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1-4)单元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凸透镜镜片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凸透镜镜片的(凸度)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小。
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最大)。
2、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一是(人眼)、(观察对象)不动,只是(放大镜)在人眼和物体之间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晰;二是(人眼)、(放大镜)不动,只是(观察对象)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晰。
5、凡是和放大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6、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物体图像变(大)了,但是看到的视野却变(小)了;反之,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物体图像变(小)了,但是看到的视野却变(大)了。
7、(培根)设计并制造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8、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看,它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小圆点)组成。
9、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10、什么样的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中间越厚,周围越薄;透明球体的放大倍数最大。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这些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2、蝇的眼睛是(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3、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不同的昆虫的触角形状(不同),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它们嗅觉很(灵敏)。
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5、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3、放大镜下的晶体1、(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雨具的改造》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雨具的改造》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雨具的改进一、填空1、我们日常使用的雨具有(雨伞)、(雨衣)、(雨披)。
2、观察要认真仔细,可以从(面料),(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
3、我发现,雨伞容易被风(吹翻)。
4、雨披(扭头)不太方便。
5、穿雨衣时,裤子容易(淋湿)。
6、打雨伞时,视线容易被(遮挡)。
7、伞顶太尖,容易(伤人)8、如果在雨伞上安装一盏灯,晚上打伞就(安全)多了。
9、雨伞(面料差,易漏水)。
10、雨伞的(铁骨架软),风大时会(吹折)。
11、记录要(真实具体)。
12、外出调查要(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单独行动)。
13、雨具的材料要(环保)。
14、轿车不是雨具。
15、雨伞伞面吸水后变重,放在教室满地滴水。
16、要了解雨具的缺点,可以调査和采访家长、同学和身边的人,还可以到(商店和厂家)采访。
17、我准备改进的雨具是(雨伞、雨披等)。
18、我准备改进雨具的主要缺点是(雨披能挡雨但不透气)。
19、我想用到以前学过的(光)、(电)、(磁)等知识改进雨具。
20、在进行改进设计时,应尽量选择那些能够很方便就找到的(材料)。
21、改进和完善身边物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发明创造)。
22、要想发明创造,必须具备(勇于质疑)、(善于质疑)、(不迷信权威)、的品质。
23、改进雨具可以从生活中其他事物得到(启示)。
24、改进雨具要(独立自主),更需要(合作)。
25、改进雨具要有明确的(目的)。
26、(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创造的起点。
27、欲望和需求是(发明之母),是发明的(源泉)。
28、改进雨具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是(査找资料)。
29、面对改进失败,你将(查找原因)30、寻找雨具的缺点,就是探究过程中的(提出问题)环节。
31、在设计改进方案时,要针对雨具的缺点,明确改进的(目的)32、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不与他人合作)。
33、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34、常见的材料可以分(人工材料)和(天然材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环境和我们》知识梳理

第1课?一天的垃圾?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2.垃圾分类的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类;按原来的用途分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餐巾纸、一次性筷子等〕、衣物、家具和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还可以按它们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分.3.统计一天的垃圾时要注意:可以使用〔镶子〕或〔戴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注意洗手.4.垃圾对环境的危害:首先是影响环境的美观,同时又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还会招引蚊蝇,传播疾病.第2课?垃圾的处理?1.除了日常生活不可预防地产生一些家庭垃圾生工厂、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每天也在产生大量的垃圾.2.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实验方法: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参加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用银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慢慢地往细石子上面喷水,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实验现象:观察瓶底的水的变化,会发现,瓶底的水慢慢的变成有色的,时间越长, 水的颜色越深.实验结论:这个实验可以证实:垃圾填埋场里.垃圾在腐烂后产牛的废水会往地下渗透,污染地下水.模拟实验各局部分别代表:细石子»河吠、,下雨浩归、地下水被浸滤出来的有害物质污染了浸过墨勺荻上层3寸变海1垃圾填埋场述昙他梅麻璜带来哪些危害?i ;:工基二舞逋答:源源不断运来的垃圾要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4.新型填埋场各局部都解决了什么问题?①衬垫:预防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②过滤液收集:把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水收集起来.③监测井: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④过滤液处理池:把收集起来的污水进行处理.⑤气体排放管:排除垃圾发酵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5.在我们想了很多方法来改良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之后,填埋垃圾还可能对我们周围的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答:采取清洁填埋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地下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但是不能铲除对环境的污染,潜在危害仍然存在,同时要永久性的占用大量土地.6.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7.处理垃圾方法有填埋、燃烧等.8.燃烧垃圾优点:占地小,使垃圾减量,预防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留物,如果限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9.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方法?答:减少丢弃、重新利用和回收利用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更有效的方法.第3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2.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有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3.包装盒的观察研究(1)一般情况下商品都有包装,包装有什么用呢?答: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等,而且比拟卫生.⑵ 包装最后到哪里去了?都成了垃圾.⑶商品的包装有没有浪费情况?什么事实可以说明?答:商品的包装有浪费情况.市场上出售的某些保健保、月饼或茶叶的豪华包装,重量或体积就占了商品整体的80%,这些包装的费用都是由消费者承当的, 而最终都变成了垃圾!(4)对有些生产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我们是怎样看的?答:生产厂家过度包装的行为对社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严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和能源;增加消费者负担等.(5)包装盒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有利于环境保护吗?答:包装盒是用塑料、纸、玻璃等材料做的.这些材料不利于环境保护、有些包装材料因自身化学性能变化导致对内容品或环境污染,包装多属一次性使用,所以大量的包装产品80%左右成为包装废弃物、故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过度包装又使这种污染变得更加严重.(6)商品如何包装才能减少浪费呢?答:滋少包装浪费的方法很多、如简包装、大包装、包装回收重复使用、容器重装(如洗涤剂瓶再装洗涤剂)等等.(7)商品用完后包装应该如何处理呢?应该回收重新再利用.(8)我们在购物时应该怎样选择商品的包装呢?应该选择简包装、大包装和能够回收重复使用的包装商品.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5.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第4课?分类和回收利用?1.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单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2.塑料能够屡次熔化成形,回收利用废塑料能够〔减少环境污染〕.3.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廉价.由于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很多.4.回收利用废金属,既节约能源又节约矿石资源.5.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区分和集中起来. 要有效地回收垃圾, 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6.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7.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8.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9.废电池就是一种需耍谨慎处理的垃圾.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10.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11.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12 .医疗垃圾也耍集中讲行处理.否那么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13 .家庭垃圾中有约三分之一是碎菜叶、重壳等厨余垃圾.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审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14 .做堆肥箱:将食物废料、杂草、落叶等掺入污水』积起来,外表覆盖一层土壤,― 腐熟时间一般需要一至三个月,腐熟后的垃圾可以用来做底月比—15我们减少垃圾的方法有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第5课?一天的生活用水?1.〔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2.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地球上的多数地区〔缺水〕 .3.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上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并且持续下降.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缺乏,〔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4.我的节水方案:①淋浴时,抓紧时间;②把洗脸水存起来,用于冲厕所、拖地;③ 洗米水可以用来浇花;④洗手擦肥皂时先把水龙头关上;⑤刷牙用杯子接水;⑥及时关紧水龙头;⑦洗衣服的水用来拖地.第6课?污水和污水处理?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牛物造成了威胁.2.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3.清洁的自来水被用来洗脸、刷牙、洗衣、拖地后就成了污水.—4.混入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叫污染物.如:垃圾、油污、工业废水、病菌等.5.污水的净化试验一一沉淀和过滤沉淀〔初步处理〕:从污水中释出难溶解的固体物质.过滤〔再处理〕:用沙子作为过滤介质将污水提纯洁化.6.淡水在自来水长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参加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7.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8.污染物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运动流向远方.9.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或河流.自来水是丰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10.目前,大多数的污水被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严重影响着水环境的质量.使用受到污染的水,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对牛态系统造成危害、对农作物造成危害……污水应该经过处理^再排放到自然水域中.11.污水处理一般要经过哪几道程序?―初步处理一一沉淀〔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别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 〕废水流经处理设备,流速放慢,大一些的固状物沉淀下来,水经过沉淀槽时,小一些的微粒沉入底部,形成矿泥.②再处理一一过滤〔生物方法: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生物方法是污水处理的核心.〕在滴流过滤系统中,废水通过沙砾得以过滤,沙砾外表也可铺一层细菌群,以分解污水中的废物.②追加处理一一天然净化〔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参加化学药剂一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水被排入露天池塘,在那里,阳光、空气使它天然净化,进入大气后形成纯洁水蒸气.氯一般在处理水的再次排放前参加.12.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13.污水经过有效处理,一般可以无害地回归环境,还有一些污水经过处理后,还是不能作为饮用水,只能作其他用途.因此,我们要特别增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饮用水是否洁净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第7课?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1.考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过程:①制订考察方案;②实地考察;③撰写考察报告3.实地考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答:考察时先看水域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有没有废水排放;再看看水的颜色怎样,水里有没有动植物,水面有没有污染物,最后取一瓶水样,带回学校讲行检验观察.对采回的水样进一步观察:〔1甘巴水样静置一段时间后,看有没有杂质沉淀下来,杂质是什么;〔2〕用显微镜检验水中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4.如何保护家乡的水环境?〔对家乡自然水域的治理提出我们的建议〕答:①不向河流中投放垃圾.②对身边的人宣传保护我们的河流.③自发组织去清理河流上的垃圾.④向政府建议增强治理河流的力度.第8课?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1.目前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大气污染〕、〔自色7亏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垃圾污染〕、〔水污染〕等.2.空打是我们生命中每时每刻都需要的地球资源.3.大气污染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如大气中的飘尘易使呼吸系统发生疝变.4.工业废气、废物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是两种主耍的大气污染源. 常见的大气污染源还有农田燃烧麦秸、稻秸,化工厂排放有害气体等.5.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限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方法、许多国家都已经立法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如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6.近年来,我国积投推广9月22日“世界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7.少开车.尽量乘坐公交生或选择环俣的交通方式,能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 8.科学家正在研制大阳能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减少对空气的污染.9. 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创造了合成塑料.10.通过优化选择生产原料和制作工艺制成的可隆解塑料,可以使塑料制品的降解性能明显提升.11.人们应对白色污染的方法是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普通塑料.12.由千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牛物物种灭绝谏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13.人类的滥捕乱猎和时.和开发利用加谏了物种的灭绝,并使生物资源濒临枯竭.14.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牛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5.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紫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16.许多环境问题是入娄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改善坯境.17.为了限制各国碳氧化合物的排放量,1997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预防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18.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造成的.1、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2、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经用过的东西, 使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3、可回收利用的物品大多是由、、、等制成的.4、就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5、要有效地回收垃圾中的材料,必须改变垃圾的习惯.6、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由引起的.7、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或河流.8、自来水是主要的 ,在是禁止游泳的.9、目前的污水主要包括、、等.10、我们能用、等方法把污水中杂质别离出来.11、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严重的威胁.12、自来水厂的除了和,还需要进行处理.13、洗过衣服的水造成水污染.14、许多国家都已经通过立法来减少工厂的和排放量.15、人类和,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16、建立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17、我们面临的污染有、、等.18、为了限制各国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1997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预防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通过.19、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的是制品.20、人类和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并使生物资源濒临枯竭.2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产生了.22、今天地球上的生物消失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23、科学家正在研制汽车和汽车,以减少空气污染.24、大气中的浮尘会造成人体的病变.25、对生活垃圾进行和,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6、一粒纽扣电池可使吨水无法饮用.27、每年的月日是“国际无车日〞.28、废旧日光灯管属于垃圾,里面含有的是液体金属汞,俗称水银有剧毒.。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复习资料1.⼀天的垃圾⼀、.垃圾的分类:1.按材料分:⾦属、⽊头、纸、玻璃、橡胶2.按是否有毒分;有毒垃圾和⽆毒垃圾3.按是否容易腐烂分;易腐烂垃圾(易腐烂的⾷物有⾯类和剩余的⾁类等)和不易腐烂垃圾4.按⽤途分:⾷物、包装、⽤品、⼀次性⽤品(如⼀次性筷⼦和餐⼱纸等)⾐物、家具、电器等。
5.按危害状况分:有害垃圾和⼀般垃圾6.按垃圾的来源(城市⽣活垃圾、⼯业垃圾、农业垃圾)7、处理⽅法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垃圾的丢弃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危害)?⾸先是影响环境的美观;同时⼜污染⼟壤、污染⼤⽓、污染⽔体,对⼈们的⽣产⽣活造成危害。
还会招引蚊蝇,传播疾病等。
有毒垃圾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对动物、植物都产⽣极⼤的危害。
三、我们平时的垃圾都到哪⾥去了?⼀部分回收、⼀部分垃圾填埋场。
2、垃圾的处理1.处了⽇常⽣活不可避免地产⽣⼀些家庭垃圾外,⼯⼚、学校、医院、建筑⼯地等每天也在⽣产⼤量的垃圾。
2.露天堆放垃圾会造成什么问题?破坏景观、污染空⽓、⼟壤和⽔、还会引起疾病、发⽣⽕灾等。
3.⽬前处理垃圾的⽅法有:挖坑填埋、焚烧、堆肥和回收。
(⽤挖坑填埋和焚烧的⽅法处理垃圾还是会影响环境)4.在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中,所需的材料有:⼴⼝瓶、细⽯⼦(淘洗⼲净的)、清⽔、镊⼦、⼏团浸过墨⽔的纸⼱、喷⽔壶等。
5.这个实验模拟的是什么?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垃圾填埋场在⾬⽔的浸泡下发⽣的变化——污染地下⽔。
6.实验的各部分分别代表什么?实验中的细⽯⼦和其中的清⽔模拟⼟层和地下⽔;浸过墨⽔的纸⼱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喷⽔模拟下⾬。
⼴⼝瓶代表垃圾填埋场。
7.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在模拟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埋在细⽯⼦中的墨⽔纸⼱经过喷⽔后把原来瓶底的清⽔弄成墨⽔⾊了,这说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
说明了地上挖坑填埋垃圾仍然会污染地下⽔。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篇一: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一天的垃圾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收集垃圾应注意:可以使用镊子或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注意洗手。
3、怎样给垃圾分类?答:1)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垃圾。
2)按原来的用途分,可分为食物、包装、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家电等垃圾。
3)按危害状况分,可分有害垃圾、一般垃圾。
4)按处理方法分,可分为填埋类、焚烧类、堆肥类垃圾。
5)按来源分,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第二节垃圾的处理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会影响环境。
2、填埋垃圾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模拟垃圾填埋场在雨水的浸泡下发生的变化污染地下水。
实验中的细石子和其中的清水模拟土层和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底的清水弄成墨水色了,这说明垃圾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物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新型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教材73 页右上图] 衬垫:防止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
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把从地面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的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防止受污染的水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气体排放管:把垃圾堆积时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6、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因为填埋后的土壤地基不稳固而且土壤可能有毒)。
7、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第三节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的问题的办法,常用的减少垃圾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一、一天的垃圾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垃圾对环境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污染大气;(2)污染水体;(3)污染土壤;(4)破坏卫生,传播疾病。
二、垃圾的处理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填埋)是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主要方法。
2、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⑶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5、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衬垫:把垃圾屋与周围土层隔开;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能把从地面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气体排放管:把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三、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2、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⑵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3、(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4、(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6、减少垃圾的方法有:(1)减少丢弃;(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
四、分类和回收利用1、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环境和我们》是科学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以下是该单元的重要知识点:一、环境与生活1.环境是指人们生活和发展的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陆地环境。
3.人文环境包括城市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4.环境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环境能够带来舒适、健康的生活,而恶劣的环境则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1.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污染物排放。
2.能源的过度消耗导致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
3.生活垃圾的增加,造成垃圾处理难题。
4.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
5.植被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缺失。
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3.环境保护也是对下一代的责任,保护环境能够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4.环境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与行动,每个人都是环境保护的守护者。
四、环境保护与节约资源1.能源是指能够提供动力的物质,包括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能源的节约使用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推广可再生能源来实现。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减少用水量、节约用水和加强污水处理来保护水资源。
五、环境污染与健康问题1.大气污染主要包括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等。
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2.水污染主要包括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如重金属、农药、细菌等。
水污染会导致水源衰竭、水生态系统破坏和水源污染,从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3.垃圾污染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未妥善处理的垃圾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
生活垃圾的降解产生有毒气体,而工业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渗入土壤和水中,影响生物健康。
六、保护环境的措施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加强车辆尾气治理。
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清单)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1.水域污染是怎么形成的?(1)直接排放工业废水。
(2)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粪便。
(3)农药、化肥等随着雨水流入水域。
(4)随意向水体倾倒固体垃圾。
2.被污染的水是如何危害人类健康的?(1)被污染的水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会引发各种传染病,如痢疾;水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人体中毒。
(2)被污染的水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污水灌溉会影响灌区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植食动物的健康。
人食用这样的农作物以及动物的肉、奶后会致病。
3.实验:模拟污水和固体废弃物从陆地进入水域。
实验方法:(1)在托盘的一侧铺一层湿泥土,在上面滴10~20滴食用色素,然后铺一层泥土作为表层土,再在最上面撒一些泡沫屑。
(2)将托盘装泥土的一侧垫高,把另一侧放在另一个托盘里。
(3)往泥土中慢慢倒水,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说明:(1)含有食用色素的水代表的是污水。
(2)泡沫屑代表的是地面的固体废弃物。
实验注意:(1)不要选用有害的物质代替食用色素进行实验。
(2)在装置中铺上泥土后可以稍微压实,防止泥土在倒水的过程中被大量冲走。
(3)倒水的速度要掌握好,速度太慢很难观察到泡沫屑被冲走,速度太快会把大量的泥土冲走。
实验现象: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慢慢地进入了水域。
实验交流:来自土壤的污水和地面的固体废弃物是怎样进入水域的?(1)污水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进入水域。
(2)固体废弃物会随着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域。
如何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根据实验现象反向思考,我们可以想到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常用的方法,包括打捞、沉淀、过滤等。
5.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风光秀丽,碧波万顷。
每年冬季,成千上万只红嘴鸥在此过冬,成为一大景观。
6.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什么?(1)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入湖的污染物迅速增多。
(2)围湖造田、直接向湖中排放生活污水。
7.人们是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治理滇池的?治理周边水污染源、实施雨污分流、从外流域引水、控制水面交通、生态清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垃圾按来源分类:(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6、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7、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8、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9、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0、(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1、我们减少垃圾的办法有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2、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13、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
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14、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消毒。
15、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16、(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17、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18、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19、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20、我们所知道的环境保护行动:1)节能减排;2)补天行动;3)珠峰环保行
二、选择
1、我国珍稀动物有(ABC )
A朱鹮B大熊猫C金丝猴
2、科学家证实(A )和哈龙是造成南级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
A氟利昂B酸雨C碳氧化合物
3、( C )是一种天蓝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
A氧气B二氧化碳C臭氧
4、我国珍稀植物有( ABC )
A鹅掌楸B秤锤树C香果树
5、塑料从发明至今已经100多年了,在它的百年“诞辰”纪念的时候,它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C )的发明。
A精彩B伟大C糟糕
6、“白色污染”主要是指( C )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
A金属B纸质C塑料
7、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垃圾量为( C )
①A00克B1千克C1千克-2千克
8、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ACD )。
A、减少丢弃
B、循环使用
C、重新使用
D、回收利用
9、( BCD )是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行为。
A、水污染
B、大气污染
C、白色污染
D、物种灭绝
10、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中就包含了三种:( ABC)。
A、汞
B、铅
C、镉
D、砷
E、铬
三、判断题。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垃圾危害环境。
(√)
2、垃圾分类、分装不便于垃圾回收利用。
(×)
3、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水资源很紧缺。
(×)
4、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
5、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也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
6、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7、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
8、将食品废料、杂草、落叶等掺入污水,堆积起来,表面覆盖一层土壤。
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至3个月。
腐熟后的垃圾可以用来做底肥。
(√)
9、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增加,而且持续上升。
(×)
10、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
四、连线(每线4分,共28分)
电池
可回收玻璃
塑料
日光灯管
有毒垃圾过期药品
金属
纸类
五、填表题。
垃圾的分类和分装。
六、解答。
1、焚烧垃圾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
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
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2. 对家乡自然水域的治理你有什么建议?
1)保护家乡自然水域的植被和生物多样性;2)建设污水处理厂;3)建设垃圾处理厂。
3、减少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的方法有那些?
(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4. 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
(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
(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减少塑料的丢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