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
十六七岁的青年,走在人生的路途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班斓的梦想,实现精神成长。
B.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
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
他的心或身亦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
C.这些论六国的文章,尽管见解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言之有理,词之有故”。
D.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
2.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散谴”,倒是我们集中;读书不是要用虚假的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A.心智慰藉视而不见B.心力慰劳视而不见C.心智慰劳熟视无睹D.心力慰藉熟视无睹3.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即六经,指《诗经》《尚书》《周礼》《乐经》《周易》《春秋》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此处用于干支纪年,其中“壬”是天干的第九位,“戌”是地支的第十一位。
C.烽火扬州路路:宋代行政区划分。
扬州路指淮南东路,辖境在今江苏北部、安徽东部,治所在扬州。
D.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这里指洒酒祭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二、语言表达4. 感点是读一本书(一篇文或一段话)后所获得的具体感受及启迪,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产生不同“感点”。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摘录一句话并抒写与之相关联的“感点”。
(“感点”40字左右)年仅42岁的路遥因肝硬化医治无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观的人生旅程,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路遥以他苦难挣扎的一生,在广袤的陕北高原上谱写了一曲浓烈而沧婉的信天游。
江苏省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闪射,放射光芒。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如梦似幻,意为不是真实的,像梦又像幻觉,指人的感受。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2.C3.B4.A5.庞统、开源节流、阿Q性格。
6.(1) 贷,借。
(2)罹,遭遇。
(3)莫,没有人。
7.C (墨吏即贪官污吏。
由于墨是黑色的,人们就用黑色<墨色>来比喻那些贪官污吏的心肠,所以文中的“墨吏”比喻那些贪腐的官吏。
)8.(1) 司马迁把贫贱作为羞耻的事、轻视仁义,我以前很奇怪他违背了圣人的教导,现在才知道他不是胡乱、轻率的。
(“羞”“轻”“谬”“乃”各1分。
)(2)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具”“所以”“见”各1分,句式1分)9.①表达对父亲惨死的极大义愤。
②揭露明末政治的黑暗(或揭示出了封建吏治和法规的悖谬)。
③表明父子二人的高尚情操。
④赞扬友人义举,托付友人处理后事。
(每点1分。
)参考译文:专权的魏忠贤杀害的忠良之士,用几十和百计数,有的死在被贬的地方,有的死在监狱中,有的死在刑场上。
虽然有的身子和首级分离,还能修补连缀为完整的尸体,让妻子、儿女抱着尸体痛哭一场然后合上棺盖,这也是不幸中的幸事。
没有谁像先父那样备尝惨毒的酷刑:人还没有死,蛆虫却在肌肉中生出,已经死去六七天,还被人故意延缓(执行)上级的命令,使尸体在牢狱中腐败,不让一寸肌肉得以粘在残骨上入殓。
况且人已经死了,还判定收受三千三百两银子的贿赂,估计他家中一贫如洗,无力偿还,务必使他子孙后代全部受累,斩草除根才罢休。
我曾连夜四处奔走,悲恸得几乎要发疯。
假如在此之前有人能挺身仗义,借给我足够的银子,使我能够如数偿还,到期交纳;即使他们的本意不在追赃,也可以使先父从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中摆脱出来,进入到正常的司法审理中,让我们父子诀别后死去;不至于断绝音信遭受酷刑到这个地步。
【经典试卷】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D(A.矿藏cáng,摭zhí拾;B.蒙méng蔽;C.召zhào唤,低徊huí。
本题词语全部出自必修一、二课本。
“脊骨”出自《相信未来》,“矿藏、倔强”出自《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摭拾”出自《十八岁和其他》,“挣脱、入不敷出”出自《我的四季》,“蒙蔽、教诲、恪尽职守”出自《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犄角”出自《我的五样》,“召唤”出自《获得教养的途径》,“低徊、翘首”出自《乡土情结》,“散落、玉砌雕栏”出自《我与地坛》,“笑靥”出自《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两靥”。
)2.(3分)A(B.缺主语。
将“在十九世纪中俄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的情况下”改为“十九世纪中俄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
C.不合逻辑。
应当将“输送”、“培养”两词对调。
D. 结构混乱(杂糅)。
应为“文理分科实际上是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下降、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分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或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删去。
)3.(3分)③⑤②④①(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排错不给分。
素材选自苏教版必修一课文《神的一滴》。
)4.(6分)我国的学术论文数量粗制滥造....,理论与实践缺少....现象严重,许多是闭门造车联系,有些是论文的拼凑组合,改头换面....,很少有突破性的学术成果。
(“数量巨大”点1分,“理论与实践缺少联系”点1分,“拼凑,没有自己独创性和突破性”点1分,使用成语一个1分。
相关成语还有“急功近利、敷衍了事、精雕细刻、精益求精、闭目塞听、苦心孤诣等等,要注意成语使用的感情色彩,请阅卷老师酌情给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5.(3分)D(“赢”为“担负”的意思。
)6.(3分)B(都是“用,凭借”的意思。
A 结交,亲附/和,同;C 作为/被;D 沿袭/乘着,趁着)7.C(各诸侯国与秦国力量的对比是为了突显秦的强盛,而非衰颓。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总分160分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笔杆.(gǎn)扉.(fěi)页狭隘.(ài)不屈不挠.(náo)B.慰藉.(jiâ)槁暴.(pù)窈.(yǎo)窕铜枝铁干.(gàn)C.颓圮.(qǐ)饿殍.(piǎo)缱绻.(quǎn)玲珑剔.(tī)透D.驽.马(nú)谄.媚(chǎn)锦.(jǐn)缎悄.(qiāo)无声息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恽寿平的花鸟画北宋徐崇嗣,了明代花鸟画中的写意法,笔触洒脱飘逸,以清秀柔丽代替了以往浓艳富丽的画风,饶有机趣,画作。
A.取法融汇精妙绝伦B.效法融汇美轮美奂C.效法融会美轮美奂D.取法融会精妙绝伦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B.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要做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工作,依法稳妥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发蔓延势头。
C.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霍金对AI的无节制发展提出批评,他认为,AI(人工智能)技术虽然有希望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比如根除疾病和贫困等,但是同样也可能带来危险,比如制造强大的自主式武器,或者帮助少数人压迫多数人。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
,,。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②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③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④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⑤“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A.①⑤②⑥③④B.①⑥③④⑤②C.⑥③④①⑤②D.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江苏省泰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韩愈《师说》)(2)锲而不舍,______ 。
(荀子《劝学》)(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4)鼎铛玉石,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
(李白《行路难》)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间.或/间.不容发山脉./脉.脉含情禁.受/弱不禁.风隽.永/隽.语箴言B. 炮.烙/炮.舰外交更.加/不更.事枕藉./精神慰藉.屏.窒/屏.气凝神C. 饿殍./浮.光掠影诳.语/逛.大街侘傺./祭.奠英灵敕.造/勒.索钱财D. 犄.角/掎.角之势摭.拾/甘蔗.林垮.塌/纨绔.子弟敛裾./生活拮据.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面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展”的大量数据、图片和实物,大多观众望洋兴叹....: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振兴中华.B. 《大明王朝1566》虽然呈现的依然是宫廷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其风格化的叙事方式,却给观众别开生面的感受.C. 心连心艺术团精彩的表演,点燃了观众的激情,全场沸反盈天....,气氛相当热烈.D. 汶川地震中,居然有少数不法商人,私抬物价,贩卖假货,大发国难财,其卑劣行径令人惊世骇俗.....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4.先完成排比句,再续上小结句礁石的钢筋铁骨是海浪雕刻出来的,______,______。
______。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5.古诗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梅花苏轼春来幽谷水潺潺,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江苏省泰州市高一语文上期末考试试题(扫描)

江苏省泰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闪射,放射光芒。
如痴如醉,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多用于形容阅读诗歌、小说,听戏曲、音乐等时的忘我的精神状态。
如梦似幻,意为不是真实的,像梦又像幻觉,指人的感受。
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迷茫,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2.C3.B4.A5.庞统、开源节流、阿Q性格。
6.(1) 贷,借。
(2)罹,遭遇。
(3)莫,没有人。
7.C (墨吏即贪官污吏。
由于墨是黑色的,人们就用黑色<墨色>来比喻那些贪官污吏的心肠,所以文中的“墨吏”比喻那些贪腐的官吏。
)8.(1) 司马迁把贫贱作为羞耻的事、轻视仁义,我以前很奇怪他违背了圣人的教导,现在才知道他不是胡乱、轻率的。
(“羞”“轻”“谬”“乃”各1分。
)(2)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具”“所以”“见”各1分,句式1分)9.①表达对父亲惨死的极大义愤。
②揭露明末政治的黑暗(或揭示出了封建吏治和法规的悖谬)。
③表明父子二人的高尚情操。
④赞扬友人义举,托付友人处理后事。
(每点1分。
)参考译文:专权的魏忠贤杀害的忠良之士,用几十和百计数,有的死在被贬的地方,有的死在监狱中,有的死在刑场上。
虽然有的身子和首级分离,还能修补连缀为完整的尸体,让妻子、儿女抱着尸体痛哭一场然后合上棺盖,这也是不幸中的幸事。
没有谁像先父那样备尝惨毒的酷刑:人还没有死,蛆虫却在肌肉中生出,已经死去六七天,还被人故意延缓(执行)上级的命令,使尸体在牢狱中腐败,不让一寸肌肉得以粘在残骨上入殓。
况且人已经死了,还判定收受三千三百两银子的贿赂,估计他家中一贫如洗,无力偿还,务必使他子孙后代全部受累,斩草除根才罢休。
我曾连夜四处奔走,悲恸得几乎要发疯。
假如在此之前有人能挺身仗义,借给我足够的银子,使我能够如数偿还,到期交纳;即使他们的本意不在追赃,也可以使先父从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中摆脱出来,进入到正常的司法审理中,让我们父子诀别后死去;不至于断绝音信遭受酷刑到这个地步。
江苏省泰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我们学生都应该懂得:发展自己的智力,必须与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二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连的。
B .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C . 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也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D .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2. (2分)(2017·广元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据官方微博消息显示: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的老虎致人死亡事件,是因为死者逃票翻越动物园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老虎散放区造成的B . 当地时间3日,美国西雅图的联邦法官罗巴特下令,全国暂缓执行总统特朗普签署禁止7个穆斯林国家公民入境的禁令C .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从研制过程到成功发射均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D .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3. (2分)(2018·连云港模拟) 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组是()A . 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
(文庙)B .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钩任翕张。
(书房)C . 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裁在一家。
(宗祠)D . 法云广荫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
(寺院)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4. (6分) (2019高二下·沈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泰州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下列句中划线的解释,不完全正确一项是()A. 举酒属客(致意)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持)B. 翼君实或见恕也(我)到则披草而坐(披上,覆盖)C. 木直中绳(合乎)用心一也(因为)D. 郯子之徒(类)凌万顷炎茫然(超过)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一般人)..之日久(交往)今之众人B. 反复..不宜卤莽(重复多次)醉则更相.枕传以卧(互相)C. 知不可乎骤得..(轻易得到)峥嵘岁月稠.(不平常)D. 而卒莫消长..者(藏身)..也(增减)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 山川相缪C. 金就砺则利D.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 顺流而东.也B. 箕踞..而 C. 舞.幽壑之潜蛟 D. 吾从而师.之5.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今安在哉!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下列有关文文化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古人用“朔”(初一)、“望”(十五)、“愿望”(十六)、“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苏轼《赤壁赋》中“七月既望”,就是农历七月十六那一天B.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C.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世称“韩昌黎”,“昌黎”是他的号,有《昌黎先生集》,曾任吏部侍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
D.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子,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曾因创作优秀话剧《四世同堂》而被授于“人民艺术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