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位大写的教师读后感

合集下载

做一个大写的老师的阅读体验

做一个大写的老师的阅读体验

做一个大写的老师的阅读体验做一个大写的老师的阅读体验。

看完一本书,相信大家都积累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为什么不静下心来写阅读理解?但是读书的要求是什么呢?以下是边肖老师整理的阅读心得。

欢迎分享。

第一次看的书,没有当场参观薛的教室,多少有些懊恼。

它必须是平静的,平静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是一篇教育随笔,真实再现了薛先生专业成长的心路历程。

它由四章组成:教育的闲暇,职业的尊严,能够用心去看,静静成长。

这本书真的很有趣。

薛老师敢于说话,仿佛每一个字都发自内心,每一个字都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这也让我——,一个初级教师,开始审视自己。

我是不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浮躁了?薛老师的休闲教育理念,意味着有时候需要“浪费”时间,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去迎接未知,消化已知。

休闲教育意味着不再灌输知识,扼杀想象力,扼杀好奇心;意思是直面浮躁的学习心态,保持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也意味着每一位老师都要学会适当的选择和放弃,从容地踏上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

薛老师说的很对。

但看着看着,我也有自己的疑惑。

刻板的传统教学缺乏自由、游戏和快乐,这让孩子很容易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课堂的魅力,所以他们总是逃避。

急躁的学习不可避免地变成流于形式和程序。

就像一台机器,失去了自己的理解和灵魂,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只是,怎么放松?或者说,如何聪明从容?应该如何把握中间的尺度而不陷入懈怠?这是我以后需要探索和理解的问题。

薛老师认为,好的教育应该具备两个条件:愉悦和进步。

快乐是一种情感动力,而进步是一种持久的内在驱动力,让孩子慢慢成长。

我印象深刻。

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情。

不要把所有的教育都变成“记忆学习”,抹杀它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还要考虑他们能从中获得的快乐。

学习是有趣的,进步是可能的,学习可以继续。

我们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

道德就是理解别人,了解自己。

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

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

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付财旭•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这本书开始翻看,但是看了几页就失去了兴趣,满是理论和概念让我很是疲惫。

但我还坚持把它看完,说实话对这本书的内容理解的很肤浅。

首先说说我理解的关联理论。

我想借用书中林肯的一个故事阐述:林肯在弗吉尼亚州做律师时,遇到一个案子,一个女人杀了一个丈夫,他的丈夫很坏,是该杀的那种,但女人在法庭上仍然要被判死罪。

休庭时女人问林肯:“我口渴了,哪有水喝?”林肯拉她到角落里说“田纳西州有水喝。

”美国各州法律不同,这样的刑事案在田纳西州,罪不至死。

女人悟性很高,即刻跳窗逃走,由此捡的一条性命。

而且律师,也没有教唆罪犯的嫌疑。

故事里林肯说“田纳西州有水喝”,在一般人听来没有特别的含义,而这个女人处在被判刑的紧要关头,自然不会仅仅当做“田纳西州有水喝来”理解,经过由此及彼的层层推想,领悟了“到田纳西州才能活下来”的这个含义,这已是林肯所要告诉女人的真实想法。

由此可见: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说话人明示自己说话的意图,听话人据此推理话语的暗含意义。

从而互明对方意图,达到交际目的。

•在这本书里我还学会了如何处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学生与课文之间,应该做一个“红娘”,各位老师一定觉得很新鲜,没错就是我们生活中为别人牵线搭桥的红娘,而这次搭桥的双方不是男女,而是为课文和学生之间搭桥。

当学生对课文没有兴趣时,教师应当将课文中最精彩的、最有趣的、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课文产生好感,从而愿意或主动地阅读课文,挖掘课文的内涵,当学生深入了解课文,探究课文遇到障碍时,教师应当及时提供指导,解开彼此的“别扭”。

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地谈下去。

如此教学,教师就是学生喜欢的“红娘”而不是令人讨厌的“第三者”!要做好这个“红娘”,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和课文,知道两者可以亲近的地方。

知道两者可能生疏的地方,在教学中及时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能真正进入文本,与课文中的人物,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与精神交流。

2023年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教师心得感悟10篇

2023年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教师心得感悟10篇

2023年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教师心得感悟10篇2023年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教师心得感悟10篇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教师心得感悟怎么写?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为了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教师心得感悟相关内容。

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教师心得感悟篇1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做孩子们信赖的“引路人”,教生求真,学做真人,始终不忘党和国家的重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必以一腔师情抒画出胸中的“育人真意”,以教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阔步上前。

教者情深,抒画出“精雕细琢匠人心,以身为范树向明”的“育人真意”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必馈之以深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育“加工”,用心“打磨”,精雕细琢,以匠人的专注投入到讲台上,不断加入自己的“育人调料”以身为范,及时迸发出育人的“思维活力”,真正做到为生树样,为生树向。

以情抒画出教者心怀,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不断在琢磨细研中找到“育人真意”,公烛无私光,为孩子们的明天燃起一盏“指向灯”,和孩子们共同磨合出教学“默契”。

及时升华班级情感,以教促思,将自己对待教育的这份热情及时传导给孩子们,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教者情深,抒画出“教生如子甘为梯,勤培细耘伴茁长”的“育人真意”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耐心的陪伴,更需要教师的深情护伴。

教者情深,当及时抒画出教生如子、甘为人梯的真情实感,以勤培养,细心耕耘,在经风历雨中陪伴孩子们进步进学,沉意静心,调好“奋进闹钟”守时齐学,甘为人梯助学成,共同画出班集体的“同心圆”,勤力付送,相辅相成,共此朝夕,与孩子们共磋共磨,与时间赛跑,蘸足“墨水”,共同书写此季最浓“师生情”。

教育风景今大好,唯有付注师者菁华,才能在“真情赛道”上跑出好成绩,真正参与到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中,捕获孩子们的“芳心”。

教者情深,抒画出“以情为肥溉育园,桃李莘莘满天下”的“育人真意” 亲其师,信其教,爱其生,信其学,以情为肥溉育园,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必定深情抒画,让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努力找到最好的自己。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笔记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笔记1最近就段时间我总是在读作者陶继新老师写的书名叫《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该书有着他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

捧着此书,感觉很奇妙,初读时,兴奋无比,感觉到一种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提升,越往下读心头越有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挥之不去。

沉甸之外,感觉头脑中一片绿地铺展开去,绵延无尽。

读后不由思索,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幸福教师?答案模模糊糊,忽近忽远,若有若无,一惊之下,一直在小范围内不无自负、自信的我,不知所向。

透过两千五百年的风雨岁月,审视我们今天的教育,在我看来,现在的教育也曾强调以人为本。

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才知自己思想多么浅薄,大谈以人为本的时候并不明了什么是人之本,怎样去以人为本。

是啊,曾经提出的学生参与度高、时间利用率高、目标达成率高的课堂三维目标,对人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灵魂幸福指数的帮助能有多少?只不过是把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通过一种近于反复训练的方式做了一种规范和评价范式。

直接效果自然是提高成绩服务于考试。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十六个年头了,我一直以来在思考学生的健康发展靠什么?成绩,显然不是全部,因为我们成人之后的生存靠的是综合素质能力;不是成绩,显然也不对,因为成绩是敲门砖,没有优异的成绩就不能提升人生的生存起点。

读完《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大大提高了我我对我本身工作,对学生教育成绩的认识。

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的结果,如此说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直奔成绩弱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是片面的,不谈成绩说是素质教育也是片面的。

素质教育的要义就是要关注生命健康、关注生命快乐、关注生命幸福、关注生命习惯、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

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五篇)

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五篇)

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五篇)第一篇: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谈教育教学中的足球效应张汉祥一场不算隆重的“县长杯足球赛结束了”,第三名的奖牌挂在校长室,在我们看来,一切都像一阵清风吹过,似乎也没留下什么,不过寥寥几句某学生能冲敢闯,某学生平时不咋样关键时刻很厉害,甚至是一顿拉面吃的孩子们排队上厕所,一五年级女同学把旅店的辣椒皮子扔到了马路上之类调侃之言,之后便回归的正常的教学上来,抓紧时间把踢足球时丢落的课时补回来。

一切又恢复正常。

但是,自从比赛结束以后,听门卫郑老师说,这些孩子疯了,每天早晨天不亮就到校,天黑着就打着手电筒让家长送到学校,部分外宿学生纷纷住校,为的是来学校踢足球。

我开始不信,以为就是三分钟热度,几天就会降温,不是亲眼看到,我还真是难以相信,早晨天很冷,几乎看不到球,甚至连人都不好分辨,就听到前锋到位,后卫准备之类的话,并且这些孩子一直坚持到现在,而且是风雨无阻。

看到这些。

我自认为干了二十多年的教师工作,不算优秀却也有着一套比较好的方法,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也深知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但却几乎屡战屡败,收效甚微。

荣汉,名不见经传,并非体育专业毕业,业务能力不是多强,他把学生整疯了。

试问在座的各位,有谁能行?有谁能让你的学生早晨五点钟就主动起床去主动学习语文,去练习数学?去背英语单词?有人会说,踢足球那是玩呀,玩是孩子的天性,语数英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可是知识。

但是踢足球就不是技能吗?他们在球场上搓破了脸,不喊疼,接着踢,崴了脚不喊疼,坚持踢,身体的疼痛根本阻止不了他们的学习训练。

我们把他们放在温暖舒适的教室里,苦口婆心地哄着,严厉的教训,甚至动手相逼,但他们还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点点滴滴的作业他们却不能完成。

我们承认学科的特点差异,但是考试成绩不好,没有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低下,谁之过?我看,我们到了该认真地反思一下了的时候了。

为了迎合读书交流,读了薛法根校长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一书,似乎想从中找到答案,但也确乎懵懵懂懂,未得真谛。

心得体会-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201900字 精品

心得体会-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201900字 精品

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1500字读《做一个大写的教师》有感1500字原创徐心老师今天下午,平易近人、知识渊博的岳校给我拿过一本薛法根老师的书,书名是《做一个大写的教师》。

薛法根,全国特级教师,讲课风趣幽默,言语温和,教育智慧就在他润物细无声的课堂中自然生产。

听他的课,是一种真正的享受,有醍醐灌顶之感,又有情感共勉之受。

记得上一次培训,他的一个《课品就是人品》主题讲座,短短十几分钟就把我讲哭。

因为时间的关系,薛老师没有把内容全部讲完,就讲了个开头。

仅仅这个短短开头,就已经让大多数的人受益,办公室的同事们经常会提起那几句经典语录。

这才真正的教师,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在先哲的字典里,她的名字就叫"智慧"教育,就是以他人的智慧激发本人内在的智慧潜能,使人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

1一个追梦的人从事教育已有8年时光,以前我是一名课外辅导老师,经过这8年时光的历练与沉淀,我对教育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因为这种情怀,我对学校教育充满渴望,总梦想着有一天能站在讲台。

也许是我的真诚,感动了苍天,没想到我真得抓住了这个,对我来说,难能可贵的机会。

我真没想到,余生我还能走上讲台。

以前我总是自嘲自己是国家的"游击队"教育战士,如今我一只脚迈进了"正规军"的队伍了。

另一脚,还在努力。

走入学校,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原来那个又自由又赚钱行业,而走入薪水不高又有约束的职业里。

而我的回答是我有一个伟大的教育梦。

刚开学的那段日子,总被同事看做不正常,听一场讲座就被感动地痛哭流涕;开一次家长会也能哭起来……听一节好课,激动的睡不着觉。

组长说我是"神仙姐姐"下凡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

2爱是最好的教育对待学生,我充满了爱。

我以这样的原则作为我的教育理念爱是最好的教育,鼓励是最好的语言。

对待每个孩子,我都力求公平、公正,不带有色眼镜。

渐渐地,孩子们和我熟悉了,在我面前不在拘谨,所以班级开始变得松散。

吕继芹《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体会

吕继芹《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体会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书体会因了前三本书的原因,想着,这又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翻开了薛法根校长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这本书。

没想到的是,立刻被书中的内容吸引。

读这本书,就像与老友谈心,只因自己笔拙,又像是借他人的笔表露了自己的心声。

这是一本用心写成的书,文字里闪烁着怦然心动的教育者之心。

感谢学校,让我在这个夏天的夜晚可以与薛法根校长如此近距离相处。

写作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一种情感的抚慰,《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这本书就是薛法根校长的随笔集。

薛法根说,最能体现一个人真性情的,往往不是苦思冥想之后的长篇大论,而是有感而发的随笔小文,“喜欢写点教育文字的教师,对教育都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最令我敬佩的是:薛法根校长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并敢于发声。

试想,在今天“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背景下,薛法根校长说“劳作是神圣的,休憩也是神圣的。

只有劳作和忙碌,而没有休憩和闲适,小孩子会丧失灵性,成年人会磨灭悟性。

而一个人小时候没有灵性,长大了又没了悟性,那他还有什么希望?学校,当给孩子教育的闲适。

”“长时间的紧张忙碌,让学生学习的心态变得浮躁,消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没有了闲适,教育变得越来越忙碌,越来越短视,也越来越逼仄。

而如果我们知道这一点,却依然深陷其中,或者推波助澜,那就是学生的不幸,更是教育的悲哀了!”对于游戏,他写道:“过重的负担剥夺了孩子的游戏闲暇,就有可能淡化、扭曲,甚至剥夺儿童以游戏的精神理解和把握世界,催生出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而面对“不做教书匠”的热议,他又说“做个‘教书匠’又何妨?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阅读思考以及‘独具匠心’的教学实践,少些‘匠气’,多些‘书卷气’这样的‘教书匠’不也是很可爱的吗?”当我读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我的心中有一股冲动,我的孩子们,我该怎样做才对得起你,才对得起“教师”这一称呼。

最令我感动的是:薛法根校长既有“前行的勇气”,又有“转弯的智慧”。

从书中可以看出,薛法根校长不是上帝的宠儿,更不是一帆风顺的常胜将军。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后感800字_模板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后感800字_模板

《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后感800字_模板《做一个大写的教师》读后感800字难得独守一份静怡,拜读了薛法根老师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一书,如清风一缕,他的文字带我阅读到一段颇具质感的教育人生。

薛老师在书中说:”作为语文教师,面对学困生,面对教学中的难题,不应回避,而要迎难而上,竭尽全力去解困、去解难。

有了这样的专业精神,才会在求解的过程中,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会构建起属于你自己的教育学,获得属于你的专业尊严!”我在薛老师的教学案例中感受到一个语文教师深邃而独特的思考,他总是在看似平易中寻得语文的特有味道。

我很高兴在众多章节中,读到对儿童的呵护与潜心解读。

这是一位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中最闪光的地方,一个没有心怀童年世界的老师不能迸发出颇具灵感的教学体悟来。

薛老师在书中提出”只教不懂,不教已懂的”,让我受益匪浅。

他提倡”三不教”:学生不懂的不教,学生自己可以弄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时可以不教。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向薛老师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发现疑难问题,再由师生共同梳理提取课堂上学生合作讨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学讲课堂的新鲜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

薛老师在这本书中也提到了”体验教学”的重要性,他说,没有经历,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成长。

当然,薛老师提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要的”、”好的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是无言的老师”、”无限的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学好的可能”、”教育不求快而求真,不求出名而求实效”、”教师在课堂上允许学生犯错,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

”等教育思想都让我受益匪浅,他说,一个不曾把心放在高处的教师,看见的只能是满身的疲劳和满腹的牢骚。

把你的心放在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上,你的胸怀就会变得宽阔而高远,所有凡尘杂事,都会被悄悄滤去,留下的必定是满园的教育风景和无限的教育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位大写的教师》读后感
“你的心有多宽,梦有多远,根有多深,你的天地就有多大,你的事业就有多辉煌。

你的生命就有多精彩!或许你听不见我生命中拔节的声音,但我仍然在悄悄地长大,慢慢地长大。

”薛校长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启迪我们:成长,就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每一个有梦想的教师,都渴望成长,都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都渴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此书中,薛校长说起了第一次与《人民教育》的记者们面对面交流的故事,第一次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文章的故事,那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他认为,当你还没有被关注的时候,你就需要从她的身上汲取思想的营养,滋润自己的心田,善于“把盛开的玫瑰移到自己的园地里”。

对此,我感同身受。

我曾经在我们鹿城教师科研与培训中心主办的《鹿城教育》上发表了教育案例。

我认为,只有用心做个读者,与优秀的作者对话,才能得到收获,才能“用我手写我心”,写出真情实意的文章,让自己也变为一个作者。

在我感觉自己的学科教学有些困顿的时候,我曾留心观察了好多数学特级教师的课堂,每每出去听课学习,或者观摩他们的教学视频,我都在思考,他们怎么想到这样的设计呢?为什么我就想不出呢?这样的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哪些优势呢?于是,每次听完课,有特别的感受时,会写写教育随笔。

偶尔做做课题研究,把学到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我相信,执着的种子一旦悄悄地播下,终有一天,她将长成属于自己的精彩与美丽!
此书中,薛校长要我们学会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

作为一个全国着名语文特级教师,又是学校校长,可谓事务繁忙,但薛校崇高的教育理想,使他能够对普通的课堂教学持续追问,对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进行深度思考。

他心系课堂,关注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热情帮扶青年教师,用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感染青年教师。

他的行动告诉我们:思想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中,生长在思考的王国中。

成长,需要有自己的方式!
薛法根校长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精选了六十多篇随笔文章,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精神之旅。

我想,只有学习和想办法追随他的思想脚步,才能领略教育风景,进入全新的教育境界,成为一个优秀的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