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国际公法重点复习题AAAA(1)分析
国际公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主要调整的是国家之间的哪些关系?A. 经济关系B. 政治关系C. 法律关系D. 所有上述关系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一个国家被普遍认为拥有哪项基本权利?A. 自卫权B. 发展权C. 平等权D. 和平使用太空权答案:C3.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A. 解决国际争端B. 制定国际法C. 监督国家行为D. 维护国际和平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A. 主权平等B. 互不干涉内政C. 禁止使用武力D. 国家有绝对的经济自主权答案:D5.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并避免什么?A. 威胁和平的行为B. 破坏和平的行为C. 任何敌对行为D. 所有上述行为答案:D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包括哪些内容?A. 勘探和开发B. 管理和处置C. 国际合作与交流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7. 国际法上的“非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经济C. 不干涉他国文化D. 不干涉他国任何事务答案:A8. 国际公法中的“自决权”通常适用于哪种情况?A. 国家独立B. 民族解放C. 人民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9.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A. 只有自卫时B. 只有联合国授权时C. 只有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D. 只有国际法院裁决时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公法的主体?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跨国公司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哪些内容?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平等互利E. 和平共处答案:ABCDE1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承担的义务可以分为哪几类?A. 法律义务B. 道德义务C. 条约义务D. 习惯义务E. 单边义务答案:ACD13. 国际公法中,国家承认的形式可以分为哪些?A. 明示承认B. 默示承认C. 法律承认D. 事实承认E. 选择性承认答案:ABD14.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对国际公法的违反?A. 侵略行为B. 种族清洗C. 违反国际法院裁决D. 单方面改变国界E. 经济制裁答案:ABCD15.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赔偿责任B. 道歉责任C. 停止违法行为D. 保证不再犯E. 经济援助责任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国际公法中“国家主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50分)1. 国际公法的主体主要包括()。
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所有以上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的基本权利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等权B. 自卫权C. 管辖权D. 征税权答案:D3.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其主要职能不包括()。
A. 解决国际争端B. 提供法律咨询意见C. 制定国际公约D. 执行判决答案:C4.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公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国家法律答案:D5.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包括()。
A. 国际不法行为B. 行为与国家有关联C. 行为人有过错D. 行为违反国际义务答案:C####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5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其适用的主体、法律效力来源、以及法律规范的性质。
国际公法调整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等,而国内法则主要调整国家内部的法律关系,其主体为个人和法人。
国际公法的法律效力来源于国际条约、国际习惯等,而国内法则来源于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
此外,国际公法的规范往往具有指导性,而国内法则具有强制性。
2. 阐述国家豁免原则及其例外。
国家豁免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的法院中享有司法豁免,即不被其他国家的法院管辖。
这一原则基于国家主权平等的理念,旨在维护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独立。
然而,国家豁免原则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商业行为例外,即当国家从事商业活动时,可能不享有豁免权;还有强制执行例外,即在某些情况下,外国法院可以对国家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
#### 三、案例分析题(20分)案例:甲国与乙国因领土争端发生冲突,甲国在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乙国发动军事行动。
请分析甲国的行为是否违反国际公法,并说明理由。
分析:甲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20个题,每题1分,总共20分)1.外国人可以享有国民待遇的权利是( C )A.选举和被选举权 B.担任政府公职的工作权C.民事权利 D.成为军人的权利2。
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 C )A.将月球据为己有 B.在月球进行战争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D.先占天体3。
外国船舶在别国领海的唯一权利是享有无害通过权,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无害”一词的含义是哪项( B )A.不违反国际惯例B.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或良好秩序C.不损害其他国家的领海航行权D.不违反沿海国的法律规章4。
W因为沿海国,V国因其未发表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或声明并且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在W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W国毗连区海底进行科研钻探活动。
下列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D )A.根据海洋科研自由的原则,V国行为合法B.因W国从未提出大陆架的主张,V国行为合法C.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但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考试大论坛D.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的责任5。
下列关于大陆架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C )A.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B.国家对其大陆架的资源具有主权权利及相应的管辖权,但它又不属于国家的领土,国家对其大陆架不具有领土的完整主权,大陆架上仍允许他国保持某些权利,且不影响其上覆水域及其上空的地位C。
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但这种权利不是专属的D.大陆架不仅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在其领海之外的延伸,而且是该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底区域6.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
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
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
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
国际公法学习题库(含答案)

国际公法学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甲、乙、丙、丁四国是海上邻国,2000 年四国因位于其海域交界处的布鲁兰海域的划分产生了纠纷。
同年,甲国进人该区域构建了石油平台,并提出了划界方案; 2001 年乙国立法机关通过法案,对该区域作出了划定; 2002 年丙、于两国缔结划界协定,也对该区域进行划定。
2004年某个在联合国拥有“普遍咨商地位”的非政府国际组织通过决议,提出了一个该区域的划定方案。
上述各划定方案差异较大。
根据国际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中的先占,甲国的划界方案对其他国家没有拘束力B、乙国立法机构的法案具有涉外性,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各方都应受其拘束C、丙丁两国缔结的协定是国际条约,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对各方均有拘束力D、上述非政府组织的决议,作为国际法的表现形式,对各方均有拘束力正确答案:A2、《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国家的船舶和飞机均具有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过境通行权,对此,海峡沿岸国( )。
A、可对过境船舶有特殊规定B、不应妨碍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中止过境通行C、特定情况下可限制通行D、不应妨碍过境通行正确答案:D3、在国际法历史上,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是( )A、国际条约B、一般法律原则C、国际法院判例D、国际习惯正确答案:D4、在国际法历史上,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是( )。
A、一般法律原则B、国际习惯C、国际法院判例D、国际条约正确答案:B5、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群岛国群岛直线基线最长不得超过( )。
A、100海里B、125海里C、200海里D、24海里正确答案:B6、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下列行为中,哪个不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 )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C、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D、甲因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正确答案:B7、联合国会员国在宪章下之义务与依任何其他国际协定所负之义务有冲突时,优先适用的原则是( )A、后订条约应居优先B、先订条约应居优先C、依其他国际协定之规定D、在宪章下之义务应居优先正确答案:D8、2007年,甲国国内不幸爆发某种流行传染病。
国际公法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国际法的主体也称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
2.争取独立的民族解放组织指为摆脱殖民国家或其他国家的统治或奴役,争取建立独立国家而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组织。
这样的民族组织在其成为独立国家前具有类似国家性质的政治实体地位。
3.国家继承国家继承是指因国家领土变更而引起一国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另一国的法律关系。
根据国际法,它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合法性与领土性。
①国家继承的合法性,即国家继承必须符合国际法②国家继承的权利与义务必须与所涉领土有关联,与领土无关的权利义务不在继承之列4.国家领土国家领土是指隶属于国家主权之下的地球的特定部分,包括陆地、水域、陆地与水域的上空和底土等部分。
5.先占也称占领,是指国家通过对无主土地的占领而取得对该土地的主权的行为。
先占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即无主地。
6.时效时效是指国家占有他国的部分领土,经过长期和平地行使管辖权而取得对该领土的主权。
7.边界是确定国家领土的范围,是划分一国领土与他国领土,一国领土与公海与公海或专属经济区以及一国领空与外层空间的界限。
8.内水内水是指陆地领土内的水域以及领海基线向海岸面的水域。
内水的法律地位与领陆一样,沿岸国对这些水域拥有与领陆相同的领土主权。
9.领海是指沿着国家的海岸和内水或群岛水域的受国家支配和管辖的一定宽度的海水带。
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沿海国对领海享有主权。
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12海里。
领海与内水的区别在于,外国船舶在领海内享有无害通过权。
10.大陆架大陆架是指沿海国的陆地领土在该国领海之外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大陆架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足200海里的可延长到200海里。
11.紧追权紧追权是指沿海国主管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其国家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外国船进行追逐,继续进行到公海将其拿捕和交付审判的权利。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主要法律来源是什么?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法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互不干涉内政B. 互不侵犯领土完整C. 互不干涉文化D. 所有上述选项3.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如何解决其国际争端?A. 通过战争B. 和平手段C. 通过经济制裁D. 通过单边行动4. 哪个国际法院是解决国家间争端的主要司法机构?A. 国际刑事法院B. 国际法院C. 欧洲人权法院D. 海牙国际法庭5. 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文化C. 不干涉他国经济D. 不干涉他国宗教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项?A. 行为的非法性B. 损害的发生C. 因果关系D. 所有上述选项7.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通常指的是什么?A. 国家对内部叛乱的镇压B. 国家对外部武装攻击的回应C. 国家对经济制裁的回应D. 国家对文化侵犯的回应8. 国际公法中的“人道干涉”是什么?A. 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B. 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C. 国家对自然灾害的国际援助D. 国家对经济危机的国际援助9. 哪个国际公约是关于海洋法和海洋资源利用的主要法律文件?A.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 国际人权公约C.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D.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10.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其国民免受严重人权侵犯?A. 经济制裁B. 外交抗议C. 军事干预D. 所有上述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2. 描述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原则及其限制。
3. 解释国际公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及其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国际公法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国际公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国际法的主体包括以下哪些?A. 国家B. 个人C. 国际组织D. 所有以上答案:D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不干涉内政原则C. 公平互利原则D. 所有以上答案:D3.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有?A. 5个B. 6个C. 7个D. 8个答案:A4. 国际法院的判决是?A. 强制的B. 非强制的C. 仅对当事国强制D. 仅对法官强制答案:C5.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A. 国家必须先在本国法院寻求救济B. 国家必须先在国际法院寻求救济C. 个人必须先在本国法院寻求救济D. 个人必须先在国际法院寻求救济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答案:D7. 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行使的权利包括?A. 管辖权B. 外交豁免权C. 领土完整权D. 所有以上答案:D8.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指的是?A.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内政B.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经济C.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文化D. 所有以上答案:A9.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是指?A. 国家在遭受武装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B. 国家在遭受经济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C. 国家在遭受文化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D. 所有以上答案:A10. 国际法上的“领土完整”原则是指?A. 国家领土不可侵犯B. 国家领土不可分割C. 国家领土不可转让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司法判例答案:ABCD2. 国际法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平等互利答案:ABCD3. 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包括?A. 联合国大会B. 安全理事会C. 国际法院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答案:ABCD4. 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承担的义务包括?A. 遵守国际条约B. 遵守国际习惯C. 遵守国际法院的判决D. 遵守国际组织的决议答案:ABC5. 国际法上的“不歧视原则”包括?A. 国籍不歧视B. 性别不歧视C. 种族不歧视D. 宗教不歧视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法律专业《国际公法》考试题库-完整版gh.(DOC)

《国际公法》考试题库一、单选题1.首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中国与印度和缅甸)。
2.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的研究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宣告说)。
3.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4.使馆馆舍可用于(开展使馆职务工作)。
5.领事馆是(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
6.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热气球)。
7.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
8.对于宽大陆架国家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多可划到(350海里)。
9.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属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10.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是(南极条约)11.18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边沁)。
12.国家作为国际不当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应视为国家行为?(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13.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美国总统杜鲁门)。
14.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是对全人类开放的开发范围)。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
16.条约由于期满或其他法定原因在法律上终止存在而不再具有拘束力被称为(条约的终止)。
17.被称为“国际人权法案”的国际文伺:是(《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8.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法院法官是(倪征噢)。
19.派遣国在正式任命使馆(武官)前需征得接受国的同意。
20.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
21.依国际条约规定,向所有国家商船开放的河流称(国际河流)。
22.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首要的机关是(安理会)。
23.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国际公法重点复习题第一章引论1、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B )。
A、克林顿B、格老秀斯C、普芬道夫D、瓦特尔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 C )A、具有固定的居民B、有确定的领土C、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D、有普遍管辖权3、18世纪末首次将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称为国际法的学者是( B )。
A、格劳秀斯B、边沁C、奥本海D、卢梭4、国际法基本原则有( B )。
A、任意法的性质B、强行法性质C、国内法性质D、硬法的性质5、国际法的官方编纂始于( A )。
A、19世纪B、18世纪C、20世纪D、17世纪6、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B )。
A、中国与前苏联B、中国和印度C、中国与法国D、中国与菲律宾7、确定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条件之一是( C )。
A、具有固定的居民B、有确定领土C、有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的能力D、有普遍管辖权8、确立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最重要的国际条约是( A )。
A、《联合国宪章》B、《巴黎非战公约》C、《芝加哥民用航空公约》D、《日内瓦公约》9、确定现代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本文件是( A )。
A、《联合国宪章》B、万隆会议最后文件C、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B、《给予殖民地人民独立宣言》10、国际法的官方编纂始于( A )。
A、19世纪B、18世纪C、20世纪D、17世纪11、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 C )。
【补充】A林则徐B严复C丁韪良D张之洞12、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C )。
【补充】A国际立法 B 使国际法汇总成册C 使国际法法典化D编辑成册便于查阅第二章国家1、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这表明( D )。
A、主权不可分割,但可部分让予B、主权并非国家固有的,而是国际法赋予的C、主权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享有的权利D、主权不可分割,不可让予2、学者对国家承认的效果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主张,其中之一是( A )。
A、宣告说B、平行说C、自然法学说D、实在法学说3、国家作为国际不当行为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下列行为中哪一项不应视为国家行为?( C )A、国家机关的行为B、军队的行为C、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D、成为一国新政府或导致组成一个新国家的叛乱活动的行为4、现代国际法不承认国家有( A )。
【补充】A域外庇护权B领土庇护权C领水庇护权D领域庇护权5、关于不动产的国家继承,应适用( B )【补充】A与所涉领土实际生存原则 B 公平原则B 随领土转移原则 D 协商原则6、关于国家行使自卫权,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B )。
【补充】A仅指单独自卫B可以单独自卫,也可以集体自卫C必须以受到外国干涉为前提D自卫不向安理会报告7、国际法上的承认在承认国与被承认国之间引起一系列法律后果,因此(D )。
【补充】A承认仅仅是单方面的行为B承认意味着建交C承认不具有溯及力D承认表明了建交的愿望但不等于建交8、国际损害责任,就其性质而言属于( B )【补充】A过错责任B损害赔偿责任C违法责任D绝对责任9.联邦国家属于( B )。
A.单一制国家B.复合制国家C被保护国D.附庸国三章国际法上的个人1、国家依法赋予出生国籍的原则之一是( D )。
A、归化B、申请加入C、领土交换D、出生地主义2.受庇护的人员是( B )。
A.本国人B。
外国人c无国籍人D.杀人犯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对于因为( C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经中国政府主管机关批准,准许在中国居留。
A、经济B、战争C、政治D、宗教4.归化是指(C)取得国籍。
A因出生 B 因婚姻C 因申请D因收养5、所谓“最惠国待遇”是指( D )的待遇。
【补充】A高于本国国民 B 等于本国国民C高于第三国国民 D 等于第三国国民6、中国迄今共颁布过几部国籍法( D ). 【补充】A 1B 2C 3D 47、人权的含义是指( A )。
【补充】A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B “天赋人权”C对少数民族保护的权利D国际社会对人权的保护8、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国家依法赋予出生国籍的原则?( D )A.归化 B.申请加入C.领土交换D.出生地主义四章国际人权法1、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 B )。
A、《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B、《世界人权宣言》C、《禁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D、《禁止和惩治种族隔离罪公约》2、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 B )。
A、《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B、《世界人权宣言》C、禁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D、禁止和惩治种族隔离罪公约3.国际人权保护的个人基本权利是( C )。
A民族自决权B.生产权C生存权D.缔约权4.保护个人公民和政治权利的国际条约是( D )。
A.《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约》B.东京公约C.华盛顿公约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5、被称为“国际人权法案”的国际文件是( E )。
A、《世界人权宣言》B、《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C、《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任择议定书》D、《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E、上述四个公约五章国家领土1、天文学边界线和几何边界线都被称为( C )。
A、人为边界线B、自然边界线C、无形边界线D、有形边界线2、国家领土自然划界的方法有( A )。
A、以湖泊为界B、几何划界C、天文学划界D、扇形划法3、确立南极法律制度的基本条约是( D )A、《保护南极环境条约》B、《保护南极海豹条约》C、《海牙公约》D、《南极条约》4、属于国家领土自然划界的方法(A )。
A. 以山为界B. 几何划界C. 天文学划界D. 扇形划法5、确立南极法律制度的基本条约是( D )。
A. 保护南极环境条约B. 保护南极海豹条约C. 海牙公约D. 南极条约6.以下传统取得领土的方式已被现代国际社会否定( D )。
A.添附B.先占C.殖民地独立 D.征服7.在《南极条约》有效期间,各国不得对南极地区( A )。
A.主张主权B.进行考察C.进行环境调查D.捕鱼8、南极洲是地球的六大洲之一,其总面积为( B )。
【补充】A 1300多平方公里B 1400多平方公里C 1450多平方公里D1500多平方公里9、北冰洋面积约有( D )。
【补充】A 1300多平方公里B 1400多平方公里C 1450多平方公里D1500多平方公里10、国际河流制度和永久中立制度产生于( D )。
【补充】A 17世纪B18世纪C16世纪 D 19世纪六章海洋法1、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在公海上行使( B )。
A、登临权B、紧追权C、执法权D、攻击权2.在公海上,沿海国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对违反本国法律规定的外国船舶可行使( A )A.紧迫权 B.临检权C,审判权 D.没收船舶权3、各国军舰在公海上可命令从事海盗行为的嫌疑船停船而对其实行( A )。
A、登临检查B、武力攻击C、紧追D、诉讼4、对于宽大陆架的沿海国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可划到( B )。
A、240海里B、350海里C、400海里D、360海里5、国际海底区域是( A )。
A、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B、公海海底C、全部海床洋底D、专属经济区的海底6、依国际条约规定,向所有国家商船开放的河流称( D )。
A、国际运河B、界河C、多国河流D、国际河流7、各国在大陆架上有( B )。
A、建造人工岛屿的自由B、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C、开发资源自由D、建立法律之自由8、国际海底区域是( A )。
A.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B. 公海海底C. 全部海床洋底D. 专属经济区的海底9、适用于过境通行制度的海峡是国家的(A )。
A. 领峡B. 公海海峡C. 麦哲伦海峡D. 自由海域10、在群岛国的群岛海道上适用( A )。
A. 通过制度B. 无害通过制度C. 自由航行制度D. 条约规定的制度11.除群岛国的情形外,领海基线向陆一面的海域属于( A )。
A.内水B•领海C.毗连区D.国际海底区域12向所有国家所有船舶开放的河流是( B )。
A.久多国河流B.国际河流C.巴界河D.国内、河流13、最早把大陆架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是( C )。
A、《大陆架公约》B、马耳他外长帕多C、美国总统杜鲁门D、《海洋法公约》14、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C )。
A、24海里B、30海里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D、6海里15、( D )不能行使紧追权。
【补充】A军舰 C 军用飞机C政府船舶D民用商船16、国际法上的无害通过制度适用於( B )【补充】A内水B领海C 毗连区D专属经济区17、现行的国际海底开发制度实行( C )【补充】A单一开发制 B 协商开发制C平行开发制 D 自由开发制18、过境通行制度适用于( C )【补充】A内海B历史性海湾C国际航行的海峡 D 群岛水域19、公海法律制度的基础是公海自由,这就决定了公海是(A )。
【补充】A全人类的共同财富B是“无主物”C是国家不享有权利的海域D国家可对其享有部分管辖权的海域第七章空间法1、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 B )。
A、飞机B、热气球C、人造卫星D、航天飞机2、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A )。
A、国内运输权B、飞行专属权C、机场的建造权D、航行资料专有权3、重于空气的飞机载人飞行成功是( A )。
A、1903年B、1783年C、1918年D、1957年4、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 C )。
A、将月球据为已有B、在月球进行战争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D、先占天体5.第一个确立国家领空主权的国际公约是( B )。
A.《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B.《巴黎航空管理公约》C.《华盛顿公约》D.《海牙公约》6、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 A )。
A、是对全人类开放的开发范围B、应在联合国主持之下进行开发活动C、各国可按国际法加以占有D、适用国际法中领土取得的“先占”方式7、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 C )。
A、将月球据为已有B、在月球进行战争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D、先占天体8目前确立外层空间法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D )。
【补充】A营救协定B赔偿责任公约C东京协定D外空条约9、根据1971年《赔偿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B )造成的损害应负有赔偿的绝对责任。
【补充】A 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B 地球表面C 月球D 公海第八章外交关系法1、使馆馆舍可用于( D )。
A、保护政治犯B、关押本国人C、关押犯罪的侨民D、开展使馆职务工作2、领事馆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