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整理拓展及技巧讲解

合集下载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定义和性质y=k/x其中k为常数,称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常数。

1.y随着x的增加而减小,或随着x的减小而增加。

2.当x=0时,函数y无定义。

3.曲线y=k/x在第一象限中,以坐标轴为渐近线。

二、图像和图像特征第一象限:当x>0时,y>0,两者同号,图像在该象限中呈现右上方向的增长,且随着x增大而逐渐降低,但不会等于0。

这个分支与y轴无交点,但是它和x轴的交点是(1/k,k)。

第二象限:当x<0时,y<0,两者异号,图像在该象限中呈现左下方向的增长,且随着x减小而逐渐增大,但不会等于0。

这个分支与y轴无交点,但是它和x轴的交点是(-1/k,-k)。

三、定义域和值域四、解析表达式五、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与变换1.反比例函数的比例常数k越大,曲线的形状越平缓,即曲线与坐标轴之间的夹角越小。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3.对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x轴和y轴是渐近线,即曲线会无限接近x轴和y轴。

4.若给定一个特定的函数值y0,可以通过求解方程y0=k/x,得到x 与y的关系式。

六、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马力与速度的关系:汽车的马力与速度成反比例关系,马力越大,达到其中一速度所需的时间越短。

2.投资收益与投资金额的关系:在一些投资项目中,投资收益与投资金额成反比例关系,这意味着投资金额较小的项目可能会有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3.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在物理学中,速度和时间是反比例关系,速度越大,所需的时间越短。

4.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与电流成反比例关系,电阻越大,所能通过的电流越小。

总结:反比例函数是一类常见的函数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需要了解其图像特征以及定义域和值域的范围。

同时,反比例函数可以通过解析表达式表示,并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变换规律。

在实际生活中,反比例函数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汽车马力与速度的关系、投资收益与投资金额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以及电阻与电流的关系等方面。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函数,它是由一元二次函数反过来得到的。

反比例函数的特点是,自变量的增大导致函数值的减小,自变量的减小导致函数值的增大。

本文将介绍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经典例题以及解题思路。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是指当两个变量之间满足一个恒等关系时,这个关系可以用一个反比例关系式表示。

一般地,反比例关系式可以表示为:y=k/x,其中k为常数。

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是非零实数集。

2.反比例函数的值域是非零实数集。

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经过原点的开口向右下方的双曲线。

4.当自变量等于1时,反比例函数的值等于常数k。

5.反比例函数的平行于y轴的渐近线是x=0。

三、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经过原点的开口向右下方的双曲线。

当自变量趋于正无穷时,函数值趋近于0;当自变量趋于负无穷时,函数值趋近于无穷大。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x轴和y轴均不相交,且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上。

四、反比例函数的经典例题及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得到等式3=k/2,解方程可得到k=6、因此,此反比例函数为y=6/x。

例题2:证明反比例函数y=3/x与y=4/x在坐标原点处相交。

解题思路:将两个函数分别带入坐标原点,可得到y1=3/0=0,y2=4/0=0,因此,两个函数在坐标原点处相交。

例题3:如果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变量x增加了50%,那么函数值y会发生什么变化?解题思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y=k/x,将x增加了50%相当于原来的x增加了1.5倍,那么y就变成了原来的1.5倍。

例题4:如果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y减少了60%,那么自变量x会发生什么变化?解题思路: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y=k/x,将y减少了60%相当于原来的y减少了0.6倍,那么x就变成了原来的0.6倍。

总结:反比例函数是一类常见的函数,它的特点是自变量的增大导致函数值的减小,自变量的减小导致函数值的增大。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给出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解析。

一、定义和性质反比例函数又称为倒数函数,其定义如下:设x和y是实数,且y ≠ 0,若存在一个实数k,使得y = k/x,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通常是一个拋物线的两支或一支,不包括原点。

其一般形式为y = k/x,其中k为常数。

反比例函数具有以下重要性质:1. 定义域:定义除数x不能为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x ≠ 0。

2. 值域:值域取决于常数k的正负,当k > 0时,值域为(0, +∞),当k < 0时,值域为(-∞, 0)。

3. 对称性:反比例函数关于两个坐标轴都具有对称性。

二、图象和特殊情况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通常是一个拋物线的两支或一支,不包括原点。

当常数k > 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当常数k< 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我们有以下例子:1. 当k > 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 k),且在x轴和y轴上有渐进线。

2. 当k < 0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 k),且在x轴和y轴上有渐进线。

三、典型例题解析下面通过几个典型例题来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例题1:已知y和x成反比例关系,且当x = 2时,y = 5,求当x =4时,y的值。

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有y = k/x。

代入已知条件x = 2时,y = 5,得到5 = k/2,解得k = 10。

因此,当x = 4时,y = 10/4 = 2.5。

例题2:如果一根细木杆以每分钟1.5cm的速度缩短,那么多少分钟后长度为60cm?解析:设时间为t分钟,根据题意可以列出反比例函数y = k/x。

已知当t = 0时,y = 100,即杆子的初始长度是100cm。

九年级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讲解

九年级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讲解

九年级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讲解【导言】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函数类型。

在九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对九年级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讲解。

【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是指当自变量增大时,因变量以相反的比例减小,或当自变量减小时,因变量以相反的比例增大的函数。

反比例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y = \(\frac{a}{x}\),其中a为常数。

【2.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对于反比例函数y = \(\frac{a}{x}\),其定义域为除了x = 0以外的所有实数,其值域为除了y = 0以外的所有实数。

2) 对称中心和对称轴:反比例函数的对称中心为原点(0, 0),对称轴为y轴。

3) 渐近线: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以x轴和y轴为渐近线,即当x 趋近于正无穷或负无穷时,y趋近于0;当y趋近于正无穷或负无穷时,x趋近于0。

4) 变化趋势:反比例函数在定义域内是递减的,在值域内是递增的。

【3.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形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呈现出一条由左上向右下倾斜的直线。

2) 渐近线:除了x轴和y轴外,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没有其他渐近线。

3) 均匀变化: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任意两点,其纵坐标之积为常数。

4) 原点截距:反比例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为原点(0, 0)。

5) 比例关系: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任意点坐标(x, y),有xy = a 成立。

【4.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分别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电阻和电流关系: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与电流I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R = \(\frac{U}{I}\),其中U为电压常数。

当电流变大时,电阻减小;当电流变小时,电阻增大。

2) 速度和时间关系:在匀速运动过程中,速度v与时间t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即v = \(\frac{s}{t}\),其中s为位移常数。

反比例函数总结

反比例函数总结

反比例函数总结反比例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函数,也是一种常见的函数关系,可用来描述某些实际问题中的变化规律。

本文将对反比例函数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应用。

一、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是指当自变量x的值不同时,因变量y的值与x的乘积保持不变的函数关系。

一般形式为y = k/x,其中k为常数。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通常为一个开口朝上或者朝下的双曲线。

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除去x=0的所有实数,值域为除去y=0的所有实数。

这是因为当x等于0时,反比例函数会出现分母为0的情况,因此无定义。

2. 变化规律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呈现出特殊的变化规律。

当x的值增大时,y 的值降低;反之,当x的值减小时,y的值增加。

这意味着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因变量的变化与自变量的乘积保持不变。

3. 渐近线反比例函数的图像通常会有两条直线,分别称为垂直渐近线和水平渐近线。

垂直渐近线与y轴平行,水平渐近线与x轴平行。

它们是因为在定义域和值域的边界上,x和y的取值趋近于无穷大或无穷小。

三、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 物理学中的应用反比例函数经常出现在物理学的许多问题中。

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中,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就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反比。

此外,电阻和电流之间、速度和时间之间等关系也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描述。

2. 经济学中的应用在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关系也常常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表示。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可以通过反比例函数来描述,当价格上升时,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因此,反比例函数在价格弹性的分析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3. 生物学中的应用反比例函数也可以在生物学中找到应用。

例如,光照强度与植物的生长速度关系可以用反比例函数来描述。

光照强度越大,植物的生长速度越慢;反之,光照强度越小,植物的生长速度越快。

四、反比例函数的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常常需要求解反比例函数中的未知数。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构建方程和利用已知条件来求解。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和七大常考模型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和七大常考模型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和七大常考模型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概念:一般地,函数y=k/x(k是常数,k≠0)叫做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的形式。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的一切实数,函数的取值范围也是一切非零实数。

注意:(1)比例系数k≠0是反比例函数的定义的重要部分;(2)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中,k,x,y均不等于0;(3)反比例函数中的两个变量一定成反比例关系,反之,则不一定成立例 1 给出的六个关系式:①x(y+1); ②y=2/(x+2); ③y=1/x²;④y=1/2x; ⑤y=x/2 ; ⑥y=-3/x.其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①②③④⑥B.③⑤⑥C.①②④D.④⑥例2 若函数是y关于x的反比例函数,则m= .例3 关于正比例函数y=-x/3和反比例函数y=-1/3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变量x的指数相同B.比例系数相同C.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相同D.函数y的取值范围相同2.易错点解析漏掉k≠0这一条件解答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要注意系数k≠0是反比例函数定义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能漏掉这一条件.例4已知函数为反比例函数,则k=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对称。

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0,函数y≠0,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2.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注意:y随x变化的情况必须指出“在每个象限内”或“在每一分支上”这一条件。

例5 关于反比例函数y=3/x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象经过点(1,1)B.两个分支分布在第二、四象限C.两个分支关于x轴成轴对称D.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例6.当x<0时,下列表示函数y=-1/x的图象的是 ( ) 例7.下列反比例函数中,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的是( )A.y=2/x B.y=0.2/x C.y=√2/x D.y=-2/5x 例8.对于反比例函数y=(k-√10)/x,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满足条件的非负整数k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三.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由于在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反比例函数最全知识点

反比例函数最全知识点

反比例函数最全知识点反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形式,它表示了一种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反比例函数中,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会相应地减小,反之亦然。

本文将介绍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图像特征、性质、图像变换、实际应用以及解决反比例函数问题的方法等知识点。

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可以表示为:y=k/x(k≠0),其中y表示因变量(通常是函数的输出值),x表示自变量(通常是函数的输入值),k表示常数。

该定义中的k称为反比例函数的常数项,它决定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也决定了函数图像的形状。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征1.零点:当x=0时,由于分母为0,函数无定义。

因此,反比例函数没有定义在x=0的点,这个点称为函数的零点。

2.渐近线:反比例函数有两条渐近线,分别是x轴和y轴。

当x趋近于无穷大或无穷小时,y趋近于0;当y趋近于无穷大或无穷小时,x趋近于0。

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双曲线,由于分母不能为0,因此函数的图像始终存在。

当x取值较小时,y的取值较大;当x取值较大时,y的取值较小。

图像的形状与常数项k相关,k越大,图像越接近于x轴和y 轴。

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定义域: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除去零点以外的实数集合。

2.值域:反比例函数的值域为除去0以外的实数集合。

3.奇偶性:反比例函数是个奇函数,即满足f(-x)=-f(x)。

4.单调性:反比例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单调递减的。

5.对称轴:反比例函数的对称轴为y=x,即函数图像关于对称轴对称。

四、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变换对反比例函数进行图像变换可以通过调整常数项k的值来实现。

具体变换如下:1.平移:当k保持不变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或向下平移。

若向上平移b个单位,则为y=k/(x+b);若向下平移b个单位,则为y=k/(x-b)。

2.拉伸:当k保持不变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可以进行纵向拉伸或纵向压缩。

若纵向拉伸为a倍,则为y=(k/a)/x;若纵向压缩为a倍,则为y=(a*k)/x。

反比例函数常用知识点总结

反比例函数常用知识点总结

反比例函数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反比例函数也叫做倒数函数,通常用y=k/x表示,其中k为非零常数。

这种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双曲线,具有对称轴。

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为x≠0,值域为y≠0。

2. 反比例函数的奇偶性反比例函数通常不具有奇偶性。

3. 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反比例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或递增。

4. 反比例函数的渐近线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两条渐近线,分别是x轴和y轴。

5. 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6. 反比例函数的零点和极限反比例函数有唯一的零点,即x=±√k。

当x→0时,y→±∞。

三、反比例函数的图像1. 反比例函数的基本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基本图像是一个双曲线,具有对称轴。

2. 反比例函数的平移和缩放改变k的值可以使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进行平移和缩放。

3. 反比例函数的特殊情况当k为正数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一和第三象限。

当k为负数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第二和第四象限。

四、反比例函数的应用1. 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可以用来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比如牛顿定律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一个反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可以用来描述供求关系,比如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是反比例函数。

3. 反比例函数在工程学中的应用反比例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工程中的一些量与距离的关系,比如声音的传播距离与声音的强度之间的关系。

五、反比例函数的解题方法1. 求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根据函数的定义,可以求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 求反比例函数的零点和极限根据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出反比例函数的零点和极限。

3. 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可以根据函数的性质和图形变换的知识,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4. 求反比例函数的应用问题可以根据反比例函数在物理学、经济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六、反比例函数的常见错误1. 关于定义域和值域的错误很多学生容易忽略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反比例函数 (1)一、反比例函数知识要点点拨 (1)二,、典型例题 (2)三、反比例函数中考考点突破 (8)四、达标训练 (10)(一)、基础.过关 (10)(二)、综合.应用 (11)五、分类解析及培优 (13)(一)、反比例函数k的意义 (13)(二)、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合 (14)(三)、反比例函数与相似三角形 (15)(四)、反比例函数与全等三角形 (15)(五)、反比函数图像上四种三角形的面积 (15)(六)、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相交题 (19)1、联手演绎无交点 (20)2、联手演绎已知一个交点的坐标 (20)3、联手演绎图像分布、性质确定另一个函数的图像分布 (20)4、联手演绎平移函数图像,并已知一个交点的坐标 (20)(七)、反比例图像上的点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 (21)(八)、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几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技巧 (23)六、拓展练习 (26)练习(一) (26)练习(二) (28)练习(三) (32)本章参考答案 (35)第七章、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这一章是八年级数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初中数学的一个核心知识点。

由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衍生出了好多数学问题,这对“数形结合”思想还有点欠缺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

一、反比例函数知识要点点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图象性质①x 的取值范围是0x ≠,y 的取值范围是0y ≠. ②当0k >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①x 的取值范围是0x ≠,y 的取值范围是0y ≠.②当0k <时,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2、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0)y kx k =≠的异同点:函数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0)y kx k =≠(0)ky k x=≠ 图象 直线,经过原点双曲线,与坐标轴没有交点自变量取值范围全体实数0x ≠的一切实数图象的位置当0k>时,在一、三象限; 当0k <时,在二、四象限.当0k >时,在一、三象限; 当0k <时,在二、四象限.性质当0k>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0k<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0k<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二,、典型例题例 1下面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3x y -=;(2)x y 8-=;(3)54-=x y ;(4)15-=x y ;(5).81=xy 解:其中反比例函数有(2),(4),(5).说明:判断函数是反比例函数,依据反比例函数定义,xky =)0(≠k ,它也可变形为1-=kx y 及k xy =的形式,(4),(5)就是这两种形式.xyOxyO例 2在以下各小题后面的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记号.若这个小题成正比例关系,填(正);若成反比例关系,填(反);若既不成正比例关系又不成反比例关系,填(非).(1)周长为定值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 ); (2)面积为定值时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 ); (3)圆面积与半径的关系 ( ); (4)圆面积与半径平方的关系 ( );(5)三角形底边一定时,面积与高的关系 ( ); (6)三角形面积一定时,底边与高的关系 ( );(7)三角形面积一定且一条边长一定,另两边的关系 ( ); (8)在圆中弦长与弦心距的关系 ( );(9)x 越来越大时,y 越来越小,y 与x 的关系 ( ); (10)在圆中弧长与此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关系 ( ).答:说明: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是一定要弄清出二者的定义. 例 3 已知反比例函数62)2(--=ax a y ,y 随x 增大而减小,求a 的值及解析式.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来解此题. 解 因为62)2(--=ax a y 是反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02,162a a 解得⎩⎨⎧>±=.2,5a a所以5=a ,解析式为xy 25-=. 例4 (1)若函数22)1(--=mx m y 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等于( )A .±1B .1C .3D .-1(2)如图所示正比例函数0(>=k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y 1=的图像相交于A 、C 两点,过A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B ,连结BC .若ABC∆的面积为S ,则:A .1=SB .2=SC .3=SD .S 的值不确定解:(1)依题意,得⎩⎨⎧-=-≠-,12,012m m 解得1-=m .故应选D . (2)由双曲线xy 1=关于O 点的中心对称性,可知:OBC OBA S S ∆∆=.∴12122=⋅=⨯⨯==∆AB OB AB OB S S OBA . 故应选A .例5 已知21y y y +=,1y 与x 成正比例,2y 与x 成反比例,当1=x 时,4=y ;当3=x 时,5=y ,求1-=x 时,y 的值.分析 先求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再求1-=x 时,y 的值. 解 因为1y 与x 成正比例,2y 与x 成反比例,所以)0(,212211≠==k k xk y x k y . 所以xkx k y y y 2121+=+=.将1=x ,4=y ;3=x ,5=y 代入,得⎪⎩⎪⎨⎧=+=+.5313,42121k k k k 解得 ⎪⎪⎩⎪⎪⎨⎧==.821,81121k k 所以xx y 821811+=. 所以当1-=x 时,4821811-=--=y . 说明 不可草率地将21k k 、都写成k 而导致错误,题中给出了两对数值,决定了21k k 、的值.例 6 根据下列表格x 与y 的对应数值.x …… 1 2 3 4 5 6 … y … 6 3 2 1.5 1.2 1 …(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画出图像;(2)试求所得图像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解:(1)图像如右图所示.(2)根据图像,设)0(≠=k xky ,取6,1==y x 代入,得16k=. ∴6=k . ∴函数解析式为)0(6>=x xy . 说明:本例考查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法之间的变换能力,即先由列表法通过描点画图转化为图像法,再由图像法通过待定系数法转化为解析法,题目新颖别致,有较强的趣味性. 例 7(1)一次函数1+-=x y 与反比例函数xy 3=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大致是如图中的( )(2)一次函数12--=k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ky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像的大致位置是图中的( )解:1+-=x y 的图像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排除B 、C ;又xy 3=的图像两支在第一、三象限,故排除D .∴答案应选A .(2)若0>k ,则直线)1(2+-=k kx y 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双曲线xky =的图像两支在第一、三象限,而选择支A 、B 、C 、D 中没有一个相符;若0<k ,则直线)1(2+-=k kx y 经过第二、三、四象限,而双曲线的两支在第二、四象限,故只有C 正确.应选C .例8, 已知函数24231-⎪⎭⎫ ⎝⎛+=m xm y 是反比例函数,且其函数图像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1242-=-m ,所以21=m 或.21-=m 因为此函数图像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所以031>+m ,所以31->m ,所以21=m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65xy =说明:此题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来解反比例函数xky = )0(≠k ,当0>k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0<k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例 9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 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x 厘米.(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2)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当3=x 厘米时,求y 的值; (4)画出函数的图像.分析 本题依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列出方程,然后变形求出长关于高的函数关系式. 解 (1)因为长方体的长为y 厘米,宽为5厘米,高为x 厘米,所以1005=xy ,所以xy 20=.(2)因为x 是长方体的高.所以0>x .即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 (3)当3=x 时,326320==y (厘米) (4)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列表如下:x … 0.5 2 5 10 15 …y … 40 10 4 2 311 …描点画图如图所示.例 10 已知力F 所作用的功是15焦,则力F 与物体在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S 的图象大致是( ).说明 本题涉及力学中作功问题,主要考查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作功情况,由此,识别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位置关系.解 据S F W ⋅=,得15=S F ⋅,即S F 15=,所以F 与S 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故选(B ).例11 一个圆台形物体的上底面积是下底面积的.32如果如下图所示放在桌上,对桌面的压强是Pa 200,翻过来放,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解:由物理知识可知,压力F ,压强p 与受力面积S 之间的关系是.SFp =因为是同一物体,F 的数值不变,所以p 与S 成反比例. 设下底面是0S ,则由上底面积是032S ,由SFp =,且0S S =时,200=p ,有.20020000S S pS F =⨯==因为是同一物体,所以0200S F =是定值.所以当032S S =时,).Pa (3003220000===S S SF p 因此,当圆台翻过来时,对桌面的压强是300帕.说明:本题与物理知识结合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关键是清楚对于同一个物体,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定的.例12 如图,P 是反比例函数xky =上一点,若图中阴影部分的矩形面积是2,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分析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就是求k 的值.此题可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及坐标与线段长度的转化来解.解 设P 点坐标为),(y x .因为P 点在第二象限,所以0,0><y x . 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矩形的长、宽分别为y x ,-.又2=-xy ,所以2-=xy .因为xy k =,所以2-=k .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y 2-=. 说明 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一点作两条坐标轴的垂线,可得到一个矩形,这个矩形的面积等于xky =中的k . 例13. 当n 取什么值时,122)2(-++=n nx n n y 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像在第几象限内?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增大还是减小?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0(≠=k xky 可知,122)2(-++=n n x n n y 是反比例函数,必须且只需022≠+n n 且112-=-+n n .解 122)2(-++=n nx n n y 是反比例函数,则⎪⎩⎪⎨⎧-=-+≠+,11,0222n n n n ∴⎩⎨⎧-==-≠≠.10,20n n n n 或且即 1-=n . 故当1-=n 时,122)2(-++=n nx n n y 表示反比例函数:xy 1-=.01<-=k , ∴双曲线两支分别在二、四象限内,并且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三、反比例函数中考考点突破1、(2010甘肃兰州)已知点(-1,1y ),(2,2y ),(3,3y )在反比例函数x k y 12--=的图像上.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321y y y >> B .231y y y >> C .213y y y >> D . 132y y y >>2、(2010 嵊州市)如图,直线)0(<=k kx y 与双曲线xy 2-=交于),(),,(2211y x B y x A 两点,则122183y x y x -的值为( )xyBA oA.-5B.-10C.5D.10 3、(2010四川眉山)如图,已知双曲线(0)ky k x=<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6-,4),则△AOC 的面积为A .12B .9C .6D .4DBAyxOC4、(2010安徽蚌埠二中)已知点(1,3)在函数)0(>=x xky 的图像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