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英文
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

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马峰;史晓宇;孟玮;张敬;赵丽霞;何晓华;赵峻峰【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4(000)007【摘要】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肺癌的治疗仍是医疗界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的发现和发展,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EGFR-TKI 对EGFR野生型NSCLC的疗效较差,而有限的EGFR突变率也促使研究者们不断探索EGFR野生型NSCLC的最佳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对EGFR野生型NSCLC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from cancer in the world. hTe treatment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tasks in the medical world. hT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 have had a major impact in the treatment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But the effcacy of EGFR-TKI in EGFR wild-type patients is limited, and the limited EGFR mutation incidence also prompts researchers to study what is the best treatment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NSCLC who are negative for EGFR mutations. hTis review will discuss the research status in treatment choice for EGFR wild-type NSCLC.【总页数】6页(P575-580)【作者】马峰;史晓宇;孟玮;张敬;赵丽霞;何晓华;赵峻峰【作者单位】075000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075000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075000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075000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075000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075000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075000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厄洛替尼治疗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J], 杨静欢;韦江红;刘雅妮;刘晓黎;吕倩;黄剑伟2.替吉奥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临床评价 [J], 施湘萍3.单药替吉奥二线治疗EGFR基因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J], 刘秋霞; 王建芳; 孙彩萍; 徐俊; 钟王燕4.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EGFR-TKIs为基础的治疗进展 [J], 刘正玲;李文君;陶红艳;万毅新5.阿帕替尼治疗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J], 彭小保;赵军军;陈文强;胡宏霞;付行平;袁慧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EGFR背景

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常见。
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易瑞沙(Iressa/吉非替尼/Gefitinib,阿斯利康)和特罗凯(Tarceva/厄罗替尼/Erlotinib,罗氏制药)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美国FDA批准用于NSCLC靶向治疗的主要药物。
但是,临床试验表明易瑞沙和特罗凯仅对10-30%的NSCLC病人有显著疗效。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EGFR基因突变与NSCLC靶向治疗的疗效具有相关性,绝大多数携带EGFR基因突变的病人疗效显著。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EGFR基因突变主要集中在酪氨酸激酶区(tyrosine kinase coding domain,18-2l外显子),其中19外显子多为框内缺失(746-753)性突变,约占所有突变的45%;21外显子多为替代突变(主要是L858R),约占所有突变的40%。
目前普遍认为,这两个热点突变可以增强肿瘤细胞对TKI的敏感性,并且可作为TKI治疗的有效预测指标。
因此,检测EGFR基因突变对于指导NSCLC病人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个170 kDa的跨膜糖蛋白受体酪氨酸激酶,由表皮生长因子激活,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EGF 或 TGF α对EGFR的结合激活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活力。
EGFR羧基末端的酪氨酸残基Tyr 1068、Tyr 1148、和Tyr 1173是EGF结合后发生的自动磷酸化的主要位点。
一旦被激活,EGFR1068位和1173位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就能介导 Grb2对EGFR的结合。
此外,1173位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是 SHC在EGFR上的主要结合位点。
EGFR广泛分布在许多正常和恶性上皮细胞中,其过度表达和自我激活可能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依库珠单抗用法

依库珠单抗用法依库珠单抗(英文名称:Ico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依库珠单抗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GFR-TK)抑制剂,在中国已经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被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依库珠单抗通过抑制EGFR激活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依库珠单抗的用法包括用药时间、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等不同方面。
在使用依库珠单抗前,患者和医生都需要了解和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南,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以下将从依库珠单抗的临床应用、用药时间、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 依库珠单抗的临床应用依库珠单抗主要用于治疗EGFR表达阳性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对于经过化疗失败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依库珠单抗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现出优异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且与其他靶向药物相比,依库珠单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 依库珠单抗的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 用药时间依库珠单抗通常是口服给药,一般建议于饭后服用。
一般情况下,依库珠单抗的用药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1粒,即一天服用2粒,持续服用。
### 用药剂量依库珠单抗的用药剂量主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生的处方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成年患者每次服用50mg,每日2次,即一天总剂量为100mg。
对于特殊人群,例如老年患者、肝功能受损患者、肾功能受损患者等,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 依库珠单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依库珠单抗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消化道反应、皮肤及其附件损伤、肝功能损害等,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
### 消化道反应依库珠单抗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情况下可出现肝功能损害。
处理时主要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保持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必要时停药并进行肝功能检测。
### 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依库珠单抗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皮肤及其附件不良反应包括皮疹、干燥、瘙痒等。
EURTAC临床实验

EURTAC临床实验EURTAC(European Randomized Trials of Tarceva versus Chemotherapy)是一项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试验。
该试验旨在比较厄洛替尼(Tarceva)单药治疗和传统化疗在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背景介绍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常见和致死性的肺癌类型,占肺癌病例的80-85%。
过去的研究表明,厄洛替尼这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NSCLC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然而,此前的研究中并未直接比较单药治疗与化疗的效果。
2. 研究目的EURTAC试验的目标是评估厄洛替尼与传统化疗在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治疗选择提供更具科学依据的指导。
3. 研究设计EURTAC试验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了173个欧洲中心的173例NSCLC患者。
参与者均为EGFR阳性的NSCLC患者,无法耐受或拒绝进一步化疗。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厄洛替尼组和化疗组,厄洛替尼组患者接受每日150mg的口服厄洛替尼治疗,化疗组患者接受每3周一次的化疗。
4. 结果根据试验结果显示,厄洛替尼组在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方面表现出优势。
厄洛替尼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9.7个月,而化疗组为5.2个月。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7个月和5.2个月。
此外,厄洛替尼组的整体反应率为58%,而化疗组仅为15%。
5. 安全性评估EURTAC试验中,厄洛替尼组患者的不良事件较化疗组明显减少。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皮疹、腹泻和乏力等。
然而,这些不良事件通常为轻度或中度,且可以缓解。
6. 结论基于EURTAC试验的结果,厄洛替尼在EGFR阳性的NSCLC患者中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
厄洛替尼单药治疗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这项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7. 局限性和展望虽然EURTAC试验结果积极,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

非小细胞肺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肺癌的靶向治疗耐药主要有两大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耐药。
1.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埃罗替尼(Erlo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阿法替尼(Afatinib)是首批进入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的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突变表型患者对这类药物的响应很好。
但是,获得性耐药是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什么措施可以延迟或克服这种耐药。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耐药的一个原因是EGFR 靶点修饰,EGFR 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出现二点突变(T790M)。
接近60% 的埃罗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耐药肺癌患者样本均有这种突变,该突变是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的主要原因。
突变特异性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针对EGFR 突变的不可逆抑制剂。
埃罗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主要靶向野生型EGFR,突变特异性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靶向激活性突变,例如T790M 突变。
目前已经有两种突变特异性抑制剂已经接近进入临床,分别是CO-1686(Rociletinib)和AZD9291。
近期NEJM 刊登了一项研究,该临床试验纳入了46 位埃罗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耐药的肺癌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T790M 阳性患者对Rociletinib的响应率为59%。
有趣的是,对接受过一线治疗的肺癌患者来说,用靶向T790M 的药物进行二线治疗,其响应率接近60%、疾病控制率高达90%。
相反,如果肺癌患者在一线治疗中没有出现T790M 突变,其响应率非常低。
AZD9291 是另一种第三代不可逆突变特异性EGFR 抑制剂。
有研究报道,T790M 阳性癌症患者对AZD9291 的响应率接近60%,而T790M 阴性癌症患者对AZD9291 的响应率非常低,这与上述Rociletinib的效果相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一类针对EGFR信号通路的关键药物,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头颈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EGFR TKIs的研究进展,包括其作用机制、药物研发、临床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
通过深入了解EGFR TKIs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望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文将从EGFR TKIs的作用机制出发,阐述其如何通过抑制EGFR 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来阻断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接着,我们将回顾EGFR TKIs的药物研发历程,介绍目前市场上主流的EGFR TKIs药物及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关注EGFR TKIs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其疗效、安全性以及耐药性等问题。
我们将探讨EGFR TKIs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如何克服耐药性、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拓展新的适应症等。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推动EGFR TKIs在癌症治疗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二、EGFR-TK抑制剂的分类与机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抑制剂)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其通过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阻断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移过程。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化学结构,EGFR-TK抑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可逆性抑制剂和不可逆性抑制剂。
可逆性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能够与EGFR的ATP结合位点形成可逆性结合,从而竞争性地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这类药物对于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耐药现象。
不可逆性抑制剂,如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能够与EGFR的ATP 结合位点形成共价键,导致EGFR的永久性失活。
EGFR—TKI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EGFR—TKI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耐药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靶向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领域的里程碑,使晚期NSCLC的治疗从标准含铂双药的化疗时代迈进了靶向治疗时代。
但随着EGFR-TKI药物临床应用其耐药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文章就NSCLC患者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分子机制及目前已知的治疗策略作一论述。
隨着全球工业化快速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中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85%[1]。
目前,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NSCLC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然而传统的放化疗似乎进入了平台期,无法满足进展期NSCLC的治疗需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靶向治疗是肺癌治疗领域的里程碑,能延长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无疾病进展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EGFR-TKI 药物临床应用其耐药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一般在8~10个月出现[2],耐药已成为限制EGFR-TKI临床应用的瓶颈。
因此阐明EGFR-TKI的耐药机制,寻找新的药物靶点,研发新的药物成为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获得性EGFR-TKI耐药机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是肺癌最常见的驱动基因之一,尤其在亚裔人群的不吸烟肺腺癌患者中EGFR突变比例高达60%左右[3]。
Super-ARMS法检测EGFR突变在NSCLC的临床应用

第27卷2期2021年3月185天津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Vol. 27, No. 2Mar. 2021文章编号 1006-8147(2021)02-0185-04亠 _Super-ARMS 法检测EGFR 突变在NSCLC 的临床应用张萌孟昭婷$,张翠翠$,朱富艺左冉陈鹏"(1.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60 ; 2.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070 ; 3.邯郸市第一医院,邯郸056000)摘要目的:探讨Super-ARMS 法检测体液EGFR 突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19年4月1 13—2019年12月30 L 161例NSCLC 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心包积液标本,采用Super-ARMS法对EGFR 基因片段进行检测,根据突变结果对EGFR 突变类型分析判断。
结果:161例NSCLC 患者标本中,86例(53.4%) EGFR 突变阳性。
19号外显子(19-del )缺失、21号外显子(L858R )基因Z 突变及T790M Z 突变最常见。
S768I 有5例(3.1%);G719X 突变4例(2.5%) -,L861Q 有1例(0.6%);不同性别、是否吸烟者之间突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在年龄、是否存在EGFR-TKIs 治疗史 有统计学意义(均:<0.05)。
EGFR 基因突变率在女性、不吸烟患者中较高。
结论:NSCLC 患者EGFR 突变率较高。
Super-ARMS 法可用于体液EGFR 突变检测,其结果较准确,且可同时检测多种突变及并存突变。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Super-ARMS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GFR mutation in NSCLC detect by the way of Super-armsZHANG Meng 1,,, MENG Zhao-ting 2, ZHANG Cui-cui 2, ZHU Fu-yi1,,ZUO Ran 1,, CHEN Peng 1,(1.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Cancer Institute and Hospital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Cancer, Key Laboratory of CancerPrevention and Therapy ,Tianjin , Tianjin ,s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Eancer,Tianjin 300060, China ; 2.Graduate School /TianjinMedical University , Tianjin 300070, China ; 3. Handan First Hospital , Handan 05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Super-Arms in the detection of humoral EGFR mu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 vanced NSCLC patients. Methods : A total of 161 patients diagnosed NSCLC between Apr 1,2019 and Dec 30,2019 were enrolled in thepresent study. EGFR mutations extracted from blood ,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pericardial effusion samples were dectected using Super ARMS. EGFR mutation was analyzed and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mutation results. Results : Of 161 NSCLC patients , 86 (53.4%) werepositive for EGFR mutation. Exon 19 deletion , L858R point mutation and T790M point mutation were the most common ones. S768I had 5cases (3.1%); 4 patients with G719X mutation (2.5%). There was 1 case of L861Q (0.6%).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ut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or smokers (all f T0.05 ).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and history of E GFR-TKIs(all :<0.05). EGFR mut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emale and non-smoking patients. Conclusion : NSCLC patients have higherEGFR mutation rate. Super-ARMS can be used to detect EGFR mutations in body fluids , with relatively accurate results , and can detectmultiple mutations and concurrent mutations simultaneously.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 EGFR ; Super-ARMS肺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 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 NSCLC )约占肺恶性肿瘤总数的 80)*85%,绝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发生局部扩散或 远处转移,并丧失手术机会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 EG#R -TKIs )的岀现使携带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 EGFR )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 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基金项目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临床试验基金一般项目(C1712)作者简介张萌(1992-),女,医师,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肺部肿瘤; 通信作者:陈鹏,E-mail:che n pe n gcloc@s i n a .com 0根本性的变化,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其生活 质量9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alue 0.046 0.012 0.010
Percent surviving
0.4
0.2
—— IRESSA
5.5 M
9.5 M
------ Placebo
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t risk: Gefitinib 235 221 199 179 145 119 95 78 64 51 40 25 12 8 Placebo 107 97 84 74 56 43 35 29 22 13 8 7 3 1 1
Tarceva treated pts (n)
R.R. (%)
p value*
Gender Histology Ethnicity Ever smoked**
Female (146) Male (281) Adenocarcinoma (209) Other (218) Asian (53) Other (374) Yes (311) No (93) Unknown (23)
Stratified log rank test
0.6
N=1692, deaths=976
Cox analysis, p=0.0299
0.4
Percent surviving
0.2
—— IRESSA
------ Placebo
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ISEL (IRESSA Survival Evaluation in Lung Cancer): Clinical Trial Design
A double blind Phase III survival study comparing IRESSA (250mg) plus BSC vs. placebo plus BSC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who have received 1–2 prior chemotherapy regimens and are refractory or intolerant to their most recent regimen
14.4 6.1
13.9 4.1
18.9 7.5 3.8 24.7
13.0
0.006 <0.001
0.02 <0.001
*Significance between subgroups **Data collected retrospectively
In multiple logistic-regression analyses, only never having smoked (p<0.001) and adenocarcinoma histology (p=0.01) were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Probability 1.0
IDEAL 1
Probability 1.0
IDEAL 2
0.8
0.8
0.6
0.6
0.4
0.4
0.2
0.2
0.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Months from randomisation
0.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Months from randomisation
2021/1/31
YMC
11
J Chemother 2005;17:679
Median survival: 9.5 months One-year survival rate: 45.1%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YMC
p
p
KK
p
p
p
p
Signalling Molecules
Extracellula rMembrane Intracellular
Substrate
Substrate
p
3
IDEAL 1 and 2 trial design
Randomisation
IDEAL 1 (n=209) 1 or 2 prior regimens
Continue gefitinib until disease progression or unacceptable toxicity
IDEAL, IressaTM Dose Evaluation in Advanced Lung cancer
2021/1/31
YMC
4
Median time to improvement symptoms and QOL
Hanahan 2000; Raymond et al 2000
Monoclonal Antibodies
TGFa RR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Proliferation
Inhibit Apoptosis
Angiogenesis
Nucleus
M2e0t2a1s/1t/a3s1i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in 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
Yuh-Min Chen, MD, PhD. Chest Dept., Taipei VGH
2021/1/31
YMC
1
Activation of th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EGFR-TK): a pivotal driver of carcinogenesis
15.4月
3
6
9
12
15
18
21
Months
YMC
13
J Chemother 2005;17:679
Study Design of BR.21
Stratified by:
Centre
PS (0/1 vs 2/3)
Response to prior treatment (CR/PR:SD:PD)
Prior regimens (1 vs 2)
Time (months)
2021/1/31
YMC
9
2021/1/31
YMC
10
J Chemother 2005;17:679
RESULTS
• 3 CR, 9 PR, with a R.R. of 33.3% • SD 14, control rate of 72.2%
All treatment-related toxicities were few and mild in severity, except one patient suffered from reversible grade 3 interstitial pneumonitis
Patients
(n)
Improvement
27
No improvement 40
Deaths (n) 18 30
Median (months)
13.3 3.5
Patients (n)
44 58
Deaths (n) 26 56
Median (months)
13.6 3.7
2021/1/31
YMC
6
Douillard et al 2002; Lynch et al 2003
Gefitinib (250 mg) + *BSC
E N
Primary
D
endpoint:
Randomisation 2:1 ratio Placebo + *BSC
B
SURVIVAL
E
N
Secondary:
E
F
TTF, OR
I
T
QoL, safety
1692 patients in 210 centres across 28 countries 342 patients of oriental origin No Japanese/US sites
Ligand EGFR
2021/1/31
PTEN
PI3-K pY
pY
STAT3
AKT
pY GRB2
EGFR-TK
SOS RAS RAF
MEK
Proliferation/ maturation
Gene transcription Cell-cycle progression
PP
DNA
Myc
Cyclin
2021/1/31
YMC
15
Shepherd et al. NEJM 2005;353:123
Improvement in Survival with Tarceva
Surviv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1.00
42.5% improvement in median survival
*BSC20=21B/1e/s3t1 Supportive Care
YMC
7
Lancet 2005;366:1527-37
ISEL - Overall Survival
1.0
Gefitinib placebo
Median (months)
5.6
5.1
0.8
1 yr survival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