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广场建筑环境分析
探访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几经历史变迁,圣 · 索菲亚大教堂如今已经失去了宗教场所的原作用,她以哈尔滨建筑艺术馆的全新 面目伫立在世人面前。圣 · 索菲亚大教堂建筑面积约 5 000 平方米,经过多次大规模的改建,其广场现占 地面积约 22 000 平方米,灯饰亮化及景观绿化一应俱全。
Visita à Catedral de Santa So a em Harbin
26
探
访
哈
尔
滨
的
圣
·
索
菲
亚
大
教
堂
哈尔滨市坐落在中国东北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市以其冰雪文化和欧式建筑而闻名,其 中,圣 · 索菲亚大教堂是哈尔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这座教堂建于 20 世纪初期,见证了哈尔滨的历 史与发展。让我们通过它一同探访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
Após várias mudanças ao longo da história, a Catedral de Santa Sofia perdeu a sua função como local religioso e agora fica diante do público como o novo Museu da Arte Arquitónica de Harbin. Com uma área construída de cerca de 5.000 metros quadrados que conheceu várias remodelações em grande escala, a sua praça ocupa atualmente uma área de aproximadamente 22.000 metros quadrados, dispondo de iluminação e de paisagismo completos.
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冰雪之都的欧洲风情

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冰雪之都的欧洲风情哈尔滨,这个位于中国东北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冰雪文化和欧洲风情而闻名于世。
作为哈尔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索菲亚大教堂以其宏伟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欧洲风情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索菲亚广场上,是哈尔滨最早的木结构教堂之一。
教堂的建造始于1906年,建筑风格融合了俄式和拜占庭式的特点。
高大而精美的黄色教堂,配上青色尖顶和洁白的圆顶,仿佛是一座梦幻般的城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步入教堂内部,弥漫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氛围。
壁画、彩色玻璃窗和圣像雕塑点缀在墙上,展示着东正教独特的艺术风格。
站在庄严的拱顶下,仿佛能够感受到无尽的宗教情感与精神力量。
无论是信仰者还是非信仰者,都会被这座教堂所散发出的宁静与祥和所感动。
然而,教堂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并不仅仅在于其建筑风格和内部装饰。
每年的冰雪节期间,索菲亚大教堂都会变得更加迷人。
冰雪雕艺术家利用大自然的优势,在教堂周围打造出一座冰雕、雪雕的童话世界。
充满童趣的雕塑和冰灯,将教堂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夜晚,彩灯照耀下的教堂,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哈尔滨作为冷润的城市,冬季的气温往往较低,这为索菲亚大教堂的冰雕艺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雪花纷飞、冰雕悦目,与教堂相得益彰,给人一种静谧而神奇的感觉。
在欣赏冰雕之余,游客们还可以尝试滑冰、驾驶雪地摩托车等冰雪运动,感受冰雪之都的独特魅力。
除了冰雪节期间,索菲亚大教堂还是很多新人们举办婚礼的热门地点。
新娘穿着美丽的婚纱,手捧鲜花,伴随着婚礼进行的钟声,走进这座古老的教堂中,寓意着新生活的开始。
这里的浪漫与庄重,成为了很多新人们传统而又独特的选择。
索菲亚大教堂的存在不仅仅是哈尔滨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更体现了哈尔滨作为冰雪之都对冰雪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它既是城市的一处标志性建筑,更是冰雪艺术与文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欢迎来到哈尔滨,这座充满欧洲风情的冰雪之都。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与欧洲建筑艺术的结合,感受到浓厚的冰雪氛围。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建筑赏析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建筑赏析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中国东北地区著名的宗教建筑之一,也是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教堂建于1907年,由俄罗斯建筑师西奥多·邓尼洛维奇·波普科夫设计,是当时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建筑中重要的标志之一。
下面将对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建筑风格、建筑特点及其与哈尔滨历史文化的关系进行赏析。
一、建筑风格哈尔滨索菲亚教堂采用了新拜占庭式风格,这种风格是受到了拜占庭帝国时期教堂建筑的影响。
新拜占庭式风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装饰艺术而闻名。
这种风格的教堂建筑通常采用圆顶和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圆顶,整体呈现出庄严而华丽的氛围。
二、建筑特点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建筑特点突出在其建筑形式和建筑装饰上。
该教堂以强烈的垂直线条为特征,塔楼矗立在建筑物的两侧,塔顶的金交叉更加突显了其庄严肃穆的氛围。
教堂主体采用深红色的砖块砌筑,与周围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教堂顶部的金色圆顶和交叉装饰给人以众所周知的东正教教堂的感觉。
三、与哈尔滨历史文化的关系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作为俄罗斯人在哈尔滨的重要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它见证了当时哈尔滨作为一个重要的俄罗斯移民城市的过程,并成为了当地人民宗教信仰的中心之一。
同时,该教堂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也为哈尔滨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增添了独特的一笔。
索菲亚教堂的建筑风格和装饰元素体现了俄罗斯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它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人民对于建筑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哈尔滨的地标建筑之一,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外国朋友前来观光和参观。
这座建筑物所传达的俄罗斯建筑风格对于推动哈尔滨的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结起来,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一座重要的宗教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建筑爱好者。
它不仅是哈尔滨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也为该地区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注入了新的元素。
通过欣赏索菲亚教堂的建筑之美,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哈尔滨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谈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设计之美

建筑空间Architectural Space谈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设计之美张佳琪,庄一兵(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摘要: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设计巧妙、宗教气息浓厚的东正教教堂风格建筑。
教堂红砖绿顶,搭配金光闪耀的十字架,展现了教堂的庄重与肃穆。
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独特的风格、精巧的建筑、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俄式风情建筑的经典代表作品。
教堂在哈尔滨极具异域风情,是哈尔滨的地标性建筑,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推动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与交流,也促进了当地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外观结构、内部空间布局、材料应用、堆砌手法的研究分析,研讨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的设计之美。
通过分析其建筑设计,了解这座建筑,感受建筑的宗教文化和精神内涵,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哈尔滨这座城市,了解当地的城市文化、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
关键词:哈尔滨;圣·索菲亚;建筑;设计之美一、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概述物产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的冰城哈尔滨位于我国松辽平原的松花江中游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冰城哈尔滨,以冰雪雕塑闻名,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同时,哈尔滨还是风景优美、具有建筑特色的城市。
走在城市街头你会发现,哈尔滨的建筑包罗万象,有中式建筑,还有一些带有俄式风情的异域建筑。
这种建筑特色是由哈尔滨的历史发展进程决定的。
在历史上,哈尔滨曾是沙俄的宗教侵略中心,因此在哈尔滨保留了很多当时的建筑,这些留存下来的俄式建筑,风格独特、调性鲜明,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由于这些俄式风情建筑,哈尔滨还有了另一个名字—东方莫斯科。
在这些欧式建筑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宏伟壮观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建筑位于哈尔滨道里区,是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拜占庭式风格建筑,其设计者是俄国设计师科亚西科夫。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

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中国哈尔滨市的一座著名建筑和旅游景点,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
它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上,以其独特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一、历史沿革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904年,竣工于1907年,是当时沙俄时代哈尔滨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教堂由俄国建筑师雅科夫·奥古斯特·容克设计,以融合了拜占庭、罗曼和哥特三种建筑风格的新拜占庭式建筑风格为主。
在哈尔滨历史上,俄国对于该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造正是当时俄国势力在哈尔滨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这座教堂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沙俄时代哈尔滨城市规划的象征之一。
二、建筑特点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教堂呈现出的新拜占庭式建筑风格,融合了拜占庭、罗曼和哥特三种风格的精华。
教堂的宏伟建筑和庄严凝重的外观令人难以忽视,成为哈尔滨市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教堂建筑采用了大量的红砖和石材,外观装饰丰富多样,包括拱形窗户、装饰性窗户玻璃、彩色壁画等等。
教堂正面有一个高耸的钟楼,钟楼顶部设有十字架,屋顶上还有五个金色圆顶,整体建筑气势宏伟。
三、文化意义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文化意义远远超出了建筑本身。
作为哈尔滨的历史见证者,教堂见证了城市多变的风云和人民的命运。
在建筑风格上,圣索菲亚大教堂展现了俄罗斯文化和东正教信仰的独特魅力。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雕塑、彩色玻璃窗、壁画等展示了东正教文化与艺术的精髓。
除了建筑和装饰,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来到这里,欣赏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感受历史的魅力。
四、保护与传承作为一座重要的历史建筑,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与传承。
教堂目前已被列为哈尔滨市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建筑,哈尔滨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修缮和保养工作。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东方的巴洛克风格建筑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东方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巴洛克风格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以其精美华丽的装饰和建筑风格而闻名。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东方地区一座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将这种西方风格与东方文化相结合。
本文将对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巴洛克风格建筑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建筑外观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是该市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它的外观极具巴洛克风格的特点,以精美的雕刻和曲线形态为主要装饰元素。
教堂的外墙采用了浅色的建筑材料,搭配着白色的花纹,使整座建筑显得明亮而华丽。
正面立面上的墙壁被大量的雕塑所装饰,这些雕塑以神圣的形象为主,如天使、圣经故事中的人物等,给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感觉。
二、建筑布局哈尔滨索菲亚教堂的建筑布局遵循了巴洛克风格的特点,即多样化而对称的布局。
教堂是一个拱形平面的建筑,中央部分是一座宏伟的圆顶,将教堂分为中央大殿和两侧的小殿。
这种布局使整座建筑看起来更加庄重而富有层次感。
在教堂内部的大殿中,有一系列精美的壁画和彩画,这些艺术作品既展示了巴洛克风格的精湛技艺,也融入了东方文化的元素,使教堂更具独特的魅力。
三、装饰细节巴洛克风格建筑以其繁复精细的装饰而闻名,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也不例外。
教堂的外墙上镶嵌着大量的雕塑和浮雕,这些雕塑以天使、圣人和圣经故事中的场景为主题,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让人们赞叹不已。
此外,教堂内部的装饰同样精美,从地面铺设的花纹地砖到精致的雕塑和壁画,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巴洛克风格的独特之处。
四、东方元素的融入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一座东方城市中少见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它成功地融合了西方巴洛克风格和东方文化的元素。
教堂的形式虽然符合传统的巴洛克建筑:浮雕、环绕式楼阁、尖顶,但在细节和装饰上融入了东方传统的元素,如大量使用龙、凤、麒麟等中国传统动物的形象进行装饰,使整个建筑更加独特而富有魅力。
总结:哈尔滨索菲亚教堂东方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装饰而吸引人们的目光。
唯美夜景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唯美夜景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是中国最早的一座正教教堂,也是哈尔滨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这座教堂位于哈尔滨市中央大街附近,是该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特别是在夜晚,圣索菲亚教堂的夜景更是令人陶醉,给人一种唯美的感觉。
夜晚的圣索菲亚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艳丽的灯光,成为了哈尔滨市夜晚的亮点。
当夜幕降临,教堂的外墙和屋顶被点缀上了各种颜色的灯光,犹如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站在教堂前的广场上,一览教堂的全貌,我们能看到三座金色的穹顶在夜空中闪耀着光芒。
整座教堂明亮而庄重,宛如一位美丽的女士,端庄而优雅。
夜晚的景色给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感觉。
进入教堂内部,更是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夜晚的灯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窗户投射进来,散发出一种神秘而温暖的氛围。
教堂内部的壁画精美绝伦,墙壁上的图案和教派符号代表着悠久的历史和信仰。
这里有一座希腊十字架,走廊上还有一排排蜡烛,教堂内外散发着一种祥和宁静的气息。
夜晚的圣索菲亚教堂不仅仅是一个景点,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每年夏天,哈尔滨国际音乐节将在教堂前的广场上举办,吸引了大量的音乐爱好者和游客。
音乐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与教堂的夜景相辉映,给人一种美妙的享受。
尽管时光已久远,但圣索菲亚教堂仍然迎来了许多人们心中的美好回忆和祝福。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寒风凛冽,圣索菲亚教堂都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它见证了哈尔滨的发展,也见证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唯美的夜景下,圣索菲亚教堂仿佛是一个梦幻的仙境。
它的存在让人们感受到了艺术与宗教的融合,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无论是哈尔滨的居民还是来自其他地方的游客,都会对这座教堂留下深刻的印象。
夜幕降临,圣索菲亚教堂的灯光亮起,它成为了哈尔滨夜晚的明星。
每天晚上,无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到这里,留下精彩的瞬间。
他们用镜头捕捉着这座教堂的美丽,用文字记录着这里的故事。
而圣索菲亚教堂,也用它独特的魅力,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四年级说明文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在被誉为“冰城”的哈尔滨的市中心有一座索菲亚教堂,它有着浓郁的欧洲风情。
索菲亚教堂是中国最大的拜占庭式建筑教堂。
高53.35米,面积721平方米。
是由一座主楼,四座尖耸的侧楼,全楼都是拱形门窗。
最有名的是主楼楼顶,像一个绿色的葱头,侧楼楼顶像四个未打开的大帐篷。
给人以安祥、幸福宁静感,整个楼是用清水红砖砌成的。
它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现在变成了棕红色,让人产生无限的沧桑之感。
教堂前面有宽阔的广场,广场的小孩快快乐乐,有的喂鸽子,有的吓唬鸽子,还有的在金色的阳光下奔跑。
老人们有的打牌,有的聊天,还有的乘凉。
外来的游客正在准备合一张影,外国人也连声对索菲亚教堂说:“好!好!”
夜幕降临,音乐喷泉拉开帷幕,喷泉的水时而宽,时而窄,时而高,时而低,不一会儿喷泉变幻起来,一会儿像个大蘑菇,一会儿像个龙门,一会儿像一个五弦琴等待着人们去演奏。
这时,激昂的乐曲响起,所有的水柱一飞冲天,形成了一堵水墙,又过了一会儿,喷泉停了,正当人们要走的时候,喷泉变成了小水柱,小孩儿们纷纷跑到里面玩水,嬉戏。
风吹喷泉水花四溅弄湿了衣服,非常凉爽,人群又欢腾起来。
我为我们哈尔滨有这样一座建筑而感到骄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造价协会 绥中办事处 ,辽宁 绥 中 1 2 5 2 0 0 ;2 . 绥 中县 国家建设项 目审计 中心 ,辽宁 绥 中 1 2 5 2 0 0 ; 3 . 辽宁工程技术 大学 ,辽 宁 阜新 1 2 3 0 0 0 )
摘要: 本 文通过对建筑环境视 觉原理 的学 习研究 ,从索菲亚广场 、主体建筑 以及室 内空间界面 、色彩 等方面进行视觉解读 。分析它具有视觉 因素 ,以及通过视 觉信 息传达给人的语言意义 。
一
索 菲 亚 教 尤 其 吸 引 人 仃 j 的 线 、如
3、 4、 网 5
t
,
6 - 8 m的 水 系 与 周边 的鳞 次 栉 比的 商业 街 形 成 了 迭 水 景 观 ,像 一 朵 盛 开 鲜 花 的 花
・
蕊, 众多 化瓣 中独 自散 发芬 芳 。广场 刷 边过
l 的欧 洲 典 风格 ,与 教堂 格调 棚 呼应 ,如
1
力 入r f 处 整 合 周 边 地 下 商 业 街 入 H,
形成 大的空问网络 ,问或有亭廊不时地隔断
线 ,使 得观 赏点 和景 观点 不 断转 化而 处处 成
和宣传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如今 ,经过 5 次大规模 的改建 ,圣索菲亚教堂及广场已经成
为 占地 2 . 2 万 、建筑面积 5 0 0 0 m 2 、灯饰亮化 及景观绿化一应俱全 的全 国著名旅游景点。欧 陆风格的教堂建筑在周边街道林立商铺的聚拢 下如一颗璀璨明珠 ,映照着人与环境 的 自 然和 谐 ,体现出商业与建筑文化美妙依托 。
设 了一座 随军 教 堂 。同年 ,将 其改 建 为一 座全
菲亚教堂广场 已经成为一个公益性 的休 闲、娱 乐和 观光 广场 ,成为 一座 巨大 的 “ 会 客厅 ” 。 人们徜徉在广场 中,或漫步或休憩或观赏或轻 声漫语 ,广场中的夏季旱喷泉冬季雪喷泉辅以
周边 的绿化设计 ,让人倍感清新舒适 。广场以 水系、绿化 、灯饰等形成 了丰富的围合界面 , 遵循古典欧式形制与布局 ,凸显 了钢筋水泥建 筑群 中的卓尔不群的建筑风格。而在对华联商 厦 ( 哈尔冰老市 民习惯称之为 “ 黄房子”)左
的 乃衬 托
总 2 4 8 期
2 . 1 . 2灭 际轮 廊线 分 析 。 索 、 l 敦
及 其 周边 建 筑 形 成 了精 美 的 J 【 l { i , 约『 『 l j
同 地 在不 同角 度上 都 以 天空 为背 景 , j 北
方地 区灭 辽地 阔 的地域 特 点 卡 I 洲 教 1
建筑与预算
CONS TRUCTI ON AND B UDGE T
D OI : 1 0 . 1 3 9 9 3 / j . c n k i . j z y y s . 2 0 1 6 . 1 2 . 0 0 6
2 0 1 6 年第 l 2 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哈尔滨圣 索菲亚教 堂广 场建筑环境分析
已经带有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 、人文习俗和
环 境特 征 。
2圣索 菲亚教堂广场环境视觉分析
2 . 1广场景观环境视觉分析 2 . 1 . 1广场建筑视觉分析。改建后 的圣索
1圣索 菲亚教堂历史文化背景
二十世纪初 叶,随着中东铁路建成正式通 车,哈尔滨迅速成为中国近代一座很有 国际影 响 的北 方 大城 市 ,更是 一座 被 欧洲 文化 所浸 染 的城市 。教堂是 东正教在 国内快 速发展 的结 果 。清光绪三 十三年 ( 1 9 0 7 年 )沙俄部 队建
渡夺 问 悭 个J 、 ‘ 场 有 机衔 接 ,在 不失时 机 的绿
化 j 休f } 4 设 施 的巧 妙结 合下 ,既从 心理 | 满 足 J 游 客的舒 适需 求 .又从视 觉上 满 足 了游客 审
荚 ^ 求
休I  ̄ ] / l q 场 两条 垂 直 中轴 线 显现 整 体严 谨
小广 场平 布局方 式 别具 匠 心 ,欧式铁 艺 的 川 _ 仃新艺 术运 动 的特 征 ,与高 大塔 偻 及 刷
与佶 】 边 的 建筑 风 格 统一 , 比例 和 i , 形 成
了 完 整 的 灭 际 轮 廊 线 ,天 地 交接 处 高 ^ 八 的
边绿地等形成充满视觉张力 的构图,} 卜 人耳 目 新 H有 体 积 感 的 雕 塑 水 池 占据 视 觉 中心
中图分 类号 :T U 9 8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3 — 0 4 0 2 ( 2 0 1 6 ) 1 2 — 0 0 2 6 — 0 4
作为 国内所剩不多的拜 占庭风格建筑 ,圣 索 菲亚教堂 已经成 为享有 “ 国际冰雪 文化名 城 ”美誉 的哈尔滨 “ 城市名片” 。几经历史变 迁, 看过多少时事风雨 ,圣索菲亚教堂如今 已 经失去了宗教场所 的作用 ,却 以哈尔滨建筑艺 术馆的全新面 目静立在世人面前 ,默默地弘扬
墙 ,形成 了砖 木 结构 式教 堂 。
1 9 2 3 年开始 ,历 时九年 的改建 ,由俄 国 建筑师科亚西克夫设计 ,教堂最终成为远东地 区最大的东正教堂。圣索菲亚教堂富丽堂皇 , 典 雅 超 俗, 气 势 恢 宏 ,精 美 绝 伦 。 它 通 高 5 3 . 2 5 m,建筑面积7 2 1 ,可容纳 2 0 0 0 人。 因此 ,这座精美 的拜 占庭建筑 ,在发展 中
木结构教堂 。四年后 ,木墙外 部砌 了一层砖
收 稿 日期 :2 0 1 6 — 0 8 — 2 1
作者简介 :马天牧 ( 1 9 8 1 一 ) ,男,工程师 ,主要从事 建设 工程 造价 管理工作。
2 ( ) 笙箜 蚍
侧f f I 墙 的 …花 装饰 面改 造堪 称神 来之 笔 ,既 是 埘瞅』 I = 折 中 丰义建筑 的渲染 ,更 是对 高 大教 堂