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第6单元学导案
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3

会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学法指导
观察法、类比法、推理法
学案
导案
学
习
流
程
知识链接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6+125+75848+85+52+15
460-176-124
2: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每道题的计算依据是什么
自学导学
交流协作
出示情境图,课本104页例4
组内说一说,我能从这幅情景图中获得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根据所求的问题我列出的算式是:
巩固拓展
课本104页,做一做
1题、2题
我的收获
=(5.84+4.16)-(5.84+4.16)
=10-10
=0
215.46-5.7+4.3
=15.46-(5.7+4.3)
=15.46-10
=5.46
3、填一填
a-b-c = a-( + )
做一做
12.36-5.64-4.36
错在不认真审题忽略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及每个数之前的运算法号
忽略了简算是否可行,不能盲目简算
凤泉区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3)
班级:小组:姓名:编号:主备人:张保阳审核人:学校:金灯寺
课题
整数加探究课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会运用整数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2:我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证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
组内说一说前面的两种算法中每一步求的各是什么?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简便。再说一说方法二为什么要这样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教案学校参备人课题学习目标重难点课前预习课型班级四年级主备人审查人小数加减法课时—总课时 1 — 5学会笔算数位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自学课本第 72 页例 1,独立达成自主学习中的内容。
新授教课准备课件导学流程导学步骤详细内容复备栏1、导一、旧知回首回想一下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下边各题并验算。
165+347=400— 125=2、学验算:验算:二、新知指引(出示一些模型玩具的图片,而后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他们的价钱吗?)模型汽车元,模型飞机元,你能提一个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并解答吗?今日就让我们来商讨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吧!三、出示学习目标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 72 页例 1,用课本中的方法计算“新知指引”中的题目,并进行验算。
(1)+=_____(元)验算:(2)— =_____(元)验算:计算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重点是要将小数的()对齐,也就是把()对齐。
2.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都是把相同的数位(),且验算方法相同;其不一样点:整数加减法是从()位算起,小数加减法是从()位算起。
二、合作研究1. 列竖式计算,而后小组内议论:得数末端的 0 怎么办理。
+—2.小组合作达成课本第 72 页“做一做”,并集中展现,看哪一组算得又准又快。
3.小组比一比谁是最好的“医生”。
更正:更正:——________________914 003、展1、展现“自主学习”中的内容。
2、展现“合作研究”中的内容。
4、讲1、计算小数加减法,用竖式计算时,重点是要将小数的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
2、.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相同,都是把相同的5、练讲堂小结数位对齐,且验算方法相同。
达成课本第 74 页第 2、4 题。
经过今日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概括总结:1、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对齐(即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依据整数加减法的法例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对齐竖式中横线上的小数点)。
四年级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课题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课时 1 使用时间2016.5
学习目标:
1、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2.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
一、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P74---75内容。
2、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观察物体的?
3、拿出长方体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
二、合作探究
1、让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表象,结合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2、合作交流
小组内交流、质疑
4、让学生实地摆一摆、看一看,通过观察、体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三、课堂小结
1、总结、
①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②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五、课堂检测
一)、判断
1.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
()
2.观察正方体,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只能看到4个面。
()
3.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球体,观察到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
(二)、填空
1.从正面看是个长方形,从左面看是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是个长方形,这是一个()物体。
2. 这是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形状,请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前面看()左面看()
上面看()。
第六单元《可能性》(导学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可能性》(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本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学会用“肯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和“可能发生”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与事件发生的次数的关系,学习用事件表或情况表描述事件发生规律。
3.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学会分析和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二、预备知识在学习本单元知识前,你需要掌握以下预备知识:1.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如数量、数码、数位等。
2.掌握数轴的正方向、负方向及表示方法。
3.掌握分数及其含义、大小比较及简化。
4.理解排列组合,如从集合中选取n个元素的组合数等。
三、学习内容本单元学习内容:1.可能性本课主要学习事件的可能性,了解“肯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和“可能发生”三种判断事情发生可能性的方法,并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2.事件表本课将学习事件表的制作,学会用事件表描述事件的发生规律,分析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可能性。
3.情况表本课将学习情况表的制作,学会用情况表描述事情发生的规律,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与事件发生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4.逻辑判断本课将学习逻辑判断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四、学习方法及建议1.认真听课,积极思考。
了解事件的可能性,需要判断与比较,要求我们考虑各种情况的可能性,需要动脑思考。
2.多画图,形象化理解。
通过画图来解决具体问题,并形象化地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也能够直观地描述事件的发生规律。
3.加强练习,巩固知识点。
通过课后作业等方式,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学习反思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你将发现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很实用,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同时,本单元所涉及的概率问题也是数学中的重点内容,需要认真学习。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听课、多画图、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导学案第六单元导学案( 已修改)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教材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
教材在编排时注重层次性。
通过阶段式的总结性结论展现计算的思路,使学生经历探索、发现、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单元教材内容的编排加大了教学步子,例题从原义务教材的16个减少为9个,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单元教学目标:(1)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单元教学重点: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能准确、快速试商。
教学方式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导思点拨发,合作交流方式。
课时划分:12课时口算除法--------------------------------------------------------2课时左右笔算除法-------------------------------------------------------9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课题口算除法第1课时教学过程(修改栏)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学习整十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除法。
这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把整十或几百几十看成一位数或两位数进行口算,第三单元中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作了铺垫。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6单元第2课时 买文具(2)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6单元第2课时买文具(2)一、课前思考1.老师让我们上一节课买的文具你们都买了吗?2.你们在买文具时都是怎么选的?3.你们自己动手计算过买文具时的价格吗?二、预习导航1.本课要学的知识点:如何用心比心选择文具,如何用数学方法计算价格。
2.预习材料:本单元课本第2页~第3页。
三、新知解读1. 如何选文具在上一节课中,老师让我们到文具店里购买文具,你们都带回来了吗?今天,我们将从如何选择文具这个话题出发,学习如何在购买文具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我们要从心比心,想一想自己需要什么文具,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
例如,我们需要的文具可能有铅笔、橡皮、尺子、笔袋等,而每个人所需的文具可能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也不同。
然后,我们要从质量和价格两个方面考虑。
当我们购买文具时,需要注意文具的质量和价格两个方面,选择质量好、价格适中的文具,这样既能满足学习需要,又能节省开支。
最后,我们要自己动手试用,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文具。
在选择文具时,我们需要自己动手试用,看看手感是否舒适、质量是否好,是否符合自己的使用需求。
2. 如何用数学方法计算文具价格当我们在购买文具时,往往需要用数学方法计算文具的价格,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计算文具价格。
例如,现在我们需要购买一支笔的价格是1.8元,我们需要购买5支笔,请问这5支笔的价格是多少?这个问题其实就是5乘以1.8的结果,我们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
5×1.8=9所以,这5支笔的价格是9元。
3. 综合练习请你们根据上面的方法,在课后完成以下数学试题。
1.小明需要购买3支笔,每支笔的价格是2.5元,请问这3支笔的价格是多少?2.小张需要购买2把橡皮,每把橡皮的价格是0.5元,请问这2把橡皮的价格是多少?四、课后延伸1.再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假设你们购买的文具超出预算了,你们会怎么办?你们有什么好的省钱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吗?2.如果你们要根据心比心选择文具,你们更重视哪些因素?为什么?五、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心比心选择文具以及如何用数学方法计算文具价格。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笔算除法》导学案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笔算除法》导学案教案2.笔算除法除数是整⼗数的笔算除法该写在什么数位上?2.教学整⼗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法。
(1)出⽰例2,引导学⽣发现例2与例1的异同。
(2)要求学⽣⽤学过的知识估算⼀下商⼏,并交流汇报结果。
(3)引导学⽣试着列竖式计算178÷30,提出试商时遇到的问题。
(4)组织讨论:竖式计算178÷30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位?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5)引导学⽣想⼀想:178÷30应该商⼏?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3.⼩结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笔算⽅法。
写在个位上。
2.(1)独⽴⽐较例2与例1的异同,发现:例1是两位数除以整⼗数,例2是三位数除以整⼗数。
(2)独⽴估算,汇报估算结果:178÷30≈6。
(3)试着列竖式计算,提出试商时遇到的问题。
(4)讨论后明确:除数是两位数,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被除数前三位。
(5)讨论后明确:30×5接近178且⼩于178,所以应商5。
3.师⽣共同总结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笔算⽅法。
到超市买⼤⽶,每袋⼤⽶40元,她带的钱最多可以买⼏袋⼤⽶?还剩多少元?85÷40=2(袋) (5)(元)5.体育⽼师带486元钱去商场买篮球,每个篮球60元,最多可以买⼏个?486÷60=8(个) (6)(元)可以买6个。
三、巩固应⽤,提升能⼒。
(10分钟)完成教材第73页“做⼀做”。
独⽴完成计算,同桌互相检查。
6.被除数是多少,才能使余数最⼤?填⼀填。
(1)(209)÷30=6……(29)。
(2)(379)÷20=13……(19)。
四、课堂⼩结,拓展延伸。
(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回顾总结。
2.教师个⼈补充意见:板书设计培优作业⼩马虎在计算除法时,不⼩⼼把被除数458个位上的8错写成了0,结果得到的商是9且没有余数,正确的结果是多少?除数接近整⼗数的除法(四舍法试商)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册次:上学校:教师:(20分钟)图,组织学⽣交流获取的信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导学案

0.34+0.45 0.57+0.9 3.8+0.12
1.3-0.7 8-4.6 0.6-0.37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1)5.6+2.7+4.4(2)9.14-1.43-4.57
(3)9.5+4.85-6.13(4)77+2.7+2.3+25
(5)10.75+0.4-9.86(6)51.27-8.66-1.34
9、感悟升华:通过本节课学习,谈谈我的收获与不足。
教学反思
反思人:
年月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3)
温馨
寄语
我自信,我学习,我展示,我快乐!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
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上课人
学习
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3.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验算。
8.02+15.28 108.5-35.5 25-16.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2、导入新课
小数加减法(2)
二、探究合作
3、自主学习
认真看教材第73页的内容,看文字,重点看列竖式的过程,思考:
1、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2、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学导案
执教:中英文学校罗玲
课题:1.小数加减法《一》
课型:新授课执笔:罗玲初审:
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计算法则。
难点: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学法与要求: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自学导问】
1.预习书72页。
出示例1
①尝试笔算
6.45+4.29= 6.45-4.29=
②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
2.同步练习:
①计算:1.25+0.45 4.38-1.28
②思考: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互学导议】
1.小组内交流阶段
2.班内展示学习成果阶段
每组重点交流一个问题,如有疑难教师点拨。
【拓学导展】
1.P72做一做
2.计算小数加、诚教,先把各放的()对齐,也就是把()对齐,再按照()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根线上的()点上小数点.
2.7.5+()=9.8 ()+1.6=6.4
()-10.47=6 12.8-()=3.5
3.一双运动鞋38.5元,一根跳绳
4.8元,一共多少钱?爸爸付50元。
要找回多少钱?
【测学导练】(见长江练习册)
收获与体会
学习了这节课后,我知道了。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执教:中英文学校罗玲
课题:2.小数加减法《二》
课型:新授课执笔:罗玲初审:
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不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学法与要求: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自学导问】
1.预习书73页出示例2
(1)和上一例题有什么不同?
(2)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3)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呢?
(4)百分位上怎样计算?这里为什么可以添0?根据是什么?
(5)在小数加减法中,要想直接相加减,这两个数字得什么相同啊?
2.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怎么办?
(1)独立验算,说一说验算的方法。
(2)小结:小数的加减法的验算和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一样的。
3.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1)()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2)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的相应位置上点上小数点。
(3)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
【互学导议】
1.小组内交流阶段
2.班内展示学习成果阶段
每组重点交流一个问题,如有疑难教师点拨。
【拓学导展】
1.课本第73页做一做。
2.一位同学在计算27+7.5时,把式子错看成27+75,这样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多多少?【测学导学】(见长江练习册)
收获与体会
学习了这节课后,我知道了。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学导案
课题:3.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新授课执笔:罗玲初审:
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1.探索小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化。
学习重点难点:
重难点:小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法与要求: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自学导问】
1.预习书76页。
出示例3(1)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
也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出示例3(2)
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3.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通过自学你还有什么疑惑?
【互学导议】
1.围绕自学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拓学导展】
1.书第76页做一做。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测学导练】
见长江作业本
收获与体会
学习了这节课后,我知道了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学导案课题:4.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课型:新授课执笔:罗玲初审:
学生姓名:班级:学习时间:
学习目标:
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学法与要求: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自学导问】
1.探究(一)预习书第79页。
3.2+0.5()0.5+3.2
(4.7+2.6)+7.4()4.7+(2.6+7.4)
①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②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板书:验证)可以怎样验证呢?
③从这三组算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探究()二
出示例4:0.6+7.91+3.4+0.09
①怎样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②比较不同的算法,发现规律:那种方法简便?第二种方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证明了什么?
【互学导议】
1.围绕自学中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拓学导展】
1.书第79页做一做。
2.0.01+0.02+0.03+0.04+0.05+…+0.98+0.99
【测学导练】
见长江作业本
收获与体会
学习了这节课后,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