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热泵循环实验 大数据处理 化工热力学 实验报告材料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实验报告思考题

制冷热泵循环演示实验报告思考题1. 介绍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制冷热泵循环演示实验,深入探究制冷热泵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制冷热泵的工作原理,熟悉其循环过程,以及如何通过调节不同参数来实现制冷或制热。
2. 实验设备和材料•制冷热泵实验装置•温度计•压力计•温度控制器•加热器•制冷剂3. 实验步骤和过程3.1 准备工作1.将制冷热泵实验装置接通电源,等待系统启动。
2.检查并确保各设备连接正常,确保加热器和制冷剂供应正常。
3.2 制冷过程1.打开制冷热泵实验装置的制冷模式开关,启动制冷过程。
2.观察温度计和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3.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的温度,观察制冷剂的变化情况。
3.3 制热过程1.关闭制冷模式开关,打开制热模式开关,启动制热过程。
2.观察温度计和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3.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器的温度,观察制冷剂的变化情况。
3.4 实验数据记录根据实验的过程和观察到的数据,我们将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并整理成表格或图表的形式,以便后续分析和讨论。
记录的数据包括温度计和压力计的读数,以及加热器温度的调节情况等。
4.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记录,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得出以下结论:4.1 制冷过程在制冷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温度计的读数逐渐下降,压力计的读数逐渐增加。
当加热器的温度较低时,制冷剂吸收了我们要冷却的物体的热量,从而实现了制冷效果。
随着加热器温度的增加,温度计的读数逐渐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数值,表示达到了制冷的效果。
4.2 制热过程在制热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温度计的读数逐渐上升,压力计的读数逐渐减小。
当加热器的温度较高时,制冷剂释放了一部分热量,从而实现了制热效果。
随着加热器温度的增加,温度计的读数逐渐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数值,表示达到了制热的效果。
4.3 参数调节对制冷热泵性能的影响我们还观察到,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加热器的温度,可以实现不同的制冷或制热效果。
制冷实习报告范文合集五篇

制冷实习报告范文合集五篇制冷实习报告篇1“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觉。
我们的生产实习分为两个部分,可以选择去大连三洋公司,也可以选择在校内的冷库和空调实验室实习,由于各种原因,我选择了校内实习,实习期间是季老师和殷老师带的队伍,一共15人,虽然我们学院楼的空调实验室我们去过很多次了,但是,这一次,所有的课程,理论的部分全都学完了,而且因为人少,可以清楚的听到看到老师的讲解,更好的了解了整个制冷循环的过程,把书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相互联系起来,自己觉得学会了不少,收获颇丰。
第一天,我们是在学院楼的小型冷库实验室参观学习的,季老师详细的讲解了一遍,同学们也积极的提问,氛围很好,之后老师要求我们画出那个实验室里面水冷和风冷相互并联的冷库,看着复杂的管线,虽然听的很明白,但是当自己去实践到纸上,成图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当然了,最后还是合格了,因为我们认真么!下午写了实习日记。
第二天,也是一样的参观和学习,研究复杂的管线,这次画的是制冷和供热两用的一个小型库房。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气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
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这当中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
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
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
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
制冷热泵原理实验指导书2

制冷/热泵原理实验指导书陈观生莫松平史保新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工程学院二00九年七月印刷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名称:制冷/热泵原理实验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实验所属课程名称:制冷原理实验计划学时:4学时一、实验目的了解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通过可视化的管路观察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不同部位所处的状态,直观地认识和掌握其工作原理;了解和掌握制冷系统中各点的压力和温度、压缩机功率和制冷剂流量的测试方法;了解和掌握实现系统制冷/制热转换的电磁四通换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温度测量:利用热电偶通过电位差计分别测量压缩机入口和出口、蒸发器入口和出口、冷凝器入口和出口的温度;2、压力测量:利用弹簧式压力表分别测量压缩机入口和出口、蒸发器入口和出口、冷凝器入口和出口的压力;3、功率测量:利用功率表测量压缩机工作时的功率;4、流量测量:利用流量计测量系统工作时的制冷剂流量。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制冷/热泵原理实验装置、热电偶、电位差计、温度计、压力表、功率表、电流表、电压表、流量计等。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构测试1.启动制冷/热泵原理实验装置,观察蒸发压力和冷凝器压力,当压力稳定后即说明系统已达到稳定工作状态;2.观察压缩机入口和出口、节流机构入口和出口制冷剂的状态,并作记录;3.利用热电偶通过电位差计分别测量并记录压缩机入口和出口、蒸发器入口和出口、冷凝器入口和出口的温度;4.利用弹簧式压力表分别测量并记录压缩机入口和出口、蒸发器入口和出口、冷凝器入口和出口的压力;5.利用功率表测量并记录压缩机工作时的功率;6.利用流量计测量并记录系统工作时的制冷剂流量;7.停机并利用电磁四通换向阀将系统由制冷循环转换成热泵循环;8.重复前面1~6的步骤;9.停机。
五、实验报告要求1.将实验数据填入附件3所示表格并根据所记录的数据整理出如附件2所示的制冷/热泵循环的lgP-h图;2.利用上面的参数计算制冷/热泵循环的制冷量和制热量并填入附件3所示表格中;3.计算出制冷/热泵循环的制冷系数/制热系数并填入附件3所示表格中;4.参考附件1画出本制冷/热泵原理实验的系统原理图。
制冷实习报告范文3篇

制冷实习报告范文制冷实习报告范文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X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1月1日-2021年2月28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本次实习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次暑期实习,实习单位为XXX公司,主要从事制冷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通过这次实习,我希望能够了解制冷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且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自己在制冷领域的专业素质。
二、实习内容及实施过程1. 学习制冷原理和基础知识: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参考了相关的教材和资料,系统学习了制冷原理、制冷循环、制冷剂的选择和应用等基础知识,为实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 参与制冷设备的生产流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制冷设备的生产流程,包括对设备组装、调试、质量检测等环节的参与和实际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进一步熟悉了制冷设备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并且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制冷设备。
3. 参与项目实施和技术改进: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个制冷设备项目的实施过程,了解了项目从立项到实施的全过程,并且积极参与了技术改进和优化的讨论和实施过程,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并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采纳。
三、实习心得及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在制冷行业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加深了对制冷原理和制冷设备性能的理解,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制冷设备。
我还学会了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在项目实施和技术改进方面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得到了认可。
在实习期间,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请教老师和同事们,迎头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制冷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和知识,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我相信,通过这次实习,我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并为制冷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确了未来的职业规划,并通过实践锻炼了自己。
热泵实训报告心得体会总结

一、前言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热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热能利用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掌握热泵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参加了热泵实训课程。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训,我对热泵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实训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过程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热泵基本原理:了解热泵的工作原理、逆卡诺循环、制冷剂循环等基本知识。
(2)热泵系统组成:学习热泵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等。
(3)热泵系统安装与调试:掌握热泵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4)热泵系统运行与维护:了解热泵系统的运行参数、运行状况,学会对系统进行维护保养。
(5)热泵技术应用:学习热泵技术在空调、供暖、热水等领域的应用。
2. 实训过程(1)理论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听讲等方式,掌握热泵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
(2)实践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热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操作。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了解热泵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4)总结与交流: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三、实训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使我对热泵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 热泵技术的优势热泵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节能环保:热泵系统可以将低品位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运行成本低: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需的能源仅为压缩机的电能,相比传统能源,运行成本低。
(3)应用广泛:热泵技术可应用于空调、供暖、热水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实训中的收获(1)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我学会了热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技能。
制冷循环实验指导书模板

制冷循环实验指导书(1)一、实验名称: 单级压缩无回热制冷循环实验二、实验的基本理论基础: 本制冷循环实验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实验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 由电能转换) , 转换成一定量的热能, 并实现热量的转移, 达到制冷的目的。
本实验还涉及到工质的压力、温度、比容、焓等热力学状态参数。
因此参与实验的人员应具有以上相应的基本知识。
三、实验目的: 经过本实验, 学生能够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熟悉和掌握有关热力学状态参数。
四、实验装置的原理及操作1、实验装置图一为本实验的装置原理图图一图中各温度测量名称如下:(1)压缩机吸气温度(2)压缩机排气温度(3)冷凝温度( 冷凝器出口制冷剂液体温度) (4)节流前制冷剂温度(5)节流后制冷剂温度( 蒸发温度)(6)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发温度(7)冷却水进口温度(8)冷却水出口温度装置面板上除有上述8个温度数显仪表外, 还有制冷压缩机输入功率数显表、蒸发器电加热功率数显表、制冷剂流量数显表、冷却水流量数显表、冷凝压力( 排气压力) 和蒸发压力( 吸气压力) 数显表。
2、装置制冷循环过程装置系统中以R134a为工质( 制冷剂) , 本实验制冷剂按图中箭头方向循环, 低于环境温度的的制冷剂蒸发经压缩机压缩后温度和压力均提高, 进入冷凝器与冷却水进行热量交换, 放出凝结潜热成为高于环境温度的液体, 液体经电磁阀B和视液镜, 最后经过节流阀, 压力下降, 温度降低( 大大低于环境温度) , 进入蒸发器吸收气化热量( 热量由电加热器提供) 成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蒸汽, 蒸汽经过回热器( 此时回热器不起回热交换作用, 只作为通路使用) 后, 再被制冷压缩机吸入, 完成制冷循环。
3、实验操作步骤参与实验人员应严格按操作步骤操作, 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1)将”开关机”按钮置于”关机”处后, 插上电源。
(2)按顺时针方向将冷却水流量计下方手动调节阀调至零位( 旋不动为止) , 接通冷却水, 按逆时针方向调节手动调节阀, 使流量计浮子处于中间位置。
制冷原理实验报告

制冷原理实验报告制冷原理实验报告引言:制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家用冰箱、空调还是工业冷冻设备,都离不开制冷原理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制冷原理,我们进行了一次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来探索制冷原理的工作机制。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制冷装置的搭建和观察,深入理解制冷原理,并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温度计、压力计等。
实验步骤:1. 搭建制冷装置:首先,我们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示意图,将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依次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紧密、无泄漏。
2. 开启压缩机:接通电源,启动压缩机。
我们可以听到压缩机开始运转的声音,同时观察到压力计的指针开始上升。
3. 观察冷凝器:冷凝器是将制冷剂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却成高温高压液体的装置。
我们观察到冷凝器表面温度明显升高,这是因为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从而冷却下来。
4. 进入蒸发器:高温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此时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均下降。
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测量蒸发器的温度,发现温度明显降低,这是因为制冷剂吸收了蒸发器中的热量。
5. 循环往复: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了热量后,再次进入压缩机,进行循环往复的过程。
通过不断循环,制冷装置可以将室内的热量排出,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制冷装置启动后,冷凝器表面温度明显升高,蒸发器表面温度明显降低。
2. 制冷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逐渐下降,达到设定的制冷效果。
3. 压缩机运行时,压力计的指针上升,说明压缩机正在增加制冷剂的压力。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制冷原理的工作机制。
制冷装置通过不断循环制冷剂,将热量从室内排出,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其中,压缩机起到增加制冷剂压力的作用,冷凝器将高温高压气体冷却成高温高压液体,而蒸发器则将高温高压液体制冷剂吸收蒸发器中的热量,使其温度下降。
热泵型空调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我对热泵型空调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内容1. 热泵型空调器结构及工作原理(1)结构:热泵型空调器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通阀、节流装置、制冷剂、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2)工作原理:热泵型空调器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冷凝器之间的蒸发和冷凝来吸收和释放热量,实现制冷和制热功能。
在制冷工况下,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经过压缩后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凝器放热冷凝,然后通过膨胀阀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再次进入压缩机循环。
在制热工况下,四通阀换向,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实现室内制热。
2. 热泵型空调器安装调试(1)安装:首先,确定空调器的安装位置,确保空调器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安装和维修。
然后,按照说明书将空调器安装到位,连接好电源、排水管、风管等。
(2)调试:打开空调器电源,调整设定温度,观察空调器是否正常工作。
若出现异常,应检查电路、制冷剂充注量等。
3. 热泵型空调器故障排除(1)制冷效果差:检查制冷剂充注量、压缩机、膨胀阀、四通阀等部件是否正常,排除堵塞、泄漏等问题。
(2)制热效果差:检查制热工况下的压缩机、膨胀阀、四通阀等部件是否正常,排除堵塞、泄漏等问题。
(3)压缩机噪音大:检查压缩机轴承、制冷剂充注量、压缩机内部是否正常,排除轴承磨损、制冷剂过多等问题。
(4)空调器漏水:检查排水管是否畅通,排水口是否堵塞,排除排水不畅、排水口堵塞等问题。
三、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掌握了热泵型空调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1. 热泵型空调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广泛应用于家庭、商场、办公楼等场所。
2.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空调器安装到位、连接正确。
3. 故障排除时,要分析故障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