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权的巩固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历史课件】第课新中国政权的建设和巩固

【历史课件】第课新中国政权的建设和巩固

• • • • •
3、“三反”“五反”运动的性质是( B A.解决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C.解决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D.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 4、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指①抗美援朝运 动 ②镇压反革命 ③“三反”“五反”运 动 ④土地改革运动( ) B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 压反革命
1、土地改革 ①背景和目的
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 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为了彻底废除封建 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内容: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 特点: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五 反
③意义
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一批 错误同志,纯洁了干部队伍,抵制了资产阶 级的腐蚀; 五反打退了不法资本家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 攻,打击了他们的五毒行为,在工商业中进行 了一次普遍的守法经营教育,开始建立了工 人阶级对资本家的监督
课 堂 小 结
1、解放全国大陆
2、土地改革
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3、抗美援朝
新中国成立时,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帝国 主义的掠夺、国民政府、四大家族的搜刮和战 争的破坏,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2、人民政府恢复经济的措施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 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等。
3、结果:经过3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5、下列对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表述中,不 正确的是( B ) • A.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 B.迫使美国放弃敌视中国人民的政策 • C.为国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赢得了相对 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 D.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长 子,在朝鲜战争中战死。 彭德怀司令员称其为志愿 军的第一个志愿兵。现葬 于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杨根思 (1922— 1950年)
用生命保卫了小高 岭阵地,为夺取第二次 战役胜利立了卓越功勋。 获得“朝鲜民主主义共 和国英雄”称号,是中 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批斗地主
建国后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证
地主阶级: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生的阶级。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主要是地租。
土地改革中农民埋界桩 土 改 纪 念 邮 票
迎来土改后第一个丰收年
抗美援朝战争
土地改革运动
镇压反革命运动
三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展,有什么关系?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三大运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保证了土地改革和抗美 援朝战争的进行。
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面对这种情况,你是选择
支援还是不支援?为什么?(提示:出兵:困难
?后果?不出兵:后果?)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 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 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 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 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 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 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 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4)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安东(今丹东)被炸一景
1950年中美两国实力对照表
中国
钢产量 原油产量 发电量 军舰吨位 军用飞机 国民收入 人均收入 国防开支 60万吨 20万吨 45亿度 4万 60架 150亿美元 24美元 10亿美元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PPT课件 (共30张PPT)

《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PPT课件 (共30张PPT)
1、抗美援朝的胜利,捍卫了亚洲和世界 和平,保卫了国家的独立,为新中国经济 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的外部环境。 2、是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的 提高,极大的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 自信心。
(二)土地改革
世世代代的农民, 辛辛苦苦一辈子, 还吃不饱穿不暖 为什么?
闰土
祥林嫂
骆驼祥子
要求:先认真阅读课文第11—12页第内容,独立思考以下 问题(5分钟),然后同桌可以相互讨论,自由发言;后发 言的同学不要重复,可以补充质疑。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在土改中,农民拔掉地主立的界碑
土地改革-烧地契
意义:
(1)彻底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 上、经济上翻了身。 (3)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 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分得土地的农民兴高采烈
志愿军司令: 彭德怀
经过: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战五捷,把 美军赶回“三八线”附近。 ②上甘岭战役。 英雄人物: 黄继光
邱少云。

上 甘 岭 战 役
黄继光 (1935-1952年)
邱少云
结果——胜利
1953、7美国侵略者被迫签定《朝 鲜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板门店---停战签字仪式
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三、学以致用、拓展深化
1、1950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说:“我们 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失极 大”。他这么说的根据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扼杀新生的共 和国政权的举措,我们有义务去援助同我们友好的、同为 社会主义国家的、弱小的邻国,更要严厉阻止美帝国主义 对新中国的扼杀和践踏,抗美援朝,不仅是为了援助朝鲜 ,更是保家卫国。“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失极大”。 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必须出兵。

《人民政权的巩固》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PT课件

《人民政权的巩固》中华民族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PT课件

万两,银元有1520万元,还有外汇1537万美
元(存在美国联邦银行的)。当时的黄金价格是
每盎司(两)35美元。以上三笔共值10.35亿美
元,相当于现在105.5亿美元。
紧迫性:经济秩序混乱,既影响人民生活 ,又防碍恢复生产,更有损人民政府的威 信和政权基础。
艰难性: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后, 党和政府还缺乏管理城市、管理经济的经 验。
①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继续完成民 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②巩固新生政权、发展经济的需要(封建土地 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③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 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政府出兵朝鲜的原因:
①美国侵略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 依,我们不能坐视弱小邻国受强国欺凌;
②美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扼杀新中国的举措 ,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介石从原中央银行运往台湾的黄金有227.5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朝中方面和“联合国军”代表正式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1953年7月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 拉克在协定上签字

第2课_新中国政权的巩固_课件

第2课_新中国政权的巩固_课件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950年10月~1952年底
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作镇压反革命的动员报告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951年2月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首恶者必办 胁从者不问 立功者受奖
川东匪首黄云卿被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捕获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Biblioteka 第一学习主题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新中国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 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共产党领导 人民进行了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国 家形势,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 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A
B
材料一: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 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二:它(抗美援朝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 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①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抗美援朝战争
3、结果: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4、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5、意义: 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土地改革运动
2、时间:1950.6——1952年底 3、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意义
1、时间:1950.10——1952年底

高一历史课件 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

高一历史课件 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
结果: 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改 彻底废除
意义: 农民地位 生产力
镇压反革命运动
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安定社会 结果: 1951年,基本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 意义: 巩固了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
(1)、原因:

三 反 ”
有些不法资本家,不满足于正常经营获得利 润,而采取非法的手段攫取暴利
(2)、内容:
“ 三反: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 反
五反: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 偷工减 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 运
(3)、意义:
动 三反运动:教育了,挽救了,纯洁了,抵制了;
五反运动:打退了,打击了,开始建立了。
思考题:
1、通过史实分析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新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 人民政权做了那些斗争?
新中国的成立 和
巩固政权的斗争
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分期
1、1949.10-1956年底 2、1957.1-1966.5 3、1966.5-1976.10 4、1978-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文 革十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新中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2、准备:
新政协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开国大典
历史意义:
国内:a、新纪元: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 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b、新时期: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 统一 的道路
国际: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 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 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战争。
追歼残敌,解放领土
3、标志:开国大典 4、意义:
二、巩固政权的斗争:

新中国的诞生和巩固PPT教学课件

新中国的诞生和巩固PPT教学课件
第五章
第一节
新中国的诞生和巩固政权 的斗争
一、开国大典
新中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你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当日 北京的盛况吗?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 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任 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长。
开国大典:毛泽东亲手升起新
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100 多年以来殖民主义、帝国主义 同封建统治者相勾结奴役中国 人民的历史和内外战乱频繁、 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 为国家的主人。
继续追歼国民党的残余军队 在新解放区进行大规模的剿 匪作战
到1950年夏,基 本上消灭了在大 陆的国民党军队 和武装土匪。
2、西藏的和平解放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 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 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西藏和平解放→至此, 除台湾和一些岛屿外,中国 领土全部解放。
三、抗美援朝(50—53年)
②纯洁和巩固了全国各级人民政权, 保证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国民 经济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③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革 命积极性,社会风尚为之一新,安 定了社会秩序,为大规模的社会主 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灭了在大 陆的国民党军队和武装土匪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 此,除台湾和一些岛屿外,中 国领土全部解放。
意义:
①不仅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也保卫了我国的安全,从根本上粉碎 了美国的侵略计划,捍卫了世界和平,也 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②彻底戳穿了美帝纸老虎的面目, 极大了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 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③使我国建立了一支海陆空军和 其它兵种的现代化国防军,并取得 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课件][中图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课件][中图版]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1)新中国成立前,封建土地制度仍然维持 (2)农村土地结构不合理 (3)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4)解放区的农民迫切需求进行土地改革, 获得土地
三、农民翻身做主人(土地改革) 1、目的:为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满足亿万
农民分配土地的愿望。
2、概况: (1)时间: 1950年—1953年春
日 本
仁 川 登 陆
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干涉朝鲜。
美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美军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地区
美国空军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地区进行 轰炸扫射。图为安东(今丹东)被炸一景
美军入侵朝鲜的同时,还悍然出动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 湾海峡。图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登载的美国第七 舰队入侵台湾海峡的消息
一、抗美援朝 1、原因:美国侵略朝鲜,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军队: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人:彭德怀 ) 5、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 上签字取得胜利。 6、意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为新中 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国 际环境,巩固了新生政权
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彭德怀 )
5、结果:1953年,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取得胜利。
6、意义:沉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气焰,巩固了新生政权 7、英雄: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 邱少云——因严守纪律被火活活吞没
(2)开始标志: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地区:
新解放区
农民分得土地。
(4)结果: 1953年春,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3亿
碑山 东 祈 南 县 依 汶 区 农 民 在 土 改 时 拔 掉 地 主 立 的 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
义的名字”。
他还认为:“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 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冷变热,热变冷, 湿变干,干变湿”;“战争使一些人成为神, 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年),古 希腊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列宁对他丰富的辩 证法思想给以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辩证法的 奠基人之一”。
议一议: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 着的矛盾双方?
•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 恶、福与祸、正风与歪风、自由和纪 律、先进与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暴力与和平
•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 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银元之战
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军管会派出两营 部队和400名便衣公安人员,分五路包抄 了金银外币投机大本营──上海证券交 易所,逮捕了250名操纵和破坏金融活动 的主要投机分子。这一措施给投机的资 本家以沉重的打击,基本上制止了金银 外币的投机活动,银价下跌,米价也跟 着下跌,人民币从此占领了市场。
官僚资本是国民党政权的经济基础,但其作用又 与反动政权不同,它的主要社会功能是从事物质生产。 所以中共和人民政府采取了完全不同于打碎旧的政权 机构的办法,而是在没收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社会主 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让其变成新政权的经济基础。
• 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 “我的盾坚固得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 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得没有一个 东西刺不破啊。”有人说:“用您的矛来 刺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可就回答 不出来啦。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东西都刺得 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
——老子.《道德经》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 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探究: 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
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 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 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 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 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
50%

15000万吨 11318万吨
25%
棉花 84.9万吨 44.4万吨
48%

92万吨 15.8万吨
83%
0.2%

6200万吨 3200万吨
48%
7.3%
原油
0.05%
发电量
1.26%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二)
1、1949年,中国人均收入只有27美元,印度人 均57美元,整个亚洲人均44美元。 2、城市失业工人达400万。数百万的工人、手 工业者流浪街头,无家可归。广大农村,农村 灾民达40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近1/10。
说说他们的英雄事迹。
谁是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 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 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 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 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 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 籍
“一鸟不鸣山更幽” ——王安石
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王籍的诗句王,安好石就“好点在,金他成深铁刻”的揭示了山中
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惟其夏日蝉噪,方知 诗动风方中诗声知南,坛松人北有,涛 迹朝传“具不的为蝉诗息到噪绝人,,林唱王。逾才才籍静显 显在,得 得他鸟山 山的鸣林 更一山首更 幽更《寂 深幽人”静 。若的;以邪佳惟“溪句闻蝉》。鸟噪的一五语”时言婉衬轰转托, “林静”,用“鸟鸣”显现“山幽”,动中写静, 不充够满到味生了,气宋于,朝是,诗在王中自安己有石写画也的,很《画喜钟中欢山这有绝两诗句句》。诗中,,只袭是用觉了得下还句, 并把王它改安成石“的一改鸟动不,鸣所山更以幽弄”巧。成改拙完,以后点,金自成己铁觉,得就 挺在得于意他,只可看是到却噪被他与的静好、朋鸣友与黄幽庭的坚说对成立是,“而点不金懂成的铁”二 了者。的统一。假若山中人欢马叫,鼓炮齐鸣,就不会 有蝉噪和鸟鸣了。
一、整顿经济秩序 二、抗美援朝 三、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改”的是什么?
2、土地改革为什么能推动农业的发展? 为什么能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条件? 为什么为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农民的喜悦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一)
项目 工业生产
历史最高 年产量
1949年产量 比历史最高年 占美国 产量下降 产量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 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
两 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方 面 含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
义 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
哲学所讲的“斗争性”
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包括一切差异和 对立(共性)
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 种具体形式(个性)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请根据矛盾的“对立性”含义填空:
喜—— 悲 攻—— 守 强—— 弱 深—— 浅
吸引—— 排斥 遗传—— 变异 民主—— 法制 战争—— 和平
议一议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 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①天下事、人之为学有没有难易的分别? ②难和易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返回
(3)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 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思考:哲学上讲的斗争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讲的斗争及政治 斗争是一回事吗?

2、抗美援朝战争起止时间是?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3、抗美援朝的作用


跨过绿江歌
英雄人物
抗朝援朝频
三、土地改革
结果作用
•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地主阶级消失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推动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新中国工
业化创造了条件
思考Leabharlann 人民政权的巩固塞翁失马
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和马 有深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马丢了,别人来 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几 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 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 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坏了。 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好 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儿子因 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天伦之 乐。
项目
粮 棉花
钢 煤 原油 发电量
经济恢复情况(一)
历史最高 1949年产量 1952年产量 年产量
15000万吨 11318万吨 16392万吨 84.9万吨 44.4万吨 130万吨
92万吨 15.8万吨 135万吨 6200万吨 3200万吨 6649万吨
银元之战的背景
由于物价飞涨,人们普遍以银元和外币进行交易, 1949、5、28,上海人民政府宣布以人民币为统一 合法的货币,禁止以金银进行买卖。对此,投机 商置若罔闻,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 进不了上海”,他们利用人们对人民币的不信任, 大肆进行银元投机活动,带动物价飞涨。上海大 街小巷都在进行银元买卖,6月5日,上海街有2万 人投机,6月8日发展到8万人,人民政府警告投机 分子必须洗手不干,但他们却当耳边风,在此情 况下,人民政府采取……
3、1949年发行纸币比1948年增加了100倍,1950 年又比上年增加270倍。
1949年国民经济情况(三)
帝国主义曾断言:“中国财政经济困 难,共产党是无法克服的。”国内的一些 资 产阶级也认为共产党是“军事内行,经济 外 行。”上海的大资本家嘲笑说:“共产党 军 事一百分,政治80分,经济只能得零分。”
米棉之战背景
银元投制被制止后,投机商们转而大量囤积粮、 棉、煤炭等生活必需品,导致物价飞涨,1949、 6、21—7、21,上海米价涨了4倍,棉纱价涨了1 倍,10月—11月,米价涨了3倍,棉纱价涨了3.8 倍,煤油价和火柴价涨了2倍。国民党特务叫嚷 “只要控制两白一黑(大米、棉纱和煤炭),就 能置上海于死地。”面对市场的大混乱,人民政 府决定……
下列诗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镇守祖国南疆的战士写过一幅对联: 兴中华,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
苦万人甜; 保南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
圆万家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赫拉克利特:“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
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
水 和 咸 水 …… 气 候 分 为 冬 和 夏 、 春 和 秋 ” ,
塞翁失马
选自《淮南子》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 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 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 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 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米棉之战
国家组织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粮食棉布调 运,将四川等地的米棉源源不断地运往上海等地。 经过周密准备,按照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于11 月25日,在上海、北京、天津、沈阳、西安等全 国各大城市一致行动,把调集的主要物资,按国 营牌价,一齐大量抛售。结果第二天物价就开始 回落,连续抛售10天,物价下降了30%至40%。 投机资本纷纷破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