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语文12 坐井观天

合集下载

12坐井观天(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2坐井观天(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2坐井观天(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第12课《坐井观天》。

本课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寓意,学习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视野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修辞手法。

难点:体会寓意,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井口模型,引导学生想象井底之蛙的视角,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思考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讲解字词含义。

4. 课文解析(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修辞手法。

5.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6.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坐井观天》2. 生字词:井、观、天、蛙、翅膀、无边无际、比喻、夸张等。

3. 重点句式:没有比天更大的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3)思考:为什么说“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2. 答案:(1)课文已熟读并背诵。

(2)例:天上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3)因为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视野受限,所以见识有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图文讲解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图文讲解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图文讲解电子教材▼▼▼▼课文朗读知识点01我会写井jǐng(水井、井沿、井口)观guān(观看、观望、观察)沿yán(河沿、沿用、沿岸)答dá(答案、答复、回答)渴kě(解渴、口渴、渴了)喝hē(喝水、喝茶、喝药)话huà(说话、对话、笑话)际jì(天际、国际、一望无际)02我会认弄nòng(弄错、卖弄、玩弄)错cuò(对错、交错、错误)哪na(哪里、哪儿、哪边)抬tái(抬头、抬手、抬举)03多音字答dá(回答)dā(答应)还hái (还好)huán(归还)喝hē(喝水)hè(喝彩)看kàn(看见)kān(看守)04近义词观——看回答——答复无边无际——一望无际05反义词远——近对——错朋友——敌人06理解词语回答:对问题给予解释;对要求表示意见。

坐井观天:坐在井里看天。

比喻目光狭小,所见有限。

大话:浮夸而不切实际的言论。

课文中青蛙认为小鸟说的话是虚假的、夸张的。

无边无际:广大而看不见边际。

07句子解析1.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是反问句,指前文小鸟说的话,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看吧。

”小鸟在劝告青蛙。

如果青蛙跳到井外来,看到的天就不是井口那么大了。

08问题归纳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青蛙与小鸟争论天到底有多大。

2.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1)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这么大。

小鸟认为天无边无边。

(2)因为它们所处的地方不同,眼界不同。

青蛙坐在井底,小鸟飞在天上。

3.最后一自然段,说一说小鸟建议青蛙怎样弄清天的大小?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知道它们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今天教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小动物。

( 出示青蛙和小鸟剪贴画),有一天,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论起来。

什么事呢?学了《坐井观天》这一课你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齐读。

)(二)看简笔画,理解题意。

教师画井沿和井壁,将纸青蛙贴在井底。

引导学生看简笔画,问:谁坐在井里?它坐在井里抬着头干什么?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坐井观天》是个寓言故事。

它不仅有趣,而且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一)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

(三)提问:这则寓言主要写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争论起来?三、细读寓言,明白道理(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简笔画,回答:青蛙坐在哪里?小鸟飞来,在哪里?(移动小鸟剪贴画,使它落在井沿上)借助简笔画理解落和井沿的意思。

2、课文哪个自然段讲的是我们刚才看到的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3、小结:第一自然段交代了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它们所在的地方不一样。

(二)讨论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1、看简笔画,回答:井里的青蛙发现了井沿上的小鸟,它们正在干什么?2、听课文录音,思考青蛙和小鸟进行了几次对话。

3、指名分角色读二、三自然段,提出朗读要求:青蛙的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小鸟的话要读慢一些。

4、读后评议。

出求词卡回答。

齐读。

谁回答谁的问话?小鸟的话中哪个词该读重一点?出示词卡一百多里。

齐读。

为什么要把一百多里这个词读重一点?5、同座分角色练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设计是围绕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展开的。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讲述青蛙坐在井里,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告诉他天空无边无际的故事,寓言般地教育我们要开阔视野,不要局限自己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对话,学生可以理解故事的主题,并从中得到启示。

难点:生字词的掌握。

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比较难写,如“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等,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生字词卡片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短的动画片引入课题,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语言魅力。

3. 内容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强调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

4. 生字词教学:通过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和书写难字词。

5. 例题讲解:出一道与课文相关的题目,如“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引导学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书写生字词,并进行朗读练习。

7.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书写课文《坐井观天》和重点句子“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8.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思考题:“你认为为什么青蛙会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认知?”六、作业设计1. 题目: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认知?2. 答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他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认知?我们应该像小鸟一样,开阔视野,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进行了课后反思。

我觉得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生字词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表达能力和朗读方面还有待提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案)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二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坐井观天》做如下准备: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我将带领学生们学习这篇经典的寓言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们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以及故事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们明白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局限于自己的视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将准备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等教具,以及课本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出今天的课文《坐井观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我会范读,学生们跟读。
3. 生字词学习:我会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们认读,讲解生字词的意思,让学生们理解记忆。
在作业设计上,我布置了两项作业。第一项是回家后给家长朗读课文,并让家长签字。这样的作业既能够让学生们复习课文,又能够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第二项作业是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情景。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是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对“坐井观天”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拓展延伸课堂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时间分配:我合理分配了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在讲解课文时,我给了学生们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小声跟读,然后我才进行讲解。
3. 课堂提问:我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提问,我能够了解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并引导他们思考。
4. 情景导入:我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情景导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课文学习中。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2.坐井观天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2.坐井观天
青蛙说:“你从哪儿来呀?” 暗示天很大
小鸟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落在井沿上的原因
重难点点拨 第二次对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还用飞那么远吗?”
画线部分还可以怎么说?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 那么远。
自负
青蛙
天很小
重难点点拨 第二次对话
本文讲述的 是青蛙与小鸟争 论天到底有多大 的故事。
朗读指点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 用飞那么远吗?
本课对话较多,合适 分角色朗读,青蛙的话要 用自负、傲慢的语气来读, 小鸟的话要用劝告、诚恳 的语气来读。
朗读指点 故事背景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井沿
位置不同
井里
重难点点拨 第一次对话
吃井
guān
叫观
笔顺:
书写提示:第二横在横中线上,竖撇和竖分别在竖 中线两侧,笔画要舒展。
组词:水井 天井 油井 巧记:四通八达。 造句:村里的人们都从这口水井里打水喝。
笔顺:
书写提示:左窄右宽,“见”的竖在竖中线上, “又”的捺变点,注意笔画穿插。
组词:观看 观点 主观 巧记:又见面了 。 造句:青蛙坐在井里观天。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小鸟 摆事实讲道理
词句积累
ABAC式词语: 无边无际 无影无踪 无穷无尽 无拘无束
词句积累
新词:
井口 观天 井沿 回答 口渴 无边无际
好句: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 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或 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不能像 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2.坐井观天(相关资料)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2.坐井观天(相关资料)

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
读音:zuò jǐng guān tiān
释义:坐在井里看井水中倒映出的天。


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示例:比喻眼界很渺小,见识少。

近义词: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
盲人摸象、管中窥豹
反义词:高瞻远瞩、见多识广
典故: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寓言故事有哪些?
寓言故事有:
快马加鞭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浑沌开窍井底之蛙东施效颦
望洋兴叹庄子垂钓庖丁解牛鲁侯养鸟吕梁丈人吴王射猴
罔两问影骊龙之珠愚公移山扁鹊换心纪昌学射杞人忧天
滥竽充数三人成虎郑人买履目不见睫子罕不受玉鲁人徙越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厉王击鼓刻舟求剑循表涉滩毁钟掩耳
伯牙碎琴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
土偶桃梗弓矢相济叶公好龙螳螂捕蝉师旷劝学每变益上
杯弓蛇影塞翁失马曲突徙薪鳏鱼上钩一字不提梦中富贵
惠子告贫盲人摸象画饼充饥神奇猎鹰空中楼阁千万买邻
猴子救月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2 坐井观天》(生字讲解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2 坐井观天》(生字讲解课件)

部首:又 结构:左右 组词:观察 袖手旁观 形近字:现 造句:比赛现场,观众们的
热情逐渐高涨。
井观 沿答 渴喝 话际
笔顺:
yán 部首:氵 结构:左右
组词:沿路 沿江 形近字:没 造句:这条路被封了,我们
左窄右宽。
只能沿原路返回。
井观 沿答 渴喝 话际
笔顺:

部首:
结构:上下
组词:回答 答复
形近字:合
造句:这道题不止一个答案。
上窄下宽。
井观 沿答 渴喝 话际
笔顺:

部首:氵 结构:左右
组词:口渴 干渴
形近字:揭
造句:口渴的乌鸦终于喝到
左窄右宽。
了瓶子里的水。
井观 沿答 渴喝 话际
笔顺:

部首:口 结构:左右
组词:喝水 喝茶
形近字:唱
“口”要写 造句:唱完歌后,一定要多
得小、偏上。
喝水来保护嗓子。
井观 沿答 渴喝 话际
笔顺:
huà 部首:讠 结构:左右
组词:说话 谈话 形近字:活 造句:活泼的她爱讲笑话。
“舌”首笔撇 收笔于竖中线。
井观 沿答 渴喝 话际
笔顺:

部首:阝 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左右
组词:国际 实际
形近字:标
造句:无边无际的大海是海
左窄右宽。
豚的家。
12 坐井观天
要注意仔细观看笔画顺序哦!
井观沿答 渴喝话际
点击汉字跳转学习!
井观 沿答 渴喝 话际
笔顺:
后鼻音
jǐnɡ 部首:一 结构:独体
组词:井口 水井
形近字:并
第一横比第二横短, 造句:村民们合力挖了一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坐井观天(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认识“沿、答”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懂得故事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
从前,在一口古老的井里,坐着一只青蛙。

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井沿上。

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又说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坐井观天》。

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25分钟)1.听一听: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读一读: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

①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观、沿”,后鼻音“井”以及三拼音节“观、话、错”。

“哪”是多音字,当放在句末时读轻声。

②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词语卡片。

(3)识记生字。

①猜谜语:“再次见面”是“观”;“出口千言”是“话”。

②加一加:+合=答讠+舌=话阝+二+小=际
4.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读一读,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沿、渴、喝、话”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答”是上下结构。

(3)教师范写。

(4)学生独立描红、临写,注意书写姿势。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6分钟)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4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两个小动物,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故事。

2.巩固字词,将会写字在本子上抄写3遍。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我以故事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字词方面,依然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与老师检查指导的方法识记。

不足之处在于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环节太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什么,并从中受到启发。

重点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在对比中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
复习旧知巩固字词(5分钟)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坐井观天、回答、口渴、喝水、大话、无边无际。

3.说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故事。

精读课文
读中感悟(25分钟)1.听录音,看动画课件,思考:小鸟和青蛙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三次,第2、3自然段是第一次,第4、5自然段是第二次,第6、7自然段是第三次。


2.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1)自由朗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

注意读好小鸟和青蛙的语气。

(青蛙的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小鸟飞了很久,要读出又累又渴
的感觉。


(2)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景。

3.学习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

(1)青蛙说小鸟“别说大话了”,“大话”指什么?(指小鸟说的“飞了一百多里”,青蛙不相信。


(2)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它为什么这样认为?(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因为它住在井里,只看到过井口大的天。


(3)小鸟同意青蛙的看法吗?(不同意)为什么?怎样理解“无边无际”?
带学生体验: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这时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4)小组分角色再读第二次对话。

4.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们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1)小组合作学习。

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2)朗读对话,读出恰当的语气。

(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以为是的语气;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

)
5.我们读了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了解了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

谁来评价一下故事中的青蛙与小鸟?(学生交流:我们要向小鸟学习,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更全面,而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提取信息叙述故事(6分钟)1.将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想象一下它们对话时的语气。

2.分角色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用动作和语言表演出来。

总结全文延伸拓展(4分钟)1.总结:这则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要自以为是。

2.拓展: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生动有趣。

在第二部分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进入故事,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充分地感悟,感受故事中的乐趣,也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