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砂处理技术研究(上)
港西油田油泥砂处理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

表2悬浮基液悬浮性对比实验数据表20%固相含量+油泥砂D 50(μm )22.4635.7468.9186.35124.6165.3携带基液5%析水率时长(h )A >12B5A 8B1A 5B 0.5A 4B 0.2A 0.8B /A 0.5B /表1各沉降池油泥砂样品组分比重及粒径数据表编号有机质占比(%)泥砂占比(%)D50(μm )D90(μm )1#2#3#4#35.6153.1243.7522.4241.9335.8140.6658.34127.0123.572.73186.9104.5132.4125.8147.5115.658.6794.66126.3212.3312.8138.5348.3189.4332.6351.1211.4257.5227.9245.2351.70引言油气开发过程产生的油泥砂主要是由重质油包裹在吸水膨胀后的黏土矿物表面,形成“油包泥包水”悬浮颗粒,这种悬浮颗粒互相粘接,形成“团粒结构”的膏状塑流体,未经处理的油泥砂,积存年限久,长期占用场站生产设施,存在环保隐患,如何资源化利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油泥砂是绿色矿产建设的重中之重[1],油泥砂取之于地层,是否可以通过调剖技术用之于地层,实现矿场闭环管理,攻关难点是根据油泥砂特性进行调剖体系研发、调剖选井及开展现场注入工艺试验。
1高固相油泥砂混悬调剖体系开发室内试验研究1.1油泥砂物性分析针对港西油田不同沉降罐产生的油泥砂现场取样化验,利用热失重分析仪和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油泥砂有机质含量、泥砂固相、平均粒径中值,为高固相油泥砂混悬调剖体系开发提供依据。
结果见表1。
通过实验分析得知,港西油田油泥砂中有机质的比重为22.42%~53.12%,且原油组分中以重质油、沥青胶质为主,在原油有机物中占比大于70%。
1.2油泥砂混悬调剖体系配方研发流动性是解决油泥砂注入性的第一步,如果裹挟的砂子粒径偏大,与地层孔隙孔喉不匹配,在注入过程中会出现堵泵、堵地层,造成调剖注入压力上升快,或井下砂埋[2]。
油泥产生特性及处理处置技术的探究

油泥产生特性及处理处置技术的探究摘要:油泥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原油,由于我国对油泥处置的研研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处理处置技术比较落后,现有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油泥大都以简单堆放或填埋的形式储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油泥中有害组分在长期堆存的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油泥中含有的硫化物、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某些烃类物质,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因此,油田油泥已被列为危险固体废弃物(HW08),纳入危险废物管理体系。
关键词:油泥;产生特性;处理技术导言: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泥,此类物质中因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实现对油泥的有效处理就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油泥处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必定会制约石油产业的长期为稳定发展。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大对油泥产生特性的研究,并且探讨相应的处理技术,希望通过对油泥的技术处理来改善其危害性,实现对油泥中原油的有效提炼,增强石油生产效益。
1油泥产生的特性在进行石油生产的过程中,多个生产环节中均能产生油泥,分析可知,油泥的产出环节不同,其自身的组成成分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总结来说,油泥的密度远远超出水的密度,其自身的粘度较大,且具备较强的附着能力,大部分的油泥均呈现黑色流体性状,主要组成成分有水、油和泥渣。
对比在不同生产环节的油泥成分,在运输、开采和提炼过程中的油泥成分除水、油和泥渣以外,还包含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成分。
1.1罐底油泥的特性在石油储罐罐底的组成成分则较为特殊,其中水和无机物的占比仅为30%,剩余部分均未碳氢化合物,主要有沥青、石蜡、污泥灰等。
对于罐底油泥组成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就影响较大的两个部分进行阐述:(1)油品的影响。
因油罐中所储存的油品存在一定的差异,存储时所产生的物质沉降量也就不同。
此外,不同油品的物质含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储存时会使油罐底部的沉积物质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罐底油泥成分不同的问题。
油泥砂处理技术方案

油泥砂处理技术方案一、背景油泥砂是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之一,由于其含有高浓度的油污染物和颗粒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油泥砂处理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二、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研究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油泥砂处理技术,实现油泥砂的分离和油污染物的去除,以保护环境,并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三、技术原理本方案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技术原理:1.机械分离技术:通过震动筛、离心机等设备,对油泥砂进行分离,将颗粒物和油污染物分离开来,达到净化目的。
2.物化处理技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油泥砂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和降解,例如采用浸泡、溶解、搅拌等方法,将油泥砂中的油污染物溶解或分散至水中,再利用吸附剂、沉淀剂等进行油污染物的去除。
3.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对油泥砂中的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去除,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生物增强、生物堆肥等。
四、具体步骤本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油泥砂样品通过震动筛等机械设备进行分离,将颗粒物和油污染物分离开来。
2.将分离得到的颗粒物通过物化处理技术进行油污染物的去除,可以采用浸泡、溶解等方法,将油污染物溶解或分散至水中,再利用吸附剂、沉淀剂等进行油污染物的去除。
3.对于化学处理后剩余的油污染物,可以考虑利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降解和去除。
例如采用生物增强等方法,增加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加速油污染物的降解。
4.最后,对处理后的油泥砂进行资源化利用。
颗粒物可以进行焚烧、填埋等处理方式,油污染物可以通过油水分离技术进行回收利用。
五、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本方案的效果,可进行以下实验:1.测试油泥砂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颗粒分布、含油量、水分、油污染物种类等。
2.对处理后的油泥砂样品进行同样的测试,对比前后的变化,评估处理效果。
3.对处理后的油泥砂样品进行环境适应性测试,例如浸泡实验、土壤压缩实验等。
4.对处理后的油泥砂样品进行资源化利用测试,例如进行焚烧实验以测试其热值、进行土壤改良实验以测试其改良效果等。
油田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探究

工程管理与技术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9期182㊀㊀作者简介:施孟华(1985-),男,汉族,湖北天门人,硕士,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保治理工作.考量.两个指标在铁路货运服务网中重新定义后,归纳如下:C ᶄD (i )=C D (i )n -1度数中心,其刻画服务要素在铁路货运服务质量指标要素网中的中心地位,即该服务要素多大程度上影响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的整体水平.C ᶄB (i )=2C B (i )n 2-3n +2中间中心度,其刻画服务要素对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的控制力,即该服务要素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着铁路货运服务的顺畅进行.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要素关联矩阵.在得到要素关联矩阵表后,可利用U c i n e t 软件统计各要素的 度数中心度 和 中间中心度 指标,得到30个要素对应指标(已标准化),归纳于表2.表2㊀铁路货运服务质量指标要素分析结果当指标得分在某个数值处有大幅度下降时,那么此数值的前一个数值则为分段点,得分高于分段点值的元素为核心元素.据此,本研究选择C D ᶄ(i )>10㊁C B ᶄ(i )>1的要素作为两个指标下的核心要素.经过归纳,铁路货运服务网核心要素中与货运服务质量水平影响力相关的指标有:2㊁5㊁6㊁8㊁9㊁17㊁18㊁21㊁26;与货运服务质量水平控制力相关的指标有:2㊁3㊁4㊁5㊁8㊁10㊁11㊁13㊁17㊁18㊁19㊁20㊁28㊁29㊁30.根据货主的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要素合并及调整名称后,最终确定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的19监测评价指标,具体如表3所示.表3㊀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监测指标7㊀分析总结通过 三步筛选法 所得到的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监测指标不仅严格按照铁路货运服务的环节划分,即收货㊁运输与交货㊁客户服务环节,而且各个指标有明确的属性归属,即信息性㊁可靠性等.更重要的是,本研究在进行指标筛选时,以现场作业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考虑到了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情况,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将各个指标之间的关联用两个维度的指标进行量化,从而将对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影响力或控制力较弱的指标剔除.当前影响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主要集中在收获以及运输与交货环节.收货环节中影响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是:①办理发货流程简便;②满足客户的需求;③铁路货运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运输与交货环节的三大核心要素分别是:①铁路货运的物流信息追踪服务;②货物到达通知信息服务;③铁路运输安全性承诺的履约能力.参考文献[1]S h a i n e s hG ,M a t h u rM.S e r v i c e q u a l i t y me a s u r e m e n t :T h e c a s e of r a i l w a y f r e igh t s e r vi c e s [J ].V i k a l pa ,2000,25(3):15G22.[2]于晓东.铁路货运站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北京:清华大学,2010.[3]王宴平.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 ].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5.[4]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5]刘恒宇,汝宜红,孙膑.全国省会城市铁路网络客运能力研究[J ].经济地理,2016,36(8):16G22.油田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探究施孟华㊀陈永强㊀雷秀卿(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摘㊀要:在油田开采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油泥砂,现已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因此,开展油泥砂无害化处置技术研究是目前油田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油泥沙的组成及性质出发,对油泥沙的危害以及处理工艺进行介绍,最后还以加入生物酶的热水洗涤法油泥沙无害化处理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关键词:油泥砂;处理系统;工艺选择中图分类号:T B 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29.0901㊀油泥沙的组成和特点油泥沙指的就是在勘探开发油田时遗留下的油泥油污以及储油罐底部长期自然形成的油泥油污.油泥沙的组成非常复杂,通常由水包油㊁油包水及悬浮固体杂质等组成,是一种性质极其稳定的混合物.通过对油泥中油成分进行柱层析分析,发现油泥中的油组分主要为饱和烃和芳香烃,胶质和沥青含量较少.油泥砂成分随地质条件㊁工艺的差别而异,还与污水水质㊁处理工艺㊁加入药剂的种类㊁排污方式以及管理水平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含水率㊁含盐量较高;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在采油过程中,特别是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大量使用各种化学剂,增加了油泥沙的处理难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29期183㊀度;有害成分多数超过排放标准.大部分油泥沙中存在的砷㊁汞㊁盐类等有害物质超过排放标准,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含有较高可利用的热值.油泥沙中的污油和可燃物质含量较高,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泥含油为2%-10%,原油处理压力容器和大罐排除的污泥中含油为25%-40%.2㊀油泥砂的危害2.1㊀环境危害含油泥砂主要的环境危害在于其含有的有机组分与重金属组分.含油泥砂中含有大量烃类物质,尤其是许多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毒害的芳烃类物质,这些物质非常容易挥发进入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含油泥砂在高温条件下更容易挥发并释放出特殊的臭味,这种臭味不仅会直接影响工作环境,还会影响周围的人员身体健康.此外,长期堆放于地面的油泥砂会有大量有害重金属随着雨水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对土壤与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2.2㊀影响生产含油泥沙会使回注水中的悬浮物严重超标,进而使地层被堵塞,影响油层吸水能力,注水压力持续升高.此外,大粒径泥沙长期沉积于污水净化罐㊁油水分离罐以及污水池之中,会严重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2.3㊀减少排污费用的需要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办法,油泥砂属于危险废物,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将每吨征收高额的排污费,并进行处罚,且并不免除治理责任.为了根治油泥砂的污染问题,保护环境,促进油田企业可持续发展,对油泥砂进行合适的处理和处置就非常紧迫和必要.3㊀油泥砂处理工艺选择目前,综合国内外公开的文献资料,油泥沙的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热水洗涤法㊁热解析脱附法㊁生物处理法㊁固化焚烧法等,实践中通常是几种方法的联合使用.3.1㊀热水洗涤法热水洗涤法最初由美国环保局首创并应用,用于大粒径的含油泥砂的分离处理.通常利用热碱水重复洗涤,随后再利用气浮进行固液分离.温度一般控制在70ħ,液固比2:l ,时间20m i n,这种方法通常可以将30%含油量的油泥降低2%以下.混合碱通常可以采用无机碱与无机盐混合组成.该方法的优点主要在于能耗低,成本小,因此目前在我国应用较为普遍.3.2㊀热解析脱附法热解析脱附法是一种改型的污泥高温处理方法.在氮气保护缺氧的前提下,加热油泥,使油泥中低沸点组分挥发,高沸点组分裂解后挥发.20世纪90年代初该工艺在国外迅速发展并获得应用,主要适用于处理油含量大于30%含油污泥.该方法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投入经济成本也比较大,对反应条件要求也比较苛刻,操作流程较为复杂.3.3㊀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主要是指利用自然界各种生物或者生物衍生物,分离或者直接降解油泥砂中的原油.一般而言,生物处理法可以分为:直接生物处理和生物修复法两种.通常的处理过程都是先通过预处理回收大多数原油,随后通过生物法深化处理.生物处理方法通常比较简单,效果较为理想,而且处理成本都比较低.但是处理时间一般比较长,而且容易受到温度㊁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3.4㊀固化焚烧法在含油泥砂中加入一定的固化剂与助燃剂,随后按比例掺入煤炭中,作为燃煤的辅助燃料,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回收含油泥砂中的热值,还可以实现无害化处理,但是这种方法简单粗暴,处理后会产生大量废渣,因此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较少选择.3.5㊀油泥沙处理实践中通常做法在处理油泥的实践中,通常将热水洗涤技术与热解析脱附法联合起来使用,治理油泥满足国家及地方环保标准,回收油泥中石油组分.针对流动状态的油泥(含水及含油量比较大)通常使用热洗涤技术,针对固态油泥通常使用热解析脱附法.针对某些含油量较高的油泥,先使用热水洗涤技术处理后,再进入热解析脱附系统处理更具有经济性.4㊀油田油泥无害化新技术探究加入生物酶的热水洗涤法当前,主要使用的油泥处理方法就是上述的几种.由于生物酶清洗技术成本最低,下面以加入生物酶的热水洗涤技术在油田油泥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为例,对其应用工艺进行详细介绍.4.1㊀生物酶生物酶并不是传统的活性酶制剂,它是含有蛋白质的非活性酶制剂且易溶于水,这使它可以快速与附着在固体物质表面的油脂物质反应,达到清除的目的.生物酶与附着性的油脂物质发生反应之后,不仅不会改变原油的固有性质也不会对原油造成污染.因此经过生物酶处理的含油泥砂是绿色安全的,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此外,生物酶还具有超常的稳定性,其物理化学性质不会受到温度㊁压强㊁酸碱的影响.生物酶完成洗油之后,就会快速回到原始状态,可以重复使用,大大节约经济成本.4.2㊀设计工艺流程(1)将净化后的污水持续灌注入循环池中,利用水泵输送至含油泥砂分离装置.(2)将吸砂设备对准分离设备,往其中灌注混合含油泥砂,添加生物酶后,注入搅拌机中,实现油㊁泥㊁水快速分离.(3)将分离完成得到的泥砂灌注进泥砂处理设备中,大粒径物质不会从油泥清洗设备中脱离出来,而小粒径物质则可以快速通过再次返回清洗.(4)清洗完毕后,将含油泥砂注入自动出料系统中,进行气浮以及离心,可以脱去附着的水分.(5)经过以上处理的泥砂完全脱去了水分和油分,可以利用无害化装置收集.(6)分离含油泥砂生成的水可以重新引流至循环池中,作为净化污水反复利用.(7)分离含油泥砂生成的油脂物质也可以收集起来转交给回油站,废物利用.含油泥砂处理工艺见图1.图1㊀油泥砂处理工艺流程4.3㊀评估生物酶处理含油泥的有效性以某处油田的含油泥砂作为实验处理对象,相关人员取样后,再转交相关实验研究人员,采用生物酶处理法冲洗含油泥砂,同时梯度设置温度,探究冲洗适宜温度.最终实验数据表明,在60ħ时,含油量小于0 03%,已经完全符合相关污染物控制标准,验证了生物酶处理法的有效性.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能将冲洗后的泥砂重新变为建筑材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还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㊀结语含油泥砂是各大油田目前普遍存在的废物污染问题,国家环保局早在1998年就将其重点归类为HW 08级危险废物,并且要求各油田单位必须对含油泥砂等进行无害处理.因此相关组织及单位要积极结合现处国情以及经济成本等选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实现含油泥砂的无害化㊁清洁化㊁资源化处理.参考文献[1]张峰.长庆油田:微生物处理油泥技术规模化应用见成效[J ].石油知识,2017,(6):23G24.[2]郭丽.浅析 以点带面 推动 碧水蓝天 工程 塔河油田污油泥无害化处理工程初显成效[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44G144.[3]焦世全.油田井下作业中主要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以及防治手段[J ].工业,2016,(8):17.。
水洗法分离处理油砂、油泥的研究

水洗法分离处理油砂、油泥的研究徐云龙;商丽艳;李晓鸥【摘要】The washing method as a unified approachwas chosento separating oil fromoilsand and oil sludge.Effects ofprocess conditionsontheseparation efficiencywereinvestigated,the bestprocess conditionswere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when FH-1is used asrinsing agentand its concentration is 6.5%,thetemperature is 95℃, and the solid-liquid ratio is 1:6,the oil extraction rate can reach 87.66% inseparating oilfromoil sand;when FH-1is used as rinsing agentand its concentration is 2.5%,thetemperature is 72℃, and the solid-liquid ratio is 1:6,the oil extraction rate can reach93.07% inseparating oil fromoil sludge.%选择了水洗法作为油砂和油泥分离处理的统一方法。
分别考察工艺条件中单因素条件的变化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宜实验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对油砂来说,水洗剂为FH-1,水洗剂浓度为6.5%,分离温度为95℃,油砂与水洗剂的质量比为1∶6时水洗效果最好,出油率可达87.66%;对油泥来说,水洗剂为FH-1,水洗剂浓度为2.5%,试验分离温度为72℃,油砂与水洗剂的质量比为1∶6时水洗效果最好,出油率可达93.07%。
油泥砂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管理资料]
![油泥砂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管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fe31ad1af45b307e9719779.png)
关于报批《利用油泥砂制作仿煤燃料试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一项目背景油泥砂是指在油田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主要来源于原油集输及处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被原油及其它有机物污染了的泥、砂、水的混合物。
其中颗粒粒径≥74μm 的为油砂,<74μm的为含油污泥。
油泥砂属《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列出的危险废物(HW08项)。
按国务院《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每吨征收1000元的排污费,2004年12月份,仅油泥砂东营市环保局就要求桩西采油厂缴纳5600万元的排污费。
因此,对油泥砂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成为桩西采油厂的当务之急。
目前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浓缩、脱水、化学或生物脱油、微生物降解修复、固化焚烧法等方法。
桩西采油厂与有关技术部门合作,经过多方对比研究,并在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试验的基础上,优选了固化焚烧法,认为该方法,对油泥砂处理彻底,并能有效回收油泥砂中所含的石油类物质的热量和泥土资源,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该工艺的原理是利用燃煤锅炉焚烧的方式处理油泥砂,即将油泥砂脱粘固化处理后,制作成仿煤燃料,掺入燃煤中,用作燃煤锅炉燃料,在回收利用油泥砂中的石油类物质的热量的同时实现对油泥砂的无害化处理;焚烧产生的废气,利用燃煤锅炉的烟气处理系统,可确保排放废气达标;废渣按现行的燃煤废渣的处理方式,可用于建材或绿化。
这种处理方式在对油泥砂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同时,可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目的,顺应了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思路。
该方法在室内试验和小型工业化的基础上,2003年对现河采油厂王家岗联合站,东辛采油厂辛三站产生的油泥砂进行了固化处理,共计处理约2000吨左右。
辛三站和王家岗固化场见图1和图2。
图1 辛三站固化现场图2 王家岗固化现场固化处理完成的油泥砂产品,自2003年11月20日开始,分别在胜东社区锦华锅炉房、世嘉建材厂锅炉房、胜大集团化工二厂热力分厂锅炉房进行了焚烧试验。
大港油田油泥(砂)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探讨2300字

大港油田油泥(砂)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探讨2300字摘要:油泥(砂)的不当处理容易污染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
本文主要论述了油泥(砂)的来源与危害,介绍了油泥的现有处理方式及缺陷,同时分析了大港油田油泥(砂)处理工艺和综合利用技术。
关键词:大港油田;油泥(砂);处理技术;综合利用油泥(砂)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等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这是在石油开采中不可避免的。
油泥的处理不善容易污染环境,造成资源的浪费,探讨油泥(砂)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一直是各个油田的关注热点。
一、油泥(砂)的来源与危害按照油泥的来源可以分为油田集输过程汇总产生的油泥、落地油泥、隔地油泥、溶气浮选浮渣这三种类型。
油田集输过程中产生的油泥主要是指在各类转接站或联合转中的油罐底部所沉积的污泥,此外还有各类处理设施和净化装置中出现的油泥。
落地油泥是指部分原油在实际采油和施工过程中喷溅到作业工具上,并被携带至井场,从而渗入泥土内成为油泥。
隔地油泥、溶气浮选浮渣和剩余活性污泥被统称为“三泥”,主要是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
油泥中通常含有有毒性的苯系物、芘、酚类等物质,容易造成易燃易爆。
由于油泥的体积通常较大,未经处理而排放的油泥会占用大量土地,同时也会污染土壤、水资源和植被。
二、油泥的现有处理方式及缺陷(一)调剖法调剖法主要是将油泥进行悬浮乳化处理后回注到底层之中,充分利用了油泥与底层良好的配伍性特点,可以有效防止油泥向中、低渗透层污染。
(二)固化焚烧法固化焚烧法主要利用了油泥中含有可燃物质的特点,通过脱水、固化并添加一定的助燃剂等方法将油泥进行燃烧利用。
在进行热量的回收使用的同时,利用烟气处理系统确保气体排放符合标准。
燃烧剩余的废渣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原料进行使用。
(三)缺陷调剖法和固化焚烧法虽然将油泥进行了综合利用,防止油泥对土壤和水资源等的污染和破坏,但这两种方法都不能有效提取油泥中的原油。
三、大港油田油泥(砂)处理(一)大港油田油泥(砂)处理工艺1.技术路线。
油泥砂处理

油泥砂处理
1、含油污泥——天然蒸发池;
该工艺流程简单,从无数处理系统中排出含泥污水直接排入天然蒸发池,进行自然蒸发,含泥污水中含水量高,因此需要较大的蒸发池。
在较寒冷和多雨东部油田应用效果差,常常会发生污水溢出蒸发池的现象,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2、含油污泥——污泥浓缩池——污泥干化场;
3、含油污泥——浓缩——淘洗除盐——浮选除油——压滤脱水;
含油污泥经过浓缩沉降(加药浓缩),降低含水率后,根据原泥含盐量,按比例加入清水淘洗,降低其含盐量。
在用浮选法使油泥分离,后进行压滤脱水,获得滤饼。
4、含油污泥——油泥分离池——浓缩罐——高速离心分离——干污泥池。
该流程是将原油脱水、污水处理系统各种设备将含油排放污水、反洗水先进入污水缓冲池,用以均匀的流量进入污泥分离池。
在污泥分离池中进行油水泥三相分离,分理处的污油和污水返回系统重复利用。
分理处的污泥含水在99%左右。
然后由污泥泵打入浓缩泵,浓缩后的絮体沉降物进入离心机进行脱水。
脱水后的含水30%~60%的污泥贮存在干污泥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