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交换技术及应用 第8章 路由基础
路由与交换基础(CCNA)教学大纲

《路由与交换基础》教学大纲文件状态:[]草稿[]正式[]修改[√]草稿文件[]正式文件[]修改正式文件文件标识:审核:当前版本:1.0批准:编制:南湖教务标一阶段编号:完成日期:2004年9月课时:72课时授课方式:理论课(36)+实践课(36)课程名称:路由与交换基础目录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3)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3)二、课程的目的 (3)三、学员对象及要求 (3)五、学习资料 (3)第二部分教学进度 (3)一、学时分配 (3)二、分班、授课场地及设备建议 (4)第三部分教学内容 (5)第四部分考核与实践 (8)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思科公司的职业认证体系的第一步(CCNA、CCNP、CCIE),它对网络的各个方面提供了详尽的阐述与讨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网际互联的原理,路由器、交换机的组成与运作,各类网络协议的讨论,交换技术和虚拟局域网的应用、安全信息的设置以及广域网的各类技术等。
二、课程的目的本课程主要针对欲从事网络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学完本课程后,学员应能够独立完成网络管理员的日常工作(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分析、排除网络常见故障的能力)。
三、学员对象及要求。
双N标准一学期的学员及短期CCNA的学员。
五、学习资料《C C N A学习指南(中文版)(640-801)》及相关学员手册等第二部分教学进度一、学时分配本课程共需36个学时。
课时分配如下表:学时章节理论课所需设备1-3 1 ×4-6 1-2 ×7-9 2 ×10-12 3 ×13-15 4 ×路由器16-18 5 ×路由器19-21 6 ×路由器22-24 7 ×交换机25-27 8 ×交换机和路由器(2611型) 28-30 9 ×路由器31-33 10 ×路由器34-36 11 ×二、分班、授课场地及设备建议1、每班学员人数应以30人为标准。
路由交换技术(华为设备)第八讲---静态路由

路由交换技术(华为设备)第八讲---静态路由一个网络师2019-04-03 18:59:03前言:静态路由是指由管理员手动配置和维护的路由。
静态路由配置简单,被广泛应用于网络中。
另外,静态路由还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和路由备份。
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
当然,网管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
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静态路由应用场景:静态路由是指由管理员手动配置和维护的路由。
静态路由:在串行接口上,可以通过指定下一跳地址或出接口来配置静态路由。
在广播型的接口(如以太网接口)上配置静态路由时,必须要指定下一跳地址。
负载分担:静态路由支持到达同一目的地的等价负载分担。
路由备份:备份路由配置命令一旦一条链路出现故障,另外一条链路就会转发数据,不会影响网络通信。
浮动路由浮动路由配置命令在网络中主路由失效的情况下,会加入到路由表并承担数据转发业务。
只需修改优先级“preference 80”,在主链路出现故障时,浮动静态路由会被激活并加入到路由表中,承担数据转发业务。
此时路由表中只有一条路由信息,优先级为默认的60:当上面的链路出现故障时,优先级为80的链路会工作:再查看路由表:缺省路由:拓补图缺省路由配置命令缺省路由是目的地址和掩码都为全0的特殊路由。
如果报文的目的地址无法匹配路由表中的任何一项,路由器将选择依照缺省路由来转发报文。
查看路由表的命令是:[Huawei]dis ip routing-table。
第八章 网络交换新技术-路由与交换技术-袁天夫-清华大学出版社

如果将4个交叉连接单元起来,就可以组成一个4×4的交换单元
(2)时分光交换网络 光时分复用和电时分复用类似,也是把一条复用信道划分成若干个时隙,
2) 光交换器件
(1)半导体光开关 半导体光放大器用来对输入的光信号进行光放大,并且通过控制放大器的偏
置信号来控制其放大倍数。当偏置信号为“0”时,输入的光信号将被器件完全吸 收,使得器件的输出端没有任何光信号输出,器件的这个作用相当于一个开关 把光信号给“关断”了。当偏置信号不为“0”且具有某个定值时,输入的光信号便 会被适量放大而出现在输出端上,这相当于开关闭合让光信号“导通”。因此, 这种半导体光放大器也可以用作光交换中的空分交换开关,通过控制电流来控 制光信号的输出选向
空分+时分光交换的二种结构
采用声光可调谐滤波器,它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的不同,将一个或多 个波长的信号从一个端口滤出,而其他波长的信号从另一端口输出
声光可调谐滤波器
4) 微机电光交换技术
MEMS全称为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即微机电系统,是指尺寸 在几毫米乃至更小的高科技装置,主要由传感器、动作器(执行器)和微能源 三大部分组成。
1)光交换的概念
光交换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在光域直接将输入的光信号交换到不同 的输出端。由于目前光逻辑器件的功能还较简单,不能完成控制部分复杂的逻 辑处理,因此现有的光交换控制单元还是要由电信号来完成,即所谓的电控光 交换。在控制单元输入端进行光电转换,而在输出端完成电光转换。随着光器 件的发展,光交换的最终发展趋势将是光控光交换。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路由器的配置及应用技术要点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路由器的配置及应用技术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二O一二年五月日路由器的配置及应用技术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IP网络的建设与应用也逐渐的多样化,路由器作为IP网络中基本而核心的网络设备,其技术,特别是高性能路由器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提高它的配置要求,广泛其应用范围以及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研究下一代路由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路由器配置应用目录第一章路由器的基础1.1路由器的基本概念1.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3路由器主要技术1.4 路由器的特点和功能第二章路由器的配置2.1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2.1.1基本命令模式2.1.2口令配置2.1.3接口配置2. 2 路由器(家庭)安装配置(步骤)2.3企业级路由器的配置方法第三章路由器的应用3.1路由器应用于局域网3.2路由器用于VLAN间的通信3.3路由器作为局域网出口3.4路由器的安全防御功能3. 5路由器的网络管理功能实验:两台路由器互联配置路由器NAT技术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前言通信网络是由一些系统和节点组成的集合,这些系统和节点负责传输连接在通信网络上的用户之间信息。
在一个网络中主要定义两种系统:端系统和中间系统。
端系统是支持端用户应用或者服务的设备,中间系统是连接多个网络并允许这些网络的端系统相互之间进行的通信设备。
那么路由器就扮演着把网络相互连接起来的重要角色。
第一章路由器的基础1.1路由器的基本概念:路由器(Router)是连接因特网中各种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信号的设备。
路由器所谓路由器,就是一个中间系统,它主要是用来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这些网路可能是同构的也可能是异构的。
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在两个不同网络的网络层之间传输报文数据时,需要改变两个不同类型网络报文中的第二层地址,即决定在网络之间数据传输时的路由方向,完成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存储、分组和转发。
通信网理论与应用-第8章-dc-dch

图8.1 TCP/IP参考模型
第八章 IP网
8.1 概述 8.2 IP网络协议 8.3 路由器组网 8.4 IP电话网 8.5 IP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
8.2 IP网络协议
8.2.1 IPv4协议 8.2.2 IPv6协议 8.2.3 IPv4向IPv6过渡
8.2.1 IPv4协议
(5)网络地址翻译:网络地址翻译系统的功能在专 用网络和公用网络之间的接口实现,该系统了解 专用网络上所有主机的地址,并将其翻译为可访 问的公用网络地址,这样所有的内部主机就可以 与外部主机通信。这个依然是方法。NAT
(6)网络管理与配置:IPv4 中地址管理和主机配 置提出了至少两大问题:首先,如果配置主机很 困难,将耗费钱财;其次,如果无论是否已连接, 均为每个主机捆绑一个IP地址,这将浪费地址。
举例:请判断哪些是合法ip地址? • IP: 223.22.0.0 SUBNET:255.255.0.0 • IP: 223.22.23.1 SUBNET:255.255.0.0 • IP: 223.22.23.1 SUBNET:255.255.255.0 • IP: 255.22.23.1 SUBNET:255.0.0地址
0 网络地址
B类地址
10
网络地址
C类地址
110
网络地址
D类地址
1110
组播地址
E类地址
11110
保留为今后使用
地址分类
常见的IP分为: A类:用于特大型网络。1-126 B类:用于大、中型网络。128-191 C类:用于局域网。192-223 D类:用于多重广播组。224-239 E类:用于试验或保留以后用。240-255
路由与交换技术

路由与交换技术
路由与交换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可以将多个网络连接起来,使数据在网络中可靠地传输。
通过路由和交换技术,信息可以从一个地方被发送到另一个地方,而且可以很快地到达。
路由技术是网络传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为数据传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网络架构,可以确保数据在网络中快速、可靠地传输。
路由技术使用不同的路由算法来将数据从源网络发送到目的网络,其中的每个网络节点都必须实现路由算法,以确定该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这种算法的实施使路由技术成为网络传输的关键。
交换技术也是网络传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是一种网络技术,可以将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分发到多台计算机。
它可以将一个流量源中收到的数据包发送到一个或多个受信任的目标网络。
交换技术使源网络节点和目标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流量更加可靠,而且传输速度也更快。
此外,它还提供了一种负载均衡算法,可以将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均匀地分发到多台节点,以提高传输效率。
路由和交换技术不仅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而且还可以用来管理数据流量、提供安全保护和限制数据传输。
通过这些技术,网络安全性得到了提高,网络容量也有了更好的管理和控制。
路由和交换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们可以实现网络的可靠传输,使网络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性能。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会持续发展,以适应网络传输业务的需求。
- 1 -。
路由交换技术及应用(第3版)-HCNP拓展教学资料-教学进度表

13
阶段测试
2
测试
习题课
练习题
多媒体教室
9
14
4.1 BGP概述
2
引导启发法、讲授法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2
15
4.2 BGP报文与数据库
2
引导启发法、讲授法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2
实验六BGP的邻居配置
2
演示、分组练习
实验课
实验指导书
实验室
实验报告
10
16
4.3 BGP原理
2
引导启发法、讲授法
实验课
实验指导书
实验室
实验报告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2
17
实验七BGP的路由配置
2
演示、分组练习
实验课
实验指导书
实验室
实验报告
实验八BGP的路由传递
2
演示、分组练习
实验课
实验指导书
实验室
实验报告
11
19
4.4BGP路径属性
4.5BGP路由汇总
2
引导启发法、讲授法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2
20
实验七BGP路由汇总
2
演示、分组练习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2
2
2
实验一VLAN的配置
2
演示、分组练习
实验课
实验指导书
实验室
实验报告
3
2.1 STP~2.2 RSTP
2
引导启发、复习回顾法
理论课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隔离广播、指定访问规则
路由器阻止广播的通过,并且可以通过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来对 流量进行控制。
4.异种网络互联
支持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连接异种网络。
5.子网间的速率匹配
路由器有多个端口,不同端口具有不同的速率,路由器需要利用缓存 及流控协议进行速率适配。
1.路由表
路由器工作时依赖于路由表进行数据的转发。路由表犹如一张地图,它 包含去往各个目的地的路径信息(路由条目)。不同厂家的路由器需使用不 同的操作命令查看相关信息。
192.168.2.0/24
Static 60 0
RD 192.168.1.254
Interface InLoopBack0 Ethernet1/0/0 InLoopBack0 Ethernet1/0/0
路由表中包含了下列关键项。
(1)Destination:目的地址,用来标识IP报文的目的地址或目的网络。
图8-1 IP路由的过程
(1)10.3.1.0网络的数据包被发送到与网络直接相连的RTA的E1端口,E1端 口收到数据包后查找自己的路由表,找到去往目的地址的下一跳为10.1.2.2, 出端口为E0,于是数据包从E0端口发出,交给下一跳10.1.2.2。
(2)RTB的10.1.2.2(E0)端口收到数据包后,同样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 查找自己的路由表,查找到去往目的地址的下一跳为10.2.1.2,出端口为E1, 同样,数据包被从E1端口发出,交给下一跳10.2.1.2。
(3)RTC的10.2.1.2(E0)端口收到数据后,依旧根据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查 找自己的路由表,查找目的地址是自己的直连网段,并且去往目的地址的下 一跳为10.4.1.1,端口是E1。最后将数据包从E1端口送出,交给目的地址。
根据路由信息产生的方式和特点,也就是路由是如何生成的,路由可以 分为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3种。
(2)Mask:网络掩码,与目的地址一起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 地址。掩码由若干个连续的1构成,既可以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也可以用掩 码中连续1的个数来表示。例如,掩码255.255.255.0的长度为24,即可以 表示为24。
(3)Proto:即Protocol,指用来生成、维护路由的协议或者方式方法, 如Static、RIP、OSPF、ISIS及BGP等。
在路由器上可以通过命令display ip routing-table查看路由表,示 例如下。
[Huawei]display ip routing-table
Route Flags: R - relay, D - download to fib
Routing Tables: Public
Destinations : 6
(6)NextHop:指下一跳IP地址,说明IP报文所经由的下一个设备。
(7)Interface:指输出端口,说明IP报文将从该路由器哪个端口转发。
2.路由的过程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路由的过程。RTA左侧连接网络10.3.1.0,RTC 右侧连接网络10.4.1.0,当10.3.1.0网络有一个数据包要发送到10.4.1.0网 络时,IP路由的过程如图8-1所示。
Routes : 6
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Flags NextHop
1.1.1.1/32
Direct 0
0
D
127.0.0.1
192.168.1.0/24
Direct 0 0
D
192.168.1.1
192.168.1.1/32
Direct 0 0
D
127.0.0.1
8.3.1 直连路由
直连路由是指与路由器直连的网段的路由条目。直连路由不需要特别配 置,只需要在路由器端口上设置IP地址,然后由链路层发现(链路层协议为 Up,路由表中即可出现相应路由条目;链路层协议为Down,相应路由条目消 失)即可。
链路层发现的路由不需要维护,减少了维护的工作,而不足之处是链路层 只能发现端口所在的直连网段的路由,无法发现跨网段的路由。在路由表中, 直连路由的Proto字段显示为Direct,路由优先级Pre 为0,路由开销Cost为0。 当给端口配置IP地址后(链路层已Up),路由表中即会出现相应的路由条目, 例如如下示例。
了解路由的定义; 理解路由器的作用(重点); 掌握路由表的组成; 理解路由的分类及特点(难点); 掌握静态路由与默认路由的配置方法(重点); 理解VLAN间通信的方法(难点); 掌握单臂路由和三层交换的配置方法(难点)。
关键词:
路由是指导IP报文从源发送到目的的路径信息,也可理解为通过相互 连接的网络把数据包从源地点移动到目标地点的过程。在互联网中实现路 由的设备称为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在不同网络间转发数据单元。 如果把 Internet 的传输线路看作一条信息公路,组成 Internet 的各 个网络相当于分布于公路上的各个信息城市,它们之间传输的信息(数据) 相当于公路上的车辆,而路由器就是进出这些城市的大门和公路上的驿站, 它负责在公路上为车辆指引道路和在城市边缘安排车辆进出。
具体来说,路由器需要具备的主要功能如下。
1.路由功能(寻径功能)
路由功能包括路由表的建立、维护和查找。
2.交换功能
路由器的交换功能与以太网交换机执行的交换功能不同,路由器的交换功 能是在网络之间转发分组数据的过程,包括从接收端口收到数据帧、解封装、 对数据包做相应处理、根据目的网络查找路由表、决定转发端口,以及做新的 数据链路层封装等过程。
(4)Pre:即Preference,指本条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优先级。针对同一 目的地,可能存在不同下一跳、不同出端口的若干条路由,这些不同的路由 可能是由不同的路由协议发现的,也可能是手工配置的静态路由,优先级高 (数值小)者将成为当前的最优路由。
(5)Cost:指路由开销。当到达同一目的地的多条路由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时,路由开销最小的将成为当前的最优路由。Preference用于比较不同路由 协议间路由的优先级,Cost用于比较同一种路由协议内部不同路由的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