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式液位计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节流装置、调节阀与差压液位计的计算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节流装置、调节阀与差压液位计的计算

.
4
节流装置流速方程 式中
.
5
节流装置流量方程(实际中)
式中,c为考虑实际因素引入的一个系数,它 是管道尺寸、孔板取压方法和雷诺数的函数。
.
6
第一节 节流装置的计算
一、节流装置计算的基本公式及取压方法
1.节流装置原理和基本公式
Qh 0.01252d2
p
1
[m3/h](工作状态)
G h0.01252d2 p1 [kg/h](工作状态)
.
7
第一节 节流装置的计算
2.常用取压方法
IV III II I I II III IV
I~I为角接取压法 II~II为1’’法兰取压法 III~III所示即为理论取压法 IV~IV即为径距取压法
.
8
第一节 节流装置的计算
二、计算中有关参数的确定 P191;1.6;2;2.5; 3.2;4;5;6.3;8乘以10n,n为任 意正整数。
.
10
v 已知角接取压孔板 ,取压方式为角接取压 v 被测介质为水,工况条件如下: v 常用流量(t/h) 45 v 管道内径(mm) 100 v 粘度(Pa.s) 0.000797 v 最大差压(kPa) 90.7029 v 开孔直径比(β) 0.50219 v 求™ 压:力损失(kPa)
™ 雷诺数(ReD)
应力成正比, 其粘度保持恒定与 剪切速率无关。
.
15
非牛顿型流体
不服从牛顿摩擦定律的流体。一般粘性较 大,且随着流动速度而变化。例如石灰乳、泥 浆、污水和许多高分子溶液等。
.
16
第二节 调节阀流通能力的计算
一、调节阀C值计算公式 见P197
Q AF P1 P2

差压液位计量程、迁移量计算与安装

差压液位计量程、迁移量计算与安装

谢谢
高的硅油; 而对于超过250℃的常压工况,需要考虑高温硅油; 而在负压或者真空,并且操作温度超过190℃的工况,就需要特别注
意了。
一、差压液位计的迁移
3、变送器的“硅油” 3.2、硅油气化,慎重选择连接形式 对于操作温度超过300℃的工况,我们一般不建议使用法兰膜片测 量的方式,无论是可修理式焊接还是全焊接式。
工艺温度超过300℃,就会引起硅油膨胀,当超过硅油的蒸气压点, 硅油就发生蒸发。可考虑导压管或者磁致伸缩液位计。
对于真空高温应用场合,不推荐使用毛细管远传方式。因为毛细管会 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引起变送器的响应时间延迟。建议使用全焊接 直连法兰型。
如果是190℃以内的真空和负压的工况下,选用毛细管在安装时,必 须保证变送器去最低取压嘴位置在同一水平或低于最低取压嘴。并且 ,在选型时要注意,毛细管长度要大于上下法兰间距至少1米。
三、差压液位计的安装
➢ 对于在正常工况下液体密度有明显变化时,不宜 选用差压式仪表;
➢ 腐蚀性液体、结晶性液体、粘稠性液体、易气化 液体、含选浮物液体宜选用平法兰式差压仪表;
➢ 高结晶的液体、高粘度的液体、结胶性的液体、 沉淀性的液体宜选用插入式法兰差压仪表;
➢ 以上被测介质的液面,如果气相有大量冷凝物、 沉淀物析出,或需要将高温液体与变送器隔离, 或更换被测介质时,需要严格净化测量头的,可 选用双法兰式差压仪表。
• 用差压式仪表测量锅炉汽包液面时,应采用温度 补偿型双室平衡容器。
三、差压液位计的安装
注意事项:
• 安装场所冲击与振动
➢ 智能差压变送器和压力变送器在出厂设计上是可 以承受一定的冲击振动的。但也应当尽量安装在 无振动或振动小的场所。
• 安装场所环境温度条件

差压式液位计计算公式

差压式液位计计算公式

差压式液位计计算公式h=(P-P0)/ρg其中h表示液位的高度(单位为米);P表示液体在液位高度处的总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P0表示液体在容器底部的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的平方,m/s²)。

公式中的P-P0表示液体在液位高度上方的压力和底部的压力的差值。

这个差值正比于液体所产生的静压力,也就是液体的重力作用。

公式中的ρg表示液体的重力作用。

由于液体的密度ρ和重力加速度g都是常量,所以液体的重力作用也是个固定值。

通过测量液体在液位高度处和底部的压差,并与液体的重力作用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液位的高度h。

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压力单位必须保持一致,一般都使用国际单位制(SI)中的帕斯卡(Pa)。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需要考虑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变化。

有些应用场景中,液体的密度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温度变化会导致液体密度的变化。

此时需要对液体的密度进行校正。

重力加速度在不同地点也有不同的值,因此在不同地点使用差压式液位计时,需要考虑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

此外,差压式液位计还可以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分为两类。

一种是利用波浪管原理的差压式液位计,另一种是利用气动波浪管原理的差压式液位计。

两者的测量原理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基本的计算公式都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差压式液位计计算液位的公式是通过测量液体静压力的差值来计算液位的高度。

公式中考虑了液体的压力差、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校正和修正。

差压液位计量程、迁移量计算与安装

差压液位计量程、迁移量计算与安装

三、差压液位计的安装
➢ 对于在正常工况下液体密度有明显变化时,不宜 选用差压式仪表;
➢ 腐蚀性液体、结晶性液体、粘稠性液体、易气化 液体、含选浮物液体宜选用平法兰式差压仪表;
➢ 高结晶的液体、高粘度的液体、结胶性的液体、 沉淀性的液体宜选用插入式法兰差压仪表;
➢ 以上被测介质的液面,如果气相有大量冷凝物、 沉淀物析出,或需要将高温液体与变送器隔离, 或更换被测介质时,需要严格净化测量头的,可 选用双法兰式差压仪表。
三、差压液位计的安装
• 腐蚀性液体、粘稠性液体、结晶性液体、熔融性 液体、沉淀性液体的液面在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 ,宜采用吹气或冲液的方法,配合差压变送仪表 进行测量。
• 对于在环境温度下,气相可能冷凝、液相可能汽 化,或气相有液体分离的对象,在使用普通差压 仪表进行测量时,应视具体情况分别设置冷凝容 器、分离容器、平衡容器等部件,或对测量管线 保温、伴热。
• 用差压式仪表测量锅炉汽包液面时,应采用温度 补偿型双室平衡容器。
一、差压液位计的迁移
3、变送器的“硅油” 3.3、硅油比重与液位测量量程的计算关系 我们在计算单、双法兰的量程时,必须考虑到不同厂家不同的硅油比重 。以下是具体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双法兰液位变送器(负迁移安装) XD_SCALE_0%= —(硅油密度×9.8×法兰间距) XD_SCALE_100%= (介质密度-硅油密度)×9.8×法兰间距
工艺温度超过300℃,就会引起硅油膨胀,当超过硅油的蒸气压点, 硅油就发生蒸发。可考虑导压管或者磁致伸缩液位计。
对于真空高温应用场合,不推荐使用毛细管远传方式。因为毛细管会 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引起变送器的响应时间延迟。建议使用全焊接 直连法兰型。
如果是190℃以内的真空和负压的工况下,选用毛细管在安装时,必 须保证变送器去最低取压嘴位置在同一水平或低于最低取压嘴。并且 ,在选型时要注意,毛细管长度要大于上下法兰间距至少1米。

差压式液位计选型与应用

差压式液位计选型与应用

差压式液位计选型与应用摘要:差压式液位计设计与选型依据,介绍几种常用几种差压式液位计的种类,并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和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工业过程生产中,如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经常要对生产过程中存储在容器设备内物料进行物位检测,以保证连续供应生产中各个环节所需的物料或进行经济核算;了解物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便使生产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

物位是指贮存容器或工业生产设备里的液体、粉粒状固体或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间由于密度不等面形成的界面位置。

一般将液位、料位、界面统称为物位。

对物位进行测量的仪表被称为物位检测仪表。

由于被测对象种类繁多,检测的条件和环境也有很大差别,所以物位检测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生产过程的测量要求。

按工作原理分类,物位测量仪表有直读式、差压式、浮力式、电学式、超声波式、雷达、放射性等。

1、设计与选型HG/T20507-2014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中规定液位和界面测量宜选用差压式仪表。

当不满足要求时,可选用电容式、射频导纳式、雷达式、电阻式(电接触式)、声波式、浮筒式仪表、浮子式仪表(浮子式仪表包括伺服式、钢带式、磁致伸缩式、磁性浮子式、杠杆式)、静压式、核辐射式、外测式等仪表。

液位连续测量,宜选用差压式变送器。

差压式变送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于结晶性液体、黏稠性液体、易气化液体、腐蚀性液体、含悬浮物液体的液位测量宜选用平法兰式差压变送器。

2 在检测高结晶液体、高黏度液体、凝胶性液体、沉淀性液体的液位时,宜选用插入式法兰差压变远器。

3 用于测量腐蚀性液体、黏稠性液体、结晶性液体、熔融性液体、沉淀性液体的液位时,在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吹洗的方法,配合差压变送器进行测量。

4 当测量界面时,可选用差压式变送器,上部液面应始终高于上部取压口。

5 测量液位的差压变送器应带迁移机构,正、负迁移量应在选择仪表量程时确定。

6 正常工况下液体密度有明显变化时,不宜选用差压式变送器进行液位、界面测量。

差压式液位计的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的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的原理
1.帕斯卡定律
帕斯卡定律是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它表明在封闭的流体中,增加的压力将被等量传递到所有方向。

换句话说,一个封闭容器中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2.静压力
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静压力,静压力与液体的密度、液面上方所受压力的面积以及液位高度有关。

通过帕斯卡定律,可以确定液面上方的压力。

3.压力差
差压式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表面与大气之间产生的压力差来确定液位的高低。

它有两个接口:一个连接至测量容器内部的液体,另一个连接至大气。

液体表面上方的压力较低,而液体表面下方的压力较高,两者之差即为压力差。

4.压力传感器
5.液体密度
6.液位计算
差压式液位计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广,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液体;同时由于不需要直接接触液体,因此可以在腐蚀性和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使用。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液体的密度变化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而且对于粘稠液体的测量较为困难。

总结:差压式液位计通过测量液体表面与大气之间产生的压力差来确定液位的高低。

其原理基于帕斯卡定律和液体静力学原理。

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校准和公式计算得到液位高度。

这种液位计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液体,但需要准确地知道液体的密度。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1.差压式液位计工作原理
差压式液位计是利用容器内的液位改变时、由液柱产生的静压也相应变化的原理工作的,如图3一18(a)所示。

对密闭贮植或反应雄,设底部压力为P,液面上的压力为P3液位高度为H,则有:
P=P3+Hpg(3一11) 式中:p为介质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由式((3一1”可得:
△P= P一P3= Hpg(3一12) 通常被测介质的密度是已知的,压差△P与液位高度H成正比.侧出压差就知道被测液位高度。

当被测容器敞口时.气相压力为大气压,差压计的负压室通大气即可,此时也可用压力计来侧量液位。

若容器是密闭的.则需将差压计的负压室与容器的气相相连接。

液氮液位 差压式

液氮液位 差压式

液氮液位差压式
差压式液氮液位计是一种通过测量液氮容器内部的压力差来确定液氮液位的仪器。

它通常由两个压力传感器组成,一个位于液氮容器的底部,另一个位于容器的顶部。

当液氮液位发生变化时,底部和顶部的压力传感器之间的压力差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这个压力差,就可以计算出液氮的液位高度。

差压式液氮液位计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它可以用于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液氮容器,并且可以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工作。

然而,差压式液氮液位计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需要在液氮容器上开孔安装传感器,可能会对容器的密封性造成影响;另外,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选择差压式液氮液位计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以及仪器的性能和价格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注意仪器的安装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