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知识点总结最终定稿
蛋白质总结(共6篇)

蛋白质总结(共6篇):蛋白质蛋白质知识点总结化学高中蛋白质知识网络图高中生物蛋白质知识点篇一:蛋白质总结第二章蛋白质蛋白质:由许多不同的α-氨基酸按一定的序列通过酰胺键(肽键)缩合而成的,具有较稳定构象和特定生物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细胞中,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
一、蛋白质的分类1、组成:单纯蛋白质;结合蛋白质2、形状:纤维状蛋白质:球状蛋白质;膜蛋白质3、功能:酶;调节蛋白;储存蛋白;转运蛋白;运动蛋白;防御蛋白与毒蛋白;受体蛋白;支架蛋白;结构蛋白;异常功能蛋白二、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1、元素组成:C H O N S,蛋白质系数6.252、氨基酸组成:①氨基酸(amino acid):分子中既含氨基又含羧基的化合物,蛋白质中仅含有20(+2)种基本氨基酸。
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除脯氨酸外,均为α-氨基酸)3、氨基酸的光学活性和立体化学特性①α-氨基酸的α-碳是一个不对称原子(手性碳原子),α-氨基酸是光活性物质(甘氨酸除外)。
②除甘氨酸外,其它19种基本氨基酸至少有两种异构体;具有两个不对称碳原子的氨基酸(例如苏氨酸、异亮氨酸)可以有4种异构体;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除脯氨酸和甘氨酸外)均为L型氨基酸;蛋白质用碱进行水解时,或用一般的有机合成方法合成氨基酸时,得到的氨基酸为D型氨基酸和L型氨基酸的混合物。
4、氨基酸的分类(20种基本氨基酸)①根据人体需要:必需氨基酸;版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②根据R基团的化学结构: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杂环氨基酸。
③根据R基团的极性和带电性质:非极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不带电,带正电,带负电)。
④不常见的蛋白质氨基酸,非蛋白质氨基酸。
5、氨基酸的理化性质①1)一般物理性质;2)旋光性;3)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②两性解离和等电点:1)两性解离;2)氨基酸的解离;3)等电点③氨基酸的化学性质:1)?-氨基参加的反应;2)?-羧基参加的反应;3)?-氨基和?-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4)侧链R基参加的反应6、氨基酸的生理功能三、肽1、肽: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之间失水所形成的化合物。
与蛋白质有关知识点总结

与蛋白质有关知识点总结本文将以蛋白质的结构、合成、功能和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蛋白质的结构1. 氨基酸蛋白质由氨基酸以特定的序列组成,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
氨基酸由一个中心碳原子、一个氨基基团、一个羧基和一个侧链组成。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20种不同的氨基酸,它们的侧链结构各不相同,因而在蛋白质的构成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2. 蛋白质的结构层次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主要包括了四个层次,分别是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主链的局部空间排列,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等结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整体的立体构型,四级结构是多个蛋白质亚基组成的复合物的整体结构。
这些不同层次的结构使得蛋白质能够完成各种不同的功能。
3. 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的折叠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蛋白质能够自发地形成其规定的二级、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折叠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氨基酸序列、温度、pH值等。
蛋白质的折叠状态直接影响着其功能的发挥。
二、蛋白质的合成1.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蛋白质的合成是指在细胞内,根据DNA的信息,将氨基酸连接成特定的序列,从而形成蛋白质分子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了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信息被转录成mRNA,而在翻译过程中,mRNA的信息被翻译成氨基酸序列。
蛋白质的合成是一个由多种酶和蛋白质参与的复杂过程。
2. 蛋白质合成的调控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受到多种调控因素的影响,包括转录因子、翻译因子、miRNA等。
这些调控因素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蛋白质的合成进行调控,从而使细胞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理状态。
三、蛋白质的功能1. 参与新陈代谢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参与了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包括催化、结构支持、运输等。
蛋白质通过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调节细胞内各种代谢途径的进行,从而维持细胞内稳态。
2. 免疫反应免疫蛋白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主要包括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高一蛋白质功能知识点总结

高一蛋白质功能知识点总结一、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 蛋白质的结构特点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脱水缩合作用而成的,其结构特点包括:(1)氨基酸残基的肽键连接;(2)多肽链折叠形成的二级结构;(3)多肽链在空间上的折叠和组装形成三级结构;(4)由多个多肽链组装成的蛋白质具有四级结构。
2.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结构和支持:细胞的骨架、细胞膜的受体和通道蛋白均由蛋白质构成,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提供支持;(2)代谢调节:代谢酶和激素是蛋白质的重要功能,能够催化生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3)免疫防御:抗体和抗原等免疫球蛋白是重要的免疫调节蛋白质,能够保护生物体免受病原体侵害;(4)运输调节:血红蛋白能够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从而维持生命活动;(5)肌肉收缩:肌肉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是肌肉收缩的重要蛋白质;(6)信号传导: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信号传导物质也是蛋白质的一种。
二、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1. 细胞结构和支持蛋白质在细胞结构和支持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细胞骨架:细胞内的骨架蛋白质能够维持细胞的形状和稳定性,同时也参与了细胞的分裂和运动;(2)细胞膜受体和通道蛋白: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能够接收外界信号和将物质从细胞内外进行运输,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的重要通道。
2. 代谢调节蛋白质在代谢调节方面的功能是最为显著的,代谢酶作为蛋白质的一种,在生物体内催化了各种代谢反应,保持了生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
而激素作为一种调节蛋白质,能够调节生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和生理功能。
3. 免疫防御蛋白质在免疫防御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抗体,它是由B细胞产生的一种血液免疫球蛋白,能够识别和结合外来抗原,从而中和毒素和病原体;二是抗原,它是一切能够引起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包括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原。
4. 运输调节血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它能够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使得细胞能够进行呼吸和代谢活动。
蛋白质知识点总结最终定稿

一. 对有关“蛋白质”知识点的梳理2、“两个标准”是指判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具备的标准有2个:一是数量标准,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二是位置标准,即都是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三个数量关系”是指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3个数量关系(氨基酸数、肽键数或脱水分子数、肽链数),它们的关系为:当n个氨基酸缩合成一条肽链时,脱水分子数为,形成个肽键,即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1= n-1;当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肽键数=脱水分子数= n-m。
环肽,n个氨基酸缩合成一个环肽,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 n。
4、“四个原因”是指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4个:(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5、“五大功能”是指蛋白质分子主要有5大功能(功能多样性是由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1)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人和动物的肌肉主要是蛋白质;(2)催化作用,如参与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绝大多数酶;(少量为RNA)(3)运输作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4)调节作用,例如部分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都是蛋白质。
(激素都有调节作用,但不一定都为蛋白质);(记忆)胰岛素只能注射原因: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酶水解,失去药效。
(5)免疫(包括细胞识别)作用,如抗体、受体、(糖蛋白)。
6.蛋白质必含元素C、H、O、N(可能含有S、Fe,均存在与R基上)。
7、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肉、蛋、奶和大豆制品。
8、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须从外界获取在体内不能合成的称为必需氨基酸。
有8种(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婴儿9种(赖氨酸)。
常以谷类(尤其玉米)为食的人群应补充赖氨酸。
在体内由甲种氨基酸合成乙种氨基酸,可得乙为非必需氨基酸。
高中化学蛋白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蛋白质知识点总结
1. 蛋白质的定义: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2. 蛋白质的组成:由氨基酸组成,通常包含20种氨基酸,其中9种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获得。
3. 蛋白质的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巨大,一般在几千至几十万之间,例如肝素分子量可达100万以上。
4. 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酸碱性特性。
5. 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可以分为极性氨基酸和非极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可以进一步分为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
6. 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四级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7.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酶、激素、抗体、运输蛋白、结构蛋白等。
8.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通过氨基酸的连接而形成,有三个重要的步骤,包括转录、翻译和折叠。
9. 蛋白质质量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质谱法、光谱法、凝胶电泳、DNA测序等。
10. 蛋白质的应用: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医学、能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乳清蛋白可以用于制作奶制品和蛋白质饮料,胰岛素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等。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知识点总结蛋白质是细胞最基本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高中生物必修一涵盖了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结构特性、生物学功能和合成调控等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系统地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中与蛋白质相关的知识点。
一、蛋白质的基本概念1.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2.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3. 氨基酸是由羧基、氨基、侧链等部分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4. 每种氨基酸的侧链结构不同,这也决定了蛋白质的空间构型和生物学功能。
二、蛋白质的结构特性1.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一级结构是由氨基酸序列构成的线性多肽链;二级结构是通过氢键等力作用形成的局部结构,如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整个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四级结构是由多个蛋白质分子组合而成的复合物。
2. 蛋白质的空间构型:蛋白质的空间构型决定了其生物学功能。
3. 蛋白质的透明度:蛋白质的透明度是由其吸收或散射光的性质决定的,常用于测定蛋白质的浓度。
三、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1. 结构功能:蛋白质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细胞骨架、肌肉、头发、指甲等组织的主要构成成分,具有支撑和保护作用。
2. 功能性蛋白:各种酶、抗体、激素、储存蛋白、传递蛋白等都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
3. 转运功能:运输游离氧、维生素、荷尔蒙等,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是氧的载体,细胞膜中的通道和受体等均含有蛋白质。
四、蛋白质的合成调控1. 转录:将DNA上的基因序列转录成RNA,其中包括mRNA、tRNA和rRNA。
2. 翻译: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配对,按照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链。
3. 合成调控:包括转录的调控、翻译的调控和后修饰等。
本文总结了高中生物必修一中与蛋白质相关的知识点,包括蛋白质的基本概念、结构特性、生物学功能和合成调控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理解和掌握蛋白质这一生命科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一化学蛋白质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蛋白质知识点总结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构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化学中,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下面将对高一化学中与蛋白质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蛋白质的化学成分蛋白质由一种或多种氨基酸经缩聚作用而组成。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元,其结构包含有氨基基团(NH2)、羧基基团(COOH)和侧链基团(R)。
常见的氨基酸有20种,它们通过肽键的形成连接构成多肽链,再经过折叠和纠缠形成蛋白质的特定结构。
二、蛋白质的结构级别蛋白质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级别: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线性多肽链,二级结构是由氢键连接的α-螺旋和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三级结构是蛋白质分子局部区域的空间排列方式,而四级结构是由多个蛋白质分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物。
三、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其中,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可以促进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激素是一类调节生理过程的蛋白质,如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浓度。
抗体是一种免疫反应中产生的蛋白质,可以识别并中和病原体。
除此之外,蛋白质还参与细胞结构的构建和维持、运输物质和传递信号等多种功能。
四、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蛋白质分子具有生物活性,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等。
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容易发生变性,失去生物活性。
此外,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如酶的活性与其特定的结构有关。
常见的测试蛋白质存在的方法有生物学法、理化性质测定法等。
五、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蛋白质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遗传物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需要通过核糖体和tRNA等物质的参与。
与合成相反,蛋白质的降解是维持生物体内正常代谢的重要过程。
细胞通过蛋白酶等酶类能够分解蛋白质,以回收和利用其中的氨基酸。
综上所述,高一化学中关于蛋白质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蛋白质的化学成分、结构级别、功能、性质以及合成与降解过程。
蛋白质的知识点总结

蛋白质的知识点总结篇一:蛋白质的知识点总结一个通式-两个标准-三个数量关系--四个原因--五大功能(1)一个通式:是指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的通式只有1个,即(形象记忆:碳周围有四个邻居,三个固定邻居即-H、-COOH、-NH2,一个变动邻居即-R基)。
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
(2)两个标准:是指判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具备的标准有2个:一是数量标准,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二是位置标准,即都是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三个数量关系:是指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3个数量关系(氨基酸数、肽键数或脱水分子数、肽链数),它们的关系为:当m个氨基酸缩合成一条肽链时,脱水分子数为(m-1),形成(m-1)个肽键,即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1;当m个氨基酸形成n条肽链时,肽键数=脱水分子数=m-n。
(4)四个原因:是指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4个: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②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数量成百上千;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变化多端;④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
(5)五大功能:是指蛋白质分子主要有5大功能(由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①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人和动物的肌肉主要是蛋白质;②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参与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绝大多数酶;③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④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都是蛋白质,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⑤有些蛋白质有免疫(包括细胞识别)作用,如动物和人体的抗体能清除外来蛋白质对身体生理功能的干扰,起着免疫作用。
篇二:蛋白质的知识点总结1.蛋白质: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
氨基酸分子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相互结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对有关“蛋白质”知识点的梳理
2、“两个标准”是指判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必须同时具备的标准有2个:一是数量标准,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二是位置标准,即都是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三个数量关系”是指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的3个数量关系(氨基酸数、肽键数或脱水分子数、肽链数),它们的关系为:当n个氨基酸缩合成一条肽链时,脱水分子数为,形成个肽键,即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1= n-1;当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肽键数=脱水分子数= n-m。
环肽,n个氨基酸缩合成一个环肽,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 n。
4、“四个原因”是指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有4个:(1)氨基酸分子的种类不同;
(2)氨基酸分子的数量不同;(3)氨基酸分子的排列次序不同;(4)多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5、“五大功能”是指蛋白质分子主要有5大功能(功能多样性是由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
(1)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人和动物的肌肉主要是蛋白质;(2)催化作用,如参与生物体各种生命活动的绝大多数酶;(少量为RNA)(3)运输作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4)调节作用,例如部分激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都是蛋白质。
(激素都有调节作用,但不一定都为蛋白质);
(记忆)胰岛素只能注射原因: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酶水解,失去药效。
(5)免疫(包括细胞识别)作用,如抗体、受体、(糖蛋白)。
6.蛋白质必含元素C、H、O、N(可能含有S、Fe,均存在与R基上)。
7、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肉、蛋、奶和大豆制品。
8、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须从外界获取在体内不能合成的称为必需氨基酸。
有8种(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婴儿9种(赖氨酸)。
常以谷类(尤其玉米)为食的人群应补充赖氨酸。
在体内由甲种氨基酸合成乙种氨基酸,可得乙为非必需氨基酸。
9、蛋白质、核酸是生物大分子,氨基酸、核苷酸为小分子。
10、脱水缩合形成二肽(),产物(二肽和水)。
肽键()。
双缩脲试剂(A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B质量浓度0.01g/ml 的CuSO2溶液)与肽键发生紫色显色反应(2个及以上) 11、多肽通常条件下为链状结构(做题时出现“通常或一般情况下”则不考虑环肽)。
肽链盘曲折叠行程呢共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许多蛋白质有几条连,通过一定的化学键(二硫键、链间肽键)互相结合在一起。
这些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一个平面上。
12.胰岛素由两条肽链组成(最好记住),51个氨基酸。
13、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14、盐析是可逆的。
变性是不可逆的。
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盐都能够使蛋白质变性。
(应用:汞中毒后喝牛奶、高温杀菌、医用酒精消毒等)。
吃熟鸡蛋更容易消化原因(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
15、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二. 归类分析1. 有关蛋白质中肽键数及脱下水分子数的计算
m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n条多肽链时,要脱下m-n个水分子,同时形成个m-n肽键,可用公式表示为:肽键数目=脱下的水分子数=水解时需要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m)-肽链条数(n)
例1. 血红蛋白分子有574个氨基酸,4条肽链,在形成此蛋白质分子时,脱下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分别是()分析:依据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键数目=氨基酸数-肽链条数,直接得到答案D. 570和570
2. 有关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目的计算
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时,原来的氨基和羧基已不存在,形成的多肽的一端是-NH2,另一端是—COOH,所以对于n条肽链的多肽,每1条肽链至少应有1个-NH2,1个—COOH,若还有-NH2或—COOH,则存在于R基中。
(1)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
例2. 某蛋白质分子由3条多肽链组成,内有肽键109个,则此分子中含有-NH2或—COOH的数目至少为:()分析:每1条多肽链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并且分别位于这条肽链的两端。
3条多肽链应至少含有3个氨基和3个羧基。
答案为3、3。
(2)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例3. 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分析:1000个氨基酸中含有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多出来的20个氨基或50个羧基存在于R基中,依蛋白质中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条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得到答案为C. 24、54。
3. 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脱下水的数目×18 - 二硫键数×2
例4.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是128,某蛋白质分子由两条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该蛋白质的分子质量最接近于()分析:根据蛋白质中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可以推知氨基酸的数目为98+2=100,在此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数为98,答案为11036。
4. 有关蛋白质种类的计算
例5. 由4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数量不限,最多能合成不同结构的三肽有()构成含不同氨基酸的三肽()分析:三肽的第一个位置上的氨基酸有4种可能,第二、第三个位置上的氨基酸也有4种可能,因此,最多可以合成不同结构的三肽有4*4*4=64种;同理不同种氨基酸则为4*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