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辽公司联合库存管理的设计与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集团企业的规模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库存管理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环节。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业务复杂性的增加,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多地点库存管理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集团企业在不同地点设立了多个仓库。

每个仓库的库存管理独立进行,导致难以实现库存的整体优化。

多地点库存管理还增加了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

2. 库存过多或过少的问题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由于需求的波动和供应链不稳定等因素,往往会导致部分产品库存过多,而另一部分产品则会出现库存不足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了资金的有效利用,还可能导致产品滞销或缺货的问题。

3. 库存质量管理问题随着产品的不断更新和更替,企业库存中可能存在一些过期、损坏或陈旧的产品,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库存的正常运转,甚至损害企业的声誉。

4. 库存信息不透明问题由于信息系统的局限性,企业在不同地点的库存信息难以实时共享,对整体库存的监控和管控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会增加企业运营的风险。

二、对策建议1. 统一库存管理平台针对多地点库存管理问题,集团企业应建立统一的库存管理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跨地点的库存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

这不仅有利于整体库存的优化,还能够降低运输和管理成本。

2. 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对供应链的管控和协调,可以有效减少库存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通过订单管理和预测分析等手段,提前应对需求波动,降低库存风险。

3. 完善库存质量管理体系集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库存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库存产品进行检查和清理,及时处理过期、损坏或陈旧产品,确保库存的质量和新鲜度。

加强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避免过度库存。

4. 强化信息技术支持集团企业应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建立高效的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库存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提高对库存的管控能力,及时调整库存策略,降低库存风险。

企业库存管理及对策分析

企业库存管理及对策分析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制药行业也开始有了质的飞跃。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得到了非常大的竞争,想要在一个市场上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就一定要增加这个企业他自己的能力,除了要去提高厂房设施以及那些硬件能力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去提升一个企业的软实力。

由于协和集团,它们的规模一直在不断的扩大,而且总资产也一直在提高,就让他们企业的存货有非常非常大的规模。

这样的企业资金大部分都被存货给分担一些了,资金就得不到非常大的利润空间,资金运行的能力会非常的差,而且没有什么周转能力。

经过研究,协和集团他们的存货管理现状,然后对企业提出一些,建议,从而让这个企业的资产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利用。

大大减少这个企业平均资金的占用水平。

促进存货的流转和总资产的周转,让这个企业,达到最高的经济收益。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

根据理论去介绍存货和管理货物的一些概念以及分类,然后根据协和集团他们的存货现状,分析一下他们存货模式上的不足,然后再把这些产生问题的成因找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然后再去提出一些改进的办法。

主要包括鞋和集团,他们的存货管理以及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的平台,还有根据具体实际的情况去设计不同的管理方式。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协和集团的管理现状,得益于存货管理控制的有效经验。

星河集团应该应用起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然后去编写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系统,包括从采购到生产和入库,这样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被系统所控制。

张采购,生产和存货这些细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达到最高效且成本最低的一个管理模式。

关键词:存货管理;存活结构;协和集团。

ABSTRACT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 has begun to make a qualitative leap.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has also been very competitive. If you want to have a very high position in a market, you must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itself. 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plant facilities and those hardware capabilitie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enhance the soft power of an enterprise. As a result of Concorde Group, their size has been constantly expanding, and total assets have been increasing, so that their inventory has a very large scale. Most of the funds of such enterprises are shared by inventory, so the funds can not get very large profit margin, the ability of capital operation will be very poor, and there is no turnover capacity. After research, Concorde Group's inventory management status,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enterprise, so as to maximize the use of the assets of the enterprise. It greatly reduces the average capital occupancy level of this enterprise. Promote the turnover of inventory and total assets, so that the enterprise can achieve the highest economic return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concept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inventory and management goods. The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inventory situation of Concorde Group, it analys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ir inventory mode. Then, it finds out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Mainly includes shoes and groups, their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o design different management methods. This paper mainly benefits from the effective experience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control through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Concorde Group. Star River Group should apply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n write a management system of its own, including procurement, production and storage, so that each link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system. The details of procurement,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are closely linked so as to achieve themost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management model.Key words: inventory management; survival structure; Concorde Group.目录绪言 (7)1研究概述 (8)1.1研究目的和意义 (8)1.2存货管理的研究 (8)1.3研究方法 (9)2存货管理概述 (9)2.1存货的概念 (9)2.2存货的范畴 (10)2.3存货的意义和作用 (10)2.4存货管理模式 (11)2.4.1ABC存货管理模式 (11)2.4.2经济订购批量模式 (11)2.4.3有货的JIT管理 (12)3协和集团存货管理的建议 (12)3.1引进ABC分类法 (12)3.2提高存货管理信息化水平 (13)3.3完善存货管理制度 (13)3.4存货管理目标 (14)4.中小企业的现状 (14)4.1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的产生 (14)4.2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问题 (14)3中小型企业使用的库存规划和控制方法较少。

一个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

一个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例
业务流程图
3
一、某厂产品库存管理系统简介
产品出库管理的过程是,仓库保管员根据销售科开出的 有效产品出库单(出库小票)及时付货,并判明是零售出 库还是成批销售出库,以便及时登记相应的产品出库流水 帐。 平均看来,仓库每天要核收30笔入库处理,而各种出库 处理约为50笔。 每天出入库处理结束后,记账员就根据入库流水帐和出 库流水账按产品及规格分别进行累计,以便将本日内发生 的累计数填入库存台账。 产品入库单如表2所示,出库单如表3所示,入库流水账 如表4所示,出库流水账如表5和表6所示,库存台账如表7 所示。 产品库存的收发存月报是根据库存台账制作出来的,产 品库存查询响应是通过翻阅几本账之后实现的。
规格
220V—15W 220V—45W 220V—60W 220V—100W 220V—150W 220V—200W 220V—300W 220V—4W 220V—8W 220V—16W 220V—8W 220V—20W 220V—30W 220V—40W
–产品规格代码设计 由于该厂在未来的几年内生产 的产品品种不会超过十种,并且 每种产品的规格也不会超过十种, 因此,产品规格代码采用层次码, 并用两位整数表示。设计方案如 图所示,全部规格编码列于下表 中
17

系统分析
• 6、现行系统评价 • 通过对现行系统的需求分析,本系统数据流向是
合理的,系统功能比较齐全,能够满足管理工作的 需要。因此对系统不做大的改进。 • 7、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 根据前面的分析与评价结果,提出新系统逻辑模型 如图(下一页)所示 • 8、系统边界
– 输入边界:产品入库单、查询条件。 – 输出边界:各种报表和查询响应输出。
15
回顾数据流程图

• 5.数据字典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集团企业的库存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良好的库存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并且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实际情况中许多集团企业在库存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前企业管理者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问题分析1. 高库存成本在许多集团企业中,由于库存规划不够合理,导致了库存货物数量的大量积压,这就会造成库存成本高昂。

这不仅浪费了企业的资金,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压力,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2. 库存过剩另外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库存过剩,这反映在企业常常需要承担大量的滞销存货,这对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周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而且过多的库存还将增加企业的仓储成本和租赁成本,这些无形的成本最终也将进一步削弱企业的盈利能力。

3. 库存管理不精细许多企业在库存管理上面存在着管理不精细的问题,例如对库存货物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这就使得企业在库存管理过程中难以及时获得物料的实际情况。

库存的供应链管理也往往不够紧密,这就导致了企业在库存管理上丧失了优化的机会。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库存规划企业在进行库存管理时需要完善库存规划,合理制定库存规模和库存结构。

企业需要通过精确的市场分析,有效的需求预测,以及合理的订货计划,以保证企业库存规模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避免因库存规划不合理而导致的高库存成本的问题。

2. 优化供应链管理在库存管理当中,优化供应链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企业的库存管理和物料采购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需要建立与供货商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进行定期的物料供应链评估,以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高效性,确保在物料供应过程中及时了解物料的实际情况,以及时作出调整。

企业在进行库存管理时需要实行精细化的管理,包括对库存货物进行分类管理、设立库存警戒线、制定库存周转率指标等,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管理措施,可以更好地掌握库存物料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库存规划和控制。

红辽公司联合库存管理的设计与分析

红辽公司联合库存管理的设计与分析
二、 企 业 辅料 库存 管 理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及 原 因分 析
的最大量 和合 理储备 量 、 安 全库存 的确 定 , 需求 的预测
等等 ; 第三, 建 立考 核机 制 , 加 强对 供应 商 的考 核 与监
( 二) 提 高联 合 库 存 管 理 的 信 息化 水 平
通过对企业 生产旺季辅料库存进行 分析 , 发 现企业 督 , 提高供应商的服务意识 , 增 加协作性 和协调 性。
丝束 、 成 型纸 、 三醋 酸甘 油酯 、 胶类、 标签纸、 碳带 等 2 0 用, 要对库存 、 货 位优化的方法进行 明确 确定 , 包括 辅料 多个 辅料 品种 , 规格 近 2 6 0多 个 , 生 产辅料 月度库存 总 库存 如何在供应商与仓储科之 间调节 与分配 , 辅料 库存 量在 1 8 0 0吨左右 , 库存辅料资金 占用规模较 大。
生产保 障能力提供借鉴。经济环境 的高位运行 , 红辽公 司生产特点 , 决定 了生产需求辅料数量 巨大。
关键词 : 联合 库存 ; 合理储备 量; 合理储备原则
中图分类号 : F 2 5 3 . 4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l O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2 — 3 3 0 9 ( x ) . 2 0 1 3 . 0 2 . 2 6 文章编号 : 1 6 7 2 — 3 3 0 9 ( 2 0 1 3 ) 0 2 — 6 3 — 0 2
三、 解 决 企 业 辅 料 库 存 问题 对 策
需 求放 大现 象 , 形 成 了供 应链 中的 “ 牛鞭效应 ” , 导致辅
障能力 , 同时也加重 了供应商 的供应和库存 风险。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

在集团企业中,有效的库存管理是保持供应链流畅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

目前在实践中,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库存数量过多、库存周转率低、库存滞销、库存损耗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集团企业库存数量过多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过多的库存将占用企业的资金,增加资金的资本成本。

大量的库存也会占用存储空间,增加仓储费用。

为解决这一问题,集团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优化订货策略。

根据销售预测和供应链的信息,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减少库存数量。

可以采用定量订货模型或者其他适合实际情况的模型。

2.加强供应链协同。

与供应商进行紧密合作,共享销售和库存信息,提高供应链的作用和效率。

可以采用信息系统来实现销售和库存数据的共享。

集团企业库存周转率低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低库存周转率意味着资金被锁定在库存中,导致资金效率低下。

库存周转率低还会增加库存滞销和库存过时的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集团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严格的库存管理。

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建立库存监控和预警机制,及时调整库存策略。

对于滞销的产品,可以采取促销措施,清理库存。

1.加强市场调研。

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库存管理策略,避免库存滞销。

2.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降低产品滞销的风险。

1.加强仓储管理。

建立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加强仓库安全设施和员工培训,减少库存损耗。

2.优化运输管理。

加强运输管理,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S公司库存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9900字》

《S公司库存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9900字》

S公司库存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目录一、绪论 (2)(一)研究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2)1.研究论文的目的 (2)2.研究论文的意义 (2)(二)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3)1.论文研究的方法 (3)2.论文研究思路 (3)(三)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 (4)1.库存管理的含义 (4)2.库存管理的类型 (5)二、论文研究的对象及现状 (5)(一)论文研究的对象 (5)(二)论文研究对象的现状 (5)三、S公司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6)(一)仓库管理问题 (6)(二)货物管理问题 (7)(三)存货的核算不准确 (7)(四)存货管理机制不健全 (8)(五)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8)四、S公司库存管理问题的对策 (8)(一)严格仓库、货物控制管理 (9)1.建立计算机网络仓库管理系统 (9)2.建立科学的货物管理制度 (9)(二)建立以及健全内部的控制制度 (9)1.做好岗位的分工控制 (9)2.增强库存的采购管理 (10)(三)要注重对企业中管理人员的培养 (10)(四)增强自律观念 (11)(五)整合库存内部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11)五、结论 (11)参考文献 (12)一、绪论(一)研究论文的目的及意义1.研究论文的目的目前国内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谈到所谓库存管理的时候,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会将其理解为“仓储管理”,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库存管理可以从传统的狭义和广义的两个角度来理解,狭义的观点认为库存控制主要是对仓库的物料进行盘点、保管、收发等,但这只是库存控制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可以定义为实物库存控制。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库存管理的理解方面就是指狭意的理解,也因为如此,中小企业主们在,各公司的库存管理制度方面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而定制的。

广义库存控制是指为了达到公司财务运营目标、特别是现金运营的目的,通过优化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流程合理设置ERP控制策略,并辅之以相应的信息处理手段、工具,从而实现在保证及时交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减少库存积压与报废贬值的风险。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集团企业的库存管理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库存管理不良会导致企业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倒闭。

针对目前集团企业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库存量过高。

过高的库存量一方面会占用企业的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会增加库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成本。

因此,需要有效控制库存量。

1. 对库存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

集团企业需要利用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来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准确的预测可以避免库存量过高。

2. 实施“先进先出”原则。

集团企业在进行库存管理时应该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将先进入库的货物先出库,避免长时间存在库存导致货物报废。

二、库存管理不透明。

员工在库存管理中发现有盘点不到位、产品全名不清等问题,并且部分产品无法定位,无法清晰的识别出库存现状,需要透明的库存管理。

1. 制定准确的记录方法和规范。

集团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库存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库存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库存信息的实时跟踪。

集团企业可以考虑引进信息化技术,如ERP系统等,实现对库存信息的实时跟踪和管理,确保库存信息的透明化。

三、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针对集团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所带来的库存管理问题,需要进行人员方面的战略调整。

1. 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集团企业需要为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包括库存管理技巧、管理方法等等。

2. 对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考核。

集团企业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考核,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库存管理的质量。

四、库存风险管理不充分。

在库存管理中,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因为不可避免的库存亏损、毁损、过期等问题会对企业产生直接的经济损失。

1. 开展有效的库存风险管理。

集团企业需要把风险管理活动纳入公司战略之中,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而日常地针对库存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跟踪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辽公司联合库存管理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联合库存管理是现代企业解决库存量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以红辽公司为例,基于分析企业生产辅料库存数量大等特点,对辅料的供应、采购、仓储环节,提出了企业建立联合库存管理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为同类型企业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和生产保障能力提供借鉴。

经济环境的高位运行,红辽公司生产特点,决定了生产需求辅料数量巨大。

关键词:联合库存;合理储备量;合理储备原则
引言
长期以来,企业受传统供应模式的制约,供应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由于库存控制策略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扭曲现象,即所谓的需求放大现象,形成了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导致辅料库存结构不合理、资金占用较多,影响了对生产的保障能力,同时也加重了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

一、企业库存现状
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生产产品相对固定,现有两个辅料库,总库容量在2400吨左右。

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辅料种类较多,包括卷烟纸、薄膜、卡纸、香精香料、水松纸、铝纸、拉线、商标纸、封签、胶带、箱皮、丝束、成型纸、三醋酸甘油酯、胶类、标签纸、碳带等20多个辅料品种,规格近260多个,生产辅料月度库存总量在1800吨左右,库存辅料资金占用规模较大。

二、企业辅料库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企业生产旺季辅料库存进行分析,发现企业辅料库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库存总量偏大,库存资金占用偏大;二是个别品种不相匹配。

如某些品牌的小包装盒商标与条包装盒商标不配套,可生产数量相差数倍;三是部分辅料库存结构不合理。

一些品种辅料库存数量大,可提供2-3个月生产的使用量;个别供货周期长的辅料,没有库存或库存小,容易产生影响生产的风险;个别供货周期短的辅料库存较大。

产生辅料库存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库存储备原则还有待完善,科学性和合理性亟需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是采购计划不尽科学、合理,以产定量的原则,未体现辅料采购、运输、储存等的差异性,导致库存结构的不合理;二是到货过于集中(一次性),辅料到货时间基本在月末集中(一次性)到货,导致月末绝大多数辅料库存总量可生产一个月以上,造成库存总量偏大,资金占用偏大。

三、解决企业辅料库存问题对策
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应用联合库存管理,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建设。

(一)建立辅料供应链联合库存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供应链共同愿景,供应链各方必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其次,建立辅料联合库存的协调机制,要由一个部门全面担负起协调作用,要对库存、货位优化的方法进行明确确定,包括辅料库存如何在供应商与仓储科之间调节与分配,辅料库存的最大量和合理储备量、安全库存的确定,需求的预测等等;第三,建立考核机制,加强对供应商的考核与监督,提高供应商的服务意识,增加协作性和协调性。

(二)提高联合库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采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辅料供应链管理网络系统,提高联合库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将条码技术、扫描技术、POS系统和EDI集成起来,利用internet、移动商务的优势,在辅料供应链中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需求信息、库存信息、发货信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使得信息获知、收集等管理步骤同步化,减少信息不畅、信息扭曲,提高供应链各方的协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四、辅料采购联合库存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解决辅料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结合辅料库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适合企业生产特征的辅料联合库存管理模式,将每个供应商的辅料库存信息纳入公司辅料库存管理,将供应商的分散库存转化为公司的虚拟整体统一库存,实现按公司的采购计划组织生产,按订单实行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方式,直接送到公司的仓库中补充辅料库存(可在计划外储备30%的成品辅料)的目标。

1、科学确定辅料合理储备原则。

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生产计划的下达时间、计划订单的编制、供应商产品加工周期及运输时间等因素,制定辅料合理储备原则。

合理储备时间按几下方式计算:
合理储备时间=采购计划制定时间+采购订单制定下达时间+产品加工周期+运输时间(汽、铁路等)
基于企业内部综合因素确定合理储备时间各要素计算值,最终确定合理储备时间省内为3天、0.25个月、0.5个月,省外为1个月、1.2个月、1.5个月、2个月。

2、科学确定辅料合理储备量及控制范围。

根据合理储备原则,对各品种辅料合理储备数量进行测算,并且根据生产计划不均衡的影响程度确定了辅料合理储备量及控制范围,为辅料的合理采购提供了依据。

3、全面掌握辅料库容能力,合理设置辅料货位理想设置。

全面调查、分析各个辅料仓库库容、库位、码垛层数、库区面积等基本信息,依据辅料合理储备原则和合理储备量,并且充分考虑生产计划不均衡、生产计划调整及节假日、排产计划、进口丝束集中到货、技改等方面影响后,对辅料货位设置进行科学规划。

4、建立以销定购的采购方式,改变原来的采购集中进货为供应商按采购计划生产,按订单驱动、分批进货,实现对采购量和库存量有效控制。

5、提升库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开发应用辅料信息管理系统,并引入移动商务技术、扫码技术等,搭建辅料供应链管理网络系统,实现供应商库与企业生产库的无缝对接,使企业生产库迁移,降低库存成本。

6、加强供应商的指导和考核。

一是指导供应商在采购计划外按平均月采购量的30%储备成品,按平均月采购量的100%准备原材料;当工艺准备调整时及时与公司技术中心协调,对供应商的库存进行明确的要求,将损失降到最低;二是对供应商在联合库存管理的表现和效果纳入到《供应商考核办法》中,激励供应商做好联合库存管理。

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实施辅料采购联合库存管理后,仓储货位设置、辅料库存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辅料存货风险大大降低,辅料库存资金占用比未采用前降低了26%,联合库存管理效果显著。

五、结论
辅料采购联合库存管理是联合库存管理方法的具体应用,着重在协调供应商、生产商的利益一致性,消除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进而改变库存管理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模式,改善供应链的供应水平和运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保障生产的能力,减少供应风险,降低库存资金占用,使物流、资金流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1] 冯侠圣.绩效系统的原理.应用.案例[M].广州:南方时报出版社,2003.
[2] 龙军生:评估供应链运作绩效[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3,(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