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3.3金属晶体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金属晶体课程案例

金属晶体课程案例
由电子。
(2)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和合金中。
(3)金属键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五分。
2、金属晶体的定义:通过金属离子与自 由电子之间的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晶 体。 (1)在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 (2)金属阳离子被自由电子所包围。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五分。
晶体类型 导电时的状态
导电粒子
离子晶体
水溶液或 熔融状 态下
自由移动的离子
金属晶体
晶体状态
自由电子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五分。
2、金属晶体结构与金属导热性的关系 【讨论2】金属为什么易导热?
自由电子在运动时经常与金属离子碰撞,引起两 者能量的交换。当金属某部分受热时,那个区域里 的自由电子能量增加,运动速度加快,通过碰撞, 把能量传给金属离子。
属元素的熔沸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递减。
【思考5】试判断钠、镁、铝三种金属熔沸点和硬度的 大小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价电子数依次增大, 原子(离子)半径依次减弱,则单质中所形成金 属键依次增强,故钠、镁、铝三种金属熔沸点和
硬度的大小顺序是:钠<镁<铝。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五分。
资料 金属之最
金属晶体
金属原子
自由电子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五分。
3、电子气理论:经典的金属键理论叫做“ 电子气理论”。它把金属键形象地描绘成从金 属原子上“脱落”下来的大量自由电子形成可 与气体相比拟的带负电的“电子气”,金属 原子则“浸泡”在“电子气”的“海洋”之 中。
二、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有金属光泽等 。
面心立方
C B A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教案-新版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教案-新版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 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在平面中的几种常见排列方式。

2.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在立体空间中的常见排列方式。

3.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建立金属原子为等径球体的模型观念。

2.通过亲自排列小球,探究金属原子在平面中的排列方式,以及排列的密集程度。

3.通过粘贴小球,体会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堆积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金属原子的实际排列过程,锻炼同学的动手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
1.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模型。

2.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和六方最密堆积的区别与联系。

3.4种堆积方式所对应的晶胞结果特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三节金属晶体
一、金属键
二、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1.简单立方堆积a=2R
空间利用率=52.36%
2.体系立方堆积√3 a = 4R 空间利用率=68.02% 3.体心立方堆积√2 a = 4R 空间利用率=74.05%
4.六方最密堆积a=b=2R 空间利用率=74.05%。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获得晶体的几种途径
2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3初步学会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4掌握晶体和晶胞的概念
5掌握晶体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会收集信息方法,的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一)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及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区别
(二)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确定一个晶胞中平均所含粒子数的方法
四、教学用品
晶胞实物模型、2铁架台、酒精灯、食盐晶体、胆矾晶体、硝酸钾晶体、蒸发皿、圆底烧瓶、碘、水、多媒体
么?
概念以及源自对晶胞的贡献的计算方法。

考虑到本节课是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比起教师直接传授,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课后查阅相关的资料自己找出答案,上课的时候交流知识要好很多,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对于晶胞中原子的排列和原子对晶胞的贡献,这知识点比较抽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是否加入学生自学并讨论知识的行列。

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这要求老师要有很好的掌控教学的能力,且比较浪费课时。

概念性、适用性的知识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而比较抽象的、有实验的、计算的不宜用这种方法,因为知识太难了,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第2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第2课时)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11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三维空间里非密置层的 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
(1)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 正对着 第一层小球的球心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2)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 正对着 第一层小球形成的空穴
12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1)简单立方堆积
Po
简 单 立 方 晶 胞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13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石墨是层状结构的混合型晶体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41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思考题
(1)六方紧密堆积的晶胞中: 金属原子的半径r与六棱柱的边长a、高h有什么 关系? (2)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的晶胞中: 金属原子的半径r与正方体的边长a有什么关系?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42
( 1) ABAB… 堆积方式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 2) ABCABC… 堆积方式
25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俯视图
1 6 2 3 4
1 6
2
3 4
5
5
A
B
第二层小球的球心对准第一层的 1、3、5 位 (▽)或对准 2、4、6 位(△)。 关键是第三层,对第一、二层来说,第三层可 以有两种最紧密的堆积方式。
上下层各4
6 7 2 3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19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②金属原子半径 r 与正方体边长 a 的关系:
b a
a a
2a
a
2a
b = 3a b = 4 r 3a=4r
2014年7月30日星期三 20
金属晶体的原子堆积模型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一、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相关知识回顾(必修2)1.原子序数:含义:(1)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原子序数====。

(3)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a. 原子符号:A z X A zb. 原子结构示意图:c.电子式:d.符号表示的意义:A B C D E (4)特殊结构微粒汇总:无电子微粒无中子微粒2e-微粒8e-微粒10e-微粒18e-微粒2.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叫周期;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有上到下排成纵行,叫族。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 金属晶体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第三节金属晶体[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辨识常见的金属晶体,能从微观角度分析金属晶体中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利用金属晶体的通性推导晶体类型,从而理解金属晶体中各微粒之间的作用,理解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并能用均摊法分析其晶胞结构。

一、金属键和金属晶体1.金属键(1)概念: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实质: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电子气〞,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巨分子〞。

(3)特征: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2.金属晶体(1)金属晶体通过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较强作用形成的晶体,叫做金属晶体。

(2)用电子气理论解释金属的性质(1)金属单质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晶体。

(2)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但没有阴离子。

(3)金属导电的微粒是自由电子,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微粒是自由移动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前者导电过程中不生成新物质,为物理变化,后者导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

因而,二者导电的本质不同。

例1以下关于金属键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这两种带异性电荷的微粒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其实质与离子键类似,也是一种电性作用B.金属键可以看作是许多原子共用许多电子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所以与共价键类似,也有方向性和饱和性C.金属键是带异性电荷的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D.构成金属键的自由电子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中做自由运动[考点]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题点] 金属键的理解答案 B解析从基本构成微粒的性质看,金属键与离子键的实质类似,都属于电性作用,特征都是无方向性和饱和性;自由电子是由金属原子提供的,并且在整个金属内部的三维空间内运动,为整个金属的所有阳离子所共有,从这个角度看,金属键与共价键有类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如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3.3+金属晶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3.3+金属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学习目标][知识梳理]1.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____________相互结合.描述金属键本质的最简单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 构成金属晶体的粒子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金属键的强度差别_________.例如,金属钠的熔点较低,硬度较小,而_____是熔点最高,硬度最大的金属,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铝硅合金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

在①铝②硅③铝硅合金三种晶体中,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的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里有两种方式为非密置层和密置层,其配位数分别为______和__________.5.金属晶体可看成金属原子在_________________里堆积而成.金属原子堆积有4种基本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晶体的最密堆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__.[方法导引]1.金属晶体性质及理论解释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传递热量晶体中各原子层相对滑动仍保持相互作用2.金属晶体的熔点变化规律①金属晶体熔点差别较大,汞在常温下是液体,熔点很低(-38.9℃),而钨的熔点高达3410℃.这是由于金属晶体紧密堆积方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的作用力不同而造成的差别.②一般情况下(同类型的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熔点由金属阳离子半径、所带的电荷数、自由电子的多少而定.金属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自由电子越多,金属键越强,熔点就越高.例如,熔点:Na<Mg<Al;熔点:Li>Na>K>Rb>Cs.例1.金属的下列性质中和金属晶体无关的是()A.良好的导电性 B.反应中易失电子C.良好的延展性 D.良好的导热性解析:备选答案A、C、D都是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都是由金属晶体所决定的,备选答案B,金属易失电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所以和金属晶体无关.答案:B例2.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解析:只有认识四类晶体物理性质差异的本质原因才能对此题进行正确判断。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全套教案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一节晶体常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定: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异。

2、学会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实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2、晶体的特征教学方法建议:探究法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前面我们讨论过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知道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可以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面我们观察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1、蜡状白磷;2、黄色的硫磺;3、紫黑色的碘;4、高锰酸钾[讲述]:像上面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排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本身原子排列杂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天我们的课题就是一起来探究晶体与非晶体的有关知识。

[板书]: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异?[回答]: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讲解]: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只是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本质上有哪些差异呢?[投影][板书]:自范性:晶体能自发性地呈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释]:所谓自范性即“自发”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发”过程的实现仍需一定的条件。

例如:水能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但不打开拦截水流的闸门,水库里的水不能下泻。

[板书]:注意:自范性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晶体的生长速率适当。

[投影]:通过影片播放出,同样是熔融态的二氧化硅,快速的冷却得到玛瑙,而缓慢冷却得到水晶过程。

[设问]:那么得到晶体的途径,除了用上述的冷却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呢?你能列举哪些?[板书]:2、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金属晶体[学习目标][知识梳理]1.在金属单质的晶体中,原子之间以____________相互结合.描述金属键本质的最简单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 构成金属晶体的粒子是_________和_________.2.金属键的强度差别_________.例如,金属钠的熔点较低,硬度较小,而_____是熔点最高,硬度最大的金属,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铝硅合金在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而这种合金适合铸造。

在①铝②硅③铝硅合金三种晶体中,它们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3.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的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里有两种方式为非密置层和密置层,其配位数分别为______和__________.5.金属晶体可看成金属原子在_________________里堆积而成.金属原子堆积有4种基本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晶体的最密堆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__.[方法导引]1.金属晶体性质及理论解释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传递热量晶体中各原子层相对滑动仍保持相互作用2.金属晶体的熔点变化规律①金属晶体熔点差别较大,汞在常温下是液体,熔点很低(-38.9℃),而钨的熔点高达3410℃.这是由于金属晶体紧密堆积方式、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的作用力不同而造成的差别.②一般情况下(同类型的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熔点由金属阳离子半径、所带的电荷数、自由电子的多少而定.金属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自由电子越多,金属键越强,熔点就越高.例如,熔点:Na<Mg<Al;熔点:Li>Na>K>Rb>Cs.例1.金属的下列性质中和金属晶体无关的是()A.良好的导电性 B.反应中易失电子C.良好的延展性 D.良好的导热性解析:备选答案A、C、D都是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都是由金属晶体所决定的,备选答案B,金属易失电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所以和金属晶体无关.答案:B例2.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解析:只有认识四类晶体物理性质差异的本质原因才能对此题进行正确判断。

在四类晶体中,金属晶体的结构及物理性质最特殊,应予重视。

金属晶体中,构成晶体的微粒既有金属原子,又有金属阳离子,且二者不断转换,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间的电性作用形成了金属键。

因此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如金属晶体。

金属键强弱相差很大(主要由阳离子半径大小决定),因此金属晶体的熔、沸点、硬度等物理性质相差极大,它与其他类晶体相比很特殊,有的晶体熔沸点很低,甚至小于分子晶体如金属汞、碱金属等;有的金属熔沸点很高,甚至高于原子晶体如金属钨。

答案:A例3.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一般化合物中只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解析:A、对于变价金属中,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

B、金属元素的原子只具有还原性,故在化合物中只显正价。

C、金属元素有的有变价,有的无变价,如Na+。

D、金属汞常温下为液体。

答案:B。

例4.物质结构理论推出: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叫金属键.金属键越强,其金属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且据研究表明,一般说来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则金属键越强.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的硬度大于铝 B.镁的熔沸点低于钙C.镁的硬度大于钾 D.钙的熔沸点高于钾解析:价电子数Al>Mg,原子半径Al<Mg,所以Al的金属键更强,所以A的说法错误.Mg 和Ca的价电子数相同,而原子半径Mg<Ca,所以金属键的强弱Mg>Ca,所以B的说法错误.价电子数Mg>K,原子半径Mg<Ca<K,所以C的说法正确.价电子数Ca>K,原子半径Ca<K,所以D的说法也正确.答案:AB[基础训练]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具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D.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相同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2.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金属晶体3.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的电子气理论加以解释的是 ( )A.易导电 B.易导热C.有延展性 D.易锈蚀4.下列晶体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 ( )A.白磷 B.氦C.金刚石 D.金属镁5.金属具有延展性的原因是( )A.金属原子半径都较大,价电子较少B.金属受外力作用变形时,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仍保持较强烈作用C.金属中大量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运动速度加快D.自由电子受外力作用时能迅速传递能量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单质的熔点一定比非金属单质高B.离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在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中,一定含有阴离子D.含有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7.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A.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间产生相互作用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8. 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没有非金属性⑤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的金属性越强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⑤ D.全部9.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与自由电子无关的是 ( )A.密度大小B.容易导电 C.延展性好 D.易导热10.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具有还原性,其离子只有氧化性B.金属元素的化合价—般表现为正价C.熔化状态能导电的物质—定是金属的化合物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B.分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氢键C.在晶体中可能只存在阳离子不存在阴离子 D.金属晶体导电是金属离子所致12.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B .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C.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D .分子晶体中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含有其他化学键14.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中,其单质属于金属晶体的有 ,属于分子晶体的有 ,属于原子晶体的有 .15. 简要填空:(1)金属导电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2)金属导热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3)金属抽成丝或压成薄板是金属受到外力作用,紧密堆积的原子(离子)层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而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16. 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顺序为Li >Na >K >Rb >Cs ,试用金属晶体结构的知识加以解释.17..在金属晶体中存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形成的单质晶体叫做金属晶体.18..(1)请描述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存在状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说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所起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金属导电靠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导电靠_____________;金属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 溶液导电能力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____.20.有一种金属结构单元是一个“面心立方体”(注:八个顶点和六个面分别有一个金属原子)。

该单元平均是由__________个金属原子组成的。

[拓展提高]21.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已知铁为面心立方晶体,其结构如下图甲所示,面心立方的结构特征如下图乙所示.若铁原子的半径为m 101027.1-⨯,试求铁金属晶体中的晶胞长度,即下图 丙中AB 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m .22. 某些金属晶体(Cu 、Ag 、Au)的原子按面心立方的形式紧密堆积,即在晶体结构中可以划出一块正立方体的结构单元,金属原子处于正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六个侧面上,试计算这类金属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

23.石墨片层结构如右图所示,问:(1)平均多少个碳原子构成一个正六边形?(2)n g 碳原子可构成多少个正六边形?第三节 金属晶体 [基础训练]参考答案1.B 2.B 3.D 4.BC 5.B 6.AC 7.C 8.B 9.A 10.B 11. C12. B 13. B 14.答案: Li 、Be 、Na 、Mg 、Al ; H 2、He 、N 2、O 2、F 2、Ne 、P 4、S 、Cl 2、Ar ; C 、Si 、B15.答案(1)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2)自由电子碰撞金属离子而将能量传给金属离子(3)相对滑动 较强烈的相互作用(金属键)16.金属晶体的熔点高低取决于晶体中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由库仑定律221r q q k F =可知,作用力的大小又取决于金属离子的半径和自由电子的数量,显然,半径越小,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而离子的半径顺序为+++++<<<<Cs Rb K Na Li ,因此锂的熔点最高.17.金属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18..(1)自由电子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晶体中,被许多金属离子所共有.(2)使金属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晶体; 使金属晶体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19. 自由电子;自由离子;减弱;增强20. 421.101059.3-⨯提示: 222AC BC AB =+21021027.1421)(-⨯⨯⨯=AB 101059.3-⨯=AB22. .依题意画出侧面图,设正立方体边长为a ,则体积为a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