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检测项目及方法(汇总)
职业卫生检测项目价格表

麸氨酸钠
30
121.
47
碘
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离子的测定
GB
35
122.
48
挥发性盐基氮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3.
49
感官检查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4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4.
50
pH值
20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127.
51
酸度
食品平安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酸度的测定
78.
4
蛋白质
食品平安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40
79.
5
脂肪
食品平安国家标准
80.
6
复原糖
20
81.
7
蔗糖
30
食品平安国家标准
82.
8
总糖
黄酒GB/T13662-2021
食品平安国家标准
83.
9
淀粉
40
84.
10
总砷
30
85.
11
无机砷
86.
12
铅
食品平安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2-2021
50
87.
46.
33
二氧化碳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8538-2021
25
47.
34
硝酸盐
(硝酸盐氮)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8538-2021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GB/T
48.
35
亚硝酸盐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8538-2021
职业卫生--检测国标与方法

蒸馏水
甲苯二异氰酸酯
GBZ/T 160.67-2004
串联两只各装有10.0ml吸收液的冲击式吸收管,以3L/min,采集15min.(2个样品的样品编号写一个就可以)
样品在室温下避光可保存5d。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GBZ/T 160.67-2004
串联两只各装有10.0ml吸收液的冲击式吸收管,以3L/min,采集15min.(2个样品的样品编号写一个就可以)
苯解析
辛烷
壬烷
GBZ/T160.38-2007
(100mg/50mg)活性碳管
短时间采样:300ml/min;15min
长时间采样:50ml/min;2~8h
个体采样:50ml/min;2~8h
样品室温至少可保存10d
二硫化碳溶剂解析
戊烷、己烷、
庚烷
GBZ/T160.38-2007(6)
(100mg/50mg)活性碳管
GBZ/T160.33-2004(6)
采样后,将滤膜的采样面朝里对折2次后,置于具塞比色管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3d。
空气中三氧化硫和硫酸雾用微孔滤膜采集,空气中硫酸的浓度,mg/m3;乘0.82即为三氧化硫的浓度。
氢氧化钾(MAC)
氯化钾(无限值)
GBZ/T160.17-2004
37mm或25mm微孔滤膜;
在室温下,样品可长期保存。
空气中气溶胶态钼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
镍及其化合物
GBZ/T160.16-2004
在室温下,样品可长期保存。
空气中气溶胶态的镍及其化合物用微孔滤膜采集
锡及其化合物
GBZ/T160.22-200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要求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要求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职业病防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其防范措施等业务的机构。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关键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方面的要求。
检测项目范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时,应首先确定检测项目的范围,根据企业生产活动、工艺流程、劳动条件等因素,确定检测范围与检测目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毒物与危险化学品的检测•辐射检测•硅尘、煤尘等粉尘的检测•噪声、振动的检测•火灾、爆炸危险源检测•环境空气、废水废气的检测检测设备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时,必须使用具备国家认可的检测设备,且设备应当具备以下特点:•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检测范围广、灵活性好•操作简单、易于维护检测人员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聘请具备专业技能、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通过国家认可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人员资格考试•有一定的从业经验,能够独立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检测结果的报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完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后,需及时将检测结果报告提交给委托单位,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测数据、监测周期及方法•危害因素评价结果及危险程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的建议;•具体建议及草图,如改进工艺流程、引进优良设备等。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方面的要求,涉及检测项目范围、检测设备、检测人员及检测结果的报告等内容。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时,应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确保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落实和改进。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内容模版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内容模版一、通风与空气质量检查(1)检查通风设施的布局和使用情况,包括空调系统、通风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并对其效能进行评估。
(2)检查室内空气质量,主要关注是否存在污染源、异味、霉味等,并进行相应的空气采样分析。
(3)检查室内空气循环情况,包括通风系统的设置和运行情况,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畅通。
二、环境噪音及振动检查(1)检查工作场所的环境噪音水平,通过测量分贝值来评估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2)检查设备及机器的运转噪音是否超标,是否对员工的听觉造成损害,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检查工作场所是否存在振动源,并评估振动对员工的影响程度。
三、危险化学品及有害物质检查(1)检查工作场所是否存在危险化学品及有害物质,包括检查物品的存放情况、标识是否合规等。
(2)检查危险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的使用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评估员工的防护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危险化学品和有害物质的泄漏和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员工的应急培训、设备的应急处理等。
四、工作场所清洁与卫生检查(1)检查工作场所的整体清洁情况,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家具等是否清洁整齐。
(2)检查工作场所的卫生设施和用品是否齐全,并确保员工能够方便使用。
(3)检查工作场所的垃圾处理情况,包括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垃圾分类等。
五、工作场所人员健康管理检查(1)检查工作场所的健康档案和体检制度,确保员工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监测和管理。
(2)检查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员工的职业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检查工作场所的体力劳动和作业姿势,评估员工的工作负荷和身体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
六、工作场所安全检查(1)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和安全出口,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
(2)检查工作场所的消防设备和消防通道,确保员工的火灾安全得到保障。
(3)检查工作场所的电气设备和用电安全,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
七、工作场所应急救援检查(1)检查工作场所的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情况,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救助。
职业卫生检测报告

职业卫生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本次职业卫生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秩序。
二、检测范围本次职业卫生检测范围涵盖了企业的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员工宿舍等相关区域,主要检测项目包括空气质量、噪音、化学物质、粉尘、放射性物质等。
三、检测内容1. 空气质量检测通过采集空气样品,检测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一氧化碳含量等指标,评估空气的新鲜度和污染程度。
2. 噪音检测利用专业仪器对工作场所的噪音进行监测,评估是否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噪音限值,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
3. 化学物质检测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化学物质进行抽样检测,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等,确保员工不受有害化学物质的侵害。
4. 粉尘检测对生产车间的粉尘进行采样检测,评估粉尘的浓度和成分,保护员工的呼吸系统健康。
5. 放射性物质检测对可能存在的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确保员工不受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危害。
四、检测结果1. 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显示,工作场所空气新鲜度良好,无有害气体超标。
2. 噪音检测结果表明,工作场所噪音水平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影响。
3. 化学物质检测显示,工作场所化学物质浓度均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4. 粉尘检测结果表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较低,不会对员工的呼吸系统造成影响。
5. 放射性物质检测结果显示,工作场所不存在放射性物质,员工不会受到放射性辐射的危害。
五、建议和改进措施根据检测结果,建议企业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通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空气质量持续良好。
2. 对噪音较大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音对员工的影响。
3. 严格管理化学品使用,加强通风换气,防止化学物质对员工的危害。
4. 定期清洁和除尘,减少粉尘对员工的影响。
5. 加强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和监测,防止放射性物质对员工的危害。
六、结论通过本次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得到了全面评估,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要求

附件4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要求
1、申请第一类业务范围: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甲级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应涵盖重点化学因素不少于56项、重点物理因素13项;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乙级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应涵盖重点化学因素不少于32项、重点物理因素不少于6项;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丙级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应涵盖重点化学因素不少于28项、重点物理因素不少于6项;
2、申请第二类业务范围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甲级机构申请核电站、大型辐照装置、核燃料循环和中、高能加速
器等业务范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应涵盖重点放射因素不少于12项;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甲级机构申请核技术工业应用业务范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
力应涵盖重点放射因素不少于9项;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乙级级机构申请核技术工业应用范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能力
应涵盖重点放射因素不少于9项;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丙级机构不得申请第二类业务范围。
1 职业卫生现场检查内容和方法

6 管理体制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对本单位产 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 责;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 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 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 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 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9
6 管理体制
培训的组织、 培训的内容、能力的确认
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卫 生培训,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内容。
布局 建筑卫生学
6
1
5.1 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内容
企业存在 危害因素
现场产生 危害因素
员工接触 危害因素
员工健康 接触反应
健康受损 致职业病
建设项目 职业卫生 “三同时”
作业场所 检测、评价
与控制
作业管理:作业
标准;警示告知; 个体防护等
健康监护: 健康检查; 异常处置等
诊断、治疗 与康复
管理体制:设置
职业卫生现场检查内容和方法
陈建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010-64941249,13581963164 cjw3000@ 2015年6月8日星期一
1 职业卫生工作的意义
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苯 二氯乙烷
2
2 监管体制历史沿革
我国职业卫生监管体制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
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4/20/2024
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职业卫生调查
8
第8页
2、怎样确定专题调查 有某危害原因引发较大危害;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已知有害原因引发新病例; 相关研究项目标需要。
4/20/2024
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职业卫生调查
9
第9页
3、专题调查立项
有害原因与健康关系调查:揭示接触水平- 反应关系;
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职业卫生调查
3
第3页
二、职业卫生调查形式
1、职业卫生基础情况调查; 2、职业卫生专题调查; 3、与职业相关事故调查。
4/20/2024
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职业卫生调查
4
第4页
(一)职业卫生基础情况调查
1、调查目标 了解企业本身职业卫生基础情况,为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提供基础资料; 了解辖区或管理范围内或系统行业内
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4/20/2024
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职业卫生调查
7
第7页
(二)职业卫生专题调查
1、调查目标
有目标对某系统、行业或某一特定工厂企业进 行职业卫生情况调查,探究职业性有害原因对劳 动者健康影响,或就其它一些问题(如病因探讨 ,发病率、患病率分析,早期监测指标筛选,预 防办法效果评价,卫生标准研制或验证等)进行 专题调查研究。
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职业卫生调查
13
第13页
2、查阅文件 充分掌握现有资料,借判他人经验,使
调查工作更有效。 3、拟订表格 调查成功是否关键原因之一。 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到达调查目标。
4/20/2024
职业卫生调查的方法与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镉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有 5.0 mL 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的进出气口,并立即封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12
钼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 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10
锰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17
钒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16
钨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具塞比色管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15
锡及其无机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13
钾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8
铅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5
钴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放入具塞比色管中,置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具塞比色管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20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浸渍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3.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6
铜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2
镉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9
镁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14
钠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氢氧化钠除外):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放入具塞比色管中,置清洁的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7
铟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L/min 流量采集 15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L/min 流量采集 2h~8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微孔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常温下可长期保存。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L/min 流量采集 2h~8h 空气样品。
采样后,打开采样夹,取出滤膜,接尘面朝里对折两次,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在室温下可长期保存。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样品空白:在采样点,打开装好微孔滤膜的采样夹,立即取出滤膜,放入清洁的塑料袋或纸袋中,然后同样品一起运输、保存和测定。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2 个样品空白。
11
汞及其化合物
汞的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串联 2 支各装有 5.0 mL 汞吸收液的大气泡吸收管,以 500 mL/min流量采集≥15 min 空气样品。采样后,立即封闭吸收管进出气口,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 24 h内测定。
职业卫生采样手册
(检测方法整理稿)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1
铋及其化合物
短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大采样夹,以 5.0 L/min 流量采集 15 min 空气样品。
长时间采样:在采样点,用装好微孔滤膜的小采样夹,以 1.0 L/min 流量采集 2 h~8 h 空气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