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第8章习题答案

第8章习题答案

第八章多态1.单选题(1).下列关于运算符重载的描述中,( D )是正确的。

(A) 可以改变参与运算的操作数个数 (B) 可以改变运算符原来的优先级(C) 可以改变运算符原来的结合性(D) 不能改变原运算符的语义(2).下列函数中,不能重载运算符的函数是( b )。

(A) 成员函数(B) 构造函数(C) 普通函数 (D) 友员函数(3).要求用成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是( A )。

(A) =(B) == (C) <= (D) ++(4).要求用友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是( C )。

(A) = (B) [] (C) <<(D) ()(5).在C++中,要实现动态联编,必须使用( D )调用虚函数。

(A) 类名(B) 派生类指针(C) 对象名(D) 基类指针(6).下列函数中,不能说明为虚函数的是( C )。

(A) 私有成员函数(B) 公有成员函数(C) 构造函数(D) 析构函数(7).在派生类中,重载一个虚函数时,要求函数名、参数的个数、参数的类型、参数的顺序和函数的返回值( A )。

(A) 相同(B)不同(C) 相容(D) 部分相同(8).C++中,根据(D )识别类层次中不同类定义的虚函数版本。

(A) 参数个数(B) 参数类型(C) 函数名(D) this指针类型(9).虚析构函数的作用是(C )。

(A) 虚基类必须定义虚析构函数(B) 类对象作用域结束时释放资源(C)delete动态对象时释放资源(D) 无意义(10).下面函数原型中,( B )声明了fun为纯虚函数。

(A) void fun()=0; (B) virtual void fun()=0;(C) virtual void fun(); (D) virtual void fun(){ };(11).若一个类中含有纯虚函数,则该类称为( C )。

(A) 基类(B)纯基类(C) 抽象类(D) 派生类(12).假设Aclass为抽象类,下列正确的说明语句是( B )。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答案第八章 相量法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答案第八章  相量法

第八章 相量法求解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在数学上是求非齐次微分方程的特解。

引用相量法使求解微分方程特解的运算变为复数的代数运运算,从儿大大简化了正弦稳态响应的数学运算。

所谓相量法,就是电压、电流用相量表示,RLC 元件用阻抗或导纳表示,画出电路的相量模型,利用KCL,KVL 和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列写出未知电压、电流相量的代数方程加以求解,因此,应用相量法应熟练掌握:(1)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2)KCL,KVL 的相量表示;(3)RLC 元件伏安关系式的相量形式;(4)复数的运算。

这就是用相量分析电路的理论根据。

8-1 将下列复数化为极坐标形式:(1)551j F --=;(2)342j F +-=;(3)40203j F +=;(4)104j F =;(5)35-=F ;(6)20.978.26j F +=。

解:(1)a j F =--=551θ∠25)5()5(22=-+-=a13555arctan -=--=θ(因1F 在第三象限)故1F 的极坐标形式为 135251-∠=F(2) 13.1435)43arctan(3)4(34222∠=-∠+-=+-=j F (2F 在第二象限)(3) 43.6372.44)2040arctan(40204020223∠=∠+=+=j F(4) 9010104∠==j F(5) 180335∠=-=F(6) 19.7361.9)78.220.9arctan(20.978.220.978.2226∠=∠+=+=j F注:一个复数可以用代数型表示,也可以用极坐标型或指数型表示,即θθj ae a ja a F =∠=+=21,它们相互转换的关系为:2221a a a += 12arctan a a =θ和 θcos 1a a = θsin 2a a =需要指出的,在转换过程中要注意F 在复平面上所在的象限,它关系到θ的取值及实部1a 和虚部2a 的正负。

8-2 将下列复数化为代数形式:(1) 73101-∠=F ;(2) 6.112152∠=F ;(3) 1522.13∠=F ;(4) 90104-∠=F ;(5) 18051-∠=F ;(6) 135101-∠=F 。

有机化学第8,9,10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第8,9,10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有机化学第8,9,10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八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1、命名下列化合物(1)3-甲基戊烯-3-醇3-氯-1,2-环氧丁烷3-甲基-3-甲氧基戊烷 (4)3-甲基-4-硝基苯酚(5)2-甲氧基苯酚2,4-二羟基苯甲醇 -3,4-二甲基-3-己烯-2-醇3-甲基-2,4戊二醇 2-甲基-1,4环己二酮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OH(2)OH(3)CH2OHCH2OH(4)H3CCH3COHC2H5HOCH2CCH2OHO (5)C2H5(6)C2H5OCH2CHCH2O(7)OHBrCH2OCH2(8)CH2CHClOHC H2(9)Br(10)CHO2NNO2H3CCH3NO2OCl(11)O3、完成下列反应:(1)CH3H5C2CBrC2H5CH3H5C2CCHCH3(2)OH+C2H5I(3)OCH3COCH2(4)ClH3CCCHC2H5H3CCCH2C2H5CH3CH3(5)CH2OHCH2OH(6)CHCHCH3(7)H3CCH3CHOCHH3CCH3(8)CH3I+(CH3)2CHOH (9)CH2BrCH2MgBrCH2CH2OMgBrCH2(10)CH2CH2OHCH2O CH3CH2CCH3 (11)ONaCH3CH3IOCH3COOHOHCOOH+CH3I(12)BrCH2(13)OH(CH3)3CONa(CH3)3COCH2CH2CH34、下列各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率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哪个?(1)最慢:正丁醇;最快:烯丙醇(2) 最慢:2一苯基乙醇;最快:1-苯基乙醇9、比较下列各化合物的酸性,按它们的酸性高至低排列成序。

2,4,6-三硝基苯酚>2,4-二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对甲基苯酚>苯酚>水>乙醇 10、A:11、CH2OC2H5B:CH2OHC:C2H5IA:12、OHOCH3B:OHC:CH3I13、H3CH3CCHCH2OHH3CCHCH2BrH3CCHCH2DH3CCHCH3EBrH3CH3CCH CH3OHAH3CBH3CCH3C第九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1.命名下列化合物:(1)2,3-二甲基丁醛3-甲基-1-苯基-2-丁酮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 (4)2-甲基环己酮(5)1-苯基-1-丙酮(6) 4-甲基-3-戊烯醛 (7)苯乙酮缩胺脲(8)乙醛缩乙二醇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OCHCHCHOH3CCHCCH3CH2CH3OCClCH3OCOHHNOOOHHCCHCH2CH2CH2CHH3CH3CCNNHOC5.完成下列反应式:OHOHCH3CH2CH2CHCHCH2OHCH2CH3CH3CH2CH2CHCHCHOCH2CH3 NOHMnO2或Cr2O3 /吡啶CH3CH2CH2CHCCHOCH2CH3CH3CH2CH2CHCCH3CH2CH3CH3CH2CH2 CH2CHCH3CH2CH3HCOO- +OHH3CCCNCH2OHCHOH3CCHOHCH2CHOOH3CCCHOHC2H5CCH3CHOOCH3H3COCH3OMgBrOCH3CC2H5CHOCH3 OMgBrC6H5OHOH3CCCH3CHOCH2CCH3CH OHCH2CCH3CH3CH3CH3MgBrCCH3OMgBrCH3CH3COHCH37.按与HCN反应活性大小排列:(3)>(2)>(1)>(8)>(7)>(4)>(5)>(6) 8.O(A)CH3COCCH2CH2CHO或CH3CCH3CCH2CH2CCH3CH3CH3(B)9.CH3CCH2CH2COOHOH(A)CH3CH2CH2CHCHCH3OCH3CH3(B)CH3CH2CH2CHCCH3CH3(C)10CH3OC(D)CH3COOHOHOCH2CCH3.CH2CCH3CH2CHCH3CH2CH2CH3(A)(B)OCH3OCH3(C)OH(D)OH第十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1、命名下列化合物:(1) 3-苯基丁酸(β-苯基丁酸) (2)邻溴环己烷甲酸(2-溴环己烷甲酸) (3) 3-苯基丙烯酸(4)对氨基苯甲酸(5) 3-甲基-3-羟基戊二酸(6)2-乙酰基-3-苯基丙酸 (7) 邻羟基苯甲酸乙酯 (8)对乙氧基苯甲酰氯(9) 乙酸丙酸酐 (10)N,N-二甲基-2-甲基丙酰胺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5-甲基-1-萘甲酸水杨酸COOHCOOHα,γ-二氯-β-甲基戊酸顺-4-羟基环己烷羧酸ClH3CCH3ClCOOHOHCOOHCH3OH对苯二甲酰氯 N-甲基苯甲酰胺OCClOCNHCH3COCl(7)α-甲基丙烯酸甲酯;(8)三乙酸甘油酯CH2OOCCHCH2CCH3COOCH3333CHCOOCHCH2COOCH3.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的酸性:三氯乙酸>氯乙酸>乙酸>丙酸对氯苯甲酸>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苯酚草酸>胡萝卜酸>蚁酸>安息香酸>醋酸>酪酸>石碳酸COOHOHCOOHCOOHCOOH>>OH>OH6.完成下列反应式,并写出各化合物的结构: (1) CH2CH2BrCH2CH2MgBr(A)CH2CH2COOH(B)(C)(2)OO(A)CH3COOH(E)(B)CH3CClOHCCH3CH2(C)CCH3(D)CH2MgBr( 3)OCH3COOHCH3COClCH3CH2CH2COOOCCH3(4)Cl2 / P(5)OCH2CCH3CHCH2COOCH2O2NCHCOClC2H5OCH2CCH3CHCH2CCH2COOCH2CCH3CHCH2COHOCH2CH2OCH3OCH3C lO(6)CH2COOHCH2COOHOHCH2CH3OHCH2CH2CH2CH2CCH2CH2O(7) CH3CH2CH2C (8)COOHOOCOCH3CH3(9)COONaOH(10)OCOHCOCH3OOCNH2COCH3ONaClO + NaOH9.CH3CH2CHCH2CH2OOCHCOOHSOCl2CH3CH2CHCH2CH2OOCHCOCl催化加氢(A)C2H5OHCH3CH2CHCH2CH2OOCHCOOC2H5CH3CH2CHCH2CH2CH3CH2CH2COOHCH2高温KMnO4CH3CH2CHCH2CH2OHCH2OHCH3CH2CHCOOHCOOHH2SO4(浓)(B)10.(A)CH3CHCOONHCH34(B)CH3CHCONH4CH3(C)CH3CHCOOHCH3O (D)CH3CHCH2OHCH3(E)CH3CHCH2CH3(F)CH3CCH3O11.OCH3COCHCH2(A)(B)CH2CHCOCH312.OHACH2CH2COOHBCHCHCOOH22COD第八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1、命名下列化合物(1)3-甲基戊烯-3-醇3-氯-1,2-环氧丁烷3-甲基-3-甲氧基戊烷 (4)3-甲基-4-硝基苯酚(5)2-甲氧基苯酚2,4-二羟基苯甲醇 -3,4-二甲基-3-己烯-2-醇3-甲基-2,4戊二醇 2-甲基-1,4环己二酮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OH(2)OH(3)CH2OHCH2OH(4)H3CCH3COHC2H5HOCH2CCH2OHO (5)C2H5(6)C2H5OCH2CHCH2O(7)OHBrCH2OCH2(8)CH2CHClOHCH2(9)Br(10)CHO2NNO2H3CCH3NO2OCl(11)O3、完成下列反应:(1)CH3H5C2CBrC2H5CH3H5C2CCHCH3(2)OH+C2H5I(3)OCH3COCH2(4)ClH3CCCHC2H5H3CCCH2C2H5CH3CH3(5)CH2OHCH2OH(6)CHCHCH3(7)H3CCH3CHOCHH3CCH3(8)CH3I+(CH3)2CHOH (9)CH2BrCH2MgBrCH2CH2OMgBrCH2(10)CH2CH2OHCH2O CH3CH2CCH3 (11)ONaCH3CH3IOCH3COOHOHCOOH+CH3I(12)BrCH2(13)OH(CH3)3CONa(CH3)3COCH2CH2CH34、下列各醇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率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哪个?(1)最慢:正丁醇;最快:烯丙醇(2) 最慢:2一苯基乙醇;最快:1-苯基乙醇9、比较下列各化合物的酸性,按它们的酸性高至低排列成序。

食品工艺第八章 糖果与巧克力制品生产工艺习题(含答案)

食品工艺第八章 糖果与巧克力制品生产工艺习题(含答案)

第八章《糖果与巧克力制品生产工艺》习题一、名词解释1.糖果:2.糖的发烊:3.糖的发砂:二、填空题1.糖果根据其软硬程度可分为、、;根据其组成可分为、、、、、;根据加工艺特点可分为糖果、糖果、糖果、糖果、和其他类别。

2.糖果是指以多种为主体,经过,并配以,再经过、、等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具有不同物态、质构、香味而耐保藏的甜味固体食品。

3.砂糖的主要成分是,是从或中提取、精制而成,由和构成的一种双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为具有还原性的和。

4.淀粉糖浆又称、、、,它是用淀粉加酸或加酶经水解和不完全糖化所制成的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无晶粒的黏稠液体,其主要成分为、、和。

5.淀粉的水解在工业上称为,其转化程度以(简称)表示,DE 高的淀粉糖浆甜度,DE低的淀粉糖浆甜度。

根据DE的不同,淀粉糖浆可分为、、。

6.饴糖是一种淡黄色、半透明、甜味温和的黏稠液体,主要成分是和。

7.低聚糖,亦称,是由2~10个通过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低度聚合糖,分为和两大类。

8.硬糖是以为基本组成,经过而成的一种坚硬易脆裂的糖果,亦称。

9.和是糖果的主要质量变化问题,特别是硬糖。

当硬糖吸收周围水汽分子后,从原来过饱和溶液状态变为饱和溶液或不饱和状态,使硬糖溶化,这种现象称为;而硬糖从吸水后的饱和溶液状态,因分子扩散而重新进入过饱和溶液状态,并有结晶体析出,这一过程就称为。

10.硬糖的基本组成包括和;硬糖生产中溶糖的目的是;溶化后的糖液含水量在20%以上,通过加热,蒸发水分直至最后将糖液浓缩至规定的浓度,这一过程称为,熬糖的方法有、、三种。

11.经过熬煮的糖液出锅后,在糖体还未失去流动性时,将所有的着色剂、香料、酸等调色调味料及时加入糖体,并使其分散均匀,这一过程称为。

12.硬糖的成型根据品种不同的特性,成型方式也不一样,大部分硬糖是成型与成型,但也有成型、成型及成型。

13.硬糖的包装有和,内包装纸一般称其为,其包装形式有、、;糖果外包装形式有、、、。

《半导体物理》习题答案第八章

《半导体物理》习题答案第八章

第8章 半导体表面与MIS 结构2.对于电阻率为8cm Ω⋅的n 型硅,求当表面势0.24s V V =-时耗尽层的宽度。

解:当8cm ρ=Ω⋅时:由图4-15查得1435.810D N cm -=⨯∵22D d s rs qN x V εε=-,∴1022()rs s d D V x qN εε=-代入数据:11141352219145211.68.85100.24 4.9210()()7.3101.610 5.8109.2710d x cm -----⨯⨯⨯⨯⨯==⨯⨯⨯⨯⨯3.对由电阻率为5cm Ω⋅的n 型硅和厚度为100nm 的二氧化硅膜组成的MOS 电容,计算其室温(27℃)下的平带电容0/FB C C 。

解:当5cm ρ=Ω⋅时,由图4-15查得143910D N cm -=⨯;室温下0.026eV kT =,0 3.84r ε=(SiO 2的相对介电系数) 代入数据,得:1141/20002197722110.693.84(11.68.85100.026)11()11.6 1.61010010310FBr rs rs A C C kT q N d εεεε---===⨯⨯⨯+⋅+⨯⨯⨯⨯⨯此结果与图8-11中浓度为1⨯1015/cm 3的曲线在d 0=100nm 的值非常接近。

4. 导出理想MIS 结构的开启电压随温度变化的表示式。

解:按定义,开启电压U T 定义为半导体表面临界强反型时加在MOS 结构上的电压,而MOS结构上的电压由绝缘层上的压降U o 和半导体表面空间电荷区中的压降U S (表面势)两部分构成,即oST S Q U U C =-+ 式中,Q S 表示在半导体表面的单位面积空间电荷区中强反型时的电荷总数,C o 单位面积绝缘层的电容,U S 为表面在强反型时的压降。

U S 和Q S 都是温度的函数。

以p 型半导体为例,强反型时空间电荷区中的电荷虽由电离受主和反型电子两部分组成,且电子密度与受主杂质浓度N A 相当,但反型层极薄,反型电子总数远低于电离受主总数,因而在Q S 中只考虑电离受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

有无显著差异(
).
解:检验假设
经计算
查表知
由于
故接受
即甲,乙两台车床加工的产品直径无显著差异.
8. 从甲地发送一个信号到乙地.设乙地接受到的信号值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
的随机变量,其
中 为甲地发送的真实信号值.现甲地重复发送同一信号 5 次,乙地接受到的信号值为
8.05
8.15
8.2
8.1
8.25
设接收方有理由猜测甲地发送的信号值为 8.问能否接受这一猜测? (

该机正常工作与否的标志是检验 是否成立.一日
试问:在检验水平
下,该日自动机工作是否正
查表知
,由于
故拒绝 ,即该日自动机工作不正常.
2. 假定考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在某地一次数学统考中,随机抽取了 36 位考生的成绩,算的平均成绩为 分,标准差 S=15 分,问在显著性水平 0.05 下,是否可以认为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为
问这两台机床的加工精度是否一致?
解:该题无 值,故省略.(用 F 检验)
4. 对两批同类电子元件的电阻进行测试,各抽 6 件,测得结果如下(单位:Ω )
A 批 0.140 0.138 0.143 0.141 0.144 0.137
B 批 0.135 0.140 0.142 0.136 0.138 0.141
态分布
(单位:公斤).现抽测了 9 包,其重量为:
99.3
98.7
100.5 101.2 98.3
99.7
99.5
102.0 100.5
问这天包装机工作是否正常?
将这一问题化为一个假设检验问题,写出假设检验的步骤,设
解: (1)作假设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八章 - 答案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八章 - 答案

第八章 直梁弯曲一、填空题1.工程中 发生弯曲 或以 弯曲变形 为主的杆件称为梁。

2.常见梁的力学模型有 简支梁 、 外伸梁 和 悬臂梁 。

3.平面弯曲变形的受力特点是 外力垂直于杆件的轴线,且外力和力偶都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面内 ;平面弯曲变形的变形特点是 梁的轴线由直线变成了在外力作用面内的一条曲线 ;发生平面弯曲变形的构件特征是 具有一个以上对称面的等截面直梁 。

4.作用在梁上的载荷有 集中力 、 集中力偶 和 分布载荷 。

5.梁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一般包括 剪力 和 弯矩 两个分量,其中对梁的强度影响较大的是 弯矩 。

6.在计算梁的内力时,当梁的长度大于横截面尺寸 五 倍以上时,可将剪力略去不计。

7.梁弯曲时,某一截面上的弯矩,在数值上等于 该截面左侧或右侧梁上各外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 的代数和。

其正负号规定为:当梁弯曲成 凹面向上 时,截面上弯矩为正;当梁弯曲成凸面向上 时,截面上弯矩为负。

8.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发生突变,突变值等于 集中力偶矩 。

9.横截面上弯矩为 常数 而剪力为 零 的平面弯曲变形称为 纯弯曲变形 。

10.梁纯弯曲变形实验中,横向线仍为直线,且仍与 梁轴线 正交,但两线不再 平行 ,相对倾斜角度θ。

纵向线变为 弧线 ,轴线以上的纵向线缩短,称为 缩短 区,此区梁的宽度 增大 ;轴线以下的纵向线伸长,称为 伸长 区,此区梁的宽度 减小 。

情况与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变形相似。

11.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中性轴 ,变形时梁的 所有横截面 均绕此线相对旋转。

12.在中性层凸出一侧的梁内各点,其正应力均为 正 值,即为 拉 应力。

13.根据弯曲强度条件可以解决 强度校核 、 截面选取 和 确定许可载荷 等三类问题。

14.产生最大正应力的截面又称为 危险截面 ,最大正应力所在的点称为 危险点 。

15.在截面积A 相同的条件下, 抗弯截面系数 越大,则梁的承载能力就越高。

《统计学概论》第八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八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八章课后练习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相关系数?它与函数关系有什么不同?P237- P2382.什么是正相关、负相关、无线性相关?试举例说明。

P238- P2393.相关系数r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根据相关系数来判定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P245 4.简述等级相关系数的含义及其作用?P2505.配合回归直线方程有什么要求?回归方程中参数a、b的经济含义是什么?P2566.回归系数b与相关系数r之间有何关系?P2587.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有什么联系与区别?P2548.什么是估计标准误差?这个指标有什么作用?P2619.估计标准误差与相关系数的关系如何?P258-P26410.解释判定系数的意义和作用。

P261二、单项选择题1.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向来看,相关关系可以分为()。

A.正相关和负相关B.直线关系与曲线关系C.单相关和复相关D.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2.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比较,对变量的要求是不同的。

回归分析中要求()。

A.因变量是随机的,自变量是给定的B.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C.两个变量都不是随机的D.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对3.如果变量x与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4.初学打字时练习的次数越多,出现错误的量就越少,这里“练习次数”与“错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为()。

A.正相关B.高相关C.负相关D.低相关5.假设两变量呈线性关系,且两变量均为顺序变量,那么表现两变量相关关系时应选用()。

A.简单相关系数r B.等级相关系数r sC.回归系数b D.估计标准误差S yx6.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

A.越大B.越接近0C.越接近-1 D.越接近17.下列各组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B.商品销售额和商品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84C.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为-0.918.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习题参考答案 1、 设图8、58中A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试求各电路得输出电压。

-+Uo1

A

-+k10k20

(a)-+Uo2A-+k10k20(b)2V-+A-+k202V(c)Uo3

2V

图8、58 题1图 1. 解答:对图(a),根据运放虚短、虚断得特点可以得到

进一步可以求得 对图(b),根据运放虚短、虚断得特点可以得到 进一步可以求得 对图(c),根据运放得虚短、虚断特性容易求得 2、 电路如图8、59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得最大幅值为14V,Ui为2V得直流信号,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得输出电压。 (1)R2短路;(2)R3短路;(3)R4短路;(4)R4断路。

-+Ak50

k2k100k100R1R4R2R3R5Ui

Uo

M

图8、59 题2图 2. 解答: (1)时可以得到,求得 (2)时可以得到 (3)时支路无电流,放大电路相当于开环应用, (4)时可以得到

3、 如图8、60所示电路,设A为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 (1) 写出Uo得表达式; (2) 若Rf=3k,R1=1、5k,R2=1k,稳压管VZ得稳定电压值UZ=1、5V,求Uo得值。 图8、60 题3图 3.解答:(1)图中得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了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其输出电压表达式为

当稳压管VZ得稳定电压值时,,输出电压表达式为 当稳压管VZ得稳定电压值时,,输出电压表达式为 (2),故输出电压表达式为 将,,代入上式得 4、 如图8、61所示电路中,A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已知R1=Rw=10k,R2=20k,Ui=1V,输出电压得最大值为12V,试分别求出当电位器Rw得滑动端移到最上端、中间位置与最小端时得输出电压Uo得值。

+-A

R1

Uo

R3

R2

Ui

wRwRRw

图8、61 题4图 4.解答:设滑动电阻得滑动端得电压为,由运放得虚短与虚断特性可知

再设流经电位器滑动端下部得电流为,有 故流经电位器滑动端上部得电流为 可得输出电压为 (1)当滑动端在最上端时,有,代入式可得 (2)当滑动端在中间位置时,有,代入式可得 (3)当滑动端在最下端时,有,代入式可得 实际上,当电位器得滑动端在最下端时,运算放大器A得负输入端得输入电压为 由于运放为理想运放,即开环电压增益,因此输出电压为 但就是根据题意,输出电压得最大值为,因此在情况(3)中,当输入为正时,输出电压为12V,输入为负时,输出为12V。 5、 求证:如图8、62所示,有两个运算放大器组成得电路得输入电阻相当于一个电容,电容值为。 -+-

+R

1

R2

uoui

C1C

i

图8、62 题5图 5.解答:运放两输入端虚短,所以第一级运放得输出与输入相同。设输入电流为,由于第二级运放输入端虚地,则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可求得输入、输出关系为 代入电流关系式 即可得等效电容为 6、 已知某电路得输出可以用表达式Uo=3U3+4U27U1来表示,试用理想运算放大器来实现该电路得功能。 6.解答:根据已知得运算关系,可以知道当采用单个集成运放构成电路时,、作用于同相输入端,而作用于反相输入端,如图81所示。

U1

U2

U3R

3

R2

R1

R4

Rf

Uo

-

+

图81 选取,当,则有

因为,故; 因为,故 因为,故 根据,得。 7、 理想运放如图8、63所示,求: (1) 若U1=1mV,U2=1mV,Uo=? (2) 若U1=1、5mV,U2=1mV,Uo=? (3) 求该差动电路得共模抑制比。 -+U1

Uo

U2

5k9

k90k10k10

图8、63 题7图 7、解答:(1)分析电路,容易求出

因为为共模情况,所以有 (2)输出电压为 (3)由(2)可得 所以所求共模抑制比为 8、 电路如图8、64所示,设运放为理想器件,试分别求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得关系式。

-+A1

Uo

R2

Ui1

Ui2

-+A3

-+A2

R2

R2

R2

R1

R1

R1

R1

图8、64 题8图 8、解答:因为运放就是理想得,所以有

由通路,得到 由通路,得到 根据上式可得 由通路,得到 根据上式可得 由通路,得到 根据上式可得 将上面计算得结果代入,得到输出电压为 9、 电路如图8、65(a)所示。电容器上得初始电压为0V,R=10k,C=0、1,试求: (1) 这就是一个什么电路? (2) 画出在图题8、65(b)给定得输入电压作用下得输出波形。

-+uo

ui

CR

R(a)ui/V

2

-20123456t/ms

(b) 图8、65 题9图 9、解答:(1)这就是一个积分运算电路。 (2)由虚短得概念可得

又有 根据初始条件 可以求出 波形如题9答案图所示。 题9答案图 10、 如图8、66所示电路。试求: (1) 写出uo1、uo2与ui之间得关系。 (2) uo与uo1、uo2之间得关系。

-+A1

uo

R2

ui

ui

-

+A3-

+A2

RRRR1RR1Ruo2

C

uo1

图8、66 题10图 10、解答:(1)对于,由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有增益表达式为

所以得输出为 而电路为微分电路,其输出电压满足 (2)根据“虚短”概念,同、反相端得电压相等,从而有 整理有 代入(1)得结论有 11、 在图8、67所示得电路中,设A1、A2与A3均为理想运放,回答以下问题: (1) 简述该电路得特点。 (2) 当时,求差模电压增益Aud=Uo/Ui。 (3) 调节哪个元件可改变放大器得共模抑制比,为什么? (4) 简述测量该电路共模抑制比得实验步骤。

-+A1

Uo

R2

-+A3

-+A2

R3R5R1R6N1R4

Ui

R

2

+

+

--N2

图8、67 题11图 11、解答:(1)该电路为仪用(测量)放大器电路,其特点为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高增益。 (2)由理想运放得“虚短”与“虚断”概念有 则有 输出电压为 o26563431o34o2656341o34o1URRRRRRURRURRRRRURRU 当时 则有输出电压为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3)调整~中得一个或多个,使,即可改变放大器得共模抑制比。 当得参数对称,即时,由于输入共模信号后,使得输出电压,从而共模放大倍数为零,共模抑制比可以为无穷大。而当参数不对称时,共模放大倍数不为零,从而大大降低了共模抑制比。 (4)首先在输入端加入差模信号,测得输出电压,代入公式求得差模放大倍数,再在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测得输出电压,代入公式求得共模放大倍数,则可得

12、 设图8、68电路中三极管得参数相同,各输入信号均大于零。 ①试说明各集成运放组成何种基本运算电路。 ②列出电路得输出电压与其输入电压之间关系得表达式。

-+A1-+A3

-+A2

uI

uO

VT1

VT2

R1

R2

R3R

4

1R2R

3R

图8、68 题12图 12.解答:① 图中,组成对数电路,组成反相输入比例电路,组成指数电路。 ② 图中,由于就是对数电路,则 , , 13、 试求出图8、89所示电路得运算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