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考(期末)试题

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考(期末)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
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
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
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 物理理

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理科物理试题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解答一律写在答题卷中,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所述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B.火灾报警器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2. 水电站向小山村输电,输送电功率为50 kW,若以1 100 V送电则线路损失为9 kW,若以3300 V送电,则线路损失可降低为()A.1kw B.3kw C.9kw D.27kw3. 如右图所示的圆形导体环用一根轻质细杆悬挂在O点,导体环可以在竖直平面里来回摆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均可不计.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区域里,有匀强磁场垂直于圆环的振动面指向纸A.此摆振动的开始阶段机械能不守恒B.导体环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时,环中电流的方向肯定相反C.导体环通过最低点时,环中感应电流最大D.最后此摆在匀强磁场中振动时,机械能守恒4.如右图所示,在空间中存在两个相邻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有界匀强磁场,其宽度均为L。
现将宽度也为L的矩形闭合线圈,从图示位置垂直于磁场方向匀速拉过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电流为正,则在该过程中,能正确反映线圈中所产生的感应电流或其所受的安培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中的()A B C D5.如右图所示,灯泡A、B与固定电阻的阻值均为R,L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当S闭合且电路稳定时,A、B亮度相同,断开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电流通过A灯,方向为a→bB.有电流通过A灯,方向为b→aC.有电流通过B灯,方向为c→dD.有电流通过B灯,方向为d→c6. 如图所示,立在导轨上的ab金属直棒,从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b端始终在OC上,a端始终在AO上,直到ab棒完全落在OC上.空间存在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ab棒在运动过程中流过ab棒的感应电流方向()A.始终是a→b B.始终是b→aC.先是a→b,后变为b→a D.先是b→a,后变为a→b二、多选项(本题共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第小题至少有两个答案符合题意,选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和都不选得0分)7.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很多电器设备,下面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是()A.日光灯 B.白炽灯C.微波炉 D.电磁炉8.如右图所示,开始时矩形线框与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且一半在磁场内,一半在磁场外。
海南省临高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海南省临高中学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命题人:陈彪审题人:戴小姗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沉疴坎坷呵护苛捐杂税百舸争流B.估量训诂故旧沽名钓誉怙恶不悛C.针灸灵柩内疚咎由自取鸠占鹊巢D.洒脱哂笑酉时风吹日晒两栖动物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诙谐缱绻目不遐接出类拔萃B.蕴蓄寒砧凤毛鳞角妍媸毕露C.赘尤绵密得鱼忘筌礼上往来D.鉴戒洗练形神兼备惟妙惟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陈水扁之流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通的。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③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现疯牛病,但有关部门已加强了措施。
A.妄图激励防治 B.企图激励防范C.企图激发防治 D.妄图激发防范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B.他在敦煌学研究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C.世界杯比赛时,比赛所在城市的人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D.“日本右翼所担心的是被孤立,而不在乎被我们批判”,如果我们在斗争中扩大了批判范围,那对右翼势力来说则是“正中下怀”.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黄仁宇的《孔孟》一文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B、古人说:“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熟读《愚溪诗序》这篇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溪水题名为“愚溪”。
C、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先秦诸子的学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一篇《共产党宣言》,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海南中学2015年—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试题(1-20班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成语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官窑瓷器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这些藏家却动辄说自己收到了“官窑”。
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墨守成规....,固守传统习惯和传统商业模式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只能勉强果腹,甚至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③博物馆内有巧夺天工的青铜器、美轮美奂....的陶瓷器、工艺精湛的马具等精美文物。
④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论。
⑤这是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者都对它趋之若鹜....。
⑥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改革后的考试评价,要依据每个学生三年的期末考试为基础,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高考成绩,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对公平的评价。
B、尼泊尔灾难管理高级官员丹格尔称,目前救援行动仍在进行中,在很多地方,倒塌的建筑物里可能有被困的人员,这将会增加遇难的人数。
C、无论张大千怎么模仿石涛,都会或多或少带有一两分自己的味道,这种味道仅从局部观察是很难体会到的,必须从大局品味,即“远观其气”。
D、全家老小参与腐败——父子上阵、夫妻串通、兄弟勾结,接连发生的“家族式腐败”说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是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
3. 根据下列成语的出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安时处顺②循循善诱③目无全牛④独善其身⑤安贫乐道⑥一箪一瓢⑦鹏程万里⑧地利人和⑨见义勇为⑩任重道远A.⑤⑥⑩/④⑧⑨/①②③⑦B.①③⑧/②④/⑥⑤⑦/⑨⑩C. ①③④/②⑤⑨/⑥⑦/⑧⑩D.②⑤⑥⑨⑩/④⑧/①③⑦4.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
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

海南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汪为胜闪烁着中国文化光辉的传统哲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中国山水画结缘的。
儒家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是首次用哲学审视山水,阐述“动”与“静”的辩证概念。
道家老子性爱山水,崇尚自然,用山水寓意道的法则和规律。
在老子的眼里,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从自然本性上来说是一样的。
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
庄子学说超逸现实,他宣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的观点是,天地造物,随其剪裁,任其分合,春夏秋冬,南北山水景物可自由组合。
他的这一思想观念构成了超越事实的表象,从而达到物化为我的精神山水。
中国历代画论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也正是画论运用了哲学精神提出了山水画的要求,确立了诸多山水画大师能善于用哲学精神来完成山水画创造。
五代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亲躬实践者,强调在绘画中思而取物之真,去伪存真,而致力于南方山水创作的董源,专注于江南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的表达,不仅获得了“平淡天真”,还增添了浓厚的高隐成分,这正是道家宣扬的出世隐居态度。
道家之学滋养成长起来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
在他看来,“远”是一种飞越与延伸,有着一片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只有这样才能渐入“无”的境地,“虚”的境地,“淡”的境地,使自己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达到“登高山则情满于山,临苍海则意溢于海”。
这是哲学精神构成郭熙写意性山水的结果。
宋米芾认为绘画的功用是“自适其志”,不应是装点世俗的工具。
他喜好南方轻墨淡岚的山水,“米氏云山”是他追寻道家“平淡天真”理想的归宿。
元四家之一的倪瓒,绘画就是为了“写胸中之逸气。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 数学理

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理科试卷(试题)(1-16班用)第一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复数z 满足方程i ziz =+(i 为虚数单位),则z = A .1122i + B .1122i - C .1122i -+D .1122i --2.已知函数32()32f x ax x =++,若(1)4f '-=,则a 的值等于A .319B .316 C .310 D .833.如图,函数y =f(x)的图象,则该函数在1x =的瞬时变化率大约是A .0.2B .0.3C .0.4D .0.54.过曲线()1xy f x x==-图象上一点(2,-2)及邻近一点(2x +∆,-2y +∆) 作割线,则当0.5x ∆=时割线的斜率为A .13B .23C .1D .53-5.若二次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异号交点,它的导函数f '(x )的 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f (x )图象的顶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6.已知向量a =(2,4,5),b =(3,x,y) 分别是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若l 1∥l 2,则A .x=6、y=15B .x=3、y=152 C .x=3、y=15 D .x=6、y=1527.对于两个复数i 2321+-=α,i 2321--=β,有下列四个结论:①1=αβ;②1=βα;③1=βα;④332αβ+=,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8.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E 、F 分别是1CC 、AD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OE 和1F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A.BC .45D .239.已知函数2(0)()0)x x f x x ⎧≤⎪=>,则21()f x dx -=⎰A .13π-B .13π+C .143π+D .123π- 10.已知双曲线2222x y 1a b -=(a >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x ,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 2=24x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A .22x y 136108-= B .22x y 110836-= C .22x y 1927-= D .22x y 1279-= 11.已知不等式x e kx ≥恒成立,则k 的最大值为A .eB .e -C .1eD .1e-12.对于三次函数32()(0)f x ax bx cx d a =+++≠,给出定义:设()f x '是函数y=f(x)的导数,()f x ''是()f x '的导数,若方程()0f x ''=有实数解0x ,则称点00(,())x f x 为函数y=f(x)的“拐点”.某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设函数12532131)(g 23-+-=x x x x ,则122014201520152015g()g()g()+++=A .2014B .2013C .20152D .1007第二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复平面上的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12,2,12i i i +-+--,那么第四个顶点对应的复数是 ▲ .14.若直线l 的方向向量(1,1,1)a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2,1,1)n =-,则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15.椭圆22221x y a b+=(a >0b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2F F ,,过2F 作倾斜角为120的直线与椭圆的一个交点为M ,若1MF 垂直于2MF ,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16.如图,直线y kx =将抛物线2y x x =-与x 轴所围图形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直角坐标系的x 轴的正半轴重合,且两个坐标系的单位长度相同.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cos 1sin x t a y t a ìï=+ïíï=+ïî(t 为参数),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r q =. (Ⅰ)若直线l 的斜率为-1,求直线l 与曲线C 交点的极坐标;(Ⅱ)若直线l 与曲线C相交弦长为l 的参数方程(标准形式). 18.(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f (x )= e x -ax -1.(Ⅰ)若a =1,求证:()0f x ≥; (Ⅱ)求函数y=f(x)的值域.19.(本题满分12分)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ACB ∠=︒,112AC BC AA ==,D 是棱1AA 上的动点. (Ⅰ)证明:BC DC ⊥1;(Ⅱ)若平面BDC 1分该棱柱为体积相等的两个部分, 试确定点D 的位置,并求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20.(本题满分12分)一块长为a 、宽为2a的长方形铁片,铁片的四角截去四个边长均为x 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一个无盖方盒.(Ⅰ)试把方盒的容积V 表示为x 的函数; (Ⅱ)试求方盒容积V 的最大值.21.(本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两点(1,0)E -和(1,0)F ,动点M 满足0EM FM ⋅=,设点M 的轨迹为C ,半抛物线C ':22y x =(0y ≥),设点1(,0)2D .(Ⅰ)求C 的轨迹方程;(Ⅱ)设点T 是曲线C '上一点,曲线C '在点T 处的切线与曲线C 相交于点A 和点B ,求△ABD 的面积的最大值及点T 的坐标.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ln f x x a x =-,1()()ag x a R x+=-∈. (Ⅰ)若1a =,求函数()f x 的极值;(Ⅱ)设函数()()()h x f x g x =-,求函数()h x 的单调区间; (Ⅲ)若在区间[1,]( 2.71828......)e e =上不存在...0x ,使得00()()f x g x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理科)参考解答与评分标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i -2;14; 151-;16.11k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直角坐标系的x 轴的正半轴重合,且两个坐标系的单位长度相同,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cos 1sin x t a y t a ìï=+ïíï=+ïî(t 为参数),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r q =. (Ⅰ)若直线l 的斜率为-1,求直线l 与曲线C 交点的极坐标;(Ⅱ)若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弦长为l 的参数方程(标准形式).17.解:(Ⅰ)直线l 的方程:y -1=-1(x+1),即y=-x ;(1分)C :ρ=4cos θ,即x 2+y 2-4x=0,(2分)联立方程得2x 2-4x=0,∴A(0,0),B(2,-2);(4分)极坐标为A(0,0),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年海南中学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和释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A.伶俜.(pīnɡ孤单的样子) 匪我愆.(qiān拖延)期谣诼.(zhuó 诽谤) 躬自悼.(dào伤心)矣B.体无咎.(jiù灾祸)言朝谇.(suì毁谤)夕替言笑晏晏..(yàn欢乐的样子) 冯.虚御风(pínɡ乘)C.隰则有泮.(pàn通畔) 便言多令.才(lìnɡ,让,使)踯躅..(zhí zhú,缓慢不进) 否.泰(pǐ,坏运气)D.盖音谬.也(miào错误) 山川相缪.(liáo 盘绕)小人所腓.(féi 遮蔽)何时可掇.(duō拾取)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客舍.青青柳色新C.叶叶相.交通举匏樽以相.属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3.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岁亦莫止②士之耽兮③偭规矩而改错④蒲苇纫如丝⑤契阔谈䜩⑥悟言一室之内⑦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⑧举酒属客⑨取之无禁,用之不竭A.①③⑤B.②⑧⑨C.③⑧⑦D.④⑥⑦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黄.而陨②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③范增数目.项王④项伯杀人,臣活.之⑤火尚足以明.也⑥常在于险远..⑦天下归.心⑧乌鹊南.飞⑨吾得兄.视之⑩今我来思,雨.雪霏霏A.①⑥/③⑤/④⑦/⑨⑩/②⑧B.①④/⑨⑩/②⑦/③⑤/⑥⑧C.⑧⑨/③⑦/②⑥/①⑩/④⑤D.①⑤/⑧⑨/②⑥/③⑩/④⑦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
B.任何一所学校举全校之力,精心准备,都可以把一件事或一天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得美轮美...奂.,精彩纷呈,但这些又有多大意义呢?C.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休戚相关....,故缓解油荒不能全靠价格管制。
海南省海南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试题 地理文(附答案)

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文科期末试题第І卷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面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涂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回答第1~3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下列措施中,不够合理地治理土壤退化的是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灰霾是指空气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大气现象。
近年珠江三角洲及国内一些区域,因空气质量差,灰霾天气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读图1,回答第5~6题。
图15.有关广州灰霾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1954年至2004年灰霾天数逐年增加B.改革开放以来,灰霾天数迅猛递增C.灰霾天数达200天以上的年份是1997年D.连续三年内灰霾天数增长最快的是1991年至1994年6.灰霾的出现天数①与区域污染物悬浮细粒子产生量有关②与大气中C02浓度增大有关③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有关④与出现连续的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有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2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3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
读图2和图3,回答第7~9题。
图2图37.图3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A.滥采矿产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8.图3所示生态现象最可能出现在图2所示哪一地区A.A地B.B地C.C地D.D地水足迹是指商品生产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I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和位育”伦理观所内在涵具的“时中”“权变”原则,无论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人际关系,还是我们个人的立身处世,都不啻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
它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
儒家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着时间的运行而不断发展变化,因而人的行为也必须适应这发展变化。
合乎这一规律的,则谓之“时中”。
《中庸》云:“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时中”,就是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无忌惮”,则是不管事物与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单凭自己主观之愿,无原则地肆意妄行,无所顾忌,如此也必难免陷入“过”与“不及”之错误两端。
故《易·艮彖》云:“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孔、孟都非常强调“时”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相适应的时间。
如果离开这一规律,就无法掌握中和之道。
如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孟子也认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由于时代不同,故其“礼”也必须有所因革损益。
这正如《易》所谓:“变通者,趋时也。
” “权变”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时中”的思想。
儒家认为,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因此需要在“执中”的前提下,做到灵活变通。
儒家把这种应变的灵活性称作为“权”。
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一”,就是一种以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只有“执中用权”才合乎辩证法的观点。
故淳于髡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和“男女授受不亲”发生矛盾,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嫂溺不援,是豺狼也。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这个例子生动地论证了“权”与“中”的关系,并强调了“权”的重要性。
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对“礼”适时地加以变通,才符合中道。
可见,儒家“时中”“权变”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时中”“权变”来应对、解决日益繁多的突发事件,以协调、理顺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所以,对待儒家这一古老的传统伦理观,我们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诚然,儒家学说中的某些具体内容确已过时,但是作为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身的“中和位育”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其本身所包含的“时中”“权变”等内容,决定了它并非是死的教条而是活的灵魂,决定了它本身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随时调整更新,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
若把“时中”的法则运用于制定政策或制度创新,则可以帮助我们尽得事理之宜而避免犯下或“左”或“右”的错误;若把既要有灵活性而又不违原则的“权变”法则用于处理对外关系和政治理论上,则有利于解放思想。
至于我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和利用先哲留下的这笔具有巨大潜力的精神财富,并不在于我们能指出其中的多少不足,而在于我们能否尽可能地汲取其中的营养。
1.下列各项中,对“中和位育”伦理观的内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和位育”中的“权变”法则用于处理对外关系和政治理论上,则有利于解放思想。
B.“中和位育”是集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于一身的。
我们在对待这一古老的传统伦理观时应当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C.“中和位育”中的“时中”法则运用于制定政策或制度创新,则可以帮助我们尽得事理之宜而避免犯下或“左”或“右”的错误。
D.“中和位育”包含“时中”和“权变”两个伦理法则,强调灵活变通又不失准则,不违背规律,强调因时因地因物的变化,合宜适度地处理问题。
2.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我们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及立身处世中,“时中”“权变”原则都不只是一种极好的价值抉择。
B.孔、孟都认为一切事物有其相适应的时间。
在农业生产方面,他们非常强调“时”的观念;在时代发展的观念上,孔子认为“礼”也必须因时而有所因革损益。
C.“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是在告诉我们:君子按照事物与时发展的实际情况去把握与之相应的适中之道,做事时就一定不会使自己陷入“过”或“不及”的错误之中。
D.孟子回答淳于髡的那段话,体现了儒家“执中用权”的思想,不能片面、静止、孤立地看问题,强调灵活应变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要学会变通。
3.下列各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事物在不断变化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因此需要做到灵活变通。
儒家把这种应变的灵活性称作为“权”。
B.儒家的“时中”“权变”两个原则是高度统一的,“权变”是从另一个角度阐释“时中”思想,二者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紧密结合。
C.孟子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一”,就是一种以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这是不可取的。
D.因时代不同,只有对“礼”适时地加以变通,才符合中道。
“执中用权”才合乎辩证法的观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61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4—7题。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九皋之后。
父咸,举进士、贤良两科。
浚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诳言,识者知为大器。
入太学,中进士第。
靖康初,为太常簿。
张邦昌僭立,逃入太学中。
闻高宗即位,驰赴南京,除枢密院编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御史。
驾幸东南,后军统制韩世忠所部逼逐谏臣坠水死,浚奏夺世忠观察使,上下始知有国法。
迁侍御史。
时乘舆在扬州,浚言:“中原天下之根本,愿下诏葺东京、关陕、襄邓以待巡幸。
”拂宰相意,除集英殿修撰、知兴元府。
未行,擢礼部侍郎,高宗召谕曰:“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朕将有为,正如欲一飞冲天而无羽翼,卿勉留辅朕。
”除御营使司参赞军事。
浚度金人必来攻,而庙堂晏然,殊不为备,力言之宰相。
黄潜善、汪伯彦皆笑其过计。
建炎三年春,金人南侵,车驾幸钱塘,留朱胜非于吴门捍御,以浚同节制军马,已而胜非召,浚独留。
时溃兵数万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
浚命守臣汤东野秘不宣。
未几,傅等以檄来,浚恸哭,召东野及提点刑狱赵哲谋起兵讨贼。
时傅等以承宣使张浚为秦凤路总管,浚将万人还,将卸兵而西。
浚知上遇浚厚,而浚纯实可谋大事,急邀浚,握手语故,因告以将起兵问罪。
时吕颐浩节制建业,刘光世领兵镇江,浚遣人赍蜡书,约颐浩、光世以兵来会,而命浚分兵扼吴江。
上疏请复辟。
傅等谋除浚礼部尚书,命将所部诣行在,浚以大兵未集,未欲诵言讨贼,乃托云张浚骤回,人情震,不可不少留以抚其军。
后因病而去,孝宗震悼,辍视朝,赠太保,后加赠太师,谥忠献。
(节选自《宋史·张浚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举进士、贤良两科 科:等第 B.浚奏夺世忠观察使 夺:罢免 C.浚遣人赍蜡书 赍:携带 D.而命浚分兵扼吴江 扼:打击 5.对于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时溃兵数万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
B. 时溃兵数万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
C. 时溃兵数万/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
? D. 时溃兵数万/所至剽掠/浚招集甫定/会苗傅、刘正彦作乱/改元赦书至平江。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张浚富有才识。
四岁就成为孤儿,行为端正,没有谎言,认识的人认为他将成大器。
进入太学,考中进士,靖康初年便任为太常簿。
B.张浚认为中原是天下的根本,希望修葺东京、关陕、襄邓以待巡幸。
因此皇上拂逆宰相的意思,授任集英殿修撰、知兴远府。
C.金人侵犯南方,皇帝到钱塘,留下朱胜非在吴门抗御,让张浚一同节制军马。
后来朱胜非被召回,张浚单独留下来。
D.苗傅等人打算授任张浚为礼部尚书,命他率领所部到行宫,张浚认为大兵未集,不打算宣称讨贼,于是托称张浚骤回,人情震动,不可不滞留以招抚军队。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浚度金人必来攻,而庙堂晏然,殊不为备,力言之宰相。
黄潜善、汪伯彦皆笑其过计。
(2)浚知上遇浚厚,而浚纯实可谋大事,急邀浚,握手语故,因告以将起兵问罪。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8—11题。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以:率领 B.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向东 C. 亡其两骑耳 亡:失去 D. 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难道 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直接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 (3分)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项王嗔目而叱之 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④复斩汉一都尉 ⑤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A.①③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项羽被农夫欺骗,误入沼泽地,看似偶然的情节说明项羽丧失人心,同时也看出他不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