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沈炳珍第八章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第8章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第8章课后答案

第8章课后题答案一、基本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发挥配置稀缺性资源的作用,难以实现帕累托效率的状况。

信息不对称:即经济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造成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率发挥作用,即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是指一种活动的收益或成本,并不完全由活动的当事人来分享或承担。

公共物品: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特征,能被大家共同消费,一个人使用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使用。

寻租:企业为获得或维护其垄断地位而花费大量资源用于非生产性活动上。

搭便车:是指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付费的行为。

公地的悲剧: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

效率工资:就是企业或其他组织支付给员工的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

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道德风险: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最大限度增进自己效用时作出不利于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行为,比如欺诈、违约、投机取巧等这些“不恰当”或“不道德”的行为,这些行为在西方叫“道德风险”。

二、分析简答1、举例并作图说明垄断的社会成本。

垄断造成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这种无谓损失就是垄断的社会成本。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完全竞争和垄断情况下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来理解垄断的社会成本,(假设竞争的市场和垄断者有相同的成本曲线)。

如下图所示,给出了垄断者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以及边际成本曲线。

为了使利润最P和大化,厂商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处生产,因此均衡价格和产量分别是mm Q 。

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价格必须等于边际成本,由平均收益(即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了竞争价格(c P )和产量(c Q )。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当竞争价格(c P )和产量(c Q )移动到垄断价格(m P )和产量(m Q )时,两个剩余是如何变化的。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08页word资料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08页word资料

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并作出几何图形。

(1)求均衡价格 Pe 和均衡数量 Qe ,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 Qd=60-5P。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 Qd=60-5P。

求出相 Qe,并作出几何图形。

应的均衡价格 Pe 和均衡数量 Qe,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Qs=-5+5p。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求出相应 Qe,并作出几何图形。

的均衡价格 Pe 和均衡数量 Qe,并作出几何图形。

利用(((,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2 (3 ,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4)利用(1) 2) 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利用(((,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 (3 ,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5)利用(1) 2) 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解答:(1) :(1)将需求函数Qd=50Qs=解答:(1)将需求函数Qd=50-5P 和供给函数 Qs=-10+5P 代入均衡条件 Qd=Qs, 50-5P=有:50-5P=-10+5P 得: Pe=6 Qd=50- ,得:Qe=50以均衡价格 Pe=6 代入需求函数 Qd=50-5p ,得:Qe=50-5*6=20 或者, Qe=,得:Qe=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Qe=-10+5P ,得:Qe=-10+5 所以, ...如图所示.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e =6 , Qe=20 ...如图 1-1 所示. Qd=60Qs=(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 Qd=60-5p 和原供给函数 Qs=-10+5P, 代入均 Qd=Qs,有 60-5P=Pe=7 衡条件 Qd=Qs,有: 60-5P=-10=5P 得 Pe=7 Qs=60- ,得 Qe=60以均衡价格 Pe=7 代入Qs=60-5p ,得 Qe=60-5*7=25 或者, Qs=Qe=或者,以均衡价格 Pe=7 代入 Qs=-10+5P, 得 Qe=-10+5*7=25 所以, Pe=7,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Pe=7,Qe=25 Qd=50Qs=,代入均衡(3)将原需求函数 Q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 ,代入均衡Qd=Qs,有50-5P=条件Qd=Qs,有: 50-5P=-5+5P 得Pe=5.5 Qd=50- ,得以均衡价格Pe=5.5 代入Qd=50-5p ,得 Qe=50Qe=50-5*5.5=22.5 或者, Qd=,得 Qe=或者,以均衡价格Pe=5.5 代入Qd=-5+5P ,得Qe=-5+5*5.5=22.5 所以, Pe=5.5,Qe=22.5.如图所示.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如图 1-3 所示.(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 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1)为例为例,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 1-1 中,均衡点 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 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Qs=Qd=50- 表示, 具有的特征是: 的供给函数Qs=-10+5P 和需求函数 Qd=50-5p 表示,均衡点 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 Pe=6 Qd=Qs=Qe=20;同时同时, Qe=20,切当 Pd=Ps=Pe.也可以这且当 Pe=6 时,有 Qd=Qs=Qe=20;同时,均衡数量 Qe=20,切当Qe=20 时,有 Pd=Ps=Pe.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 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 (50,- 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 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 给定的条件下, Pe=6,依此类推, 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 Pe=6,Qe=20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 (2)及其图 (3)及其图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 1-2 和(3)及其图 1-3 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 Ei(1,2) 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 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 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 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2)为例加以说明. 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 中,由均衡点变动到均衡点 ,就是一种比较静为例加以说明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 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可以看到: 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 均衡点和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 20 增加为 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 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 50 增加 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 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 7,同时同时, 为 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 6 上升为 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 20 增加为 25. 类似的,利用(3) (3)及其图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 1-3 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 可见, (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 可见,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了. 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 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Qd=500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2 假定表 2—5 是需求函数 Qd=500-100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价格(元) 1 需求量 400 2 300 3 200 4 100 5 0 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答案——第8章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答案——第8章 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

第八章利润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教学笔记这一章确定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行为动机,揭示了这些厂商在竞争性市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这一章的每一节都很重要,它们构建了对竞争性市场供给一方的彻底完全的认识。

在学习这本教科书的第三部分之前,建立这样一个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虽然这一章的材料都写得很清楚易懂,但是学生可能还是会对有些概念、思想感到很难理解,比如说那些有关厂商应该怎样选择最佳生产数量的思想、有关厂商怎样应用我们前面学习过的成本曲线的思想,等等。

这里有一个讲课的建议:花些时间研究与这一章的最后部分的习题中用到的表格相类似的表格。

研究一些与此类表格有关的例题对于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成本,以及相应的厂商的最佳产量是有帮助的。

8.1节确定了完全竞争市场的三个基本假设,8.2节对“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这一假设进行了讨论。

8.3节和8.5节对厂商的供给曲线进行了推导,8.1节和8.2节为8.3节、8.5节中供给曲线的推导打下了基础。

8.3节推导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只要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厂商就应当生产。

这一节接下来确定了完全竞争(一个特殊的案例)的条件之一:价格等于边际收入,这个结论是8.1节中“接受价格”这个假设的直接的逻辑结果。

如果你的学生掌握微积分,那么通过对利润函数关于产量q求微分,可以导出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等。

如果你的学生还没有掌握微积分,那么可以通过对数据表格的多加研究来理解当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相等时厂商能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这个结论。

这里有一点需要强调: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个厂商只能通过产量的变化而不能通过价格的变化来取得最大利润。

为了正确理解完全竞争市场,我们在提出有关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之前,也要对卖方垄断、寡头卖方垄断和垄断性竞争有一定的了解。

将讨论限定一个专门的范围,这个范围包括确定一个行业里有多少厂商、这个行业是否有进入壁垒、各个厂商的产品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行业里每个厂商对其他厂商对于其价格、数量方面的决策的反应做出的假设。

Pindyck_8e_IM_第八章

Pindyck_8e_IM_第八章

Copyright © 2013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Prentice Hall.
Chapter 8 Profit Maximization and Competitive Supply
123
Section 8.5 shows that the firm’s short-run supply curve is the portion of its marginal cost curve that lies above its average variable cost curve. Carefully go over a diagram like the one in Figure 8.6 in considerable detail to make the case. This is important. Example 8.4 is interesting because it gives a “realistic” example of a firm’s short-run marginal cost (and hence supply) curve where production is lumpy, leading to curves with steps in them. In Section 8.6, you might mention that the short-run market supply is found by adding the firms’ supply curves horizontally. You should give a numerical example, and you might consider using two supply curves such as q1 = −4 + P and q2 = −3 + 0.5P if you want to show the mechanics in more detail. Neither firm supplies the market when price is below 4; only firm 1 produces output when price is between 4 and 6; and both firms contribute to market supply at prices above 6. The short-run market supply has a kink at P = 6 (q = 2), and for prices above 6, the market supply is found by adding Q = q1 + q2 = −7 + 1.5P. Producer surplus is introduced briefly in this section. More will be made of it in Chapter 9, but it is useful to distinguish producer surplus from profit at this juncture. Section 8.7 covers long-run profit maximization and the long-run competitive equilibrium. This is a good time to reiterate the definition of economic profit and to explain that zero economic profit is a lot different from zero accounting profit. Firms earning zero economic profit are doing as well as they could in their best alternative, so they are doing reasonably well and have no incentive to leave the industry.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this section is the material on cost differences among firms (starting on page 304), economic rent and producer surplus in the long run. Students find the ideas subtle and hard to grasp, so expect to slow down and give a number of examples to help clarify the concepts. The final section of the chapter develops the industry long-run supply curve and distinguishes constant-cost, increasing-cost and decreasing-cost industries. Be sure to emphasize that constant-cost, increasing-cost and decreasing-cost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constant,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or with economies of scale. The names are so similar that this is a common mistake. The other problem you may encounter is the belief that the long-run supply curve is derived from the long-run marginal cost curve, similar to the short run case. While that may seem plausible to some, be sure to explain why it is nMaximization and Competitive Supply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八章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答: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的增加。

税收扭曲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激励,引起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

2.画出有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

在图上标注无谓损失,标明税收收入。

答:如P163图8-3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面积B+C表示减少量)和生产者剩余(面积D+E表示减少量)。

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用面积B+D表示),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用面积C+E表示).3.供给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有这种影响?答: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

因为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

4.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有什么变动?答: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增加,并且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增加。

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问题与应用1.比萨饼市场的特征是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A.画出竞争市场均衡图。

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存在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

答:没有无谓损失。

自由竞争市场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在均衡状态下,总剩余达到最大,如图8-2。

图8-2 比萨饼市场均衡图B.假设政府令每个比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比萨饼交纳1美元税。

说明这种比萨饼税的影响,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每块面积与税前相比有何变动?答:这种比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增加,销售量从Q1减少到Q2 。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A+B+E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A;生产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C+D+F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D。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习题答案

一、复习题1、为什么一个发生亏损的厂商选择继续进行生产而不是关闭?当收入小于成本时,厂商会出现亏损。

当收入比可变成本大、而比总成本小时,即使出现了亏损,短期内厂商选择继续生产还是比关门更有利。

厂商应将进行生产时的亏损与不进行生产时的亏损进行比较,以确定哪一种选择的亏损最小。

短期中,当厂商的收入可以弥补可变成本时(即P>AVC时),其亏损最小。

长期中,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因此,厂商只有能弥补所有的成本时(即P>ATC时),才能继续生存。

2、一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位于最小平均可变成本的点之上),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不是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短期内,市场价格的下降会使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改变他们的最优产量,即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且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的产量。

因此,厂商的供给曲线是位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当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将关门)。

长期中,厂商通过调整产量以使其长期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

这个产量反应在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也是短期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的产量。

当长期市场价格变化时,厂商逐渐改变其产量以使其成本最小,因而,长期供给的变化是一条短期边际成本曲线调整为另一条的过程。

长期中,由于投资者的进入使得厂商只能获得零利润,因此,任何MC>AC的产量都是不存在的(即所谓的供给曲线只能是收缩为AC的最低点那么一个点)。

3、在长期均衡时,行业中所有的厂商的经济利润为0。

为什么?完全竞争理论假设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

由于可以自由进入,高收益会引来新的进入者,当这些厂商进入后,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得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下降,当经济利润降为0时,不存在新的进入者,并且市场达到均衡。

4、经济利润和生产者剩余之间有什么不同?在短期生产下,经济利润是总收入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而生产者剩余是总收入与总的可变成本之间的差额,因此生产者剩余大于利润。

经济利润与生产者剩余的主要区别在于固定成本。

微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一、作业题2、选择正确答案(下列每一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在得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4) 棉花的价格。

(2)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3)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3)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2)减少30单位。

(4)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2) 相同。

(5)假定玉米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条件是玉米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3)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超过20%。

(6)当两种商品中的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2)负。

3、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

(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6,=20)(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7,=25)(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曲线函数变为。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5.5,=22.5)4、假定表2-1是需求函数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表2-1: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元)1 2 3 4 5需求量400 300 200 100 0(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1.5)(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 = 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2/3)5、假定表2-2是供给函数在一定价格范围的供给表:表2-2:某商品的供给表价格(元)2 3 4 5 6供给量1 3 5 7 9(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微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7-8

微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7-8

第七章复习题参考答案1、如果政策没有效率,那么根据定义,它可以进行改进使得至少一个人受益而不损害任何人的利益。

因此,经济学家强调效率,是因为它能够节省资源,增进社会福利。

2、就这个政策本身而言,它并不能够在不损害任何人利益的情况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

但是假设我们增加一个配套政策,比如对这些福利改善的工人增收5百万的税,用于补贴退休人员,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人的福利都改善了。

3、因为部分税收将以社会公共品的形式返回社会,所以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剩余损失大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剩余的损失。

(这道题比较拗口,它想比较的是市场参与者的经济剩余损失VS全社会的经济剩余损失。

)4、补偿政策使得那些时间机会成本较小的乘客自愿放弃,因此对于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而言更有效率。

5、价格上限使得生产者的产量低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受益时候的均衡产量,也就是说也就是说市场出现短缺,生产者本来还可以继续生产,因为其边际成本低于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因此价格上限减少了经济剩余。

练习题参考答案1、(1)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曲线与价格线的三角形面积,即0.5*1.5*6=$4.5。

(2)类似的生产者剩余:0.5*4.5*6=$13.5。

(3)因为这个交易,整个社会增加的经济剩余为4.5+13.5=$18,这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所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

2、(1)在$7.50的价格上限下,供给为2,需求为18,短缺量为16。

(2)由于价格上限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下图的黑色三角形ABC和ACD,即0.5*4*1+0.5*4*3=$8。

24863、(1)按照先到先得的分配原则,对于得到游览机会的四个人的经济总剩余为:20+14+30+15=79。

(2)如果进行补偿,根据题目要求,$15的补偿金将使3人放弃该游览机会。

由于补偿金是从风景区转移到游客身上,所以整个社会的经济剩余不变,但是得到游览机会的4个人的经济总剩余变成了40+30+20+17=$107——高于先到先得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把价钱降到卡特尔价钱以下,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C.把价钱提高到卡特尔价钱以上,而没必要担忧受到报复
D.把价钱降到边际本钱以下
9.囚犯窘境是一个涉及两方的简单的计谋,在这一进程中(B)
A.两边都独立依照自身利益行事,结果一方赢一方输
B.两边都独立依照自身利益行事,结果陷于最不利的局面
C.两边都独立依照自己利益行事,结果没有一方赢,也没有一方输
2.在斯塔克尔博格模型中,先决定产量的厂商有一种优势。说明什么缘故?
答:斯塔博格领袖占据优势因为第二个厂商必需把它的产出作为既定的量而自己只能生产较少的产品。若是第二个厂商决定生产更多的产品,就会使价钱和利润降低。第一个厂商明白第二个厂商除生产较少的产品使利润最大化之外别无选择,因此,第一个厂商能够取得行业利润中的较大份额。
同一类产品的不同的地方。产品有了不同,就不能彼此完全替代,因此形成垄断,即每一个企业对自己产品的价钱都具有必然的垄断力量,从而使市场带有垄断的因素。一样说来,产品的不同越大,企业的垄断程度就越高。另一方面,由于有不同的产品又同属一类产品,每一种产品都会碰着大量的其他相似产品的竞争,因此,市场又具有竞争因素。一样说来,产品的不同越小,替代性就越强,竞争程度就越高。如此,便组成了垄断因素和竞争因素并存的垄断竞争市场的大体特点。(2)市场上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多,因此,各个企业的行为对市场的阻碍很有限度。(3)企业进入和退出某一类产品市场比较容易。因此,当一个新的厂商进入垄断竞争市场(寻求正利润),已有的每一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会向内移动,因此已有厂商的价钱和销售量都会减少。一个厂商推出一个新型产品会降低现有商品的价钱和销售量。
均衡价钱为
假设各潜在竞争者在寡头市场展开竞争,形成垄断竞争市场,从而关于每一个厂商而言,在市场均衡时,其均衡利润都为零。即:
由于每一个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本钱函数,因此上式能够简化为:
同时,对每一家厂商而言,
由于每一 个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本钱函数,因此上式能够简化为:
最多可存活下来的生产者总数为19
市场价钱为:
7.卡特尔的单个成员有欺骗动机,是因为(A)
A.一样厂商的边际本钱低于卡特尔的边际收益
B.一样厂商的边际本钱超过卡特尔的边际收益
C.卡特尔的价钱大于一样厂商的边际本钱
D.卡特尔的边际收益低于卡特尔的价钱
8.卡特尔面临的问题是,卡特尔的单个成员觉察( B )是有利可图的。
A.把价钱提高到卡特尔价钱以上,而没必要担忧会失去顾客
15.实者会慢慢采取一些简单的策略而促成勾结
B.大多数参加者都采取复杂的策略C.勾结几乎不可能
D.勾结要求有能力签定稳固的契约来实施
二、计算题
1.已知生产相同产品的潜在生产者的本钱函数都是 。市场需求 , 表示各生产者的产量。 表示市场价钱,假定该寡头市场知足“古诺”模型的要求,试求:
反需求函数为
由主导厂商(大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本钱可得其均衡产量为:
均衡价钱为:
小厂商的均衡产量为:
总产量为:
三、分析讨论题
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什么?在如此的市场中,若是一个厂商推出一种新型的、改良的产品,对均衡价钱和均衡产量会产生什么阻碍?
垄断竞争市场是如此一种市场状况,一个市场中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不同的同种产品。垄断竞争市场要紧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市场上生产和出售的产品都具有不同,这种差别是指
(1)假设只有两个生产者组成“古诺”模型的寡头市场,该市场的均衡价钱是多少?每一个企业能取得多少垄断利润?
(2)假设各潜在竞争者在寡头市场展开竞争,从而形成垄断竞争市场,该市场的均衡价钱是多少?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最终可能存在几个生产者?
解:(1)由市场需求函数 及 得:
联合式(1)和式(2),解得:
5.垄断竞争在均衡状态下(D)
A.厂商取得的经济利润为零B.价钱等于平均本钱
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本钱D.以上说法都正确
6.卡特尔通过以下哪一种方式决定其联合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D)
A.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本钱等于边际收益
B.使卡特尔的边际本钱等于市场需求
C.使每一个厂商达到供求平稳
D.使卡特尔的边际本钱等于边际收益
3.某珠宝集团是一家超级成功的国际卡特尔组织,请说明这一卡特尔组织的利润最大化决策。各企业什么缘故有敲诈或违约的企图?若是有竞争对手,对合谋的稳固性有何阻碍?
答:(1)卡特尔指独立的寡头厂商之间的发布勾结形式,用协议的方式一路确信价钱、产量、市场等,而且通过这些协议使寡头厂商和谐行动,以获取一路的最大利润。由于整个卡特尔能够像一个完全垄断厂商那样行事,因此,有的国家宣布卡特尔协议是非法的。卡特尔形成后,面对市场需求曲线,运用MR=MC原那么能够确信卡特尔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钱,即统一价钱,追求本组织利润的最大化。整个卡特尔的产量和价钱确信后,就要对各成员厂商分派产量限额。分派方式有:①以卡特尔总本钱最小为原那么。每一个厂商都在他的MC等于卡特尔的MC=MR时确信其产销量。这是一种理想的分派方式,但在现实中难以实现。②配给定额。配给的决定要紧依照厂商的地位和谈判能力、厂商以前的销售量和生产能力及地理区划。③均分市场。卡特尔具有不稳固性。因为任一厂商若是通过秘密降价来冲破自己的份额,整个卡特尔就会瓦解。
B.猜想对手将索取的价钱,通过选择自己的索价来竞争
C.有序地瓜分市场
D.勾结起来固定价钱,取得垄断利润
14.在伯特兰竞争中,厂商(B)
A.猜想对手将生产的数量,通过选择自己生产的数量来竞争
B.猜想对手将索取的价钱,通过选择自己的索价来竞争
C.响应付手的降价,但不响应提价
D.勾结起来固定价钱,取得垄断利润
2.考虑一个无产品不同情形下的产量竞争模型。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两个企业的边际本钱均为2.假设企业1第一选择产量 ,企业2在观看到企业1的产量后选择产量 。请给出两个企业的均衡产量和市场均衡价钱;请问那个模型的均衡是不是唯一?
解:运用逆向递归法,先考虑厂商2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厂商2的利润为:
厂商1的利润:
第八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考察一个市场竞争程度的一种途径与以下哪一项有关?( B )
A.需求的收入弹性B.需求的价钱弹性
C.供给的价钱弹性D.边际替代率
2.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缺乏价钱弹性的程度越大(C)
A.厂商拥有的市场力量越小B.提高价钱,销售量下降得越多
C.厂商拥有的市场力量越大D.价钱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差额越小
A.可变本钱是总本钱的较小的部份B.可变本钱是总本钱的较大一部份
C.固定本钱是总本钱的较小的部份D.资本品存量易于改变
12.囚徒窘境显示了(D)
A.反托拉斯法的力量B.便利作法的有效性
C.潜在竞争的阻碍D.维持勾结协议的困难
13.在古诺竞争中,厂商(A)
A.猜想对手将生产的数量,通过选择自己生产的数量来竞争
D.两边都独立依照自己利益行事,那么两边都取得最好的结果
10.囚犯窘境的结果应用于两个寡头厂商的情形,是(D)
A.其中一个厂商获利,另一个厂商蒙受损失
B.两个厂商都没有获利,并都将退出该行业
C.价钱将高于使得它们的联合利润最大化的价钱水平
D.价钱将低于使得它们的联合利润最大化的价钱水平
11.古诺竞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
3.垄断竞争行业将不断有新厂商进入,直到需求曲线恰好接触到(B)
A.边际本钱曲线B.平均本钱曲线
C.总本钱曲线D.平均不变本钱曲线
4.垄断竞争区别于寡头在于(A)
A.在垄断竞争中,厂商不需要考虑其竞争对手的反映
B.在寡头中,不存在竞争
C.寡头是不完全竞争的一种形式
D.在垄断竞争中,厂商面对着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是唯一均衡的,因为没有一个厂商能够通过自己单方面的决策转变来取得更多的利益。
3.厂商主导模型,一个大厂商,5个小厂商,大厂商的本钱函数为 ,5个小厂商的本钱函数是 ,需求曲线是 。求大厂商和小厂商的均衡产量、均衡价钱、总产量,并作图表示。
解:由小厂商的边际本钱曲线可得供给函数为:
大厂商的剩余需求函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