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复习提纲
第四章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讲义

第四章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讲义第四章人际沟通与交往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人生大海中去的。
本讲内容一、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四、人际交往的有关理论五、优化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一、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心理小实验:人能承受多少孤独?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独呢?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
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为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
又让他们戴上木绵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
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
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
最初的8个小时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烦躁不安起来。
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
到第4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二)人际交往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性需要社会学与人类学的研究指出:群体合作具有生物保存与适应的功能。
如果没有群体的合作,不仅是人类,许多生物都会灭绝。
爱的发现H a r r y F.H a r l o w哈洛(1958)T h e N a t u r e o f L o v eA m e r i c a n P s y c h o l o g i s t,13,673-685实验结果1.无论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都与布制母猴整天呆在一起。
人际关系与沟通学生讲纲B版重点

一、「他們絕交了」(一)台詞:阿Ken 1:納豆,禮拜天有沒有空,我們去看電影納豆1:沒空…就算有空也不跟你出去阿Ken 2:你幹嘛?我哪裡惹到你了?納豆2:你每次都放我鴿子!上次讓我等那麼久你還好意思約我啊!阿Ken 3:我哪有每次?也只有那次而已阿!你也太誇張了吧!納豆3:你要是真的每次還得了,你以為誰有那麼多美國時間讓你放鴿子阿!阿Ken 4:上次只是不小心忘記,而且這麼久的事情了,記恨這麼久,你很小心眼耶!shit!納豆4:我小心眼?你自己做錯還敢說!阿Ken 5:算了,我不想找你看電影了,跟你這種愛記仇的人出去反正也不開心!納豆5:哼,反正我本來就不想跟你出去,既然鬧這麼不開心,那乾脆絕交好了!阿Ken 6:絕交就絕交,我才不希罕呢!(二)問題討論1.他們為什麼吵架?衝突情境裡面,發生什麼事情?2.上例中的人物有使用到有效的溝通因素嗎?上例中有哪些做不好的部分?可怎麼改進?怎麼把上述的有效溝通因素用進去?二、影響溝通的因素—溝通的禁忌‧不良的口頭禪如「你不懂……」「笨蛋……」「你有問題……」「廢話少說……」「少嚕嗦……」。
‧用過多的專業術語或夾雜英文前提是你溝通的對象也能明確地知道專業術語的含意,否則您傳達給對方的訊息是不完整、無法讓人充分瞭解的訊息。
‧只顧表達自己的看法不傾聽對方的意見,只顧表達自己的看法。
例如多數父母跟小孩溝通時,完全不留意到小孩有小孩的世界。
‧用威脅的語句令人反感而產生反抗的心理,使溝通倒退。
常見的威脅用語如:「你最好這樣…,否則…」、「我只給你二個選擇,…」、「如果你不能…,就別怪我要…」、「你不行…,不然…」。
‧易受干擾的環境‧忽略了確認不瞭解的訊息‧只聽自己想要聽的‧被第一印象及身份、地位左右,不能客觀地聽。
‧過度自我為中心只相信自己的意見、想法是最好的,強要別人接受。
‧不信任對方:此時會產生防衛的心理,而不能坦誠溝通,同時容易誤解對方的話語。
(參考自/G12/g12.htm)三、有效溝通的因素--五個重點(1) 正確地回應對方的話語說者期望聽者能正確地聽自己的話,正確地理解自己的意思,聽者要能正確地理解對方所說的話給予回應,如此雙方才能在安心的狀況下進行溝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5.CA对 AC型
• 在这种类型中,一方表 现为小孩子脾气,而另 一方则表现为有理智 的行为。这在同事之 间、夫妻之间经常会 发生。
(二) PAC理论的十种类型
6.PA对 AP型
• 在这种类型中,甲 方表现为有理智, 但又担心自己控 制不住自己。
7.PC对 AA型
• 在这种类型中,甲 方要求乙方以理 智对待他,但乙方 则以高压方式对 待甲方。这在上 下级、同事之间 经常发生。
(二) PAC理论的十种类型
1.PP对 PP型
•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 方都表现出一种颐指 气使的武断,比如甲说 :“你把这项任务完成 一下。”乙却说:“你没 见我正忙着吗? 找别 人干去吧!”
2.AA对 AA型
•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 方都能以理智的态度 对待对方,比如甲问:“ 你能把这项任务完成 吗?”乙说:“如果没有 什么干扰,我想是能够 完成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第七章
PART
07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一)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互动过程。而人际关系是 指在人际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表现为亲近、疏远、友好、敌对等人与人之间的 心理上的距离,反映着人们对爱与归宿等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是两个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而人际关系则是人 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两者的区别是:人际交往侧重于人与人之间联系与接触的过程、行为 方式、程度等;人际关系侧重于在人际交往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和结果状态。
(四) 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着关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比如,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年轻人举止轻浮,办事不牢靠;北方人性情豪爽、胆大 正直;南方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等等。 刻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 过程;消极作用在于它常使人以点带面、固执待人,使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 (五)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就是“以己论人”,常常以为别人与自己具有同样的爱好、个性等,常常以为别 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想所思。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
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论文提纲

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论文提纲关于《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论文提纲》,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需要学习的技能,也是我们琢磨的技巧。
人际关系的沟通技巧论文提纲第一部分:先总说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其它领域的联系。
第二部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人际关系不好导致的后果第三部分:为改善人际关系或促进人际关系可以做些什么,有那些技巧可以用,可以举些运用沟通关系技巧前后的人际关系变化第四部分:也是最后部分,总的说下沟通关系技巧和人际关系的关系,呼吁大家在生活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沟通关系技巧。
人际关系论文沟通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现代企业管理就是沟通,人际沟通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技巧。
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包括了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沟通技巧,它们的分类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采取何种沟通技巧,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具体阐述人际沟通技巧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企业文化、团队建设的应用。
最后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沟通技巧在我单位的实施情况,说明企业需要和谐,而高明的沟通技巧可以营造和谐关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使团队融为一体,无往而不利。
关键词: 人际沟通技巧人力资源管理引言::[1]古时东瓯[ōu](今浙江南部沿海一带)人住的是茅屋,经常发生火灾,为此痛苦不已。
有个东瓯商人到晋国去,听说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善于搏虎,凡是他出现之处,就无虎。
东瓯商人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国君。
由于东瓯话“火”和“虎”的读音毫无区别,国君误以为冯妇善于“扑火”,便以隆重的礼节从晋国请来了冯妇。
第二天市场上失火了,大家跑去告诉冯妇,冯妇捋起袖子跟着众人跑出去,却找不到虎。
大火烧到王宫,大家推着冯妇往火里冲,冯妇被活活烧死。
那个商人也因此而获罪。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人与人沟通的障碍会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今天,尤其对于我们来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互相的沟通理解是何等的重要。
人际沟通考试重点复习课程

多元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沟通并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
也就是说,沟通不是人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出来的。
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我们本来具备沟通的潜在能力,但因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原因,这种潜在能力被压抑住了。
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怎样更好的进行沟通。
一、沟通的意义1 沟通是个人身心健康的保证2 社会活动需要沟通3 职场工作需要沟通影响选择的因素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道德观念与水平知识与经验、经历当时的心态所处的环境、个人立场二、沟通的含义本意是指开沟使两水相通沟通即信息的交流,是沟通主体(信息源)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特定的对象(信息接受者),并获得预期反馈的整个过程。
沟通即信息的交流,是沟通主体(信息源)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特定的对象(信息接受者),并获得预期反馈的整个过程。
沟通首先是信息的传递沟通的实质沟通是符号象征的过程任何符号都是用来代表或指称某种事物的,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有效的沟通必须是沟通的双方使用同一种符号系统三、沟通的类型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人际沟通、人机沟通和组织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纵向沟通、横向沟通与斜向沟通同文化沟通与跨文化沟通四、沟通的层次一般性交谈:为社交应酬式交谈,多为应酬需要,也可是建立下一步沟通的开始。
陈述事实:将已经发生的事情表述清楚,不涉及个人感情、好恶、看法、评价。
交流看法:是较高层次的沟通,即相互交流、分享个人的想法与判断。
分享感觉:某个人对某件事情,不仅有看法,还会出现相应的情绪感受与反应。
在这个阶段,相互的信任完全建立。
五、沟通的基本内容(5W1H)1 为什么进行沟通(why)沟通的目标、目的2 与谁进行沟通(who)沟通的对象谁是你的沟通对象先引起沟通对象的注意沟通对象的观念、需要和情绪3 确定沟通内容(what)沟通的主题4 何时进行沟通(when)注意沟通的时间5 何处进行沟通(where)注意沟通的场合6 选择有效的沟通手段(how):是沟通中最复杂、最困难的要素六、沟通的主要影响因素认真倾听尊重认同热情客观赞美感激幽默第二讲电话沟通技巧(一)接听、拨打电话的基本技巧为了提高通话效果、正确表达思想,请注意以下几点:1、电话旁应备笔记本和铅笔,适当做记录2、先整理好电话内容,后拨电话3、态度友好,尽量不打断对方讲话4、注意自己的语速和语调5、不要使用简略语、专用语6、养成复述习惯(二)接听和拨打电话的程序1、接听电话的程序(1)电话铃响两次后,拿起话筒(2)自报姓名及单位(3)确认对方姓名及单位(4)寒暄问候(5)商谈有关事项(6)轻轻挂断电话2、拨打电话的程序(1)拨号后耐心等待电话接通(2)自报姓名及单位(3)确认对方姓名及单位(4)寒暄问候(5)商谈有关事项,适当记录(6)轻轻挂断电话三、电话沟通的注意事项说话多半要礼让,不打断别人的讲话。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

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人际关系心理学复习提纲1、人际关系的定义ⅰ、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ⅱ、含义:①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②由一系列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情感、行为);③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需要通过不断的交往加以巩固和发展;所以积极的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定义ⅰ、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ⅱ、本质上是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3、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性质它具有社会科学的一切属性;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4、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和过程ⅰ、社会历史发展对人际关系心理学的需要,为其作为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现实可能性;ⅱ、特别是应用研究,具有社会心理学专业训练的工作者深入到社会现实生活中,或亲身参与,或与实际工作者携手合作,这是人际关系心理学形成的根本原因。
5、人际关系心理学产生的过程双循环:顺时针方向运动的内循环与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外循环有机组成的完整体系。
6、人际关系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关系①、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而来,两者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
②、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来,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人际关系是其的主要内容。
③、可见,人际关系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④、人际关系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具有专门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的独立学科。
7、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任务①、理论任务:丰富和发展人际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尽快本土化(适合中国国情)②、实践任务: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c、不断的改善人际关系;d、发展新型人际关系;此外还在于纠正现实社会中某些畸形的人际关系,减少和堵截人际冲突、人际内耗。
人际沟通艺术提纲

人际沟通艺术讲义提纲梁沛好成功——从沟通开始!“人生的幸福就是人情的幸福,人生的幸福就是人缘的幸福,人生的成功就是人际沟通的成功。
”“与人沟通永远不嫌迟。
不要因为害怕对方可能的反应,以致迟迟不敢沟通。
要知道,因为未能沟通而造成的真空,将很快充满谣言、误解、废话,甚至仇恨……”第一章沟通的概述一、沟通的定义将信息传送给对方,并期望得到对方作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协议的过程。
二、沟通的目标1、信息的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应该与信息的发送者的意图一致。
2、保持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积极反应与反馈。
3、与信息接受者保持良好的关系。
三、沟通的意义1.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以及个人对本身的了解与理解;2.可以提高管理的效能;3.可以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支持;4.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奉献的精神;5.可以提升个人的成功机率;6.可以使组织拥有团队的效能。
四、沟通的模型:信息发送者接受者五、沟通的方式有两种:语言和非语言。
在沟通中,语言占45%,其中语言的词语句子内容占7%,声音语调占38%;而非语言占55%。
1、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非常好的、有效的沟通方式。
语言的沟通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图片或者图形。
口头语言包括我们面对面的谈话、电话、演讲、开会等。
书面语言包括信函、广告、传真、E-mail、QQ聊天等。
图片或者图形包括图画、摄影、幻灯片等,这些都统称为语言的沟通。
在沟通过程中,语言沟通包括信息的传递、思想的传递和情感的传递。
2、非语言非语言具有暗示的重要性。
罗曼·罗兰说:“脸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
单用语言不足以表达意思,非语言能帮助表达我们的感编码编码解码信息与通道情,能帮助确认他人所说的和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一致,能告诉我们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非语言包括:眼神与面部表情,体语与手势、装饰性符号(衣着、颜色、气味),近体语(身体接触),空间距离等。
人际交往提纲

第二章人际交往第一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述一、概念二、原则(一)尊重(二)真诚(三)互助互利(四)宽容(五)沟通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一)师生关系(二)同学关系四、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的意义(一)有助于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二)有助于大学生深化自我认识(三)有助于大学生成才(四)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1、宽容、理解、信任2、分享、接受、给予3、同一性、学会合作第二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一、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的主要方法和艺术(一)善用特殊效应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2、晕轮效应3、刻板效应4、投射效应(二)学会与他人共处1、学会关心他人2、热情待人,悦纳别人3、距离适度(三)注重个人修养1、提高心理素质2、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四)重视小节(五)学会处理人际冲突1、避免争论2、学会批评3、勇于承担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一)人际理想失落(二)功利性不正当交往(三)寝室交往危机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诊断第三节大学生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一、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一)合作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二)素质教育的需要(三)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四)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的需要二、大学生合作精神的现状(一)张扬个性有余而合作意识缺乏(二)主动与他人沟通的意愿不强(三)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四)宿舍和班集体凝聚力不强三、培养大学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二)学会倾听与沟通(三)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附:合作能力拓展游戏一、活动目的二、开展活动和游戏(一)了解合作的重要活动:不能没有你(二)感受合作的智慧活动:火中逃生(三)学习合作的技巧活动:过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人际关系: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
•亲属关系
---进行经济和情感上的交流
•师生关系
---进行知识的传承,思想的沟通
•同学关系
---进行最为广泛、最为频繁、最为淳朴的交往
•网络交往关系
---一种新型的、比较复杂的人际互动方式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交往需求强烈
•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同性和异性交往
5、人际交往的三种不良模式
•怕被拒绝
•不会说“不”
•不能没有依靠
第二章:
1、认识自我的方式:
(1)通过社会比较来给自己定位
(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3)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
2、自信的含义:
是一个人感受自己的方式,它包括了自己
对自己接受的程度,自己对自己的尊重程
度。
3、自信的人的特征:
活泼、坦诚、虚心、大度、轻松
4、提高自信的策略:
①不要让别人来设定你的生活标准
②认识和调整不现实的生活目标
③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
④关注自己的优点
⑤积极乐观的与人相处
⑥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5、自我参照效应的含义:
是指人们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尽力将信息和
自己联系时,学习起来就有动力,回忆出的信
息更多,而且不容易忘记。
6、提升自尊的策略:
看清自己的实力,不妄自菲薄;
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7、什么是自我障碍
自我障碍是指人们用来解释自己失败的一种策略。
8、进行社会比较的种类:
平级社会比较;
向下的社会比较;
向上的社会比较;
第三章:
1、如何找到与我们相近的人呢?
察言观色寻找相似
相互磨合寻找相似
通过外界信息寻找相似
通过深入交流寻找相似
以最新的消息为共同的话题
必须对谈话的对象情绪进行了解,从而有的放矢,才能不碰壁或者触到霉头。
2、一个受欢迎的人,其最具优势的一点就是能做到“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
一个人可以没有出色的外表、出色的谈吐,但绝对不能没有诚信。
第四章:维持最吸引人的百分之一
1、求同存异产生共鸣
2、受人欢迎就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种态度。
⏹倾听,是对人的尊重。
⏹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
3、学会幽默
4、实话实说
5、会交流的人朋友多
6、吃亏是福
以德报怨,化敌为友
“吃亏”之后,我们得到的是人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培养了自己的宽厚与大度,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7、热心帮助别人
8、自信的人格鼓舞人(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五章:注意交往中的细节
1、小节不可忽视
2、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
3、牢记别人的名字
4、批评中别忘记加点糖
5、危机时刻替人解围
6、别耽误别人的时间
7、衣着得体,讲究个人卫生
第六章:大学生的礼仪
1、到教师家街拜访应注意的礼节
●1.有约在先
●2.守时守约。
●3.礼貌登门。
●4.见面礼节。
●5.拜访中的礼节
●6.告辞礼节
2、教室礼仪:
●整洁的仪容穿着
●举止得体
●注意保持教室的卫生和秩序
3、校园公共场所包含的礼仪
●在图书馆、阅览室应注意的礼仪
●在饭堂应注意的礼仪
●观看体育比赛应注意的礼仪
在学生活动中心应注意的礼仪
4、接打电话礼仪
(1)礼貌接打
(2)准确接打(通话内容清楚;通话突出重点;语音适中,语速比平时讲话慢些)
第七章:
门面效应: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再向她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么一个小的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的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就叫做门面效应。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在这种交往情景下,对他人所形成的印象就称为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
近因效应: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如此成就。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