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和命讲义名 - 教育在线博客
物质的分类

无 机 化根据水 溶液的 合导电性 物
电解质
弱电解质
金 属 氧 化 物
难溶性强电解质
酸 碱 盐
非电解质
金属氢化物(NaH) ( 氢化物 非金属氢化物(HCl)(
) )
金属氧化物
组成
非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性质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1 、判断下列物质各属于哪一类: 氯化钠 、 海水 、纯净的空气、石墨 、二 氧化碳(CO2 )、 矿泉水 、雪碧饮料、足球 烯(C60 )、氮气(N 2) 碘酒、硫、铁、 镁带 、大理石、沼气 属于混合物的是( 的( )。 ),属于纯净物
(2)树状分类法:
对同一事物的进一步分类的一种方法。 可使我们认识某事物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
如:物质分类
物质 混合物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
纯净物 单质
属 单 质
有机化合物 金
稀 有 气 体
非 金 属 单 质
3、分类的意义: 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 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目的。 二、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金属单质
单质 纯净物:
元素的 种 类
稀有气体 非金属单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甲烷、酒精、甲 醇、甲醛、醋酸) 无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指除有机物(含碳骨 架的物质)物以外的一切元素(单质)及其化 合物 。
氢化物
氧化物
无 根据组 成元素 机 和物质 物 的性质
酸
碱
盐
可溶性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
4、判断 (1)、NaHSO4是否属于酸? (2)、Cu2(OH)2CO3是否属于碱?
6、在 Na 、 O 、 H 、 S、四种元素 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各写出 一种可能得到的物质的化学式: (1)金属氧化物 ; (2)碱 ; (3)含氧酸 ; (4)盐 ;
物质的分类

硫 氢 硝 酸 氧 酸 化 钾 钡
二氧 氧化 化镁 碳
硫在氧气中燃烧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非化合反应
有金属元素参加的反应
无金属元素参加的反应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 把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所得 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 ,称 作 分散质 ,后者起 容纳分散质 的作用, 称作 分散剂 。其 实,初中我们学过的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其中溶质属 于 分散质 ,溶剂属于 分散剂。初中我们还学过悬浊液和乳 浊液,它们也是分散系。例如泥水中的水是分散剂,泥土 小颗粒是 分散质 。
分类的作用和意义
分类方法的应用可使事物更加的系统 化、条理化,更进一步区分和认识不同事 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够提高人们工作、 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 目的等 。运用分类方法能使有关化学物质 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并能发现其变化规 律。
有关分类标准的问题
• 要对事物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标准不 同,得到的分类结果也不相同。通常因为一种分类方 以所含 法的局限性,我们往往采用多种分、液、 固)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气
分散剂
气
空气 云雾 烟
液
液
泡沫
酒精
糖水
固
固
泡沫 塑料
珍珠
合金
按分散质粒子大小来分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2、液体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 分散系 分散质直径
<1nm
(<10-9m)
稳定性
溶液
物质的分类(A4)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物质的分类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O2、N2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两性氧化物:Al2O3等纯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净物金属氢化物:NaH、CaH2氢化物非金属氢化物:NH3、H2OHNO3、H2SO4等化按酸根分HCl合强酸:HNO3、H2SO4、HCl酸按强弱分物弱酸:H2CO3、HClO、CH3COOH一元酸:HCl、HNO3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多元酸:H3PO4强碱:KOH、NaOH、Ba(OH)2物按强弱分质弱碱:NH3·H2O、Fe(OH)3碱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2CO3盐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2(OH)2CO3复盐:KAI(SO4)2混盐: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混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合浊液: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物乳浊液:油水混合物酸电解质碱非电解质盐化合物氧化物离子化合物氢化物共价化合物二、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1nm==10-9m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 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 -100nm 之间的为胶体,大于100nm 的叫做浊液。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三、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1、分类:⑴.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变化第1讲物质的分类(讲义)(原卷版)-2023年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程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变化(讲义)第1讲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1.元素组成物质宏观上,任何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微观上,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和。
2.混合物和纯净物3.单质和化合物[思考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4.酸、碱、盐和氧化物[思考2]NaHSO4的水溶液显酸性,它是酸吗?[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化合物单质氧化物A 空气氮气氧化钠B 生石灰白磷水C 氯化氢铁臭氧D 烧碱氯化钾二氧化氮A.A B.B C.C D.D[练习2]下列物质:①H2O②NaCl③H2SO4④Ca(OH)2⑤Fe3O4⑥HNO3⑦AgNO3⑧Fe(OH)3用序号填写;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
1.元素组成物质的形式(1)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形成单质。
①单质: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单质。
②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O2和O3。
(2)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练习3]研究人员在含有C70的溶液中混入癌细胞,再用可见光照射溶液,结果发现55%的癌细胞被杀灭。
下列有关C70的说法错误的是()A.C70和C60都属于碳单质 B.C70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C.C70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 D.C70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分别为和。
(1)树状分类法混合物物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思考3]尝试用树状分类法对碱进行分类。
[练习4]尝试用树状分类法对酸进行分类。
[思考4]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就是几元酸吗?[总结]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层层分类的方法,每一层为一个分类标准,层与层之间的分类标准可能不同。
(2)交叉分类法从对物质进行分类。
Na2[练习5]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如图所提供的信息说明,该分类方法属于()A.树状分类法B.环状分类法析C.单一分类法D.交叉分类法[练习6]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对于H 2SO 4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酸 ②氧化物 ③氢化物 ④强酸 ⑤含氧酸 ⑥一元酸 ⑦化合物 ⑧混合物. A .①④⑤⑥⑧ B .①②④⑤⑥⑦⑧ C .①③④⑤⑥⑦D .①④⑤⑦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 2、Mn 2O 7等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 2O 、Fe 2O 3等 两性氧化物:能与酸和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 2O 3 不成盐氧化物 :如CO 、NO 等 [练习7]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 .Na 2O 2B .MgOC .Al 2O 3D .CO 2[思考5]思考如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1)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2)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3)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 (4)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归纳总结]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九年级科学物质的分类1

①水
宏观 微观
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一个水分子 ④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 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 和氧元素组成
(1个)二氧化碳 分子由(2个)氧 原子和(1个)碳 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 这种物质
二氧化碳分子
CO2
二氧化碳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 12+2×16=44
CO2还可以表示什么? ⑥在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 12: (16×2)=3:8
2、机动车驾驶员严禁酒后驾车,交 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 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 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重铬 酸钾变为绿色硫酸铬,重铬酸钾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3 B、+5 C、+6 D、 +7
六、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分析化学式“H2O” 给你传递了多少信息
3、说出下列数字的意义: MgO 在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
Mg2+
+2
+ 2价 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4、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怎样推出另一元素的化合价?
+1-1 +4 -1 +4 -2 +6-2
HCl
CCl4
CO2
+1 -2
SO3
+2 -2
MgO
MgS
+2 -2
Na2S
5、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一、物质分类: 金属 单
纯 质 非金属 氧化物 净 物 化 无机 非金属 酸 物 化合物 氧化物 合 质 混 碱 物 合 盐 有机 物 化合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属 氧化物
一、物质分类:
物质分类的方法

物质分类的方法一、按物质的组成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1. 单质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物质,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单质有金属、非金属和惰性气体等。
金属是指一类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金属可以进一步分为贵金属和常金属。
非金属是指那些不具备金属特性的物质,如碳、氧、硫等。
非金属物质通常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惰性气体是指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的气体,如氦、氖等。
它们具有极低的反应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化合物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
无机化合物是由无机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氧化物、酸、碱等。
无机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多种用途。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如糖类、脂肪类、蛋白质等。
有机化合物是生命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按物质的状态分类根据物质的状态,可以将物质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大类。
1. 固体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常见的固体有金属、矿石、岩石等。
固体可以进一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是由具有规则排列的晶格结构的固体,如钻石、盐等。
晶体具有明确的几何形状和独特的物理性质。
非晶体是由无规则排列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固体,如玻璃、橡胶等。
非晶体的物理性质与晶体有所不同。
2. 液体液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流动性和固定的体积。
常见的液体有水、酒精、石油等。
液体可以进一步分为溶液和悬浊液。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液体,如盐水、糖水等。
溶液是一种均匀透明的液体。
悬浊液是由悬浮物和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液体,如牛奶、果汁等。
悬浊液中的悬浮物可以通过过滤等方法分离出来。
3. 气体气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可压缩性和无固定形状的特点。
常见的气体有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常见物质的分类 讲义

课题常见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重点区分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性质差异学会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并能通过分类标准得出正确的分类结果重点、难点学会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并能通过分类标准得出正确的分类结果考点及考试要求学会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并能通过分类标准得出正确的分类结果,对于研究物质间的相互转化规律有重要意义教学内容知识框架一、常见物质:1、常见物质的分类:(1)物质根据组成种类不同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2)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分为单质和化合物;(3)单质根据性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4)化合物根据是否含有碳元素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5)无机化合物根据性质又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2、常见物质分类图解:二、区别金属和非金属:1、组成不同:(1)金属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如铁、铜、钠、镁、汞等。
(2)非金属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如碳、硫、溴、氧气、氢气等。
2、性质不同:(1)金属的性质:一般是银白色(铜为红色),延展性好,具有可锻性,硬度大,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大,熔点高。
(2)非金属的性质:有多种颜色,无延展性,无可锻性,硬度不一致,一般不导电、不导热,密度小,熔点低。
说明: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不是绝对的,如水银的熔点低,常温下为液体;石墨和金刚石的熔点极高,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石墨是良好的导电体。
3、列表对比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金属非金属金属光泽,多数为银白色有多种颜色具有延展性没有延展性具有可锻性不具有可锻性硬度通常较大硬度不一致是良好的导电体一般不可以导电是良好的导热体导热性能差密度大密度小熔点高熔点低4、金属的用途:金属的特性决定它的用途,一般金属的使用还要考虑它的密度大小、含量多少、外表形态、价格高低等因素。
具体参见下表的例子:金属特性用途金(俗称黄金)质地较软,延展性是金属中最好的,价格昂贵,在空气中稳定,不易与水、二氧化碳、氧气反应加工首饰、作为硬货币银非常优良的导体,较柔软导体锡熔点低焊接材料考点一:常见物质的分类典型例题例1. 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下列是四个药品橱内存放的药品。
知识总结:1、物质的分类

知识总结:1、物质的分类物质,指的是物理世界中所有存在的事物,是构成自然界的基本要素。
根据组成和性质的不同,物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就分别进行介绍。
一、元素元素是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无法用化学方法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的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个,它们分别以拉丁字母或其缩写命名。
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可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
二、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它的化学式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例如,水(H2O)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具有比空气或氢气更大的密度和较高的沸点。
三、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通过物理方法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固定,具体取决于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其由于组成比例和制备工艺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例如,饮料是一种混合物,由水,糖,柠檬汁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四、纯净物纯净物是指由同一种化学物质组成,具有确定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物质。
这种物质是无法通过化学反应进一步分解的。
可以把化合物看做法纯净物,但事实上,即使是高纯度的化学物质,都存在着微量杂质。
例如,纯净的蒸馏水由H2O分子组成,不含其他物质。
五、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正负电荷吸引而结合的化合物。
正离子是指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有正电荷的离子,常见的有Na+、K+、Mg2+等;负离子是指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有负电荷的离子,常见的有Cl-、SO42-、OH-等。
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形成离子,表现出电解质特性,例如盐酸(HCl)溶于水可形成氢离子和氯离子。
总之,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不同而不同,分别为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纯净物和离子化合物。
了解这些物质的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物质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