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Excel的实验报告完整版

Excel的实验报告完整版

信息工程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实习报告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数据处理技术一、实验/实习过程1通过第一节的学习,我学会了Excel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比如在输入数据时如何进行数据的有效性检验,还学会了一些函数的应用,比如取证函数INT();随即函数Rand();求和函数sum();求均值函数average();还有编程中很重要的条件判断函数if等等一系列常用函数。

学会了单元格的引用。

总的来说,在完成第一节实习后,我对Excel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由此我也收获很多知识。

2通过对第二节的学习,我学会了报表设计,进一步了解和熟练了单元格应用以及求和函数的应用。

在这一节中,我学会了表格的设计与排版,懂得了制作一个报表的知识,收获颇多。

实验报告的内容与格式按任课教师的要求书写。

3通过对第三节的学习,我学会了Excel中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学会了如何在一堆数据中筛选出我需要的数据,并且我会了实现数据透视表的方法,这样,运用数据透视表就可以非常简单的实现一个庞大的数据的统计,很有效的减4.5.九九乘法口诀(三角阶梯型)输入方法:b1-j1输入1-9的数字,a2-a10输入1-9的数,在B2输入” =IF(B$1>$A2,"",B$1&"*"&$A2&"="&B$1*$A2) 然后回车,拖动表格即可得到九九乘法口诀。

”6.德育成绩计算方法:①选中课时并对课时求总和,给总和改名为zxs,给课时改名为xs②在学习成绩表中选中学生的成绩,并对成绩改名为cj③在第三张表中(以第一个人为对象)在相同位置C2框中输入”=xs*cj”,点击回车,然后拖动图标④选中第一行,求和,在求和后的框中再输入”\zxs”,点击回车,拖动图标⑤确定德育成绩的小数点位数,可以直接点击减少(增加)小数点位数按钮。

从这一次的实习中我了解了运用较简单的方法来进行较复杂的计算。

计算机操作的实验报告

计算机操作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2.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3. 培养计算机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内容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① 开启电源,等待计算机自检。

② 进入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关闭计算机① 关闭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

② 点击“开始”按钮,选择“关机”。

③ 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

(3)使用鼠标① 按下鼠标左键,进行选中、拖动等操作。

② 按下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

③ 滚动鼠标滚轮,实现页面滚动。

(4)使用键盘① 按下字母键,输入文字。

② 使用功能键,如Ctrl、Alt、Shift等,实现特殊功能。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① 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等。

② 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格式等。

③ 保存、打开、关闭文档。

(2)电子表格① 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

② 输入数据,设置单元格格式、公式等。

③ 绘制图表,分析数据。

(3)演示文稿① 打开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WPS演示等。

② 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切换效果等。

③ 播放演示文稿,进行演示。

三、实验步骤1. 计算机基本操作(1)启动计算机:打开电源,进入操作系统。

(2)使用鼠标:选中文件,拖动到指定位置。

(3)使用键盘:输入文字,设置字体格式。

(4)关闭计算机:关闭所有程序,点击“关机”。

2. 计算机基本应用(1)文字处理:打开Word,输入文字,设置格式。

(2)电子表格:打开Excel,输入数据,设置公式。

(3)演示文稿:打开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鼠标和键盘等。

同时,我们还熟悉了计算机的基本应用,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2. 实验分析(1)计算机基本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以及如何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基本操作。

计算机实验报告实验反思(3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实验反思(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实验在高校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通过计算机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本次实验报告旨在对所进行的计算机实验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实验的开展提供借鉴。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2.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2. 实验二:操作系统原理与Windows操作3. 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网络配置4. 实验四:数据库原理与SQL语句编写5. 实验五:编程语言学习与简单程序设计四、实验过程1. 实验一: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2)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维护方法;(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功能。

2. 实验二:操作系统原理与Windows操作(1)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 实验三:计算机网络基础与网络配置(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如网络拓扑、传输介质、网络协议等;(2)熟悉网络配置方法,如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网络的基本功能。

4. 实验四:数据库原理与SQL语句编写(1)学习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如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等;(2)掌握SQL语句的编写方法,如数据查询、数据插入、数据更新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数据库的基本功能。

5. 实验五:编程语言学习与简单程序设计(1)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如C、Python等;(2)掌握简单程序设计方法,如函数定义、循环、条件语句等;(3)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编程语言的基本功能。

计算机学科实验报告范文

计算机学科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名称:Python编程基础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Python编程环境。

2. 掌握Python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3. 学会使用Python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实验内容:1. Python编程环境搭建。

2. Python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

3. Python简单计算和数据处理。

实验步骤:一、Python编程环境搭建1. 下载Python安装包:从Python官方网站下载Python安装包,版本为Python 3.8.1。

2. 安装Python:运行安装包,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3. 配置环境变量:在安装过程中,选择将Python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中。

4. 验证安装:打开命令提示符或终端,输入python,如果出现Python提示符,则表示Python安装成功。

二、Python基本语法和常用数据类型1. 变量和赋值:在Python中,变量名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组成,不能以数字开头。

变量赋值使用等号(=)。

```pythona = 10b = 'hello'c = 3.14```2. 数据类型:Python中常用的数据类型有整型(int)、浮点型(float)、字符串型(str)和布尔型(bool)。

```pythona = 100 # 整型b = 3.14 # 浮点型c = 'hello' # 字符串型d = True # 布尔型```3. 输出语句:使用print()函数输出内容。

```pythonprint('这是一个输出语句')```4. 输入语句:使用input()函数接收用户输入。

```python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名字:')print('你的名字是:', name)```三、Python简单计算和数据处理1. 计算器程序: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实现加、减、乘、除运算。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3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3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3篇)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精选3篇)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篇1一、实验题目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二、实验目的1.熟悉Windows_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_P资源管理器下,对文件(夹)的选择、新建、移动、复制、删除、重命名的操作方法。

三、实验内容1.启动资源管理器并利用资源管理器浏览文件。

2.在D盘创建文件夹3.在所创建文件夹中创建Word文件。

4.对所创建文件或文件夹执行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恢复、创建快捷方式及设置共享等操作。

四、实验步骤(一)文件与文件夹管理1展开与折叠文件夹。

右击开始,打开资源管理器,在左窗格中点击“+”展开,点击“一”折叠2.改变文件显示方式。

打开资源管理器/查看,选择缩略、列表,排列图标等3.建立树状目录。

在D盘空白处右击,选择新建/文件夹,输入经济贸易学院,依次在新建文件夹中建立经济类11031.1.建WOrd并保存。

打开开始/程序/word,输入内容。

选择文件/另存为,查找D盘/经济贸易学院/1103班/王帅,单击保存5.复制、移动文件夹6.重命名、删除、恢复。

右击文件夹,选择重命名,输入新名字;选择删除,删除文件7.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

右击王帅文件夹,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8.设置共享文件。

右击王帅,选择属性/共享/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确定9.显示扩展名。

打开资源管理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高级设置,撤销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二)控制面板的设置。

1设置显示属性。

右击打开显示属性/桌面、屏幕保护程序10设置鼠标。

打开控制面板/鼠标/按钮(调整滑块,感受速度)、指针11设置键盘。

打开控制面板/键盘/速度(调整滑块,感受速度)、硬件12设置日期和时间打开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13设置输入法。

打开控制面板/区域与语言选项/详细信息/文字服务与输入语言(三)WindOWS附件的使用1.计算器。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三

大学计算机实验报告三

实验三实验项目名称:实验3 文字信息实验过程及内容:一、(一)基础操作1. 启动Microsoft Word 2010,输入个人简历的相关信息。

输入完成后,将文档另存为:个人简历.docx。

(书本案例3-2)1)输入RESUME后按Enter即可换行2)在第五段输入“姓名:马腾飞”时,由于已经输入过一次了,可以直接复制粘贴。

长按鼠标左键选中“姓名:马腾飞”,单击右键,弹出菜单,在菜单中选择复制。

再将光标移动到需要粘贴的位置,在键盘上按“C TRL+V”即可完成。

3)输入完内容后,在左上角点击“保存”,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更改文件名,以及选定保存地址后,单击“保存”。

2. 打开个人简历文档,设置标题“个人概况”格式,字体:楷体、小四,深蓝色,加宽2磅,对整行加下划线、橙色;整行底纹:淡橙色。

(书本案例3-5)1)选中“个人概况”,在弹出的菜单中找到字体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楷体”,再找到字号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小四”。

然后找到字体颜色选项点击下拉按钮,选择“深蓝色”。

2)选中“个人概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字体”选项,进入对话框,切换至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

点击“间距”的下拉按钮选择“加宽”,在磅值(B)中更改为2磅。

再切换到“字体”选项卡,点击“下划线类型”的下拉按钮,选择所需的下划线线型,点击“下划线颜色”下拉按钮并选择橙色的下划线颜色。

查看“预览”,确认无误后单击“确定”按钮。

3)选中“个人概况”,点击Word上方的“设计”选项,在最右边的页面背景内点击页面边框,在弹出的对话框内选择“底纹”选项卡,点击“填充”的下拉按钮,选择淡橙色。

点击“应用于”的下拉按钮,选择“文字”选项。

在“预览”区查看,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即可。

效果如下图所示3.书本案例3-61)选中“个人概况”,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段落”,进入对话框后更改“段前”的数据为1行,“段后”的数据为1行,特殊格式为“无”。

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报告

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报告

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探究中央处理器(CPU)的组成以及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

通过深入理解CPU的工作原理和机器指令的执行流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过程。

2. CPU的组成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执行计算机上的所有任务。

一个典型的CPU由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构成:2.1 控制单元(Control Unit)控制单元是CPU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协调和控制整个CPU的操作。

它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并解码这些指令以确定下一步的操作。

2.2 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ALU)算术逻辑单元是CPU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ALU能够执行基本的数学计算和布尔逻辑运算。

2.3 寄存器(Registers)寄存器是CPU内部的临时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CPU拥有多个寄存器,每个寄存器都有特定的功能,如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PC)用于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累加器(Accumulator)用于存储运算结果等。

3. 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机器指令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的指令,它们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

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取指令(Fetch)控制单元从存储器中读取下一条指令,并将其存储在指令寄存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中。

3.2 解码指令(Decode)控制单元解码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确定需要执行的操作类型和操作数。

3.3 执行指令(Execute)根据解码的结果,CPU执行指令中指定的操作。

这可能涉及到从寄存器中读取数据、进行算术运算、修改寄存器的值等。

3.4 存储结果(Store)执行指令后,结果可能需要存储在寄存器或存储器中,以备后续操作使用。

4. 实验步骤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个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来演示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

计算机实验报告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15篇

计算机实验报告计算机实验报告1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网络应用综合实验所用仪器材料: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一台套一、实验目的1、熟悉上网浏览、检索、下载网络资源的基本方法;2、掌握E-mail的申请及应用;3、了解网络配置与网络安全的相关知识;4、掌握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简单局域网的组建方法;5、了解简单的网络命令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INTERNET的基本操作及WWW的基本应用;2、网络资源的获取;3、E-mail的申请及应用;4、WINDOWS共享目录的使用与局域网的组建。

5、简单的网络基本命令使用。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实验报告2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18日到X月10日二、实习地点中****-*三、实习目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四、实习内容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提供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性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实习体会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一)
王佳雅食科(4)班 22号
1.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Excel和SAS软件的基本方法;
•掌握用Excel和SAS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正确分析计算机处理结果;
2. 主要试材及仪器设备
•计算机
•Winxp系统
•office2000(全部安装)
•SAS8.0
3. 实验内容
(1)灭菌过程肉丸子表面温度的计算;
(2)对果酒的酒度和酸度进行相关分析;
4. 实验材料
例1
用110℃的压力锅对初始温度为25 ℃袋包装肉丸灭菌,20min后用25℃的水冷却10min,求肉丸子在灭菌、冷却过程中表面温度。

(!)Excal
表1。

肉丸子灭菌过程表
初温t020℃
灭菌温度tz110℃
灭菌时间t120min
冷却温度tw25℃
冷却时间t210min
肉丸子灭菌过程表皮尔逊相关系数-0.22229 时间 min表面温度自由度11
020F值0.571772
2110P值0.465441
4110
6110
8110
10110
12110
14110
16110
18110
20110
2225
2425
2625
附录1:VB代码
Function Tem(T, t0, t1, tz, tw)
If T = 0 Then
Tem = t0
Else
If T >= 0 And T <= t1 Then
Tem = tz
Else
Tem = tw
End If
End If
End Function
(2)SAS
时间表面温度
时间 1.0000 -0.2229
0.4654
表面温度-0.2229 1.0000
0.4654
由上可知,时间与表面温度无统计上的意义(P=0.4654>0.05)
例二在酿制果酒过程中,对果酒进行抽样,测定其酸度和酒度,数据如表,现对两指标
进行线性相关分析,以研究两指标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1.方法:
(1)对果酒进行的16次抽样检验的原始数据
序号酸度酒度序号酸度酒度序号酸度酒度
1 0.5 3.35 7 0.9 3.15 13 1.4 1.95
2 0.6 3.2 8 1 2.85 14 1.5 2.2
3 0.7 3.3 9 1.2 2.05 15 1.5 1.9
4 0.7 3 10 1.2 2.9
5 1
6 1.6 1.7
5 0.7 3.4 11 1.3 2.15
6 0.8 2.35 12 1.3 2.3
(2)用SAS进行相关性分析
3.结果:
酸度酒度
酸度 1.00000 -0.87912
<.0001
酒度 -0.87912 1.00000
<.0001
果酒酸度x与酒度y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为-0.87912,酸度与酒度呈
负相关,说明在果酒酿制过程中,酒度减小,酸度增加。

附录2:程序
data ex;
input x y;
cards;
0.5 3.35
0.6 3.2
0.7 3.3
0.7 3
0.7 3.4
0.8 2.35
0.9 3.15
1 2.85
1.2
2.05
1.2
2.95
1.3
2.15
1.3
2.3
1.4 1.95
1.5
2.2
1.5 1.9
1.6 1.7;
proc corr; /*--作相关性分析--*/
var x y; /*--作变量x,y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run;
SAS输出摘要:
The SAS System 10:53 Sunday, June 1, 20031
Correlation Analysis
2'VAR' Variables: X Y
Simple Statistics
Variable N Mean Std Dev Sum Minimum Maximum
X 1312.0000007.788881156.000000024.000000
Y 1390.00000038.024*******.00000020.000000110.000000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 Prob > |R| under Ho: Rho=0 / N = 13 X Y
X 1.00000 -0.22229
0.00.4654
Y -0.22229 1.00000
0.46540.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