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高效纳米催化剂技术取得新进展
气相生长碳纤维

气相生长碳纤维1概论气相生长碳纤维,是一种采用化学催化气相沉积技术,在高温下(873K~1473K),以过渡族金属(Fe、Co、Ni)或其化合物为催化剂,将低碳烃化合物(如甲烷、乙炔、苯等)裂解而生成的微米级碳纤维。
与传统的生产工艺相比,气相生长碳纤维的工艺路线简单、成本低廉,且生产出的碳纤维各种力学性能优越,导热导电性能良好,为碳纤维的大量应用和碳纤维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新的途径。
早期制作气相生长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多为间歇式的基板法,近年来又开发了高效率制备VGCF的液相脉冲注射技术1301。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已对VGCF的组成、结构、生长机理和物理性能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在制备方法和扩大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新的发展。
现在VGCF已经能连续批量生产,在碳纤维领域开辟了诱人的应用前景。
VGCF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Schutzenberger等人在热解碳氢化合物时,在碳黑中意外发现了炭丝的存在。
几乎与此同时,Hughes 和Chambers发表了“发状炭丝”制备灯丝的专利,但由于缺乏过程控制的现代方法,因而并无实用价值,随着钨丝在电灯泡中的成功应用,有关炭丝的研制便停滞下来。
20世纪50年代末,炭丝的研究再次受到人们重视。
当前VGCF的制备主要表现在各种形态碳纤维和大规模生产上。
国内开发气相生长碳纤维的单位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和沈阳金属研究所,沈阳金属所成会明研究组,从VGCF研究开始,迅速开发出不同方法的多壁、单壁纳米碳管的研制及应用,获得一些突破性进展。
2 制备方法目前,工业上生产传统碳纤维的制备工艺路线一般是先将有机原料即聚丙烯腈或中间相沥青经拉丝制成纤维丝,再经预氧化、碳化、石墨化、表面处理、成型等,一系列加工工序制得碳纤维。
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为例,传统碳纤维的生产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如果将其进一步加工成碳/碳复合材料其生产周期超过半年以上,且设备性能要求高、难以操作,造成了碳纤维的生产成本离,加工成复合材料成本更高的局面,限制了碳纤维的大量应用和碳纤维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〇〇二年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

二〇〇二年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一等奖( 共16项 )应用研究类( 13项 )智能化中文信息处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山西大学刘开瑛郑家恒杨尔弘周晓强李国臣王素格张永奎张仰森曲开社谭红叶特大跨径石拱桥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晋城市交通局、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重庆交通学院、长安大学孟繁荣胡崇武杨金泉吕虎林周卫刘士林张俊成胡大琳顾安邦王京荣高质量不锈钢板材技术开发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王一德李晓波郭培文荣凡任建新李学锋郎宇平翟瑞银李爱群康喜范山西省超重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合理结构的研究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赵队家姚祖康田波刘少文李应怀寇振林刘美张启星贺月年韩波煤基合成液体燃料关键技术及工业软件开发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钟炳李永旺相宏伟徐元源白亮张志新胡津仙王逸凝邓蜀平王琴中国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研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牛西午高洪文张强杨小兰牛宇刘根科毛杨毅郭芳华史清亮程滨山西省智能化农业信息专家系统及应用技术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省网络管理中心温泽先任继林潘志勇韩忻彦杨盘洪罗建军刘永泰李生海牛自勉郝建平产品贮藏保鲜研究所王春生王永勤赵猛李建华冯津国家“863计划”山西省转基因抗虫棉中试开发山西省种子总公司、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省农业厅、运城地区种子公司赵安泽石跃进侯流沙王新安赵福兴李燕娥陈志贤赵建生李跃先乔日红供体白细胞输注治疗急慢性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乔振华苏丽萍马梁明叶芳崔月娥鹿育晋注射用黄芪多糖的研究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李先荣倪艳康永王瑞明刘霞甲苯胺蓝染色半定量分析在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长治医学院魏武申徐良王庸晋崔月萍王椿张斌严马瑞林李发贵前颅底肿瘤手术切除与修复的临床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斌全王建明皇甫辉孙之洞刘跃亭成果推广及产业化类( 1项 )杂交玉米制种质量和产量控制综合配套技术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省农业厅科教处、泽州县种子公司、右玉县种子公司、高平市种子公司杨军苏菊萍李广丁艳荣赵飞牛福肉王荣毕洪亮郑戈文王圆荣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 2项 )新型有机锡类抗癌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先导化合物的结构优化和药理毒理研究山西医科大学李青山韩玲革黄计军牛勃许华半导体激光器强度和位相噪声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山西大学张天才王军民张俊香张靖彭堃墀二等奖( 共165项 )应用研究( 111项 )高层建筑中刚性、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的研究及应用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白晓红巨玉文郭全全梁仁旺朱丽霞马克生洪钢王健冷轧硅钢片后处理生产线钢带纠偏与对中模糊控制系统太原理工大学熊诗波杨洁明权龙胡进瑞魏晋宏郝培峰杜岚松熊晓燕综放提高采出率研究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庄煤矿、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焦作工学院郭金刚靳钟铭张长根孟士通杨同敏卢喜山周志利霍灵军抗高过载固态记录仪华北工学院张文栋翟成瑞李永红熊继军刘俊秦丽李锦明郭涛350t+350t全变频宽调速高同步双小车电站桥机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孙彩虹苗根蝉张志德姚振南许正迎段原生王首成刘晓星潞安矿区煤巷锚杆支护成套技术研究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明安胡学军康红普范世民段庆芳徐贵孝谭鹏宇吴增光综放大断面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张明安缪协兴赵英利张东升范世民谢文兵张成山吴志祥金属温成形CAE及应用研究华北工学院张治民方敏张宝红杨卓越冯再新李保成张星王强改进双孔低密度γ-Al2O3载体综合性能的研究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支建平张高勇张越宋鹏吴哲张玉林吴淑梅赵勍超重力烟气脱硫除尘技术研究华北工学院刘有智张艳辉柳来栓赵海红刘建伟李裕谢国勇霍红山西省基于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办公与信息系统山西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西金贸桥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樊文彬刘建彪姚春孝闫俊杰刘建友韩晓红牛剑峰李榆生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综放面胶体防灭火技术研究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科技学院李宝玉张福喜徐精彩赵青云张辛亥刘继勇文虎杨志范XZ7000/24/45型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研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宫一棣任葆锐戴绍诚张锁江王安张学荣鹿志发金江动力机械结构刚强度静动态分析与参数优化设计华北工学院潘宏侠余红英黄晋英刘广璞李敏姚竹亭赵河明彭志凌盐湖卤水碳铵法生产活性氧化镁新技术运城市八星化工有限公司刘焕强刘友仁卫冠亚杨生荣李稳宏李跃东徐一平王军FDW-1型防劫电子网运城天网安防有限公司、运城市公安局师风洪畅吉平赵襄元王镇虎高军东张斌张殿英吴芳变长线扫描快速成型设备与成型材料研究华北工学院朱林泉白培康陈鸿刘增禄程军周汉昌李保成党惊知矿用移动变电站10KV配电与保护装置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四博连华能机电设备厂金智新张义徐生恒刘大同刘西成胡仕文黄远平李明SPJ450/32拼装式架桥机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学院段东明王海龙陈晓明马春风董献付常春伟鲍存坤鲍林栋综放沿空掘巷围岩稳定性原理及锚固控制技术研究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庄煤矿、中国矿业大学郭金刚柏建彪张长根侯朝炯杨同敏宇黎亮王卫军牛宏伟高效、节能悬臂式电液锤新产品开发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太原机车车辆厂李永堂王潞虎刘建生杨绍敬卓东风雷步芳史恩秀袁兆钧增压器两轮精铸生产技术改造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七O研究所张玉海陈国文王亮珍李建设李润华冯云虎沈毓兴闫双蝉松香改性混合烷基酚醛树脂山西省应用化学研究所马国章白国宝侯彩英原丽平任效东问忠堂李永安沥青路面综合养护车山西机器制造公司、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张兰俊张军杨补春吕济正李刚牛培忠靳长征赵队家实用新型快速集成制造及模具产品开发华北工学院王爱玲王彪任建平张吉堂冯裕强孙旭东邢俊峰低度竹叶青酒低温混浊成因及其除浊方法的研究山西大学、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张生万韩英冯彦琳杜小威安丽娟王月梅雷振河郭安城热回收焦炉机械设备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唐葆仁曹惠斌雷辰申昌宏杨雅琴郝建光肖利民孙乃鑫综采支架高压高水基系统冲击动力学研究和应用太原理工大学寇子明冯继玲赵子龙年产200吨TM系列成核透明剂开发山西省化工研究所王克智李训刚李好样范卫娟王丽娟李俊卿蔡宏国代燕琴G1724D型剑杆织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永斌赵晓彤闫一红赵宏曲改英程芝芳王在明荆淑敏公安刑侦综合信息系统太原市公安局、山西清华网络有限公司、杏花岭公安分局卫裕民王庆生史晓明侯建军马跃先侯杰刘晓峰李金玉自动机械浮动技术研究华北工学院姚养无张小兵王刚罗建国曹红松PZP-130B型高精度偏光片切片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二研究所马艳萍魏海滨乔爱花武永清王小勇张海涛郝成锁李润生全甲醇(M100)环保汽车燃烧装置大同云岗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姜忠扬贾红彦吴让韩进忠郭富斌张效正张维李日新HTRY---28四成份大麻混纺布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李德茂张书才时春瑞田华来红林袁保卫张金燕吴晓柳连铸小方坯热送热装关键技术研究太原重型机械学院、长治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王海儒李虎山史荣靳继忠姜广银崔小朝董历峰黄庆学便携式X射线管道锈蚀数字成像系统华北工学院宋文爱王明泉韩焱张伟李应槐周汉昌潘德恒王黎明高长径比矿物纤维制粉机山西泰华工贸有限公司王兆华高文印苟玉明翟晓军罗成WY钢铁发黑剂河津市津津试验化工厂王喜安吕艳艳张怀庆刘成岑柴倬赵天均柴斌张文胜矿井水净化与回用试验研究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漳村煤矿、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肖亚宁员建杨云龙王志清于海宏吕永康郭建宏张忠兵山西省国库业务综合核算管理系统山西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胡双明黄志理张运生王志杰常洪张海虎蔡健群王玮安GA-I型驾驶员理论考试计算机系统山西省运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驾驶员教学考试中心、山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七研究所李维林闫中信黄迎才段卫东申林刘根屯王新利王武斌基坑土钉支护技术在复杂土质条件下的应用与工艺研究山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建筑工程研究所张循当徐秀清王桂莲沙克非苏禹奋王瑞芳顼连斌梁建民建设工程交易信息管理系统大同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王国良徐倬伟张昕石玮王英张晋英姚昌宏田宇特种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研究华北工学院彭京启曹红松李强杨臻吴国栋郝秀平左螺旋锚杆支护技术研究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建胜秦斌青魏惠平王万冬周希明靳书忱孙卫国王维虎公路工程监理市场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山西省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李明华常二栋彭思义李新杰陶云川闫金贵王俊北杨伟民DataStar系统经济商情数据库的开发与利用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梁泽人胡屯兰武金旺赵忠梁建军无机基复合降解塑料母料山西漳源农业环保开发有限公司宋军邢仁杰刘承龙杨永贵方蕾孙爱生智能单车试验器的研制太原重型机械学院齐向东韩如成尤小军许军于少娟阎学文解士成石志刚高效无公害奶牛饲料研制与开发山西四季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黄应祥刘强石洪恩张拴林王聪王传杰翟爱萍曹福存半干旱地区杨树抗逆性新品种选育及遗传规律的研究山西省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中国林科院林研所、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任建中周玉泉郑智礼赵健康邹庆旭刘长青陈亮王继红山西省平鲁区林业综合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研究与建设山西省造林局、山西省平鲁区林业局、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杨世恒赵廷宁孙斌史明昌孙保平王建业徐秀云苗世龙流域综合治理与有限水分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山西农业大学王治国段喜明魏忠义王春红蔡继清胡振华肖娟高昌珍平朔露天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研究与示范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安太堡露天煤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晋川白中科柴书杰张立城王文英徐志远郭着实陈建军北部冬麦区麦秋两作高产高效工程山西农业大学贺运春郝建平贺俊林李卫东王建明郭平毅郭显荣杨锦忠山西省间作套种组合种植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山西省水利厅、山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山西省中心灌溉试验站王仰仁白小丹尉宝龙麻效宁张建中侯建国温守光姚学涛玉米新品种“晋单39号”选育和应用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王安乐孙振刚陈朝辉魏国英樊立强薛建兵张月俊王双喜枣尺蠖选择性长效病毒杀虫剂的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刘贤谦冀卫荣师光禄赵怀俭郭爱花高宏旭郑明学原贵生黄土丘陵区生态经济林产业化模式及经营技术研究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山西省石楼县人民政府、山西省方山县人民政府邝立刚赵雨明卢桂宾史敏华翟庆云葛寒英郭金武张永峰咸水区淡水资源勘察研究与应用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王俊业贾果袅张荣王玉珉杨荫昌吴有志刘广俊牛振红太行山石灰岩区树种多样性研究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奥小平李新平张晋英张旦儿陈全龙高晋东常建国张文忠鲜枣衰老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山西农业大学王如福郝林吴彩娥寇晓虹闫师杰范三红周凤李玉萍速冻、真空包装甜、糯玉米栽培及保鲜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郑联寿TYZ—3智能型综合土壤养分测试仪山西农业大学、山西临汾九州实业有限公司左月明王海昌潘登魁张亚夫卫勇王玉顺郭庆林尚酉生高效节水HDPE管网系统太原瑞丰塑料管道有限公司许秋虎许承信方之榆张斌孙小平郭新土壤缺墒载体播种技术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南建福刘金龙蔺银鼎张仙红崔克俭张定宇崔栓龙石跃进农药新产品斑蛾清微乳剂的开发应用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范仁俊陈福良张润祥郭贵明韩鹏杰吴凌云高越樊建斌褐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山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山西省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省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风英王汝清邱富才李世广杨向明张军李新平郭建勇果园培肥技术研究万荣县科学技术局、山西棉花研究所郝淑英解思敏相里泉董铁民王学仁解晓红兰彦平牛俊玲中药水产养殖环境保护专用品“2010特效改水剂”山西省临猗县镇海鱼病生物防护2010研究所郝继斌郝天华郝天骄张英杰许培江阮华星褚满卿威根龙膨大素的研制与推广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张强韩雄程滨杨治平水利工程造价信息处理系统太原理工大学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山西省水利建设开发中心、山西太原天地方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孙西欢延耀兴张军朝白鸿莉李力张永波曹刚赵云香富含ω—3脂肪酸营养油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大同开发区绿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胡晓军孙振郭忠贤杨海然薄天岳徐腊平冯高卫彩霞太原市城市中心区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情况及其对应的绿化研究太原市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山西农业大学李景平谢映平张秀梅曹玲娴李瑾薛皎亮王建生提高肉牛(晋南牛)繁殖成活率技术研究运城市畜牧局、运城市家畜家禽改良站、平陆县畜牧局、永济市畜牧局谭年年卫升文员志东李振京王芝秀黄春元王瑛红张清娟涌泉灌技术及其在果园中的应用研究山西省运城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山西省夏县水利水保局、永济市水利局付琳沈菊艳孙新忠秦永果王晖黄宝全杜丰印杨运革旱农区草食家畜高效配套技术研究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梁全忠毛杨毅刘建宁任克良罗惠娣郭明穆秀梅唐跃平LAK细胞和TIL细胞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山西医科大学牛勃刘卓拉杨琦张明升解军郑国平杨涛常冰梅血浆高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础实验与临床研究山西医科大学肖传实高奋李静梅李瑾周华边云飞杨志明朱国斌新致泻大肠杆菌基因快速诊断及临床应用研究山西省儿童医院、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李连青朱庆义徐建国杨瑞馥赵瑞珍增生性T细胞在B细胞恶性淋巴瘤中的意义山西省肿瘤医院王晋芬陈允清王全红王丽霞殷卫东郗彦凤颈椎前后路内固定系统的临床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马迅高富贵韩文启卢汉生梁炳生用PCR扩增技术进行DNA遗传多态性研究及其法医学应用山西医科大学梁景青赵芳芳孔翠如王英元梁景峰李玉梅真胰岛素和胰岛素原BA-ELISA在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等的应用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杨静黎明朱忠玉李昭英张秀莲马红张葵闫彩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建立及其气流阻塞相关因素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许建英杜永成胡晓芸李富莲任寿安张晓云细胞粘附分子在肾小管损伤及修复中的表达及意义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荣山王利华梁秀彬于为民黄轶嵘右腋下直切口结合小剂量抑肽酶对体外循环术后出、凝血的影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马捷杨林花李家成李新华赵永红张红星高清元崔彬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检测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郝敏石一复高玉洁王志莲平毅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和丹参的保护作用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赵浩亮武小勇徐钧苏志良王世明李正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丽聪任佩贤成霄黎吴名琴李双农王春芳彭清角膜新生血管铸型的研究山西省眼科医院冯克孝杨纪忠李冰王效武冯晓葛晋京刘素英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及大鼠结肠粘膜超微结构观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霍丽娟徐大毅李亮成耿引凤产妇及其新生儿TSH水平相关关系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刘宗梅高桂珠王永红郝晓莹杨国华陈爱荣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淋巴系统疑难病理诊断的应用研究山西省肿瘤医院李建民王全红丛娟杨宣琴徐树明郗彦凤殷卫东龚方纯新型声学造影剂对实验兔VX2肝癌超声造影及微波治疗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雷成功王兴华芦芳戴维德高小婵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三维重建在肾及输尿管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李健丁郑玄中张跃珍武志峰孙华平贲门癌内分泌疗法的可行性探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李宝平赵永红李家成任国良唐进弹性小吸盘组合带,保护牙槽嵴,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功能研究山西省人民医院魏纯久崔吉民申文显魏宏王月梅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期间中药生血方剂及其效果的研究山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张根生廖红何洋王燕红齐亚东金丹赵新蓉张炳秀改良“T”型管观察窦道形成的研究太原铁路中心医院雷鸣王志刚薄涛张力张英豪庚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致病性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赵和平殷云勤张玲荣邓青春张缭云张金叶PAH基因突变分析及PKU基因诊断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郑梅玲化爱玲王宝珠张桂林张月莲肿瘤坏死因子与化疗药物联合对卵巢癌细胞的毒性作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赵敏苗利平段丽生严宗哲钱和年冯捷前列腺癌组织中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与免疫组化诊断研究太原市人民医院姚宏王秋锁任一军王虹李新燕平苏萍张庆升赵玛丽特殊类型胆囊结石腹腔镜切除的研究山西省一O九医院赵玉龙赵汝金丁海王善堂刘玉荣腭咽扩张成形术治疗鼾症的研究大同铁路中心医院王胜利肖来华刘建功曹立新朱倞赵晓宇黄荣玲张岩皮肤病理诊断线索模式的研究山西省人民医院史维平刘金华陈丽芳王子仲单立真高影王宇芳田兴生端粒酶hTR及hTRT在人多种肿瘤中的原位杂交检测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卫建平张波吴丽然王晨张晓琴苑昕应建民药锦娟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多发性大动脉炎颅内血管病变的探测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康卫华史如渊王萍赵萍可拆卸式核桩烤瓷冠、桥的研制山西医科大学赵彬罗晓晋张并生张秀清王春清何东宁李卫星成果推广及产业化类( 21项 )蛋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项目山西省农牧业信息中心姚继广杨秀文史民康赵左英雷宇平徐健王小娟李茂岚抗病毒新特中兽药开发推广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王福传樊振华张玉换张生华关超赵洪恩武果桃肖北鹰秋锦甘蓝的繁殖及推广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翟依仁郭伟民康俊根亢立李玉琼任芝仙刘彩虹高月梅优质西葫芦一代杂交种的推广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李海真贾长才董晓飞张京社韵宏亮武峻新李玉琼高原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路面推广应用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张晓燕王京荣樊英华李俊生韩萍潘东波曹少谦肖毓恺节水灌溉全移动式快速连接大口径铝管道喷灌系统太原丰泉喷灌设备厂有限公司焦炳生康国义李光永张玉文朱建丽张俊杰夏宏程正文优质枣育苗技术开发及应用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临汾市科技局、临汾市林业局、运城市红枣发展中心、吕梁地区林业局任东植白莉曲运琴张春生杨世恒王文琪杨自民闫永生农村能源建设综合技术开发与推广山西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交城县农业局、太谷县农业局、定襄县农业局、洪洞县农业局张伟基任济星武铁平刘文涌钞燕宾马军田文善王建明山西高寒无植棉区棉铃虫发生和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大同市植保植检站赵晋蓉孙颖昝德成张管世荣亭白雪峰刘杰田旭东甘蓝型低芥酸冬油菜晋油四号推广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咸拴狮王玉香杜春芳李建勋赵玉红马革农马永管张青娟小麦机械化地膜覆盖精播技术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运城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晋城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长治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临汾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张振国薛建华张培增王贵荣张建中堐邦生苗富才郭富春名优花卉仙客来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推广山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王云山康黎芳曹冬梅祁海萍肖丽萍石油树脂的热聚合成法山西省应用化学研究所白国宝马国章洛锋张振荣侯瑞锋侯彩英原丽平高科技液肥“宇宙花”应用与推广山西省农科院任继海张克强张敬忠马宏斌白成云牛斌吕慧卿姬虎太Doctor HIS2000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山西导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中医学院、太原重型机械学院赵学林白尚旺赵贵根氨纶包芯弹力纱山西晋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韩德昌王在京崔晓光郭雅丽张瑞红刘浣李玉琴孙志军SXF1269型精梳机山西鸿基实业有限公司裘永清夏宝华裘永洪牛润月张瑞明王瑞海赵世武电熔合成材料阳泉市太行电熔镁有限责任公司马云普范素珍渡边勋彭向东宋远伟高云祥张连发马云章高能传爆药(Ⅰ型)生产鉴定华北工学院张景林张树海柴涛刘玉存王保民张玲玲赵承惠李生云慧眼ICA2688 IC卡掌上电脑山西泰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双印任彬生李春生李诚杨本雄白剑曹孝贤瞿刚路面管理系统在山西省的推广应用山西省公路局周文全王进满张天明赵京吕嵩巍梁新华李引娥王巧霞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 22项 )富勒烯类纳米功能材料制备机理的研究太原理工大学许并社刘旭光戴晋明卫英慧贾虎生金属/炭催化剂及其脱除烟气SO2和NOX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刘振宇朱珍平刘守军凌立成李开喜黑洞物理与高能碰撞多重产生雁北师范学院赵仁张丽春林海转BtCry1Ac和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双抗虫基因棉花纯合系的研制山西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吴家和田颖川罗晓丽郭洪年肖娟丽剃齿误差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及其控制新方法太原理工大学吕明李文斌轧刚徐增伦郭文亮时滞差分及微分方程的定性性质山西大学闫卫平燕居让成登华赵爱民孟琼小麦春化发育特性与分子标记的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尹钧潘登魁任江萍董爱香苗果园一类控制模型的定性分析雁北师范学院张广高英陈慧琴郑穗生诊断超声对人早孕绒毛细胞凋亡及Fas/Fasl,P53,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杜联芳王泽张晓琴郭。
煤制油煤化工知识

煤制油煤化工知识煤制油煤化工知识现代新型煤制油化工技术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经过气化、合成、液化、热解等煤炭利用的技术途径,生产洁净能源和大宗化工产品,如合成气、天然气、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聚乙烯、聚丙烯、甲醇、二甲醚等。
改变传统的煤炭燃烧、电石、炼焦等以高污染、低效率为特点的传统利用方式。
1、煤炭液化技术之——煤炭直接液化(煤加氢液化,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煤直接液化,将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液化生成粗油,再经加氢精制转变为汽油、柴油等石油燃料制品的过程,因液化过程主要采用加氢手段,故又称煤加氢液化法。
煤直接液化典型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煤的破碎与干燥、煤浆制备、催化剂制备、氢制取、加氢液化、固液分离、液体产品分馏和精制,液化大规模制备氢气通常采用煤气化或者天然气转化。
煤加氢液化的过程基本分为三大步骤。
(1)当温度升至300℃以上时,煤受热分解,即煤的大分子结构中较弱的桥键开始断裂,产生大量以结构单元为基体的自由基碎片,自由基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数百范围;(2)在具有供氢能力的溶剂环境和较高氢气压力的条件下、自由基加氢得到稳定,成为沥青烯及液化油分子。
能与自由基结合的氢并非是分子氢(H2),而应是氢自由基,即氢原子,或者是活化氢分子,氢原子或活化氢分子的来源有:①煤分子中碳氢键断裂产生的氢自由基;②供氢溶剂碳氢键断裂产生的氢自由基;③氢气中的氢分子被催化剂活化;④化学反应放出的氢。
当外界提供的活性氢不足时,自由基碎片可发生缩聚反应和高温下的脱氢反应,最后生成固体半焦或焦炭;(3)沥青烯及液化油分子被继续加氢裂化生成更小的分子。
一般来讲,煤炭直接液化的用煤要求如下:(1)煤中的灰分要低,一般小于5%,因此原煤要进行洗选,生产出精煤进行液化;(2)煤的可磨性要好;(3)煤中的氢含量越高越好,氧的含量越低越好;(4)煤中的硫分和氮等杂原子含量越低越好,以降低油品加工提质的费用;煤直接液化技术早在19世纪即已开始研究。
催化 化学 前沿领域

催化化学前沿领域催化化学前沿领域创作:在催化化学的前沿领域,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着新的方法和技术,以改善能源转换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化学反应的选择性。
催化剂作为催化反应中的关键角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催化化学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领域。
科学家们致力于寻找新的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其中一种研究方向是基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催化剂。
这种材料以金属离子为中心,通过有机配体与其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
这种结构不仅具有高度可控性,还具有可调控的孔径和表面活性位点,从而能够实现高效催化反应。
另一个前沿领域是基于纳米催化剂的研究。
纳米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科学家们通过调控纳米催化剂的形貌、组成和结构,实现了对反应活性的精确控制。
此外,利用纳米催化剂还可以实现对反应的原位监测和调控,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可控性。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催化化学中的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快速筛选大量的催化剂,并预测其催化性能。
这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不仅能够加快新催化剂的发现速度,还可以降低实验成本和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
除了上述的研究方向,催化化学的前沿领域还涉及到催化剂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科学家们致力于开发更加环境友好的催化剂,以减少对稀有金属的依赖,并实现催化反应的可持续发展。
催化化学的前沿领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挑战。
科学家们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思维,不断推动着催化化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催化化学的前沿将会呈现出更加精彩的景象。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连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挂牌成立。
1961年,煤炭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并开始向太原搬迁。
1978年9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并沿用至今。
山西煤化所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山西煤化所共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杰出成就奖以及省部级成果奖180多项,获准国家授权专利570多项。
山西煤化所在我国的煤炭能源转化、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研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视察山西煤化所时欣然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我国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技术与产业作出战略性贡献。
主要研究部门和领域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筹建,1995年建成开放。
实验室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需求,结合国际发展趋势,开展煤高效洁净转化为燃料及化学品和材料的科学和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究核心科学问题和相关前沿课题,综合协调地发展煤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和工程科学,为实现洁净煤技术的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工程化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为:煤直接转化过程的化学与工程基础、煤经合成气间接转化的一碳化学与工程、煤转化相关的环境化学与工程、化学反应工程与计算机模拟、煤转化相关的能源环境新材料。
中国科学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炭材料研究室。
该研究室创建于1962年,是我国最早从事新型碳材料研发的机构之一。
重点研究新型碳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相关科学基础问题、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招聘岗位

硕士及以上学历,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 化学(催化新材料、反应动力学、理论与 材料计算化学等方向)专业或分析化学专 业(色谱分析等方向) ,有较高独立工作 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
1名
611 组
硕士及以上学历,催化材料或化学工程专 业 , 有材料化学或催化反应过程基础研 究背景,熟悉多相催化剂的制备表征, 反 应工艺过程开发及优化者优先。 博士学历,35 周岁以下,化学、物理或材 料科学专业;品学兼优,具有扎实的理论 基础、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和 吃苦耐劳的精神,身体健康。岗位为副研 究员、助理研究员或博士后。
煤气化 中心
1名
1名
301 组
1名
309 组
1名
1名
601 组
1名
602
2名
603/606 组
605 组
博士学历,工业催化或多相催化专业,分 子筛催化剂制备及甲醇定向转化研究领 域优先。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团队协作 精神。 硕士及以上学历,专业方向为(光)催化、 有机合成、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物 理背景者优先) 。要求专业基础扎实,具 备较强的独立科研工作,团队合作以及英 文写作能力。 博士学历或博士后,理论物理化学、凝聚 态物理、计算材料等专业,在多相催化涉 及的理论和计算材料专业方向有良好的 研究传承和积累,对量化计算原理有深刻 理解,量化计算研究经验丰富,并取得优 异成绩。有新型计算机集群建设经验者优 先,有发展算法经验者优先。 博士学历或博士后,化学工程与技术专 业;在化工数值模拟与动态仿真等方向有 良好的研究传承,对化工过程和单元技术 (新型反应器等)模型化有深刻理解,熟 练掌握先关建模方法,具备商业化软件运 用和二次开发能力。
909 组
1名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的分析比较_郝小兰

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的分析比较郝小兰1,姚晓明2,徐卡秋1(1.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成都610065;2.建峰化工总厂,重庆408601)摘要:分析和比较了目前碳酸二甲酯的主要生产方法,介绍了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碳酸二甲酯;生产工艺;比较中图分类号:TQ 225.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219(2003)04-42-05修改稿日期:2003-07-23;作者简介:郝小兰(1968-),女,高级工程师,现在建峰化工总厂从事科技开发工作,四川大学在职研究生。
0 前言碳酸二甲酯(DMC )是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化工界重视的一种新的化学工业品,1992年在欧洲被登录为“非毒性化学品”。
DM C 分子结构中具有CH 3-、CH 3O -、CH 3CO -、-CO -基团,因此它具有多种反应性能。
它可代替剧毒的光气作羰基化剂,替代剧毒的硫酸二甲酯(DMS )作甲基化剂,同时,它还是一种新型的燃油添加剂和绿色溶剂,用途十分广泛。
在DM C 的生产应用过程中,均极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因此,碳酸二甲酯被誉为“绿色”有机化工产品、有机合成的“新基石”。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路线较多,迄今为止可分为以下5种:光气法、酯交换法、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甲醇和CO 2直接合成法、尿素和甲醇醇解法。
光气法由于原料剧毒已逐步被淘汰。
目前工业应用的主要为酯交换法和甲醇氧化羰基化法。
其他一些新方法正在研究开发之中。
本文对目前已工业化应用的酯交换法、甲醇氧化羰基化法进行详细评述和比较,并介绍了碳酸二甲酯合成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1 酯交换法1.1 反应原理(1)CH 3CHCH 2O +CO 2CH 3CHCH 2O OCO (PC )CH 3CHCH 2OOCO +2CH 3OH DM C +CH 3CHOHCH 2O H (2)CH 2CH 2O +CO 2CH 2CH 2OOCO (EC )CH 2CH 2OOCO +2CH 3OH DM C +CH 2OHCH 2OH 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分两步进行。
中国现有煤制芳烃技术

中国现有煤制芳烃技术甲醇制芳烃(MTA)是指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转化为芳烃的过程,产品以苯、甲苯、二甲苯(BTX)为主,副产品主要是LPG。
MTA的芳烃理论收率为40.6%,但是实践中由于副产物的存在,通常需要3吨以上甲醇才能获得1吨BTX。
中国煤经甲醇制芳烃的3种技术1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固定床甲醇制芳烃技术(MTA)技术概况:MTA技术由山西煤化所开发,2006年前后完成实验室催化剂筛选评价和反复再生试验,催化剂单程寿命大于20天,总寿命预计大于8000小时。
于2007年前后开始与赛鼎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始工业化设计。
山西煤化所和赛鼎工程公司合作固定床甲醇制芳烃技术,以甲醇为原料,以改性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操作压力为0.1~5.0MPa,操作温度为300~460℃,原料液体空速为0.1~6.0h-1条件下催化转化为以芳烃为主的产物;经冷却分离将气相产物低碳烃与液相产物C5+烃分离;液相产物C5+烃经萃取分离,得到芳烃和非芳烃。
该发明具有芳烃的总选择性高,工艺操作灵活的优点。
该技术属于大规模甲醇下游转化技术,目标产物是以BTX为主的芳烃。
以MoHZSM-5(离子交换)分子筛为催化剂,以甲醇为原料,在T=380~420℃、常压、LHSV=1h-1条件下,甲醇转化率大于99%,液相产物选择性大于33%(甲醇质量基),气相产物选择性小于10%。
液相产物中芳烃含量大于60%。
已完成实验室催化剂筛选评价和反复再生试验,催化剂单程寿命大于20天,总寿命预计大于8000小时。
该技术的合作开发已经进入工业示范阶段,工业示范试验(1~10万吨/年甲醇)装置的工程设计和建设已经完成。
主要设备:主要设备有甲醇输送系统、甲醇转化反应器、芳烃萃取设备、DCS控制系统等。
2清华大学的循环流化床甲醇制芳烃技术(FMTA)清华大学在国际上首次开发了以流化床甲醇制芳烃(FMTA)工艺技术,包括连续两段流化床反应(双层构件湍动流化床技术)—再生、中低温冷却及变压吸附—轻烃回炼、液相芳烃非清晰分离—苯/甲苯回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 成玉祥, 张骏, 杜 东菊. 天水地 区断裂活动性 与地质 灾害的 相关性研究D 】 . 工程地质学报 , 2 0 0 7 ( 1 ) : 8 6 - 8 7 . 【 6 】 王善 堂, 张家峰 . 天水 市环境 问题 及 防治对 策I J ] . 地下 水,
2 0 0 4 ( 3 ) : 8 3 — 8 4 .
应 用 技
4 )与降水周期关系密切 .该次群发性地质灾 害多 因降水 和地震引起 ,由于降水和地震活动存在
一
和排导槽工程建设 ,防范汛期来I 临 再次产生 的泥石
流灾 害 。
定 的周期 性 ,所 以该 区地 质灾 害 的发生 也 表现 出
3 . 3 灾后 重建 规划 建议
周期性 ,特别是该 区泥石流的发生与降水周期基本 致 ,而滑坡的活动 ,尤其是小型滑坡 的发生与降 水 周期 密 切相 关 。
[ 2 】 崔云, 孔 纪名, 田述 军, 等. 强降雨在 山地 灾害链成 灾演化 中
的 关键 控 制 作 用U 1 . 山地 学报 , 2 0 1 1 ( 1 ) : 6 4 - 6 5 .
息发布渠道 ,力求预警信息全面覆盖 , 保 障灾 民安
全 及抢 险 救灾 、灾 后重 建 工作顺 利 进行 。
[ 7 】 朱文 忠. 天水 市地质 灾 害现 状 与 防治对 策田. 甘肃 科技 ,
2 0 0 4 ( 6 ) : 8 9 — 9 0 .
( 责任编辑
王
雯)
C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o n De v e l o p me n t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参考 文献 :
测力度及削坡减载等应急处置措施 ,最大限度地避
免产 生新 的灾 害 『 3 1 。 3 . 2 综 合 防治 建议 1 )加 强 地 质 灾 害气 象 预 风 险预 警 ,通 过 开 发 G I S动 态 监测 预 警 系 统 ,建 立 基 于 G I S信 息 技 术 的
Ge o l o g i c a l Di s a s t e r s i n Ti a n s h u i Ci t y
Ma Ye - q i n g
( G a su u I n d u s t r y P o I y t e c h n i c C o l l e g e ,T i a n s h u i 7 4 1 0 2 5 C h i n a )
6 3-6 5.
2 ) 强 化 防 灾 责 任 体 系 建 设 ,完 善 县 、 乡
( 镇) 、村 三级 及 地质 灾 害 隐患 点 防灾 预案 ,明确 新 增 地质 灾 害 隐患 点 防灾 责任 人 和 群测 群 防员 ,完善 群测 群 防体 系 。 3 )应 科 学 选 择 灾 民 临时 安 置 点 .避 开 地 质 灾 害危 险 区 。对 于难 以实施 避 让 的滑 坡 、塌 方 、泥 石 流等 地 质 灾害 隐 患点 ,及 时 采 取应 急 工程 :对 已严 重堵 塞 的 泥石 流 沟道 实施 应 急 疏浚 、简易 防 洪沙 堤
一
1 )科学组织灾后恢复重建规 划 ,特别是在地
质灾 害 防治 规划 编 制过 程 中 ,加 强建 设 、水 利 、交
通 、国土等 部 门沟通协调 ,保 证项 目安排 的合理
性 ,避免 重复列 项 ,影 响重建 进程 。 2 )紧 密结 合 中 央 领导 精 神 以及 国家 对 灾 区 的 相 关政 策 ,建 议将 城 镇化 、灾 区移 民搬迁 、地 质 灾
3 群 发性 山洪地质 灾 害 防治对 策
3 . 1 应 急 处置 建议
针 对 威 胁道 路及 其 他设 施 安 全 的地 质灾 害隐 患 点 ,采 取 控 制 车辆 通行 数 量 、树 立警 示 牌 、加 大监
害综合治理 、水利水保工程 、生态恢 复工程 、扶贫
开发 等项 目纳 入 灾后 重建 规 划 统一 部署 ,防灾 减 灾 工程要 先 于展 开 ,合 理安 排灾 后重 建项 目进 程 。
[ 3 ] 叶浩, 裴 丽欣 , 刘长礼. 甘 肃省天水市罗玉沟泥石流 灾害风 险评价 Ⅱ 】 . 中国地质 灾害与防治学报 , 2 0 0 8 ( 4 ) : 5 1 - 5 2 . 【 4 】 徐则 民. 植被与斜坡非饱和 带大空隙Ⅱ 】 _ 地 学前缘 , 2 0 0 7 ( 6 ) :
[ 1 】 万志强 , 肖盛 燮. 降 雨型 滑坡 的形成 及链 式 演化机 理 分
析 卟 西部 交通 科 技 , 2 0 1 1 ( 1 ) : 6 4 - 6 5 .
地质灾害预警综合平台 ,加快监测预警基础硬件和 பைடு நூலகம்
软 件设 施 建设 ,并采 用 多 种手 段 和方 式 畅通 预 警信
Ab s t r a c t :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s u mma r y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n e w t o r r e n t s g e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i a n s h ui c i t y g r o u p , a n d r e c o mme n d a t i o n s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o f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c o n t r o l o f t h e ma s s o f mo u n mi n l f o o d a n d g e o l o g i c a l d i s a s t e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