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含答案1. 选择题(1) 以下属于力的性质是: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面积答案:A、B、C(2) 能够使物体发生位移的只有:A. 摩擦力B. 重力C. 弹力和悬挂力D. 正确答案全部都对答案:C(3) 法拉第一定律指出的是:A.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外力作用于物体上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C.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将发生变化答案:C2. 填空题(1) 一个力从右往左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左往右(2) 一个力从上往下作用于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
答案:从下往上(3) 一个物体受到A力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如果力A的大小不变,改变作用方向,则产生的加速度为______。
答案:-a3. 解答题(1) 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解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导致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大小表示力的强弱程度,方向表示力作用的直线方向,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2) 什么是合力?如何求合力?解答:合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多个力的共同效果。
求合力的方法是将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按照大小和方向合成,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来求解。
(3)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并用实例说明其应用。
解答: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张光滑的桌子上的书时,如果力的大小和方向适当,书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这说明物体在没有外力干扰时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总结:初二物理第八章练习题主要涉及力的性质和作用、法拉第一定律等内容。
通过选择题和填空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通过解答题展开思考和拓展。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八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1. 单项选择1-1 装配系统图表示了()。
①装配过程②装配系统组成③装配系统布局④机器装配结构1-2 一个部件可以有()基准零件。
①一个②两个③三个1-3 汽车、拖拉机装配中广泛采用(④多个)。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④修配法1-4 高精度滚动轴承内外圈与滚动体的装配常采用(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分组选配法)。
④修配法1-5 机床主轴装配常采用()。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修配法④调节法1-6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原则又称()原则。
①尺寸链封闭②大数互换③一件一环④平均尺寸最小1-7 修选配法通常按()确定零件公差。
①经济加工精度②零件加工可能达到的最高精度③封闭环④组成环平均精度1-8 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
①产品重量②产品质量③产品成本④生产规模1-9 牛头刨床总装时,自刨工作台面,以满足滑枕运动方向与工作台面平行度的要求。
这属于()。
①选配法②修配法③调节法④试凑法1-10 据统计,机器装配费用约占机器总成本的()。
① 1/10~1/5 ② 1/5~1/3 ③ 1/3~1/2 ④ 1/2~2/32. 多项选择2-1 机器由()装配而成。
①零件②组件③部件④标准件)等。
2-2 机械装配的基本作业包括清洗、连接、调整、(①检测②平衡③加工④修配2-3 常见的可拆卸连接有、和()等。
①螺纹连接②铆钉连接③销连接④键连接2-4 常用的机械装配方法有()和修配法等。
①完全互换法②大数互换法③调整法④选配法2-5 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一般包括()。
①相互位置精度②相互配合精度③相互运动精度④工作稳定性2-6 在确定各待定组成环公差大小时,可选用()。
①等公差法②等精度法③随机分配法④按实际加工可能性分配法2-7 协调环通常选()的尺寸。
①尺寸链中最小②尺寸链中最小③易于制造④可用通用量具测量2-8 分组选配法进行装配时适用于()的情况。
①大批量生产②配合精度要求很高③参与装配零件本身精度很高④参与装配零件数较少2-9自动装配条件下对零、部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包括()等。
会计凭证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会计凭证一、单选题1、公司购进原材料60000元,款项未付。
该笔经济业务应编制旳记账凭证是()。
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以上均可2、原始凭证有错误旳,对旳旳解决措施是()。
A.向单位负责人报告B.退回,不予接受C.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改正D.本单位代为改正3、下列表达措施对旳旳是()。
A.¥508.00B.¥86.00C.人民币伍拾陆元捌角伍分整D.人民币柒拾陆元整4、有关会计凭证旳保管,下列说法不对旳旳是()。
A.会计凭证应定期装订成册,避免散失B.会计主管人员和保管人员应在封面上签章C.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有特殊因素旳确需要使用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印D.经单位领导批准,会计凭证在保管期满前可以销毁5、付款凭证左上角旳“贷方科目”也许登记旳科目是()。
A.预付账款 B .银行存款 C.预收账款 D.其他应付款6、下列不属于自制原始凭证旳是()。
A.领料单B.成本计算单C.入库单D.火车票7、下列业务中应当编制收款凭证旳是()。
A.购买原材料用银行存款支付B.收到销售商品旳款项C.购买固定资产,款项尚未支付D.销售商品,收到商业汇票一张8、根据持续反映某一时期内不断反复发生而分次进行旳特定业务编制旳原始凭证有()。
A.一次凭证 B.合计凭证 C.记账凭证 D.汇总原始凭证9、将库存钞票送存银行,应填制旳记账凭证是()。
A.库存钞票收款凭证B.库存钞票付款凭证C.银行存款收款凭证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10、下列属于合计凭证旳是()。
A.领料单B.限额领料单C.耗用材料汇总表D.工资汇总表11、()是用来记录货币资金付款业务旳凭证,它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旳原始凭证填制旳。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合计凭证12、填制记账凭证时,错误旳做法是()。
A.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B.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C.将若干张不同内容和类别旳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D.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13、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于内容不完整、填写有错误或手续不完备旳原始凭证,应当()。
8章-时间序列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时间序列与变量数列()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C2.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A平均数时间序列B3.发展速度属于(A比例相对数B时期序列C时点序列D相对数时间序列)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C4. 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B5. 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A 296 人B 292 人C 295 人D 300 人C6. 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 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A 150万人B 150 . 2万人C 150 . 1万人D 无法确定C7. 由一个9项的时间序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A有8个B有9个C有10个D有7个A8.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A9. 某企业的科技投入,2010年比2005年增长了58. 6%,则该企业2006—2010年间科技投入的平均发展速度为()A 558.6%B 5158.6%C 658.6%D 6158.6%B10. 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A简单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加权序时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D11. 在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中,可以形成数学模型的是()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最小平方法D季节指数法12. 动态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的是( )。
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数列D. 平均数数列 A13. 按几何平均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侧重于考察现象的( ) A. 期末发展水平 B. 期初发展水平 C •中间各项发展水平D.整个时期各发展水平的总和14. 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A.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 B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差 C.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积 D.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商 A15. 已知某地区 2010 年的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1 倍,比 2005 年增长了 0.5 倍,那么 2005 年粮食产量比 2000 年增长了( )。
第八章 借款费用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借款费用一、单项选择题1.专门借款是指()。
A.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B.发行债券收款C.长期借款D.技术改造借款2.借款费用资本化时,与专门借款有关的利息收入应()。
A.计入财务费用B.冲减购建的资产成本C.计入营业外收入D.冲减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2.不属于借款费用的是()。
3.借款手续费 B.发行公司债券佣金 C.借款利息 D.发行股票佣金4.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计入()。
A.资产的成本B.财务费用C.借款费用D.当期损益5.下列哪种情况不应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
A.由于劳务纠纷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B.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C.由于发生安全事故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D.由于可预测的气候影响而造成连续超过3个月的固定资产的建造中断6.当所购建的固定资产()时,应当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A.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B.交付使用C.竣工决算D.交付使用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7.下列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时,要与资产支出挂钩的有()。
A.专门借款利息B.专门借款的溢价摊销C.一般借款利息D.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8.甲公司于2014年3月1日决定建造厂房。
4月5日借入专门借款5000万元,4月10日购入建造厂房用钢材500万元,当日用银行存款支付。
4月15日厂房正式动工兴建。
甲公司专门借款利息开始资本化的时间为()。
A.4月5日B.4月10日C.4月15日D.4月30日9.生产经营期间,如果某项固定资产的购建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超过3个月(含3个月),应当将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记入()账户。
A.制造费用B.在建工程C.营业外支出D.财务费用10.甲公司为建造自用仓库于2014年1月1日借入2年期、年利率为10%的专门借款 4 000万元。
此外,甲公司在2013年11月1日还借入了年利率为8%的一般借款2 000万元。
更新:管理会计第8章责任会计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会计练习题参考答案第8章责任会计第一部分:客观题一、单选题(35小题)1.责任会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C )。
A.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B.运筹学的产生和发展C.分权管理D.跨国公司的产生2.只考核责任中心成本和费用的责任中心是( D )。
A. 投资中心B. 利润中心C. 客户服务中心D. 成本中心3.成本中心考核的主要内容( B )。
A. 该中心的不可控成本B. 责任成本C. 该中心设有的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D. 产品成本4.下列成本中,属于成本中心必须控制和考核的成本是( C )。
A. 标准成本B. 期间成本C. 可控成本D.可变成本5.成本中心考核的依据是( C )。
A.产品成本B.期间成本C.责任成本D.不可控成本6.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是指该中心发生的( C )。
A.固定成本之和B.产品成本C.可控成本之和D.不可控成本之和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利润中心负责范围的是( D )。
A. 利润B. 收入C. 成本D. 投资效果8. ( B )具有全面的产品销售权、价格制定权、材料采购权及生产决策权。
A. 人为利润中心B.自然利润中心C. 成本中心D.投资中心9.一般没有独立的对外经营权的利润中心是( A )。
A.人为利润中心B. 自然利润中心C. 企业利润中心D.资产利润中心10.管理会计将在责任预算的基础上,把实际数与计划数进行比较,用来反映与考核各责任中心工作业绩的书面文件称为( B )。
A.差异分析表B.责任报告C.预算执行情况表D.实际执行与预算比较表11.投资中心的利润与其投资额的比率称为( A )。
A. 投资利润率B. 税前净利C. 内部报酬率D. 剩余收益12.以中间产品或劳务的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价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是( A )。
A.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转移价格B. 全部成本的转移价格C.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协商价格D. 双重内部转移价格13.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称为( B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练习题及答案

④情绪的掩饰性 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试题及答案 (参考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一、单项选择题1、一般来说,心理现象分为:(C )A. 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B. 知情意和人格C.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D. 需要、动机与人格 2、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表现为:(D )①波动性与两极性②冲动性与爆发性 ③情绪的心境化 A. 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3、社会认知的过程可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具体包括:(C ) A.社会知觉、理性抽象、归因 B.感性认识、理性抽象、综合归纳C.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归因D.感性认识、印象形成、综合归纳 4、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的。
它起始于婴幼儿时期, 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
自我意识的内容包 括:( B )A.本我、自我、超我 B.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C.主观我、客观我、理想我 D.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5、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人们就会产生满意、愉悦等内心体验;反之, 如果客观事物没有符合人的主观需要时,就会产生不满、愤怒甚至憎恶等内心体验。
可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 B ),反映的是一种 主客体的关系。
A.主观体验B.态度体验C.情感体验D.内心体验 6人类的基本情绪类型有四种,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C )A.喜、怒、哀、乐B.喜、恶、爱、恨C.喜、怒、哀、惧D.酸、甜、苦、辣 7、情绪调节ABC 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 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
其中 B 表示(A )A. 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B. 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C. 表示诱发性事件D. 以上都不对 8、情绪调节ABC 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情绪本身并不是有诱发事件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 体对该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
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013)

第八章投资性房地产一、单项选择题1.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外购一幢建筑物,价款为400万元,将该建筑物用于出租,年租金30万,每年年初收取。
该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2011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420万元,2012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410万元,2013年1月1日甲企业出售该建筑物,售价410万元,不考虑相关的税费,处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合计为()万元。
A.0B.10C.20D.302. 甲公司将一栋写字楼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写字楼的账面原值为 2 500万元,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为50万元,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0万元,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为 3 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是()万元。
A.3 000B.2 300C.2 500D.2 4503. 甲公司2011年1月1日外购一幢建筑物,支付价款400万元。
甲公司于购入当日将其对外出租,年租金为40万元,每年年初收取租金。
甲公司对此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2011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430万元。
不考虑相关税费,则该项房地产对甲公司2011年度损益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70B.40C.30D.504. 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10年7月1日开始对一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良,改良后将继续用于经营出租。
该投资性房地产原价为5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已使用4年。
改良期间共发生改良支出100万元,均满足资本化条件,2010年12月31日改良完成,则2010年末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500B.487.5C.475D.1005.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幢建筑物用于出租,取得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购入该建筑物发生的谈判费用为0.2万元,差旅费为0.3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练习题8.1为了评价从1979年7月起联邦放宽利率管制政策以来的影响,S.兰格用1975年第三季度至1983年第二季度数据估计得到如下模型:1ˆ8.58710.13280.71020.23890.6592 2.5831t t t t t tY P Un M Y D -=---++ Se=(1.9563)(0.0992) (0.1909) (0.0727) (0.1036) (0.7549) 20.9156R =其中,Y 为3个月国库券利率;P 为预期通货膨胀率;Un 为季节调整后的失业率;M 为基础货币的变化;D 为虚拟变量,1979年7月1日前D=0,1979年7月1日后D=1。
括号内是估计的标准差。
试回答:1)如何对估计结果进行解释; 2)放宽利率管制有何效果? 【练习题8.1参考解答】1)各变量对Y 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整体模型拟合也较好。
2)由于虚拟变量D 对Y 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放宽利率管制对3个月国库券利率有显著影响。
8.2在一项对某地区大学生月消费支出的调查研究中,反映出不同状况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有差异,除了受家庭每月收入水平影响外,例如是否获得到奖学金、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家庭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性别等因素可能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有影响,而且这些因素间可能还有一定交互作用。
选择比较不同状况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适当基础类型,并设定合适的计量模型检验如下几种状况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平均消费支出是否有显著差异:(1)来自发达地区、城市地区、得到奖学金的女生的平均消费支出; (2)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得到奖学金的男生的平均消费支出; (3)来自欠发达地区、城市地区、未得到奖学金的女生的平均消费支出; (4)来自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得到奖学金的女生的平均消费支出。
【练习题8.2参考解答】建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8.3表8.4是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
表8.4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现价消费水平统计数据 单位:元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1)运用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方法,试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方差分析,计算组间方差、组内方差,估计城镇居民消费的均值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均值。
2)运用虚拟解释变量的计量经济方法,再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两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3)对上述两种方差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练习题8.3参考解答】1)方差分析在Eviews中录入相应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xfcity、农村居民消费水平xfcountry。
在此数据界面左上角点击“view” Tests of Equality…,选择“Mean”,有如下结果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Between SeriesDate: 08/16/13 Time: 16:52Sample: 1978 2012Included observations: 35Method df Value Probabilityt-test 68 4.136590 0.0001Anova F-statistic (1, 68) 17.11138 0.0001Analysis of VarianceSource of Variation df Sum of Sq. Mean Sq.Between 1 3.05E+08 3.05E+08Within 68 1.21E+09 17828696Total 69 1.52E+09 21991664Category Statistics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Between SeriesDate: 08/16/13 Time: 17:17Sample: 1978 2012Included observations: 35Method df Value Probabilityt-test 68 4.136589853411729.91359144992841e-05Anova F-statistic (1, 68) 17.11137561534889.91359144992841e-05Analysis of VarianceSource of Variation df Sum of Sq. Mean Sq.Between 1 305073513.657143 305073513.657143Within 68 1212351326.68571 17828695.9806723Total 69 1517424840.34286 21991664.352795Category Statistics其中,1)组间方差=3.05E+08;组内方差=1.21E+09;2)城镇居民消费的均值=5879.000;农村居民消费的均值=1703.743。
2)计量经济学估计结果:虚拟变量设定: 10 DUM ⎧=⎨⎩城镇居民其他Dependent Variable: XF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8/16/13 Time: 16:57 Sample: 1 70 Included observations: 70Variable Coefficien t Std. Error t-StatisticProb. C 1703.743 713.7165 2.387142 0.0198 DUM 4175.257 1009.348 4.136590 0.0001 R-squared 0.201047 Mean dependent var3791.371 Adjusted R-squared 0.189298 S.D. dependent var 4689.527 S.E. of regression 4222.40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9.56235 Sum squared resid 1.21E+09 Schwarz criterion 19.62659 Log likelihood -682.6823 F-statistic 17.11138 Durbin-Watson stat 0.248744 Prob(F-statistic)0.0000993)比较分析()|01703.743E XF DUM ==,表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1703.743,与统计学中农村居民消费的均值=1703.743相等;()|11703.7434175.2575879E XF DUM ==+=,表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5879,与统计学中城镇居民消费的均值=5879.000相等;DUM 前系数4175.257表明平均意义上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间的差异;总离差平方和=()()()22..14689.5277011517424780TSS S D dependent var n =⨯-=⨯-=(方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1517424840.34286=1.52E+09) 残差平方和=1212351326.68572 1.2109RSS E ==+ (方差分析中,组内方差=1212351326.68571=1.21E+09)解释了的平方和=15174247801212351326.68572305089648.3ESS TSS RSS =-=-= (方差分析中,组间方差=305073513.657143=3.05E+08)4)其他(略)8.4 表8.5是我国1978年-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发电煤耗计算法)数据。
表8.5 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1)画出能源消费总量的时间序列图形,依据图形设定适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能源消费总量随时间变动的数量规律,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2)你能设定出两种形式的表现能源消费总量随时间变动的计量经济模型吗?对着两种形式的模型进行比较。
【练习题8.4参考解答】建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8.5 为了分析个人收入与工作年限、学历以及是否为管理人员间的关系,某销售公司得到如表8.6 所示的数据。
表8.6 某公司销售人员收入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的调查数据数据来源:Thadi/RABE4试根据表8.4的数据,完成如下工作:1)构造用于描述学历和管理者的虚拟变量,设定并估计描述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并简要说明你对模型设定的理由,分析模型估计的结果。
2)若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学历与是否管理者间有无交互效应,模型应如何设定?分析估计结果并画出残差图,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你还能够依据上述交互效应模型残差图的异常信息对模型加以完善吗?【练习题8.5参考解答】1)虚拟变量设定:11 0i iE⎧=⎨⎩若第个人为高中学历其他21iiE⎧=⎨⎩若第个人为本科学历其他1iiM⎧=⎨⎩若第个人为管理人员其他画出工龄与收入间的散点图:表明收入与工龄呈现线性关系,故可设定模型为011122S X E E M u ββγγδ=+++++回归结果为Dependent Variable: S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8/16/13 Time: 15:48 Sample: 1 46 Included observations: 46Variable Coefficien t Std. Error t-StatisticProb. C 11031.81 383.2171 28.78736 0.0000 X 546.1840 30.51919 17.89641 0.0000 E1 -2996.210 411.7527 -7.276723 0.0000 E2 147.8249 387.6593 0.381327 0.7049 M 6883.531 313.9190 21.92773 0.0000 R-squared 0.956767 Mean dependent var17270.20 Adjusted R-squared 0.952549 S.D. dependent var 4716.632 S.E. of regression 1027.43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6.80984 Sum squared resid 43280719 Schwarz criterion 17.00861 Log likelihood -381.6264 F-statistic 226.8359 Durbin-Watson stat 2.236925 Prob(F-statistic)0.0000002)考虑学历与是否管理者间的交互效应,设定模型为()()0111221122S X E E M E M E M u ββγγδαα=+++++⨯+⨯+回归结果与残差图Dependent Variable: S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8/16/13 Time: 16:11 Sample: 1 46Included observations: 46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1203.43 79.06545 141.6982 0.0000X 496.9870 5.566415 89.28314 0.0000E1 -1730.748 105.3339 -16.43107 0.0000E2 -349.0777 97.56790 -3.577792 0.0009M 7047.412 102.5892 68.69546 0.0000E1*M -3066.035 149.3304 -20.53188 0.0000E2*M 1836.488 131.1674 14.00110 0.0000R-squared 0.998823 Mean dependent var 17270.20 Adjusted R-squared 0.998642 S.D. dependent var 4716.632 S.E. of regression 173.808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3.29305 Sum squared resid 1178168. Schwarz criterion 13.57133 Log likelihood -298.7403 F-statistic 5516.596 Durbin-Watson stat 2.244104 Prob(F-statistic) 0.0000003)残差图表明第33个样本点为奇异点,剔除第33个样本点再度进行回归Dependent Variable: S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8/16/13 Time: 16:16Sample: 1 32 34 46Included observations: 45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1199.71 30.53338 366.8023 0.0000X 498.4178 2.151688 231.6404 0.0000E1 -1741.336 40.68250 -42.80307 0.0000E2 -357.0423 37.68114 -9.475356 0.0000M 7040.580 39.61907 177.7069 0.0000E1*M -3051.763 57.67420 -52.91384 0.0000E2*M 1997.531 51.78498 38.57355 0.0000R-squared 0.999821 Mean dependent var 17125.53 Adjusted R-squared 0.999793 S.D. dependent var 4665.586 S.E. of regression 67.1189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39284 Sum squared resid 171188.1 Schwarz criterion 11.67388 Log likelihood -249.3390 F-statistic 35427.96Durbin-Watson stat 2.437298 Prob(F-statistic) 0.000000比较分析(略)8.6 Greene在分析讲授某门经济学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效应时,搜集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表8.7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讲授某门经济学课程的数据其中,GPA 为平均级点;TUCE 为非期末考试成绩分数;PSI 是虚拟变量,10PSI ⎧=⎨⎩接受新教学方法没有采用新方法;Grade 是学生在接受新教学方法后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高的虚拟变量,10GRADE ⎧=⎨⎩有所提高没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