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课程设计方案样板 -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扬州大学

合集下载

动物研学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动物研学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探秘动物世界》研学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

4. 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进化历程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课程对象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四、课程时长为期一周的研学活动五、课程内容1. 动物基础知识- 动物的分类与特征- 动物的进化历程- 动物的生存环境与适应性2. 实地考察- 参观动物园、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场所- 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 记录观察结果,撰写观察报告3. 动物保护与教育- 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参与动物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4. 互动体验- 动物科普讲座- 动物手工制作- 动物绘画比赛- 动物知识竞赛六、课程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 确定研学基地,联系相关机构- 设计研学课程内容,制定课程安排- 准备研学所需物资,如观察工具、记录本等2. 研学实施- 第一天:开营仪式,介绍研学课程及目标- 第二天:动物基础知识学习,参观动物园- 第三天:实地考察,观察动物生活习性- 第四天:动物保护与教育,参与保护活动- 第五天:互动体验,开展各类活动- 第六天:总结反思,撰写研学报告- 第七天:闭营仪式,颁发证书3. 后期总结- 整理研学资料,制作研学手册- 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研学成果- 反馈研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课程设计七、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及收获。

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价学生的研学成果。

3. 家长评价:通过家长会、电话沟通等方式,了解家长对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八、注意事项1. 确保研学活动安全,遵守研学基地的相关规定。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研学活动中有所收获。

动物与科学研学课程设计

动物与科学研学课程设计

动物与科学研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动物的基本分类、特征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学生能了解动物科学研究的意义、方法及其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

3. 学生能结合课本知识,举例说明不同动物适应环境的策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动物进行分类和特征描述。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动物科学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动物科学相关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 增强学生对动物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3. 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精神,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动物保护与利用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科学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欲望,对动物世界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动物分类与特征:介绍动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照形态、生活习性等,以及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参考课本第二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常见动物类群。

2. 动物与生态环境:分析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探讨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举例说明不同动物适应环境的策略。

3. 动物科学研究方法:介绍观察法、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动物科学中的应用。

参考课本第五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动物科学实验。

4. 动物保护与利用:讨论动物保护的意义,介绍我国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措施。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培养方案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培养方案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培养方案(含动物科学、动物营养学方向)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动物科学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动物育种、繁殖、饲料生产、动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具备扎实的数学、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操作能力;3、掌握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方面的基本知识;4、掌握动物资源调查、种畜评估、繁殖技术、繁育体系、饲养和饲料配合、牧场设计、动物生产、兽医卫生防疫、畜产品开发利用等方法与技术;5、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畜牧业生产和动物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6、熟悉动物资源保护、动物生产、畜产品流通、环境保护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件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8、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四、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繁殖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动物(猪、牛、禽)生产学、畜牧企业经营管理、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综合技能训练(1)、专业综合技能训练(2)、动物生产学实践(1)、动物生产学实践(2)、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毕业实习六、主要专业实验:饲料质量检测、动物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遗传学、家禽生产学、畜产品加工学七、学制:四年八、授予学位:农学学士九、课程结构:通修课36.5学分学科基础课54.5学分专业核心课10.5/11.5学分专业选修课29.5/27.5学分公共选修课6学分实践课程27/28学分总学分164学分,其中理论课总学分124/124.5学分,占总学分75.6/76%,实验(践)课程40/39.5学分,占总学分24.4/24%,选修课比例25.9%/24.6%。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001]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001]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素质培养和测评及评奖实施细则(修订)第一条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人才,现依据《扬州大学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办法(试行)》(扬大〔2010〕1号),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院全日制在籍本科生,研究生、成教生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学生素质测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第四条学生素质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

第二学年起,全日制在籍本科生均需对上一学年进行素质测评。

原则上符合第三条规定测评内容(测评点)要求者,方可取得评奖评优资格。

第五条专业学习成绩的计算方法:专业学习成绩=[∑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课程学分×加权系数]/∑学分1、一般课程加权系数为;外语课加权系数:凡本学期所学级别高于规定级别时,高一级为,高二级为(其它必修、选修高于规定级别课程的,也可参照此执行)。

2、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分别按95、85、75、65、55分计算。

出国互换学习一年或半年的学生,按其国外学习实际获得的成绩进行计算,如果成绩为等级,则A+、A、B+、B、C+、C分别按95、90、85、80、75、70分计算。

3、测评学年内不及格课程经补考后仍不及格的以不及格成绩计,补考合格的以60分计,经批准缓考课程的成绩以缓考成绩计,已重修的按重修成绩或较高的一次成绩计。

4、各课程如存在缺成绩的情况以教务处的解释为准。

第六条奖励评分办法:竞赛,相关学科或行业协会等其它非政府机构组织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竞赛分别按照表中降一级加分;2、获得团体奖的个人减半加分;3、没有级别的按照优秀奖标准加分。

第七条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学校设立以下特长奖项:(一)学习优异奖。

该奖项用于奖励测评学年专业学习成绩在本班级学生的前30%,且无补考记录者。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四六级考试复习策略:把握节奏成功助跑“许多学生在考试结束铃声鸣响时, 发现题目还没做完。

这和平时的练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某专家说,距离正式考试还有三个月,如 果前两个月的复习节奏还停留在每一项题型的针对练习上的话,最后一个月必须进入预考状态,“新题型下的考试题型和顺序有很大的变化, 比如旧题型中听力放在第一部分,这对集中考生注意力有利, 现在听力 部分在作文和快速阅读后面,这就容易导致考生疲劳做题,对听力部分 得分率有所影响。

”专家建议,考生在考前最好做一两套新题型真题, 并严格遵守规定的做题顺序。

在听力部分,要加强对做题技巧的归纳,“听力部分的技巧演练来自于平时对历年真题的归纳, 学生不妨对题干 的句式、出题点、备选项词性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会发现许多题目都具有‘模板式’的出题规则。

”专家说,在听力部分中,文章首尾往往 都是出题点,一些数字时间细节题也是经常出现的考点, 考生在考时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记号,帮助记忆。

冲刺阶段,考生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改变复习重点。

虽然四、六级的新题型中,取消了词汇部分的选择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就不用 背单词。

相反,考生应该更加注重单词的运用和一词多意的情况。

建议考生把自己感到生僻的单词进行整理,选出高频词汇(许多六级词汇手册会标出历年来的考试高频词汇),加强复习,反复浏览,尤其要注意 其在例句中的各种用法。

而剩下的生词只要知道中文意思即可, 这种“筛选式”背单词法可以大大减少自己在考前所产生的心理压力。

以何种心态应对四六级考试 ?任何事物都具备两面性,在给我们带来进 步和提高的同时,也会让我们忽略了它给我们 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 的心态尽可能的去汲取事物的精华, 进而为我们所用。

四六级英语考试是一门很好的检测学生掌握英语水平的考试, 它最初的目的是想让大家通过考前的测试和联系能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有 明显的提高以应对将来的一些专业课程学习。

扬州大学研究生研究生课表

扬州大学研究生研究生课表
居静
扬子津校区教S308
4
植物营养学进展
封克
扬子津校区教S208
植物营养与农产品品质
单玉华
扬子津校区教S312
5
土壤污染与生物修复
钱晓晴
扬子津校区学行楼S321
扬子津校区学行楼N303
土壤学科技论文写作
殷士学
扬子津校区学行楼N507
土壤生态学
殷士学
扬子津校区教S411
环境生物学
单玉华
扬子津校区S31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时)
章山林
扬子津校区教201
仪器分析(2学时)
朱霞石
瘦西湖校区10150312
高等工程流体力学
郑天柱
扬子津校区学行楼N303
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环境学院研究生课表10112星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赵海涛扬子津校区教301反应工程原理扬子津校区学行楼n303数值分析扬子津校区教510天然产物化学扬子津校区学行楼s503自然辩证法3学时扬子津校区教510matab应用扬子津校区学行楼n303电镜技术实验3学时环境规划与案例分析刘臣辉王子波扬子津校区教505高级土壤农化分析盛海军扬子津校区教301水的物化处理原理乔庆云扬子津校区学行楼n30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扬子津校区教s101电镜技术理论3学时扬子津校区学行楼n303土壤学科技论文写作扬子津校区学行楼n507土壤生态学扬子津校区教s411环境生物学扬子津校区s31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时章山林扬子津校区教201仪器分析2学时朱霞石瘦西湖校区10150312高等工程流体力学郑天柱扬子津校区学行楼n303新型肥料的研制与应用扬子津校区教s208植物营养与农产品品质
环境学院研究生课表10-11/2
星期

动物繁殖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初探

动物繁殖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初探
1 分 组 .

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进行了一些 有益 的尝试 和探索 , 总结 了创建 、 实施研 主选题 , 自由组合 , 认真讨论 , 形成解决 问题 的方案 并对其进 行优化 , 之后
课 堂讲 授 、源自研 究性教 学的重 点在课 堂讲授 , 如何组 织课 堂教学 , 认真 进行研 究性
个班级通常 由 1~ 3个 自然班 组成 。对同样题 目或 问题感兴趣 的同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科研 为基础 的教学, 本质上要 求教学 与科研相统

教学模式 , 是在一定的教 育思想 和理论指 导下 , 为完成 特定 的教学 目 的和 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标准的 、 相对稳定 的教学结构和 活动程序。顾 明远

教学活动离不开科学研 究, 有科研 基础 的教学只是传 递性教学 , 没 只是

动 物 繁 殖 学 课 程 研 究 性 教 学 模 式 初 探
◆ 王杏龙 李拥军 丁家桐
(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 摘要】研 究性教 学有课 堂讲授 、 专题报 告、 参观实 习和科 学研 究等模 式。教师 的基本素质是确保研 究性教 学顺利 开展 的前提 , 实施研 究
性教 学还 需学校有相应的保障体 系。 【 关键词】动物繁 殖学 研 究性教 学 模式
课堂教 学设计 , 学合理地 运用 4 科 5分 钟 , 研究 性教学 的一个 重要 内容。 学 自由组合在一起 , 是 学生 以3~4人 为一组。 以分 工和合 作相结 合的 方式 课堂讲授 的重点在 引导把握动物繁殖学 学科的思维方 法和研究方 法, 讲授 完成题 目相关资料的搜集 、 资料的整理和 P T Pw r i ) P ( o e o t的制作。既发挥 Pn 内容应是核心 的知识点 , 注意讲授 知识 的形成 和在畜 牧生产 中的应 用 , 个人的潜能 , 并 也相互激励 , 并锻炼大家的协作能力 , 培养团队精神。 讲授的 内容要少而精 , 留有足 够的学 习时 间和思维 空 间给 学生 研究 , 重 对 点 、 点 、 点和新 点要讲 深讲 透, 难 疑 对事 实性 或叙述 性知识 点则 少讲或 不 代, 课堂教学不可能将全部 的知识教给 学生 , 反培 养学 生的 自主学 习能 相

《家畜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家畜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化学、 气 象学 、 气候 学 、 微生物学、 动 物 生理 性 教学 。 家 畜环 境 卫 生 学》实验 课程 经过 2 . 1 校企合作开放式课堂, 真 正 实 现 学 以 学、 生态学、 家 畜行 为学 、 病 理学 等为基 础 , 近 几 年来 的 实践 探 索 , 形成 了我 校 自己的 研 致 用 其 内 容对 动 物 科 学 专 业各 门 课程 都 有 所涉 究性 的 教 授模 式 、 考 核 体系 。 本文 仅就 该 课
价了该 课 程 在 培 养 应 用性 畜 牧 人 才 教 学体 研 究 性教 学 的推 进 提 供 一些 参 考。 系中的 具 有 重要 地位 。 该课 程 其 任务不 仅是 加深对 本学科研 究对象的认识 , 更 重要 的 是 通 过 实验 , 能使 学 生 掌 握 从 事 本 学 科科 生 产 实践 中能 够 对养 殖 场 各 种 复 杂 的 饲养
环 境 条件 作 出从 综 合、 合理地评判, 并 结合 地改进, 灵 活而 且 有创 造性 地 解 决 问题 , 以 养殖效益、 促 进 养 殖 业的 健 康 发 展 。 然而,
1 课程 进 行研 究性 教 学 的必 要性
《 家 畜 环 境 卫 生 学 》实 验 课 程 是 以 养 性 学 科 , 将人 才 培 养 与 相关 企 业 相 结 合、 与 气压 ) , 畜 舍 中有害 气体 的测 定 、 水 质检测 、 养的一个传统 , 也 有 了一定 的 基 础 。 如, 最
摘 要 : 该文就 《 家畜环境 卫生学》实验课 程研 究性教 学改革及其实施 的必要 ・ p _ - . 教 改的教 学模式, 以及其实施效果进行总结思考与分析讨
论, 以为研 究性教学改革 与实践的进一步推进提供 一些参考。 关键 词 : 研究性教学 必要性 模式 效果 中图分类号 : G6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7 ( b ) 一0 1 5 8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
研究性教学设计方案
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动物科学专业
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团队
扬州大学教务处
2014年 8 月 4 日
注意事项
1.课程设计包括理论讲授内容、自主学习安排、探究知识、实践部分、拓展要求等;
2.教学过程设计分讲授、研讨和实践等设计;
3.每门课程设计要附课程教学大纲;
4.每个单元的教学设计要彰显研究性。

一、课程简介(作用、地位、特点、学情分析)
二、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
三、使用教材及网站建设
四、课程学时分配表
五、内容设计(一般按章或单元设计,可以具体到每次课)
1. 教学框架与内容:
2. 重点和难点:
3. 教学方式(讲授、自学、研讨、调研、实践等):
4.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课堂讨论等
5. 教学过程(包括讲授、查阅资料、研讨、调研、合作学习等)
6. 评价方法(研讨、调研、论文、作业、笔试等):
六、总表
以章节、内容、课时、教学方式、研讨和调研等的内容和要求为表头。

附:课程教学大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