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

8.1为了评价从1979年7月起联邦放宽利率管制政策以来的影响,S.兰格用1975年第三季度至1983年第二季度数据估计得到如下模型:

1ˆ8.58710.13280.71020.23890.6592 2.5831t t t t t t

Y P Un M Y D -=---++ Se=(1.9563)(0.0992) (0.1909) (0.0727) (0.1036) (0.7549) 2

0.9156R =

其中,Y 为3个月国库券利率;P 为预期通货膨胀率;Un 为季节调整后的失业率;M 为基础货币的变化;D 为虚拟变量,1979年7月1日前D=0,1979年7月1日后D=1。括号内是估计的标准差。试回答:

1)如何对估计结果进行解释; 2)放宽利率管制有何效果? 【练习题8.1参考解答】

1)各变量对Y 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整体模型拟合也较好。

2)由于虚拟变量D 对Y 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放宽利率管制对3个月国库券利率有显著影响。

8.2在一项对某地区大学生月消费支出的调查研究中,反映出不同状况大学生的消费支出有差异,除了受家庭每月收入水平影响外,例如是否获得到奖学金、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家庭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性别等因素可能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有影响,而且这些因素间可能还有一定交互作用。选择比较不同状况大学生消费水平的适当基础类型,并设定合适的计量模型检验如下几种状况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平均消费支出是否有显著差异:

(1)来自发达地区、城市地区、得到奖学金的女生的平均消费支出; (2)来自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得到奖学金的男生的平均消费支出; (3)来自欠发达地区、城市地区、未得到奖学金的女生的平均消费支出; (4)来自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得到奖学金的女生的平均消费支出。

【练习题8.2参考解答】

建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8.3表8.4是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

表8.4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现价消费水平统计数据 单位:元

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1)运用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方法,试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方差分析,计算组间方差、组内方差,估计城镇居民消费的均值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均值。

2)运用虚拟解释变量的计量经济方法,再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两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3)对上述两种方差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练习题8.3参考解答】

1)方差分析

在Eviews中录入相应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xfcity、农村居民消费水平xfcountry。

在此数据界面左上角点击“view” Tests of Equality…,选择“Mean”,有如下结果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Between Series

Date: 08/16/13 Time: 16:52

Sample: 1978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35

Method df Value Probability

t-test 68 4.136590 0.0001

Anova F-statistic (1, 68) 17.11138 0.0001

Analysis of Variance

Source of Variation df Sum of Sq. Mean Sq.

Between 1 3.05E+08 3.05E+08

Within 68 1.21E+09 17828696

Total 69 1.52E+09 21991664

Category Statistics

Test for Equality of Means Between Series

Date: 08/16/13 Time: 17:17

Sample: 1978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35

Method df Value Probability

t-test 68 4.1365898534117

2

9.91359144992841e-

05

Anova F-statistic (1, 68) 17.111375615348

8

9.91359144992841e-

05

Analysis of Variance

Source of Variation df Sum of Sq. Mean Sq.

Between 1 305073513.65714

3 305073513.657143

Within 68 1212351326.6857

1 17828695.9806723

Total 69 1517424840.3428

6 21991664.352795

Category Statistics

其中,1)组间方差=3.05E+08;组内方差=1.21E+09;

2)城镇居民消费的均值=5879.000;农村居民消费的均值=1703.743。 2)计量经济学估计结果:

虚拟变量设定: 10 DUM ⎧=⎨⎩

城镇居民

其他

Dependent Variable: XF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8/16/13 Time: 16:57 Sample: 1 70 Included observations: 70

Variable Coefficien 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703.743 713.7165 2.387142 0.0198 DUM 4175.257 1009.348 4.136590 0.0001 R-squared 0.201047 Mean dependent var

3791.371 Adjusted R-squared 0.189298 S.D. dependent var 4689.527 S.E. of regression 4222.40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9.56235 Sum squared resid 1.21E+09 Schwarz criterion 19.62659 Log likelihood -682.6823 F-statistic 17.11138 Durbin-Watson stat 0.248744 Prob(F-statistic)

0.000099

3)比较分析

()|01703.743E XF DUM ==,表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1703.743,与统计学中农村居民消费的均值=1703.743相等;

()|11703.7434175.2575879E XF DUM ==+=,表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5879,与

统计学中城镇居民消费的均值=5879.000相等;

DUM 前系数4175.257表明平均意义上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间的差异;

总离差平方和=()()()2

2..14689.5277011517424780TSS S D dependent var n =⨯-=⨯-=(方差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1517424840.34286=1.52E+09) 残差平方和=1212351326.68572 1.2109RSS E ==+ (方差分析中,组内方差=1212351326.68571=1.21E+09)

解释了的平方和=15174247801212351326.68572305089648.3ESS TSS RSS =-=-= (方差分析中,组间方差=305073513.657143=3.05E+08)

4)其他(略)

8.4 表8.5是我国1978年-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发电煤耗计算法)数据。

表8.5 能源消费总量(单位:万吨标准煤)

数据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1)画出能源消费总量的时间序列图形,依据图形设定适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能源消费总量随时间变动的数量规律,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2)你能设定出两种形式的表现能源消费总量随时间变动的计量经济模型吗?对着两种形式的模型进行比较。

【练习题8.4参考解答】

建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8.5 为了分析个人收入与工作年限、学历以及是否为管理人员间的关系,某销售公司得到如表8.6 所示的数据。

表8.6 某公司销售人员收入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的调查数据

数据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2919382822.html,Thadi/RABE4

试根据表8.4的数据,完成如下工作:

1)构造用于描述学历和管理者的虚拟变量,设定并估计描述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并简要说明你对模型设定的理由,分析模型估计的结果。

2)若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学历与是否管理者间有无交互效应,模型应如何设定?分析估计结果并画出残差图,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你还能够依据上述交互效应模型残差图的异常信息对模型加以完善吗?

【练习题8.5参考解答】

1)虚拟变量设定:

11 0

i i

E

=⎨

若第个人为高中学历

其他2

1

i

i

E

=⎨

若第个人为本科学历

其他

1

i

i

M

=⎨

若第个人为管理人员

其他

画出工龄与收入间的散点图:

表明收入与工龄呈现线性关系,故可设定模型为

011122S X E E M u ββγγδ=+++++

回归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S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8/16/13 Time: 15:48 Sample: 1 46 Included observations: 46

Variable Coefficien 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1031.81 383.2171 28.78736 0.0000 X 546.1840 30.51919 17.89641 0.0000 E1 -2996.210 411.7527 -7.276723 0.0000 E2 147.8249 387.6593 0.381327 0.7049 M 6883.531 313.9190 21.92773 0.0000 R-squared 0.956767 Mean dependent var

17270.20 Adjusted R-squared 0.952549 S.D. dependent var 4716.632 S.E. of regression 1027.437 Akaike info criterion 16.80984 Sum squared resid 43280719 Schwarz criterion 17.00861 Log likelihood -381.6264 F-statistic 226.8359 Durbin-Watson stat 2.23692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2)考虑学历与是否管理者间的交互效应,设定模型为

()()0111221122S X E E M E M E M u ββγγδαα=+++++⨯+⨯+

回归结果与残差图Dependent Variable: S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8/16/13 Time: 16:11 Sample: 1 46

Included observations: 46

Variable Coefficien

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1203.43 79.06545 141.6982 0.0000

X 496.9870 5.566415 89.28314 0.0000

E1 -1730.748 105.3339 -16.43107 0.0000

E2 -349.0777 97.56790 -3.577792 0.0009

M 7047.412 102.5892 68.69546 0.0000

E1*M -3066.035 149.3304 -20.53188 0.0000

E2*M 1836.488 131.1674 14.00110 0.0000

R-squared 0.998823 Mean dependent var 17270.20 Adjusted R-squared 0.998642 S.D. dependent var 4716.632 S.E. of regression 173.808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3.29305 Sum squared resid 1178168. Schwarz criterion 13.57133 Log likelihood -298.7403 F-statistic 5516.596 Durbin-Watson stat 2.244104 Prob(F-statistic) 0.000000

3)残差图表明第33个样本点为奇异点,剔除第33个样本点再度进行回归

Dependent Variable: S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8/16/13 Time: 16:16

Sample: 1 32 34 46

Included observations: 45

Variable Coefficien

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1199.71 30.53338 366.8023 0.0000

X 498.4178 2.151688 231.6404 0.0000

E1 -1741.336 40.68250 -42.80307 0.0000

E2 -357.0423 37.68114 -9.475356 0.0000

M 7040.580 39.61907 177.7069 0.0000

E1*M -3051.763 57.67420 -52.91384 0.0000

E2*M 1997.531 51.78498 38.57355 0.0000

R-squared 0.999821 Mean dependent var 17125.53 Adjusted R-squared 0.999793 S.D. dependent var 4665.586 S.E. of regression 67.1189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39284 Sum squared resid 171188.1 Schwarz criterion 11.67388 Log likelihood -249.3390 F-statistic 35427.96

Durbin-Watson stat 2.43729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比较分析(略)

8.6 Greene在分析讲授某门经济学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效应时,搜集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表8.7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讲授某门经济学课程的数据

其中,GPA 为平均级点;TUCE 为非期末考试成绩分数;PSI 是虚拟变量,

10PSI ⎧=⎨⎩接受新教学方法没有采用新方法;Grade 是学生在接受新教学方法后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高的虚

拟变量,10GRADE ⎧=⎨⎩

有所提高

没有提高。

试用Logit 模型对新教学方法的效应进行估计,并分析相应的边际效应。

【练习题8.6参考解答】 建议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8.7 联系自己所学的专业选择一个包含属性因素的实际问题,设定一个虚拟变量计量经济模型,并自己去收集样本数据,用本章的方法估计和检验这个模型,你能得出什么有意义的结果吗?

【练习题8.7参考解答】 本题无参考解答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章数学广角-数与形》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根据3×4=12、33×34=1122、333×334=111222,推测3333×3334=()A.11111222 B.11122222 C.11112222 D.11111112 2.有一列数按如下方式排列:2,4,6,8,10……x,□……那么方框里应填()A.x+2 B.2x C.y 3.有一根1m长的木条,第一次锯掉它的,第二次锯掉余下的,第三次锯掉余下的……,第六次锯掉余下的后,这根木条还剩() A.m B.C.m 4.按规律填上合适的数:160,145,(),115,100. A.120 B.130 C.135 D.140 5.2×9=18,22×99=2178,222×999=221778,2222×9999=22217778,222222×999999=()A.2222177778 B.222221777778 C.22222217777778 D.2222222177777778 6.将一些小圆球如图摆放,第6幅图有()个小圆球. A.30 B.42 C.56 7.寒假的时候,同学们去莲花山滑雪场滑雪,有些同学用雪杖摆成了如图: 像上面那样摆10个三角形,至少需要()根滑雪杖. A.21 B.20 C.9 D.30 8.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n等于()

A.52 B.74 C.86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将化成小数,那么小数点后的第1993位的数字是,此1993个数字之和等于.10.按规律填数:1,8,27,,125, 11.用同样长的小棒摆出如图的图形,照这样继续摆,摆第6个图形用了根小棒. 12.10.1÷11商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 13.用小棒按一定的规律摆八边形(如图所示) (1)如果摆成7个八边形,需要根小棒. (2)如果想摆n个八边形,需要根小棒. 14.有趣的算式. 4×9=36 44×9=396 444×9=3996 4444×9=39996 44444×9= 444444×9= 15.下面的算式是按规律排列的:1+1,2+3,3+5,4+7,1+9,2+11,3+13,4+15,1+17,…,第个算式中的得数是2013. 16.按规律填空. 21×9=189 321×9﹣2889 4321×9=38889 54321×9= … ×9=8888888889

导游业务第八章散客旅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散客旅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 1.【单选题】导游人员在帮助游客办理入住手续后,要与游客()。 A.送餐 B.订餐 C.确认行程安排 D.提醒游客好好休息 2.【多选题】散客的送站服务包含()。 A.服务准备 B.到饭店接运旅游者 C.后续工作 D.沿途导游服务 E.到站送客 3.【多选题】接站服务包含()。 A.服务准备 B.接站服务、后续工作 C.沿途导游服务 D.入住饭店服务 E.出发前的服务 4.【多选题】入住饭店服务包含()。 A.帮助办理住店手续 B.确认日程安排: C.提前订购机票 D.推销旅游服务项目 E.为游客预定早餐 5.【多选题】导游人员要准备好所迎接散客的欢迎标志(接站牌)及()。 A.地图 B.随身携带的导游证 C.胸卡 D.行李 E.旗子 6.【多选题】出发前,导游人员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 A.携带游览券、导游小旗 B.宣传材料 C.游览图册 D.水、饮料 E.导游证、胸卡、名片 7.【多选题】导游人员应明确()。 A.迎接的日期 B.航班成车次抵达的时间 C.散客姓名及人数 D.提前到机场 E.帮助办理住店手续 8.【多选题】导游人员接受送站任务后,应详细阅读送站计划,明确所送旅游者的()。 A.姓名 B.离开本地的日期 C.所乘航班(车次、船次)

D.行李 E.旅游者下榻的饭店 9.【多选题】散客旅游的特点有()。 A.规模小、批次多 B.要求多、变化大 C.自由度大 D.人数多,操控难 E.预订期短 10.【多选题】散客旅游与团队旅游的区别为()。 A.旅游景点 B.旅游方式 C.服务内容,服务难度 D.旅游者人数 E.付款方式和价格 11.【多选题】散客旅游之所以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与以下因素有关的是()。 A.旅游者自主意识增强 B.旅游者内在结构改变 C.旅游者人数增多 D.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E.散客接待条件改善 12.【判断题】如果没有接到应接的散客,导游人员可以询问机场。 A.正确 B.错误 13.【判断题】如散客乘火车离站,应使游客提前0、5小时到达车站。 A.正确 B.错误 14.【判断题】若是迎接乘火车而来的散客,应提前20分钟进车站站台等候。 A.正确 B.错误 15.【判断题】导游人员在帮助游客办理入住手续后,要与游客确认日程安排。 A.正确 B.错误 16.【判断题】导游人员必须在送站前2小时与旅游者确认送站时间和地点。 A.正确 B.错误

第八章 细胞核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细胞核名词解释 1.核纤层( nuclear lamina) 2.亲核蛋白( karyophilic protein) 3.染色质( chromatin 4.常染色质( euchromatin) 5.异染色质( heterochromatin) 6.核型( karyotype) 7.核小体( nucleosome) 8.核孔( nuclear pore) 二、单项选择题 1.不参与染色质构成的是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 DNA D. RNA E.脂类 2.关于核膜的错误叙述是 A.由两层单位膜组成 B.与内质网相连续 C.有核孔复合体 D.外核膜有核糖体附着 E.染色质直接附着于内核膜 3.组成核小体核心颗粒的组蛋白八聚体是 A.2H1+2H2A+2H3+2H4 B.2H1+2H2A+2H3+2H4 C.2H1+2H2A+2H2B+2H4 D.2H1+2H2B+2H3+2H4 E.2H2A+2H2B+2H3+2H 44.关于细胞核的错误叙述是 A.有无细胞核是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B.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贮存遗传信息 C.细胞核的形态常与细胞的形态相适应 D.一个真核细胞只能有一个细胞核 E.核仁存在于细胞核内 5.电镜下观察到的核膜内侧高电子密度物质是 A. RNA B.组蛋白 C.异染色质 D.常染色质 E.核仁 6.细胞核内最重要的物质是 A.核蛋白 B.组蛋白 C.非组蛋白 D. RNA E. DNA 7.染色体形态特征最明显的有丝分裂时期是 A.前期 B.前中期 C.中期 D.后期 E.末期 8.组成核小体的主要物质是 A.DNA和组蛋白 B.RNA和组蛋白 C.DNA和非组蛋白 D.RNA和非组蛋白 E.DNA和RNA 9.下列物质不能自由通过核孔复合体进行转运的是 A. K+ B.双糖 C.氨基酸 D.核糖体蛋白 E.核苷酸 10.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所具有的特点是 A.细胞体积明显增大 B.细胞体积明显减小 C.核仁明显增大 D.核仁明显减小

8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答案

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逐渐变弱并最终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 2、桑代克关于学习的三条定律是: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3、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4、班杜拉认为人类大部分行为是靠观察榜样行为而习得的,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 5、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阶段组成。 6、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来实现的,而非盲目的试误。 7、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8、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法。 9、奥苏伯尔从两个维度上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关系上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0、加涅把学习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的接收、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1、加涅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 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反馈阶段。 12、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斯金纳看来,学期考试的强化类型是( B ) A、连续性; B、固定时距式; C、固定比例式; D、变化比例式。 2、在斯金纳的理论中,赌博的强化类型是( D ) A连续式; B固定时距式; C固定比例式; D变化比例式。 3、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下列属于二级强化物的是( D ) A食物; B水; C爱抚; D货币。 4、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撤走某一刺激可以使操作反应概率增加,这一刺激的作用被称为( B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励; D惩罚。 5、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对条件刺激作出反应,而对与之相似的刺激则不予反应,这种现象是( C ) A消退; B泛化; C分化; D强化。 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B )

《管理学》习题第八章 人员配备(参考答案)

第八章人员配备 (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企业组织设有一管理岗位,连续选任了几位干部,结果都是难以胜任岗位要求而被中途免职的。从管理角度来看,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组织设计上没有考虑命令统一的原则 B. 组织设计上对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考虑不周 C. 组织设计忽略了对于干部的特点与能力要求 D. 组织设计上没有考虑责权对等的原则 2. 内部招聘的最主要的缺点是( )。 A. 引起同事不满 B. 有历史包袱,不利于迅速展开工作 C. 要花很长时间重新了解企业状况 D. 知识水平可能不够高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在人员配备时( )。 A. 不能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过于苛刻,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员工能力发挥 B. 应该允许员工犯错误,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 C. 学历高的人往往不一定就胜任工作,反而学历低的往往有较好表现 D.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对具体工作职位来说,应该安排最擅长该项工作的 人 4. 下列情况下,宜采用内部提升的是( )。 A. 高层次管理人员的选拔 B. 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时 C.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 D. 处于初创期的企业

5. 外部招聘与内部招聘比较,其招聘成本( )。 A. 低 B. 高 C. 大致持平 D. 没有可比性 参考答案:1.C; 2.B; 3.D; 4.A;5.B; 二、多项选择题 1. 人员配备的原则有( )。 A. 目标导向原则 B. 公平原则 C. 客观原则 D. 扬长避短原则 E. 动态平衡原则 2. 以考评主体为标准,人员考评可以划分为( )。 A. 上级考评 B. 同事考评 C. 自我考评 D. 下级考评 E. 相关客户考评 3. 人员配备的任务包括( ) A. 明确人力资源需求 B. 工会选举 C. 人员选聘 D. 人员培训 E. 人员考评 4. 下面哪些属于离岗培训法(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课时分层练习题及答案(每课时2-3套)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基础题 知识点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D ) A .3x -2y =4z B .6xy +9=0 C .1x +4y =6 D .4x = y -2 4 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A ) A .⎩⎪⎨ ⎪ ⎧x +y =42x +3y =7 B .⎩ ⎪⎨⎪ ⎧2a -3b =115b -4c =6 C .⎩⎪⎨⎪⎧x 2 =9y =2x D .⎩ ⎪⎨⎪⎧x +y =8x 2-y =4 3.(龙口市期中)在方程(k -2)x 2 +(2-3k)x +(k +1)y +3k =0中,若此方程为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k 值为(C ) A .-2 B .2或-2 C .2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写出一个未知数为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答案不唯一,如⎩ ⎪⎨⎪⎧2a +b =1, a - b =2等. 5.已知方程x m -3 +y 2-n =6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3. 6.已知x m +n y 2 与xy m -n 的和是单项式,则可列得二元一次方程组⎩ ⎪⎨⎪⎧m +n =1 m -n =2. 知识点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7.二元一次方程x -2y =1有无数多个解,下列四组值中不是该方程的解的是(B ) A .⎩ ⎪⎨⎪⎧x =0y =-1 2 B .⎩⎪⎨⎪ ⎧x =1y =1 C .⎩⎪⎨⎪⎧x =1y =0 D .⎩ ⎪⎨⎪⎧x =-1 y =-1 8.(丹东中考)二元一次方程组⎩⎪⎨⎪⎧x +y =5,2x -y =4 的解为(C ) A .⎩⎪⎨⎪⎧x =1y =4 B .⎩ ⎪⎨⎪⎧x =2 y =3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含答案解析 (7)

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8 (共22题) 一、选择题(共10题) 1.64个直径都为a 4的球,记它们的体积之和为V 甲 ,表面积之和为S 甲 ,一个直径为a的球,记 其体积为V 乙,表面积为S 乙 ,则( ) A.V 甲>V 乙 且S 甲 >S 乙 B.V 甲 S 乙 D.V 甲 =V 乙 且S 甲 =S 乙 2.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 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利用细沙全部流到下部容器所需要的时间进行计时.如图,某沙漏由上、下两个圆锥组成,这两个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分别相等,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高度(ℎ)的2 3 (细管长度忽略不计).假设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这个沙堆的高与圆锥的高ℎ的比值为( ) A.8 27B.4 9 C.2 3 D.1 3 3.棱锥的一个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把棱锥的高分成1:2(从顶点到截面与从截面到底面)两部分,那 么这个截面把棱锥的侧面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比等于( ) A.1:9B.1:8C.1:4D.1:3 4.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16B.108C.54√3D.36 5.若棱长为2√2的正四面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πC.8πD.4πA.12πB.32 3 6.若两条直线都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平行B.相交C.异面D.以上均有可能 7.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m⊂β,α⊥β,则m⊥α B.若m⊥β,m∥α,则α⊥β C.若则α⊥γ,α⊥β,则β⊥γ D.若α∩γ=m,β∩γ=n,m∥n,则α∥β 8.在四棱锥P−ABCD中,PA=2,PB=PC=PD=√7,AB=AD=√7,BC=CD=2,则四棱 锥P−ABCD的体积为( ) A.2√3B.√3C.√5D.3 9.在一个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AB=6,BC=5,BB1=4,则从点A沿表面到点 C1的最短路程为( ) A.5√5B.√137C.3√13D.15 10.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边AB,AD上的点,且AE:EB=AF:FD= 1:4,又H,G分别为BC,CD的中点,则(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 8.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草方格,顾名思义是利用废弃的麦草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1/3或一半自然竖立在四边,然后将方格中心的沙子拨向四周麦草根部,使麦草牢牢地竖立在沙地上。读左图“塔里木盆地交通、城市、油气资源分布图”、右图“草方格”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塔里木盆地() A.煤、铁资源丰富B.植被主要为森林 C.河流水源主要为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D.人口、城市分布在地势平坦的盆地内部2.草方格的作用是() A.抑制流沙B.保护牧草 C.涵养水源D.增加降水 3.图中所示油气管线的相关工程() A.缓解了新疆能源紧张问题B.可把上海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带动了新疆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D.加剧了上海的大气污染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独有的冰糖心苹果种植业和果汁加工业发展迅速。据阿克苏附近地区图完成下面4-6小题。 4.对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位于天山以南B.属于内蒙古高原的西部 C.大部分地区位于新疆北部D.大部分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之

间 5.对阿克苏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丰富B.下游水流平稳利于航运 C.水位季节变化小D.河水是盆地边缘绿洲的灌溉水源 6.与山东相比,阿克苏自然资源不丰富的是() A.太阳能B.风能 C.石油天然气D.耕地 读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7-8小题。 7.下列关于该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处中温带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城镇多分布在山麓绿洲上④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该盆地的气候越干旱,这里的人们就越盼望见到太阳,主要是因为()A.气候越干旱,地下水越丰富B.气温越高,瓜果越香甜 C.气候越干旱,盆地光照越强D.气温越高,高山冰雪融水越多读塔里木盆地简图,回答下列9-10小题。 9.关于塔里木盆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B.盆地内部沙漠广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C.自然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D.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10.观察图中交通、城市的分布情况,出现这种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富B.水源充足,多冰雪融水

新人教版_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1.5m B.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100g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N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 m/s 2.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3.自行车骑得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由于() 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4.如图一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图一) 5.如图二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图二) 6.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 7.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8.力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F2的大小一定是10N C.F2的方向一定向右 D.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一定不再做直线运动10.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 D.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 11.农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下 C.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力小 D.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大 12.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 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A.F甲>F乙,F=F甲+F乙 B.F甲<F乙,F=F甲-F乙 C.F甲=F乙,F=0 D.F甲=F乙,F=F甲+F乙 二.填空题 13.摩擦力有时对我们有害,因此人们想到各种方法减小有害摩擦,请你列举生活或生产技术中用两种不同方法减小摩擦力的例子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同步练习题-湘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同步练习题- 湘教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台湾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临太平洋,西临台湾海峡B.台湾岛平原多分布在中部和东部C.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D.旅游业是台湾省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2.下列景观反映了黄土风情的是() A. B. C. D. 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 第1页共10页

第 2 页 共 10 页 理中的基本力量。有些民俗的形成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回答下面小题。 3.“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山歌出现的地形区是( )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华北平原 D .东北平原 4.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A .二人转 B .信天游 C .京东大鼓 D .对山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形具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全年降水量较少。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季节性河流,夏季水量最大。读“新疆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山脉是( ) A .祁连山 B .阿尔泰山 C .天山 D .昆仑山 6.新疆全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四周高山环绕 B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C .气温高,蒸发旺盛 D .沙漠广布 7.塔里木河夏季水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降水丰富 B .生产用水量少 C .生活用水量少 D .冰雪融水量大 陕北米脂县的高西沟,20世纪50 年代当地信天游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

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在山顶植松树,沟岔栽用材林;阳坡栽洋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谷栽果树。经过几十年治理,高西沟已变成青山绿水。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高西沟的“肥土”最终流入 () A.黄河B.淮河C.长江D.珠江 9.高西沟位于 () 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D.东北平原 10.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人们治理高西沟的措施是() A.陡坡种植粮食B.修筑拦土坝C.大力发展畜牧业D.采取生物措施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读京津冀地区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限制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地面积小B.土壤肥力差 C.劳动力短缺D.水资源短缺 12.为实现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长期稳定在2300万人以内这一水平的目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疏解北京首都功能,实现部分产业转移 第3页共10页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练习题卷含答案解析 (50)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练习题卷(共22题) 一、选择题(共10题) 1.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是( ) A.异面B.平行C.相交D.以上都有可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等的角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 B.相等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仍然相等 C.正方形的直观图是正方形 D.若两条线段平行,则在直观图中对应的两条线段仍然平行 3.截一个几何体,所得各截面都是圆面,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 ) A.圆柱B.圆锥C.球D.圆台 4.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平面图形的是( ) A.三角形B.菱形 C.梯形D.四边相等的四边形 5.如图的简单组合体是由组合而成. A.棱柱、棱台B.棱柱、棱锥C.棱锥、棱台D.棱柱、棱柱 6.如图所示,观察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是棱台B.是圆台 C.不是棱柱D.是棱锥 7.下面是一些命题的叙述语(A,B表示点,a表示直线α,β表示平面),其中命题和叙述方法都 正确的是( )

A.若A∈α,B∈α,则AB∈α B.若a∈α,a∈β,则α∩β=a C.若A∈α,a⫋α,则A∈α D.若A∉a,a⫋α,则A∉α 8.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同垂直于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B.底面各边相等,侧面都是矩形的四棱柱是正四棱柱 C.过空间任一点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过球面上任意两点的大圆有且只有一个 9.两个球的表面积之差为48π,它们的大圆周长之和为12π,则这两个球的半径之差为( ) A.1B.2C.3D.4 10.用符号表示“点A在直线l上,l在平面α内”,正确的是( ) A.A∈l,l∉αB.A⊂l,l⊄αC.A⊂l,l∈αD.A∈l,l⊂α二、填空题(共6题) 11.几何体体积说明 棱柱V 棱柱 =SℎS为棱柱的 , ℎ为棱柱的 棱锥V 棱锥 =1 3 SℎS为棱锥的 , ℎ为棱锥的 棱台V 棱台 =1 3 (Sʹ+√SʹS+S)ℎSʹ,S分别为棱台的 , ℎ为棱台的 12.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13.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 棱锥的体积等于底面面积与高之积. 14.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条棱长都相等,M是侧棱BB1的中点,N是棱AB的中点, 则∠NMC1的大小是. 15.思考辨析,判断正误. 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16.思考辨析,判断正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选择题 1.在等式y=kx+b中,当x=1时,y=2;当x=2时,y=-4,则式子3k+2b的值为() A.-34 B.-2 C. 34 D. 2 2.某农户,养的鸡和兔一共70只,已知鸡和兔的腿数之和为196条,则鸡的只数比兔多多少只() A. 20只 B. 14只 C. 15只 D. 13 3.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若同向而行,则5小时后,快者追上慢者;若相向而行,则2小时后,两人相遇,那么快者速度和慢者速度(单位:千米/小时)分别是() A. 14和6 B. 24和16 C. 28和12 D. 30和10 4.由方程组的解满足x+y=5,则m值为() A. 12 B.-12 C. 2 D.-2 5.已知甲数的60%加乙数的80%等于这两个数的和的72%,若设甲数为x,乙数为y,则下列方程中符合题意的是() A. 60%x+80%y=x+72%y B. 60%x+80%y=60%x+y C. 60%x+80%y=72%(x+y)

D. 60%x+80%y=x+y 6.李玲姐妹两个人共攒零花钱108元,姐姐将自己钱数的75%,妹妹将自己钱数的80%拿出来捐给“希望工程”,两人所剩的钱数正好相等.姐姐原来有多少钱?() A. 48 B. 60 C. 50 D. 30 7.小明去超市买东西花20元,他身上只带了面值为2元和5元的纸币,营业员没有零钱找给他,那么小明付款有几种方式()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3x-4y=1只有两个解,这两个解分别是和 B.方程3x-4y=1中,x、y可以取任何数值 C.是方程3x-4y=1的一个解 D.方程3x-4y=1可能无解 9.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由①-②可得的方程为() A. 3x=5 B.-3x=9 C.-3x-6y=9 D. 3x-6y=5 10.下列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3x=4y=1 C.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下图是土墙平顶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形成该建筑物平顶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大B.气温高C.降水少D.日照强 2.该建筑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的()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 暑假期间,张帅骑自行车完成一次自驾旅游,图为张帅自驾游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他途中最可能遇到的少数民族是() ①回族②蒙古族③傣族④维吾尔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他途中看到的植被景观变化状况为() A.草原—荒漠B.草原—森林C.荒漠—森林D.荒漠—草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注:古代凉州位于今甘肃省西北部)。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诗词中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6.“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因为玉门关() A.纬度高,春天开始晚B.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达不到 C.地处干旱区,降水稀少D.位于地势第一阶梯,夏季风难以达到 下图为某自行车俱乐部绘制的旅行线路图。读图完成下面7-10小题。 7.他们设计的旅行线路中经过的省级行政中心有()个。 A.2B.3C.4D.5 8.行进中他们发现,越往西气候越干旱,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因素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9.从锡林郭勒出发至乌鲁木齐,旅行中发现他们骑行的区域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是()A.种植业B.林业C.渔业D.畜牧业 10.他们在行进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A.片片绿洲B.路旁椰林C.排排竹楼D.河湖密布 河西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文物古迹众多,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近年来,该地制种业结构不断变化,蔬菜、瓜果、花卉等制种规模迅速扩大。下图示意甘肃省地形与降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11-12小题。 11.甘肃天水的小明,暑假乘汽车到敦煌旅行,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量B.热量C.地形类型D.光照强度 12.与华北平原制种基地相比,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优势条件是()A.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捷B.地形平坦,利于耕种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同步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已知两个数的和是7,差是1,则这两个数的积是_____. 2.对于实数,x y ,规定新运算:1x y ax by *=+-,其中,a b 是常数.若124*=, ()2*310-=,则a b *= ___________. 3.二元一次方程组2222 x y x y +=-⎧⎨+=⎩的解为___. 4.如果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5,7,DEF 的三边长分别为3,32x -,21y -,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y +=______. 5.解方程组213211x y x y +=⎧⎨-=⎩①② 既可用_____消去未知数x ,也可用_____消去未知数y . 6.若x 、y 满足2223 x y x y -=-⎧⎨+=⎩,则代数式224x y -的值为______. 二、单选题 7.如果x ,y 满足方程组127x y x y +=-⎧⎨-=⎩ ,那么x ﹣2y 的值是( ) A .﹣4 B .2 C .6 D .8 8.方程组839845 x y x y -=⎧⎨+=-⎩ 消去x 得到的方程是( ) A .y =4 B .y =-14 C .7y =14 D .-7y =14 9.有理数m ,n 满足|m +1|+(n ﹣2)2=0,则mn +mn 等于( ). A .3 B .-2 C .-1 D .0 10.若21a b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3522 ax by ax by ⎧+=⎪⎨⎪-=⎩的解,则x +2y 的算术平方根为( ) A .3 B .-3 C D . 11.不解方程组,下列与237328 x y x y +=⎧⎨+=⎩的解相同的方程组是( )

第八章时间数列习题及答案

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时间数列()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2.某地区1989~2008年排列的每年年终人口数时间数列是() A.绝对数时期数列 B. 绝对数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3.某地区1999~2008年按年排列的每人分摊粮食产量的时间数列是( ) A.绝对数时间数列 B.绝对数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4.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5.2008年11月某企业在册工作人员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1月1日在册919人,11月6日离开29人,11月21日录用15人,,则该企业11月份日平均在册工作人员数()A.900 B.905 C.912 D.919 6.某企业4 月、5 月、6 月、7 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290 人、295 人、293 人和301 人,则该企业二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A.(290+295+293+301)/4 B.(290+295+293)/3 C.(290/2+295+293+301/2)/(4-1) D.(290/2+295 十293+301/2)/4 7.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9.2%×8.6%×7.1%×7.5% B.(9.2%×8.6%×7.1%×7.5%)-100% C.109.2%×108.6%×107.1%×107.5% D.(109.2%×108.6%×107.1%×107.5%)-100% 8.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9.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 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D.以上都不对 10.广东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08年比2002年增加了219.67%,则广东省这几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 11.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下跌了2%,周四上涨了5%,这三天累计涨幅为()

第八章_带传动-课题练习题-答案

《带传动》课堂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0=2500 N,传递圆周力为800 N,若不计带的离心力,则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1为2900 ,松边拉力F2为2100 。 2、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F0 、α、 f 三个因素。 3、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保证带疲劳强度,并具有一定的寿命。 4、在同样条件下,V带传动产生的摩擦力比平带传动大得多,原因是V带在接触面上所受的正压力大于平带。 5、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和打滑。 6、皮带传动中,带横截面内的最大拉应力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皮带传动的打滑总是发生在皮带与小带轮之间。 7、皮带传动中,预紧力F0过小,则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减小,皮带传动易出现打滑现象而导致传动失效。 8、在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D1≥D1lim。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带的弯曲应力过大。 9、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带的型号可根据计算功率Pca 和小带轮转速n1 查选型图确定。 10、带传动中,打滑是指带与带轮之间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多发生在小带轮上。刚开始打滑时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的关系为F1=F2e fα。 11、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是由松紧边的变形不同产生的,可引起速度损失,传动效率下降、带磨损等后果,可以通过减小松紧边的拉力差即有效拉力来降低。 12、带传动设计中,应使小带轮直径d≥d rnin,这是因为直径越小,带的弯曲应力越大;应使传动比i ≤7,这是因为中心距一定时传动比越大,小带轮的包角越小,将降低带的传动性能。 13、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拉应力,弯曲应力和离心应力。最大应力等于σ1+σb1+σc ,它发生在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处,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疲劳失效。

《中药药剂学》第八章注射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八章注射剂练习题及答案 一、A型题 1.下列增加中药注射液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调节pH B.调整渗透压 C.加抑菌剂 D.充氧气 E.加增溶剂 2.任何药液,只要其冰点降至-0.52℃,即与血浆成为 A.等张溶液 B.等渗溶液 C.高渗溶液 D.低张溶液 E.低渗溶液3.热原的致热活性中心是 A.磷脂 B.蛋白质 C.多肽 D.多糖 E.脂多糖 4.0.9%的氯化钠溶液为 A.高渗高张溶液 B.低渗低张溶液 C.高渗等张溶液 D.等渗等张溶液 E.等渗低张溶液 5.等体积的两种稀溶液中,若所含溶质的质点数相同,则两者 A.电离常数相等 B.解离度相同 C.渗透压相同 D.导电性相同 E.pH值相等 6.宜选作中药静脉注射液增溶剂的是 A.普流罗尼F68 B.新洁尔灭 C.聚山梨酯80 D.司盘80 E.月桂醇硫酸钠 7.下列有关除去热原方法的错误叙述为 A.普通除菌滤器不能滤除热原 B.0.22 μm微孔滤膜不能除去热原 C.普通灭菌方法不能破坏热原活性 D.121℃,20分钟,热压灭菌能破坏热原活性 E.干热250℃,30分钟,能破坏热原活性 8.下列增加主药溶解度的措施中,不起作用的是 A.采用混合溶剂或非水溶剂 B.使药物生成可溶性盐 C.在药物分子结构上引入亲水基团 D.加入增溶剂 E.将主药研成细粉 9.有关热原含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热原是由微生物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物质 B.热原是细菌的代谢产物、尸体及内毒素混合物 C.热原注入人体后可引起发冷、寒战、发热、恶心、呕吐、昏迷、虚脱等症状 D.热原通常是磷脂多糖与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E.经121℃、30分钟热压灭菌后,既杀死全部细菌,又完全破坏热原 10.下列有关注射剂叙述错误的是 A.中药注射剂系指从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为原料制成的注射剂 B.可分为溶液型、无菌粉末、混悬型、乳浊型注射剂 C.中药注射剂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D.注射时疼痛小、安全 E.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11.下列有关注射用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 B.注射用水是用饮用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 C.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灭菌所得的制药用水 D.灭菌注射用水主要用作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 E.注射用水可作为滴眼剂配制的溶剂 12.下列关于纯化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 B.纯化水是用饮用水采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方法处理制成 C.注射用水系指用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制药用水 D.纯化水可作滴眼剂的配制溶剂 E.常用作中药注射剂制备时原药材的提取溶剂 13.保证注射用水质量的注意事项中不包括的是 A.随时监控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各环节 B.要保证在无菌条件下生产注射用水 C.要定期清洗与消毒制造用设备 D.经检验合格的注射用水方可收集

【3套打包】无锡市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x -2y =4z B .6xy +9=0 C.1 x +4y =6 D .4x =y -24 2.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 A.⎩⎪⎨⎪⎧x +y =42x +3y =7 B.⎩⎪⎨⎪⎧2a -3b =115b -4c =6 C.⎩⎪⎨⎪⎧x 2=9y =2x D.⎩ ⎪⎨⎪⎧x +y =8x 2-y =4 3.方程组的解为( ) A . B . C . D . 4.夏季来临,某超市试销A 、B 两种型号的风扇,两周内共销售30台,销售收入5300元,A 型风扇每台200元,B 型风扇每台150元,问A 、B 两种型号的风扇分别销售了多少台?若设A 型风扇销售了x 台,B 型风扇销售了y 台,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为( ) A . B . C . D . 5.小岩打算购买气球装扮学校“毕业典礼”活动会场,气球的种类有笑脸和爱心两种,两种气球的价格不同,但同一种气球的价格相同.由于会场布置需要,购买时以一束(4个气球)为单位,已知第一、二束气球的价格如图所示,则第三束气球的价格为( ) A .19 B .18 C .16 D .15 6.某文具店一本练习本和一支水笔的单价合计为3元,小妮在该店买了20本练习本和10支水笔,共花了36元.如果设练习本每本为x 元,水笔每支为y 元,那么根据题意,下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

A.B. C.D. 7.《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共买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价各几何?”其大意是:今有人合伙买羊,若每人出5钱,还差45钱;若每人出7钱,还差3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设合伙人数为x人,羊价为y线,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A.B. C.D. 8.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规定:每答对一道题得+5分,每答错一道题得﹣2分,不答的题得0分,已知圆圆这次竞赛得了60分,设圆圆答对了x道题,答错了y道题,则()A.x﹣y=20 B.x+y=20 C.5x﹣2y=60 D.5x+2y=60 9.阅读理解:a,b,c,d是实数,我们把符号称为2×2阶行列式,并且规定: =a ×d﹣b×c,例如: =3×(﹣2)﹣2×(﹣1)=﹣6+2=﹣4.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可以利用2×2阶行列式表示为:;其中D=,D x=,D y=. 问题:对于用上面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D==﹣7 B.D x=﹣14 C.D y=27 D.方程组的解为 10.若二元一次联立方程式的解为x=a,y=b,则a+b之值为何?() A.24 B.0 C.﹣4 D.﹣8 11.为奖励消防演练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某校决定用1200元购买篮球和排球,其中篮球每个120元,排球每个90元,在购买资金恰好用尽的情况下,购买方案有() A.4种B.3种C.2种D.1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