)前瞻谋划,适度超前。

充分考虑县域总体规划和政策环境因素变化特点,坚持以发展为主线的方针,尤其要考虑到信息技术进步对商贸业的影响,以国际化视野和市场化理念,比照国内外先进水平进行规划,打造全县商贸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二)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随着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条件的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商贸服务业规划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及时调整商业网点的业态结构和规模结构,优化商业网点特别是大中型商业网点的布局。

(三)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xx县商贸服务业规划,必须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要求,重点做好县城核心商业中心、片区商圈、社区商业网点、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农贸市场、物流基地等大中型零售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同时做好主要乡镇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以打造县域商贸流通服务亮点。

(四)整体协同,相得益彰。

商贸服务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必须在《xx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遵循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合理确定县域商业发展规模、布局和结构,以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规划范围xx县域所辖15镇3乡全部行政范围,核心区域为县城xx镇。

四、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5年—2025年,其中,近期规划为2015年—2020年,远期规划为2021年—2025年。

五、规划依据(一)主要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3.《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商建发〔2004〕180号);4.《国家零售业态分类标准》(GB/T18106-2004);5.《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7〕109号);6.《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SB/T10455-2008);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9.《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10.《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办发〔2012〕47号);11.《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12.《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商建字〔2007〕109号);13.《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的通知》(商商贸发〔2009〕290号);14.《关于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08年);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16.《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2〕71号);17.《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川委发〔2014〕10号);18.《四川省商务厅关于加快县域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川商综〔2014〕10号);19.《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宜府发〔2008〕9号);20.《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三个示范县”的意见》(江委发〔2013〕10号)。

(二)相关规划。

1.《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2.《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发改地区〔2011〕1124号);3.《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4.《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商贸发〔2011〕67号);5.《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川办发〔2011〕87号);6.《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4-2017年)》;7.《宜宾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8.《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宜府函〔2011〕77号);9.《宜宾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20年)》;10.《宜宾建设长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规划(2013—2020年)》;11.《四川省宜宾市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12.《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3.《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国家其它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与政策性文件等。

第二章现状分析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xx县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域东部、四川盆地南缘,是宜宾东大门,市域东部经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县城东达泸州市区水路56公里、陆路61公里,西至宜宾市区水路67公里、陆路(经长宁)约80公里,北距自贡市108公里,处在宜宾、泸州和自贡三市的技术经济强辐射圈内。

全县幅员面积888平方公里。

总人口56.08万人,辖15镇3乡、282个行政村、14个农村社区、2032个村民小组、28个社区(包括县城及各乡镇)、121个居民小组。

县城xx镇位于县境中部,滨临长江,城区跨长江、淯江分组团发展,现状用地总面积8.59平方公里,县城现状建成区周边可供发展的用地主要有小坝片区以及江北新城。

依托良好的区位以及交通优势,随着宜宾市产业外迁的推动、新一轮城市总规的实施以及xx积极融入沿江经济带的发展,xx县坚持“东进--西拓、南延--北跨”的空间发展战略,必将成为宜宾重要的产业基地和物资集散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