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中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构建高校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研究

构建高校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研究

构建高校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研究摘要:随着数字化校园2.0技术的兴起,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已逐渐成为我国高校建设的主流。

本文指出了当前高校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内一流高校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的目标和具体解决方案,全面分析了数字化教学平台的环境建设、资源建设、队伍建设和机制建设,为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提供了可借鉴之处。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digital campus 2.0 technology,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is article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university digital teaching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of domestic first-class university success construction, combined school actual, put the target of 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specific address program, fully analyzed th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team construction an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digitalteaching platform.关键词:数字化校园2.0;网络技术;数字化教学平台key words: digital campus 2.0;network technologies;digital teaching platform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80-020 引言目前,国内各高校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科研的各个领域。

基于三大平台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整合集成设计

基于三大平台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整合集成设计

基于三大平台的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整合集成设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高校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

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整合集成设计,是以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和社交平台为基础,整合校园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管理、学生服务、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全面数字化化管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三大平台(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和社交平台)为基础,探讨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整合集成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包括学生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多个子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集成设计的关键在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通过整合学生信息、教学资源、科研成果等数据,可以实现跨系统的信息查询和交互,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还应与其他平台进行整合,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与移动应用进行整合,实现学生信息、课程表、考试成绩等数据的移动查询和管理。

还可以整合社交平台,建立学生、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渠道,促进校园内外的信息分享和交流。

二、移动应用移动应用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移动应用可以为学生、教师、校友等提供便捷的校园服务和信息交流渠道,包括课程表查询、图书馆借阅、校园活动报名等多个方面。

在移动应用的开发中,需要考虑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同时还要考虑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提高用户的使用便捷性。

在整合设计方面,移动应用还应与社交平台进行整合,以扩大用户交流范围。

通过将校园活动、新闻资讯等信息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和参与,建立校园信息的互动社区。

移动应用还应进行与第三方服务的整合,提供更加全面的校园服务,比如校园卡充值、快递收发等功能。

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

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

数字化校园典型案例——建设两个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我校抓住建设中职示范校新机遇,通过“两个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数字化网络硬件平台和数字化校园软件平台),形成了以网络为基础。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率的目的,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一、“两个数字化平台”建设背景1、现代职业教育需要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加快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大幅度提高中职示范校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校园建设。

2、“中国专用汽车之都”需要人才培养随州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总体要求,2013年又出台的《关于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学校已加入随州专用汽车教学联盟。

需要借助于湖北专用汽车研究院联合培养专业人才,实现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培训,适应“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设,储备急需专业人才,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必由之路。

3、网络信息共享应用不广当前使用应用系统由于在开发时均是针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工作来进行设计的,每个系统独立设计、独立开发,没有统一标准,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不能共享。

如如同一个学生的信息,就存在于多个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具有一个用户管理和身份认证功能,使用者需记忆多个账号和密码;系统管理功能重叠,但操作方法不同,难以掌握,造成管理困难;每个系统都需要设置多个管理员,信息录入重复,造成管理人员浪费,加大了运营成本等等。

二、数字化校园“两个平台”建设的目标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管理、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让学校全面管理项目纳入“两个数字化平台建设”,使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

数字化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数字化校园建设调研报告数字化校园建设调研报告范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在30年的工作实践中,各地始终致力于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发挥“服务文化”功能,有力地促进了老干部工作的健康、科学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广大老干部的普遍认可。

归纳“服务文化”对老干部工作的促进作用,有以下四个功能。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教学信息化、数字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手段和教学水平,培养人才的迫切需要,只有予以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才能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学校工作中顺利进。

下面就本校的数字化教育教学建设情况做一简单介绍一、加强领导,把信息化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为增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校及时构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管理体制:1领导层面:由校长、分管副校长、专职教师等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规划协调,并制订相关制度。

2管理层面:教导处、教科室和总务处等部门按各自职能,突出抓好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工作。

我校还专门设立了“信息技术处”这一中层职能部门,配备精干力量,以加强管理。

3参与层面:全体师生努力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

针对当前我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推进。

结合这次调查,我们特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二、学校园网数字化硬件系统建设1、教学及校务管理系统近年来,我省各级公路管理部门日益重视公路文化建设,把公路行业文化建设作为对内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对外展示行业风貌、构建和谐公路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显著成绩。

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综述

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综述

智慧校园建设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智慧校园不仅代表着教育信息化的新阶段,更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管理服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将对智慧校园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分析智慧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信息化理论、智慧城市建设理论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将综述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并探讨这些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通过对国内外智慧校园建设案例的梳理,分析智慧校园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对智慧校园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文章旨在促进智慧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构建更加智能、高效、便捷的校园环境提供有益借鉴。

二、智慧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智慧校园建设的理论基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学、管理学等。

这些理论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信息技术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技术支撑。

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云计算为智慧校园提供了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数据存储能力,使得校园内的各种应用能够高效运行。

大数据技术则通过对校园内各类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校园内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为智慧校园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则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校园内各种信息的智能处理和应用。

教育学理论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指导。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同时,智慧校园的建设还应关注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研究以为例

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研究以为例

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研究以为例一、内容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共享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了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关键环节。

本文以某高校为例,对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首先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教育资源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共享数据中心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其次本文从技术层面探讨了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的建设,主要包括数据中心的架构设计、网络技术、存储技术、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研究,为共享数据中心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再次本文从管理层面对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主要包括数据中心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维护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共享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本文以实际应用为例,对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用户满意度、资源利用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了共享数据中心建设的实际效果,为今后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共享数据中心建设成为了实现数字化校园目标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以某高校为例,探讨数字化校园共享数据中心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首先从教育改革的角度来看,共享数据中心建设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

此外共享数据中心还可以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实时、准确的教育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面向智能校园的校园资源共享系统研究

面向智能校园的校园资源共享系统研究

面向智能校园的校园资源共享系统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入推进,智能校园的建设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智能校园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旨在提高学校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实现学校数字化管理,推动教育现代化。

而基于智能校园平台的校园资源共享系统,正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精心设计和开发的。

一、智能校园的建设意义智能校园是学校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智能校园的建设,可以为学校提供卓越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持,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运作,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全面素质。

智能校园推动了学校的平台化、数字化和信息化,成为了学校实现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校园资源共享系统的重要性校园资源共享系统可以搭建智能校园数字化平台,实现校园信息化管理。

校园资源共享系统具有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的功能,使得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

校园资源共享系统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如音视频资料、电子书籍、教学课件等,学生可以自主获取学习资料,同时学校可以进行对资源的评估、管理和整合,以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校园资源共享系统的设计方案针对智能校园建设的需要和校园资源共享的要求,校园资源共享系统需要具备以下设计要素:1. 校园资源整合:学校各种类型的资源,包括实验室、场馆、专业设备、图书馆等,都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以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

2. 数据管理与评估:校园资源共享系统需要管理、评估各种类型的资源,在保障资源优质的基础上,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3. 网络互联:校园资源共享系统需要通过网络互联,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和教师的获取资源是重要的一环。

4. 安全保障: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信息的安全需要被充分保障,防止失信等风险。

5. 科技集成:校园资源共享系统需要具备先进的科技集成能力,兼容各种信息技术,并融合各种先进的科技元素,从而最大化地提高资源共享的效果。

浅谈数字化校园中信息门户平台的建设

浅谈数字化校园中信息门户平台的建设
Vaue En i e rn l gn e ig
・2 5 ・ 5
浅谈数 字化校 园中信 息 门户平 台的建设
Dic s i n o h n t u t n o n o m a i n P r a a f r i g t lCa p s s u so n t e Co sr c i f I f r t o t l o o Pl to m n Di ia m u
关键词 : 字化 : 息 门户 ; 点 登 录; 用 集成 数 信 单 应
Ke y wor :d gt e;no main p ra; iger gse’a p iain itg ain ds iii i ft ro o tlsn l e itJ p lc to ne r t z ; o
中 图分 类 号 :P 9 T3l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I (0 0)4 0 5 — 2 10 — 3 12 1 1— 2 5 0
0 引 言
方 面 为 师 生 用 户 提供 统 一 访 问 全 校 应 用 系统 的入 口, 现 用 户 访 问 实
各高 校 已经 先 后 建 立 了学 校 主 页 、 务 管 理 系 统 、 务 管 理 系 全 校 所 有 系 统 的 单 点 登 陆 , 用 户 只 需 要 登 陆 门户 , 入 一 次 用 户 教 财 即 n
( 广东 青年 干部 学 院 , 州 50 0 ) 广 15 7
Gu ng o g Yo t e d r l g , a g h u 51 0 Chn a d n u h L a e sCol e Gu n z o 05 7, ia e
Absr t I te c n tu t r c s fc mp s i fr ainz to n h olg s a d u ie st s h e n o p lc to ,ifr t n a d tac : n h o sr ci p o e s o a u nom to iain i te c le e n n v rii ,t e d ma d fr a pia in n mai n ng e o o rs H e itga in i e o n e ve n a ir e o re ne rto s b c mig h a ira d he ve .Ths atce c mbne t te prcia a l a i fdgtlc mpu .a ay ig te de n n i ril o i s wih h a t l ppi t c c on o ii a a s n lzn h ma d a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从 整个 数 字 化 校 园建 设 的 高度 考 虑 不 足 , 以局 部建设 为 主 。 5 .对活 动 的主 体— —用 户 重 视 不 够 , 考 虑 系 统的效率多于用户的效率。
年的运行 , 这 些信息系统 已经积累 了大量宝贵 的 数 据资 源 。但是 , 由于缺 乏统 一 的指 导 和规 划 , 各 个应 用 系统 由不 同 的业 务 处 室使 用 和 维 护 , 运 行 在 不 同的应 用环 境 中 , 使 用 不 同类 型 的 数据 库 , 彼 此 间没 有联 系 , 导致 各应 用 系统 彼 此 独 立运 行 , 形 成 了一个 个 “ 信 息孤 岛 ” 。随着 信 息化 建设 的不 断
山 东广播 电视 大 学学报 来自2 0 1 5年 第 2期
数 字 化 校 园 中信 息 资 源 整 合 和 共 享 平 台 建 设 研 究
崔行 臣, 赵 佟, 颜景佐
( 山东广 播 电视 大 学 , 山东 济 南 2 5 0 0 1 4 )

要: 资 源 整 合 和 共 享是 新 时 期数 字 化 校 园建 设 的 一 个 重 要 内容 。 高校 信 息 化 的 成 功 离不 开信 息 基
界面, 提供 所有 网络应 用 服务 系统 的统 一访 问点 , 对用 户而 言 , 信 息 门 户 是用 户 接 触 整 个 数 字 化 校
园的接触 点 。 同时 , 不 同 的用 户 可 以根 据 自己喜
好来个 性 定制信 息 、 服务 和系统 界 面 。“ 数 字化 校 园” 是 如今 高校 应用集 成建 设 的主要 方 向 , 而统 一 信息 门户 则是数 字化 校 园的三 大支撑 之一 。
奠定 坚实 的基 础 。
二、 信 息 资源整 合和 共享 平 台建 设规 划
基于以上 问题 , 并 随着 大学资源计划 ( U R P )
基 金 项 目: 山 东广 播 电视 大 学校 级 科 研 项 目, “ 山 东广 播 电视 大 学教 育 信 息 化 之 路 探 索 与 实践 ” , ( 课 题 编 号
2 O1 3 Y 0 0 8 J ) 。
作者 简介 : 崔行 臣( 1 9 8 1 一) , 男, 硕 士, 山东广播 电视 大学工程 师 , 研 究方 向: 软件方法与技 术。 颜 景佐( 1 9 6 2一) , 男, 教授 , 山东广播 电视 大学现代教 育技 术 中心主任 , 研 究方向 : 运筹 学与控制论 。
赵 佟( 1 9 7 9一) , 男, 助 理 工程 师 。
2 3
山 东广播 电视 大学 学报
2 0 1 5年 第 2期
概念 的提 出 , 新 时期 数 字 化 校 园 的建 设 急 需 整 体 规划 和整合 。新 一代 数字 化校 园建 设 的成 功离 不
的知识 信 息和外 部信 息 。它位 于数 字 化 校 园体 系
结构 中的最 上层 , 集 成 各个 应 用 系统 的应 用 服 务
开信息基础平台, 本文从搭建统一信息门户 、 统一 身份认 证 和数据 共享 和交 换 三大 基础 软 件 支撑 平
台人 手 , 分 别从 信息 整合 、 应 用 集 成 和数 据共 享 三 个方 面进行 学校 各应 用系 统 的信 息资 源 整合 和 共
础平 台, 从搭 建统一信 息门户、 统一 身份认证和数据 共享和 交换三 大基础软 件 支撑 平 台入 手 , 分别从信 息整
合、 应 用 集 成 和 数 据 集 中 与 共 享 三 个 方 面 进 行 各 应 用 系统 的 信 息 资 源 整 合 和 共 享 , 为 学校提供 高效 、 高 质 量 的 信 息服 务 。
高 校统一 信息 门户平 台不是 一 般 意义 上 的协 同工 作平 台 , 也 不是 企业 即 时通 讯工 具 , 更 不是 取 代 高校 现有 的一 般 的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MI S ) 、 如 教
享, 为学校 的教学、 科研、 生活等信息资源 的充分
利用 和共享 提供 保 障 , 为数 字 校 园 的可 持 续 发 展
研、 管理 、 生活、 服务等 各个 领 域 , 日益 成 为 师 生获 取信 息 、 丰 富知识 、 学 习交 流 的重 要渠 道 。经过 数
致 了系统用 户 访 问 的独 立 , 用 户 为 了使 用 不 同 的 应 用 服务 , 需 要 在多个 应 用 系统 之 间来 回登 录 , 缺 乏 统一 的用 户 管理 和统 一 的信 息 服务人 口。 3 . 各 职 能 部 门 业 务 系 统 的 信 息 数 据 不 能 共 享、 业 务无 法 协 同 , 信息标准不统一 , 进 入 不 同系 统需要 不 同 的身份认 证 , 难 以掌 握 即时准 确 数 据 , 影 响 领导 决策 。
数字 化校 园建 设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据 重复 录人 , 容 易造 成 数 据 的 不 一 致 , 不安全 、 不
权威。
各高 校 目前 已建 立 了 覆 盖 全 校 的校 园 网 络 ,
部分 应用 系 统 , 校 园 网及 应 用 已深 入 到 教 学 、 科
2 . 由于各应 用 系统之 间结 构 上 的相互 独 立 导
关键词 : 统一信 息 门户平 台; 统一 身份认证 平 台; 数据共 享和交换平 台; 数 字化校 园
中图分类号 : T P 3 9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 - - 3 3 4 0 ( 2 0 1 5 ) 0 2 —0 o 2 3 —0 4


推进 , “ 信息 孤 岛” 所 引发 的 问题 日益 突 出 , 出现 了
如 下 问题 。
1 . 当前 各 应 用 系 统 中 的基 础 数 据 不 一 致 , 建 立 新 的应用 系 统 时需 要 单 独 构 建 基 础 数 据 库 , 数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0— 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