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合成作业
化学 水的分解与合成

二、氢气的燃烧
二、氢气的燃烧 现象:1.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
2.(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文字表达式: 点燃 氢气 +氧气 → 水
结论:
( H2
O2
H 2O )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___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壁 上有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 中燃烧又生成水,这说明水是由_______ 组成的。
一、电解水
一、电解水
现象: 1.电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正负电 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2.正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能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水 → 氢气 +氧气
结论:
(H2O
H2
O 2)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从上面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氢气可 以被点燃,这是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 了化学反应 • 你猜想反应能够生成什么物质?
四、分子与原子:
(一)定义: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化学性质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最小 (二)联系与区别: 分子由原子组成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物理变化中分子没有变,化学变化中 (三) 分子变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 排列组合的过程
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 质例如:金属(金银等)、稀有气体(氦、氖 等)、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 水在结冰后密度减小
A)
C水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液体
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水的合成)课件八年级化学(五四学制)全一册

变式1 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C.每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典例2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D )
A.酒精+氧气
水+二氧化碳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棉线织成衣物 B.木材制成筷子 C.铜能作导线 D.酒精作燃料
5.[2021·扬州]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B.氯化铵 氨气+氯化氢
C.氯化钠+硫酸钾→硫酸钠+氯化钾
D.锌+硫酸铜→铜+硫酸锌
6.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_物__理__变__化__,“烧 炭”是_化__学__变__化__。 (2)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可以燃烧、受热 易分解”属于_化__学__性__质__。 (3)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生成气 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这都属于_物__理__性__质__。
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 1.分解反应: 由_一__种__物质生成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其他物质的反应,特点是 “一变多”。例如_电__解__水__。 2.化合反应: 由_两__种__或__两__种__以__上__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是“多 变一”。例如_氢__气__燃__烧__。
水分子的运动 第2课时 水的合成
水的合成 1.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通常是_无__色__、_无__味__的气体,难溶 于水,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水的合成: (1)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淡__蓝__色__火焰,放出 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凝结有_水__雾__。 (2)文字表达式:_氢__气__+__氧__气___点_燃___水__。
实验六 香蕉水的合成

实验六香蕉水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学习香蕉水的合成。
2.学习酯化反应及蒸馏操作。
二、实验原理香蕉水是乙酸异戊酯,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香蕉、山梨等的气味;沸点142℃,闪点25℃,溶于乙醇、戊醇、乙酸乙酯、乙醚、苯,难溶于水,不溶于甘油,易燃,毒性较小,刺激眼睛和气管黏膜。
主要用于配制梨和香蕉型香精,也常用于配制酒和烟叶用香精,还用于配制苹果、菠萝、可可、樱桃、葡萄、桃、奶油、椰子等型香精。
由乙酸与异戊醇经酯化而成。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H2SO4CH3COOH+HOCH2CH2CH(CH3)2→CH3COOCH2CH2CH(CH3)2+H2O三、药品和仪器1.实验药品药品名称用量异戊醇21.7ml冰醋酸25ml浓硫酸5ml饱和氯化钠溶液50ml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水溶液50ml沸石几粒无水硫酸镁2.仪器仪器名称规格数量三口烧瓶250ml 1蒸馏装置250ml单口1套电热套1套搅拌器 1搅拌器套管 1温度计300℃ 1球形冷凝器 1旋转分液漏斗250ml 1量筒10ml,50ml 各1烧杯100ml 1四、实验步骤向干燥的烧杯中加入21.7ml异戊醇和25ml冰醋酸,慢慢加入5ml浓硫酸和几粒沸石。
将反应物加热回流1~1.5h,冷却到10℃左右。
将冷却的反应混合物倒入250ml分液漏斗中,振摇分液漏斗,乙酸异戊酯积累在水层上面。
加入50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旋转分液漏斗加速分层,将水层分掉。
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水溶液洗涤乙酸异戊酯,静置,放掉水层。
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乙酸异戊酯,蒸馏可收集138~147℃的乙酸异戊酯馏分。
五、思考题1.除浓硫酸外,还有什么化合物可作为酯化的催化剂?2.在分液漏斗中分液时,为什么要加入饱和食盐水?3.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什么?4.酯化时有哪些副反应?为什么要蒸馏?。
水的合成

我发现: 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1、化学反应 2、多变一
我总结:化学反应的类型:
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变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 学反应。
一变多 AB → A + B
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变成一种物质的化 学反应。
多变一 A + B → AB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并讨论]P39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并讨论它们的区别 . 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 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等。 2、化学性质:
测定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实验数据如下:
氢气的体 积分数 % 空气的体 积分数 %
90 80 70 60 50 10 20 30 40 50 40 30 20 10 3 60 70 80 90 95
不爆炸
点燃现象 安静燃烧 微弱爆炸 强烈爆炸 强烈爆炸 强烈爆炸 氢气的体 积分数 %
空气的体 积分数 %
气体 氢气 氦气 氮气 氧气 空气 H2 He N2 O2 名称 密度 0.089 0.179 1.250 1.429 1.293 (g/L)
种类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 没有 数目 改变, 原子的__________ 没有改变, 质量 原子的__________没有改变,元素的 种类 _______没有改变。
(二)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水的合成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 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小组选派代表展示。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氢 分子、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分裂成氢原子、氧原子, 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 构成了水。
我会做
香蕉水的合成工艺及设计

香蕉水的的合成及工艺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香蕉水的合成方法2、掌握酯化反应及蒸馏操作的原理3、掌握在实验室合成的基础上进行工艺设计概念设计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乙酸异戊酯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它是一种香精,因具有香蕉气味,又称为香蕉油。
实验室通常采用冰醋酸和异戊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来制取。
反应式如下:)水乙酸异戊醇(异戊醇冰醋酸C 142,19.130)C 7.128,15.88(C)(60.06,118)()(22322323223︒︒︒+→+O H CH CH CH COOCH CH CH CH CH HOCH COOH CH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本实验采取加入过量冰醋酸,并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使反应不断向右进行,提高酯的产率。
生成的乙酸异戊酯中混有过量的冰醋酸、未完全转化的异戊醇、起催化作用的硫酸及副产物醚类,经过洗涤、干燥和蒸馏予以除去。
其操作流程如下:带分水器的回流装置醋酸硫酸水醋酸钠碳酸钠三、仪器药品仪器:三颈烧瓶(250mL)、球形冷凝管、分水器、蒸馏烧瓶(100mL)、直形冷凝管、接液管、分液漏斗(100mL)、量筒(25mL)、温度计(200℃)、锥形瓶(100mL) 电热套。
药品:异戊醇、冰醋酸、硫酸(98%)、碳酸钠溶液(10%)、食盐水(饱和)、硫酸镁(无水)。
四、实验装置图图2反应装置图3蒸馏装置五、步骤⑴酯化在干燥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8mL异戊醇和15mL冰醋酸,在振摇与冷却下加入1.5mL浓硫酸,混匀后放入1~2粒沸石。
安装带分水器的回流装置,三颈瓶中口安装分水器,分水器中事先充水至支管口处,然后放出3.2mL水。
一侧口安装温度计(温度计应浸入液面以下),另一侧口用磨口塞塞住。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用电热套(或甘油浴)缓缓加热,当温度升至约108℃时,三颈瓶中的液体开始沸腾。
继续升温,控制回流速度,使蒸气浸润面不超过冷凝管下端的第一个球,当分水器充满水,反应温度达到130℃时,反应基本完成,大约需要1.5h。
水的合成

2.实验结论:
水 并放出_________ 热量 。可表示为 氢气燃烧生成_______, 氢气+氧气 水 。 ___________________
点燃
【微点拨】 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 (1)氢气热值大; (2)产物是水,无污染; (3)制取氢气的原料是水,来源广,成本低。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生成 3.化合反应: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熔点、沸点等。
【小组交流】“物理性质就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有的物理性质需物质经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如 熔点、沸点等,而有的物理性质则不需要物质经物理变 化就能表现出来,如颜色、气味等建】
【易混判断】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产物为水。( 2.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
一种物质 的反应。 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物质的性质
【自主学习】自主阅读教材P34内容,了解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 1.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_____ 质。
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_______
颜色 、_____ 气味 、_____ 状态 、密度、 来的性质,如物质的_____
第2课时
水 的 合 成
知识点一
水的合成
【师生合作】教师演示“P33实验探究2-3”实验,学生
观察并记录现象,进行实验分析,并得出结论。
1.实验步骤及现象: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
淡蓝 色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 的凉烧杯,产生_________
水雾 用手触摸烧杯,烧杯_________ 发烫 。 _________,
水的合成导学案

初三第二单元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课时水的合成学案
主备:潘京秀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二、学习重点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三、学习难点
如何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等方面,我明白了、知道了,还想知道的分别是什么?。
香蕉水的合成工艺及设计

香蕉水的的合成及工艺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香蕉水的合成方法2、掌握酯化反应及蒸馏操作的原理3、掌握在实验室合成的基础上进行工艺设计概念设计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乙酸异戊酯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它是一种香精,因具有香蕉气味,又称为香蕉油。
实验室通常采用冰醋酸和异戊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来制取。
反应式如下:)水乙酸异戊醇(异戊醇冰醋酸C 142,19.130)C 7.128,15.88(C)(60.06,118)()(22322323223︒︒︒+→+O H CH CH CH COOCH CH CH CH CH HOCH COOH CH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本实验采取加入过量冰醋酸,并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使反应不断向右进行,提高酯的产率。
生成的乙酸异戊酯中混有过量的冰醋酸、未完全转化的异戊醇、起催化作用的硫酸及副产物醚类,经过洗涤、干燥和蒸馏予以除去。
其操作流程如下:带分水器的回流装置醋酸硫酸水醋酸钠碳酸钠三、仪器药品仪器:三颈烧瓶(250mL)、球形冷凝管、分水器、蒸馏烧瓶(100mL)、直形冷凝管、接液管、分液漏斗(100mL)、量筒(25mL)、温度计(200℃)、锥形瓶(100mL) 电热套。
药品:异戊醇、冰醋酸、硫酸(98%)、碳酸钠溶液(10%)、食盐水(饱和)、硫酸镁(无水)。
四、实验装置图图2反应装置图3蒸馏装置五、步骤⑴酯化在干燥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8mL异戊醇和15mL冰醋酸,在振摇与冷却下加入1.5mL浓硫酸,混匀后放入1~2粒沸石。
安装带分水器的回流装置,三颈瓶中口安装分水器,分水器中事先充水至支管口处,然后放出3.2mL水。
一侧口安装温度计(温度计应浸入液面以下),另一侧口用磨口塞塞住。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用电热套(或甘油浴)缓缓加热,当温度升至约108℃时,三颈瓶中的液体开始沸腾。
继续升温,控制回流速度,使蒸气浸润面不超过冷凝管下端的第一个球,当分水器充满水,反应温度达到130℃时,反应基本完成,大约需要1.5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堂达标】:
1、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石蜡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电解水
C 镁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氧化镁 D泥水沉降分层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碳原子
B 氧原子
C 氧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融化 B水结冰 C水电解 D水汽化
4、电解水时,小明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比1,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相差不多,可以认为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5、凉开水不易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
A 氧元素
B 氧分子 C氧原子 D水分子
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由原子构成的是。
(1)水(2)二氧化碳(3)碳(4)铁(5)氦气
(6)氧气(7)氢气
7、现在请你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气的有关性质,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要证实“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这属于氢气的性质,请设计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该方案的操作方法和有关现象:。
(2)点燃氢气,实验“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氢气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如果要检验氢气的燃烧产物,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1)通过以上实验,可总结氢气具有下列性质:、。
(2)由上述性质可知,氢气具有下列用途:、。
【课后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