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又名《全球通史》) 全24卷中文版介绍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又名《全球通史》) 全24卷中文版介绍共15页文档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资源类型:ISO发行时间:2004年地区:美国语言:普通话简介:[通过安全测试]杀毒软件:Symantec版本: 8.1.0.821病毒库:2005-10-5共享条件:百灵带宽,上载理论不限共享时间:12小时开机在线,除非线路故障或者机器故障。
[通过安装测试]WindowsXP SP2软件版权归原作者及原软件公司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软件原图:http://img.verycd/posts/0511/post-387293-1133061048.jpg | 800x249《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开本:大16开封面形式:精装本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定价:8800 元现卖价:1680[特色及评论]《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版)该书是美国着名的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的品牌图书。
400万字,附有精美插图近5000幅。
该书剑桥、牛津、哈佛及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着名学府、博物机构的专家学者撰稿,对人类文明人生、发展的历史作了全新的阐述。
全书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文明侧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该书涵盖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历史的分析。
对各个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现状都以通俗明快的语言作了历史的评析。
浏览全书如同漫游人类文明史的“纸上博物馆”。
权威该书是全球顶尖级出版公司,美国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最有影响的图书。
新颖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
精美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文明发展的部体面目与线索。
生动一流的专家撰稿,一流的编务班子策划制作,学术性、普及性、鉴赏性浑然一体。
视野宽阔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以全新的角度提供另种历史思考的坐标。
气魄宏大从文明初曦崛起的帝国;从东方之光到独裁的阴影各种场景撼天动地。
风格独特在叙述中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体验和思考历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1.(2019潍坊昌乐二中期末)下列关于东罗马帝国的表述,正确的有( A )①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③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④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2.下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D )A.《查士丁尼法典》B.《法学汇纂》C.《法理概要》D.《罗马民法大全》3.下列法律文献,属于拜占庭帝国时期颁布的是( C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秦律》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
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 D )A.宣扬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B.强调法律在和平时期的作用C.消除战争带来的社会隐患D.利用法律维护统治5.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B.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C.继承、保存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D.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6.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有( A )①阿拉伯人的不断进攻②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③长期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④十字军的攻打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7.(2019天津实验中学质检)春秋时期,晋国借路虞国来进攻虢国,结果晋国灭掉虢国后顺手牵羊灭掉虞国。
11—13世纪,某帝国试图借助外部势力抵抗外来入侵,结果反被该势力差点灭亡。
“某帝国”是( C )A.罗马帝国B.西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8.依据下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D )A.希腊B.西罗马帝国C.波斯D.拜占庭帝国9.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某帝国说: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全球通史》共读集锦16悦读读书

《全球通史》共读集锦16悦读读书三月共读全球通史作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版领读者:跑跑单车领读者说第18-19章第五编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用两天时间看看在世界近代史或者说世界发生普遍联系之前,欧亚大陆的态势是什么样的。
先来看西方发展之前的穆斯林世界和东亚儒家文明世界。
公平的讲,当时的穆斯林世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政治上积极进取,看起来主宰着欧亚大陆的发展进程。
奥斯曼土耳其受到拜占庭邀请,参与拜占庭王位争夺战,趁机抢下来了小亚细亚。
在法国人邀请下,来到了中欧,攻打维也纳,虽然失败,但在中欧留下了桥头堡,随时可以回来。
不过土耳其人也就达到了扩张的极限。
在第二次围困维也纳后,他们被一步步赶出了欧洲。
在大陆另一边,日本在儒家文明帮助下,逐渐文化统一日本列岛,形成了稳固的天皇统治基础,地方实力集团控制着政局,社会稳定。
这两个文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保守稳定,拒绝外来创新,关起门来过日子没问题,这个门如果被打开,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而野蛮人已经在敲门了。
问题:日本在16世纪后选择闭关锁国的原因是什么?打卡集锦Emma Wan兩個被甩在後頭的世界。
這兩章的特點在於,所舉例的兩個在近代被歐洲遠遠拋在後頭的文化都是幅員遼闊,能自給自足的社會,而且都有類似的優越感(這點後來的歐洲人也很嚴重)到底這樣的成因是太過自傲還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呢?我認為兩者都有。
這種自傲來自於各自文化的最核心,穆斯林認為他們的宗教比基督教先進,中國人認為不是自己族類的都是野蠻人。
挺有意思的共同點。
江戶時代鎖國政策的導火索是寬永年間九州的島原之亂,這場農民起義被艱難的平定後幕府發現這些人很多都是基督徒,認為這樣的信仰會危害到統治便把外國人都逐出日本,除了信新教不愛傳教的荷蘭人(蘭學在日本的發展,汽水被叫荷蘭水)。
所以,我認為幕府鎖國政策其實還是擔心基督教大規模傳入後會從底層影響其統治。
畢竟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也影響了上層統治者和被作為政治鬥爭擺脫門閥的工具。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书籍介绍

全球视野的历史观
多元文化的交融
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02
研究重点
人类历史事件及其相互关联
01 全球历史发展脉络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梳理了人类历史的发 展脉络,强调了不同文明间的互动和影响。
02 历史事件间的关联
作者深入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揭示了它们对全球历史进程的共同推动作用。
斯塔夫理阿诺斯倡导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历史学与社会 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以全面揭示人类历史的本质和规 律。
全球角度的研究特色
斯塔夫理阿诺斯强调全球整体的历 史发展,突破了传统地域历史的局 限。
著作中展示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 碰撞,揭示了全球历史中的多元文 化特色。
作者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 等多学科的理论工具,全面深入地 分析了全球历史的发展脉络。
宗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探讨
宗教的影响
01
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深入探讨了宗
教对世界各地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科学技术的革新
02
书中还详细分析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推动全球
历史的演变,以及科技在不同文化间的传播和应
用。
跨领域的互动
03
斯塔夫理阿诺斯还强调了宗教与科学技术之间的
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全球历史的面
03 跨文明比较的视角
通过比较不同文明的历史发展,作者揭示了人类历史事 件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它们在全球历史中的位置。
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与相互作用
01
02
03
局部与整体的对抗
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理阿 诺斯强调了局部地区与全球整体 之间的对抗关系,揭示了不同文
明之间的冲突和竞争。
全球通史阅读心得

全球通史阅读心得
全球通史是一本很经典的历史著作,通过全面系统地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为读者呈现了世界各个地区不同年代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变迁。
这本书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
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脉动和变化。
书中详尽地描述了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帝国的崛起与灭亡,战争与和平的循环,以及科技、思想和经济的发展等等。
这些历史事件和变化,使我意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体系,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制度。
同时,全球通史也让我明白了各个地区的历史联系和相互影响。
书中介绍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形成了今天多元而丰富的世界文化。
无论是经济、政治、宗教还是科技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各个地区历史事件的影响与启示。
最后,全球通史还提醒我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了解过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也为未来做好准备。
历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困境与挑战,并且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全球通史是一本宝贵的历史读物,通过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它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并且让我更加珍视当下,以及对未来抱有希望。
全球通史

读书笔记三《全球通史》古人云读史可以明智。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用全球历史观研究世界历史,带给我们全新的视野。
《全球通史》是以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为主线,而不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线。
本书主要特点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把人类历史划分为1500年的世界以前和1500以后的世界。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
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全球通史》中用三章的篇幅介绍了了中国文明和儒家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近代中国受西方列强和东方倭寇欺辱的历史。
在最后一章《后记:我们的黄金时代吗?》中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大同世界进行了前瞻性的论述。
读后受益匪浅,使我对儒家思想和当代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一体化有了探索性的认知。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强盛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笔者的学生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个年代学校不开设历史课,所以笔者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一无所知。
读高二时,正值神州大地开展史无前例的“批林批孔”运动,伟人毛泽东把孔子从“大成至圣先师”的尊位上揪下来,让全国人民进行“大批判”。
从那个时候起,我才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个“孔老二仲尼丘”。
他一生主张“克己复礼”,刚当上鲁国大司寇,就杀了革新派人士少正卯。
这是我对儒家思想的启蒙认识。
我读完司马迁的《史记》之后,我对儒家思想有了深一层的认识。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到处是诸侯割据的混乱状态,周王朝的统治地位已经动摇。
《世界史纲》与《全球通史》

《世界史纲》与《全球通史》《世界史纲》与《全球通史》《世界史纲》出版于1920年,是赫伯特?乔治?韦尔斯[英](Herbert George Wells,简称H.G.Wells)重要的一部著作,它的意图就在于“以平直的方式,向具有一般智力的人展示,如果文明要想延续下去,政治、社会和经济组织发展成为世界性联盟是何以不可避免的”。
而其一个主题就是要说明,世界只有通过教育而不是战争和革命才能得到拯救。
《世界史纲》是威尔士写给所有历史爱好者的简明读本,以无比开阔的视野、轻快简洁的笔调将自生命起源以来的生物及人类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球通史》出版于1970年,是L.S.斯塔夫里阿诺斯[美](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
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
所以,本书在20世纪中期一问世便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颇受好评。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
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新全球史》是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所著,之所以名之为新,首先是因为它体现的全球史观已经有别于全球史发展的早期阶段。
上世纪60年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19世纪以来的“欧洲中心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的批判,他们希望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来理解整个世界,由此,全球史观成为观察世界的一种新方法,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W.H.麦克尼尔的《世界史》就是体现着这种全球史观的世界通史。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编辑丨子愚开本:大16开封面形式:精装本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定价:8800 元现卖价:1680[特色及评论]《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版)该书是美国着名的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的品牌图书。
400万字,附有精美插图近5000幅。
该书剑桥、牛津、哈佛及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着名学府、博物机构的专家学者撰稿,对人类文明人生、发展的历史作了全新的阐述。
全书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文明侧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该书涵盖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历史的分析。
对各个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现状都以通俗明快的语言作了历史的评析。
浏览全书如同漫游人类文明史的“纸上博物馆”。
权威该书是全球顶尖级出版公司,美国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最有影响的图书。
新颖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
精美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文明发展的部体面目与线索。
生动一流的专家撰稿,一流的编务班子策划制作,学术性、普及性、鉴赏性浑然一体。
视野宽阔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以全新的角度提供另种历史思考的坐标。
气魄宏大从文明初曦崛起的帝国;从东方之光到独裁的阴影各种场景撼天动地。
风格独特在叙述中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体验和思考历史。
内涵丰厚融汇考古学、艺术史、自然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成果。
思想深遂深切的人文关怀再现文明历程,简洁通俗的语言与历史和未来对话。
[内容简介]本书是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人类文明史图书系列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原名《时代生活之世界史》是一部美国出版界极为典型的品牌图书,充分利用时代出版公司(拥有《时代》、《生活》、《人物》、《财富》、《娱乐》等着名期刊)藏量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源来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本书目录]第1卷人类的黎明进化之路/人类的分布/驯化自然/初民社会的创立者第2卷神王时代公元前3000年-前1500年苏美尔曙光/法老之路/爱琴海上的帝国/东方文明的萌动第3卷文明初曦公元前1500年前-前600年扩张的帝国/埃及的黄金时代/希腊的磨难/地中海商旅/亚洲的发展/美洲的觉醒第4卷巨人时代公元前600年-前400年鼎盛的波斯/希腊的曙光/罗马的黎明/百家争鸣的东方第5卷崛起的帝国公元前400年-公元200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辉煌/东方霸业/昌盛的中国第6卷衰落的五朝公元200年-600年罗马帝国的衰落/中东复兴/混乱中的中国王朝/充满活力的新世界第7卷伊斯兰的脚步公元600年-800年先知的追求/欧洲面貌的改变/大唐盛世/日出之国第8卷诺曼狂飙公元800年-1000年维金人入侵/拜占庭的复生/独树一帜的日本/美洲金字塔的建造者第9卷东方之光公元1000年-1100年中国的开明王朝/突厥的兴起/诺曼征服/俄罗斯的诞生/大象之王第10卷宗教之战公元1100年-1200年欧洲封建秩序/圣地之争/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东南亚的寺庙之国第11卷蒙古征服公元1200年-1300年大漠中的游牧部落/日本幕府的兴起/埃及的“奴隶”苏丹/西方的战乱/波罗的海十字军/欧洲的新君主第12卷灾难的年代公元1300年-1400年百年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中亚的暴乱/中国的鼎盛朝代/非洲帝国第13卷发现新大陆公元1400年-1500年海洋冒险家/文艺复兴/君主但丁堡的陷落/波希米亚圣战/最后的一个印度帝国/失落的美洲文明第14卷欧洲的转折公元1500年-1600年教会的分裂/征服新大陆/伊丽莎白时代/残暴的沙皇/奥斯曼帝国的颠峰/莫卧儿帝国的兴起第15卷君主威权公元1600年-1700年德川时期的日本/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波斯大帝/英国内战/荷兰共和国的兴起/新在陆的新移民第16卷革命之风公元1700年-1800年俄国的西化/普鲁土的崛起/太平洋探险/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第17卷新的革命公元1800年-1850年波拿巴帝国/英国工业革命/拉丁美洲的解放/门户洞开的中国/争夺南部非洲第18卷殖民时代公元1850年-1900年拉贾的全盛时期/铁血宰相俾斯麦/角逐非洲/澳大利亚的形成/美国的分裂第19卷战乱中的世界公元1900年-1925年世界大战/俄国革命/中东的变迁/日本的扩张/美国时代第20卷独裁的阴影公元1925年-1950年欧洲的战争风云/战争的世界/印度独立运动/逐鹿中原第21卷城市的进程城市开拓者/古典城市的辉煌/繁华的东方之都/西方城市的复兴/气象万千的设计/大都会时代第22卷家庭的进化家庭生活的出现/中古家庭/家庭的领地/避难的城堡第23卷战争机器军队的雏形/骑士时代/新型战争/决胜之路/蘑菇云的阴影第24卷自然的历程走出洪荒/地中海世界/中国之路/犁和十字架/扩张与交流/全球性挑战[漫游纸上博物馆——读《人类文明史图鉴》]文丨温儒敏翻开书的首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印刷精美的岩画,一个狩猎者将手中的梭矛投向一个长角的野羊;一只狗咬住了猎物的后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大量图片相配合,每一卷各个章节(往往也以专题构设)的短论,也大都写得很有专业水准,又有可读性,既勾勒展现了历史的轮廓,又能让人体验到历史的日常生活细部,所唤起的是知性和感觉的交织,是灵魂游历的快感。这也不妨以斑见豹,领略其别具一格的叙史笔触。如《崛起的帝国》一卷介绍罗马帝国的历史时,就用了这样的写法:
《人类文明史图鉴》的撰写出于数百位专家之手,但文体笔法却又相对统一,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发展总体的面目与线索。这让人联想到几年前曾风行一时的《万历十五年》,也是力图伸展到历史深部,重现历史生活原貌的写法。这种历史叙事方式打破了教科书式的沉闷和宏大叙事的空洞,给人更多的想象历史的空间,也让人对历史有更多的同情和了解。应当说,《人类文明史图鉴》在历史的叙写中注重广度与深度的结合,总体勾勒与历史情景描绘达到较好的统一,是比较有活气的历史。
进化之路/人类的分布/驯化自然/初民社会的创立者
第2卷神王时代
公元前3000年-前1500年
苏美尔曙光/法老之路/爱琴海上的帝国/东方文明的萌动
第3卷文明初曦
公元前1500年前-前600年
扩张的帝国/埃及的黄金时代/希腊的磨难/地中海商旅/亚洲的发展/美洲的觉醒
第4卷巨人时代
公元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0年-前400年
公元1200年-1300年
大漠中的游牧部落/日本幕府的兴起/埃及的“奴隶”苏丹/西方的战乱/波罗的海十字军/欧洲的新君主
第12卷灾难的年代
公元1300年-1400年
百年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中亚的暴乱/中国的鼎盛朝代/非洲帝国第13卷发现新大陆
公元1400年-1500年
海洋冒险家/文艺复兴/君主但丁堡的陷落/波希米亚圣战/最后的一个印度帝国/失落的美洲文明
这个城市“富丽堂皇却穷困贫乏,极度奢华而野蛮残暴,观念崇高又无耻卑劣”。
城里“居住着一百万人,其中只有近二十分之一的最富有的人住在私人宅第里。
这些住宅临街的墙没有窗子,而墙内充满阳光的正厅和清静的花园被房间环绕着。这些住宅有自己的供水设备、浴室和盥洗室。富人的仆人都住在砖房或一种四五层高的木质简易住房里,它们叫伊苏拉即四面临街的岛屿。”“伊苏拉经常是污秽不堪的。”“人们使用公共的便池,有一些带有坐便,安排成半圆形的便于互相谈话,他们还使用罐子,这些罐子很多是放在漂洗店铺外面的,因为漂洗工在处理羊毛的过程中要用到尿。他们或者乾脆将成桶成罐的排泄物倒到窗外。”“然而,罗马依然是座花香四溢的城市。甚至那些住在简易木房里的房客都用花盆点缀窗槛。”
公元1900年-1925年
世界大战/俄国革命/中东的变迁/日本的扩张/美国时代
第20卷独裁的阴影
公元1925年-1950年
欧洲的战争风云/战争的世界/印度独立运动/逐鹿中原
第21卷城市的进程
城市开拓者/古典城市的辉煌/繁华的东方之都/西方城市的复兴/气象万千的设计/大都会时代
第22卷家庭的进化
家庭生活的出现/中古家庭/家庭的领地/避难的城堡
第14卷欧洲的转折
公元1500年-1600年
教会的分裂/征服新大陆/伊丽莎白时代/残暴的沙皇/奥斯曼帝国的颠峰/莫卧儿帝国的兴起
第15卷君主威权
公元1600年-1700年
德川时期的日本/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波斯大帝/英国内战/荷兰共和国的兴起/新在陆的新移民
第16卷革命之风
公元1700年-1800年
视野宽阔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以全新的角度提供另种历史思考的坐标。
气魄宏大从文明初曦崛起的帝国;从东方之光到独裁的阴影各种场景撼天动地。
风格独特在叙述中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体验和思考历史。
内涵丰厚融汇考古学、艺术史、自然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成果。
思想深遂深切的人文关怀再现文明历程,简洁通俗的语言与历史和未来对话。
第23卷战争机器
军队的雏形/骑士时代/新型战争/决胜之路/蘑菇云的阴影
第24卷自然的历程
走出洪荒/地中海世界/中国之路/犁和十字架/扩张与交流/全球性挑战注:
上述介绍摘自“中国图书网”
http:
[漫游纸上博物馆——读《人类文明史图鉴》]
温儒敏
翻开书的首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印刷精美的岩画,一个狩猎者将手中的梭矛投向一个长角的野羊;一只狗咬住了猎物的后腿。图片说明指出“狗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物种”,并简明描绘了大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时,现在乾旱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是雨量充沛的草原,居住着那些采集可食植物和猎取野生动物的人们,他们的猎物包括羚羊、长颈鹿、鸵鸟和大象等。某些地区也产淡水鱼、软体动物和鱼。
这部图鉴能让读者感到一种亲和力,仿佛历史就是这样具体可感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灵魂穿越历史的时空去漫游,去历险。历史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值得称道的是,这些图文结合的历史叙写还带有浓厚的“科普”味道,历史研究专门化的成果在这里被“转化”为极有可读性的平易而诱人的论说。书中融汇了考古学、艺术史、自然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的研究成果,却又那么自然而生动地通过“图鉴”的形式传达给读者。看来,人文社会学科也有“科普”的极大可能性,甚至也可以做畅销书,问题是如何想着读者,用合适的形式,认真地做科研“转化”工作。
历史是不可能复原的。任何历史都只能是后人所理解和想象的历史。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历史的写作往往是一种挣扎,即超离现今而回到历史现场的挣扎。
像《人类文明史》这样的大题目,实在包罗万象,太复杂了,怎样去把握?如果一味追求写得全面,系统,清晰,尽管很像一部着作,历史的丰富性却也有可能被叙述的“完满性”所遗弃。这部文明史图鉴的编写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着作或教科书,其目标不是要系统全面地解释历史,不强调所谓规律,而在提供必要的历史常识的同时,尽力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和体验历史。
第8卷诺曼狂飙
公元800年-1000年
维金人入侵/拜占庭的复生/独树一帜的日本/美洲金字塔的建造者第9卷东方之光
公元1000年-1100年
中国的开明王朝/突厥的兴起/诺曼征服/俄罗斯的诞生/大象之王第10卷宗教之战
公元1100年-1200年
欧洲封建秩序/圣地之争/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东南亚的寺庙之国第11卷蒙古征服
美国时代生活公司组织编写出版这套图鉴,每一卷都分专题聘用了许多真正有实力又可以做实事的权威专家出任撰稿人,编务的班子庞大而分工很细,真是作为文化工程来做。中译本的翻译、编辑、美工印制多方面也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权威该书是全球顶尖级出版公司,美国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最有影响的图书。
新颖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
精美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文明发展的部体面目与线索。
生动一流的专家撰稿,一流的编务班子策划制作,学术性、普及性、鉴赏性浑然一体。
鼎盛的波撕/希腊的曙光/罗马的黎明/百家争鸣的东方
第5卷崛起的帝国
公元前400年-公元200年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辉煌/东方霸业/昌盛的中国
第6卷衰落的五朝
公元200年-600年
罗马帝国的衰落/中东复兴/混乱中的中国王朝/充满活力的新世界第7卷伊斯兰的脚步
公元600年-800年
先知的追求/欧洲面貌的改变/大唐盛世/日出之国
这是新近出版的《人类文明史图鉴》(美国时代生活公司授权吉林人民出版社和吉林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2000年版)第24卷《自然的历程》的开头。上述那幅大约4000年前绘于阿尔及利亚南部高原一块岩石上的图画,将读者引入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回顾。这一卷共173页,约10万字,其中穿插有153幅图画,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也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共分6章,分别介绍了人类走出洪荒、罗马希腊时期、中国与东方、中世纪、殖民时期,直到当下全球生态状况。每一章都是大致依时序,描述了全球最有代表性地区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形态、人类利用自然及破坏自然的历程,对自然的文化观念的变化,以及地球所经历过的重大灾难、危机等等。读完这一卷,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史的印象和有关这方面的基本知识。而这只是全书24卷的其中一卷。其它23卷基本结构与形式也和《自然的历程》这一卷相同,都是以专题史的面目呈现,点面结合,扫描全球文明发展史的壮阔地貌。这里不妨将24卷的书名依次列出: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
资源类型:
ISO
发行时间:2004年
地区:
美国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通过安全测试]
杀毒软件:
Symantec
版本:
8."
1.
0."821
病毒库:2005-10-5
共享条件:
百灵带宽,上载理论不限
共享时间:12小时开机在线,除非线路故障或者机器故障。
[通过安装测试]WindowsXP SP2
俄国的西化/普鲁土的崛起/太平洋探险/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第17卷新的革命
公元1800年-1850年
波拿巴帝国/英国工业革命/拉丁美洲的解放/门户洞开的中国/争夺南部非洲
第18卷殖民时代
公元1850年-1900年
拉贾的全盛时期/铁血宰相俾斯麦/角逐非洲/澳大利亚的形成/美国的分裂
第19卷战乱中的世界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人类文明史图书系列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原名《时代生活之世界史》是一部美国出版界极为典型的品牌图书,充分利用时代出版公司(拥有《时代》、《生活》、《人物》、《财富》、《娱乐》等着名期刊)藏量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源来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