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SM3-004新生儿配奶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新生儿科配奶间操作规程

新生儿科配奶间操作规程

新生儿科配奶间操作规程
《新生儿科配奶间操作规程》
一、操作流程
1. 完善消毒:配奶间应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干净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 配制奶粉:根据医嘱和配方,按照比例配制奶粉。

3. 准备器具:将配奶所需的奶瓶、奶嘴、奶粉勺等器具进行消毒并准备就绪。

4. 测量水温:使用温水在奶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并使用温度计确保水温适宜。

5. 加入奶粉:根据医嘱将配制好的奶粉加入到温水中,按照比例正确搅拌均匀。

6. 验温:用温度计测试奶瓶内的奶温,确保奶温适宜。

7. 保存奶瓶:根据婴儿喂养计划,将配制好的奶瓶正确保存,并标注日期和时间。

二、注意事项
1. 温度:配奶时要确保水温适宜,不可过热或过冷,以免造成婴儿腹泻或烫伤。

2. 卫生:操作时要保持手部卫生,避免污染奶瓶或奶粉,并及时清洁消毒使用过的器具。

3. 定量:根据医生的指导,确保配制奶粉的比例正确,不可随意增减。

4. 标注:每个奶瓶都要标注上日期和时间,以便及时使用,并及时处理剩余的配制好的奶瓶。

5. 存放:配制好的奶瓶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储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喂养,以免奶瓶内的奶液腐败。

三、消毒流程
1. 清洗:用流水冲洗奶瓶、奶嘴和奶粉勺,去除残留的奶粉。

2. 消毒:将清洗后的奶瓶、奶嘴和奶粉勺放入消毒锅中进行高温蒸汽消毒,确保无菌。

3. 保存:经过消毒的器具要放入密闭的容器中保存,以免二次污染。

新生儿科配奶间操作规程旨在保障婴儿喂养的安全和健康,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奶瓶配制的安全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和食物中毒。

同时,科学的消毒流程也为宝宝提供了一个干净无菌的喂养环境。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配奶流程

新生儿科规章制度-配奶流程

新生儿室配奶流程
1、配奶前准备:应戴帽,戴口罩,必须用肥皂与流动水清洗双手。

2、器具的准备:取出已经消毒好的备用奶瓶,奶嘴,瓶盖等冲调器具。

遵医嘱或参考奶粉包装上的用量说明(按新生儿体重)调配奶粉。

3、加适量温水:先加入适量的温开水,开水温度最好在摄氏40℃~50℃。

4、加适量奶粉:用奶粉专用量勺取正确数量奶粉,掏起的奶粉需松松的,不可紧压,再用筷子或刀子刮平,对准奶瓶将奶粉倒入奶瓶。

.
5、摇匀和调试:套上奶嘴,轻轻摇匀。

将奶瓶倒置时,刚开始1~2秒,奶水是细细的直线流下,而后一滴接著一滴流下。

6、手腕试奶温:将水滴至手腕内侧,感觉与体温差不多即可。

感觉不烫或不太凉便可以给新生儿食用。

7、清洁和消毒:待新生儿食用后,将用过的奶瓶立即用清水、刷子清洗干净,奶嘴、奶圈拆开后先置一清洁处,待清洁好奶瓶后,再与奶瓶一起煮沸消毒后,放入专用器具内消毒备用。

8、用具一婴一用一灭菌,隔离新生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文件名称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文件号生效日期2014.1修订日期2013.12一、环境设施1.新生儿病室应相对独立,位于医院相对清洁的区域,通风采光良好,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2~26℃,湿度保持在50~60%。

2.各区域之间布局合理、标志明确、洁污分开,便于管理。

3.每张婴儿床单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m2,床间距≥1m。

4.各室应有符合要求的洗手设施,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二、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鼻咽拭子和粪便培养。

凡是有皮肤化脓及其它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非特异性发热、传染病、皮肤渗出性病灶等)者应暂时调离新生儿病室。

2.工作人员入室应更换专用工作服和鞋,戴帽子并将头发全部遮盖;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治疗、护理、检查、喂奶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工作服应保持清洁,遇污染及时更换。

3.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只允许与新生儿医疗护理有直接关系的人员进入,所有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执行洗手和更衣制度。

4.禁止探望,如需要探视时应隔窗进行。

三、清洁消毒1.室内应保持清洁,定时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min。

2.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时,间断开启每次不少于2h。

3.地面湿式清扫,婴儿床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擦拭2次,遇有污染时应立即清洁和消毒。

抹布一床一用,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4.清洁工具(抹布、拖布头等)定点放置,分室使用,标识明显,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四、婴儿用品及医疗设备的管理1.婴儿用品(1)婴儿使用的眼药水、油膏、粉扑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

(2)婴儿听诊器、磅秤、测量板等使用后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

(3)体温表一婴一用一消毒,使用后可用75%的酒精或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清水冲净,干燥备用。

(4)隔离婴儿的器具、用品应固定使用,用后及时消毒。

2.婴儿暖箱、蓝光箱等(1)婴儿暖箱、蓝光箱、辐射台等,应每日清洁,外表面用毒性较低的消毒液(如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医院新生儿配奶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标准版)

医院新生儿配奶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标准版)

新生儿配奶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配奶间专人负责,并保持其清洁,各班做好交接班前的清洁卫生工作。

二、配奶员患消化道疾病,禁止配奶及奶具消毒等工作。

三、每月对配奶间进行空气监测、消毒后奶瓶、奶嘴灭菌效果监测并有记录。

四、工作人员进配奶间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执行配奶操作时洗手、戴口罩、卫生帽,穿好围裙,遵循无菌原则。

五、配奶间为清洁环境,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30-60分钟,消毒柜、配奶台、清洗槽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洗2次。

六、洗瓶刷、冷水壶均需每次高温消毒30-60分钟。

七、婴儿奶瓶、奶嘴等奶具,用清水冲净,刷子清洗干净后晾干。

送供应室高压蒸汽灭菌消毒。

奶瓶及奶嘴一人一用一消毒。

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及消毒。

八、一旦病房出现怀疑食源性院内感染病例时,应及时上报院感科,并积极查找原因,必要时进行上述项目复查,以查找感染源。

2024年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三篇)

2024年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本(三篇)

2024年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本配奶间是新生儿科的重要部门,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医院必须严格管理和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制订可行的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

以下是2024年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的范本,内容主要包括配奶间的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流程、医护人员的培训要求以及设备和工具的消毒措施等。

一、配奶间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流程:1. 入室前准备:- 医护人员进入配奶间前必须穿着规定的工作服,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 检查配奶间是否有明显的清洁问题,如地面有污垢等。

2. 患者隔离:- 患者到达配奶间后,必须先接受手部清洁,并将其隔离,确保其他未隔离患者的安全。

- 患者隔离采用单间隔离,患者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 配奶操作前:- 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佩戴手套。

- 清洗配奶器械和瓶子,应采用物理清洗加高温高压灭菌的方法,确保器械和瓶子的清洁。

4. 配奶操作过程中:- 配奶液体的准备、调配和储存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要求,确保配奶液体的安全。

-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污染,避免不洁手接触配奶液体。

5. 配奶结束后:- 配奶完成后,将废弃物放进规定的脏物容器中。

- 清洗使用过的器械和瓶子,采用物理清洗加高温高压灭菌的方法。

6. 配奶间消毒:- 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使用规定的消毒剂和方法,确保配奶间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 配奶间的表面、设备和工具都必须擦拭消毒。

二、医护人员培训要求:1. 感染控制知识培训:- 全体配奶间医护人员必须接受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包括感染的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的方法和个人防护措施等。

2. 消毒措施培训:- 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接受配奶间消毒措施的培训,包括正确使用消毒剂和器械的方法以及遵循消毒操作规范。

3. 安全培训:- 医护人员应接受有关新生儿安全的培训,包括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早期识别和处理等。

三、设备和工具的消毒措施:1. 配奶器械和瓶子的消毒:- 配奶器械和瓶子使用后必须及时进行物理清洗和高温高压灭菌。

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模版

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模版

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模版配奶间是新生儿医院中的重要设施, 用于婴儿的喂养和保健。

鉴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因此在配奶间的感染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个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的模板,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一、感染管理1.配奶间的进出人员应按要求进行身体状况检查, 包括体温测量和日常问询。

如发现有发热、咳嗽、呼吸道感染症状等不适, 应立即报告并暂停进入配奶间。

2.所有进入配奶间的人员应进行手部卫生, 包括彻底清洗双手和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进入配奶间前后, 以及每次接触婴儿前后都需要执行手部卫生措施。

3.所有进入配奶间的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口罩、手套等。

4.配奶间的空气质量应定期检测, 确保空气流通并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5.配奶间内的设备和器具应定期维护和清洁, 并遵循相关操作规程。

6.婴儿的母乳和配方奶应分开储存, 并严格按照标签上的日期进行使用。

7.婴儿餐具、奶瓶等用具应定期消毒, 并采用专用器具进行储存。

8.配奶间应定期扫除、清洁, 确保环境清洁整洁。

垃圾应及时清理并妥善处理。

9.严禁在配奶间内饮食和吸烟。

10.所有进入配奶间的婴儿和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记录健康状况。

二、消毒隔离制度1.所有配奶间的设施和用具应定期进行消毒, 消毒方法应符合卫生标准。

消毒记录应详细记录, 包括消毒时间、方法和人员。

2.婴儿餐具、奶瓶等用具应每次使用后立即清洗, 并进行高温消毒或化学消毒。

不得使用已经损坏、脏污或有裂缝的用具。

3.使用消毒剂时, 应确保剂量准确、时间充足, 并按照说明书指导进行操作。

4.配奶间内的垃圾桶应定期清理, 保持干燥和清洁。

5.如果发现婴儿或工作人员感染疾病, 应立即报告并进行隔离措施, 确保病原体的传播最小化。

6.所有进入配奶间的人员应根据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并按照规定进行消毒程序。

7.配奶间应定期进行拆洗和消毒漏水检查, 确保设施和管道的正常运行。

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婴儿配方奶粉逐渐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像婴儿配方奶粉这种易受细菌污染的食品,在医院的配奶间使用时,也需要做好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本文将介绍如何做好配奶间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1. 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1.1 配奶间人员感染管理配奶间工作人员要经过健康体检和规范化培训,定期进行体温检测。

在配奶前,必须穿戴口罩和洁净无菌手套,禁止摸头发、手机、笔等非必需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1.2 配奶间器具感染管理配奶器具应该定期进行检查、清洗和消毒,在每次使用前需要清洗消毒并经过严格的干燥。

用完的器具必须进行包装,避免灰尘、细菌等外部环境污染。

1.3 配奶间环境感染管理配奶间应采用消毒灭菌剂对环境进行消毒。

将地面、壁面、天花板等进行定期清洁、消毒,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深度清洁,配奶表面要求保持干爽无水迹。

2. 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2.1 隔离患病患者与婴儿常见疾病有关的婴儿和宿主患者需要隔离。

在使用配奶室之前,所有婴儿都应经过检查,并遵循医院的隔离程序,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2 温度控制温度是保持婴儿食品的关键要素。

在配奶间内,它需要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以避免细菌的繁殖。

温度测试必须每天进行,并在检测的时候记录读数。

2.3 空气品质控制空气质量同样很重要。

通风系统应该符合标准,以防止交叉污染。

人员进出配奶室时,必须紧闭门窗以避免外界的细菌进入。

3. 配奶间医院消毒措施消毒剂和消毒手段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消毒的有效性。

医院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并为消毒人员提供培训,保证消毒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配奶器具应在使用前进行消毒,用热水和消毒液清洗,然后再进行高温蒸汽消毒。

结论在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方面,应该遵守标准程序,必须建立、实施和监测正式的医院感染管理计划。

各个配奶间应该有相应的管理机构、目标和培训计划,以确保相应的监管和质量控制措施得到实施和有效的保障。

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本

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本

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范本配奶间是医院中专门用于母婴喂养和配制奶粉的区域,因为婴儿免疫系统尚不健全,对细菌和病毒更为敏感,所以配奶间的卫生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配奶间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的范本,旨在确保配奶间环境的卫生和婴儿的安全。

一、配奶间卫生管理制度1. 配奶间的定期清洁配奶间应每天清洁一次,并进行定期消毒。

清洁时应使用专用清洁剂,并确保所有表面都得到仔细清洁,包括桌面、柜子、配奶器具等。

清洁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飞溅物的传播。

2. 双手消毒所有进入配奶间的人员,在进行配奶工作之前必须正确洗手和消毒。

洗手时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然后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双手消毒。

3. 空气流通和通风配奶间应保持空气流通和通风良好,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可以使用新风系统或定期开窗换气的方式来保持空气新鲜。

4. 垃圾分类和处理垃圾桶应放置在配奶间内,根据医院的垃圾分类规定进行分类。

每天结束配奶工作后,必须将垃圾桶中的垃圾倒入专门的垃圾袋中,并及时更换垃圾袋,并定期将垃圾送往医院指定的垃圾处理区域。

二、配奶间消毒隔离制度1. 消毒器具使用规范配奶间中使用的所有器具,包括奶瓶、奶嘴、奶瓶刷等,都必须经过专门的清洁和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

清洗时,要使用专用清洁剂进行彻底清洁,并使用高温高压的方法对器具进行消毒。

2. 配奶器具的存放清洁和消毒后的配奶器具应存放在干燥、洁净、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存放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最好使用封闭式的柜子进行存储。

3. 配奶师的防护措施配奶师在进行配奶工作时,应佩戴专用的防护手套,以避免手部细菌的传播。

同时,嘴部和鼻部应使用口罩进行覆盖,以避免呼吸道细菌的传播。

4. 配奶间的隔离措施配奶间应设置专门的隔离区域,用于处理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情况。

例如,当有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婴儿需要配奶时,应将其隔离在专门的区域进行配奶,以避免感染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P作业标准书
□营运中心□南京☑苏州□江北
一、目的:
规范新生儿配奶工作流程,预防和控制新生儿因配奶不当而导致的医院内感染,特订定本作业标准。

二、适用范围:
苏州明基医院护理部、产科、尊荣产科、新生儿科病区。

作业项目流程说明/注意事项(含异常处理) 备注
1、工作人员管理(1)配奶间工作人员应当经过消毒技术培训,患有感染性疾病者在未治愈前不得参与配奶工作。

(2)配奶间工作人员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配奶操作前后均应洗手,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重新洗手。

2、配奶用品管理(1)奶粉应保存于清洁干燥处,在有效期内使用。

开启后注明启用时间,密闭存放;开启后保存时间根据说明书要求。

(2)取用奶粉的勺子应干燥存放,不得存放在奶粉中。

(3)配奶必须使用温开水进行配制。

(4)配制后的奶保存条件及保存时间,应参照不同奶粉使用说明。

(5)奶具使用后,统一回收清洗、消毒。

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所用奶具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6)奶具及配奶容器的清洗消毒流程。

1)工作人员洗手后,取下奶嘴,倒净剩余奶。

2)在流动水下搓洗奶嘴、奶瓶及配奶容器,必要时使用专用洗涤剂清洗。

3)在流动水下搓洗奶嘴、奶瓶及配奶容器进行物理方法消毒,如煮沸消毒15min、流通蒸汽消毒(100℃,20min),必要时选择压力蒸汽灭菌。

煮沸消毒时物品应完全浸入水中,消毒时间应从水开始沸腾时计算。

4)将消毒后的奶具及配奶容器取出晾干后存放于清洁干燥的容器内,存放时应注意清洁操作。

5)消毒后奶具及配奶容器的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未使用的剩余奶具应重新清洗消毒。

盛放奶具的容器及保存奶制品的冰箱每日必须清洁与消毒。

标准类别☑作业流程
☐照护标准
☐技术标准
☐安全标准




新生儿配奶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SOP编号:SOP-SM3-004
页码/页数: 1/2
主办部门:院感科
制定日期:2014-10-17
修订年限:
最近修订日期:2014-10-17
已修订次数:0 次
四、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S].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S].2010. [3]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2013.
五、备注说明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