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 化工工艺设计

沈阳理工大学 化工工艺设计
沈阳理工大学 化工工艺设计

《化工工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131018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化工工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化学工程类课程的最后理论教学环节,是专业主干课,主要讲授化工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化工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将各门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养成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能更快地适应今后的化学工程类工作需要。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应能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相关的设计规范,具有获取相关数据和参数的基本技能;从事工艺计算的基本能力;初步运用计算机进行工艺计算的技能;化工工艺设计人员应具备的初步工程意识。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本课程讲授中要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工艺流程设计、化工设备的选型、化工厂布置、化工管路部分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尽量采用工程实例教学。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应在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制图、化工过程自动控制与仪表、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等课程结束后开设。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习题课要根据课程进度适当安排一些化工计算、制图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将所学内容深入理解。本课程无课内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化工设计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化工计算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基本的工程意识。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出勤、小测验、期中考试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均按百分制给出,最后折算为百分制总评成绩。

(七)参考书目

《化工设计》,娄爱娟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化工设计》,陈声宗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化工设计》,黄璐,王宝国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化工计算》,葛婉华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二、中文摘要

化工工艺设计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通过化工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化工设备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工艺流程设计内容,掌握化工厂布置、管路布置原则,熟悉化工厂设计标准与规范等,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用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将为后续的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化工厂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掌握化工设计的种类;

2)熟悉化工厂设计的工作程序;

3)掌握化工车间工艺设计的程序及内容;

4)了解相关的设计文件。

重点:

化工设计的种类、程序和内容

难点:

化工设计的程序

习题:

化工设计的种类及化工工艺设计主要内容

第2部分工艺流程设计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2.1部分工艺路线的确定(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原料路线选择的原则;

2)掌握工艺路线论证的原则;

3)掌握工艺路线确定的步骤。

重点:

工艺路线论证原则和工艺路线确定步骤

习题:

工艺路线确定步骤

第2.2部分工艺流程设计(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工艺流程设计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2)理解工艺流程设计方案的确定;

3)掌握工艺流程图的种类及不同的设计阶段采用的流程图类型;

4)掌握工艺流程图绘制要点。

重点:

1)工艺流程设计的任务;

2)工艺流程图的种类及不同的设计阶段采用的流程图类型。

难点:

工艺流程设计方案的确定

习题:

工艺流程图的类型及绘制要点

第2.3部分典型设备的自控方案(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掌握泵、压缩机、换热器、加热炉、反应器及蒸馏塔的常见控制方案重点:

典型单元设备的常见控制方案

难点:

几种复杂控制方案的应用

习题:

几种复杂控制方案的应用

第3部分化工计算

总学时(单位:学时):20讲课:20 实验:0 上机:0

第3.1部分因次与单位(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了解常见的单位制度;

2)掌握不同单位制间的换算。

重点:

常用单位换算

难点:

英制单位及其换算

习题:

单位换算

第3.2部分化工基础数据(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熟悉常见的化工数据估算方法;

2)掌握临界参数、密度、热容、相变热等基础物性数据的估算。重点:

基础物性数据估算

习题:

基础物性数据估算

第3.3部分物料衡算的方法和步骤(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物料衡算式建立的依据;

2)掌握物料衡算的基本步骤;

3)明确计算基准的概念;

4)掌握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

重点:

物料衡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难点:

计算基准的选择

第3.4部分物理单元操作过程的物料衡算(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掌握物理单元操作过程的物料衡算方法

重点:

物理单元操作过程的物料衡算

难点:

带过程限制条件的物理单元操作过程的物料衡算

习题:

物理单元操作过程的物料衡算

第3.5部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反应过程物料衡算的直接法和组分平衡法及应用;

2) 掌握反应过程物料衡算的元素平衡法和联系物法及应用。

重点:

化学反应过程物料衡算的组分平衡法、元素平衡法和联系物法难点:

化学反应过程物料衡算的元素平衡法;

习题:

化学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

第3.6部分复杂化工过程的物料衡算(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理解复杂化工过程的物料衡算

难点:

复杂化工过程的物料衡算

习题:

复杂化工过程的物料衡算

第3.7部分热量衡算基础(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热量衡算式及热量衡算基本方法;

2)熟悉常见的热力学数据表及性质图;

重点:

1)热量衡算的方法和步骤;

2)常见热力学图表的查取。

难点:

溶解热的概念及计算;

习题:

热力学图表的应用

第3.8部分物理过程的热量衡算(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掌握物理过程的热量衡算

重点:

物理过程的热量衡算

难点:

有相变物理过程的热量衡算

习题:

物理过程的热量衡算

第3.9部分化学反应过程的热量衡算(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基准态的概念和两个常见的基准态及选取原则;

2)掌握化学反应过程的热平衡计算。

重点:

1)基准态的选取;

2)化学反应过程的热平衡计算。

难点: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平衡计算

习题:

化学反应过程的热平衡计算

第3.10部分加热剂和冷却剂(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熟悉常见的加热剂和冷却剂种类及选取原则;

2)掌握加热剂或冷却剂用量的计算。

重点:

加热剂或冷却剂用量的计算

习题:

加热剂或冷却剂用量的计算

第4部分化工设备的选型和设计计算

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8 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物料输送设备(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泵的设计计算和选型;

2)了解压缩机、固体输送及粉碎设备的计算和选择。

重点:

泵的计算和选型

习题:

泵的计算和选型

第4.2部分贮罐和分离设备(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熟悉贮罐系列,掌握贮罐设计计算内容、原则和方法;

2)熟悉液固分离设备、气固分离设备的选择原则。

重点:

贮罐的设计计算

习题:

贮罐的设计计算

第4.3部分换热设备(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了解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换热设备;

2)掌握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及选型。

重点: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习题: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第4.4部分传质设备和化学反应器(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了解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传质设备及反应设备;

2)掌握板式塔和填料塔的设计计算内容;

3)掌握搅拌釜式反应器的设计计算内容。

重点:

板式塔和釜式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习题:

釜式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第5部分化工厂布置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5.1部分厂址选择(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理解厂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2)掌握厂址选择的工作阶段。

重点:

厂址选择的工作阶段

习题:

化工厂布置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5.2部分总平面布置(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总平面布置设计的任务;

2)理解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3)掌握平面布置设计和竖向布置设计的任务;

4)了解平面布置设计和竖向布置设计的要点;

5)了解管廊布置设计要点。

重点:

总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设计的任务

难点:

平面布置设计和竖向布置设计及管廊布置设计的要点习题:

总平面布置、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设计的任务及要点第5.3部分车间布置(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内容及程序;

2)熟悉车间设备布置的内容和要求;

3)掌握车间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重点:

车间典型设备的布置

难点:

车间布置设计要点

习题:

车间典型设备的布置

第6部分化工管路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6.1部分管路设计基础(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熟悉管道的分类和等级

2)熟悉管道的材料与规格;

3)熟悉管道组件的材料与规格。

重点:

1)管道的分类;

2)管道的材料与规格。

第6.2部分管路计算(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管径和管路压降的计算;

2)熟悉常见的管道、阀门类型及选择原则。

重点:

管径和管路压降的计算

习题:

管径和管路压降的计算

第6.3部分管道布置设计(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熟悉管道敷设种类及其设计要求;

2)掌握单元设备的管道布置原则和方法;

3)学习绘制和识读管道布置图。

重点:

单元设备的管道布置

难点:

管道布置图的识读

习题:

单元设备的管道布置方法

编写人:宋颖韬

审核人:陈维民

批准人:赵平

课程设计 环氧乙烷生产工艺设计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环氧乙烷生产工艺设计

目录 一、设计方案简介 (2) 二、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6) 三、物料衡算 (8) 四、计算结果概要 (15) 五、工艺流程说明 (15) 六、工艺流程图 (21) 七、参考文献 (22) 一、设计方案简介 环氧乙烷(沸点10.5℃)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环氧化合物,其用途是制取生产聚酯树脂和聚酯纤维的单体、制备表面活性剂,此外还用于制备乙醇胺类、乙二醇醚类等。 1、反应过程分析:

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方法是乙烯氧化法,在银催化剂上乙烯用空气或纯氧氧化。乙烯在Ag/α-Al2O3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氧化制取环氧乙烷的工艺,可用空气氧化也可以用氧气氧化,氧气氧化法虽然安全性不如空气氧化法好,但氧气氧化法选择性较好,乙烯单耗较低,催化剂的生产能力较大,故大规模生产采用氧气氧化法由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图示可知乙烯完全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其反应热效应要比乙烯环氧化反应大 十多倍。 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环氧乙烷的选择性降低,而且对反应热效应也有很大的影响。选择性下降热效应明显增加,故反应过程中选择性的控制十分重要。如选择性下降移热慢,反应温度就会迅速上升,甚至产生飞温。 2、催化剂的选择: 由于选择性在反应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要选择选择性好的催化剂,银催化剂对乙烯环氧化反应较好的选择性,强度、热稳定性、寿命符合要求,所以用银催化剂。催化剂由活性组分银、载体和助催

化剂组成。助催化剂主要有碱金属、碱土金属、稀土金属化合物等。其作用是提高活性、增大稳定性、延长寿命。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非目标产物的形成,主要有硒、碲、氯、溴等。载体的主要功能是负载、分散活性组分,提高稳定性。载体的结构(特别是孔结构)对助剂活性的发挥、选择性控制有极大的影响(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特殊性要求载体比表面积低并且以大孔为主)。 3、反应压力: 加压对氧化反应的选择性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反应器的生产能力且有利于环氧乙烷的回收,故采用加压氧化法,但压力高对设备的要求高费用增加催化剂易损坏。故采用操作压力为2Mpa左右。 4、反应温度及空速的影响: 影响转化率和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过高,反应速度快、转化率高、选择性下降、催化剂活性衰退快、易造成飞温;温度过低,速度慢、生产能力小。所以要控制适宜温度,其与催化剂的选择性有关,一般控制的适宜温度在200-260℃。 另一个因素是空速,与温度相比次因素是次要的,但空速减小,转化率增高,选择性也要降低,而且空速不仅影响转化率和选择性,也影响催化剂得空时收率和单位时间的放热量,故必须全面衡量,现工业上采用的混合起空速一般为7000/h左右,也有更高。以氧气作氧化剂单程转化率控制在12-15%,选择性可达75-80%后更高。 5、原料纯度及配比: 原料其中的杂质可能给反应带来不利影响:使催化剂中毒而活

新版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301)数学一和(805)电子技术或(806)机械设计 参考书目为: 1.机械设计第九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贵 有关英语的一些经验

大家都说“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一共占40分,但如果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阅读练习上,不注意其他题型的应试技巧,也是得不偿失的。建议大家抽出3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地做一套题。做完一套卷子之后,正确率是次要的,重点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同时了解试卷结构并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做题节奏。对于真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无头苍蝇一样一下子就扎进了哪个老师的长难句网课或者哪本阅读书当中。不是说辅助网课和书不好,而是说要有的放矢,先整体,后局部深入。 没有哪个做题顺序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可以自由决定。做真题一定要注意做题顺序,我是先从阅读开始,然后写完作文,最后再做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分值比较小,但是若较难的话则可能花费半小时时间,一开始做有可能打乱做题节奏。这是我最顺手的做题顺序,也有同学先写作文,再按顺序做题,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单词怎么背? 背单词是老生常谈了,但也是有技巧的。单词是英语的基础,网传阅读百分之二十的单词看不懂,依然可以做对所有题的广告,这种宣传在举例时精心挑选适合所谓“技巧”的题目,并敢说所有题都通用,对同学反馈的不实用的题置之不顾,以偏概全,同学们不该相信,还是要老老实实背单词。 1、背单词要坚持。从今天开始,一直背到考试之前,每天花费的时间不用太多,单词量少的同学在这个阶段可以多背背单词,但是每天一个半小时在我看来也是上限了。 2、背单词方式的选择。单词书很多,我上面提到的《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就挺不错的。很多同学用单词软件背,我使用过但觉得效果一般,同学们可以自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A2)实验报告 徐嘉宁 沈阳理工大学 2006.10

目录 一. 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1) 1.1. 实验目的 (1) 1.2. 实验机构造及测试原理 (1) 1.3. 实验步骤 (1) 1.4. 数据和曲线 (1) 二. 齿轮传动效率实验报告 (3) 2.1. 实验目的 (3) 2.2. 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3) 2.3. 实验步骤 (3) 2.4. 数据和曲线 (3) 2.5. 思考题 (4) 三. HS-A型液体动压轴承实验报告 (5) 3.1. 实验目的 (5) 3.2. 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5) 3.3. 实验步骤 (5) 3.4. 数据和曲线 (5) 四. JDI-A型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8) 4.1. 实验目的 (8) 4.2. 实验内容 (8) 4.3. 实验结果 (8) 五. JDI—A型创意组合式轴系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10) 5.1. 实验目的 (10) 5.2. 实验内容 (10) 5.3. 实验结果 (10) 六. JCY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报告 (12) 6.1. 实验目的 (12) 6.2. 实验内容 (12) 6.3. 实验步骤 (12) 6.4. 实验结果 (12)

一.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1.1.实验目的 1.2.实验机构造及测试原理 1.3.实验步骤 1.4.数据和曲线

二.齿轮传动效率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2.1.实验目的 2.2.实验机构及测试原理 2.3.实验步骤 2.4.数据和曲线

环氧乙烷课程设计任务书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了解化工工艺基本原理、重要工艺过程、设备的构造及工程设计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化工工艺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各种技能,通过独立思考和锐意创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工艺的设计任务,并通过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形式正确表述。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题目 4.2/7.2/ 9.2万吨/年环氧烷生产工艺设计 2、设计条件 用N2作为惰性致稳气时的原料气组成 反应器的单程转化率: 12.3% 选择性:73.8% 环氧乙烷的吸收率:99.5% O2中夹带Ar 0.00856 mol/mol,循环排放气中含Ar为12.85%(10~15%,可自行调配),产品环氧乙烷中含Ar 0.00631 mol/mol。 年生产7440小时。 3、设计任务 1)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的论述。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包括工艺参数的选定、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对反应器和环氧乙烷精馏塔做详细设计计算(包括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3)典型辅助设备的选型和计算:包括典型辅助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和设备型号规格的选定。 4)工艺流程简图:以单线图的形式绘制,标出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物流量、能流量和主要化工参数测量点。 5)主要设备工艺条件图: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 6)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任务书、目录、设计方案简介与评述、工艺设计及计算、主要设备设计、设计结果汇总表、参考资料等内容,并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三、设计时间进程表 时间:2周(11-12周),时间分配大致如下:

“液氨贮罐的机械设计”完美版

“液氨贮罐的机械设计”完美版

设计任务书 课题:液氨贮罐的机械设计 设计内容:根据给定的工艺参数设计一个液氨贮罐相关工艺参数: 最高使用温度:T=50℃ 公称直径:DN=2800mm 筒体长度(不含封头):L0=4500mm 设计操作步骤: 1.筒体材料的选择 2.罐的结构及尺寸 3.罐的制造施工 4.零部件型号及位置、接口 5.相关校核计算 设计人: XXX 学号:080801XXXX 下达时间:2011年11月25日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26日

目录 前言 (1) 1设计方案 (2) 1.1设计原则 (2) 1.2材料的选择 (2) 1.3结构的选择 (2) 2设计参数 (4) 3设计计算 (5) 3.1壁厚的计算 (5) 3.1.1筒体壁厚 (5) 3.1.2封头壁厚 (5) 3.2鞍座承载能力计算 (7) 3.2.1罐体质量m1 (7) 3.2.2封头质量m2 (7) 3.2.3液氨质量m3 7 3.2.4附件质量m4 (8) 3.3人孔补强计算 (8) 4附件选择 (11) 4.1人孔选择 (11) 4.2接口管的选择 (11) 4.2.1液氨进料管 (11) 4.2.2液氨出料管

(11) 4.2.3液面计接口管 (11) 4.2.4安全阀接口管 (11) 4.2.5放空阀接口管 (11) 4.2.6排污管 (11) 5参数校核 (12) 5.1筒体轴向应力校核 (12) 5.1.1筒体轴向弯矩计算 (12) 5.1.2筒体轴向应力计算 (12) 5.2筒体和封头切向应力校核 (14) 5.2.1筒体切向应力计算 (14) 5.2.2封头切向应力计算 (14) 5.3筒体环向应力校核 (15) 5.3.1环向应力计算 (15) 5.3.2环向应力校核 (16) 5.4鞍座有效断面平均压力 (16) 6设计汇总 (17) 7小结 (22) 参考文献 (23)

化工设计新人学习资料

首先声明这篇文档不是我写的,是我在海川化工论坛上看到一位比较有经验的工程师写的,传到文库给大家分享学习一下。感谢海川化工论坛注册名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前辈给我们分享的经验。 工艺那些事: 第一期: 化工工艺设计是一个大话题,在设计院哪一个专业都说工艺是龙头,龙头自然承担的就多,因此过硬的知识基础才是舞龙头的根本,但是大家总是觉得工艺太复杂,新进的同事觉得这得多长时间能全都学会了啊,我不能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我能给你一个相对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化工有个特点,就是任何事情解决的法则是“大事化小,各个击破”。无论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都是这样。因此我们接下来也要“各个击破”,把以后用到的和将要徘徊犹豫的我们“各个击破”。为了避免漏项,我采用20570标准作为参考,其间我会穿插一些我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遇到的例子。 第一期设备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 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为什么拿出来单独来说呢?因为我遇到很多设计院的 同志,现场的技术人员,设备厂家技术人员,有很多人对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概念模糊,规范使用的乱,各持自己的说法,还都各有道理。设备专业的GB150中对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的确定原则进行了表述,管道的压力管道审核人员培训教材中对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进行了定义,化工设计手册中对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也进行了描写,但是我认为,应该按照20570.1中规定的设备和管道系统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的确定方法来实施, 20570.1中明确规定了:“工艺系统专业负责确定容器、塔、换热器的设计

压力”,这个确定方法基本上与GB150中规定的方法一致,只是从工艺的角度去充分考虑各种工况。 是不是所有的设计压力都高于最高工作压力呢,不是,在20570.1中规定了设计压力不小于最高工作压力,这说明有等于的时候。但是这本规范是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呢?不是,这本规范只适用于表压35MPa以下的工况,但是这就满足了大多数工况,极特别的另行讨论。 设备设计温度,这个基本没有什么解释的,就是正常工作过程中,设备达到最高压力相对应的设备材料达到的温度。这里注意是材料的温度,并不是设备里面介质的温度。 下面唠叨一下具体的选取方法。 常压容器,内压容器这都正常按照表中规定的选取,这里有一个需要解释的,就是当容器位于泵进口且无安全泄放装置的时候,我们为什么提设计压力的时候还要提一个设备的全真空状态呢,因为在泵将前面容器内的液体全部抽空的时候,容器内就会产生负压,这个负压就是全真空状态,设备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这种事故工况。 容器位于泵出口测无安全泄放装置时,取泵关闭压力。这主要是考虑当容器打满或者容器出口阀门关闭或堵塞时,泵没有停还一直在向容器中注,这时候最大的压力也就是泵关闭压力(泵关闭压力不是泵关闭,是泵的出口阀门关闭泵还在运转),为什么跟0.1MPa表压比较,就是因为0.1MPa表压就近似于大气压。 这里还要注意烃类的液化气体这个版块规范中给的压力值是常温储存条件 下的,这个新手比较容易犯错误,在设计大乙烯装置的时候,有个设计师就把压缩机后缓冲罐压力按照上面的选取的(当时工艺包没有这个缓冲罐,后

工艺设计及FD设计

工艺设计及PFD设计 在化工装置设计中,除了工艺系统设计以外,还有管道、设备、机械、建构筑物、公用工程、电气、仪表、安全卫生、消防、分析化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设计工作,还要从全局考虑总平面布置、原料和产品的输送及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这些都需要在化工工艺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所以说化工工艺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在各个设计阶段中,作为设计主体的化工工程师,必须与其他各专业密切沟通,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整个设计任务。这就要求化工工程师不仅精通、熟悉有关的标准规范和设计技能,并能在工程设计项目中恰当地应用、执行它,同时还要具备较广泛的相关专业知识。 国内工程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国际上通行的作法是分为工艺包设计阶段、基础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 在化工工艺系统设计中,工艺流程设计的各个阶段的设计成果都是通过各种流程图和表格表达出来,按照设计阶段的不同,先后有方框流程图(block flowsheet)、工艺流程草(简)图(simplified flowsheet)、工艺物料流程图(Process Flow Diagram即PFD)和管道仪表流程图(Piping & Instrumentation Diagram 即P&I D)〈也有用“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Process and Control Diagram 即PCD”代替P&ID)〉等种类。对于医药行业来说,根据其特有的生产洁净区级别要求,还有人员-物料分流图(Material and Personnel Flow Drawing)、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Plant Schematic and Process Flow Diagram)等。 下面对工艺设计、工艺包设计内容及PFD的设计作简单介绍。 一、工艺设计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制药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 3.6万吨/年氯苯车间分离工段工艺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 专业班级:制药071班 学号: 5 8 0 1 3 0 7 0 3 0 学生姓名:晏金华 起讫日期:2010-10-25—2010-12-20 指导教师:杜军职称:副教授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说明 1.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专业学科组审定,下达到学生。 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课程设计。 3.本任务书在课程设计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课程 设计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 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 风;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查阅资料、运算和绘图等)的能力及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得到工艺设计方面的基本训练. 2.在课程设计期间,要求学生遵守设计纪律和考勤制度。 3.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严格的作风和认真负责的 态度,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书,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学生所完成的设计,应体现设计方案正确、工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参考文献资料,结合生产实际,尽可能吸收最新科技成果,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争取使设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二)课程设计内容—1万吨/年氯苯车间反应工段工艺设计 1.设计说明书内容 (1)总论 ①设计依据;南昌市东北郊xx厂,厂内现有氯碱车间,可提供Cl ;且具备 2完善的公用工程系统。即可供最低-15℃冷冻盐水,20℃(平均)工业上水及 0.6MPa的蒸汽。 ②氯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用途),国内外氯苯生产发展概况; ③氯苯生产方法简述及论证; ④生产流程的选择及论证: (2)产品规格,主、辅原料规格及来源情况 (3)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按生产工艺流程说明物料经过工艺设备的顺序及生成物的去向,物料输送及贮备方式,同时说明主要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量、配料比等。 (4)物料衡算 ①根据生产规模及其特点确定年生产时间(h)、单位时间产量及计算基准; ②物料衡算:选定计算方法,对车间所有有变化的过程及设备(或系统),按一定顺序和计算步骤,逐个进行物料衡算,确定每股进、出料的组分、流量及百分比含量。要求及时整理计算结果,对每个过程设备列物料平衡表。 (5)列表: ①工艺条件一览表; ②生产控制一览表; 2. 图纸内容及张数:反应工段工艺流程图,1张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所属系部:化工学院 制定人:宋丽萍 合作人:吴晓滨 制定时间: 2015年1月20日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化工单元操作 课程代码:181103 学分:20 学时:360 授课时间:第二学期授课对象:三年制专科 课程类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必修课。 先修课程:化工机械基础后续课程: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 二、课程定位 《化工单元操作》课程面向的岗位有:管路安装、泵及其他动设备操作、流量控制、压力控制、温度控制、DCS控制操作、设备保全等。《化工单元操作》安排在《化工机械基础》之后,《现代煤化工生产技术》之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其主要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依据操作原理的共性,分成为若干单元操作过程,通过项目训练,掌握各单元典型设备的操作技能及设备选用原则和技能,学习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中职定位:单元设备简单操作 本科定位:单元设备工作原理及生产能力设计 培训地位:单元设备工作原理简介 三、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本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业核心类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

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与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图纸识用与绘制、物理化学等前续课程密切衔接,为后续课程《化工设计概论》、《化工工艺学》、《化工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最终形成化工生产的职业综合能力。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流体力学知识,根据输送流体的性质,正确选用管道及安装。根据输送机械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常见泵的开启与调节。根据输送机械设备操作规范,操作常见泵的开启与调节。 2、能运热量传递知识,根据传热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传热设备。 3、能运用蒸发原理知识,根据蒸发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蒸发设备。 4、能运用蒸馏原理知识,根据蒸馏设备的操作要求,操作和维护蒸馏设备。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1、知道流体力学,了解其基本内容,理解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机理及基本计 算方法; 2、知道非均相物系分离的基本原理,重力沉降和过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计算;掌握 3、知道传热单元,了解传热过程,理解传热原理,掌握热量传递过程中的传热单元操 作的基本概念及传热基本方程; 4、知道吸收,了解吸收过程,理解吸收原理,掌握气体吸收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计算; 5、掌握两组分溶液精馏的原理和流程,精馏塔的操作及设计计算方法; 6、掌握干燥过程的基本概念,熟悉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的应用,干燥过程的相关计 算。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1、进入工作环境,必须穿着工作服、安全帽、工作鞋等。 2、不能随意触动设备。 3、操作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 5、保持节俭节约。 四、课程内容设计:(包括顶岗实习、项目实施等,项目小于内容)

《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人:张丽娟教学团队审核人:陆杰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 课程名称:化工设计/ Chemical Process and Plant Design 课程代码:043041 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 学时:32学分:2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仪表与自动化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教材:陈声宗《化工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主要参考书: 1. 上海医工院编,《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 Wells GL,Rose,《The Art of Chemical Process Desin》,Elsevier,1996 3. 王静康主编,《化工设计》,化学业出版社,2006 4. 吴嘉,《化工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一、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本课程是专业技术课,为选修课,学完后进行考核。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主要规范和基本思维方式; 2、给学生以扎实的化工设计基础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掌握工艺方案选择和工艺流程设计、以及车间设备布置和管道布置的原则、 方法和步骤; 4、掌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设备的选型与工艺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计 算机进行工艺计算; 5、掌握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及化工设备图的表达内容、绘制方 法和阅读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机绘制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和化工设备图; 6、了解非工艺专业的设计及概算的内容,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为非工艺 专业提供设计条件。 三、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能掌握化工设计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设计结果的表达和文档的编制方法; 2.培养学生学会化工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内容、工具和方法,初步掌握至少一种化工专业 CAD工具软件,以及基本的化工CAD方法。 3.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初步的化工工艺设计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在工作岗位上 进行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掌握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以及原则。 5. 了解我国现行的有关化工设计的规范方法和程序。 6.熟悉从项目建议书到投料试车的化工厂设计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7.理解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什任务书、扩大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主 要内容。了解国外通用设计程序和内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前言………………………………………………………… 三、确定设计方案……………………………………………… 四、概述……………………………………………………… 五、主要符号说明…………………………………………… 六、设计计算………………………………………………… 七、参考文献………………………………………………… 八、设计自评………………………………………………… 九、附图………………………………………………………

一、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 某常减压蒸溜装置31.82万吨/年原油预热系统工艺设计 二、任务给定条件: 某炼油厂用柴油将原油预热。定性温度下柴油和原油的有关参数如下表。要求两侧流体的压降都不超过50KPa,试选用适当的列管式换热器(一台或多台)。 物料温度℃质量流量平均比热容平均密度导热系数粘度 入口出口Kg/h kJ/(kg.K) kg/m3W/(m.K) ×103Pa.s 30000 2.48 715 0.13 0.64 柴油175 T 2 原油70 110 40000 2.20 815 0.128 3.0 1、柴油质量流量30吨/小时,原油40吨/小时【以学号25号为基准,1-24(30/40-学号×0.1吨/小时)。26-50号(30/40+学号×0.1吨/小时)。 2、换热设备可选择浮头式或U型管式换热器;换热器内外两侧的污垢热阻均可取 1.72×10-4m 2.℃/W;忽略管壁热阻。 3、节约成本核算参考:若采用4.855千克(力)/厘米2饱和水蒸气预热原油,饱 和水蒸气放热后出口为80℃水,水蒸气180元/吨,计算每年节省的费用。 三、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要求: 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参考文献、符号说明和设计自评,其中正文包括下述内容: a)前言(说明设计题目——31.82万吨/年,设计进程及自认达到的目的) b)换热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和计算 冷却水用量,换热器进出口温度等热量衡算,包括根据换热流体的特性和操作参数决定流体走向(哪个走管程、哪个走壳程);计算平均温差。 c)根据换热器工艺设计及计算的结果,对换热器选型 i.换热器管程、折流挡板间距、管子排列方式 ii.换热器接管尺寸确定 iii.管、壳层压降校验 iv.年节约成本核算参考:以饱和水蒸气的年消耗量计算 v.设计结果汇总与评价 四、附图(手绘3号图,1张) 1.换热器结构图 2.管板(包括管子排列方式)剖面图 3.管板与壳体连接局部放大图 4.列管与管板连接局部放大图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前景研究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前景研究 发表时间:2015-12-09T15:01:26.0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1月总第173期供稿作者:王熙彪白冰陈飞[导读]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文将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及优势,点明其发展方向,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王熙彪白冰陈飞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10159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全国各地不同行业都有着明显的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为我国工业经济的进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门融合了多个学科,如机械制造、计算机技术等内容的新兴学科,它的发展前景被人们所看好。因而,我们应加强对其的投入,加大研究力度,在国内外积极进行交流,使其发挥最大优势。本文将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及优势,点明其发展方向,并对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前景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历程 1.发展历史较短。机械制造工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直到近代才意识到工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将机械设计制造放在重要位置,开始发展这一产业。但由于落后时间较长,要想追上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水平,依然存在较多的困难。 由于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业发展较晚,技术也相对落后。而且人们思想观念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推崇国外的产品与技术,也对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业有着一定的限制。 2.难以取得突破。建国之初,我国初步发展工业。受到当时环境及各个方面的影响,使得工业类型中的手工业受到人们的追捧,由于政策等原因,国家对于手工业发展有所倾斜,对机械制造业及重工业重视不够。当我国市场大量涌现大批国外产品时,才开始将经济重心转移到工业上来。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发展机械制造业,陆续出现代表性产品。但由于西方国家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因而技术与产品不断进行更新,我国工业发展无法跟上发展的步伐。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对于该方面并未建立相关的保护机制,使得机械制造发展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3.取得一定的进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对于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政府及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对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扶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较于传统的机械行业有了明显的提升,一方面保留了传统机械技术的良好技术,另一方面将现代化的技术融入其中,使其具备更加专业、高效的优势。目前,这一方面已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足,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与提升,使这一行业为我国经济腾飞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势 1.提高效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取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机械生产的智能化程度,使得各个企业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不仅仅能够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更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2.自我修复。由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网络相连通,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即能够自我检测到相关问题及故障原因,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降低设备损坏率,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对该问题及时修复,降低损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设备持续、高校的进行工作。 3.简化操作。通过采用自动化操作,使得机械制造可以仅仅通过简单的指令操控进行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操作难度。 4.满足不同需求。机械设计制造的主要目标即为融合多种功能,以满足该行业的不同需求。例如,可以通过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危险环境中,代替人力,从而降低操作风险等。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前景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目前,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有了相当程度上的进步,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实现机械电子一体化,从而推动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智能化、网络化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将网络技术更多的应用其中,帮助其更好的发展。绿色、人性化不仅仅适用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同样适用到这一行业。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作为工业发展的热门方向,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因而应加强该方面的人才培养,确保行业发展后继有人。同时加大对现有人才的继续培训与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加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其次,不断创新工业格局,调整机械行业的整体格局,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各个领域,使其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并能够不断拓宽发展空间。 四、结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作为新兴的领域,对于我国工业地位提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应抓住这一机遇,不断加大这一领域的投入,培养该方面的专业人才,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并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提高我国机械行业的水平,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全面腾飞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超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河南科技,2013,06,105。 [2]李豪浅谈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前景[J].企业导报,2014,08,134+136。 [3]陈锐友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前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02,26~27。 [4]董哲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化工管理,2015,24,132。

化工工艺设计-实际案例

初步设计任务书 二班第一组设计题目:年产5 万吨高浓度复合肥工艺设计 1 设计任务及设计条件: 1.1 目的:选择年产5 万吨高浓度复合肥工艺设计作为设计项目,让学生对工艺设计进行实战训练,熟悉主要的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1.2 规模:年产5 万吨高浓度复混肥。 产品方案:15-15-15为设计基础。 1.3 生产方法:计算机自动配料,原料全部破碎,混合后,采用加蒸汽滚筒造粒,滚筒干燥机,滚筒冷却机,筛分后,产品自动包装,非成品破碎后返回造粒。 1.4 设计原则:原料和产品机械运送,原料采用电子秤计量,产品自动包装。自动化水平一般,运行可靠,生产灵活。 1.5 原材料: 氮肥:尿素,含氮46%,氯化铵,含氮24%; 磷肥:过磷酸钙,含五氧化二磷为15%;钙镁磷肥,含五氧化二磷为15%;磷酸一铵,含氮11%,含五氧化二磷为44% 钾肥:氯化钾,含氧化钾60%;硫酸钾,含氧化钾50% 燃料:无烟煤,干燥机热风炉用; 水:外部共给,至界区内; 电:外部共给,至界区内; 厂内运输:叉车 1.6 环保及三废治理:要求干燥机尾气采用旋风除尘,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1.7占地面积:占地20亩,每亩15万。 1.8 投资额:自己核算。 1.9 劳动定员:待确定。 1.10投资核算和经济效益分析 1.12 每天工作20小时,每年300天 1.13原料库存30天,成品库存15天。 二完成任务: 确定工艺流程,画出工厂总平面布置图,画出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设备平面布置图,设备立面布置图);土建条件图,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选型及选型计算;设计说明书;投资核算和经济效益分析;物料流程图及物料平衡计算; 非标准设备图:包括热风炉、原料贮斗、半成品贮斗、成品贮斗等。 参考的设计条件: 说明:原料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没有给出的设计条件由自己查资料确定。 1、产品规格按任务要求进行计算。 2、设计规模为5万吨/年。 3、年工作日300天。 4、每天操作日按20h。 5、造粒后物料含水量8%。 6、干燥后物料含水,查国家标准GB15063-2009。

化工工艺设计基础-个人总结

化工工艺设计基础-个人总结.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本文由scutbiao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化工工艺设计》讲座化工工艺设计》 1. 概述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 1.1 要建设一个化工厂,必须具有一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这批化工工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掌握化工基本理论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 如化工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掌握化工工艺设计方法和技能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熟悉环保,安全,消防等方面的法规环保一定的工作经验 1.2 化工建设项目阶段 1. 2.1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工程公司为主体, 项目前期工程设计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按国内审批要求分为: 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初步设计→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开工. 施工图设计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 按国际常规做法分为: 工艺设计基础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施工,安装,试车,性能考核及国家验收(验收后工厂投入正常运行)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 1.2.2 建设项目阶段的划分以建设单位为主体,通常分为四个阶段项目前期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工厂投入生产 2. 工艺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2.1 工艺设计的文件包括三大内容: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图纸表格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2.1.1 文字说明(工艺说明) 工艺设计的范围. 工艺设计的范围.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 设计基础: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公用工程燃料规格, 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产品及副产品规格. 副产品规格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工艺流程说明:生产方法,化学原理,工艺流程叙述. 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原料,催化剂,化学品及燃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公用工程(包括水, 公用工程(包括水,电,汽,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消耗脱盐水,冷冻,工艺空气,仪表空气,氮气) 定额及消耗量. 定额及消耗量. 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 三废排放:包括排放点,排放量,排放组成及建议处理方法装置定员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安全备忘录(另行成册) 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技术风险备忘录(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 操作指南(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操作指南(通常为对内使用,另行成册.供工艺系统,配管等专业使用) 2.1.2 图纸 PFD: 的设计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PFD:是 PID 的设计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分版次逐版深化) . 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 主要控制回路, ,主要控制回路包括全部工艺设备,主要物料管道(表示出流向,物料号) 主要控制回路,联锁 , 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方案,加热和冷却介质以及工艺空气进出位置. 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 建议设备布置图:是总图布置,装置布置的依据,供基础设计使用(通常为平面布置图)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布置图) 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置. . PCD:通常是设计院内部设计过程文件, PCD:通常是设计院内部设计过程文件,最终体现在终版 PFD 中(通常由自控专业完成) . 完成) 2.1.3 表格物料平衡表工艺设备数据表工艺设备表取样点汇总表装置界区条件表工艺设计方法(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 3. 工艺设计方法(化工基本理论的应用) 3.1 工艺路线的选择 原料来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成本) 环境保护其它,如操作条件, 其它,如操作条件,安全,消防,投资,工艺先进性,可行性,合理性. 消防,

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书--环氧乙烷的制取

设计题目:环氧乙烷的制取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方案简介 3 三、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6 四、物料衡算9 五、计算结果一览表16 六、工艺流程说明17 七、附图20 八、参考文献22

设计任务书 一、基本数据 用 N2 作为惰性致稳气时的原料气组成 反应器的单程转化率:12. 3% 选择性:73.8% 环氧乙烷的吸收率:99.5% O2中夹带的0.00856mol,循环排放气中含Ar为12.85%,产品环氧乙烷中含 Ar0. 00631mol 。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1、对环氧乙烷反应系统的物料衡算; 2、绘制环氧乙烷反应系统的工艺流程图(一张); 3、绘制二氧化碳脱除系统的工艺流程图(一张); 4、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二)具体要求1、环氧乙烷反应系统的物料衡算方法参考《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 (吴指南主编)一书。2、绘制的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必须符合化工制图的规范,并且字 体必须工整。3、编制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对计算过程与工艺流程的选择以及控点 的确定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设计方案简介 环氧乙烷(简称EO)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环氧化合物, 在常温下为气体,沸点10. 5℃。可以与水、醇、醚及大多数有机溶剂 以任意比混合。有毒,易自聚,尤其当有铁,酸,碱,醛等杂质或高 温下更是如此,自聚时放出大量热,甚至发生爆炸,因此存放环氧乙 烷的贮槽必须清洁,并保持在0℃以下。 环氧乙烷是以乙烯为原料产品中的第三大品种,仅次于聚乙烯和苯乙烯。它的用途是制取生产聚酯树脂和聚酯纤维的单体、制备表面活性剂,此外还用于制备乙醇胺类、乙二醇醚类等。一、反应过程分析: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最早采用的方法是氯醇法,该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乙烯和氯通入水中反应生成2- 氯乙醇,2- 氯乙醇水溶液浓度控制在6%- 7%(质量); 第二步使2- 氯乙醇与Ca ( O H)2反应,生成环氧乙烷。该法的优点是对乙烯的浓度要求不高,反应条件较缓和,其主要缺点是要消耗大量氯气和石灰,反应介质有强腐蚀性,且有大量含氯化钙 的污水要排放。因此开发了乙烯直接氧化法,取代氯醇法。 工业上生产环氧乙烷的方法是乙烯直接氧化法,在银催化剂上乙 烯用空气或纯氧氧化。乙烯在Ag/α-Al2O3催化剂存在下直接氧化制取环 氧乙烷的工艺,可用空气氧化也可以用氧气氧化,氧气氧化法虽然安 全性不如空气氧化法好,但氧气氧化法选择性较好,乙烯单耗较低, 催化剂的生产能力较大,故大规模生产采用氧气氧化法。主要反应方 程式如下: 主反应 副反应由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可知,乙烯完全氧化生成二氧 化碳和 水,该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其反应热效应要比乙烯环氧化反应大十多倍。故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环氧乙烷的选择性降低,而且对反映热效 应也有很大的影响。选择性下降,热效应就明显增加,如选择性下降 移热慢,反应温度就会迅速上升,甚至产生飞温。所以反应过程中选 择性的控制十分重要。

化工工艺设计常用的标准规范和参考文献-2016-04

化工工艺设计常用的标准规范-2016 搞工艺设计需掌握的东西大致如下: 1、标准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 《工艺系统设计管理规定》(HG20557-93) 《工艺系统设计文件内容的规定》(HG20558-93) 《管道仪表流程图设计规定》(HG20559-93)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 《化工装置管道布置设计规定》(HG/T20549-1998)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HG20546-2009) 《过程检测和控制系统用文字代号和图形符号》(HG20505-2000)《化工管道设计规范》(HG20695-1987)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26-89)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量和单位》(GB3100~3102-93)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HG20667-2005) 《化工建设项目噪声控制设计规定》(HG20503-92)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T8175-87)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定》(HG/T20679-1990) 《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HG/T20519-92) 《化工蒸汽凝水系统设计技术规定》(HG/T20591-97) 《化工装置管道机械设计规定》(HG/T20645-1998) 《化工装置管道材料设计规定》(HG/T20646-199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HG20592~20614-97)[欧洲体系]《石油化工装置工艺管道安装设计手册》(1~4册修订本) 《管架标准图》(HG21629-1999) 《变力弹簧支吊架》(HG/T 20644-19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7)《工业设备、管道绝热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2) 《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91)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92) 2、书籍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化学工程手册,化学工程师技术全书等 3、软件类 办公软件,AUTOCAD,PROJECT,ASPEN,PDS或PDMS 4、工作经验 最好是有一两年的工作经验。这样作设计就会比较容易些。 5、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