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八章习题课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8.4 机械能守恒定律 练习(含答案)

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所述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A. 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B. 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竖直上抛C. 火箭升空过程D. 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答案】B【解析】解: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因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则机械能减小。
故A错误。
B、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竖直上抛,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B正确。
C、火箭升空,动力做功,机械能增加。
故C错误。
D、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在增加,所以机械能在增大。
故D错误。
故选:B。
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者是弹簧弹力做功,或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是否保持不变,即采用总量的方法进行判断。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1、看是否只有重力做功。
2、看动能和势能之和是否不变。
2.安徽芜湖方特水上乐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上主题公园。
如图为彩虹滑道,游客先要从一个极陡的斜坡落下,接着经过一个拱形水道,最后达到末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坡的高度和拱形水道的高度差要设计合理,否则游客经过拱形水道的最高点时可能飞起来B. 游客从斜坡的最高点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一直做正功C. 游客从斜坡下滑到最低点时,游客对滑道的压力最小D. 游客从最高点直至滑到最终停下来过程中,游客的机械能消失了【答案】A【解析】解:A、斜坡的高度和拱形水道的高度差要设计合理,不能让游客经过拱形水A正确;B、游客从斜坡的最高点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的过程中,游客的位置是先降低后升高,所以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B错误;C、游客从斜坡上下滑到最低点时,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游客对滑道的压力最大,故C错误;D、游客从最高点直至滑到最终停下来过程中,游客的机械能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内能),故D错误。
故选:A。
高点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的过程中,游客是先降低后升高的;游客在最低点时,其加速度向上,游客处于超重状态;整个过程是符合能量守恒的,机械能不是消失,而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八章习题课 动能定理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课:动能定理的应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
设小球在斜面最低点A 的速度为v ,压缩弹簧至C 点时弹簧最短,C 点距地面高度为h ,则从A 到C 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 )A.mgh-12mv 2 B.12mv 2-mgh C.-mgh D.-(mgℎ+12mv 2)A 到C 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可得,-mgh+W=0-12mv 2,所以W=mgh-12mv 2,故A 正确。
2.(2021湖南湘潭一中月考)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为h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若该物体以v 0的初速度从顶端下滑,最后仍停在水平面上。
图乙为物体两次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 -t 图像,则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12m v 02-3mgh B.3mgh-12m v 02 C.16m v 02-mghD.mgh-16m v 02,由动能定理得mgh-W f=12m v12,若该物体以v0的初速度从顶端下滑,由动能定理得mgh-W f=12m v22−12m v02,由题图乙可知,物体两次滑到水平面的速度关系为v2=2v1,由以上三式解得W f=mgh-16m v02,D正确,A、B、C错误。
3.(2021山东卷)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的轻质细杆,一端可绕竖直光滑轴O转动,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木块相连。
木块以水平初速度v0出发,恰好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圆周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A.mv022πL B.mv024πLC.mv028πL D.mv0216πL,由动能定理得-F f·2πL=0-12m v02,所以摩擦力F f=mv24πL,选项B正确。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与水平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与转轴相距R,物体随转台由静止开始转动。
2020春人教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8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word 含答案)

2020春人教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及答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的木板放在光滑斜面上,木板的上端用细绳拴在斜面上,木板上有一只质量为m2的小猫.剪断细绳,木板开始下滑,同时小猫沿木板向上爬.小猫向上爬的过程中,小猫在木板上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不变,忽略空气阻力.细绳剪断后,小猫做功的功率P与时间t关系正确的图象是()2、(双选)如图是一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从t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由图象可知()A.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功率不变B.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功率增大C.t1~t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D.t1~t2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加速度不变3、物体从某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的是()A B C D4、如图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沿粗糙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的B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则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A.v20-4ghB.4gh-v20C.v20-2ghD.2gh-v205、(双选)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2R 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现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6、(多选)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放有质量分别为1 kg和2 kg的小球A和B,且两球之间用一根长L=0.3 m的轻杆相连,小球B距水平面的高度h=0.3 m.现让两球从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最后都进入到上方开有细槽的光滑圆管中,不计球与圆管内壁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开始下滑到A进入圆管整个过程,小球A、B与地球三者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在B球未进入水平圆管前,小球A与地球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C.两球最后在光滑圆管中运动的速度大小为7 m/sD.从开始下滑到A进入圆管整个过程,轻杆对B球做功-1 J7、.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发现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略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选用的重物质量过大B.选用的重物质量过小C.空气对重物的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D.实验时操作不规范,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8、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弯曲的槽道弧AB ,槽道由半径分别为R 2和R 的两个半圆构成,现用大小恒为F 的拉力将一光滑小球从A 点沿槽道拉至B 点,若拉力F 的方向时时刻刻均与小球运动方向一致,则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 )A .0B .FR C.32πFR D .2πFR9、魔方,又叫魔术方块或鲁比克方块,是一种手部极限运动.通常泛指三阶魔方.三阶魔方形状是正方体,由有弹性的硬塑料制成.要将一个质量为m 、边长为a 的水平放置的匀质三阶魔方翻倒,推力对它做功至少为( )A.2mgaB.2mga 2C.(2+1)mga 2D.(2-1)mga 210、一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动能改变B .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C .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但物体动能可能不变D .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零11、质量为m =50 kg 的滑雪运动员,以初速度v 0=4 m/s 从高度为h =10 m 的弯曲滑道顶端A 滑下,到达滑道底端B 时的速度v 1=10 m/s.求滑雪运动员在这段滑行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g取10 m/s2)12、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8章4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含答案

4.机械能守恒定律基础巩固1.关于机械能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守恒的物体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的作用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定守恒C.物体所受合力不等于零时,机械能可能守恒D.合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不守恒答案:C解析:物体机械能守恒时还有可能受其他力的作用,但是其他力不做功,故A错误。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不一定守恒,例如物体匀速上升,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B错误。
物体所受合力不等于零时,机械能可能守恒,例如自由下落的物体,C正确。
自由落体运动中,合力做正功,机械能守恒,D错误。
2.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如图所示。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变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变大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答案:D解析: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一直做正功,重力势能始终变小,A正确。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运动员所受蹦极绳的弹力方向向上,所以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变大,B正确。
蹦极过程中,只有重力和蹦极绳的弹力做功,因而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正确。
重力势能的改变只与高度差有关,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D错误。
3.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A.一样大B.水平抛的最大C.斜向上抛的最大D.斜向下抛的最大答案:A解析: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空中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
抛出时高度、速度大小相等,落地时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4.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 0抛出质量为m 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 的海平面上。
若以海平面为参考平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12mv 02+mgh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12mv 02答案:C解析:物体到达海平面时位于参考平面上,重力势能为零,A 错误。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4 机械能守恒定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机械能守恒的判断1.(多选)载人飞船从发射至返回的过程中,以下哪些阶段返回舱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A.飞船升空的阶段B.只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返回舱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阶段C.只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返回舱飞向地球的阶段D.临近地面时返回舱减速下降的阶段2.(多选)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连接一个小球,用手托起小球,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如图所示。
则迅速放手后(不计空气阻力)( )A.放手瞬间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B.小球与弹簧以及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小球的机械能守恒D.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不断增大3.(多选)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O 在同一水平面的A点(弹簧处于原长)无初速度地释放,让它自由摆下。
不计空气阻力,在重物由A点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A.重物的机械能减少B.重物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不变C.重物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增加D.重物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减少4.在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示意图中,甲图为一端固定有小球的轻杆,从右偏上30°释放后绕光滑支点摆动;乙图为末端固定有小球的轻质直角架,释放后绕通过直角顶点的固定轴O无摩擦转动;丙图为轻绳一端连着一小球,从右偏上30°处自由释放;丁图为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带有竖直支架的小车,把用轻质细绳悬挂的小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开始摆动。
关于这几个物理过程(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小球机械能守恒B.乙图中小球A机械能守恒C.丙图中小球机械能守恒D.丁图中小球机械能守恒5.(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个小球a和b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O处有一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b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球的机械能守恒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球的机械能不守恒C.a球、b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a球、b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题组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6.一物体由h高处自由落下,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当物体的动能等于势能时,物体运动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A.√2ℎg B.√ℎgC.√ℎ2gD.以上都不对7.如图所示,光滑的曲面与光滑的水平面平滑相连,一轻弹簧右端固定,质量为m 的小球从高为h处由静止下滑,则( )A.小球与弹簧刚接触时,速度大小为√2gℎB.小球与弹簧接触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mghC.小球压缩弹簧至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12D.小球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保持不变8.从地面竖直上抛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设它们的初动能相同,当上升到同一高度时(不计空气阻力,选地面为参考面)( )A.所具有的重力势能相等B.所具有的动能相等C.所具有的机械能不相等D.所具有的机械能相等9.一根轻弹簧下端固定,竖立在水平面上,其正上方A位置有一只小球,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在B位置接触弹簧的上端,在C位置小球所受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在D 位置小球速度减小到零。
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8章 习题课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 课件(50张)

从抛出到落地,重力势能减少mgh,动能增加
1 2
mv2-
1 2
mv
2 0
,由
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12mv2-12mv20,乙说法也对.
栏目导航
抛出时的高度 h=v2- 2gv20=2×4810 m=2.4 m.
[答案] 见解析
15
栏目导航
16
对单个物体包括地球为系统只受重力作用时,动能定理和机 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并没有区别;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应用机械 能守恒定律较方便;对有摩擦力或其他力做功的情况下要用动能定 理列方程.
科学思维:1.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形成能量利用及能量转化的物理 观念.
栏目导航
3
合作探究 攻重难
栏目导航
4
链条类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要点归纳] 链条类物体机械能守恒问题的分析关键是分析重心位置,进而 确定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解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零势能面的 选取;二是链条的每一段重心的位置变化和重力势能变化.
栏目导航
9
[解析] 设链条质量为m,可以认为始末状态的重力势能变化是 由L-a段下降引起的
下降高度h=a+L-2 asin α=L+2 asin α 该部分的质量为m′=mL (L-a)
栏目导航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L (L-a)gh=12mv2, 解得a= L2-gsvi2nLα.
[答案] a= L2-gsvi2nLα
FN+mg=mvR2,则v≥ gR 小物块从圆轨道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 律有: 12mv2C=12mv2+2mgR
栏目导航
联立得R≤5vg2C 解得R≤0.32 m.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习题课 变力功的求解及P=Fv的应用【含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课:变力功的求解及P=Fv 的应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一定做负功B.静摩擦力起着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一定不做功C.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一定都做负功D.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但是摩擦力对物体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综上所述,只有D 正确。
2.(2021山东泰安模考)用铁锤把小铁钉钉入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进木板的深度成正比。
已知铁锤第一次将钉子钉进d ,如果铁锤第二次敲钉子时阻力对钉子做的功与第一次相同,那么,第二次敲钉子时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为( ) A.(√3-1)d B.√2-1d C.(√5-1)d2D.√22d由题意知阻力与深度的关系为F f =kx ,则F f -x 图像如图所示,设第二次敲钉子时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为d x ,则图像与x 轴所形成图形的面积表示阻力做功的大小,即S △=S 梯,12kd ·d=kd+k (d+d x )2·d x ,所以d x =(√2-1)d ,选项B 正确。
3.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小车所受牵引力和阻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作用在小车上的牵引力F 牵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下图中的( ),所以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的功率P=F 牵v=F 牵(v 0+at ),故选项D 正确。
4.某大巴车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98 kW,大巴车连同车上乘客的总质量为12 t,该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所受阻力大小是汽车重力大小的120,若该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启动,g 取10 m/s 2,则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 A.3.3 m/s B.16.5 m/s C.33 m/s D.330 m/s,当牵引力F 与阻力F f 大小相等时,有P 额=Fv m ,所以v m =P额F=P额F f,P 额=1.98×105 W,F f =120mg=6 000 N,代入数据得v m =33 m/s,C 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中的几类典型问题

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或作出判断。
学以致用
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滑
块在高度为h的斜面顶端由静止
释放,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
恒定,以水平地面为参考平面,则
滑块滑至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k随
斜面倾角θ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
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由题知滑块在高度为 h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则对于滑
A.
C.
B.
D.
解析:设管的横截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ρ,打开阀门后,液体
开始运动,不计液体产生的摩擦阻力,液体机械能守恒,液体减
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两边液面高度相等时,相当于右管h 高
的液体移到左管中,且重心下降了h,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ρ·4hS·v2,解得
(2)各力做功的正负。
(3)各种形式的能量分别是增加还是减少。
学以致用
3.(2023·辽宁卷)某大型水陆两栖飞机具有水面滑行汲水和
空中投水等功能。某次演练中,该飞机在水面上由静止开始
匀加速直线滑行并汲水,速度达到v1=80 m/s时离开水面。该
过程滑行距离L=1 600 m、汲水质量m=1.0×104 kg。离开水
链条的机械能为 E=Ep+Ek=-×2mg·sin θ-×2mg·+0=-mgL(1+sin
θ),链条全部滑出后,动能为 Ek'=
×2mv2,重力势能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如图所示,质量为m 和3m 的小球A 和B ,系在长为L 的细线两端,桌面水平光滑,高h (h<L ),B 球无初速度从桌边滑下,落在沙地上静止不动,则A 球离开桌边的速度为( )A.√3gℎ2 B.√2gℎC.√gℎ3D.√gℎ6、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3mgh=12(m+3m )v 2,解得v=√3gℎ2,选项A 正确。
2.(2021福建福州模拟)如图所示,将一个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形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竖直墙壁。
现让一小球自左端槽口A 点的正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小球从A 点与半圆形槽相切进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半圆形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B.小球从A 点向半圆形槽的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处于失重状态C.小球从A 点经最低点向右侧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小球从下落到从右侧离开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A 点向半圆形槽的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半圆形槽有向左运动的趋势,但实际上没有动,整个系统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过了半圆形槽的最低点以后,半圆形槽向右运动,系统没有其他形式的能量产生,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小球从A点至到达槽最低点过程中,小球先失重,后超重;小球由最低点向右侧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半圆形槽也向右移动,半圆形槽对小球做负功,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3.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细软轻线连接,跨过固定在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两倍。
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
将A由静止释放,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A.2RB.5R3C.4R3D.2R3A、B的质量分别为2m、m,当A落到地面,B恰运动到与圆柱轴心等高处,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mgR-mgR=12(2m+m)v2,当A落地后,B球以速度v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上升的高度为h'=v 22g ,故B上升的总高度为R+h'=43R,选项C正确。
4.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光滑轻质定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都为m。
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
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大小为v,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mgℎB.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mgh+12mv2C.此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也为vD.此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此时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B 的重力,即F=mg ,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h ,由F=kx 得k=mg ℎ,选项A 正确;A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mgh=12mv 2+E p ,则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mgh-12mv 2,选项B 错误;物体B 对地面恰好无压力时,B 的速度为零,选项C 错误;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 ,又F=mg ,得a=0,选项D 错误。
5.(多选)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 ,与竖直轨道AB 和水平轨道CD 相切,轨道均光滑。
现有长也为R 的轻杆,两端固定质量均为m 的相同小球a 、b (可视为质点),用某装置控制住小球a ,使轻杆竖直且小球b 与B 点等高,然后由静止释放,杆将沿轨道下滑。
设小球始终与轨道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 。
则( ) A.下滑过程中a 球和b 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下滑过程中a 球机械能守恒 C.小球a 滑过C 点后,a 球速度为2√gRD.从释放至a 球滑过C 点的过程中,轻杆对b 球做功为12mgRa 球和b 球组成的系统,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因此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选项A 正确;对系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2R+mgR=12×2mv 2,解得v=√3gR ,选项C 错误;对b 球由动能定理得W+mgR=12mv 2,解得W=12mgR ,选项D 正确;同理对a 球由动能定理得W+mg×2R=12mv 2,解得W=-12mgR ,因此a 球的机械能不守恒,选项B 错误。
6.(多选)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 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 ,杆上的A 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 点在A 点下方距离为d 处。
现将环从A 点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到达B 点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d2 B.环到达B 点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C.环从A 到B ,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D.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43dB 点时,重物上升的高度h=√2d-d=(√2-1)d ,选项A 错误;环到达B 点时,环沿绳方向的分速度与重物速度大小相等,故环的速度大于重物的速度,选项B 错误;因为环与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选项C 正确;设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 ,此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均为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h'=√H 2+d 2-d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2mg (√H 2+d 2-d ),解得H=43d ,选项D 正确。
7.(多选)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 和2m 的小球A 和B 。
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l 和l ,支架可绕固定轴O 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
开始时OA 边处于水平位置。
由静止释放,则( ) A.A 球的最大速度为2√glB.A 球的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C.A 球第一次转动到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A 球的速度为√8(√2-1)gl3D.A 、B 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v A ∶v B =3∶1,A 球的速度最大时,二者的动能最大,此时两球总重力势能最小,选项B 正确;根据题意知两球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之比为v A ∶v B =ω·2l ∶ω·l=2∶1,故选项D 错误;当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由机械能守恒得mg ·2l cos θ-2mg ·l (1-sin θ)=12mv A 2+12·2m v B 2,解得v A 2=83gl (sin θ+cos θ)-83gl ,由数学知识知,当θ=45°时,sin θ+cos θ有最大值,最大值为v A =√8(√2-1)gl3,选项A错误,C 正确。
8.如图所示,一轻质竖直弹簧,下端与地面相连,上端与质量为m 的物体A 相连。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A 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接物体A ,另一端连一轻质挂钩。
开始时各段绳子都处于伸直状态,A 上方的一段绳子沿竖直方向。
现在挂钩上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B 并从静止状态释放。
则当弹簧向上变为原长时,物体A 和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kE p +mg 2(m '-m )]k (m '+m )B 时,设弹簧的压缩量为x ,对A ,有mg=kx ,解得x=mg k挂上物体B 后,弹簧向上变为原长时,物体A 和B 的速度大小一样,设为v ,从开始运动到弹簧变为原长的过程中,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有E p =12(m+m')v 2+mgx-m'gx解得v=√2[kE p +mg 2(m '-m )]k (m '+m )。
等级考提升练9.有一竖直放置的“T ”形架,表面光滑,滑块A 、B 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 、B 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 、B 质量相等,且可看作质点。
如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 、B 静止。
由静止释放B 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 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 ,则连接A 、B 的绳长为( ) A.4v 2gB.3v 2gC.2v 23gD.4v 23gA 和B 在绳长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有v A sin 60°=v B cos 60°,解得v A =√33v ,将滑块AB 看成一系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设滑块B 下滑的高度为h ,有mgh=12mv A 2+12mv B 2,解得h=2v 23g ,由几何关系可知绳子的长度为l=2h=4v 23g ,故选项D 正确。
10.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2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
现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不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甲、乙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下滑过程中甲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增加的机械能,甲、乙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动能;甲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乙增加的势能与甲、乙增加的动能之和;由于乙的质量较大,系统的重心偏向乙一端,由机械能守恒知,甲不可能滑到槽的最低点,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一定会回到槽的最低点。
故A正确,B、C、D错误。
11.(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的竖直板P连接,另一端与物体A相连,物体A置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桌面上,A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B相连。
开始时托住B,让A处于静止且细线恰好伸直,然后由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A物体与B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A物体与B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C.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小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D.当弹簧的拉力等于B物体的重力时,A物体的动能最大物体、弹簧与B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A物体与B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错误,B正确;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A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故B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选项C错误;当弹簧的拉力等于B物体的重力时,A物体的加速度为0,A物体速度最大,A物体的动能最大,选项D正确。
12.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