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人流感、人间禽流感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缪晓辉
禽流感案例

禽流感案例
近期,我国发现多起禽流感疫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禽流感,也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不仅对家禽造成重大威胁,也有可能感染人类,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
近期,山西、河南等地相继发生多起禽流感疫情。
据报道,山西一家庭农场发生的禽流感疫情,导致上千只鸡死亡;河南近期也发生了多起禽流感疫情,大量鸡鸭死亡。
面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了措施,实施封锁、消毒等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对农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许多养鸡养鸭的农户由于禽流感疫情无法正常销售禽类产品,造成了经济损失。
同时,禽流感疫情的蔓延也给养殖业带来了严峻挑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落实措施,避免禽流感疫情对农业产业链的破坏。
面对禽流感疫情,我们需要加强预防意识,做好防控工作。
首先,要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保证鸡群的健康。
其次,要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措施。
在疫情发生时,要及时隔离、消毒,并报告相关部门。
此外,公众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接触禽类及其排泄物。
同时,要遵循科学防控原则,勤洗手、戴口罩,确保个人卫生。
禽流感疫情的发生提醒我们,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加强预防工作。
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
公众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工作。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禽流感疫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禽流感妖风死灰复燃

禽流感妖风死灰复燃潘德孚最近,发现网上有消息说:“H7N9病毒发现者披露:人对病毒无抵抗力”2013-04-04 15:23:51北京法制晚报“H7N9禽流感病毒发现者、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副主任卢洪洲向记者披露了他发现第一例H7N9禽流感病毒的全过程。
针对中国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短时间内发现多例危重甚至死亡病例,他指出,这是因人体对H7N9病毒没有抵抗力,病毒一旦侵犯,人体就无法抵挡。
”此报道可以认为是一种市场煽动恶劣炒作行为,相当于做广告,目的是推销治禽流感的药物。
由于这种行为极不科学,因此,报导中有很多漏洞:其一、芦先生首先发现是禽流感病毒造成病人致死的。
这个病人死于发热、咳嗽、头晕。
我不知道到底是这个报道写得太简单,还是芦先生过于武断,没有任何证明和依据,就可以认为只要有这些症状加上身体中查到了N7H9病毒,有与家禽的接触史,就可以判断为禽流感感染致死?其二、发热、咳嗽、头晕,仅这么几个症状,就能使人死亡?这当然不可能。
那么芦先生必须向人们说明禽流感使人死亡的道理,比如说它在人体里怎么繁殖,产生了什么毒素,这些毒素作用于什么内脏功能,导致什么器官停止活动而死亡的。
这一系列的研究都还没有做,仅凭发热、咳嗽、头晕,检查尸体上有禽流感病毒就这么判断,可以吗?假设发现尸体上有个蚂蚁,就认为是蚂蚁带毒,致人死亡也可以了?其三、发热、是生命的自我维护,不仅不会致人死亡,还是人体排毒和杀灭有害微生物的好方法,不仅不能致人死亡,还可帮助孩子长大;咳嗽是肺功能清除气管中有害物质的一种好方法;头晕是人体中各方面不平衡的信号。
把这些现象说成“病理”,是现代医学误导人们购买化学药品的诡计。
现代医学之所以治不好病,就是因为这些概念都是错误的。
其四、患者入院后,如果没有用药,才可以怀疑或考虑有其他原因导致死亡。
当然,也可以把禽流感病毒列入其中。
现在已经用过药,而且该药又为达菲,而达菲又因已经被用治于其他流感引起过死人事件的。
乙肝病毒你惹得起也躲得起

乙肝病毒你惹得起也躲得起慢病/专家门诊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当然有传染性。
但是,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你绝对“惹得起也躲得起”。
感染了乙肝病毒就会得慢乙肝吗?感染和患病真的不一定是一回事。
任何病原微生物,要让人得病需要3个要素,而且这3个要素之间还有很密切的关联。
三要素是:病原体感染的数量、病原体自身的毒性、接触者(被感染者)的自身免疫力。
(1)如果进入人体的病毒量不高,病毒的毒性又不强,那么病毒很快就被体内非特异性的免疫成分驱赶出去了,病毒无法“落地生根”。
(2)如果病毒的毒性不强,但进入体内的病毒量很大,就很容易突破机体的天然免疫防线成功定居,然后大量复制后代,被感染者就得病了。
(3)如果病毒的毒性很强,即使进入体内的病毒量不多,人体的天然免疫力完全抵挡不住,被感染者就中招了。
(4)如果进入体内的病毒量不大,病毒的毒性也不是很强,可是你的免疫功能不成熟,或被其他疾病削弱了,或者还使用着某些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病毒就会“乘虚而入”了。
肝功能不正常就有传染性吗?人类最常见的肝病有6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和先天代谢性肝病,这些肝病都会损害肝脏,导致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
现实中,在不少家庭一旦发现某位成员转氨酶高了,就会立即采取各种“隔离”措施,甚至大洗特洗被褥和衣服;消毒各种餐饮用具和被接触过的日常用品,这真是闹上大笑话了!这么说吧,即使是病毒性肝炎,也就是急性甲型肝炎和急性戊型肝炎患者需要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乙肝患者的任何生活用品都无需消毒!患者也一定不需要隔离,不管处在什么期!表面抗原阳性就有转染性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分为“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种情况。
(1)没有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大三阳”乙肝病人,体内一定是有病毒的,传染性就在所难免,但未必就会威胁到正常人,如前所述,决定性的因素是病毒的含量和被感染者的抵抗力。
(2)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小三阳”乙肝病毒感染者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病毒活跃复制,传染性可能比较强;另一种情况是病毒复制不强,甚至根本测不出病毒,那就基本没有传染性。
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

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作者:防疫科邱海岩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7756 更新时间:2013-4-1 12:59:06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人类对禽流感的研究历史悠久,第一次禽流感发现于1878年。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已经有了控制禽流感的有效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禽流感为水平传播,切断它的传播途径,就可控制该病的流行蔓延。
我市以前未发现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市民不必恐慌。
一、什么是禽流感?答: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不仅是鸡,其它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
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二、什么是人禽流感?答: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尽管目前人禽流感只是在局部地区出现,但是,考虑到人类对禽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人类感染H5N1 、H7N9等型禽流感病毒后的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毒变异等,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该疾病可能是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三、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答: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四、人类患禽流感后会有哪些症状?答: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 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
人流感与禽流感

人流感与禽流感
晓佩
【期刊名称】《防灾博览》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A型病毒:它是在野鸟以及家禽、猪、鲸、马和海豹体内发现的最危险和最普遍的病毒。
【总页数】1页(P38)
【作者】晓佩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4.3
【相关文献】
1.人流感、禽流感今冬明春可能一起来专家称人、禽流感病毒"杂交"可能引发大流行 [J], 林晓华
2.农村地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知识传播策略探讨——甘肃省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传播策略效果评价 [J], 钱国宏
3.科学家复活致命病毒抗击禽流感——“一战”后吞噬数千万人生命的“流感”竟是禽流感 [J],
4.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 人禽流感临床特征 [J],
5.禽流感信息:日内瓦国际会议探讨控制禽流感和人类流感暴发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感染禽流感的防治2024PPT

01
02
0304禽流感的源自播途径呼吸道传播01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含有禽流 感病毒颗粒的飞沫或气溶胶进行传播。
02
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因素
人群普遍缺乏对禽流感病毒的预存免疫, 但由于禽流感病毒具有较严格的宿主特异 性,一般认为人群对禽流感病毒不易感, 仅可造成少数个体暴露后感染和发病。
禽流感病毒属于正黏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甲型(A 型)流感病 毒属。
禽流感病毒的分类
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5N2、H5N6、H5N8、H6N1、H7N2、 H7N3、H7N4、H7N5、H7N7、H9N2、H10N3、H10N5、H10N7 和 H10N8等。
禽流感病毒的检测
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治疗
对疑似病例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 毒治疗,无需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
支持性治疗和监护
重症病例需进行呼吸支持、循环 支持等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
中医治疗
初期以清热解毒、宣肺透邪为主 ;进展期泻肺通腑,益气解毒; 危重期回阳固脱,解毒开窍;恢 复期清解余热,益气养阴。
禽流感的预防措施
03
预防禽流感的措施
应避免接触生病或死亡动物,包括野生鸟 类,与动物或其环境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 和手卫生;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生熟分开 ,生肉煮熟后食用;不要购买活禽,鼓励 购买集中宰杀处理好的冷鲜或冰鲜禽。
接触传播
禽流感传播途径
禽流感病毒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 沫和污染物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缺乏禽流感预存免疫,但特定职 业人群更易感。
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禽类及可能被禽类污染的物 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治
型 的禽 流感病 毒 关 注度 相对 较 低。 自 2 0 1 3年 3 月 发 布
H7 N9 病 毒的报道 以来 , 目前 还未 明确 H7 N9的传 染源 ,
根 据 以往经 验及本次 病例流 行病学调 查 ,推测 可能为携
带H 7 N 9禽流感病毒 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 1 】 。 H 7 N9 禽 流感病 毒 经 呼吸道传 播 ,也 可通 过密 切接
触感 染 的禽类 分泌物 或排泄 物等被感染 ,直接接 触病毒 பைடு நூலகம்
也 可被感 染 。 自 1 9 5 9年首次 报道 人感染 H P A I H 7 N7 病
1 病 原学
流感病毒可分 为 甲 ( A) 、乙 ( B) 、丙 ( C) 3型 ,
毒至 2 0 0 7 年 英 国报道 人感染 L P A I H 7 N 2病 毒 ,共 计有
3 . 1 症 状体 征 本 次我 国的 H7 N9 病 毒感染 病例发病 初始症 状 为流
感样表 现 ,如发 热 、咳嗽 、少痰 ,可伴有头 痛 、肌 肉酸 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 , 表现为重症肺炎 。
体 温大多持续在 3 9℃以上 ,出现 呼吸 困难 ,可快速进展
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 H 5 N1 、H 9 N 2 、H7 N7 、H 7 N2 、
H7 N3 【 】 】
。
根据禽 流感病毒致病性 的不 同,可分 为高致病
性 禽流感病毒( H P A I V) 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L P A I V) 。 此次 报道 的人 感染 H 7 N9 禽 流感 病毒 为新 型重 配 病毒 , 其内部基因来 自于 H 9 N 2禽流感病毒 。 禽 流 感 病 毒 普 遍 对 热 敏 感 ,对 低 温 抵 抗 力 较 强 , 6 5℃加热 3 0 mi n或 1 0 0℃煮沸 2 mi n以上可灭 活 ,但 在较低 温粪 便 中可存 活 1 周 ,在 4℃水 中可存 活 1 月。 病 毒对 酸性 环境有 一定抵 抗力 ,在 p H 4的条 件下 也具 有 一 定 的存 活 能力 ,在 有甘 油存 在 的情况 下 可保 持 活
禽流感病毒的免疫研究进展
147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陈志染,导致疫情不断扩大。目前 来看,AIV的主要的传播形式是横向传播,但也不能否定 没有垂直传播的可能性,呼吸道和消化道是AIV感染的主 要途径。 2.3.3 潜伏期
1 禽流感的研究进展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 的一种急性禽类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家禽和野鸟之间, 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 以及急性致死等,高致病性AI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确定为 A类急性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2]。 1.1 AI的发现
1878年,Perroncito[3]首次报道在意大利鸡群中暴发AI 的情况,最初怀疑是鸡瘟病毒,而在1901年,Centannic 和Sarunozzi[4]两位研究者分离了该病的病原并对该病原进 行了详细描述,直到1955年,Schafer[5]证实这种疑似鸡瘟 的病原实际上就是现在的A型流感病毒。 1.2 AI的分布
AIV的主要易感群体是家禽,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均广 泛感染,一些野禽也属易感动物。家禽包括鸡、火鸡、 石鸡、珍珠鸡、鹤鹑、雉、鹅等,野禽包括天鹅和燕鸥 等都是AIV的易感动物群体[18]。 2.3.2 传播途径
AIV的传染源主要包括病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禽 尸体。当AIV的传染源污染到饮用水、饲料或者其他禽类 能接触到的物体时,正常健康的易感动物就会通过直接
第13卷第18期 Vol.13 No.18
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19年6月 Jun. 2019
禽流感病毒的免疫研究进展
陈志雄1,姜 平2,赵志辉2
(1. 原南京军区司令部农副业基地,江苏南京 210016;2.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88)
缪晓辉:乙肝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问题
乙肝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问题缪晓辉:博士,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3年,在内科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感染科肝病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发表研究论文140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奖等数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 All Rights Reserved.根据各国指南,规定当病毒达在内的就2位告诉我要进行抗病毒第三,作为临床医生我们不能到一定载量和转氨酶的升高的程治疗,我究竟要听谁的。
我告诉他太教条主义,一个患者如果35岁度,来判断是否发生了针对乙肝病肯定要听我的,为什么呢?以上了,而且病毒载量很高,那么毒的免疫激活,将这两个很重要的首先,患者年龄已经38岁,且他的心理承受压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因素作为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无疑是病毒含量已经达到了10的七次方药物本身使用过后效果的好坏。
如正确的,但有时我们却忽略了其他到八次方,转氨酶虽然一直是正常前所述,慢乙肝会发展甚至肝硬一些需要纳入作为治疗时机的因的,但是不良家族史太明显,在近化,甚至肝癌,虽然这是个概率问素。
最近遇到一个案例:一名38岁血缘关系的亲戚中有4个肝癌,而题,但是病毒这个罪魁祸首一直驻的患者,家里有4个亲戚在不到且其中一位是自己的母亲!扎在患者体内,对患者造成的心理50岁的时候死于肝癌,分别是3个其次,38岁这个年龄已经进入压力天天存在,可能连吃饭、睡舅舅和自己的母亲,当初这个患者“危险时期”了。
REVEAL研究的结觉、工作的时候都在想着体内的那在国内某医院检查的时候,所有医果我们都知道的,慢性HBV感染者,些可恶的病毒存在,并进而影响到生都告诉他不符合抗病毒治疗条年龄大于30岁,没有肝硬化,病毒量生活质量。
因此,作为慢性感染件,因为他的转氨酶正常。
后患者大于10的6次方,即使转氨酶正常,者,又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心理上转移至上海看了两位专家,患者告10年内发生肝硬化的可能性超过无法承受病毒的存在,那么给他诉我,他看了十几个专家,包括你35%,肝癌发生的可能性接近15%。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
急通知
【法规类别】传染病防治
【发文字号】卫发明电[2009]12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9.01.23
【实施日期】2009.01.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卫发明电[2009]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当前,正值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自2008年12月下旬至2009年1月23日,我国北京、山西、山东、湖南等省市相继报告了4起人禽流感疫情,共确诊4人发病,其中3人经全力救治无效死亡。
为加强人禽流感防控工作,切实提高人禽流感病例的早期发现水平和救治成功率,做好春节期间人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值守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加强风险意识,认真部署工作
各地要切实贯彻落实1月20日陈竺部长主持召开山东、山西、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流感病毒
变异:
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有两种形式: 1.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病毒自身核酸序列的突 变,包括点突变、插入或缺失突变,致使HA或NA抗原决 定簇发生某些改变,并在免疫人群中被选择出来,这种 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变异后可引起中小流行。 2.抗原转换(Antigen shift):一般是两个病毒株的基因片 断重新组合,形成HA 和/或NA 完全与前次流行株失去联 系的新的亚型,系质变,这种抗原性的转变幅度大,使人 群原有的特异性免疫力消失,可以引起大规模甚至世界 性的流感流行。
临 床 特 征
(一)症状和体征
人类流感的临床特征(一般表现)
潜伏期:1-3天(数小时至4天)。
症 状: 急性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不严重。表 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高达 39 - 40℃,一般持续 2 - 3 天后减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 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仍较显著,少数患者 可有鼻衄、纳差、恶心、腹泻、便秘等轻度胃肠症状。
表示方法如:A/鸡/广东/174/04(H5N3)
三、流感病毒
灭活:
·经过56℃,30分钟、60℃,10分钟处理均 会丧失活性;加热到65℃~70℃时只要2 分钟即失活 ·对紫外线敏感,用紫外线直接照射病毒可 以依次破坏其感染力、血凝素活性和神经 氨酸酶活性 ·在阳光直射下流感病毒40~48小时即失活
组织 (肺/上呼吸道)
活检/尸检
临 床 特 征
(三)实验室检查
生物安全问题:美国CDC推荐
抗原抗体检测:under BSL 2 (test for influenza) 核酸检测:BSL 2 work practices
四、流行病学(禽、人禽流感)
流行特征:
·冬春季节易发生大流行,其他季节可以散发气候 突变、冷刺激、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均能促进该 病的发生 ·除野鸟外,各种家禽、猪、马、家猫都能够被感 一染,猪、猫等可能成为“中间宿主”,禽流感是
种典型的“人畜共患”疾病 ·由于高变异速度和变异率,同一时间不同地区流 行的毒株可能存在差异,同一地区不同时间也可 以存在差异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原因?),所幸目前 感染率不高。禽类接触者为高危人群
3.抗体检测
抗体:抗血凝素(HA)抗体、抗H5特异性体、抗神经氨酸酶
(NP)抗体、等。
方法:免疫荧光技术、 ELISA、血凝抑制试验(关于血凝试验
和血凝抑制试验)。 意义:检测病毒特异性IgM 抗体,单份血清阳性可作为早期诊 断依据检测。检测急性期和病后第3~4 周双份血清(血 清总抗体),抗体效价增长4 倍以上,提示近期感染。
(三)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测
(2)核酸检测 技术:RT-PCR、NASBA等
RT-PCR:目前常用技术。 NASBA: Collins RA. et al. (2002).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02, 103( 2): 213-225.
Songhua Shan等(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3)
Source ? ? Avian 1 Avian 1 Avian ?
Reassortant with avian virus
三、流感病毒
命名:
1.病毒亚型命名:根据病毒HA和NA组合: H1N1(人) H5N1、H7N7(禽) 2.同一株不同实验室的发现: 由5个部分组成:型、感染动物、发现地(首次 流行地)、流行株序号、分离年限和病毒亚型
中毒型: 高热、循环衰竭。可出现休克、 DIC 、 ALI 、 ARDS , 病死率很高
临 床 特 征
(一)症状和体征
禽流感的临床特征
早期症状: 类似流感:发热、全身不适、上呼吸道症状(卡 他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 状,眼结膜充血。
重症表现: 病情发展迅速,病变迅速蔓延至下呼吸道,胸闷、 气促,继续发展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出现广泛肺炎、 ALI 、 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TSS,可导致多个脏器功能损害, 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
四、流行病学(禽、人禽流感)
传播途径:
·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与SARS冠状病毒育别)
·接触传播:经口,黏膜,破损皮肤 ·经口传播:污物—口,粪—口
·垂直传播?
四、流行病学(禽、人禽流感)
传播链:
·禽
·禽 ·人
禽
人 人?
五、临床特征
如果广义地看待禽流感的问题,可 以理解为历史上任何一次的流感暴发都源 于禽流感,而且无论是人流感病毒,还是 其流感病毒,都是甲型流感病毒,不难理 解,如果禽流感传播到人,也就是一个新 型人流感的诞生,因此其临床特征应该是 相似的。
标准培养、病毒培 无论病程早期还是进展期,只要临 养、基因检测、电 床易于采集:气管插管、严重肺脏 镜检查、免疫学检 测 疾病、胸腔积液 任何时候,早好是病程10左右 尽可能早 急性期:尽可能早(病程7天内) 恢复期。 病毒培养、基因检 测、电镜检查 特异性抗体检测、 标准培养、病毒 培养、基因检测 免疫荧光、基因 检测、电镜检查
体 征:根据病情的轻重,可出现与器官损害相应的各种体征, 其中有半数病人有肺实变体征。
1997年香港18例H5N1病毒感染病例临床特征
轻型 (n=7) 重型 (n=11)
2.8 平均年龄 男女比例 5: 2 2 有基础疾病 38.9 入院时平均体温(℃) 7 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0 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 2 有胃肠道症状 入院时平均白细胞计数(×109/L)11.2 0 淋巴细胞减少 0 全血细胞减少 1 ALT增高 0 肾功能异常
一、定
人流感:
义
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引起的一种 呼吸道传染病,称“流行性感冒”,或
简称“流感”。引起流感的病毒包括甲、
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
类和动物,乙、丙型流感仅感染人类。
一、定
人间禽 吸道传染病,人类感染率不高,但是一 旦致病,病死率很高。
体 征: 疾病面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和眼球压痛, 眼充血,口腔黏膜可有疱疹,肺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偶闻及 胸膜摩擦音。
临 床 特 征
(一)症状和体征
人类流感的临床特征(分型)
单纯型:最常见,热程3-4天,上呼吸道症状持续1-2周, 轻症者类似普通感冒。
肺炎型: 病变沿上呼吸道向下蔓延累及肺实质,发热持续时 间较长,咳嗽、胸痛较剧烈。可持续干咳,也可有淡灰色痰。 严重者有剧咳、血痰,气急紫绀。肺部影像学检查见散在云 片状因影。病程长达 3 - 4 周。注意:肺炎型和并发肺部细菌 或真菌感染是两回事。
禽流感、人流感、
人间禽流感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缪晓辉
2005.9.1
一、定
禽流感:
义
是野生鸟类和家禽感染了一种甲型流 感病毒,即禽流感病毒以后引起的以体 温升高、打喷嚏、头部水肿、呼吸困难、 产蛋率明显减少、腹泻等症状呼吸道传 染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 由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不 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 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26.3
3: 8 4 39.2 10 11 8 3.9 11 2 10 4
临 床 特 征
(二)胸部影像学检查
可行胸部X线摄片或CT检查
·轻型患者肺部没有异常 ·半数患者胸呈单侧或双侧肺炎,严重者呈实变 (白肺),肺部病变与病情相关 ·少数病人伴有胸腔积液
·心衰者心影增大和肺部淤血
临 床 特 征
(三)实验室检查
二、历史回顾
禽流感:
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鸡瘟的由来),1955 年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被更 名为禽流感 1983~1984在美国、1992~1995在墨西哥、1999~2001在 意大利均发生禽流感的爆发流行 1997年香港发生了禽流感流行,150万鸡被宰杀,病毒为 H5N1 2003年2月荷兰发生禽流感病毒H7N7流行 2003年12月5日禽流感在韩国爆发,疫情蔓延迅速,至今 该病毒已经在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流行
Influenza Type A Viruses: Antigenic Shift 1889-1977
Year 1889 1900 1918 1957 1968 1977
1
Subtype H2N2 H3N8 H1N1 H2N2 H3N2 H1N1
Common Name
Spanish flu Asian flu Hong Kong flu Russian flu
4.抗原检测
采用酶、荧光或其他标记单克隆抗体染色,可检出感染细 胞内相应的病毒抗原,作为早期特异性诊断。
临 床 特 征
AI病原学检测的常用临床标本
采集部位
鼻咽部 气管 支气管/肺泡 胸水 粪 结膜 血清 拭子
方 法
拭子 含漱液 抽取物 抽吸 灌洗 胸腔穿刺
时
间
用
途
病程任何时间,病程早期尤为适用
病毒培养 基因检测 电镜检查
目的基因:H5(HA1、HA0)、NP、NS等。 结果判定: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3 , 302: 377–383.
阳性:存在AI病毒。 阴性:不能依据阴性结果排除AI。
临 床 特 征
(三)实验室检查
二、历史回顾
人流感:
1918~1919年发生的流感大流行,估计全世界约死亡4000 万~5000万人 此后在世界各地每隔6-8年发生一次小流行。
二、历史回顾
人间禽流感:
1997年香港禽流感流行时出现了人间禽流感。当年5月1例 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 CDC以及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 毒A(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18人发病,其中6人死亡。 2003年2月香港第二次发生人间禽流感,一个家庭内出现2 例病人,1例死亡。 2003年2月荷兰发生禽流感病毒H7N7流行,出现轻症病 人83例,1名兽医死亡。 2003年12月5日禽流感在韩国暴发,至今该病毒已经在亚 洲10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流行,至少52人因感 染该病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